晚报广告清样(21日) -...

1
B04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高娟 卢红梅 教育周刊 · 综合 TAIZHOUWANBAO 2016 年 11 月 21 日/星期一 本报讯 (通讯员 张蓓 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泰州大浦 中心小学孙尚坤老师获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 活动基础教育课件组一等奖。据悉,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活 动由中央电教馆主办,旨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及网络应用能 力,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和软件制作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 育教学深度融合,本届活动共有4589件作品入围全国决赛, 经过专家评审,现场决赛,孙尚坤制作的“圆的面积”一课,以 先进的设计理念,精美的操作界面,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众多 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课件组一等奖,成为为数不多的获得 一等奖的作品。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中青年教 师在国家、省、市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张莉荣获 省“杏坛杯”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金锦荣获泰州市品 德与生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陈辉作为海陵区唯一选手 代表泰州市参加江苏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 功竞赛,另有30多人次获区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 奖。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多年来的重视,一 直以来,大浦中心小学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立校 之本。 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整合师徒 结对、名师研修班、名师工作室、三级骨干教师培养等培训项 目,以三个平台为依托,形成具有大浦特色的教师培养机制。 平台一,名师工作室。学校在语数英学科中建立7个名 师工作室,吸纳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成长迅速的中青年骨干 教师加入,各工作室成员在领衔人的带领下,开展读书活动、 课例研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研修活动。 平台二,青蓝工程。为提升师徒结对工作的成效,学校 将师徒结对中师傅和徒弟的指导纳入预约听课,向年级组 教师开发,集体听评课,根据梯队建设要求,大浦中心校的 师徒结对分入门型、成熟型、成才型三个层次进行“传、帮、 带”,分别进行业务指导、专业发展、成才成型等针对性更强 的结对培养。 平台三,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学校为50周岁以下中 青年教师制作成长记录袋,制定三年成长规划,明确每一位 教师的专业基础、成长目标、成长需求等,每学期评选“教科 研先进个人”、“优秀课题”等荣誉,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研修活 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外 出听课、培训,邀请专家到校做专题讲座,更新教学理念,通 过与省内名校建立定期活动机制,搭建切磋教艺平台,满足 教师不同的成长需求。 近三年中,大浦中心小学新增省“333”人才培养对象 4 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 14 名,市名校长 1 名,卓越教师 1 名, 区名教师 2 名。 大浦中心小学孙尚坤 全国比赛获一等奖 本报讯 (通讯员 羊璐 鲁茂冬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11月11日下午,海陵学校操场上叫卖声此起彼伏。3至6年级的 孩子们抱着自己的闲置物品,在学校操场上排成了一条条长“龙”, 拉开了学校“金石榴”爱心跳蚤市场活动的序幕。 活动才开始,各班的“小老板”们就忙乎开了。他们在班主任 的带领下精心布置自己的摊位,没过多久,一个个小摊位摆满了操 场的各个角落,各类书籍、小饰品、学习用具、手工艺品、玩具等一 应俱全,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学生、老师驻足挑选。“小老板”们 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招揽生意,“这本图书原价 20 元,现在 5 元 钱卖给你。”“八成新的台灯10元钱就卖。”“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手 工小饰品,美观大方,价格实惠”……有的甚至在自己的摊位前摆 了一张新颖别致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大大的“甩卖”、“买一送 一”、“清仓处理”等字样。偌大的操场瞬间变成一个热闹非凡的爱 心市场,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将义卖所得款捐入学校“慈善小天使爱 心基金”募捐箱中,这些钱款将由学校全部捐给泰州市福利院。 小市场,大课堂。本次义卖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会 了理性消费,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还帮助学生树立了勤俭节 约、诚信待人的意识。 海陵学校爱心跳蚤市场收获满满 本报讯 (通 讯 员 陆海雯11 月 15 日 上午,高港实验学校一行十余人在校长 李国璋的带领下,来到泰州市民兴实验 中学中英文部开展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活 动。 民兴中学中英文部初三年级语、数、 英、物、化、思 品、历史等各学科均开设了多 堂研讨课。热情邀请尚美中学的领导和老 师走进课堂,展开交流。在短短半天的交 流活动中,两校教师积极交流教育教学经 验,共同切磋关注的问题,真正做到了资源 共享,共同受益,促进了两校之间先进管理 理念、教学方法的相互学习,加深了感情, 增进了友谊。 高港实验学校与民兴中学 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本报讯 (通 讯 员 杨溢11 月 12 日 至 13日,泰州市第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田径 比赛在泰兴市体育中心举行。本届比赛全 市共有38支代表队的422名运动员参加, 设 100 米、跳高、铅球、铁饼等 16 个比赛项 目。 赛场上,康和实验小学田径队团结一 心,奋勇争先,不畏强手,努力拼搏,展示了 较好的运动风貌,以总分132分一路领先, 最终获得了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据了解,该校田径队曾多次代表高新区 出征市级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利用 日常大课间及社团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 科学的训练,学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 该校体育文化的层次也得到了提升。 康和实验小学 获市田径比赛第一名 本报讯 (通 讯 员 王玉华11 月 16 日上午,省泰中附中 在湖源楼310会议室举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 和结题鉴定会,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兴邦,教 研室副主任周仕龙、张所滨,教研员钱德春、宋玉蓉等组成 的专家组出席开题论证和结题鉴定活动。省泰中附中校 长、教科室主任和学科老师到现场观摩。 上午9点活动开始。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情理 交融”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 究》的课题主持人分别做了课题结题报告,专家们就课题的 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 议。 省泰中附中副校长徐正富代表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指向少年生活的初中生现代诗写作课程开发的实践 研究》课题组做了开题报告。专家听完报告后以为,课题具 有创新性,对学生和教师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就研 究的核心概念、理论依据、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提出修改的建 议。特别指出,要明确分工,扎实开展研究,在课程标准、 教材建立、实践路 径 、论 文 总 结 、学 生 创 作 成 果 等 方 面 多 出成果。 近年来,省泰中附中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兴区”战略, 加大教科投入,倡导教育创新,发挥课题研究对引领学校 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推 动作用。在科科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的基础上,正着力以课题 研究推动学校的品质发展。 省泰中附中举办省级课题开题结题活动 本报讯 (通 讯 员 凌玲为了深入实施课程改革,积极开 发校本课程,泰州市实验小学校本教材《晨会国学微课程》,日 前已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晨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阵 地。传统的晨会课往往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存在主题 空位、内容错位、研究缺位的现象。晨会该怎么上呢?实 验小学融合国学教育,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促进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品质的提升,开辟出了一条“五 微”晨会国学新路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晨会模式:鲜明 渐进的国学微经典、精辟简洁的国学微解读、生动形象的 国学微故事、内化于心的国学微感悟、外化于行的国学微 实践。 该套晨会校本教材,以“传播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 化、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编排体系,以“五微”模式为板块,结合不同学段学生 的认知水平,呈低、中、高三个梯度螺旋上升,实现了国 学教育新嫁接,积极推进了晨会课程的改革创新,可操作 性强。 基于校本、人本,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微”晨会国学微 课程,成为该校德育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泰州市实验小学《晨会国学微课程》校本教材正式出版 本报讯 (通 讯 员 黄晖11 月 15 日 下 午,海陵区体育教研活动在大浦小学举 行,海陵区全体体育专职老师参加活动。 大浦小学朱志华和庞作为老师为全 体听课教师分别呈现了“前滚翻交叉转体 180°”和“篮球行进间运球”两节常态 课。课堂上教师引导有方,教学观念新 颖,动作指导到位,学生兴趣浓厚,个个积 极参与,课堂效果好。 课后,全体听课老师进行了研讨活 动,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把握、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扩展以及动作技巧的 应用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了 讨论。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孟湛 斌对两节课做了全面的点评,认为教师准 备充分,理念新颖,动作指导到位,训练扎 实,效果明显。同时他要求每位体育教师 抓住此次学习、交流的机会,相互间取长 补短,共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 养。 海陵区体育教研活动 在大浦小学举行 本报讯 (通 讯 员 薛东莹 林宁11 月 11-1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了第七届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展评活动。 本届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举 办,共收到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择优提 交的作品 1589 项,经过技能测试、封闭问 辩、公开展示、微信投票等环节共产生一、 二等奖92个。 江苏省入围作品2件均获二等奖,其 中之一是由泰州机电高职校信息工程系 王萌琦同学创作,林宁、周蕾老师指导的 作品《筷回家来》。作品用微电影的方式 阐述了一次性筷子从生产、被抛弃到被回 收再利用的小故事,鼓励大家都积极行动 起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共建节约型社 会。 机电高职校师生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奖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Oct-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晚报广告清样(21日) - sz.tznews.cnsz.tznews.cn/tzwb/images/2016-11/21/B04/20161121B04_pdf.pdf功竞赛,另有30多人次获区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 奖。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多年来的重视,一

B04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高娟 卢红梅

教育周刊·综合TAIZHOUWANBAO

2016年11月21日/星期一

本报讯(通讯员 张蓓)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泰州大浦中心小学孙尚坤老师获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基础教育课件组一等奖。据悉,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活动由中央电教馆主办,旨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和软件制作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本届活动共有4589件作品入围全国决赛,经过专家评审,现场决赛,孙尚坤制作的“圆的面积”一课,以先进的设计理念,精美的操作界面,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课件组一等奖,成为为数不多的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中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张莉荣获省“杏坛杯”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金锦荣获泰州市品德与生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陈辉作为海陵区唯一选手代表泰州市参加江苏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另有30多人次获区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多年来的重视,一直以来,大浦中心小学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

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整合师徒结对、名师研修班、名师工作室、三级骨干教师培养等培训项

目,以三个平台为依托,形成具有大浦特色的教师培养机制。平台一,名师工作室。学校在语数英学科中建立7个名

师工作室,吸纳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成长迅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各工作室成员在领衔人的带领下,开展读书活动、课例研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研修活动。

平台二,青蓝工程。为提升师徒结对工作的成效,学校将师徒结对中师傅和徒弟的指导纳入预约听课,向年级组教师开发,集体听评课,根据梯队建设要求,大浦中心校的师徒结对分入门型、成熟型、成才型三个层次进行“传、帮、带”,分别进行业务指导、专业发展、成才成型等针对性更强的结对培养。

平台三,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学校为5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制作成长记录袋,制定三年成长规划,明确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基础、成长目标、成长需求等,每学期评选“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课题”等荣誉,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研修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培训,邀请专家到校做专题讲座,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与省内名校建立定期活动机制,搭建切磋教艺平台,满足教师不同的成长需求。

近三年中,大浦中心小学新增省“333”人才培养对象4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4名,市名校长1名,卓越教师1名,区名教师2名。

大浦中心小学孙尚坤全国比赛获一等奖

本报讯(通讯员 羊璐 鲁茂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11月11日下午,海陵学校操场上叫卖声此起彼伏。3至6年级的孩子们抱着自己的闲置物品,在学校操场上排成了一条条长“龙”,拉开了学校“金石榴”爱心跳蚤市场活动的序幕。

活动才开始,各班的“小老板”们就忙乎开了。他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精心布置自己的摊位,没过多久,一个个小摊位摆满了操场的各个角落,各类书籍、小饰品、学习用具、手工艺品、玩具等一应俱全,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学生、老师驻足挑选。“小老板”们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招揽生意,“这本图书原价20元,现在5元钱卖给你。”“八成新的台灯10元钱就卖。”“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手工小饰品,美观大方,价格实惠”……有的甚至在自己的摊位前摆了一张新颖别致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大大的“甩卖”、“买一送一”、“清仓处理”等字样。偌大的操场瞬间变成一个热闹非凡的爱心市场,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将义卖所得款捐入学校“慈善小天使爱心基金”募捐箱中,这些钱款将由学校全部捐给泰州市福利院。

小市场,大课堂。本次义卖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会了理性消费,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还帮助学生树立了勤俭节约、诚信待人的意识。

海陵学校爱心跳蚤市场收获满满

本报讯(通讯员 陆海雯)11 月 15 日上午,高港实验学校一行十余人在校长李国璋的带领下,来到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中英文部开展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民兴中学中英文部初三年级语、数、英、物、化、思品、历史等各学科均开设了多堂研讨课。热情邀请尚美中学的领导和老师走进课堂,展开交流。在短短半天的交流活动中,两校教师积极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共同切磋关注的问题,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共同受益,促进了两校之间先进管理理念、教学方法的相互学习,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友谊。

高港实验学校与民兴中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 杨溢)11 月 12 日至13日,泰州市第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田径比赛在泰兴市体育中心举行。本届比赛全市共有38支代表队的422名运动员参加,设100米、跳高、铅球、铁饼等16个比赛项目。

赛场上,康和实验小学田径队团结一心,奋勇争先,不畏强手,努力拼搏,展示了较好的运动风貌,以总分132分一路领先,最终获得了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据了解,该校田径队曾多次代表高新区出征市级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利用日常大课间及社团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学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该校体育文化的层次也得到了提升。

康和实验小学获市田径比赛第一名

本报讯(通讯员 王玉华)11月 16日上午,省泰中附中在湖源楼 310 会议室举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和结题鉴定会,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兴邦,教研室副主任周仕龙、张所滨,教研员钱德春、宋玉蓉等组成的专家组出席开题论证和结题鉴定活动。省泰中附中校长、教科室主任和学科老师到现场观摩。

上午9点活动开始。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情理交融”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的课题主持人分别做了课题结题报告,专家们就课题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省泰中附中副校长徐正富代表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指向少年生活的初中生现代诗写作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做了开题报告。专家听完报告后以为,课题具有创新性,对学生和教师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就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论依据、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提出修改的建议。特别指出,要明确分工,扎实开展研究,在课程标准、教材建立、实践路径、论文总结、学生创作成果等方面多出成果。

近年来,省泰中附中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兴区”战略,加大教科投入,倡导教育创新,发挥课题研究对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推动作用。在科科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的基础上,正着力以课题研究推动学校的品质发展。

省泰中附中举办省级课题开题结题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 凌玲)为了深入实施课程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泰州市实验小学校本教材《晨会国学微课程》,日前已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晨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传统的晨会课往往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存在主题空位、内容错位、研究缺位的现象。晨会该怎么上呢?实验小学融合国学教育,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品质的提升,开辟出了一条“五微”晨会国学新路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晨会模式:鲜明渐进的国学微经典、精辟简洁的国学微解读、生动形象的

国学微故事、内化于心的国学微感悟、外化于行的国学微实践。

该套晨会校本教材,以“传播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以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编排体系,以“五微”模式为板块,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呈低、中、高三个梯度螺旋上升,实现了国学教育新嫁接,积极推进了晨会课程的改革创新,可操作性强。

基于校本、人本,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微”晨会国学微课程,成为该校德育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泰州市实验小学《晨会国学微课程》校本教材正式出版

本报讯(通讯员 黄晖)11 月 15 日下午,海陵区体育教研活动在大浦小学举行,海陵区全体体育专职老师参加活动。

大浦小学朱志华和庞作为老师为全体听课教师分别呈现了“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和“篮球行进间运球”两节常态课。课堂上教师引导有方,教学观念新颖,动作指导到位,学生兴趣浓厚,个个积极参与,课堂效果好。

课后,全体听课老师进行了研讨活动,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扩展以及动作技巧的应用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孟湛斌对两节课做了全面的点评,认为教师准备充分,理念新颖,动作指导到位,训练扎实,效果明显。同时他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抓住此次学习、交流的机会,相互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海陵区体育教研活动在大浦小学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薛东莹 林宁)11月11-15 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了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展评活动。本届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举办,共收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择优提交的作品1589项,经过技能测试、封闭问辩、公开展示、微信投票等环节共产生一、二等奖92个。

江苏省入围作品2件均获二等奖,其中之一是由泰州机电高职校信息工程系王萌琦同学创作,林宁、周蕾老师指导的作品《筷回家来》。作品用微电影的方式阐述了一次性筷子从生产、被抛弃到被回收再利用的小故事,鼓励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共建节约型社会。

机电高职校师生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