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國小社會領域教學報告

19
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

Upload: dora-tillman

Post on 31-Dec-2015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山佳國小社會領域教學報告. 主要教學特色. 建立教師教學素材 本校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教材中,有關社會領域鄉土教材的「尋蹤覓跡訪山佳」、「山佳法照宮」、「資訊融入教學簡報檔」是本校教師合力編輯,建立於本校網站教師教學素材( http://163.20.68.40/ ),有助於本校學生從校園、社區開始循序漸進的了解自己生活圈的特色,增進愛家愛校的的情懷。從了解社區出發進一步認識整個社會、國家,培養愛家愛鄉愛國的人文情懷。. 次要教學特色.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山佳國小社會領域教學報告

主要教學特色 建立教師教學素材 本校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教材中,有關社會領域鄉土教材的「尋蹤覓跡訪山佳」、「山佳法照宮」、「資訊融入教學簡報檔」是本校教師合力編輯,建立於本校網站教師教學素材( http://163.20.68.40/),有助於本校學生從校園、社區開始循序漸進的了解自己生活圈的特色,增進愛家愛校的的情懷。從了解社區出發進一步認識整個社會、國家,培養愛家愛鄉愛國的人文情懷。

次要教學特色

本校教師均能善用單槍投影機和電子白板設備,充份發揮多媒體教學特色,利用電子書、網路資訊、自編教材,讓資訊融入社會科教學,多元化的電子媒材,利用聲光影像的優勢,讓學童印象深刻,有助於學習。

各年段教學說明 - 一、二年級 一年級: 從入學開始教師可以利用「尋蹤覓跡訪山佳」 帶領學童從認識校園開始,進而將生活領域拓 展到社區。 二年級: 利用「山佳法照宮」的自編教材,帶領學童認 識社區文化,以故事引發學童對社區 生活圈 信仰中心的興趣,激發認識社區的好奇與熱情, 達到學習目標。

尋蹤覓跡訪山佳

一年級: 從入學開始教師可以利用「尋蹤覓跡訪山佳」帶領學童從認識校園開始,進而將生活領域拓展到社區。

山佳生活地圖- 鄉土教材 全校教師共同編輯

山佳法照宮—鄉土教材

二年級: 利用「山佳法照宮」的自編教材,帶領學童認識社區文化,以故事引發學童對社區 生活圈信仰中心的興趣,激發認識社區的好奇與熱情,達到學習目標。

法照宮正面 張修藻 陳大弘老師製作

各年段教學說明 - 三、四年級 三年級: 配合課程介紹有百年風華的山佳火車站、火車調度場,與校本課程鐵道文化相結合,安排學童實地參訪。

四年級: 課程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特色,將平面的歷史教材立體化、生活化及趣味 化。

配合課程認識家鄉,安排參訪家鄉的探尋之旅。

資訊融入各科教學 - 社會科

臺灣的建築 - 屋頂 王耀德老師製作

資訊融入各科教學 - 社會科

金門介紹 李建聰老師旅遊拍攝製作

利用網路搜尋資料呈現教學檔案 - 三年級

配合課程安排家鄉探尋之旅 - 四年級

三峽 --金牛角製作體驗 鶯歌 --藍染

各年段教學說明 - 五、六年級 五年級: 社會課程開始進入臺灣地理、歷史的探所學習,空間的擴大學

習與古往今來的時間長河,對五年級的學童而言,有相當的難度。善用多媒體特色,讓學生從影片記錄中了解臺灣的古往今來、滄海桑田變化。

利用心智圖以重點架構的方式,讓學童分組進行繪製整理所學,學童都感到新鮮有趣。

六年級: 社會課針對環境議題進行辯論, 在雙方各自陳述的意見後, 再

給學童一個重新投票, 發表自己立場改變的原因, 期待透過此活動, 讓學童對環境議題有更深入的反思。

 

心智圖繪製—五年級(個人)

五上 --臺灣的河川特色 五上—臺灣的土地開發利用

心智圖繪製—五年級分組( 1 )

五下—史前文化 五下—史前文化

心智圖繪製—五年級分組( 2 )

五下—史前文化 五下—史前文化

議題討論上課方式—六年級

議題論辯 從論辯中進行價值澄清教學

主要教學瓶頸 本校的學童的家庭社經背景與大都會的學童相較之下,大多屬於文化較為不利的家庭,利用網路蒐集資料彙整的能力仍待加強。雖然積極推動增進語文能力的各種方案,學童的語文程度大多處於弱勢,背景知識不足,生活經驗不夠、環境不利等因素,對於課程內的某些單元,較難引起共鳴。尤其在高年級的地理與歷史教學課程,除了前述的困難之外,常需兼做語文教學詞意解釋。

次要教學瓶頸

社會領域課程常因配合課表的編排需要,雖有社會科任教師的設置,因排課的考量,本校科任教師仍需兼任音樂、體育等其他科目教學社會課程領域成員小組也年年變動,對於常態性、一貫性的社會科教學計畫編排,仍有努力空間。

報告完畢 -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