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实验

21
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 (;、 第第第第 • 第“ O” 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brendan-austin

Post on 30-Dec-2015

5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六次实验. 观察细菌的形态 脓液或血液标本的检查(金葡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区别;甲、乙链球菌的菌落 ) 抗“ O” 试验 肠道杆菌分离鉴定. 细菌的形态. 痢疾杆菌. G- ,杆菌 无鞭毛,无芽胞, 无荚膜等特殊构造 引起细菌性痢疾. 本菌为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G - ,肾形,成双排列, 流脑的病原菌. 淋球菌. 病原性肠道杆菌分离鉴定的程序. 粪便 分离培养( SS 平板)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次实验• 观察细菌的形态• 脓液或血液标本的检查(金葡菌与表皮

葡萄球菌的区别;甲、乙链球菌的菌落 )

• 抗“ O” 试验 • 肠道杆菌分离鉴定

细菌的形态

痢疾杆菌痢疾杆菌

• G- ,杆菌• 无鞭毛,无芽胞,

无荚膜等特殊构造• 引起细菌性痢疾

本菌为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G- ,肾形,成双排列,

流脑的病原菌

淋球菌

粪便 分离培养( SS 平板) 37 度 挑选白色菌落 18-24h

双糖含铁培养基 革兰染色 生化反应 玻片凝集

病原性肠道杆菌分离鉴定的程

SS 培养基原理• 致病性肠道杆菌不分解乳糖 白色• 非致病性肠道杆菌分解乳糖 红色

双糖含铁培养基的组成• 上层: ( 固体培养基) 乳糖 指示剂:酚红 酸(黄) 碱(红) 硫酸亚铁• 下层:(半固体) 葡萄糖 指示剂:酚红

结果判断:• 上层: 1 、变黄(分解乳糖产酸) 2 、黑色(分解含硫氨基酸,产

硫化氢、硫化亚铁)• 下层: 1 、变黄 2 、培养基崩裂(产气) 3 、培养基混浊(有动力) 4 、限于穿刺线(无动力)

双糖含铁培养基结果记录• 上层 下层• 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双糖含铁培养基

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抗体测定

原理:病人血清+适量溶血素 中和

多余的抗体

与 ASO 乳胶试剂反应

凝集颗粒

操作步骤

病人血清 1 滴 阳性血清 1 滴 阴性血清 1滴

溶血素“ O” 一滴 2min ASO 一滴 8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