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43
1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 社 社 社社社社社社社社 ()

Upload: henry-bernard

Post on 01-Jan-2016

4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秦 伯 益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两院和科协联合举办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 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2 年 4 月 12—14 日,北京). 会议主题: 探求明清以来妨碍中国 科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 会议宗旨 : 抚今追昔、居安思危、 告诫后人、振兴中华. 宋 健院长批示:. 举行这样的会议,集合老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寄托,对 21 世纪的后代人,特别对未来的政府和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有特别重要意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秦 伯 益(军事医学科学院)

Page 2: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

两院和科协联合举办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

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 年 4 月 12—14 日,北京)

会议主题:探求明清以来妨碍中国 科

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

会议宗旨:抚今追昔、居安思危、

告诫后人、振兴中华

Page 3: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

宋 健院长批示:

举行这样的会议,集合老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寄托,对 21世纪的后代人,特别对未来的政府和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有特别重要意义。

Page 4: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4

明清以来中国科技的落后不是孤立的

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国民素质等全面落后的结果

以上诸多因素中,以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

Page 5: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5

讨 论

●古国沉沦 其谁之过●艰难顿挫 可鉴者多●迎战未来 成败在我

Page 6: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6

古国沉沦 其谁之过 1644 年 李自成一箭,崇祯自缢,明朝覆亡

西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 东方:中国满清封建皇族入主中原

这两件事,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截然相反

Page 7: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7

17 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逐渐形成

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1776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94 法国大革命胜利19 世纪中叶 欧洲主要国家都完成了革命 ---- 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

1861~1881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7~1889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国家富强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 资产阶级……

Page 8: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8

● 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牛顿● 新技术:纺织机、蒸汽机、采矿、冶金● 商业运作:金融、信贷、证券

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 资产阶级 社会革命

Page 9: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9

孙中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中国?不同于欧洲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不是原来 “封国土,建诸侯”意义上的封建国家 , 而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

《反封建》 : 封建迷信 ? 封建专制 ? 反对“孔家店” ? 反对“秦家店” ?

Page 10: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0

明朝万历后期陷入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死结社会发展停滞、经济萧条、贪污腐化、阶级对立*出现一些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作坊

李自成农民起义,但对中国社会发展却帮了倒忙取得政权的是文化经济比较落后的大清皇族

大清开国六代君主都是人中豪杰几千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和融合 (匈奴、鲜卑、回纥、突厥、契丹、辽、金、蒙、满等)

十七世纪后,西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沉睡了 267 年 由乱到治 由盛到衰

Page 11: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1

1662~1795 年,康、雍、乾三代君主 134 年间 国泰民安,经济繁荣 —“康乾盛世”

支撑“盛世”的不是先进生产力 “康乾盛世”象征着“回光返照”

康熙、乾隆都缺乏国际战略眼光 * 看不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互动 * 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力会如何影响国家实力, 如何改变人民生活,直至改变国际格局

Page 12: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2

中国还在自我满足中,外面的世界已很精彩康、乾固然有功,但丧失历史机遇,就是大过

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顺应世界潮流,变法图强中国皇帝只关心巩固皇位和法统,不发展科技 康熙个人爱好科技,乾隆爱好游山玩水 “天朝大国,无所不有” 科技产品:“奇技淫巧”、“贡品”、“玩好”

重本抑末、闭关锁国、文化专制(例:维民所止)

•“盛世”一过,接着就是“危世”、“末世”

Page 13: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3

19 世纪,中国受尽了列强欺凌

刻骨铭心的历史,扼腕叹息,义愤填膺

遗憾的是:总喜欢单向地谴责别人侵略, 而不双向地同时谴责自己为什么会被侵略

责人,容易自慰、自谅、自弃责己,才能自醒、自强、自新

人类社会自有国家以来,就有矛盾、冲突和战争就有强国对弱国的侵略。日本明治维新前后

Page 14: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4

晚清这段历史——

● 从民族感情上来看,列强的野蛮侵略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先进的必然战胜

● 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不能忘却 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理应尊重

● 社会发展的规律毕竟无法抗拒!

Page 15: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5

艰难顿挫 可鉴者多清王朝的败亡已成定局。中国该向何处去?

1850 ~ 1865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英勇悲壮洪秀全等没有先进的理论和政策靠平均主义口号和装神弄鬼手段

宗派思想、保守思想和安乐思想日渐抬头等级差别、贫富差别日渐拉大普通夫妻不能同室,洪秀全等人却妻妾成群

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的,也并不可惜马克思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Page 16: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6

可惜的是: 15 年征战, 2000万人丧生。战火所及,百业萧条。起义农民对城市实施报复,工商业摧残 可惜的是:中国的社会问题一个也没能解决

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结束 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洋务运动引进武器和技术,但甲午海战全军覆没 中国和日本都变法维新,但结果却不一样 孙中山推翻了封建帝制,但袁世凯复辟、张勋称帝

梁启超: “一种文化滋养一种制度,制度又促进文化”

Page 17: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7

中国革命一次次失败,中国社会一步步沦落

“康乾盛世”时拒绝接受科技 “康乾盛世”后无力发展科技

科技兴则国兴,国兴则科技兴 古代。科学家自发的小规模探索,对社会政治状况的依赖较少。科技曾是辉煌的,近代落后了

Page 18: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8

小科学时代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需要: 安定的社会环境 民主的政治氛围 自由的学术空间 独特的创新思维 相应的经济保障 合格的人才队伍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落后,首先是社会政治经济落后的结果

凡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的国家,科学技术

也都相应地进步;社会政治经济落后的国家,科学技术也不可能单独进步

Page 19: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19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解放 —— 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执了政,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掌舵 —— 把握历史方位,决定行止 可惜的是,党中央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对中国革命历史方位的把握上出现了分歧 :

● 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经济建设为重心? ●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阶级斗争为纲? 犯了 20多年“ ‘左’ 倾空想共产主义”的错误 — 吴江

科技事业的起落随社会政治状况而变化

Page 20: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0

不同时期的科研成果1950-1959 指数增长期,每 1.6年成果翻一番1960-1962 非常时期,成果呈困难的饱和增长1963-1965 指数增长期,每 1.4年成果翻一番1966-1975 非常时期,成果呈零增长1976- 指数增长期,成果增长速度接近国外

领导主观上希望发展科技,结果却缘木求鱼

当中国十年动乱,全面内战正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产业革命

Page 21: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1

1978 年在邓小平领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全面拨乱反正。中国革命又回到了正确航道

中国共产党的 84 年

一、作为革命党( 1921—1949 ) 1921 — 1935 年 摸索前进 1935 — 1945 年 走向成熟 1945 — 1949 年 标志成熟

二、作为执政党( 1949 年— ) 1949 — 1978 年 摸索前进 1978 — 2002 年 走向成熟 2002 — 标志成熟

Page 22: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2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成熟的历程

理论上与时俱进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 拨乱反正 1982年:十二大 —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十三大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92年:十四大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7年:十五大 — 邓小平理论 2002年:十六大 — 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 (执政党成熟的标志)

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点

Page 23: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3

习惯于“左”倾的同志认为这是倒退“左”了,该退就得退,还得退够

对私人资本的政策 利用、限制、改造→ 鼓励、支持、引导 对市场经济的政策 辅助、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团结、教育、改造→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对社会主义的时程估计 15、20、 30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百年 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

Page 24: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4

人民群众之间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

执政党主要应掌好舵,不受“左”右倾干扰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 万石之钟不以挺撞起音 —《资治通鉴》

应该担心的是: ●上亿文盲半文盲和上亿失业半失业者 ●贪官污吏不绝,假冒伪劣泛滥,社会治安严峻 ●贫富差距拉大(基尼系数大于 0.45 ,超过了警戒线)

Page 25: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5

当务之急是—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以德立国 ●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管理机制 依法治国

法:对公民的最低要求— 铁律。违法,定罪 德:对公民的高层要求— 无限。缺德,教育

以法治国: Rule by the law ;依法治国 : Rule of the law

★ 国家要治,千治万治,吏治,是第一治! 加强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反腐倡廉,执政为民

Page 26: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6

迎战未来 成败在我

中国在丧失了多次历史机遇后,终于惊醒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很片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很片面

资本主义:“腐朽的、垂死的”?社会主义:“敲锣打鼓地进入了”?

Page 27: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7

★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    2002 年西方网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得票最多

★围绕 “科技发展” 问题,讨论几点: ▲思想束缚 ▲社会浮躁 ▲创新贬值

  ★ “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和谐社会

Page 28: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8

科学技术的进步经常以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

发展科技,需要政治民主与学术自由

科学中心的出现都伴随思想解放运动而产生 意大利:文艺复兴 英 国:宗教革命 法 国:启蒙运动和政治革命 德 国:哲学观念的变革 美 国:思想解放和技术创新

科学中心,不会出现在封建君王的文化专制时期 , 也没有出现在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年代

Page 29: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29

★ 现代科学总是和民主政治同步发展的 只要科学,不要民主,没有成功的先例。苏联的教训

中国的教训:批遗传学、批马寅初、批黄万里

★ 没有市场,就没有技术;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 一个国家科技兴衰史,反映这个国家民主进程史 呼唤民主意识和科技意识的觉醒

★ 1995 年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 2003 年党中央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政治宣传有纪律,学术探讨无禁区 ”   政治行为:保持一致、服从组织   学术 行为:勇于质疑、挑战权威

Page 30: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0

社会浮躁

是当前社会的严重病症,是科学发展观的大敌 政治浮躁 —— 经济浮躁 —— 社会浮躁

急功近利,“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预防忽视,新病来袭,旧病回潮 结核、吸血虫病、毒瘾、性病等

Page 31: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1

应试体制造成的创新贬值

科技创新贬值的表现 处处创新、事事创新、人人创新 — 庸俗化 科技创新贬值的后果 干扰正常规范工作: GLP,GCP,GMP,GDP,GSP,GAP 急功近利、学术腐败 影响科研协作:五同,麻将模式

不要关起门来搞创新,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改过去创新,改回来创新,白兜圈子,还说不断创新

Page 32: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2

不能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科技创新● 过去说,“ 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 其实,天然的群众运动是不会合理的

● 过去说,“ 真理越辩越明” 其实是,越辩越糊涂 真理靠社会实践来认识,靠理性探讨 “主观立场,思想倾向,感情色彩”

营造良好的技术平台 构筑必要的精神平台 健全合理的制度平台

Page 33: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3

  当前改革的尴尬:   要改的人,被改的人,管改的人,谁都不满意,

谁都有道理,谁都没办法,谁都照着干.谁都 在埋怨,可谁也怨不着

  国务院领导:   “你们说的问题我也知道是问题,     你们说的办法我也同样没办法”

  学者:头头是道,雄辩滔滔   领导:哈哈一笑,画个句号

   学者 — 理想主义 ; 领导 — 现实主义  多沟通,多理解,多支持. “多谋”与“善断”

Page 34: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4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

领导方式:运动→ GDP → 制度建设 实践结果:大乱→社会差别→ 和谐社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成熟的标志, 是理性的决定,是得来不易的

几十年、几千万人头破血流换来的一点明白

Page 35: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解放后,长期以来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

一直不自觉地违背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

马克思:爱护人,关心 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个性和才能 从生产桎梏中、思想禁锢中解放人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国家一直高举“人”的大旗强调人文精神、人本主义,大讲人道、人性、人情、人权我们却把这些统统奉送给了资产阶级。“谈人色变”

Page 36: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6

现在,党中央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态度和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心,为新时期理论创新发出了强有力的号召,并为全国人民带了个好头 这正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只有有了这种觉醒,才能导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必定能够实现! 坚持 “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将大有希望!

Page 37: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7

祝大家成功

Page 38: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8

市场经济下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尴尬 ● 农村医疗体制改革还没有落实, 赤脚医生已先穿上了鞋子

● 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还没有落实, 公费医疗制度已有了变化

● 全国防疫体系建设还没有落实, 基层防疫队已经开始散架

● 医生自身法律保障还没有落实, 就把医生推到病人对立面

Page 39: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39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5 年 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

研究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说,改革是不成功的”

● 药品费用占全部卫生费用的 52%.其他国家 15~ 40%● 12-37%大处方● 36.7%大检查● 80%抗生素滥用● 农村: 37%应就诊的没就诊; 65%应住院的没住院     因病返贫率 21.6%;贫困地区达 50%以上

Page 40: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40

报告指出 ---

  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存在很大问题 ,

其消极后果表现为:

●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世界 191个国家的 188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倾向●违背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和根本宗旨

Page 41: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41

报告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几点设想 :

1) 打破城乡界限和所有制等界限 ,建设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体制

2) 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实行不同的服务方式

     ★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其他医疗卫生需求

3) 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Page 42: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42

 要改革到位还很艰难,很遥远  因为它涉及—

   ●观念的转变   ●权力的约束   ●利益的调整 ●国家的投入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的改革

Page 43: 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

43

       医药卫生界的意见

● 医疗体制的改革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进行的,不能全盘否定

● 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只够用半年左右.医院走市场化、商业化是不得已的,是“逼良为娼”

● 如果不搞现在的改革,医院办不下去,医生留不住,没人看病,损失的还是病人

● 卫生部是个小部,没有强人帮卫生部门说话. SARS 流行时是“白衣天使”, SARS 过后是“白眼狼”

  医药卫生界抵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