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快報221期

33
理事長信箱 03 人類只是大地社區單純的公民 特別報導 04 凱達月亮為證,還我土地正義 專題報導 07 鮭魚、灣寶、富士康~台灣環境新危機(下) 09 面對暖化,多元化栽培可避險 10 稻米與土地之於傳統客家人~徐蘭香談大埔毀田 荒野論壇 11 吹冷氣、石化廠,哪個令人「碳」氣 荒野守護 12 比麟水庫水田天主堂說明會 荒野心情 13 凝視你眼裡的身影(上) 來定點做觀察 14 風起,燕南飛 活動報導 16 做一件對的事~台中荒野 319 校自然教育工程 18 再做一件對的事~荒野戶外教學 19 道禾的登山課 他山之石 20 我們可能「半年不買衣服」嗎? 荒野圖書室 22 透析臺灣前生今世~從地質開始 秘書處報告 23 2010 年 05 月份徵信 24 2010 年 05 月份會務紀錄 25 近期活動 當怪手開進農家的田 221 2010.08.05 荒野是 ... 萬物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 讓我們重回荒野 找尋失落的喜悅 wilderness is where life begins ... Contents 國內郵資已付 北台字第 16279 中華郵政北台字 7214 登記為雜誌交寄 輯/林金保 輯/陳姵蓉 真/(022307-25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捐款劃撥帳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創刊發行人/徐仁修 人/林耀國 編/鄔嘉綾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電話/(022307-1568 網址/ www.sow.org.tw 捐款劃撥帳號/ 18724292 當農村所生產的,不再是稻子等作物,而是一塊塊沒有生命 的電路板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污染物這是我們要的嗎?當 怪手搗毀即將收割的稻田,這樣野蠻的暴行刺痛了多少守護 這份信念的人們的心圖/蕭亦祐(荒野台北總會會員) 本刊物由大豆油墨 DIC 編號 804 油墨印製而成

Upload: sow-taiwan

Post on 09-Mar-2016

24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4 download

DESCRIPTION

當農村所生產的,不在是稻子等作物,而是一塊塊沒有生命的電路板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汙染物。這是我們要的嗎?當怪手搗毀即將收割的稻田,這樣野蠻的暴行刺痛了多少守護這份信念的人們的心。

TRANSCRIPT

Page 1: 荒野快報221期

理事長信箱03 人類只是大地社區單純的公民

特別報導04 凱達月亮為證,還我土地正義

專題報導07 鮭魚、灣寶、富士康~台灣環境新危機(下)09 面對暖化,多元化栽培可避險10 稻米與土地之於傳統客家人~徐蘭香談大埔毀田

荒野論壇11 吹冷氣、石化廠,哪個令人「碳」氣

荒野守護12 比麟水庫水田天主堂說明會

荒野心情暒13 凝視你眼裡的身影(上)

來定點做觀察14 風起,燕南飛

活動報導16 做一件對的事~台中荒野 319 校自然教育工程18 再做一件對的事~荒野戶外教學19 道禾的登山課

他山之石20 我們可能「半年不買衣服」嗎?

荒野圖書室22 透析臺灣前生今世~從地質開始

秘書處報告23 2010 年 05 月份徵信24 2010 年 05 月份會務紀錄25 近期活動

當怪手開進農家的田

期2212010.08.05 出 刊

荒野是 ... 萬物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 讓我們重回荒野 找尋失落的喜悅 wilderness is where life begins...

目  錄 Contents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台 大 醫 院

郵 局

許 可 證

北台字第 16279 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

第 7214 號 執 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總 編 輯/林金保

編   輯/陳姵蓉

傳 真/(02)2307-25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捐款劃撥帳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創刊發行人/徐仁修

發 行 人/林耀國

主   編/鄔嘉綾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電話/(02)2307-1568   

網址/ www.sow.org.tw

捐款劃撥帳號/ 18724292

當農村所生產的,不再是稻子等作物,而是一塊塊沒有生命

的電路板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污染物。這是我們要的嗎?當

怪手搗毀即將收割的稻田,這樣野蠻的暴行刺痛了多少守護

這份信念的人們的心。圖/蕭亦祐(荒野台北總會會員)

本刊物由大豆油墨 DIC 編號 804 油墨印製而成

Page 2: 荒野快報221期
Page 3: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3

理事長信箱

人類只是大地社區單純的公民

理事長信箱:傳真(02)2307-2568

E-Mail:[email protected]

苗栗縣政府為了「竹科竹南

基地開發案」強徵土地,怪手猖狂

的開進即將收割的稻田裡,飽滿呈

金黃色的稻穗,在一生樸實工作的

農民嘶喊聲中,被粗暴的履帶輾過

,這畫面怵目驚心,讓人感到無力

與無奈。行政院亦表明支持經建會

以發展庶民經濟為名,預備對台灣

東北角許多良田進行區域徵收,政

府一面揮舞著「農再條例」的大旗

,一面卻啟動了全台各地毀農滅村

的實質行動,許多優質農地正大規

模淪陷為工業區或建地,成為政商

炒地的工具。

政府粗暴的徵地侵害農民的

居住權、就業權與生存權,台灣社

會穩定基礎的農村正在快速崩解中

。這對過去強調「以農立國」的台

灣,無非是一大諷刺,感念農民辛

苦耕耘「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的美德,在經濟怪手的蹂躪下,

已蕩然無存。長久以來,人與土地

所建立的和諧關係面臨嚴苛挑戰,

而我們共同賴以維生的大地母親,

也在這一點一滴的嚴重傷害中,產

生了重大的危機。

在巴西北部的雨林中有個叫

做卡雅波的原住民族,他們在那裡

至少生活了兩千年或更久遠,他們

經營農業的基本理念是:「每個人

都能從森林或田野取得他所需要的

東西,利用森林或田野以生產更多

的食物和醫藥,但無論如何都不可

以傷害土地。」1855 年,美國印

地安酋長西雅圖曾為了白人收購印

地安人土地一事,寫了封情辭感人

的信給皮爾斯總統:「…你如何能

買賣天空或者土地的溫暖?這種概

念對我們而言很陌生。我們並不擁

有空氣的清新或是流水的亮麗,你

們如何能將它們買走?…人類並不

擁有大地,人類屬於大地。就像所

有人類體內都流著相同的鮮血,所

有的生物都是密不可分的。人類並

非自己編織生命之網,人類只是碰

巧擱淺在生命之網內,所有試圖去

改變生命的行為,都會報應到自己

身上。…我們看待這片大地的心情

,就如同新生兒敬愛母親的心情。

如果我們將土地賣給你,請和我們

一樣敬愛這片大地,像我們一樣的

看顧它。要在你心中常保對大地的

記憶,在你心中常存大地原貌,並

將大地的原貌保留給你的子孫,並

像神愛護我們一樣愛護大地。」

「我們並不擁有空氣的清新

或是流水的亮麗」,現代人類對擁

有的概念是一種強權,一種認為可

以自由主張而不用尊重的想法。同

樣的,人們是否能真正擁有土地,

或者,人類其實只是這塊土地的一

部分。然而,當人類開始瓜分、占

有土地之後,將土地萬物視為人類

獨享的資源,對待土地的態度也隨

著工業機具的發明而變質,開始運

用機具迅速且大面積的改變地貌,

各種高效能機具橫掃過鄉間城市和

平原高山,對大地開膛破肚,全面

重新建構新的景觀、旅館和住宅,

以摧毀再建設的手法拼湊出一幅幅

文明的假象,在光鮮的表相下,卻

是人與土地的剝離。

親愛的荒野伙伴:

Page 4: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4

特別報導

凱達月亮為證,還我土地正義

文、圖/朱淑娟(環境報導部落格版主,獨立記者)

今天凱道上空的月特別明亮

,映照總統府金碧輝煌。

月映照大地,也映照凱道上守夜

的農民。來自全國六個縣市、九

個反對土地被惡法徵收的上千農

民站上凱道,素樸的怒吼憾動天

地。人群從四面八方靠過來,只

想說一句:「阿伯阿姨、阿公阿

媽,繼續加油好嗎?」

每個年代都有農民運動,就

數這次最特別,完全由農民及公

民自發性連署,透過網路串連,

拒絕政治人物站台、沒有大批警

力、沒有氣笛叫囂,只有農民憨

厚的臉龐,句句堅定:「還我土

地正義,圈地惡法立即停止。」

今天,中華民國 99 年 7 月

17 日,台灣偉大的農民開創「新

農民運動。

農民提出三點訴求:

1、立即停止圖利財團的圈

地行為

2、重新檢討農地資源的合

理配置

3、修訂土地徵收條例,還

給農民永續生存未來。

竹南大埔炸開土地徵收的悶鍋

土地徵收並非始於今日,50年來政府持續為了不同開發理由

徵收民地、農地,農民也默默忍

受。但今年 6 月 9 日當苗栗縣政

府把怪手開進竹南大埔,剷除快

要收割的稻穀,那個蓋住 50 年

怒氣的悶鍋突然炸開了。

大埔農民反抗的勇氣,快速

感染其他地區農民,苗栗縣後龍

灣寶、新竹縣二重埔、新竹竹北

璞玉計畫、台中后里、彰化二林

相思寮、彰化田中反高鐵、桃園

鐵路地下化、土城彈藥庫等地農

民。原本不相識的農民站出來互

相聲援。

不分族群農民在一起

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

外省第二代,不同地區、不同族

群的農民團結在一起,因為台灣

是我們共同的家。農民的怒吼聲

傳遍千里,也牽動許多民眾的心

。今天凱道,看到許多學者、學

生主動站出來聲援。當江一豪在

台上高喊,「阿伯阿姨、阿公阿

媽,繼續加油好嗎?」多少人熱

淚盈眶。

能站在台上跟這麼多人說話

,讓三鶯部落的原住民顯得有些

緊張與興奮。江一豪要求大家給

他們一點時間,一一說出自己原

住民的名字。

他們教大家「加油」的原住

民語「薩茲任」。農民熱情回應

,「薩茲任、薩茲任…」迴盪在

凱道的上空。

希望會感染、希望更要相互扶持

灣寶的農民洪箱看到這麼多

年輕人來聲援,心情有些激動,

她說:「看到你們年輕人,我就

覺得有希望」。站在一旁的環境

行動網林仁惠則接口:「看到農

民,才讓我們覺得有希望啊」。

是的,希望會感染、希望更要相

互扶持。

洪箱的先生張木村 85 年時

反抗新竹科學園區的後龍基地,

當時也是選中灣寶做為區位,後

來因民眾抗爭,最後後龍基地停

止。他說,苗栗縣長劉政鴻當時

還是立法委員,他承諾未來灣寶

如有建設一定聽居民意見,話講

一講,結果一上任就規畫後龍科

技園區,突然一紙公文雙掛號就

要地上查估,「這是不是賊仔政

府?」

張木村因為身體不好,反後

龍科技園區改由妻子洪箱接棒,

兒子書銘大學畢業後,脫下皮鞋

,滿心歡喜跟著下田耕作,家鄉

的農田從此有了傳承。今天他們

一家三口都來到了凱道,堅決反

對世代的農地被徵收。

后里農民情義相挺

只要那裏需要聲援,就有台

中縣后里鄉農民的身影。廖本田

、陳欽全、馮詠淮他們是台灣最

早公然站出來反抗政府的農民,

第一個上告法院要求撤銷中科三

期七星農場環評。做夢都沒想到

,農民竟然告贏環保署;做夢更

沒想到,農民最後能夠期待的司

法,竟然也無法阻止七星基地繼

續汙染土地。

后里的問題不只中科七星農

場而已,縣政府正在默默進行都

Page 5: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5

特別報導

市重劃,計畫中上千公頃農地將

被徵收。情義相挺的事他們很早

就做了,去年中科四期二林園區

居民抗議,總是默默幫著拿布條

。大埔他們也去了、凱道當然不

能不來。

馮詠淮說:「選舉時政府都

說人民是頭家,但現在呢?怪手

開進農家的田,大埔人民跟政府

下跪求情,有用嗎?可憐啊,台

灣人民要覺醒了。」二林園區土

地要被徵收的相思寮農民今天也

來了,70 多歲的楊玉洲阿伯、陳

黃媛阿嬤、蔡閒花阿嬤,為了保

護家園,環保署、營建署、行政

院、總統府不不知來多少次了,

淚流乾了,家還是保不住。

前些天縣府發公文要求他們

年底搬家,楊玉洲阿伯今天說了

不知已經說了多少遍的話:「辛

辛苦苦打拼的家園,政府七俗八

俗就要給我徵收去,農地是我們

的命,土地被徵收我們就沒命了

啊。」陳黃媛阿嬤痛批:「我出

生就住在相思寮,家沒了,不知

道公媽要請到那裏去啊,政府連

協調都沒有就要徵收土地,你看

這款政府有惡嘸?」 「比土匪還

要土匪,土匪搶我們,還會留一

點,明天還有得吃,結果現在全

都要給我們徵收去,叫我們按怎

才好?」

一方有難、八方來助

農民挺農民,遠從台東來的

徐蘭香說起稻胎的故事。徐蘭香

在台東開發健康醋,她也參與許

多環境運動,去年台東反核廢料

公聽會時她遭到警方突襲被帶離

現場,事後她也曾與前環保聯盟

會長陳椒華到凱道聲討。

徐蘭香說,在窮困的 50 年

代,人民種稻賣錢給小孩繳學費

,自己只能吃蕃薯籤。而即便如

此,也不願出賣稻胎青給日本人

。客家人堅持的信仰是有胎的東

西不可以賣,但苗栗縣長劉政鴻

卻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在稻子在

打胎的時候,竟然下手了,「這

是割別人的性命,這是信仰的問

題、祖先的問題、子孫的問題啊

…我是一個台灣母親,絕對不容

許有台灣人做出這種豬狗不如的

事情…」。

走到凱道外圍,發現彰化環

盟的蔡嘉陽、施月英都來了,為

了阻止國光石化,他們幾乎天天

台北、彰化兩頭跑,疲憊的臉龐

、增加的白髮。只有自己站出來

,堅定的意志才能感動人。誰說

環境運動沒希望?如何才能有希

望?他們的努力讓許多人看到什

麼是意志力。

再往外圍走,前主婦聯盟董

事長顏美娟與動物社會研究會的

朱增宏、玉敏坐在地上。半年前

意外出了車禍,至今一不注意脊

椎就會痛徹心扉。她寡居 10 年,

扶養一對子女長大,把「想為愛

的人燒一餐好菜」的心情轉而奉

獻社會,需要支持的地方就有她

,捐錢、出力,就為了挺台灣。

唱翻凱道

反抗,不一定要悲傷、流淚

。行動不便的樂生阿公阿嬷上台

還要別人幫忙,他們抗爭五、六

年,形容自己「有腳抗爭到沒腳

」。當「樂生那卡西」唱出「你

敢賠得起?我們要繼續拼下去,

最後才知輸贏 ...」多少人心都酸

了。土城彈藥庫拒絕農地變看守

所,用更辛勤的耕作、更樂天的

心情,宣告自己的決心。小陳說

要唱翻凱道,一首「阮要決定自

己的未來」唱得動人、更唱得感

人:「人若有在做,甘勢天都有

在看,不通當作我們是傻子,阮

是從以前就一直住在這,阮要決

定自己的未來…」。

劉麗蘭,一個老師,為了守

護家鄉,書不教了改拿鋤頭。猶

記得她在環評會上真情怒吼:「

那顆樹跟著我長大,我對他有感

情,你們知不知道啊…」。

「農村武裝青年」阿達當然

也沒缺席,他帶著吉他從相思寮

唱到后里、再到大埔、灣寶,還

到環評會上唱「白海豚之歌」,

跟國光總經理曹明怒目相視,他

說那次徹底知道什麼是邪惡。或

許環境議題很難引起共鳴,但阿

達的歌聲卻能用最柔軟的方式,

接近距離,吸引各方人的關注。

楊儒門、李建誠這兩位知名

農運人士上台,大家以為他們會

講出一番守護農村的大道理,沒

想到兩人卻來一段數來寶,說出

之前在網路流傳改編自「稟馬皇

」的詞句:

「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

樂無邊,誰知道劉政鴻他

蠻橫不留情,勾結中央目

無天,占我大屋奪我田,

我爺爺跟他來翻臉,慘被

他怪手來挖田……」。

青年學生站出來

這一陣子農民運動的參與不

只農民而已,早有一批學生站出

來,持續且堅定地站在農民這一

邊。去年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正在

抗爭時,就發現二林農民身邊多

了一些青年學生。台大學生「小

八」林樂昕是個戴著近視眼鏡、

個頭小小的女生,站在人群中顯

得靦靦。如今小八不再只是站在

二林農民身後扶著阿公阿媽的小

女生,而是站在前頭高舉抗議標

語的勇者。記得上月在中部科學

Page 6: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6

特別報導

園區舉行的友達股東會,她當著

所有人的面質問友達董事長李焜

耀:「相思寮農民不要搬家、相

思寮救命。」一翻怒吼連李焜耀

都不得不回頭直視她。

今天小八站上凱道,毫無畏

懼,「我們要農地、要正義,希

望大家給相思寮居民鼓勵,支持

他們撐下去,相思寮加油!」

竹南大埔事件後,許多苗栗

青年也站出來。清華大學學生陳

為廷、台大學生傅偉哲今天站上

凱道。他們長期在外生活求學,

對家鄉幾乎一無所知,看不慣苗

栗縣政府賤踐長輩的土地,讓他

們站出來,「身為苗栗人我感到

羞愧,對這個政府感到可恥。」

他們號召所有苗栗青年回鄉保護

家園。

學者的良心

一直以來,有一批學者始終

站在弱勢農民這一邊。政大地政

系教授徐世榮、台北大學副教授

廖本全、世新大學助理教授蔡培

慧、還有被大埔事件激出來的清

華大學教授李丁讚,都讓人看到

台灣社會學者的良心。

他們都是溫文儒雅的學者,

但一個又一個不公不義的土地徵

收卻讓他們「性情大變」。印象

中即使罵人都斯文有禮的徐世榮

,上月在竹東二重埔土地徵收公

聽會上,他當眾怒斥大批警力,

要求警方不應圍住農民:「新竹

縣政自己宣布戒嚴了嗎?」連警

察都被嚇到而坐下,他將人民與

警方的權利翻轉過來,振奮了二

重埔的農民。

徐世榮今天頭綁布條,擔任

主持人。他說,土地是我們的,

依憲法規定人民擁有財產權、生

活權、工作權,「今天站上凱道

,我們要要回憲法給我們的基本

權利,不只為農民,也是為台灣

的糧食、台灣人的公平利益打拼

。」徐世榮的妻兒、學生今天都

來到現場,兒子用充滿崇拜的眼

神看著他,會後也有學生特別趨

前向他表達敬意。徐世榮見證台

灣學者的新典範。

而近年來的環境運動,不論

中科、農村、國光石化,都有廖

本全的身影。一次次貼近農民的

聲音、一次次在國會在行政機關

,為農民聲討正義。他覺得農民

今天不應該來,「是什麼樣的國

家、什麼樣的社會,讓你們必須

站在這裏?」但他又很謝謝農民

今天來,「所有辛勤工作養育我

們的農民今天來到台北,所有台

北人都應該來跟他們道謝。」

「台灣社會真正的未來在農

業,但我們看到政府正在毀滅我

們的未來,你們能接受嗎?」廖

本全說,所有的土地徵收都以公

共利益之名,但卻看不到公共利

益,「台灣社會還要繼續不公不

義嗎?」結束發言後,廖本全趕

去參加一個談話節目,他不願離

開農民,但只要是能為農民發聲

的管道,他絕不放棄。

李丁讚說,如果不是政府做

了太過份的事,善良的農民怎麼

可能站出來?他說台灣農民在過

去 60 年來就被不公平對待,所

謂「犧牲農業培植工業」,有意

降低穀價、提高稅收,青年才被

迫離開農村。農業用水給了工業

,農民現在被迫要休耕,「農民

為什麼要休耕,這樣公平嗎?」 李丁讚的熱情感染了學生,

許多到現場維持秩序的就是他的

學生。清華大學,一個崇尚科學

園區的學府,李丁讚站出來,對

清大而言有重大意義。

而去年農再條例鬧得沸沸揚

揚時,蔡培慧還是台大農推所博

士班的學生,一個女子站出來號

召四方之士組成「農村陣線」,

影響近一年多來的農村運動。今

天她促成這場凱道運動,登高一

呼「還我土地正義」,全身散發

生命力。

何時才能好好吃飯、安穩睡覺?入夜的凱道,月光依然明媚

,總統府更加金碧輝煌,微風吹

過凱道,農民低頭吃了晚飯,鋪

上防水布,包包當枕、斗笠蓋在

臉上已經入睡。

後龍灣寶的畫家洪江波帶著

小學剛畢業的大兒子靜靜躺在凱

道,雖然鋪了隔水布,還是躲不

掉土地冒起的陣陣熱氣。洪江波

少小離家,這些年才回到家鄉。

每天清晨,一家四口騎著單車繞

著灣寶的西瓜田,那是神仙家庭

的生活。

「只想畫故鄉,家、農田,

怎麼可以被徵收啊。」為了到台

北抗議,經常清晨得起個大早,

今天還要露宿凱道,他笑笑說,

「何時才能安穩睡個好覺?」

謹以此文向凱道上勇敢的農民致敬

Page 7: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7

專題報導

環境的危機

環顧現今各縣市工業區開發,

根本毫無邏輯可言,各個縣

市都在搶食投資大餅,比地理優

勢、比建造速度、比提供優惠,

各縣市從中央找資源,提供台商

回流進駐,甚至已經到先來設廠

,其它一切好說的全面開放。

位於灣寶的後龍科技工業區

,其實只是眾多工業區的縮影。在

縣府開發說明中,進駐工業區廠商

如同大拼盤,從電子、生技、機械

、塑膠各類性質工業都有,其中

15%強調是輔導就近產業進駐,卻

未說明另外 85%產業從何而來?

甚至是什麼性質的產業?

這也是台灣環境的新一波危

機所在,當中國開始整頓境內污

染產業,這些在中國無法立足的

「黃牌(列入觀察)紅牌(已被

警告)」企業,開始回流台灣,

中央政府將這些污染企業視為投

資鮭魚,甚至總統還高興連「大

鯨魚」也回來,問題沒有考慮這

些生產 PBC 板、橡膠、化工等等

有高污染、高耗能產業,一旦回

台造成的環境問題,只是沾沾自

喜投資數據的增加。甚至形成中

央端出用地優惠、稅款減免,地

方政府廣設工業區虛位以待,來

吸引台商返鄉,一旦進駐生產,

開始污染產生,台灣二十多年的

河川整頓、土地療傷,又是完全

毀於一旦。

更重要是,許多投資設廠的

企業,根本不想前往如彰濱工業

區,位於濱海地處的偏遠工業區

,另外一些老舊閒置工業區,在

幾十年變遷後,已經緊密連結市

鎮,一旦設廠造成污染,產生的

民怨更是驚人,這些污染工廠不

敢進駐。於是,開發農地、濕地

、山坡,成為新工業區的優先選

擇,後龍工業區的灣寶農業特定

區、中科三期的后里農場、中科

四期的二林農場、彰南工業區的

溪洲農場等等、這些完全未受污

染的農業素地,成為這一波工業

開發的犧牲品。

但是犧牲的並非工業區開發

下,流離失所的農民,因為一個

工業區開發,水源的搶奪,連通

道路的設計,整個工業區系統的

開發,破壞的是更多土地,以及

更廣泛的人群受到影響。至於所

謂工業區創造就業機會,政府從

沒有說明,這些在中國依賴低廉

勞工的工廠,回台之後如何要求

政府,開放外勞聘僱,以及讓外

勞與基本工資脫勾,方便他們繼

續剝削謀利,創造的工作機會,

怎麼會是台灣當地勞工擁有。

灣寶的悲傷

這波避難返鄉的工業區開發

,不是高科技產業回台,如同創

造新的「綜合工業區」,散佈在

台灣田野,它宣告台灣產業提昇

的失敗,政府高舉生物科技、精

緻農業、綠色能源、醫療照護、

觀光旅遊及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

產業,卻在此時無法為台灣產脫

胎換骨,創造亮麗經濟成績。

鮭魚、灣寶、富士康

台灣環境新危機(下)

文/ much(漂浪。島嶼部落格版主) 圖/ Flickr 創用分享由 BrianE.Ford 上傳

Page 8: 荒野快報221期

重工業造就一時的經濟起飛之後,緊追而來的是生活環境面臨無可挽救的汙染危機。

Vol.2218

專題報導

回過頭來,卻要依賴許多中

國待不下的產業,衝高經濟成長

的數據,無異是最大的歷史反諷

,當初因為台灣環保規範、勞動

條件要求較高,部分廠商出走中

國,卻在今日中國管制污染,台

灣成為污染的接受國。

回到灣寶,一個優良的農業

區,無論產值多少,有其安適自

得的生活方式,如果政府真有心

開發,照顧當地發展,也應該從

精緻農業、觀光旅遊等角度進行

規劃,以灣寶已有的優良農地,

做出更好的發展規劃,怎麼會是

將優良農地變成工業區。

現今後龍工業區的審查,落

在創造財富的工業區,取代貧瘠

的農業區的價格選擇上,縣府卻

沒有完整揭露,倒底是什麼樣的

產業進駐,帶來何種污染,一如

國光石化、中科友達等,明確審

核產業的污染疑慮,再來談工業

區開發。怎麼會是什麼工廠進駐

都不清楚,就想先通過一塊土地

開發,讓各式產業進入,一旦開

發完成,才發現產業污染問題重

重,就算擋下污染工廠,灣寶農

地也因開發而早已死亡。

恐慌的未來

中國台商返台,已經成為一

股浪潮,如今富士康引發的跳樓

風波,不是郭台銘企業版圖的單

一危機,而是所有台商都在觀望

,中國政府對於外資企業與中國

勞工衝突時,表現的是什麼最終

態度,會不會壓制勞工、協助企

業,尤其對一個台灣首屈一指的

企業,事件的結果,更成為廣大

台商在中國走與留的重要考量。

當富士康撐不住,郭台銘必

須親上火線,甚至做出企業最不

願的調升工資解決方案,傳達的

意義就是中國不再是低價勞工的

樂園,新一波台商返鄉潮,勢必

更興旺。而這些在中國剝削勞工

的台商工廠,回到台灣也不會搖

身變成慈善事業,看準政府要投

資績效,創造政治競選籌碼的心

理,更是在土地、環保、勞工各

種的補貼上,要求更多放寬與優

惠。

從宜蘭隆德到高雄本洲,台

灣為台商鮭魚返鄉的新據點,在

各地廣設擴建工業區,灣寶只是

這一波開發中,一個無奈的犧牲

者,更廣大的的環境危機,散佈

在各個縣市的農村之中,沿著政

府口中,西部生產群聚的聚落鍊

結,在台灣西部劃出一條寬廣的

紅色危機帶。政府說,那是國家

發展的榮景,但是卻不願面對,

接續而來的土地傷害、居民流離

,以及河川重創。

從灣寶農民、中平農民、竹

南農民、后里農民、溪洲農民、

甚至屏東六塊厝農民,紛紛加入

抗議之列,發出不平之鳴,這波

因應鮭魚返鄉的工業區開發潮,

已經不是個案,而是牽動整個工

業政策與環境政策的問題。更不

該成為中央招商,分地分批發包

各縣市進行開發,形成先期管制

失靈的現象,讓苦果由居民與環

境承擔,應該是有一個整體的政

策評估、監督,台灣到底需要什

麼產業?或者台商返台的產業,

必須有何種管制與監督?而非中

央、地方在搶食經濟績效下,放

任新的污染風險出現。

灣寶的開發問題,也是其它

工業區開發的問題,面對台商返台

設廠,政府必須說明工業區的有意

進駐廠商為何?以及查核公佈他們

在中國的生產記錄,作為評定設廠

,以及開發工業區的依據,絕不應

把開發工業區當成空白支票,變成

先看熱潮開發土地,再拼績效塞入

廠商的怪異道理。

灣寶有危機,不是開發農地

造成閒置,而是這片美麗農地,

在鮭魚返鄉變身工業區後,很可

能成為一個污染源頭,毒害更多

的居民與土地。

Page 9: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9

專題報導

面對暖化,多元化栽培可避險!

文/劉芷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環境計劃實習員)

搭高鐵由台北往台南的路上,

雲嘉南地區一片片稻田平原

,此地區為台灣重要的農業生產

地,但最近幾年,因氣候變遷,

年均溫逐漸上升,極端降雨機率

提高,不降雨日數拉長,都正影

響農作物生產的品質與數量。

有鑑於此,由行政院農委會

及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舉辦的「氣

候變遷與糧食危機」國際研討會

暨農業成果展於七月九日舉行,

邀請來自日本的 Mayumi 及國際

稻米研究中心(IRRI)的 David

Mackill 等學者演說,就是為探討

氣候變遷對作物生產,以及台灣

農業氣象環境等議題。

不只高溫,旱澇鹽同步威脅

David Mackill 教授在會中表

示,目前台灣農業所遇威脅為暖

化、旱災、水災及土壤鹽化,由

於稻米對溫度有強烈的敏感性,

但高溫已不再是唯一威脅時,應

立即找出發展農業的不同契機。

Mckill 教授指出,在面臨乾旱時

,若能培育大量及多種類的穀物

,對於農夫而言會有很大的優勢

,此外,慣性的培育方式也應改

良,朝向多元化栽培。

中研院經濟所的張靜貞教授

則對於亞洲糧食安全提出看法,

他認為印度和中國已經是世界最

大的穀類種植國家,然而較負面

的說法,當這兩個主要的生產市

場若提高了他們的稻米進口需求

,則會影響全球的米價。她並舉

巴西因氣候變遷,對於墨西哥及

拉丁美洲這些高度仰賴巴西稻米

的國家則會立即產生嚴重的糧食

安全問題,也因此建議,各國家

應該訂立一套完善的糧食進出口

原則。

中研院植微所退休研究員鄔

宏潘教授則表示,未來糧食安全

體系應朝向發展科技整合,如生

產耐熱、耐水並且朝向減碳等推

動在地發展的「新農業」生產方

式。

極端氣候 重創台灣糧倉

台南農改場的游添榮主任,

則提出「氣候變遷對雲嘉南地區

作物生產影響與因應對策」,他

認為颱風、冷鋒面及病蟲害,都

會影響了水稻的種植,如八八水

災時,正值水稻生育初期,颱風

所挾帶的大雨及泥沙,易使水稻

植株死亡。其他農作物如玉米、

花生、芒果等,也容易受環境因

素影響,尤其是當八八風災後,

曾文水庫淤積,嘉南平原水資源

不足,為了確保民生和工業用水

,因此今年雲嘉地區一期全面休

耕,這在糧食自給率已逐年下降

的同時,無疑令人更添憂心之處

綜合國內外學者分享,相同

之處則是要如何因應氣候變化所

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去做改善,

應建立抗逆境育種培育技術,從

物種的選擇開始,如在六到九月

進行耐強風及淹水的作物,基因

及族群的改良,並發展精密設施

栽培,即所謂的以人工方式種植

,提供蔬果、花卉等作物生長照

度、溫度及充足的水分和養分。

也因天災不可避免,研發災

害預防及復耕技術就更顯得重要

了,在科技進步的社會,氣象預

報及時告知颱風等氣候變化的來

臨,有效架設防風網、適當的灌

溉,以增加作物的耐寒能力及使

用中耕培土有利於排水和避免淹

水,都是農作物對氣候變遷有效

的因應對策。

Page 10: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0

專題報導

稻米與土地之於傳統客家人

徐蘭香談大埔毀田文/吳鴻駿(旗美社大專員)、圖/ Flickr 創用分享由 P.H—Jack 上傳

「當怪手就這麼開進正在

熟成的稻田之中,毀

掉的不是眼前這一季的稻子收成

而已,而是毀掉傳統客家人對於作

物及土地存有敬重態度的信念」,

徐蘭香(註1)沉痛地說著。

徐蘭香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傳

統農家之中,從還很小的年紀開

始,就投入家裡的農事勞動,長

大後,也因為厭惡工廠的作業環

境,而持續堅持務農,對台灣的

農村有很深刻的感情。

談到這次的大埔怪手毀田,

她回憶起小時候家裡來了一位日

本商人,商人跟父親說,他在日

本有一批馬,得了一種病,需要

用剛結胎的稻桿,才可以治好馬

兒的病,為了收購這樣的稻子,

日本商人不惜開出很好的條件,

包括給予兩倍高的價錢,並自行

收割、包裝等等,但當她聽到父

親的回應時,她著實非常地震驚

,父親並沒有因為這樣好的收購

條件就答應,反而以十分認真且

堅定的口吻回答那位日本商人:

「稻子不能賣給你,我們客家人

是不會將正在熟成的稻子給毀掉

的。這是我們的土地所生長出來

的,稻子有他的靈魂與生命存在

,我們十分地敬重,哪能因為你

開個好價錢就隨便賣給你?」

從父親的回答中,她知道稻

米之於他們的意義,絕對不是只

是錢的價值而已,而是帶著一種

很深刻的感恩心情,感恩稻子讓

自己及家人可以安身立命,一種

傳承的使命,這個使命是,好好

照顧祖先留下來的土地,並再持

續傳給自己的下一代,有了這塊

土地,家族便得以世世代代地更

迭不墜,這是客家人十分重視的

精神價值,也是我們敬拜祖先並

重視下一代教育的意義之所在。

在早期的原住民部落中,也

流傳著出草守護小米田的故事。

從這些故事可以看出,小米之於

傳統原住民部落的重要性,他的

重要,值得部落族人不惜犧牲生

命去守護,也值得族人載歌載舞

大肆慶祝他的豐收。

然而,在資本主義當道的現

今社會,這種傳統價值已被視為

落伍,農田的生產價值可用國際

貿易來取代,只要有錢,不怕沒

米。但這是多麼荒謬的事,完全

將農村無法以錢來衡量的價值全

盤否定。農村所生產的,不再是

稻子等作物,而是一塊塊沒有生

命的電路板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

污染物。這是我們要的嗎?

當怪手開進了即將收割的稻

田,刺痛了多少仍舊守護這份信

念的人們的心,為什麼不能稍稍

等待,最多再過 45 天,田裡的

稻子就能成熟收割,為什麼就這

麼野蠻?

徐蘭香說的這個故事不停地

在我腦海盤旋,回想起自己種稻

的經過,那一天天慢慢熟成的稻

子,你感覺到你最多只能做到提

供一些生命的要素給他們,其他

的無法再做得更多,甚至連這些

生命的要素,都不是你所能生產

的,那麼難道我們不該對大自然

存在的神性,抱著一顆敬重的心

嗎?

註1:徐蘭香-資深社會運動人士,早

年發起台東家鄉反抗農藥場私自

排放汙水,現為手工醋釀造者。

「吃果子,拜樹頭」的古諺語,是農業社會

的先民傳承給後代子孫的環境教育概念。

Page 11: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1

荒野論壇

吹冷氣、石化廠哪個令人 氣

文/柳中明(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

圖/ Flickr 創用分享由 AdamCohn 上傳

近日酷熱,各地氣溫持續上

升,而致出現熱死人的情

形。在香港,一位中巴司機,為

響應政府「停車熄匙」呼籲,所

以在等待客人時,熄火不開冷氣

,僅調低車窗通風,結果車內溫

度飆到四十三度,司機竟然昏迷

不醒。

此同時,我國環保署在本月

內將環評通過「國光石化廠」,

其不僅將對彰化地區的民眾健康

造成威脅,更會滅絕台灣白海豚

的生存機會,而且也將大幅排放

二氧化碳。官方數據是一年增加

1,200 萬噸,但是其與台塑六輕

每年排放二氧化碳 6,755 萬噸相

比,非常不合理,所以幾乎無人

相信!

這是一個非常困惑的狀況

  全球溫室氣體持續增加,所

以各國決定支持氣候公約,積極

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期以穩定氣

候變遷。我國最早推出的十大公

約,乃以個人多走路、騎腳踏車

,不要坐車、坐電梯等,來呼應

全球低碳環境的發展趨勢。環保

署更積極推行停車熄火,以期抑

制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在高溫酷暑時,還要

堅持這樣的要求嗎?就算是走路

、騎腳踏車,也可能受紫外線灼

傷與中暑,所以當然要以健康與

安全為重。

如此,在破紀錄高溫熱浪頻

繁發生的時代,吹冷氣、飆耗電

,乃是不得不為之惡。所造成的

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乃是為了保

護身體健康與維持正常工作機能

,所必須造成的惡果。

但是,建「國光石化廠」,

大幅排放二氧化碳,不就是更將

惡化暖化趨勢,結果我國還需建

更多電廠,以因應高溫熱浪的耗

電需求。這難道是合理的嗎?

官方說法是庶民經濟下,要

創造更多工作機會與提高經濟成

長率。但以石化廠的投資而言,

耗水耗資源、高排放汙染物與二

氧化碳,成本高、附加價值低,

對整體經濟貢獻度低,又不利於

台灣環境的永續發展,更不利於

全球的氣候變遷。其或者在短期

內,出現短暫效益,長期卻會成

為台灣的一大毒瘤。

這真是一個困惑的時代。政

府一方面要求每個人要隨手關燈

,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

面又要興建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

工廠。這不就是「只准官方放火

,不准百姓點燈」的現代版。

全球一致對抗暖化的聲浪下,我們不能再漠視

世界各國積極改善高汙染產業的趨勢。

Page 12: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212

荒野守護

比麟水庫

部落報告之 17 水田天主堂

文、圖/戴惠珍、湯茂竹(荒野新竹分會比麟小組)

6月 26 日,一樣的夏日陽光普

照,這是荒野比麟水庫小組連

續第三週在尖石鄉天主堂做說明會

了。到新樂村的路上,看到好多玉

米田,這時的糯玉米又 Q 又香甜

,後山水蜜桃也正值盛產。

水田天主堂很特別,本體是

滿中國式的建築形式,除了亭台樓

閣的裝飾設計,連欄柱都有中式雕

花,門口還有兩隻石獅子,聖母瑪

利亞溫柔莊嚴的立在亭台上,在原

住民部落中建造中西融合的教堂風

格,本身似乎就訴說著教堂建立過

程的艱辛。

南神父與修女熱心的招呼我

們,也帶我們去看了要做說明會的

大教室。教室內有一群中年的住民

在上母語課;早到的教友們彼此聊

天、小朋友們一起畫圖嘻鬧、南神

父親切地向大病初癒的教友表示關

心,教堂是部落住民的心靈歸所,

訊息交流的地方,孩子們學習與成

長的園地。

這天有個小插曲,當我們抵

達教堂時,除了南神父與修女迎接

我們,還有一位警察先生,表示聽

說今天有活動,上面要他來關心一

下。這個突如其來的關心,是比麟

水庫小組做過十幾場說明會,第一

次遇到的。不過,我們本來就只是

來做一場關心環境的演講分享啊,

警察先生,不要緊張的啦!

一起與部落居民參與彌撒,是

很美好的經驗,雖然不太明瞭過程

的意涵,但也全程參與,聽著優美

的聖歌歌聲、聽神父講道、排隊到

神父跟前,領受天主的賜福平安,

短短一個多小時,得到了許多啟發

,在與教友們握手互相祝福平安的

時候,心中的能量也飽滿了起來。

神父在彌撒結束前,簡單的

向教友介紹了比麟水庫小組成員,

也概要說明這件事情,他帶著外國

人的口音,鼓勵教友們一定要聽、

要了解,因為,「這是我們的事情

,不是別人的」。

這場說明會參與的居民很多,

整個教室擠得滿滿,連兩旁的桌子

也都坐滿了人,大家都很關心,想

要知道更多關於比麟水庫的事情,

雖然新樂村不是淹沒區,但若真的

興建水庫後,對生計、對環境、對

生態、對生命安全,會有哪些影響

與危機,這是所有人都很關切的。

分享時間,前縣議員曾安勝

先生用很激動的語調,說到了石門

水庫興建後對當地原住民造成的限

制與影響,要大家一定要一起反對

到底,不可以讓比麟水庫蓋起來。

也是新樂村人的峨眉富興國

小校長徐榮春先生表示,水庫的建

造改變了部落間的聯繫,我們和自

己的族人只會越來越疏遠,我們也

不能同意隨便就來蓋個水庫,新樂

村今天雖然淹不到,但是如果明天

突然來蓋垃圾焚化爐怎麼辦?除了

嚴正反對水庫的興建,我們更要積

極的串連各部落的青年人動起來,

為自己家鄉的事情發聲。

會後的連署時間,也同樣讓

人感動,有些居民行動不方便,但

仍就著矮書桌的高度,彎著腰,賣

力的寫下自己的名字,彼此還會互

相詢問對方是否已經簽名,是否已

把自己反對心聲表達出來。散場時

,都會有居民對我們說:「謝謝你

們,為了我們做這麼多。」聽到這

句話時,心裡更想說的是:「謝謝

你們,給我們機會來說明,大地母

親是我們共同的,誰都沒有幫誰,

讓我們一起,好好的保護她,別讓

她再受傷了。」

懷抱著期待的心情上山,帶

著天主、神父與住民的滿滿祝福下

山,能量飽滿。

在過去幾個月來的說明旅程

中,我們經常遇到原鄉住民的加油

打氣,「你們辛苦了!」。但是比

起那些在原鄉部落幾十年奉獻,從

青春到年邁,離鄉背井,甚至最後

埋骨於這塊土地的外國神職人員,

我們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微不足

道,本該如此」。

萬物蒼生,冥冥之中有安排

的,雖然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未

知與挑戰,但我們相信,上蒼會指

引我們方向,只要是對的,就勇敢

努力的走下去!

Page 13: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313

荒野心情

北汕尾島上的叢生的草海桐

、林投樹,與四溪匯流的

台江內海岸邊的紅樹林連綿成一

道蜿蜒綠堤。紅瓦屋頂的安平古

堡瞭望台,眺望著安平海堤外五

梨跤內的鷺鷥林,生態觀光船從

北面的竹筏港溪而來,在滿佈蚵

架的鹽水溪出海口來回梭巡。

在遙遠的 1661 年,鄭成功

的船隊從鹿耳門港進入台江內海

,從北汕尾島、禾寮港登陸,先

奪下普羅民遮城、再包圍熱蘭遮

城,同時在北汕尾島與荷蘭的陸

戰隊展開五次激烈的攻防戰、台

江內海煙硝瀰漫、砲聲隆隆,經

過數個月的戰役,潮水與沙丘吞

噬了紅毛番的身影,結束荷蘭據

台 38 年,而鄭氏開啟了漢人理

台的新頁,那個激鬥的時空,氣

氛該是多麼緊繃窒息。

我宛如一個警戒的水兵,藏

身在這片紅樹林下監視著,盯著

那鬼鼠影閃入五梨跤支持根形成

的拒馬,跳過一個障礙水坑,再

躡腳閃過海茄苳呼吸根編織成的

鬼條柴,隱身在黑扁的排球後探

出了頭狠狠地盯著我。

雙方對峙的氣氛籠罩著這片

感潮河段,泥灘地上揮舞大螯的

螃蟹大軍似乎都安靜下來…突然

,上方傳來白翎鷥粗啞的笑聲,

鬼鼠緊張地發出「嘶~嘶!」的

鬼叫,慌亂地拖著尾巴轉身逃跑

,扭著腰閃過濱水菜矮叢,藏入

高灘地上那片鹽地鼠尾粟。

而我仍維持著讓全身肌肉同

時抽筋纏成麻花捲的姿勢,趴在

這堆棄置的磚塊堆上,雙肘早已

麻木疼痛、身體被尖硬的石塊牴

觸著…,那狠毒的驕陽烈日蒸煮

著這片河海交界處的爛泥巴,汗

水流入眼眶,視線逐漸模糊,呼

吸開始短促了起來。

透過相機鏡頭凝視著那磚塊

夾縫,所等待的,是溼地生態演

講時,總被暱稱為「要結婚的螃

蟹」的紅豆招潮蟹,那晶瑩剔透

胭脂紅的背甲、喜氣滿滿。而我

,為見妳最美的時刻,在佛前跪

求了五百年…不,是在碎磚上維

持臥姿射擊姿勢 30 分鐘。

你知道嗎?螃蟹是很有靈性

的。當我決定某一個螃蟹洞進行

等待,就必須持續專注,儘管目

標外的螃蟹早就出洞許久,而鎖

在心上的紅豆佳人卻仍不見身影

。等待、是必須的,儘管那過程

難熬。若是此時偷偷挪動了鏡頭

移情別戀,所有螃蟹又會受到驚

嚇地躲回洞裡,而我又必須重新

一次從零開始的計時,彷彿是一

種愛情的考驗,試驗著單純與絕

對,考驗著勇氣與毅力。其實,

我知道妳偎在洞口注視著我,伴

著矜持嬌羞。

1823 年台江內海已陸浮成洲

,鹿耳門港逐漸淤積,「府城三

郊」為了運輸之需要,開鑿北起

七股國賽港,往南經過曾文溪、

土城、青草崙、鄭仔寮、鹿耳門

溪、穿過今日鹿耳門天后宮前方

被汞、戴奧辛與五氯酚嚴重污染

的台鹼安順場儲水池一帶,抵達

四草湖,再過舊安平碼頭、舊運

河北幹線,抵達府城五條港區,

此即為位於北汕尾島上兼具經濟

、人文歷史、軍事戰役的竹筏港

溪。

今日,在大眾廟後方的殘存

河道旁仍埋藏著 1627 年荷蘭人

建立的熱勿律非砦 ( 海堡遺址 )。

河道旁五梨跤、水筆仔、欖李、

海茄苳、黃槿所構成的水上綠色

隧道,伴生土沉香、台灣海桐等

植物,樹林下可觀察招潮蟹、彈

塗魚等底棲生物,是人文生態豐

富的景點。

凝視你眼裡的身影(上)

文/謝國發(荒野台中分會會員,自然名:螃蟹)

圖/ Flickr 創用分享由 plj.johnny 上傳

荒野知識 +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擁有 500種以上的螃蟹,種類之多。約佔全世界螃蟹種類的十分之一。

Page 14: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4

來定點做觀察

風起,燕南飛!

文/楊麗彬(荒野臺北總會解說員,自然名:鱟)

圖/ Flickr 創用分享由 Bumblebee Photography 上傳

每年春天,燕子會從菲律賓

、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北

飛來臺灣繁殖、育雛,等到八月

中旬、九月初,東北季風來臨前

,在臺灣出生的小燕子就會和爸

爸媽媽、兄弟姊妹們回到南方度

冬。南返前,牠們會群聚在一個

空曠的地方,進行集體飛行訓練

,在北臺灣,五股溼地這片蘆葦

田,就成了最佳練習場。

因此,每年八月中旬的賞燕

季,也成了五股溼地的年度盛事

,從事前的討論、籌畫、宣傳等

準備工作,到活動期間解說員的

帶領、群眾的感動、燕群的精彩

演出,我們一次次締造了人與自

然的和諧之美。

時間傍晚六點,在解說員的

帶領下,賞燕群眾來到五股溼地

秘密景點,這裡一邊是大生態池

、一邊是蘆葦田,最佳賞燕點。

向晚的彩霞暈染了天空,夜慢慢

降臨,遠方燈火閃爍,相互輝映

在池上,更顯得夜的神秘。在說

明燕群的生態、習性後,解說員

要興奮的群眾安靜地等待,靜是

一種想像、一種美學,只有靜,

才能萬物皆自得。

六點三十分,像約定好一樣

,燕群陸續回來。「噓!來了!

來了!」「來了!來了!」天空

開始出現一點一點的黑影,由小

慢慢變大,忽然,前鋒部隊靈活

的身手貼近大生態池的水面飛行

,擷取一瓢水,又抬起頭昂首高

飛,天寬地闊任其遨翔,精湛的

身影,你不用細看也知道,這就

是燕子,輕巧、敏捷、快速、收

放自如,天生的飛行高手,這也

預告了燕群大軍即將壓境。

果不其然,在你還沒做好心

理準備的時候,四面八方呼嘯而

來,深怕漏掉哪個方向,只好不

停的擺頭轉向。在夜空的襯景下

,一隻隻燕兒朝你疾駛,在即將

撞上的千鈞一髮之際,牠又高明

的從你頭頂掠過,留下驚呼一聲

的你:多厲害的飛行技巧啊!

隊伍中,資深的燕前輩會發

號施令,於是一群群燕兒開始在

空中表演分裂式,看這群從低處

往天心盤旋,成一叢小黑蚊;那

群又從左而右盤旋上天際,雄偉

壯觀。

約二十分鐘後,所有的飛行

、所有的鳴叫嘎然而止,燕群全

回到蘆葦叢休息,彷彿剛剛所有

的一切都不曾發生過,大地恢復

一片寂靜,夜繼續深沉,賞燕的

人兒卻久久不能自己。

因為有這樣美麗的「燕遇」

,每年春天,我會特別留意住家

附近的屋簷,看牠們雙雙對對回

來繁殖,辛苦的哺育小燕子,然

後小燕子日漸長大,開始第一次

跌跌撞撞的飛行,到完美的獨立

飛行。

等牠們離巢,我知道,燕兒

又開始往五股溼地集合了,準備

邁向生命的另一個旅程碑;而一

場場嚴格的飛行訓練,正是牠們

飛越千山萬水的考驗。

起風了,我在五股溼地為即

將遠行的燕兒餞行,你呢?

Page 15: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5

人在荒野

Page 16: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6

活動報導

做一件對的事

台中荒野319校自然教育工程文、圖/江瑞禎(荒野台中分會解說員,自然名:水亞木)

【活動緣起】

2008 年下半年,台中荒野開始執行戶外教學專

案,水亞木有幸成為此專案的活動執行人,在活動執

行中,注意到申請的學校大多位於都會區,偏遠學校

並未積極參與,為了引領更多的孩子親身去接觸自然

、認識自然,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號召戶外教學夥伴,借取紙風車『319 鄉村藝術

工程』的模式,希望至少尋找 319 所學校,透過影片

及寓教於樂的遊戲,引領更多的孩子回到自然、感受

自然、欣賞四季律動、體驗土地的脈動與呼吸,學習

與尊重自然法則。

【活動型態及費用】

(1)半天室內演講及戶外生態遊戲,演講不限

人數,遊戲以 100 人為限。

(2)銷售卡片所得達一場所需費用即執行,共計 319 場。

(3)申請學校不需支付任何費用,但須允許主辦單位在活動當日為其他場次銷售卡片。

【善的延續】

購買卡片不只是銀貨兩訖,購買卡片後,將請購買者留下一張寫好自己地址及姓名的卡片,活動時會

請參與活動的學校的孩子們簽名,活動結束後,我們會將卡片寄回到購買者的手上,讓您知道這筆款項用

在哪一所學校。卡片也在活動當天在參與學校販售,讓孩子們也可以盡一份心力,讓更多的孩子參與此一

活動。

【活動時程】2010 年 3 月直到達成目標為止。

【大事記】

2010 年 1 月 01 日,賣出第一套蟹卡。

2010 年 3 月 16 日,在苗栗縣通霄鎮城中國小執行第一場活動。

2010 年 6 月 30 日,已執行的七場活動,分別是苗栗縣通霄鎮城中國小、後龍鎮新港國小;彰化縣花

壇鄉僑愛國小、秀水鄉陝西國小;南投縣水里鄉水里國小、國姓鄉福龜國小、埔里鎮麒麟國小。

待執行的三場活動: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南投縣仁愛鄉萬豐國小、竹山鎮鯉魚國小。

2010 年 7 月 19 日為止銷售了 565 套 554 張卡片,寄出 305 張孩子簽名的卡片給購買者,還有 458 張

待寄出。16 個參與戶外教學班級的 584 位師生與家長,6 所參與活動學校約 657 位孩子,一起用 25,483 元

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參與這個活動。十位夥伴實際參與,並都認養一場以上的活動帶領。多位夥伴持續購買

孩子的笑顏是世界上最美的畫面。

Page 17: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7

活動報導

卡片,還有夥伴贊助其他物資義賣,更有夥伴將卡片介紹給親朋好友…點點滴滴,讓台中荒野「319 校自

然教育工程」得以持續。

【您可以】

未來,會持續賣卡片、持續辦活動、持續找夥伴加入、持續修改活動內容,希望 319 是長期進行的活

動,而不是結果。希望大家繼續支持「319 校自然教育工程」,可以買卡片,可以帶活動,可以介紹學校

,可以做得事很多,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做一件對的事。

【捐款明細】2010 年 1 月至 6 月

一月份

50 /黃芳琳、曾顗米、曾宇晨、馮家珠 100 /陳儷伃、楊興豐、俞國珠、林中翊、林建一 200 /

楊秀雅、李佩青 300 /魏芷蘭、張郁玟、楊家旺 500 /張靜珠、陳明谷、吳麗華 940 /喻榮華 1,100

/黃詩翔 2000 /台中分會霧峰組

二月份

50 /曹振亞、趙培蘭、陳思穎、彭欣紋、謝淑麗 100 /連怡斌 200 /林金保 250 /林長庚 500

/陳秀蜜 800 /謝惠娟 1,000 /黃志源、劉雨親 1,100 /黃致仰、楊淑雅、陳儷伃

三月份

50 /彭威錠、張若翎、蕭琇銘 100 /李宜珍、謝佑鑫、鄭景軒、李欣達、盧惠婷、陳相如、陳正忠

、詹慶瑜、余淑惠、謝玟蒨、李彩蓮、周語彤、林宛諭、胡舜安、蕭秀煜、胡郁珮、蔡孟臻、余佩貞、吳

玫瑤、范瑞梅、魏惠珍、黃鈴君、黃藍逸 150 /邱美瑛、胡麗娟 171 /大元國小三年八班 200 /吳麗

華、陳文生、曾若山、江瑋芳 500 /丘志偉 920 /健行國小四年六班 922 /東興國小五年一班 1,000

/陳雅芳 1,582 /城中國小 2,000 /黃致仰、黃嘉隆

四月份

50 /黃芳琳、李穆平 100 /賴柏全、吳麗華、余淑惠、彭欣紋、于美美、陳文生 150 /何銘倫 

200 /陳信硯、李佶璋、劉珍良 500 /劉晃賓 644 /四張犁國小六年五班 726 /四張犁國小六年四班

 1,000 /黃志源、黃素美、廖巧玉 1,072 /黎明國小四年五班 1,084 /東興國小二年九班 1,465 /水

里國小 1,570 /平和國小四年六班 1,655 /僑愛國小 1,706 /仁美國小三年六班

五月份

50 /杜承哲、劉曉玲 100 /廖明宏、周珮霖、陳信硯

、陳文生 175 /吳麗華 200 /何銘倫 370 /東興國小四

年四班 400 /許洲郎 500 /許仙霖 700 /姚秀玲 883

/福龜國小 1,173 /新港國小 1,229 /黎明國小五年二班

六月份

50 /許世昌、鄭晉達、黃韋嘉、廖仁照、蔡銘澤、陳

曼怡 60 /于美美 100 /陳信硯、蘇緯綸、吳宜貞、王

淑蘭、李綉寅、陳文生 160 /賴馨柔、曾若山 175 /

吳麗華 200 /陳素貞、陳思穎 226 /健行國小四年二

班 400 /無名氏、茶花綠茶 430 /彭欣紋 843 /健行國小四

年三班 1,000 /陳忠億 1,804 /麒麟國小 2,263 /陝西國小一張卡片,一份善緣,「蟹」謝您的支持!

Page 18: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8

活動報導

再做一件對的事

荒野戶外教學文/蔡逸蒲(荒野台北總會專職)、圖/江瑞禎(荒野台中分會解說員)

【活動緣起】

有感於現今國內許多學校的戶外學多

驅於遊玩性質,除了消耗教育資源之外,也

降低了學童於戶外真正學習的機會。因此荒

野在 97 年度開始嘗試與學校接洽,結合荒

野自身的資源,帶領國小三至六年級的孩童

,進行單日校外教學活動,藉此推展荒野自

然生態的理念。

我們希望透過荒野夥伴們的陪伴與引

導,將對自然的愛與熱忱分享給孩子們,讓

孩子們盡情、快樂地在自然中學習!也要感

謝所有大自然裡的生命回饋,感謝你們沒有

領半毛演員費,卻總是在活動時隨傳隨到 ~

不傳也到 ~甚至常常脫稿演出,卯足全力製

造驚喜 !高潮與爆點!讓活動過程總是充滿

著驚奇與歡笑!

【贊助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夏日星辰自然藝術仁愛基金會、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活動型態及費用】

 (1)單天戶外自然教學,小班制之優良教學與學習品質。

 (2)活動費用依不同場域而所不同,詳情請洽各地分會。

【活動地點】

 台北總會/富陽公園、五股溼地、淡水自然中心

 新竹分會/高峰植物園、十八尖山、東門城護城河畔、金城湖、香山濕地

 台中分會/苗栗勝興、台中都會公園

【聯絡方式】

 台北總會/電話:(02)2307-1568 E-MAIL:[email protected]

 新竹分會/電話:(03)561-8255 E-MAIL:[email protected]

 台中分會/電話:0930-927373 江瑞禎 ( 水亞木 ) E-MAIL:[email protected]

執著於兒童自然教育,不只是為了孩子,也是因為有著許多如此認真的老師。

Page 19: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19

活動報導

這學期帶道禾實小低年級最

後一次的登山課,我們又

回到睽違已久峨眉的六寮步道。

由於時序已經接近夏季,步

道上的蝴蝶和昆蟲生態精采可期

,果然一群小朋友才到步道的入

口就停下了,而且一玩就是半個

多小時,到底是什麼能讓這些活

潑好動的小朋友這麼專心呢?

對於小朋友〈尤其是低年級

〉們好奇的天性來說,要他們乖

乖聽講解卻不能到處觸摸這件事

,基本上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太

多的限制也往往剝奪了他們學習

的樂趣。因此我的原則很簡單,

一要尊重其它生命生存的權利,

二要學會怎麼評估處理危險。

間接的知識傳授並不能帶來

直接的體驗與建立情感,而要減

少在接觸的過程中其它生命的損

傷則必須教他們方法,透過練習

可以讓他們拿捏自己的力量,我

相信他們是做得到的。

步道入口有一小片滲水的山

壁,潤濕了一大塊的地面,此時

正是姬波紋小灰蝶大出的時候,

我們的隊伍才接近牠們立刻撲撲

地四處飛舞。我約略觀察了一下

數量覺得機不可失,所以把隊伍

停下,對於大多數匆匆走過的遊

客來說,牠們只是一群毫不起眼

的小東西,但卻有可能成為孩子

們尊重生命的老師。

我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這種蝴

蝶的生態然後問大家:「猜猜他

們在地面上做什麼?」。

「吸水」,有些孩子立刻答

了出來,很好。

「那你們知道牠也喜歡吸我

們身上的什麼東西嗎?」。

小朋友開始天馬行空地

亂猜,「是液體喔」,我

一提示,立刻有人說尿尿

,有人立刻說噁心。

大自然裡沒有任何

東西會被浪費,只要能

夠回到生態循環再被分

解利用的東西就不是垃

圾,我希望他們能記住這

句話。

我也希望他們能跟蝴蝶做朋

友而不是用手去捕捉,我用食指

在自己的鼻頭上抹了一些汗液,

然後輕輕地伸到小灰蝶的觸角前

方,「除了尿液之外,我們的汗

也能夠吸引蝴蝶唷」,請大家用

邀請的方式來試試看。

沒多久就有小朋友上手了,

看著這些不起眼的小灰蝶停在自

己的手指上,連平常活潑好動的

小朋友也變得安靜下來,深怕嚇

飛了這些小食客。他們也迫不及

待地要跟老師們分享這種神奇的

能力,「老師,我吸引了3次蝴

蝶停在我手上耶」。

有些特別會流汗,或是汗味

特別重的,還會吸引2隻以上的

蝴蝶駐足。 

一時之間每個小朋友彷彿都

戴上了所羅門王的指環,可以跟

姬波紋小灰蝶溝通。

我們還嘗試了傳蝴蝶的遊戲

,讓牠從一個小朋友的手上走到

另一個小朋友的手指。看他們小

心翼翼的模樣,我知道今天的自

然觀察與體驗是成功的。

吃中飯的時候,一個小朋友

洗手時不小心踏進溪裡,衣服褲

子鞋子都濕了,忙著找其他小朋

友張羅乾衣服幫他換,沒想到晾

在一旁的濕布鞋竟然立刻吸引了

2隻姬波紋前來大快朵頤,大自

然真是一個理想的教室啊。

尊重生命、珍惜自然,今天

與蝴蝶小小的互動應該會烙印在

他們的心理,我如此期盼著。

道禾的登山課

文、圖/李潛龍(荒野新竹分會會員,自然名:恐龍)

當孩子學會溫柔對待蝴蝶,生命教育種子

就在心中發芽了。

Page 20: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0

他山之石

知名的英國資深時尚設計師

Vivienne Westwood 幾個月

前在倫敦參與一項氣候變遷活動

時,再次呼籲人們至少半年不要

買衣服,除非需要時才買,而且

買的時候最好挑選有品質的以減

少沒必要的浪費。 呼籲人們少買

衣服,出自一位時尚設計師之口

,確實另人注目。

在這個買衣服有時如同買糖

果的年代,買衣服不再只為了基

本需求,而成為一種人們滿足自

我感受與心理需求的方式,初聽

到「半年不買衣服」,可能不少

人與我一樣,也會感到猶豫吧!

以「需要」的角度來看,半

年不買衣服對現代的人們來說應

該都不會構成問題,但是卻不是

很容易去實踐,因為生活在現代

社會型態的我們,習慣追逐的早

已是「想要」的層次,而「需要

」的定義,也大異於舊時社會的

精神樣貌,有著多樣的意涵。

衣著對現代人來說,不但是

一種外在自我風格的展現,更牽

連著現代世俗價值或是集體的習

性與觀點。 對都會區的人們來說

,服飾的採買更已經演變成為一

種生活樂趣,甚至是一種獲得短

暫滿足感的生活享樂。

這些年可能是現代生活裡的

人們購買及淘汰衣物頻率最高的

時候,服飾業者的無限創意與快

速生產的技術加速了流行的腳步

與變化,另外,平易價位服飾的

出現,也使得街道巷弄間處處林

立著風格小店和繽紛小攤,在有

些街道可能比飲料店或小吃攤還

要多,再加上網購衣物的普及,

更是使得服飾在我們生活中唾手

可得。這些誘惑與便利驅使著人

們近乎盲目的不斷追逐「想要」

的欲望。

自己與周遭的朋友們幾乎都

有著衣櫥永遠不夠用的煩惱,也

都有著欲捨棄及待處理的服飾。

雖然捨棄的衣服類並不如電子廢

棄物或其他無法分解的有毒垃圾

對地球帶來的傷害大,但處理如

此持續大量的舊衣回收上,也時

而出現瓶頸,並且我們還忽略了

生產階段所耗用的各種資源。

許多國家都開始積極的思考

如何有效的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終於了解到必須看向源頭,回溯

至各種產品的製造端、消費端,

而不是只致力於永無止境的後端

回收處理工作。

當開始探索這個問題,才

了解到,衣服在生產過程中,從

原料的生產、紡織染整的過程都

會耗用大量的水資源、能源、及

排放二氧化碳,甚至汙染自然環

境,例如:一件棉T-shirt 會產生

2,700公升的水消耗量,包括從棉

花種植過程到紡織染整及成衣水

我們可能「半年不買衣服」嗎?

文/蘭君(Fresh Air 電子報主編)

圖/Flickr創用分享由◎Miss.cicicola.Z上傳

Page 21: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1

他山之石

我們可能「半年不買衣服」嗎?洗製程所需水量,並且在染整過

程所排放的含有毒性的工廠廢水

,也有可能造成當地河流或地下

水的污染,而這些可能是大部份

的人們從來不知道的。

自然生態危機帶來前所未有

的集體恐慌,但也開啟了人類生

活的覺醒之心。

而這份寶貴的覺醒心念正漸

漸影響著各行各業,雖然綠色的

腳步在時尚界還未留下明顯的蹤

跡,但綠色的嫩芽已在時尚的各

個角落冒出,一股新觀點正慢慢

地蘊釀著:一種要有自我風格,

但不為物役的自主生活態度。

從過度的追求外在裝飾,轉

而向內思考一下,也許我們會發

現自我風格的內涵與質感,其實

並不需要那麼多的外表裝飾,學

習更適切的為自己做選擇,而不

是一味的任由欲望過度的驅使。

一種減少資源浪費及關懷地

球環境的負責任消費行為從我們

購買時開始,在質與量上做適當

的選擇,並且愛惜所擁有的,最

後還要妥善的回收或再利用要捨

棄的衣服。

我們的衣櫥中大多有著一些

還很新,但已不太受自己喜愛,

又捨不得做回收的品牌衣物,其

實我們的舊愛也可以是別人的新

歡,二手衣拍賣在網路上已行之

有年。

現在歐美興起另一種再利用

的選擇,那就是衣物交換的模式

,美國加州的一個衣物交換精品

小店Give+Take Swap Boutique 就

是其中一個例子,每月支付25美

元成為會員後,就可以將自己不

再喜愛的有品牌且狀況良好的衣

服飾品在Give+Take 做交換,這

樣不用再額外花錢,還是可以擁

有喜歡的服飾,讓那些不受自己

喜愛的完好服飾仍然可以再被珍

惜與利用,而這也是某種形式的

呼應了Vivienne Westwood 少買衣

服的理念吧!

我想 Vivienne Westwood 的

呼籲重點並不在於一定要在多久

的期間不買衣服,而是想要提醒

人們學習寬闊的新視野,跳出只

關注個人欲望的小框框,連結起

對地球及生活環境的關懷。

當我們心的視野放寬放遠的

時候,我們的思維與關注的角度

也就自然不一樣了,而調整我們

的欲望也就不那麼困難了,讓我

們一起努力吧!

荒野快報第 220 期更正啟事

荒野快報第 220 期「牡蠣養殖的生態價值」一文,誤植 219期「我們有海洋文化嗎?」首段,特此更正。

Page 22: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2

荒野圖書室

透析臺灣前生今世~從地質開始

文、圖/商周出版社

我們相信臺灣可以!因為我們驚豔它的豐富與美

臺灣從邊陲到中心、從蕞爾小國到泱泱大國的祕密?

就讓大自然告訴你!

隨著莊老師的創新導覽,發現這塊土地得天獨厚的價值。

不只我們引以為傲,更教全世界驚豔不已!

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你可知道——

臺灣陸地面積僅占地球 0.025%,物種數高達全球 2.5%

,為所有國家平均值 100 倍。

臺灣海洋生物物種數占全球 10%,是平均值的 400 倍。

臺灣特有種的密度,世界排名前十名。

臺灣若沒有引起地震的板塊碰撞與擠壓,就不會自大

海中誕生。

臺灣曾與大陸相連,臺灣海峽曾是陸地,海岸山脈曾

遠在千里之外。

臺灣集合熱、暖、溫、寒四大氣候,海洋、森林、淡水……等生態系。

臺灣是北方針葉林分布的最南端,熱帶生態系的北緣。

臺灣是座非常年輕的島嶼,卻有古老的冰河孑遺生物。

臺灣曾是歐亞大陸生物在冰河時期的避難所,是「挪亞方舟」與「迦南美地」!

在天天喊著愛臺灣的同時,我們對臺灣瞭解多少?

臺灣素有「福爾摩沙」、「蓬萊仙島」的美譽,除了風景秀麗,這塊土地的陽光、空氣、水,孕育出

形形色色、多樣化的生物,物種高達四萬六千多種。

其實,臺灣雖小,卻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大國」。

臺灣生態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密切關聯?臺灣的歷史、社會、文化發展,又與自然形成何種景觀?

放眼世界各國發揮自己獨一無二的特性,我們能做什麼?

本書從未來學的角度擘劃臺灣願景,同時兼顧歷史、人文與自然等面向,從地球的誕生、生物史、三

百萬年來的臺灣島、臺灣生態特色等角度,深度探究臺灣這塊土地珍貴之處。跨領域的綜合觀點,挪亞方

舟、迦南美地、奧林匹克物種競賽的妙喻取譬,豐富、多樣、創新的生態之旅,讓我們忍不住要感謝上蒼

,將臺灣生養得如此美好,原來答案就寫在大自然中。

看這本啟動思考的歷史地理之書,心中有愛的臺灣人更加珍惜這艘「挪亞方舟」、愛護這塊「迦南美

地」,自信地迎向未來。

《驚豔臺灣—生態大國的未來願景》

作 者:莊淇銘

出版社:商周出版∕城邦文化

Page 23: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3

秘書處報告

2010 年 06 月份徵信整理/會員服務部

◎單筆捐款(依筆劃排序)

100 /陳麗艷、葉靖雲、劉勁梅 120 /黃淑娟 200 /

毛鳳秀、甘芳蘭、何美慧、何淑貞、吳秀玲、吳美鳳、李

宛樺、卓美芳、林佩璇、林宜廷、林保銀、林娟娟、林輝

棠、林麗敏、邱素芳、洪綉雅 張淑華、許恆禎、許素花

、陳姿方、陳美華、陳美錢、曾永賓、曾良美、曾思瑜、

曾馨儀、無名氏、程子玲、程萬春、詹琇雰、廖月娟、廖

婩竹、廖登堂、管仁梅、鄭采紅、鄭漪芳、樹王臺灣檜

木精油實業坊、羅建評 250 /李芃萱 257 /曾彥翔 

300 /邱劉玉枝、莊吉成&呂美滿一家人、曾思瑜、萬世

忠 400 /王舒怡、江義智、何淑貞、李姿寰、林淑英、

溫美惠、廖士偉、龔羿丞 500 /石婷生、李漢章、周柏辰

、拉法依 • 舞籟、林天賜、林松源、洪郁青、洪鼎堯、

風中之星畫室、張光勳、張晏菱、張馨文、盛 賢、許婷

婷、許銘坤、陳彥秀、陳美妤、陳婉寧、陶方策、黃佩涵

、黃淑娟、黃靖惠、廖瑞玟、劉蕙玲、鄭文鈴、鄭翔如

、鄭漪芳、賴永泰、賴麗雪 600 /林國香、無名氏、劉

秀容、賴柏全 750 /三重國小第六十五屆六年五班蔡玉

珊老師 800 /李泊沛、邱家正、張秋子、陳格宗 1,000/王天虹、西松國小彭琪、吳晨華、杜淑華、杜靜玔、林

伶樺、林致敬、邱玲子、唐慧君、徐素芬、徐曼莉、高進

彩藝印刷廠、曹德龍、郭玉蘋、郭慈華、陳坤立、陳昱臻

、陳慈美、陳蕙婷、陳麗君、富鼎先進電子 ( 股 ) 公司、

游文瑛、黃俊維、黃惠玲、黃德秀、楊媃涵、廖玉枝、廖

溪同、劉秀雲、鄭令欣、鄭芝彪、羅亞萍 1,045 /郭芃

池 1,100 /陳鵬安 1,300 /彰化縣僑信國小六年五班、

賴柏全 1,350 /戶外引導員學習 1,395 /臺南市復興國

小五年三班 1,500 /林芳年 1,600 /江季翰、杜勝儀 

2,000 /呂宏中、無名氏、黃美貞、黃鼎銓 2,172 /無名

氏 2,400 /謝玟蒨 2,500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

中學 2,560 /林維正、黃琮祥 2,600 /陳林恭女 3,000/周東漢、林玉玲、高明哲、陳麗君 3,200 /黃建忠 

3,420 /劉峻儒 3,840 /張連信 5,000 /李元瑞、洪崇

恩 5,600 /鄭鈞澤 9,678 /陳俊霖  9,000 /鄭新源 

10,000 /蘇柄南 28,160 /陳邦光 50,000 /臺灣富士全

錄股份有限公司 100,000 /無名氏 107,200 /陳映伶

◎定期定額捐款

100 /林淑禎、陳季杏 200 /王志良、許瀞之、陳 楏

、陳 葳、陳俊才、陳燕慧、曾國卿、楊培岳、葉婉筑、

劉建隆、蔡耀光、羅和華、蘇美足 300 /王如琦、王紀

統、王瓊儀、何艷蘋、余紹驊、吳月鳳、吳麗華、李邱森

、周亞曼、林宗賢、林彥伶、林慧貞、邱武科、邱祥筠、

徐士強、基隆市皇家文理短期補習班、張安妮、張語瑄、

郭亦慧、陳春蘭、陳祖華、陳敏華、黃怡貞、黃秉森、黃

美文、楊少君、楊玉枝、楊宛臻、葉文晶、葉秋芬、詹慶

瑜、劉振玉、劉蕙寧、謝 幼、藍淑青、羅英玲、饒明沁

 500 /王瓊梅、向春秀、朱幸一、何悅萍、吳嘉綾、李

育欣、李亞臻、李恤民、周蓓蕾、林雅珍、施純榮、孫魁

憲、徐雯雯、徐翠苓、徐曉瑩、張 琳、張財福、張愛媛

、張瑜芬、張顧獻、曹瓊月、許瀞文、郭詹月嬌、郭憶梅

、陳坤立、陳梅芬、陳獻修、陶怡文、童永茵、黃禾宥、

黃香萍、黃進明、黃勤森、黃福元、楊美慧、楊富傑、溫

英棋、董鍾棣、廖秀玉、廖福進、劉姝麗、鄭麗紅、蕭偉

宏、謝凱戎、蘇 慎、龔淑慧 600 /林翠瓶、邱挺棻、

洪妙玲、陳炳雄 800 /郭冬蘭、陳昕妍、陳昕妤、陳昕

柔、陳智群 1,000 /史書香、江佩玲、何秋妹、李文美

、李幸文、李建輝、李嘉烈、李樹銘、汪仁珮、林金保、

林清南、張世鍠、張詠淑、莊永和、郭耀宗、陳文皇、陳

俊霖、陳振偉、曾藍瑩、游秀錦、黃幸助、楊春鳳、葉叢

豪、詹仁禮、劉曉強、蔡宏斌、賴玉密、賴素貞、賴素燕

、謝文蘭、顏舜隆 1,200 /游顯瑚 2,000 /陳季敏、蔡

玉玲、鄭竹梅  3,000 /柯茂全、謝美秀 5,000 /江鋆欗

、何正卿 10,000 /高啟祥

◎指定單筆捐款(棲地保育)

500 /王明毅、王振榮、林德旺、范玉儉、張文介、楊光華、

葉秀琴、詹明珠 1,000 /何菊蘭

◎指定定期定額(棲地保育)

200 /游淑裕、黃琇娟、鄭叡鴻 300 /丁曉雯、王玉美、

王坤山、呂季樺、呂雪珍、周李禎祥、周祐均、林欣儀、林

約酉、林翊雯、林琬瑜、林麗卿、涂玉玫、張珊妮、張銘芬

、郭薆君、陳玉芳、駱水玉、鍾智龍 400 /黃瓊慧 500/周淑萍、林志雲、胡延忠、秦麗華、張志豪、陳志新、閔

其慰、黃美珍、楊翔智、詹麗安、蔡文娟、謝麒豐 900 /

鄭金快 1,000 /王筱茹、夏玉珍、葉國梁、賴聰德、顏彰

池、嚴仲陽 2,000 /林秀育、施秋蘭、陳相如、蒲麗霞 

3,000 /張秋子 6,000 /陳 澄

◎定期定額捐款(國際荒野)

1,000 /鍾文欽 2,000 /吳美蓮 3,000 /何正卿

◎單筆捐款(台南兒童營)

200 /吳耿宏、劉甚玲 400 /盛碧華 500 /王俞蓉、吳

洛華、吳彩華、林麗秋、唐心如、郭惠婷、顏閩嘉 600/李苑菁、羅繡芸 1,000 /李穎孜、林琪馨、邱靜萍、

范良佑、高金盆、許瑞津、黃小壎、黃秋綿、黃珮婷、黃

麗娟、簡采鳳、魏秀慧 2,000 /徐少慧、劉憶萍 3,000/李穎俐、馬淑清 3,500 /莊玟玲

4、5 月徵信誤刊

國際荒野定捐

10,000 /格蘭英語事業機構 捐款至 3 月為止

Page 24: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4

秘書處報告

2010 年 06 月份會務記錄06/01 保育部和培力守護志工召開第一次「環境議題

操作手冊」會議,討論內容、架構,後續持續

運作。

06/01 嘉義分會會長吳金治出席嘉義縣教育處環境教

育會議。

06/03 保育部出席由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舉辦「2010 海

洋事務與教育學術研討會」,會中一同探討海

洋相關教育與政策等方面的內容。

06/03 台中分會秘書謝玟蒨出席中區 NGO 環境行動

策略座談。

06/03 台中分會秘書謝玟蒨出席神岡鄉全鄉型綠色樂

活地圖工作方種子培訓地方說明會。

06/04 榮譽理事長李偉文應邀出席「低碳家園推動策

略研討會」,並參與「專案研討社團團體參與

低碳生活營造機制之探討」。

06/04 保育部與相關友會出席營建署聲援灣寶案,並

進入區域計畫委員會發言,指出在苗栗還有許

多閒置工業區且未考量土地事宜性的情況下,

反對灣寶此特定農業區變更為工業區。

06/04 保育部與相關友會出席立法院出席田秋堇、林

淑芬委員所舉辦的「淡水河北側道路公聽會」

,會中針對交通管理、成本效益、生態影響等

方向提出問題。

06/05 保育部協助全錄企業進行挖子尾海灘廢棄物工

作假期,透過國際淨灘表了解海灘廢棄物來源

,進而喚起民眾減少垃圾。

06/05 保育部周東漢、鄉土關懷委員會志工李翰林出

席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於宜蘭所舉辦之全國河

川會議,與相關專家學者與其他友會交流全國

水資源等問題。

06/07 理事長林耀國出席交通部召開之「行政院永續

會交通與生活分組 99 年第 1 次分組會議」。

06/07 高雄分會長林維正與保育部主任周東漢出席海

生館所舉辦的「綠色海鮮座談會」,與邵廣昭

、宋克義、周照仁老師等共同座談目前海洋資

源的問題與永續海鮮的選擇方法。

06/08 保育部協助海洋日記者會~推動年年有魚永續

海鮮行動。

06/09 保育部至環保署支援「環保署將判國寶海豚死

刑」記者會。9 日環保署將召開國光石化「中

華白海豚之影響因應專家會議」,於 8 日會議

前,彰化環保聯盟等團體召開記者會,上演行

動劇,諷刺政府帶頭謀殺白海豚。

06/09 保育部與志工陳江河等拜訪台大生態工程中心

張文亮老師,請益荒野棲地發展等相關事宜。

06/09 秘書長林金保接受新頭腦網路電視台現場專訪

,談論 2010 世界海洋日倡議活動。

06/09 保育部與理事張菁玉出席國光石化專家會議及

白海豚記者會,會中表達協會對於環境棲地保

育的宗旨與概念,期望環評委員能審慎思考此

開發案的利弊。

06/09 保育部與志工陳江河至浮州濕地現勘。

06/09 溼地保育志工即將舉辦「第七期」培訓課程,

志工開始召開籌備會議規劃相關事宜。

06/12 保育部至台大生工中心拜訪張文亮教授,討論

荒野棲地復育的作法。

06/14 保育部和培力志工針對海岸法前往臺北大學拜

訪廖本全老師,請教與國土規劃方面相關的建

議,與後續行動的指導。

06/14 保育部、棲地工作委員會成員與新竹分會會見

奇美電子葉生先討論南庄辦理守護志工的培訓

事宜。

06/17 秘書長林金保協同企劃部主任鄔嘉綾拜訪環保

署,討論今年世界淨灘日共同倡議的可能性。

06/18 立賢基金會執行長王馨敏拜訪荒野,討論雙方

未來合作的可能性。

06/22 保育部與台北縣政府相關單位定期針對五股溼

地認養召開會議討論,棲地陸化、水質污染、

流浪狗入侵、機車入侵園區、私墾菜園及違建

、網魚及烤肉、委外經營廠商規範及暫停除草

等相關問題。

06/24 創會理事長徐仁修老師與保育部出席友會所舉

辦的中華白海豚環境信託記者會,呼籲全民共

同認股搶救濁水溪口大城與芳苑溼地,並反對

台灣繼續發展國光石化等重污染產業。

06/28 保育部出席林務局舉辦之全國造林政策會議,

主要針對造林對生態的影響、造林成效分析、

哪裡才需要造林等提出討論。

06/29 花蓮分會會長熊帆生與秘書楊和玉出席太管處

舉辦「自然教育的理念與實務」專題講座。

06/30 保育部出席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

舉辦之「水源保育與回饋制度論壇」,討論水

源保育與回饋制度現況與癥結、如何分配保育

、回饋、土地受限補償的比例等問題。

整理/企劃部

Page 25: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5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電 話/ (02)2307-1568 傳 真/ (02)2307-25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8/05(四)認識紫微命盤,還自己一生好命/謝孟宏08/12(四)五股溼地賞燕趣/陳君儀08/19(四)與大自然做朋友/荒野保護協會推廣講師

08/26(四)玩自然/徐建國

《自然體驗》

●探訪大安森林公園

公園內有許多本土的的樹種和一些都市化的鳥類、昆蟲,值得我們來認識她。 這裡算不上是大自然,但可提供我們踏入大自然的第一步。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規劃出每月不同主題的導覽,邀請您一起不只是來看,還要去觸摸、撫嗅、用心地傾聽她。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15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免費導覽,請自行辦理保險

【報名日期】於前一個月 25 號,開放網路報名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探祕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園內林相豐富、蟲鳴鳥叫,保留市內難得一見的低海拔森林及溪流等自然資源,長久以來便是生態保育團體、學校教師進行戶外教學的最佳場所。開放民眾預約解說導覽,讓

大家能前來一窺此得天獨厚的生態寶庫。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8日、 9 月 12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免費導覽,請自行辦理保險,本活動由緯創公司贊

【報名日期】活動前 15日週末開放網路報名,恕不受理現場報名

●五股溼地生態園區定點導覽

園區內的疏洪沼澤公園、圳邊公園、生態公園以及靠近五股成蘆大橋旁的淡水河口所形成的一大片溼地,是候鳥南來北往的驛站,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候鳥覓食或棲息。邀請您一起

到五股溼地生態園區,駐足欣賞大自然一齣齣精采的戲碼。

【活動時間】2010 年 6 月 27日至 8 月 15日(每週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免費導覽,請自行辦理保險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歡迎加入 99 年大屯溪穀東會~開心農場。吃自己種的米

以榖東會成員的力量,分攤農人種植安全、無毒害自然作物的風險,提昇農人種植自然農作物的意願,支持無毒環境的建立。榖東會成員藉此機會收穫享用安全的自然食材,親近與自然間的關

係,改造優質環境地景,感受土地的良性運作。

【活動時間】2010 年 3 月 1日至 8 月 31日【活動對象】荒野會員及舊穀東,名額 350 人【活動費用】2,80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課程‧訓練》

●第二十一期解說員訓練

這是一個結合自然生態、解說教育、土地倫理、探索教育、生態遊戲等等的綜合課程,這也是一個提供您回歸自然、結識同好、拓展視野、發現自我的美妙學程,希望以引導學習、觸發感動,

確立荒野解說員的特色。

【活動時間】2010 年 9 月 12日至 11 月 14日【活動對象】年滿二十歲,有長期持續參與本會定點觀察與解說

教育活動之熱忱者,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會員 2,80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淡水聯絡處 地 址/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 11-2 號

電 話/ (02)2621-7305 宋宏一

傳 真/ (02)2626-687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淡水街頭免費講座》19:30-21:00【講座地點】淡水鎮三民街 11-2 號【報名日期】即日起,請電洽 02-2801-1858《自然體驗》

●淡水自然中心工作假期體驗活動

讓參加者利用假期時間,來到田地、農場、森林、也許礦區裡,經驗實做工作、體會另類成就,從事種樹、淨山、復育植被、割草、綠圍籬、建立生態水池等勞動工作,學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並為自然環境付出一份心力。在休假時工作,在工作中休假,服務社會,也服務自己,這就是獨特的工作假期。

【活動時間】2010 年 3 月 1日至 12 月 31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每日名額 15 人【活動費用】350 元【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12 月 31日止【報名方式】請電洽 02-2801-1858 或 0939-066-179 宋老師

● 2010 淡水「開心農場」兒童工作假期

在『開心農場』裡有雞、鴨與兔子…等可愛的小動物,有一個新蓋好的大房子,有許多美麗的小花,在菜圃裡還種了各式各樣的

蔬菜…,邀請孩子們一起走入農場當主人 !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04日至 06日第五梯次 2010 年 8 月 11日至 13日第六梯次 2010 年 8 月 18日至 20日第七梯次 2010 年 8 月 25日至 27日第八梯次【活動對象】小三至小六學生,名額 15 人【活動費用】會員 4,300 元,非會員 4,600 元【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2010 年 08 月 01 日~ 2010 年 09 月 31 日近期活動荒野在全國各地週週有演講,月月有聚會。若各地活動來不及刊載的,請直接洽詢各地聯絡人。

歡迎上荒野網站 www.sow.org.tw查詢最新訊息,或訂閱荒野電子報

Page 26: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6

地 址/桃園縣中壢市德育路 6 號

電 話/ (03)425-8009 莊浚渝 傳 真/ (03)425-7996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

《自然體驗》

●虎頭山定觀

虎頭山是桃園市民健身的好去處,便捷的交通與蒼鬱的林木,讓市民有個休閒放鬆的去處,歡迎您前來走走、分享虎頭山的生態之美,將令你驚喜連連,也愛上虎頭山。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8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6日止

●白石山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白石山的打鐵寮古道昔日復興鄉的泰雅族原住民出入大溪的唯一交通孔道,因慈湖陵寢長期軍事管制,故少有人為干擾,一直維持古樸原貌。山上青剛櫟的新葉則迫不急待要露面,開白花的台灣梣,放肆的花朵將樹冠弄成了一朵白雲。白石山的美,等你來

體驗。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8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5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6日止

●棲地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風微微,風微微,孤單悶悶在池邊,水蓮花,滿滿是,靜靜等待露水滴。台灣民謠所傳唱的孤戀花即指台灣萍蓬草,早期成遍綻放在桃園埤塘中,但是盛況今不復見….. 趕緊把握這個機會,一探

溼地植物的神秘面紗吧!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15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5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13日止

●海濱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臺灣四面環海,海濱是一般人很常去的地方,可是在戲水玩沙、泛舟垂釣之餘,您可曾 注意到有無數可愛的花草及動植物就在我們身邊﹖它們為了適應海濱的特殊環境,在形態、生態 方面有很

多有趣的現象。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15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會員免費,非會員 50 元(現場繳費)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13日止

●小粗坑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沒有熱熱鬧鬧的人潮,沒有滿山遍野的油桐花,除了耳邊潺潺的流水聲,水桐上爭艷的綠繡眼;走在這條美麗的小徑上,感受微微的清風劃過臉頰,穿過髮稍,另有一份寧靜相伴,任何季節時間裡小粗坑呈現出不同的美!在這裡,你將被這裡的一切所感動

而深深愛上它!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29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50 元(現場繳費)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27日止

地 址/新竹市東區公園路 86 - 1 號

電 話/ (03)561-8255 張靜珠、吳顯堂

傳 真/ (03)561-7555 魏芷蘭、曾佩雯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8/03(二)治水預算/陳禮琦08/10(二)森林保育 V.S 水資源/張訊竹08/17(二)水流的痕跡/鄧雲棟08/24(二)原住民的天空/陳香靜08/31(二)守護家鄉,你也可以作到/周志村09/07(二)步道志工鹹酸甜/徐銘謙09/14(二)非洲馬拉威嬉遊記/張顧獻09/21(二)古巴旅遊分享/林紹忠

09/28(二)「跳吧!梭德!」繪本新書發表/施芬如

《自然體驗》

●與荒野一起探索城市綠洲~高峰植物園

少土地的付出,多少生物的造就,多ㄧ點人對自然的尊敬,才能換來今天的高峰植物園,走在園中小徑耳中充滿蟲鳴鳥叫時,若能懷著感恩的心,更能善解自然的事物,讓我們來帶領您親近她、認識她更了解她,進而保護她,讓植物園的自然資源能夠永續利用生生不竭。

【活動時間】2010 年 5 月 8日至 10 月 23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滿 10 人開課)【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注意事項】自然創作須自付材料費,請於活動前三天預先電話

報名,以便準備材料

●自然生態體驗課程~好攝之徒

一台相機,隨時可以記錄周遭自然環境中的各個影像。在拍照的過程中,若能更加熟悉相機原理與限制,同時對於自然的變化與觀察更多一些,我們就更容易透過攝影的方式來記錄自然生態之美。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7日【活動對象】荒野會員及一般民眾(歡迎中班以上小朋友親子同

行),名額 40 人【活動費用】會員 250 元,非會員 30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 2010 戶外自然教學系列活動

自然的生命力,正與孩子蓬勃茁壯的生命相合。將學生的部分課程帶至大自然中進行,可讓孩子親近土地,感受到大自然的豐富與神祕,可讓孩子暫時離開水泥叢林,親近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讓小孩視野由電視、電腦轉移至豐富多樣的大自然中,讓小朋友重新找到『發現』所帶來的喜悅及快樂。

【活動時間】2010 年 9 月 15日至 10 月 30日【活動對象】新竹市國小三到六年級小學學生,名額 40 人【活動費用】申請學校僅需自行負擔學生參與教學之交通費、餐

費及保險費。

【申請日期】可申請場次共 20 場次,場次額滿為止

●與荒野趴趴走~頭前溪單車遊

我們或許來得及再次前往看看,或許更來得及為她加油打氣,來!九月四日,跟隨著荒野的卡打車行腳,沿著頭前溪畔,騎過千百年來受頭前溪哺育的黑色泥土,是日本時代專植貢米的良田,順著飛鳳山腳,踩踏著圳水流轉的節拍,俯瞰這百頃稻浪的舞步、親吻這黑色良田的輕撫。

【活動時間】2010 年 9 月 4日

Page 27: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7

【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名額 20 人。(適合親子同行,建議小學以上小朋友能騎單車者)

【活動費用】會員 150 元,非會員 20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自然生態體驗課程~昆蟲放大鏡

噪熱的夏天已悄悄告別大地,時序初秋,此時的昆蟲們在忙些什麼呢?是忙著儲存食物準備過冬嗎?還是忙著築巢準備養育小寶寶?還是依舊打扮花枝招展,遊戲花間?請你不妨跟著我們彎下腰,發揮你的生物眼,找一找吧 !【活動時間】2010 年 9 月 5日【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適合親子同行建議國小以上小朋

友),名額 36 人【活動費用】會員 250 元,非會員 30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30日止

●十八尖山趴趴走~護城河畔自然情

當年竹塹護城河的植被與幼株,維護至今已綠草茵茵,樹影婆娑。親水的環境,更讓河畔生態,蔚然成形。荒野保護協會走入城市,在城市綠地帶您細心體會身旁您常忽略的景緻。隨著荒野解說員的腳步,為您打開新視界。讓我們一起來走近護城河畔,認識古蹟、歷史,也走進自然。

【活動時間】2010 年 9 月 12日【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適合親子同行建議中班以上小朋

友)【活動費用】非會員 150 元,會員 10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9 月 5日止

● 1006 清除入侵外來種工作假期

當人為引進或外來種飄洋過海入侵台灣,卻打破台灣的自然生態經過兩百萬年的平衡狀態,一旦外來種適應台灣的環境又無天敵制衡,大量繁衍的結果往往壓縮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為了維護台灣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經營適度,荒野邀請您共同參與清除入侵外來種工作假期。

【活動時間】2010 年 10 月 6日、10 月 23日【活動對象】年滿 9 歲以上,關心海洋環境生態的朋友、家庭、

學校機關、企業機構、學校社團,每梯次名額 100人〈參加者送筆記本一本〉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活動日前 10 天為止

《課程‧訓練》

●第二十期解說員培訓招生簡章

如果,您對山野自然有一份無法割捨的情懷;如果,您對台灣急遽變遷的環境有一份保育的使命;或者,您期待藉由解說,讓他人體會到生態中美好與奧秘;或者,您只是一個單純樂於分享與付出的傻子,那您正是我們尋找的人!竭誠歡迎您的加入!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28日至 12 月 18日【活動對象】年滿十八歲,有長期持續參與本會定點觀察與解說

教育活動之熱忱者,名額 36 人(滿 25 人開課)【活動費用】會員 3,000 元,非會員 5,000 元,旅行課程需另外繳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23日止

地 址/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一街 190 號

電 話/ (04)2472-8468 謝玟蒨、張郁玟 傳 真/ (04)2472-1468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00-21:0008/05(四 ) 自然學校-全球暖化危機/謝國發 08/12(四 ) 自然樂活學校-無痕山林(LNT)/陳正忠 08/19(四 ) 自然樂活學校-戶外活動安全/林佑駿

08/26(四 ) 自然樂活學校-移動的學校/劉文彥09/02(四 ) 自然樂活學校-國際志工經驗在帛琉/林純如09/05(四 ) 自然學校-野外賞蛙講座/楊胤勛

《隔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09:30-11:3008/10(二 ) 楓香吊飾/林正瑜

08/24(二 ) 台灣的貓頭鷹/林文隆

《自然體驗》

● 2010 年暑期兒童營農村.仲夏.YA!我的家鄉很好玩,從我們最熟悉的如意路 27 巷出發,路上充滿意想不到的驚奇!花花草草與您打招呼,獨特的藺草文化也在向您招,27 項驚奇等您來發現。邀請您一起來與我們共同完成屬於您我的如意路 27 巷故事。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20日至 22日【活動對象】會員及一般民眾(歡迎中班以上小朋友親子同行),

名額 36 人【活動費用】會員 3,600 元,非會員 3,900 元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13日止

《課程‧訓練》

●暑作工房-親子合作無間木工班

暑假來囉~孩子們狂奔的活潑熱情,你只要給他一根木頭,他也能玩出興致來!打打敲敲,磨磨鋸鋸,靈活小腦袋,增進大創意,

大手牽小手,親子一起來玩木頭吧!

【課程時間】2010 年 8 月 1日【課程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4 人【課程費用】會員 500 元,非會員 650 元,學童家長 450 元,材料

費 600 元【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地 址/嘉義市民樂街 122 巷 14 弄 3 號之 1電話/ (05) 225-5274 蔡佩君

傳真/ (05) 225-5274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08/06(五)自然物創作:俏皮松鼠/翁淑青08/13(五)改造老房子/林黛羚08/20(五)都市設計新觀念:邁向永續城市/廖桂賢08/27(五)荒野九人瀨戶內海行/盧銘世老師等人

●蘭潭後山定點觀察 許多民眾利用清晨或傍晚,來到蘭潭後山步道運動或散步,沿途兩旁挺拔的樹群不斷釋放芬多精,地較平坦處自然形成羽球場或跳土風舞的場地,而部份步道坡度陡峭,吸引許多熱愛運動者前

往挑戰,為民眾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29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30 人【活動費用】免費【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雲林籌備處地 址/雲林縣斗六市明德北路三段 8 號 1 樓電 話/ 0988006599聯絡人/江季瀚

《週週荒野見 ‧ 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地點:雲林縣公誠國小)

活動詳情請洽籌備處聯絡人

Page 28: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8

●會員入會費 +年費

□一般會員 NT$2,000 □學生會員 NT$1,000

●會員續年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 半 年 (6 期 )NT$120  □ 一 年 (12 期 )NT$200

●贊助捐款 NT$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徵信刊登:捐款人姓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其他(課程、活動、義賣品):

購買義賣品不足 1000 元者,請另加郵資 80元

地 址/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 299 號 1 樓

電 話/ (06)208-8453 吳美玲、林秀玲

傳 真/ (06)238-8863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8/06(五)巴克禮公園第二期擴展計劃與願景/葉重利08/13(五)植物的前世今生:巴克禮植物/黃嘉隆08/20(五)認識巴克禮公園的蝴蝶與復育/范力中08/27(五)我在巴克禮漫遊:志工經驗分享/巴克禮公園解說志

《自然體驗》

● 2010 年 第三季台南-崁頭山步道戶外觀察推廣活動

東山鄉仙公廟崁頭山因為位處於曾文水庫集水區,鮮少人為的開發破壞,生態豐富,是假日民眾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自然觀察健行有別於一般的登山健行活動,因步行速度緩慢,可細心觀察大自然中動植物的生態,更能領略自然之美。

【課程時間】2010 年 8 月 21日【課程對象】一般民眾,名額 24 人【課程費用】免費(保險請自理)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地 址/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 299 號

電 話/ (07)322-7526 許怡雯

傳 真/ (07)322-7523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3008/11(三)打狗驛全區復甦計劃/李宇軒08/25(三)古道旅行(七)~重返古戰場/林聖賢

09/08(三)野生動物的天堂-肯亞/李俊輝

《自然體驗》

●悟洞自然教室工作假期

悟洞自然教室不只是一間房子,也不只是一間教室,它包含周圍的環境,希望未來能將整個悟洞一起圈護起來。因此期盼大家對這片土地有感情,當有了感情,就會願意持續一起來圈護她。希望關心悟洞的夥伴,都能親自來參與、體會,感受這裏的自然環境,進而認同這份理念,不僅僅只是蓋房子而已!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07 日至 10 日、8 月 14 日至 17 日、8 月21日至 24日、8 月 28日至 29日

【活動對象】認同悟洞自然教室理念及對協力造屋有興趣的夥伴,15 歲以下請家長陪同參加,各梯次名額 10 人。

【活動費用】每人每日 200 元【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第十九期低年級兒童自然觀察班

觀察自然,了解自然,重點不在知識的累積,而是態度的養成。用自然的體驗,陪伴孩子的童年,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埋下一顆熱愛自然的種子,這一生他將以自然為師,與自然同行,養成天地廣闊之襟懷,包容萬物之慈心。

【課程時間】2010 年 9 月 6日至 11 月 8日【課程對象】小一至三年級學生,名額 15 人【課程費用】會員 2,600 元,非會員 2,900 元【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第二期中年級兒童自然觀察班

大自然是兒童學習長大的最佳教材,也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滿足中年級學童活潑、好奇、好動、不安於室的學習需求,特別設計

戶外課程,培養孩子專注、靜心的學習態度。本課程有 5 堂戶外課。

【課程時間】2010 年 9 月 26日至 2011 年 1 月 16日【課程對象】小三至小四學生,名額 20 人【課程費用】會員 1,500 元 / 非會員 1,800 元﹙不含戶外課交通及

餐飲費用﹚【報名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地 址/宜蘭縣冬山鄉美和路一段 689 巷 35 弄 8 號

電 話/ (03)958-0891 徐雅玲

傳真/ (03)958-0892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00-21:00《自然體驗》

●林美石磐步道生態觀察

林美石磐步道位於礁溪高爾夫球場旁,是林務局開放的一處森林步道,現已成為熱門的景點。此步道以呈現低海拔森林生態系及「四稜砂岩」石磐景觀為主,步道平緩,路線不長,生物種類豐富多樣,沿途還有溪流瀑布等景緻,吸引不少蜻蛉及蛙類流連。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14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歡迎親子同行),名額 10 人【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6日止

●仁山植物園越夜越美麗夜間觀察

仁山植物園位於台灣中央山脈的北端,園區與市區距離不遠,交通方便,是登山及休憩的絕佳去處。宜蘭縣政府規劃園區分為東方庭園植物展示區、西方庭園植物展示區、大航海外來植物展示區、低海拔森林產業展示區,期使能成為兼具休閒、生活、生態

以及教育的一個植物園。

【活動時間】2010 年 8 月 28日【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歡迎親子同行),名額 10 人【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20日止

地 址/花蓮市尚志路 9-2 號 2 樓

電 話/ (03)835-7070 楊和玉

傳 真/ (03)836-0010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活動詳情請洽分會秘書

地 址/台東縣卑南鄉泰安村 71號

電 話/ 0927-366-810 楊坤城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週週荒野見‧免費專題講座》19:30-21:0008/20(五)探尋野趣/廖素珠09/17(二)台東之參與環保經驗/楊宗瑋10/15(五)生態旅遊經驗/邵定國11/19(一)在地農產購買-大王菜鋪子經驗/王福裕

Page 29: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29

●會員入會費 +年費

□一般會員 NT$2,000 □學生會員 NT$1,000

●會員續年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 半 年 (6 期 )NT$120  □ 一 年 (12 期 )NT$200

●贊助捐款 NT$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徵信刊登:捐款人姓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其他(課程、活動、義賣品):

購買義賣品不足 1000 元者,請另加郵資 80元

我願意!

請傳真至 (02) 2307-2568,並請來電確認 (02) 2307-1568,以利作業

或郵寄 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1 樓,荒野保護協會 收

捐款/會費(定期定額) 郵局轉帳/信用卡授權書

捐款支持/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從事推動自然教育與生態保護等相關工作

●贊助捐款 

 *單筆捐款:NT$ __________

 *定期定額捐款:□ NT$300  □ NT$500  □ NT$1,000

□ NT$ 其他___________

自民國__年__月 至 民國__年__月共___期,

定期於每月 10 日自本人郵局轉帳/信用卡帳戶扣款捐助

‧ 捐款用途:□不限 □荒野棲地保育基金

‧ 徵信刊登:將捐款人姓名與金額刊登於荒野快報

      □同意 □不同意

●入會費及年費 ( 新入會會員須繳交會費及年費 ) *入會費:

 □一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

 *會員年費:

 □ NT$1,000  □ NT$500(學生會員)

 *定期定額年費續繳:

自民國__年至民國__年共__期,每年應續年費 □一

般會員 NT$1,000 □學生會員 NT$500,定期於每年 1 月份自

本人郵局轉帳/信用卡帳戶扣款續繳年費。

●非會員訂閱荒野快報

 □半年(6 期)NT$120  □一年(12 期)NT$200

快報寄發地址:□□□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金額 NT$ _______(持卡人請務必親填)

●信用卡資料

持卡人姓名___________

信用卡號________________

有效期限___年/___月 卡別□ VISA □ MASTER

持卡人簽名_________ ( 須與信用卡之簽名一致 )

持卡人身份證字號_________

●郵局轉帳資料

*存簿儲金:

 立帳局名______________ 郵局

 局號/_________  帳號/________

*劃撥儲金:

 帳號/_______________

 授權人簽名_____________ ( 須同帳戶名 )

 授權人身份證字號________

●捐款人/會員資料

姓名___________□同持卡人/授權人

身份證字號________□同持卡人/授權人

生日/民國__年__月__日

聯絡電話/日間 ________ 夜間 ________

行動 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據抬頭/_____________□同捐款人/會員 

 收據寄發地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請日/民國___年___月___日

 *定期定額捐款收據將於年底統一寄發,以方便保存與報稅 

Page 30: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30

Page 31: 荒野快報221期
Page 32: 荒野快報221期

Vol.20132

台北總會/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 204 號 1 樓 電話/ (02)2307-1568 傳真/ (02)2307-2568 理事長/林耀國 秘書長/林金保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sow.org.tw

淡水聯絡處/台北縣淡水鎮三民街 11-2 號 電話/ (02)2621-7305 傳真/ (02)2626-6878 聯絡人/宋宏一(志工)0939-066-179

淡水自然中心/電話/ (02)2801-1858 傳真/ (02)2801-1858 聯絡人/宋宏一(志工)0939-066-179

北海聯絡處/台北縣三芝鄉中山路一段 72 號 電話 &傳真/ (02)2636-5828 聯絡人/李元瑞、王元瑩賢伉儷(志工)

八里聯絡處/台北縣八里鄉舊城村中華路二段 520 號 2 樓 電話/ (02)2625-6915 聯絡人/童憶(志工)

汐湖聯絡處/台北縣汐止市忠二街 18 巷 1 號 電話/ (02)2642-9418 傳真/ (02)2648-9329 聯絡人/林智謀(志工)

三角湧聯絡處/台北縣三峽鎮清水街 369 號 3 樓 行動電話/ 0922-815-281 聯絡人/吳珮怡(志工)

桃園分會/桃園縣中壢市德育路 6號 電話/ (03)425-8009 傳真/ (03)425-7996 分會長/張演祺 秘書/莊浚渝

北桃園聯絡處/桃園市國光街 38 號 行動電話/ 0931-298-208 聯絡人/羅美玲(志工)

新竹分會/新竹市東區公園路 86-1 號 電話/ (03)561-8255 傳真/ (03)561-7555 分會長/劉月梅 秘書/張靜珠、吳顯堂、魏芷蘭、曾佩雯

關西聯絡處/新竹縣關西鎮青山街 299 號 38 號 電話/ (03)587-0346 聯絡人/羅吉曉(志工)

台中分會/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一街 190 號 電話/ (04)2472-8468 傳真/ (04)2472-1468 分會長/謝惠娟 秘書/謝玟蒨、張郁玟

嘉義分會/嘉義市民樂街 122 巷 14 弄 3 號之 1 電話/ (05)2255-274 傳真/ (05)225-0619 分會長/吳金治 秘書/蔡佩君

雲林分會籌備處/雲林縣斗六市明德北路三段 8號 1樓 電話/ 0988-006-599 聯絡人/江季瀚 (志工 )

西螺聯絡處/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353 號 電話/ (05)587-9447 傳真/ (05)587-5084 聯絡人/陳慧如(志工)

台南分會/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 299 號 1 樓 電話/ (06)208-8453 傳真/ (06)238-8863 分會長/黃嘉隆 秘書/吳美玲、林秀玲

新營聯絡處/台南縣新營市中山路 20 號 11 樓之 2 電話/ (06)633-7268 傳真/ (06)635-9728 聯絡人/李坤昇(志工)0937-304-788

善化聯絡處/台南縣善化鎮中山路 213 號 2 樓 電話/ (06)583-1111 傳真/ (06)583-4988 聯絡人/黃敏忠(志工)

高雄分會/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 299 號 電話/ (07)322-7526 電話 &傳真/ (07)322-7523 分會長/林維正 秘書/許怡雯

左營聯絡處/高雄市左營區華夏路 393 號 電話 &傳真/ (07)347-9069 聯絡人/廖漢益(志工)

苓雅聯絡處/高雄市苓雅區福建街 203 號 電話/ (07)537-1073 聯絡人/李革宏(志工)

金門山外聯絡處/金門縣金湖鎮新市里自強路 2號 電話/ (082)331-428.333-771 聯絡人/鍾耀全(志工)0932-898-037

宜蘭分會/宜蘭縣冬山鄉美和路一段 689 巷 35 弄 8 號 電話/ (03)958-0891 分會長/徐朝強 副分會長/周嘉德 秘書/徐雅玲

花蓮分會/花蓮市尚志路 9-2 號 2 樓 電話/ (03)835-7070 傳真/ (03)836-0010 分會長/熊帆生 秘書/楊和玉

台東分會/台東市新社三街 8巷 43 號 電話/ 0927-366-810 分會長/楊坤城

杉原聯絡處/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杉原 140 號 電話/ (089)281-828 傳真/ (089)281-829 聯絡人/柯秀蓉(志工)

尼加拉瓜荒野/ Los Robles, Hotel Colon 1C Sur y 3C. Arriba, Residencia “Los Chilamates”Managua. Nicaragua

       電話/ (+505)278-4066 傳真/ (+505)270-2462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會長/邱倚星 Danilo Y.H. Chiou(志工)

澳洲荒野/ 5 Minna Close Belrose NSW 2085 Australia 電話/ (+612)9485-8888 傳真/ (+612)9485-8899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會長/吳進昌(志工)

馬來西亞砂勞越荒野/ No. 87 Ewe Hai Street, 93000 Kuching, Sarawak E. Malaysia 會長/鄭揚燿(志工)

          電話/傳真:(+60)82-420290 E-mail / [email protected]

Page 33: 荒野快報221期

Vol.22133

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