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11
1 4. 形形形形形形形

Upload: sydnee

Post on 16-Jan-2016

6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 内容 : 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形位公差的标注及公差带的分析 . 重点 : 形位公差的标注,公差带四要素分析 公差原则 . 难点 : 形位公差带四要素分析 . 公差原则. 一、基本概念. 内容 : 形位公差的要素 , 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 形位公差的标注 ,形位公差带的概述。 重点 :形位公差的标注。 难点 :形位公差的标注。. 形位公差的要素. 定义 :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分类 : (一) 按结构特征分 : 轮廓要素、中心要素;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Page 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

形状和位置公差内容 : 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形位公差的标注及公差带的分析 .

重点 : 形位公差的标注,公差带四要素分析 公差原则 .

难点 : 形位公差带四要素分析 .

公差原则

Page 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

Page 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

一、基本概念内容:形位公差的要素,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带的概述。重点:形位公差的标注。难点:形位公差的标注。

Page 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

形位公差的要素 定义: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分类:(一)按结构特征分: 轮廓要素、中心要素;(二)按存在状态分: 实际要素、理想要素;(三)按检测关系分: 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四)按功能关系分: 单一要素、关联要素。

Page 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

1. 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按存在的状态分 )(1) 理想要素——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2)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即加工后得到的要

素2 .轮廓要素与中心要素(按结构特征分) (1) 轮廓要素——组成轮廓的点、线、面。(2) 中心要素——与轮廓要素有对称关系的点、线、面。3 .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按检测关系分)(1) 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 ( 和 ) 位置公差的要素,即需要

研究和测量的要素。(2) 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 ( 和 ) 位置的要素。

理想的基准要素称为基准。4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按功能要求分)(1) 单一要素——仅对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2) 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返回

Page 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

二、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分类 ( 表6.2.1)

返回

Page 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

三、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公差框格 公差要求在矩形框格中给出,必须按标准标注。

基准代号字母形位公差数值

公差带的形状形位公差符号

指引线

φ0.05 A 框格高度为框格中字体高度的 2 倍框格高度为框格中字体高度的 2 倍

基准代号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

指引线

Page 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

三、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1. 被测要素的标注

Page 1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

三、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2. 基准要素的标注

Page 1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1

Page 1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2

三、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3. 公差值的标注

Page 1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3

三、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符号与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4. 附加符号的标注

Page 1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4

四、形位公差和形位公差带的特征1 .形位公差——是指实际被测要素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2 .形位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它是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形位公差带具有的四个特征——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1 )形状 2 )大小 3 )方向 4 )位置

Page 1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5

形状误差(一) 形状误差一般是对单一要素而言的,仅考虑被测

要素本身的形状的误差。形状误差评定时,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Page 1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6

位置误差 什么是位置误差? 位置误差是对关联要素而言的,关联要素相对于基

准有方位要求。因此,位置误差评定时,被测要素的理想要素的方位与基准有关。

位置误差的分类有哪些? 可分三种类型: 定向误差 定位误差 跳动

Page 1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7

定向误差: 1定义: 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该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

Page 1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8

定位误差 1定义: 是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该理想要素

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来确定。

Page 1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9

定向和定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都是将被测实际要素与其理想要素进行比较。不同点:它们的区别在于确定理想要素方位的条件各有不同。

确定定向误差时,理想要素首先受到相对于基准的方向的约束,然后使实际要素对它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这种变动量最小有“定向”的前提,显然与形状误差中涉及的最小条件有所区别,称为定向最小条件。

至于定位误差,则理想要素置于相对于基准某一确定位置上,其定位条件可称为定位最小条件。

Page 2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0

形位公差(二) 基本内容:形位公差带的概述,形状、形状或位

置、位置公差带的特点及各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重点内容:形状、形状或位置、位置公差带的特

点及各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难点内容:各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Page 2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1

公差带概述 定义: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其主要形状有 9

种:圆内的区域、两同心圆间的区域、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两等距线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圆柱面内的区域、两等距曲面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球面内的区域。

作用:体现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和检验的根据。

表示: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Page 2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2

Page 2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3

形状公差 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公

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限制。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Page 2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4

直线度公差 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根

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在任意方向上三种情况。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Page 2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5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t 0.02

Page 2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6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两对给定方向上距离分别为公差值 t1和 t2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是一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 0.02mm 的两平行平面内。

Page 2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7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如图是两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

距离为公差值 0.02mm ,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 0.1mm 的两对平行平面之内。

Page 2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8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

示, ød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mm 的圆柱体,标准规定,形位公差值前加注“ ø” ,表示其公差带为一圆柱体。

φt

公差带 标注

Page 2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29

平面度公差 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

域。如图所示,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1mm的两平行平面内。

Page 3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0

圆度公差 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

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 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 0.02mm 的两同心圆内。

Page 3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圆柱度公差 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

间的区域。如图所示,实际圆柱表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 0.05mm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Page 3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2

线轮廓度公差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

为公差值 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无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尺寸并加注公差来控制,其位置是不定的;有基准的理想轮廓线用理论正确尺寸加注基准来控制,其位置是唯一的。

无基准要求

轮廓度公差带

有基准要求

Page 3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3

面轮廓度公差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

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如图所示。

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Page 3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4

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 1 、平行度 2 、垂直度 3 、倾斜度 定位公差 1 、同轴度 2 、对称度 3 、位置度

跳动公差 1 、圆跳动公差 2 、全跳动公差

Page 3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5

定向位置公差 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

的变动量, 特点: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

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大小和方向的职能。

分为: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Page 3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6

基准 基准是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的参考对象。1)单一基准——由一个要素建立的基准称为单一基准。2) 组合基准 ( 公共基准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建立的一个独立基准称为组合基准或公共基准。

0.05 A-B

A B

单一基准 组合基准

Page 3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7

3) 基准体系 ( 三基面体系 )—— 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基准体系

90°

90°

A

90°B

C

三基面体系

Page 3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8

1. 平行度1 )“面对面”的平行度

t

基准平面

a) 标注 b) 公差带

被测要素:上平面; 基准要素:底面。

Page 3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39

2 )“线对线”的平行度( 1 )一个方向被测要素: D孔轴心;基准要素:另一个孔轴心线。

a) 标注 b) 公差带

t

基准线

Page 4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0

( 2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a)

b)

基准线

基准线

t1

t2

Page 4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1

( 3 )任意方向

a) 标注 b) 公差带

基准线

φt

Page 4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2

2. 垂直度1 )一个方向

a) 标注b) 公差带

基准平面

t

0.1 A d

A

Page 4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3

2 )任意方向

A

d A 0.05

a) 标注b) 公差带

d

基准平面

Page 4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4

3. 倾斜度 1 )“面对线”倾斜度

B0.06

B60°

a) 标注

α

基准线

t

b) 公差带2 )“线对面”倾斜度

Page 4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5

定位位置公差 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 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尺寸为

理论正确尺寸;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大小的功能。

分为:位置度、同轴度和对称度。

Page 4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6

1 .同轴度

基准轴线

t

b) 公差带

a) 标注

BA

d

0.1 A-B t t

Page 4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7

2 .对称度

基准平面t

t/2b) 标注

A

A

0.1

a) 标注

Page 4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8

3 .位置度1 )点的位置度

Page 4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49

3 .位置度1 )点的位置度

Page 5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0

3 .位置度2 )线的位置度

Page 5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1

3 .位置度2 )线的位置度

Page 5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2

3 .位置度2 )线的位置度(任意方向)

t

a) 标注

AB

C

D

CB 0.1 A

B 基准平面

A 基 准 平面

C 基准 平面

90°

b) 公差带

Page 5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3

0.05

0.05

3× D

c)

Page 5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4

2 )面的位置度

A 基准平面

B 基准轴线t

b) 公差带

A0.05 B

B

A

a) 标注

Page 5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5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用来控制跳动,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的公差

项目。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

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几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形状和大小。

圆跳动: 全跳动: 1.径向圆跳动 2.端面圆跳动 1.径向全跳动 3.斜向圆跳动 2.端面全跳动

Page 5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6

圆跳动:1 )径向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

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

径向圆跳动用于控制圆柱表面任一横截面上的跳动量。

t

测量平面

基准轴线

b) 公差带

A0.05

d

A

a) 标注

Page 5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7

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 t 的圆柱面区域。

端面圆跳动用于控制端面任一测量直径处,在轴向方向的跳动量。

圆跳动:2 )端面圆跳动

基准轴线

测量圆柱面

b)

t

0.05 A

a) A

Page 5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8

斜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主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 t 的圆锥面区域。

斜面圆跳动用于控制圆锥面在法线方向的跳动量。

圆跳动:3 )斜向圆跳动

测量圆锥面

基准轴线t

b 公差带 )

A0.05

A

a 标注 )

Page 5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59

全跳动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全跳动公差。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相同

的,但前者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后者的轴线是浮动的,随圆柱度误差形状而定。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整个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允许跳动总量。

Page 6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0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的综合反映。

径向全跳动用于控制整个圆柱表面上的跳动总量。

全跳动:1 )径向全跳动

Page 6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1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端面圆跳动用于控制整个端面在轴向方向的跳动总量。

全跳动:2 )端面全跳动

Page 6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2

公差原则公差原则:机械零件的同一被测要素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形位公差要求,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称为公差原则。

相关原则独立原则公差原则

独立原则 相关原则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

Page 6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3

一、有关术语及定义一、有关术语及定义1. 局部实际尺寸 ( 简称实际尺寸 da 、Da)

体外 体内

体内

Da

da

Page 6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4

2. 作用尺寸(1) 体外作用尺寸 (dfe、 Dfe)

(2) 体内作用尺寸 (dfi、 Dfi)dfe da1 da2 da3 dfi

a) 外表面 (轴 )

Dfe Da1 Da2 Da3 Dfi

b) 内表面 (孔 )

实际尺寸和作用尺寸

dfe=da+f 形位 =dmax

Dfe=Da- f 形位

=Dmin

dfi=da-f 形位

Dfi=Da+f 形位

Page 6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5

3. 最大实体状态(尺寸),最小实体状态(尺寸)(1) 最大实体状态( MMC )最大实体尺寸DM=Dmin dM=dmax

(2) 最小实体状态( LMC )最小实体尺寸DL=Dmax dL=dmin

Page 6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6

4.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1)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MMVC)

(2)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V、 dMV)

dMV (= dfe= da+f = dM + t )= dmax + t

DMV ( = Dfe= Da- f = DM–t ) = Dmin- t

20

M0.1

20.1(dMV)

MMVC

20(dM)

0.1

Page 6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7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单一要素)

Page 6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8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关联要素)

Page 6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69

5.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尺寸(1)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LMVC)

(2)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dLV、 DLV)

dLV = dL – t = dmin-t

DLV= DL + t = Dmax+t

Page 7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0

作用尺寸与实效尺寸的区别: 作用尺寸是由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

成的,一批零件中各不相同,是一个变量,但就每个实际的轴或孔而言,作用尺寸却是唯一的;实效尺寸是由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综合形成的,对一批零件而言是一定量。实效尺寸可以视为作用尺寸的允许极限值。

Page 7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1

5.边界( 1 )边界 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

容面。( 2 )最大实体边界 (MMB)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

寸的边界。( 3 )最小实体边界 (LMB) 尺寸为最小实体尺

寸的边界。( 4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MMVB) 尺寸为最大

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 ( 如下图)( 5 )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LMVB) 尺寸为最小实

体实效尺寸的边界。

Page 7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2

20(dM)

20.1(dMV)

0.1

20

M0.1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Page 7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3

二、独立原则1 .定义2 .标注方法3 .合格条件

独立原则应用实例

Page 7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4

 独立原则的应用 应用:应用较多,在有配合要求或虽无配合要

求,但有功能要求的几何要素都可采用。适用于尺寸精度与形位精度要求相差较大,需分别满足要求,或两者无联系,保证运动精度、密封性,未注公差等场合。

测量:应用独立原则时,形位误差的数值一般用通用量具测量。

Page 7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5

三、相关要求 定义——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相互有关的公

差要求。(一)包容要求1 .定义:包容要求是要求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边界

(MMB) ,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最小实体尺寸的一种公差要求。

2 .标注方法:当采用包容要求时,应在被测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后加注“ E ” 符号。

应用:适用于单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严格保证配合性质的场合。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测量:可采用光滑极限量规(专用量具)。

Page 7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6

包容要求标注

标注

20(dM)

19.97(dL)

0.03

最大实体边界

0

0.01

0.02

0.03

20(dM)

19.97(dL)

直线度 /mm

实际尺寸 /mm

直线度误差的动态变动范围

20-

0.03

0

E •如图所示,圆柱表面遵守包容要求。 •圆柱表面必须在最大实体边界内。该边界的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ø20mm , •其局部实际尺寸在 ø 19.97mm~ø20mm 内。

Page 7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7

被测要素实际尺寸 允许的直线度误差

20 0

19.99 0.01

19.98 0.02

19.97 0.03

实际尺寸及允许的误差

Page 7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8

3 .合格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孔:

轴:

式中: f —— 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a fe M min

a L max

D -f=D D =D

D D =D

a fe M max

a L min

d +f=d ≤d =d

d ≥d =d

Page 7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79

(二)最大实体要求 (MMR) 1 .定义:最大实体要求是要求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

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MMVB) ,当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公差值的一种公差要求。

2 .标注方法:

20

M0.1

Page 8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0

 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被测要素)

应用:适用于中心要素。主要用于只要求可装配性的零件,能充分利用图样上给出的公差,提高零件的合格率。

边界: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MMS±t t— 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 +” 号用于轴,“ -”

号用于孔。

Page 8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1

•最大实体要求的特点如下:

1) 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20.1(dMV) 0.1

20(dM)

2) 当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均为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

Page 8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2

3) 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后,其偏离量可补偿给形位公差,允许的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与偏离量之和;

20.1(dMV)

实际尺寸 /mm

直线度 /mm

0.3 0.2 0.1

0.4

0.3

0.2

0

0.1

19.7(dL)

20(dM)

20.1(dMV)

19.7(dL)

0.4

4) 实际尺寸必须在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之间变化。

Page 8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3

φ10

0 -0.0

3

Φ0.015 M

φ40+0.1 0

Φ0.1 M A M

φ20 0+0.033

A

最大实体要求标注

用于被测要素时 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时

Page 8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4

3.合格条件:

maxmin

min

DDDDD

tDDDfD

LaM

MVfea孔:

minmax

max

ddddd

tdddfd

LaM

MVfea轴:

Page 8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5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举例(一)如图所示,该轴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 Ø19.7mm~ Ø20mm 之内; 实际轮廓不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

大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MVS=dMMS+t=20+0.1=20.1mm 当该轴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直线度误差允许达到

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直线度公差值( Ø0.1mm )与轴的尺寸公差 (0.3mm) 之和 Ø 0.4mm 。

Ø2

0 0

-0.3

Ø0.1 M

直线度 /mm

Da/mmØ19.7ø 20( dMMS )

Ø 20.1(dMMVS)

0.1

0.4

-0.3-0.2

0.3

Page 8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6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实例(二)如图所示,被测轴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 ø11.95mm~ ø12mm 之内; 实际轮廓不得超出关联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关联体外作用

尺寸不大于关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MVS=dMMS+t=12+0.04=12.04mm

当被测轴处在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 A 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许达到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同轴度公差( ø 0.04 )与轴的尺寸公差( 0.05 )之和( ø 0.09 )。

Ø12 -0. 05

Ø25 -

0.0

5 ø 0.04 M A

0

0

Page 8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7

  包容要求与最大实体要求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公差原则含义

dm ≤dMMS=dmax

da ≥dLMS=dmin

Dm≥DMMS=Dmin

Da≤DLMS=Dmax

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MMS(dmax, Dmin)

dm≤dMMVS=dMMS+t 形位

dmin≤da≤dmax

Dm≥DMMVS=DMMS-t 形位

Dmin≤Da≤Dmax

 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MMVS=MMS±t

标注 单一要素 在尺寸公差带后加注 E

用于被测要素时 在形位公差框格第二格公差值后加 M

用于基准要素时 在形位公差框格相应的基准要素后加 M

主要用途 用于保证配合性质 用于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轴 轴

孔 孔

Page 8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8

— φ0.008 

021.0020

1.0040

03.0020

A

0021.020

图例 采用公差原则 边界及边界尺寸 mm给定的形位公差

mm

可能允许的最大形位误差值 mm

a 独立原则 无 0.008 0.008

b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边界 20 0 0.021

c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40.2 0.1 0.2

例题:

a b c

EMΦ0.1     A

Page 8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89

基本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最小实体尺寸

采用公差要求

理想边界名称及尺寸

最大实体时形位公差

最小实体时形位公差

30 30.007 30.028 最大实体原则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29.987

0.02 0.041

40 39.975 39.959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边界39.975

0 0.016

Page 9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0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

应遵守相应的边界; 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则其相

应的边界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基准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是,其相

应的边界为最大实体边界。

Page 9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1

Page 9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2

Page 9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3

Page 9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4

Page 9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5

Page 9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6

Page 9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7

三)最小实体要求 定义: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处于其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之内

的一种公差要求。 标注: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 L 。

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 L ” 。

应用:适用于中心要素。主要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的场合。

边界: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即:体内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 DLV=DL±t 内表面为“ +” ,外表面为“ -” 。

Page 9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8

Page 9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99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举例 实际尺寸在 ø8mm~ ø 8.25mm 之内; 实际轮廓不超出关联最小实体边界,即其关联体内作用尺寸不大于最

小实体实效尺寸 DLV=DL+t=8.25+0.4=8.65mm 。 当该孔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 A 基准的位置度误差允许达到

最大值,等于图样中给出的位置度公差( ø 0.4 )与孔尺寸公差( 0.25 )之和 ø 0.65mm 。

Page 10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0

Page 10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1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基准要素举例

Page 102: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2

Page 103: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3

标注 φ30K7 和 φ50M7 采用包容原则。

底面 F 的 平 面 度 公 差 为0.02mm; φ30K7孔和φ50M7 孔的 内端面 对 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 0.04 mm 。

φ30K7 孔和 φ50M7 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0.03mm 。

6-φ11H10 对 φ50M7孔的轴线和 F 面的位置度公差为 0.05mm ,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要素的位置度公差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E

E

0.02 0.04

A

B

A-B

ø0.03 A-B◎ø0.05 BM M

C

C

Page 104: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4

举例(公差原则) 如图所示,被测要素采用的公

差原则是__,最大实体尺寸是__ mm ,最小实体尺寸是__ mm ,实效尺寸是__ mm 。,垂直度公差给定值是__ mm ,垂直度公差最大补偿值是__mm 。设孔的横截面形状正确,当孔实际尺寸处处都为 φ60mm 时,垂直度公差允许值是__mm ,当孔实际尺寸处处都为 φ60.010mm 时,垂直度公差允许值是__mm 。

Page 105: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5

练习:说明下图中各标注的含义并分析各标注的公差带

Page 106: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6

形位公差的选用

(1)  形状公差 < 尺寸公差例如: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轴线直线度除外),

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相应的距离尺寸公差值。

圆度、圆柱度公差值约为同级的尺寸公差值的 50% ,故一般可按同级选取。比如,尺寸公差为 IT6 ,则圆度、圆柱度公差也选 6级。但并不是圆度、圆柱度公差必须按尺寸公差同级选取,也可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选取相邻级,必要时可按比尺寸公差等级高半级到 2级。

Page 107: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7

形位公差的选用(2)  一般形状公差 < 位置公差 同一要素上给定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如同一平面上,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公差值。

(3)  表面粗糙度与形状公差的大概的比例关系: 通常,表面粗糙度的 Ra 值可取为形状公差值的

(20%~25%) 。

Page 10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8

形位公差的选用

(4)  对于制造难度大的零件应该选取较大的形位公差:

对刚性较差的零件(如细长轴)和结构特殊的要素(如大跨距的孔或轴的同轴度公差),在保证零件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到制造较困难,应适当降低 1-2级形位公差值。

Page 109: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09

Page 110: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10

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的规定 图样易读;节省设计时间;保证零件特殊的精度要求,有利于安排生产、质量控制和检测。

Page 111: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111

练习:说明下图中各标注的含义并分析各标注的公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