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67
3. 开开开 开开开开开开 开开开 开开开开开开OSI/RM Open Systems In 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 开开开开开 开开开开 (ISO) 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 OSI 开开 开开开开开开开 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 :一 RM: 开开开开开开开WHAT TO DO 开开开开开开开开 )( HOW TO DO ), OSI/RM 开开 开开开 模模 开开开 模模 开开 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 ISO 国国国国国国国 OSI 国国国 国国 开开 开开 : :

Upload: otis

Post on 21-Jan-2016

5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 : O pen S ystems I nterconnection R eference M odel )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提出和定义的计算机网络 国际标准 。. OSI 目标:全世界遵循这一标准的计算机都能很方便的进行互连和交换数据 。 RM: 只说明了做什么( WHAT TO DO )而未规定怎样做( HOW TO DO ),即 OSI/RM 只是一个参考 模型 ,它不是 网络 协议,它也不去规定每层应该采取什么协议.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 :开放系统互连.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提出和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 OSI 目标:全世界遵循这一标准的计算机都能很方

便的进行互连和交换数据。 RM: 只说明了做什么( WHAT TO DO )而未规定

怎样做( HOW TO DO ),即 OSI/RM 只是一个参考模型,它不是网络协议,它也不去规定每层应该采取什么协议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OSI :开放系统互连注意注意 ::

Page 2: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中继系统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 1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 n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主机 B

server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主机 A

7

6

5

4

3

2

1

应用层协议

表示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运输层协议

P3 P3

P2 P2

P1 P1

内部子网协议

数据单元APDU

PPDU

SPDU

TPDU数据段

分组

比特

OSI 参考模型FTP

serverserver

端系统

通信子网

Page 3: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Bridge/Switch

Full fledgedpacket switch:

use dst addrto route

Router

Forward usingnetwork layer

addresses

Host Host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resentation

Session

Physical

Repeater/Hub

Simply copypackets out

OSI Layers and Locations

Page 4: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需要说明的问题

1. 交换机属于哪一层的设备 ? 一般所说的交换机属于 2 层交换 ---- 链路层

设备 但有的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 ( 路由交换

机 )---- 网络层设备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交换机属于哪一层的设备,要根据具体问题而定

Page 5: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需要说明的问题

2. 路由器属于哪一层的设备 ? 第 3 层? 第 7 层?

Page 6: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PolicingOutput

SchedulingSwitching

Routing

CongestionControl Signaling

(Reservation)Admission

ControlControlPlane

Data Plane

Basic Architectural Components信控管理平台:需要所以 7 层的协议

数据平台:负责数据传输 , 只需要路由、转发等功能,所以只

需要低三层协议

带外信令的概念( Out-of-band Signaling)

Page 7: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带外信令的概念 带内信令传输: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在同一信道(通常指频段、频带)

内传输 带外信令传输:控制数据与用户数据在不同的信道(频段、频带)内传

输(即控制信号在传输数据的频带以外传输,故称“带外”信令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借用(引伸)了带内、外信令的概念,用

以描述网络用户数据与网络控制和管理数据在网络内传输方式的异同,但缺少完整的定义。

本课程的定义:如果通信子网中,网络控制信息和 / 或管理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与用户数据传输与交换所使用的物理通信介质(物理线路、通信信道、或波长)不同,或者尽管它们所使用物理介质相同 , 但信息交换涉及的网络协议层次(或协议栈)或平台( Platform) 不同,这一通信子网便称为使用“带外信令传输技术”的通信子网,或简称“带外信令子网”;否则称为使用“带内信令传输技术”的通信子网,或简称“带内信令子网”。

Page 8: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L1

L2

L3

L4

L5

L6

L7

Physical Layer

Network Layer

Transport

Session

Presentation

ApplicationApplication

Data Link Control

7 应用层6 表示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

用户系统层

数据通信网

衔接

软件 由软件实现

(面向通信用户) 资源子网的任务

网络主要由硬件实现

(完成传送服务)通信子网任务

Page 9: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4. OSI/RM 要点

分层、层接口、层功能、服务、协议、服务访问点、对等通信、物理通信

Page 10: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ISO/OSI 模型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对等协议

物理介质

系统 A 系统 B

第 N+1 层

第 N 层

IDU

SDUHIDU

第 N-1 层 SDU

N+1 层协议实体

N+1 层协议实体

N 层协议实体

SAP

SAP

N+1 层服务

N-1 层服务

N 层功能

开放系统参考模型

Page 11: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实体 (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Page 12: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实体、接口、服务、服务访问点的关系

第 n+1 层实体(服务用户)

第 n 层实体

(服务提供者)

n/n+1接口

服务访问点 SAP

(唯一标识)

Page 13: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面向连接服务 (connection-oriented)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

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less)

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 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

“尽最大努力交付” (best effort delivery)或“尽力而为”。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Page 14: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服务下层为上层提供的服务用一组原语( Primitive )来描述,称为服务原语。服务原语分为 4 类:请求、指示、响应、证实大多数原语带有参数,以明确服务的具体要求,实现实体双方的协商( negotiation )。服务有“有证实( Confirmed )”和“无证实( Unconfirmed )”之分。有证实的服务用到请求、指示、响应和证实 4 个原语,而无证实的服务只用到请求和指示 2 个原语。单 个 服 务 访 问 点 ( SAP – Service Access Point) 用“状态变迁图”(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来描述;一对服务访问点之间的状态变迁关系用“时序图”( Time Sequence Diagram )来描述。

Page 15: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服务原语原语类型 英文对照 含 义请求 request 一个实体希望得到完成某些操作的服务指示 indication 通知一个实体,有某个事件发生响应 response 一个实体对某个事件作出响应证实 confirm 返回对先前请求的响应

Service user(Layer N)

Service provider(Layer N-1)

Service user(Layer N)

x.request x.indication

x.responsex.conform

data para

(N-1) PDU

data para

(N-1) PDU

CONFIRMED SERVICE ONLY

Page 16: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服务原语实例—面向连接通信过程( 1 ) CONNECT.request :请求建立连接。( 2 ) CONNECT.indication :向被呼实体指示连接请求。( 3 ) CONNECT.response :被呼方用以表示接受或拒绝连接请求。( 4 ) CONNECT.confirm :通知呼叫方建立连接的请求是否被接受。( 5 ) DATA.request :请求发送数据。( 6 ) DATA.indication :表示数据的到达。( 7 ) DISCONNECT.request :请求释放连接。( 8 ) DISCONNECT.indication :通知对等实体释放的要求。 在本例中, CONNECT是有证实的服务(需要有明确的答复),而 DISCONNECT是无证实服务(不需要答复)。

Page 17: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假设,两座楼上有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用户)要进行通信…… 建立连接

电话员 A 电话员 B

老人 A 老人 B

A 幢 B幢

A 小姐,请拨 B 幢电话

B 奶奶,有您的电话!

请讲吧

A 大爷, B奶奶请你讲

CONNECT.request (连接请求)

CONNECT.indication (连接指示)

PDU

CONNECT.response (连接响应)

CONNECT.confirm (连接证实)

Page 18: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假设,两座楼上有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用户)要进行通信…… 通话

电话员 A 电话员 B

老人 A 老人 B

A 幢 B幢

你好! 我很好,有事吗?晚上睡不着…… 我也是……

DATA.request 和 DATA.indication (数据请求和指示——通话)

Page 19: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假设,两座楼上有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用户)要进行通信…… 结束通话

电话员 A 电话员 B

老人 A 老人 B

A 幢 B幢

今天就讲到这里吧,再见!

DISCONNECT.request(断连请求)

A 大爷,B 奶奶跟你拜拜了

DISCONNECT.indication (断连指示)

Page 20: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二者常常被混淆。•Service – says what a layer does•Interface – says how to access the service •Protocol – says how is the service implemented

Layer N Entities

Layer N Entities

Layer N Protocol

N-PDU …… N-PDU

N-Service Primitive N-Service Primitive

(N-1)-Service Primitive(N-1)-Service Primitive

Page 21: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你好”

“Hello”

电话 / 传真

中国教师

翻译

秘书

“Hallo”

“Hello”

电话 / 传真

德国教师

翻译

秘书

对交谈内容的共识

用英语对话

使用电话 / 传真通信

P3

P2

P1

物理通信线路

对等通信示例:中德教师之间的对话

问题: 中国教师与德国教师之间、翻译之间,他们是在直接通信吗? 翻译、秘书各向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中德教师、翻译各使用谁提供的什么服务?

实际上,数据不是从一台机器的第 n层直接传送到另一台机器的第 n层,而是把数据和控制信息层层下传,直到最低层。第一层下面是物理介质,实际数据通信是在它的上面进行。

Page 22: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网络 1 网络 2

AR

B

路由器 R

IP

数据链路物理层

TCP/UDP

应用程序

IP

数据链路物理层

TCP/UDP

应用程序

IP

数据链路

物理层数据链路

物理层

主机 A 主机 B网络 1 网络 2

Data

生成一个数据包A -> B

Data

传输层封装T-H +

Data1. IP 层封装

T-HIP-H +

目的 IP 地址 = B2. 确定传送的下一站下一站 IP 地址 = R

Data

1. 计算 R 的物理地址 PR2. 数据链路帧封装

T-HIP-H+

目的物理地址 = PRF-H

解除数据链路帧的封装F-H DataT-HIP-H

Data

IP 选路T-H

1. 取出目的 IP 地址 目的地址 = B2. 确定传送的下一站 下一站 = B

IP-H

Data

1. 计算 B 的物理地址 PB2. 数据链路帧封装

T-HIP-H+

目的物理地址 = PBF-H

解除数据链路帧的封装F-H DataT-HIP-H

解除 IP 包的封装DataT-HIP-H

解除传输层的封装DataT-H

数据包到达对端的应用

Data

物理通信

Page 23: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协议数据单元 PDU 不同站点的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 , 都是按照相

应的协议进行的 . 这些信息传递单元称为 PDU. N 层的 PDU 表示为 (N)PDU. 一个 PDU 由两部分组成:

协议控制信息 PCI(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 报头 协议头部中含有完成数据传 输所需的控制信息 : 如地址、 序号、长度、分段标志、 差错控制信息、… 用户数据 UD

(N)PCI (N)UD

(N-1)UD(N-1)PCI

(N)PDU

(N-1)PDU

Page 24: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数 据协议头

一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首先必须打包,打包的过程称为封装。

封装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特定的协议头部。

类比:发送邮件的例子:信装入写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信封中发送,还要写明用航空或挂号…。下图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封装的实例

数 据

数据封装

Page 25: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他们要退货

尊敬的 John:由于 ... 方面

的原因

我们希望退货

我们希望退货

经理们的想法

尊敬的 John:由于 ... 方面

的原因

我们希望退货

公司之间的正规书信

利用信函、传真等传递的公文

尊敬的 John:由于 ... 方面

的原因

我们希望退货

FAX#...

尊敬的 John:由于 ... 方面

的原因

我们希望退货

FAX#...

图 协议层次结构与数据封装实例

信道

经理

秘书

收发人员

经理

秘书

收发人员

Page 26: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5

4

3

2

1

3 网络层

计算机 1

AP2AP1

计算机 2

应 用 程 序 数 据应用层首部

H5

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

注意观察加入或剥去首部(尾部)的层次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3 H4 H5 应 用 程 序 数 据

H4

运输层首部

H3

网络层首部

H2

链路层首部

T2

链路层尾部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5 应用层

4 传输层

2 链路层

1 物理层

Page 27: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各层功能总结

Physical Layer (底层硬件,比特信号的物理传输,解决物理层的四大特性问题)

Transport Layer ( 用户之间端到端传输。应用多路复用、分组和重装、拥塞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

DataLink Layer( 负责数据在链路上的传输:帧定义、组帧、错误检测和校正、流量控制,介质访问控制)

Presentation Layer ( 数据表示。转换数据格式,加密和解密 ;压缩 /解压 )

Network Layer ( 数据在通信子网内的传输:报文转发、地址规划、路由选择,计费管理、流控、拥塞控制)

Session Layer ( 会话管理 : 连接的建立与维护,同步 ,错误恢复和事务操作)

Application Layer ( 应用标准化(应用协议,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 )

Page 28: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 通信过程(比喻)

Page 29: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 实际通信过程实际通信过程要复杂得多……

Page 30: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 实际网络通信过程

Page 31: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物理层原理

物理层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特流。线缆 :光纤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屏蔽 ,非屏蔽 ), 无线电 ,卫星 接口 :RS232,RJ45,BNC……

接口与介质的物理特性比特的表示数据速率同步线路配置物理拓扑传输方式

Page 32: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网络层次结构总结

BAIMP IMP

网络层

链路层 链路层 链路层

传输层、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应用协议: Telnet,FTP,

WWW,NNTP,SMTP,

POP3,IMAP,SNMP……

LANs:Ethernet, Fast Ethernet,G-Ethernet,Token Ring,FDDI,ATMWANs:Voice/H.321/HDLC/PPP/Frame Relay/SDLC/ISDN

协议 : FTP, TFTP, RTCP; NCP, UDP, NetBIOS

协议 : Internet IP, Novell IPX,IBM SNA,Apple AppleTalk, Banyan Vines,Digital DEC net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通过遵守物理层的四大特性,实现比特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线缆 :光纤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屏蔽 ,非屏蔽 ),无线电 ,卫星 接口 :RS232,RJ45,BNC……

Page 33: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Internet 体系结构—如何分层?Example1 ---- Chat with

QQ

Client

Card

process

hardware

Host

Applicationqq

Network

Page 34: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Hardware interfaceCard Card

Host-to-host connectivityClient Client

Application programs

Internetwork connectivity

Example1 ---- Chat with QQ

4 层结构应用层

主机 - 主机层

(传输层)网际互连层(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Page 35: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5. Internet 体系结构 TCP/IPTCP/IP 体系结构与体系结构与 OSIOSI 体系结构的比较体系结构的比较::OSIOSI 模型模型 TCP/IPTCP/IP 模型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传输层网际互联层

网络接口层

Telnet FTP HTTP SMTP

TCP UDP

IP (ICMP 、 ARP 、 RARP)

CSMA/CD Token Ring Token Bus

Hardware

DNSMessage (报文)

Segment (段)

Packet (分组)

Frame (帧)

Bit (比特)

PDUPDU

Page 36: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 四层结构

FTPserverserver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interface

FTPclient

TCP

FTPserver

TCP

IPIP

EthernetDriver

IP IP

EthernetDriver

以太网卡

EthernetDriver

( 端 - 端 通信 )

Network

( 设备驱动与接口卡 )

( 网络应用 :ftp, smtp, http)

( 路由 , 转发 , 互连 )

Page 37: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 协议集

TCP/IP 协议集的主要协议是 TCP 和 IP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协议。

也称为:Internet Protocol Suite(Internet 协议集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Protocol Suite

IP

各种子网技术

各种应用各种传输协议

TCPTCP

IPIP

ICMPICMP

IGMPIGMPARPARP

RARPRARP RTP/RTCPRTP/RTCP

NNTPNNTP

FTPFTP

SMTPSMTP

TFTPTFTP BOOTPBOOTP

UDPUDP

DNSDNS

TCP/IP protocol suiteTCP/IP protocol suite

TelnetTelnetfingerfinger

whoiswhoisRIPRIP

OSPFOSPFSNMPSNMPand many more...and many more...

POP3POP3IMAPIMAP

LDAPLDAP

HTTPHTTP

Page 38: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EtherNet, Token Ring, Token Bus, FDDI, PPP/SLIP, X. 25网络网络

接口层接口层

网间网层网间网层 ICMPICMP IPIP IGMPIGMP RARPRARPARPARP

主机主机主机主机层层

TCPTCP UDPUDP

HTTPHTTP

。。。。。。SMTPSMTP

FTPFTP TELNETTELNET NFSNFS

。。。。。。

SNMPSNMP

DNSDNS

TFTPTFTP应用层应用层

TCP/IP 协议族中的应用层协议

Page 39: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What uses TCP? HTTP, FTP, Telnet, SMTP, NNTP, IMAP, POP3,

BGP What uses (mainly) UDP?

SNMP, NTP, BOOTP,TFTP,RIP,NFS, RTP (streaming media, IP telephony, teleconferencing), multicast applications

Some protocols can use both,e.g. DNS

Page 40: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沙漏计时器形状的TCP/IP 协议族

HTTPHTTP SMTPSMTP DNSDNS RTPRTP

TCPTCP UDPUDP

IPIP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运输层

应用层 … …

…网络接口 1 网络接口 2 网络接口 3

Everything over IP

IP 可为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IP over Everything

IP 可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网络上

IP Over Ethernet ( IPoE )IP over ATM ( IPoA )IP over X.25IP over Frame Relay ( IPoF

R )

Page 41: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 UDP

AAL 3/4 AAL 5 PPP

SDH/SONET ATM 以太网 调制解调器

信令

服务质量

IPv4/IPv6

RTSPRTSP RTCPRTCPRSVPRSVPH.323H.323 SIPSIP RTPRTP

PPP

应用层协议

声音 / 视像SDPSDP

EthernetATM

PPP

因特网的多媒体体系结构

Page 42: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 数据封装 --发送数据 : 数据封装

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

数据传输层报头

数据网络层报头

数据数据链路层报头

0101110101001000010

表示层

应用层

会话层数据段Segment

分组Packet

比特Bit

数据帧Frame

协议数据单元

端口号

源 IP+目的 IP+上层协议

将数据帧转换成高低电平,即“ 0” 或“ 1”代

源MAC+目的 MAC

Page 43: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客户数据

主机A

应用层数据包

客户数据FTP头

客户数据FTP头UDP头

客户数据FTP头UDP头IP头

客户数据FTP头UDP头IP头以太网头 CRC

路由器接收以太网数据帧并根据目标IP地址转发到令牌环网接口

客户数据

主机B

客户数据FTP头

客户数据FTP头UDP头

客户数据FTP头UDP头IP头

客户数据FTP头UDP头IP头令牌网头 CRC

UDP段

IP数据报 IP数据报

UDP段

应用层数据包

以太网数据帧 令牌环网数据帧

发送端数据封装过程

接收端数据解封过程

e.g. 多媒体数据的封装与传递过程

Page 44: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networklink

physical

每一层 : 分布“实体”

在各节点实现各层功能

对等实体之间相互通信 ,交换报文

逻辑通信

Page 45: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逻辑通信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networklink

physical

transport

transport

data

ack

等待接收对等层的应答。

data

从应用层接受数据加上地址、校验码

等信息,构成 “数据报” data

发送数据报到对等层

以传输层对等通信为例 :

Page 46: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applicationtransportnetwork

linkphysical

networklink

physical

data

data

物理通信

Page 47: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模型有 3 个主要概念:服务、接口、协议; TCP/IP 参考模型最初没有明确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因此, OSI模型中的协议比 TCP/IP 参考模型的协议具有更好的隐藏性。

•OSI 模型先有模型而无任何参照协议,因此一些功能最初不知放入到哪一层;但 TCP/IP 模型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协议与模型匹配较好。

•OSI 模型有 7层,而 TCP/IP 模型只有 4层。•OSI 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 TCP/IP 模型在网络层网络层只有无连接服务,但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

OSI 与 TCP/IP 的比较

Page 48: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模型的优点:结构严谨、科学、完备,是计算机网络的法律上的 (de jure) 国际标准

OSI 模型的优缺点

OSI 模型的缺点: 糟糕的提出时机

在 TCP/IP 协议出现商机之后提出,无发展空间。 糟糕的技术

表示层和会话层没有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出现新的子层; 效率低下,低层过分强调可靠性,忽略了高效的无连接服务; 一些功能特性无法确定层次归属; 概念模型由通信专家制定不适合计算机和软件工作方式。

糟糕的实现 糟糕的策略

Page 49: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的优点:从体系结构上看 , Internet 的 4 层结构比 OSI/RM 的 7 层结构简单 , 也没有 OSI/RM 中复杂的“服务”定义,制订的时机合适 , 在实践中它明显地占了上风—既成事实的网络标准 (de facto)

TCP/IP 的优缺点

TCP/IP 参考模型的缺点:结构不严谨、不科学、 不完善。 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 打补丁。

Page 50: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互联网的渐进式的演化

互联网从其出现开始就开始了改进和演化的进程。 IETF 接受各种建议草案,以 RFC方式制定发布标准。这是互联网的一种渐进式的演化, RFC 的内容涉及改进互联网的 QoS 、安全、多播、会晤、流媒体、移动性乃至地址空间( IPv6 )等各个方面。

Page 51: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 的补丁 不支持快速转发 ----MPLS ( 2.5 层) IP 地址空间不够 ----IPv6 网络层不安全 -----IPSec ( 3.5 层) 没有数据加密、压缩等功能 ---- 增加 SSL

(增加会话层和表示层) ( 4.5 层) 应用层:电子邮件不安全 ---- 安全电子邮件

协议( SMIME、 PGP 、 PEM 等) 不支持 QoS----制订一组多媒体传送协议( RSVP 、 RTP/RTCP 、 RSTP 等)

DNSSec: 在现有 DNS 协议上增加加密和认证功能

……

Page 52: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email WWW phone...

SMTP HTTP RTP...

TCP UDP…

IP

ethernet PPP…

CSMA async sonet...

copper fiber radio...

The Internet Protocol Hourglass(Deering)

Page 53: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Putting on Weight

• requires more functionality from underlying networks

email WWW phone...

SMTP HTTP RTP...

TCP UDP…

IP + mcast+ QoS +IPsec

+……

ethernet PPP…

CSMA async sonet...

copper fiber radio...

SSL

MPLS

Page 54: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email WWW phone...

SMTP HTTP RTP...

TCP UDP…

IP4 IP6

ethernet PPP…

CSMA async sonet...

copper fiber radio...

Mid-Life Crisis

• doubles number of service interfaces

• requires changes above & below

• major interoper-ability issues

Page 55: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 的补丁之一— SSL

SSL 协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SSL Handshake Protocol (会话管理,协商算法,产生密钥,身份认证等)

---- 会话层功能 SSL Record Protocol( 对发送的数据进行

加密、压缩等)

---- 表示层功能

Page 56: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表示层

会话层

TCP/IP 的补丁之一— SSL应用层

Page 57: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完善之后的 TCP/IP 协议OSI/RM TCP/IP 模型 实际应用中的 TCP/IP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协议( FTP 、 HTTP 、 TELNET 、 LDAP等)

负责安全的 SSL 协议(数据加密、认证、压缩)

SSL 握手 ,socket (建立和维护 SESSION)

传输层协议( TCP/UDP )

网络层协议( IP 、 ICMP 、 ARP/RARP 、 IGMP )

Ethernet Driver

Ethernet Card

应用层

主 机 - 主 机层

网间网层

网络接口层

图 OSI/RM 、 TCP/IP 模型与实际中应用的 TCP/IP 之间的关系

PPP

MODEM

结论 : 完善后的 Internet 体系结构与 OSI/RM 相似

Page 58: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Application

Pre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MAC sublayer)

OSI Model

Physical Layer

MAC Layer

Network Layer

Transport Layer

App. Layer

Simplified wireless network layered model

Our simplified model for wireless systems

Page 59: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其它网络体系结构 ARPANET SNA (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 DNA ( DECNET ) TCP/IP ......

ISO/OSI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通路控制

数据链路控制

物理层

传输控制

端用户

功能管理服务

数据流控制

路由控制

传输组数据链路控制

物理层

网络服务

端用户

网络应用

会话控制

传输控制

IMP-IMP

物理层

HOST-HOST

用户层

文件传输协议远程通信协议

源 IMP- 目的 IMP

数据链路

物理层

IP

TCP/UDP

应用

ARPA SNA DNA TCP/IP

其它网络体系结构

Page 60: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SNA网络体系结构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SNA)

Page 61: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DNA网络体系结构

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DNA)

Page 62: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AppleTalk 网络体系结构

Page 63: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IPX/SPX网络体系结构

Page 64: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Page 65: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Summary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RM √TCP/IP √

Page 66: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Quit 2

1.对具有 N 层结构的网络,设用户交给网络数据长度为 M字节,每层协议头为 H 字节,试计算协议头在底层数据流中所占比例。

Page 67: 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