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

112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 体体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一,,一 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 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 社社社

Upload: hayfa-david

Post on 30-Dec-2015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但却具有下列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其构成基本上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否定和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存在。 第二,在经济决策权上,实行过度的 “ 中央集权 ” 即经济权策权集中于国家。. 第三,在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实行行政式计划配置。这种行政式计划配置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即带有法律强制性地指挥调拔和分配社会经济资源,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不同国家

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但却具有下列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其构成基本上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否定和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存在。

第二,在经济决策权上,实行过度的“中央集权”即经济权策权集中于国家。

第三,在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实行行政式计划配置。这种行政式计划配置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即带有法律强制性地指挥调拔和分配社会经济资源,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四,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激励的动力机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政治制裁和精神鼓励,并未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所要求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排斥市场机制来测量劳动贡献的大小又在技术上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愉懒行为,传统体制下采用的只能是政治动员、奖励或惩罚。

在经济利益结构上,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企业利益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追求。

第五,在经济组织结构上,存在着封闭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一方面是中央高度集权管理,另一方面是各个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形成“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局面。

总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权力为资源配置中心,政府成为占有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绝对主体为根本特征的。这种体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学技术不太先进,结构比较简单,经济发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况下,适宜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用于国家重点建设,迅速增强国家实力,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它在历史上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与实践的矛盾日益显现。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使各国都在对自己实行的制度进行反思,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对理论的反思,于是产生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

讨论这种变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80年代以前的制度变迁过程第二阶段—— 80年代的制度变迁过程;第三阶段——进入 90年代的制度变迁过程。

第一阶段—— 80年代以前的制度变迁过程 前苏联、东欧的制度模式选择 该阶段中国的探索

前苏联、东欧的制度模式选择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面临一个重大

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经济体制。这种不同的体制,实际上体现了制度变迁的不同特征,我们总结 80年代以前的前苏联东欧各个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大致出现了六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一种,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模式。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模式,是一种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体制模式,比较适合在战争时期或紧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础模式。

总结:苏联战争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形式。由于这种模式十分吻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设想,因而是计划经济中集权式指导模式的一种最纯粹的典型。

第二种,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亦称“斯大林模式”。这是 20世纪 30年代在苏联首先形成的,后曾为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1)宏观经济决策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决

策集中于中央政权,企业很少有自主权,其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由国家决定; ( 2)经济运行以行政权力的等级结构为基础,采

取自上而下垂直式的管理方式控制经济活动;

( 3)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被限制在狭小范围。

总结:“斯大林模式”同“新经济政策”有某些共同之处,如允许商品和货币关系的存在,容忍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等,但它的基本精神和实际做法更多地倾向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变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该模式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的延伸与变形。

第三种:竞争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亦称“兰格模式”。它是波兰经济学家兰格首先阐述和总结出来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容许存在部分私有制经济成份; ( 2)经济决策是一个分权的体系,即存在一个由

中央计划层、企业和家庭(或个人)的三级决策体系;

( 3)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偏好是生产和资源分配中的指导标准,因而必须坚持消费选择自由和职业选择自由,社会只存在真正的消费品市场和劳动服务市场,其它生产要素并不存在真正的市场。

总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能通过市场均衡形成,而是由中央计划局通过模拟市场竞争(反复试错法)确定。由此看来,“兰格模式”是一种试图与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决裂,但又带有“旧模式”因素的模式。他一方面承认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实现经济均衡,但另一方面又排斥生产资源的真正市场,所以“兰格模式”只能是一种改良化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因为它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第四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亦称“南斯拉夫模式”或“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前南斯拉夫摆脱“斯大林模式”而进行的一次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勇敢实践与尝试。其主要特点是: (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是若干个集体经

营的独立自治实体的集合,同时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一定范围存在与发展;

( 2)国家、企业和家庭(或个人)三个层次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分散决策;

( 3)国家给企业以充分自主权,市场调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普遍性作用,计划调节在经济运行中仍是必要的,但与市场调节相比处于第二位。

总结:“南斯拉夫模式”的“市场经济”与“工人自治”是紧密结合的,其核心是“工人自治”。由于实行“工人自治”,国家就不能采用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对企业进行控制,因此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再通过国家计划这一中介环节,而是通过市场中介环节。

第五种,“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亦称“布鲁斯模式”或“分权模式”。( 1)布鲁斯是波兰一位有改革实践经验的,对经

济改革有重大影响的波兰经济学家。他认为区分不同经济模式的标准是经济的决策层次及相应的决策方式。他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决策权划分为宏观经济决策、微观经济决策和个人家庭经济决策三个层次。

( 2)他认为三个层次的决策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模式;三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前二个层次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斯大林模式”;第一个层次决策集中于中央计划,后两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分权模式”,或叫“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 3)在布鲁斯看来,战时共产主义模式和市场

社会主义模式由于是两个极端而不可取;传统的斯大林模式将企业决策集中于中央计划当局,导致企业失去活力和效率,也不足取,因此,其理想的经济模式是“分权模式”。

( 4)为了实现从“集权模式”向“分权模式”转变,首要问题是扩大企业决策权,还权于企业。

总结:布鲁斯经济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改革的初期,但随着改革深入,其理论的不彻底就显现出来:如果仅仅强调“还权于企业”,而不对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不可能形成合理的经济运行;如果计划机制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这种计划可能是官僚主义计划。

第六种,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亦称“锡克模式”,该模式是由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 ·锡克总结提出的。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 1)社会内部存在多元化经济利益主体,

“全体企业职工集体所有制”是计划性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2)市场经济是该模式运行的前提,多元利益主体所产生的矛盾,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协调和解决;

( 3)经济运行仍需要计划,但这种计划不是国家制定的对企业具有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而是通过民主程序编制的由市场机制调节的,提供选择的计划。

总结:计划功能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锡克的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不是“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而是“含有计划机制的市场经济”,其经济运行的落脚点从计划经济明确转移到市场经济。这表明在东欧许多改革派经济理论家中,锡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最为深刻。

第七种,科尔纳改革的理想模式是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 。( 1)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纳对传统的

集权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典型形态是短缺经济。尽管导致短缺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制度结构。

(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国家“父爱主义”保护下的企业软预算约束是长期普遍短缺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消除短缺经济,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市场机制,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扬长避短。

总结:科尔内改革的理想模式是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这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表达了锡克模式的基本构想。

78年以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主要是在建国后第一

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建国初期,由于我们尚不具备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经验,于是向苏联学习,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这种体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起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经济体制的那种统得过死,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日益显现,它越来越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成为妨碍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僵化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我国原有经济经济体制,已不是在某些局部方面而是在总体上已经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认识与实践的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开始了 。 78年之前,主要是一种认识上的探索。

1956—1957年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市场的讨论

1958年— 1959年关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讨论等都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问题。

实践上如家庭联产承包制曾于 1956年和 1961年两次较大规模地在农村实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但这些探索从认识的总体来看,仍未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仍是支配实践的指导理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左的路线的支配下,被视为“资本主义幽灵”而受到压制与批判。

80年代开始的改革浪潮 前苏联东欧国家改革的效果在初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改革步伐比较大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在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中,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是相当有限的。

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僵化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为了摆脱困境,从 80年代开始,新的改革浪潮又一次冲击着各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和苏东的对比:实践至上和理性至上。

在这次新的改革浪潮中,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的改革是从 1978年开始的,它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和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差异没有使中国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方式趋于一致,反而使它们的差异一步步在扩大,最终导致了两条不同的改革道路。

中国改革理论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化

第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 1979年 3月,陈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部分构成,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同年,邓小平在同美国客人的一次谈话中也指出,我们过去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对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只不过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198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写进党的十二大报告而正式确立为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对当时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践方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村经济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困境,短短几年取得了巨大成就 。

第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 1984年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对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理论与传统观念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

( 1)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将商品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2)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质特征的观念,强调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一样也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

第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1987年 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面貌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机制,强调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

第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阶段。十三大以后,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经济过热的宏观失控现象,加上 1989年国内的政治风波和国外势力对我国进行制裁,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政治稳定,开始了治理整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行政调整,直接计划调节作用有所加强,对市场调节作用的认识有所降低。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段。三年的治理整顿已见效,经济改革必须继续推向前进,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探索,还是重返计划经济轨道,人们在认识出现了纷争,改革实践要求人们必须做出新回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 1992年初在南巡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问题作了新的历史概括。

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依据邓小平的思想,明确提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而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飞跃,表明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关于如何完成这一历史重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柜架;这就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改革过程中实践上的差别 在改革的初期,中国的改革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大体上是在相同的框架即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中进行的,都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

但是从具体的改革方式看,中国的改革与东欧特别是前苏联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

1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以农村为中心展开的,以承包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成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 "引爆点 " ,为整个经济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则一直是以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心展开的,农村改革远不如城市改革重要。

2.中国的改革强调从实际出发,大胆实验,大胆创新,摸着石头过河,并注意发挥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显著的自发改革的特点。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则强调理论准备、整体规划和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性变迁。

3.中国的改革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并从税收等政策上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给予支持,从而使多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而前苏联的改革则一直把非国有经济当作资本主义,非国有经济成分发展缓慢,国有经济的改革步履艰难。

4.中国的改革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政治上的相对集中和稳定。而前苏联的改革则从经济为主转向了由政治改革带动经济改革,实行政治的“民主化”和“公开化”。

5.中国的改革与开放相互推动,对外开放成为改革的巨大动力。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中国逐步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沿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大大推动了市场化的进程。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中的开放度大大落后于中国。

80年代末渐进式改革的不同效果 中国的情况:从 1979年开始,中国的经济改革首

先以农村为中心迅速展开。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国的农村经济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困境,实现了奇迹般的超高速增长。 6年里,农业总产值增长 67.51% ,平均每年递增 8.9% 。粮食产量增长 127.14% 。棉花产量增长 180.43% ,平均每年递增 18.75% 。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6年中农民人均收入增加 166% ,平均每年递增 17.7% ,中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

1984年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 1984年底开始,经济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85年后,中国的市场化己很快开始.越过临界点,一半以上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价格的形成己纳入了市场调节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己经被打破了,经济体制进大了双重体制并存的过渡阶段,工业生产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1985 一 1988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17.8% ,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近 11% 。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 : 改革长期停滞不前,口号上轰轰烈烈,行动中

举罗维艰,收效甚微。 70年代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纷纷陷入了持续的停滞和衰退之中。 例如,前苏联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950 一 1953年为 12% , 1954 一 1958年为 10.7% , 1959一 1979年为 6.5%,1980-1985年为 3.4% ,到 1986 一 1990年下降为 1.6% 。

南斯拉夫社会产值年均增长率 1951 一 1980年为 6.9% ,而 1981 一 1988年间仅为 0.6% 。 匈牙利国民收入增长率, 1967 一 1973年平均为 6.1% , 1973 一 1978年下降为 5.2%,1981 一 1988年再降为 1.3% 。 波兰的国民收人年增长率 1971 一 1975年为

9.7% , 1976-1980年为 1.3%,1981 一 1985年为 -0.8% 。

在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同时,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日益加剧,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外债规模急剧膨胀 :南斯拉夫从 1985 到 1989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 6

0% 、 88% 、 176% 、 200% 和 2500% 。 波兰在 1982年通货膨胀率高达 104J% ,此未低于两位数, 1988年为 50% 。

其他各国特别是进行市场化改革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日趋严重。

1980 一 1985年,前苏联每年财政赤字平均为 200亿卢布, 1986 一 1988年 3年累计赤字高达 4830亿卢布, 1989年 1年就达1200亿卢布。 1987年波兰外债 392亿美元,相当于国民收人的 40% ,匈牙利外债高达 177亿美元,人均负债 1670美元,偿债率高达 46% 。 (参见张仁德、张藐主编 :《东欧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

因此,到 80年代末,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纷纷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各种深化改革,扩大经济和政治自由的措施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使危机更加尖锐。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两种不同改革道路的分野

这时都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例如中国这时的问题是:

1985年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社会的急剧变化,中国社会中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累积:首先,国民经济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1985年,通货膨胀从 1984年的 2.8%突然升至 1985年的 8.8%,之后一直居高不下, 1986年为 6%,1987年为 7.3%,1988年高达 18.5%。

其次, 1985年以后,农业生产开始徘徊不前,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直到 1988年,粮食产量仍比 1984年低 3.76% , 1985 一 1988年农业增长不足 3% 。

第三, 1985年以后,产业结构失衡成了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加工工业高速增长,而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民经济增长的 "瓶颈 "问题日益严重。

最后,比通货膨胀和结构失衡等经济现象更引起人们不满的问题是贫富不均的不断扩大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双重体制并存为官商不分、权钱交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

1988年,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已接近了社会可承受的界限,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原有的渐进改革思路似乎己不能满足人们的改革热情,也难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尖锐矛盾,于是一种主张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改革现有制度的“激进”思路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激进”的改革思路与渐进的改革思路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分野了。前者主张采取激烈的方式,从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人手全面推进改革进程,在最短时间内结束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向新体制过渡。后者则主张稳定经济,控制通货膨胀,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步向新体制过渡。 在中国,激进式的改革思想从总体上看它是由以下三个基本的观点汇合而成 :

1.在经济改革中采取“蓄住货币,一步放开价格”的思路,在一步放开价格的同时,全面推进产权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形成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结束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克服由双重体制导致的种种混乱和腐败现象。(吴稼祥、钟朋荣撰写的“蓄住货币一步放开价格的思路”( 1988年 8月 1日《世界经济早报》),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2 ,中国改革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全面推进民主化的进程,向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过渡,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 在当时激烈进行的关于新权威主义的论战中,许多持“民主派”观点的人都曾阐述过这种主张。 )

3 ,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保守的、封闭的,它无法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任务,建立在海洋文明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必将成为新时代的潮流。 ( 曾轰动一时的《河殇》可以被看作是这种思想的代表。 )

思想观点的激烈争论使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显得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人们形象地把 1988年的经济决策称作唱 " 四季歌 " 。年初 "稳定经济,深化改革 " ,接着是 " 大迸大出,参加国际大循环 " ,不久又是 "长痛不如短痛,工资物价闯关 " ,最后的结果是治理整顿。而政策上的这种不断调整和变化不仅没有缓和种种经 " 济和社会矛盾,弥合人们对改革方向选择上的严重分歧,反而使,矛盾和分歧更加尖锐。

终于,平衡打破了,矛盾爆发了。 1988年下半年,当中国试图以更大的步伐向前迈进的时候,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抢购挤兑风潮,为激进改革的企图敲响了警钟。稍后在 1989年发生的动荡全国的政治风波则更加明确地为激进式改革的尝试打上了休止符。

1989 年以后,随着治理整顿的展开和“六四”风波的结束,中国的改革进大了一个看似相对停滞实际上是在休整和积蓄力量的过渡阶段。许多人预言,中国的改革已经失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从此将停滞不前。但是 1992年以后,随着治理整顿的结束,中国的经济改革又一次大步迈进,经济发展重新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渐进式改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 (1989年前后 ) ,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走到了十字路口,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所不同的是,在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上,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则在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中宣告失败,传统的政治结构被西方式的多元化政治制度所代替,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取得了统治地位。随着剧变后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市场化改革思路被彻底否定了,一种被称之为 "休克疗法 " 和 " 大爆炸 " 的激进式改革方式被广泛采用了。

激进式改革包括稳定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制度化四个部分,它试图通过紧缩货币,放开价格,全面推进私有化,在短时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激进式改革的措施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

1. 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取消优惠贷款。

2.消除预算赤字,减少对企业和价格的补贴。3. 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

4.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5. 取消和减少政府对对外经济活动的各种限

制,实行对外经济活动的自由化。

6. 全面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引人新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

7.引人新的银行制度,实行银行的商业化。8.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9.更新民法体系,建立新的法规制度。10. 分步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中国的问题及选择 1985年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社会

的急剧变化,中国社会中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累积。

1988年,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已接近了社会可承受的界限,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

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在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同的目标和环境下进行的。在中国, 80年代末虽然也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结构并未彻底破坏,执政党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根本动摇,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并未丧失,因而,中国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轨迹上继续前进。

至此,以 1989年为分水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改革道路,即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对于两种改革道路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经济学、政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对象。

渐进改革与激进改革的实质性差异 渐进与激进的本质差别并不是速度问题,

即渐进式改革是慢慢来,激进式改革是一步到位,而在于对宪法秩序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强制性变迁还是诱致性变迁、均衡推进还是非均衡推进等改革的方式问题。

激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宪法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强制的整体推进的方式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 ;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双重约束下,通过局部推进、双轨过渡、不断试验的方式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两种改革道路的差异首先是宪法秩序或制度环境的差异,其次是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差异 ;渐进式改革是在坚持原有宪法的基本框架下通过局部修正来向节场经济过渡,并在市场化改革中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而激进式改革则是对原有社会主义宪法秩序的否定。因此,从这个意义说、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区别与其说是经济上的,还不如说是政治上的 ;两种道路的选择与其说是经济决策,还不如说是以特定历史背景为基础的政治决策。

两种改革的不同效果: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虽付出了高昂的社会成本,但改革所获得的收益却极低,甚至可以说是负收益,成本大大高于收益。 1991年至 1994年, 27 个转轨国家中有 13 个国家工业生产连续 4年下降,9 个国家连续 3年下降, 4 个国家连续两年下降。就转轨经济总体而言, 1991年工业生产下降 9%,1992年下降 14.2%,1993年下降 12.7% , 1994年下降 15.3% ,转轨经济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不足 1990年末的 50% 。

这些国家整体经济水平 (GDP)也呈下降趋势 :1991年下降 11.6%,1992年下降 15.2%,1993年下降 9.4% , 1994年下降 10.2%,1994年末其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只相当于 1990年末的一半。萧条程度太深、时间过长给经济恢复带来巨大压力。

如果以每年增长 5% 计,这些国家到 2005年其经济实力才能相当于 1990年的水平。

在这些转型国家中,独联体国家特别是实行激进式改革比较典型的俄罗斯 ;改革的成本尤其高昂。1991 一 1994年俄罗斯 GDP 分别下降了 12.8% 、19.2% 、 12% 和 15%,1992 一 1993年的通货膨胀率年均 604.5%,1994年俄罗斯 60% 的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低于 1989年。

与前苏联和东欧激进式改革相比,它的社会成本要小得多,社会收益则要大得多。改革后的 1981-199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 10.2%,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10.1%, 居民消费年平均增长 18%,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改革的成功超过了人们的意料。

中国渐进式改革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一)中国渐进改革的初始条件分析 (二)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 (三)渐进式改革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四)对中国经验的不同解释 (五)以整体模型为基础的综合性解释

(一)中国渐进改革的初始条件分析

Sachs等人把这种有利的初始条件主要归结为落后的经济结构。把中国改革的成功当作一种例外,认为中国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有利的初始条件或内部条件,不具有普遍意义;他们强调,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是十分有限的,中国的改革正在陷入困境,而这种困境正是由于没有实行彻底的自由化路线所导致的。以 " 休克疗法 "的设计者而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 JeffreySAchs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世界银行在对中国经济的考察报告《 90年代的改革和计划的作用》一书中,则对中国改革获得成功的初始条件作了耐人寻味的解释。报告把中国改革具有的有利的初始条件,归结为改革前物质投资的滞后收益,并列举了几个重要领域的初始条件,比如 :农业在人民公社时期已具备了适当的物质、销售和人力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但它缺乏激励因素,因而一旦个人激励措施得以引人,国家的作用得以改革,产出的迅速提高就不足为奇了。

改革前中国计划经济的水平不高,体制内部的分散性很强,而且传统的计划体制在十年 "文革 " 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计划经济组织却相当严密。有人估算,在前苏联,共有 2500 种商品纳入中央计划,而在中国纳入计划的商品只有 1200 多种。

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相比,中国改革有一个特殊的有利条件,即中国的改革开放得到了众多海外华侨和华人经济圈的支持,他们不仅是对外开放的中介,而且还是资金的供给者。数额巨大的侨资源源不断地从海外流人中国,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估计,对香港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 40.8% ,进口的 30.8% 来自香港。 1988年外商直接投资 32亿美元中有 21亿来自香港、澳门。 1988年到中国访问的 3170万华人中有 2980万来自香港、澳门、台湾。

改革前的经济与政治形势。中国在开始进行改革的时候,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增长势头比较旺盛,党和政府的威信和领导能力没有受到根本的破坏,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渐进式改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领导者思想僵化,经济改革步伐缓慢,经济增长日益停滞,宏观经济严重失控,最后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最终丧失了渐进式改革的可能性,只能采取 "休克疗法 " 。

总结:中国改革的成功与上述有利的初始条件确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有利的初始条件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上述的三个有利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渐进式改革的顺利推进起了积极作用:

1.减少了市场化改革的阻力,降低了改革的社会成本,市场化进程得以顺利进行。,

2.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巨大的增长潜力可以使改革在付出的成本投入比较小的条件下很快获得收益,形成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3.党和政府的权威保证改革可以在宪法秩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推进。

(二)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 中国渐进式改革之所以会获得成功,是因

为它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或者说它的社会成本较小而社会收益较大。

1 ,强制性改革与诱致性改革相结合,充分利用诱致性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基础单位的创造精神。

这样做的好处是 :

(1) 尽可能减少改革的风险。(2)诱致性改革是各改革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的制度变革,因此,能够充分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提高改革的效率。

(3) 自发的诱致性改革可以为新体制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和自然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新体制的成长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体制作用条件的成熟相联系的,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避免人为的干扰和扭曲。

(4) 自发的诱致性改革由于是以个人利益为动力、以分散的决策为基础的,因而与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一改革目标相一致,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发育。

强调自发性改革的积极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自觉的强制性变迁的重要意义。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强制性的变迁,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改革。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和自上而下的组织,市场经济的形成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且充满了巨大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离开政府的调节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乃至解体。

2.分部推进与整体转变相结合,充分发挥局部改革的积极作用。 优点是:( 1)先从那些改革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

部门开始改革,阻力少而收益大,很容易取得实际效果。

( 2) 一些部门率先改革可以产生连锁效应,为其他部门和整体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条件,推动其他部门改革的深入。例如,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和良好的示范,从而推动着城市的改革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推动着国有经济的改革 ;沿海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先行于步带动了内地的改革与发展。

( 3)先解决容易的问题,而把难题留在后面,不仅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降低改革的成本,而且有利于维持改革中稳定与速度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在非均衡过程中,整个经济根据改革的先后和市场化的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计划和市场两类部门。

3.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充分发挥非国有经济的积极作用。意义是 :

( 1)由于非国有经济与市场机制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它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不存在政企不分和 "铁饭碗 " 、 " 大锅饭 " 的弊端,因而,体制外的发展是市场化的重要动力,从体制外入手改革显然比体制内突破更容易,成本更小。

( 2)国有制改革面临许多根本障碍,如企业难破产,工人难失业,政企难分离,历史包袱过重等问题,因而改革的步履艰难,而从体制外入手则可以绕过这些问题,同时使国有经济面临的这些问题逐步得以缓解。菲国有经济的大量存在,还可以对市场竞争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而市场竞争的形成又会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迫使它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活动,改革内部管理体制,逐步走向市场化。

(3) 在不破坏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发展非国有经济可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增加国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改革阻力。

(4)从增量部分人手改革非国有经济而不是让国有企业快速破产、淘汰或私有化,可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避免经济体系的严重破坏和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体制外改革的作用不能忽视,体制内改革的意义更不应轻易否定。

4.兼顾改革与发展,实现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好处是 :( 1)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大幅度增加国民收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各经济主体对改革的承受力,防止因破产、失业和收入下降而产生的社会动荡,为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

( 2)渐进式改革是通过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来实现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增量改革创造广阔的空间,使新体制的比重迅速增大,同时也可以为旧体制的改革提供物质补偿,创造良好的环境。

( 3)经济发展有利于渐进式改革的推进,而渐进式改革反过来又有利于经济发展。在宪法秩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渐进地推进改革,可以使新旧体制的过渡连续有序地进行,不会导致经济机制和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可以避免或减少结构调整的成本,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组织和信息资源,降低改革的成本,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 4)在改革过程中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容易便各项改革措施在较短时期内取得明显效果,可以减少改革中的利益摩擦,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实现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渐进式改革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1, 地理位置; 2 ,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 3 ,经济上都是自然经济,但古希腊耕牧,

中国种植业; 4 ,土地制度:土地占有纯粹个人占有,中

国虽然确立地主所有制,但国家有最高决定权;

5 ,在政治上,中国自秦汉以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官僚政治和大一统帝国,君主权力绝对且无限;国家对社会的一切方面进行控制,欧洲历史上权力是分散的,很早就出现了分权机制:教会与群主分权,城市自治分权,领主在每一个庄园上独立的司法权。

6 ,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中国以强调团体价值和家族主义的儒学为基础,欧洲文化观念从古希开始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价值,这个个人主义的文化结构经过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形成为完整的个人主义。

以上种种差异,在近代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四)对中国经验的不同解释 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已得到了举世公认,然

而,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往往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释。

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个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典型社会样本,能否成功地解释这一历史现象无疑是对各种经济学和其他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最富挑战性的检验。

1 .新古典主义。2,保守主义。3 .政策或战略决定论。4 .体制外突破论。

(五)以整体模型为基础的综合性解释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只有用整体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才能做出比较完整的说明。

根据整体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分析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内在奥秘,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

第一,生产力标准 第二,现实生产力标准 第三,整体观点 第四,历史决定与主观能动性 第五,社会理性标准 第六,社会理性标准是社会生产力标准 第七,政府整合能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制度

的变迁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