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及其种类

16
税税税税税税 高高高高高

Upload: leilani-john

Post on 01-Jan-2016

4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税收及其种类. 高考资源网.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 , 思考以下问题:. 税收的含义?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含义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税收的分类标准及类别有那些 ? 增值税 , 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及作用是什么 ?. 1. 准确理解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 本 质. 地位. 主体. 目的. 凭借. 依据. 特点. 国 家. 为实现 国家职能. 政治 权力. 法 律.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主导地位 基本形式. 2. 税收的基本特征.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及其种类

高考资源网

Page 2: 税收及其种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 ,思考以下问题:•税收的含义?•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

要标志是什么?•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

含义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税收的分类标准及类别有那些 ?•增值税 , 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

人及作用是什么 ?

Page 3: 税收及其种类

1. 准确理解税收的含义

Page 4: 税收及其种类

国家

为实现国家职能

政治权力

法律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本 质

主体 目的 凭借 依据 特点 地位

主导地位基本形式

Page 5: 税收及其种类

2. 税收的基本特征⑴ 是什么: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⑵ 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项 目特 征

强 制 性

无 偿 性

固 定 性

税 利 债 费

⑶ 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

×

×

×

×

Page 6: 税收及其种类

⑶ 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无偿性要 求

强制性保 障

决 定 决

固定性

税收的“三性”,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

Page 7: 税收及其种类

某县为吸引外商投资,县政府宣布凡来本地投资的企业均可免征三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不妥当。县政府无权决定税收减免。这样做,既忽视了税收的强制性,也违反了税收的固定性。

Page 8: 税收及其种类

想一想 国家对农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

不违反。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一经确定就不可随意更改,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对税种、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及具体征管制度进行调整,这样更有利于国家通过税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Page 9: 税收及其种类

3. 我国税收的种类流转税 所得税 资源税 财产税 行为税

征税对象

以交易额和劳务为对象

以各种所得额为对象

以开发利用资源为对象

以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对象

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

主要税种

营业税增殖税消费税关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契税遗产税

屠宰耕地占用车船使用筵席税

Page 10: 税收及其种类

两个影响最大的税种

1增值税

征税对象纳税人

税率

计税方法

优点

2

个人所得税

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

特点

作用

① 居住地

② 收入获得地

Page 11: 税收及其种类

巩固提高见试卷第5 、 8 、 9 、 10 、 15 题。

Page 12: 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Page 13: 税收及其种类

⑴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⑵ 通过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Page 14: 税收及其种类

1. 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 850元,增值税金 144.5 元 (850×17%)。该增值税金由纺织厂上缴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加以注明。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 1500 元。

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值税是多少?1500 × 17%-(850×17%)=110.5 元 

Page 15: 税收及其种类

2. 某公司经理原来月薪 50000 元,他带领职工奋力拼搏使工厂扭亏为盈 , 为该公司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董事会决定将其月薪提至 81600 元。

请问:该厂长现在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Page 16: 税收及其种类

他的应税所得额为 80000 元不超五百部分 500×5% =25

超五百至二千部分 1500× 10% =150

超二千至五千部分 3000×15 %=450

超五千至二万部分 15000×20 %=3000      超二万至四万部分 20000×25% =5000

超四万至六万部分 20000×30% =6000

超六万至八万部分 20000×35% =7000   

7000+6000+5000+3000+450+150+25 =21625元

应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