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

22
水水水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作作作作作

Upload: eternity-lambert

Post on 01-Jan-2016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水滸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作者: 施耐庵. 作者及作品簡介. 施耐庵 名 子安 ,字 耐庵 ,元 姑蘇人 。 水滸傳是中國第 一步傑出章回小說。全書以「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為軸線,敘述北宋末年 宋江 等一百零八條好漢,聚義於梁山泊(今 山東省壽張 縣東南),高舉「替天行道」的旗號,對抗關府,打家劫舍以行俠仗義的故事。 故事內容大多虛構,其中貢獻最大的事 元 末 明 初的 施耐庵 ;成書後,版本流行複雜,後是通行的七十回本為 明 末 清 初的 金聖歎 根據百二十回本或百回本刪削、修改、評點而成。. 成書過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水滸傳

水滸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作者:

施耐庵

Page 2: 水滸傳

作者及作品簡介• 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元姑蘇人 。

• 水滸傳是中國第 一步傑出章回小說。全書以「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為軸線,敘述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聚義於梁山泊(今山東省壽張縣東南),高舉「替天行道」的旗號,對抗關府,打家劫舍以行俠仗義的故事。

• 故事內容大多虛構,其中貢獻最大的事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成書後,版本流行複雜,後是通行的七十回本為明末清初的金聖歎根據百二十回本或百回本刪削、修改、評點而成。

Page 3: 水滸傳

成書過程《水滸傳》的故事最初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從南宋開始就成為了民間口頭文學的主要題材。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到了元朝初年,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晁蓋、吳加亮(吳用)等 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在元朝,元雜劇中還出現了一些水滸故事劇本。

《水滸傳》是到了明朝初年,根據《大宋宣和遺事》和《東都事略》等史籍中有關宋朝宋江等三十六人起義造反的記載的基礎上,再進行創作的。也有觀點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生活原型是與作者施耐庵關係甚密的張士誠領導的鹽民起義。

故事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各自不同的故事,從他們一個個被逼上梁山、逐漸壯大、起義造反到最後接受招安的全過程。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說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污吏,最後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沖、李逵、魯智深、武松等人物的鮮明形象,也向讀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與社會狀況。

Page 4: 水滸傳

題解• 本文節選自七十回本水滸傳第四回「小霸

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打鬧桃花村」。

• 敘述魯智深路見不平,仗義行懲惡的故事。

Page 5: 水滸傳

水滸人物

水滸一百單八將

• 三十六天罡星• 1宋江  2盧俊義  3吳用  4公孫勝  5關勝  6林沖  7秦明8  呼延灼9花榮 

10柴進  11李應  12朱仝  13魯智深  14武松  15董平16張清  17楊志  18徐寧  19索超  20戴宗  21劉唐  22李逵  23史進  24穆弘  25雷橫  26李俊  27阮小二  28張橫  29阮小五  30張順  31阮小七  32楊雄  33石秀 34解珍  35解寶  36燕青

• 七十二地煞星• 37朱武  38黃信  39孫立  40宣贊  41郝思文  42韓滔  43彭玘  44單廷珪 

45魏定國  46蕭讓  47裴宣  48歐鵬  49鄧飛  50燕順  51楊林  52凌振  53蔣敬  54呂方  55郭盛  56安道全  57皇甫端58王英  59扈三娘  60鮑旭  61樊瑞  62孔明  63孔亮  64項充  65李袞66金大堅  67馬麟  68童威  69童猛  70孟康  71侯健  72陳達  73楊春  74鄭天壽  75陶宗旺  76宋清  77樂和  78龔旺  79丁得孫  80穆春  81曹正  82宋萬  83杜遷  84薛永  85李忠  86周通  87湯隆  88杜興  89鄒淵  90鄒潤  91朱貴   92朱富  93施恩  94蔡福  95蔡慶  96李立  97李雲  98焦挺  99石勇  100孫新  101顧大嫂  102張青  103孫二娘  104王定六  105郁保四  106白勝  107時遷 108段景住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6: 水滸傳

版本介紹

• 現存最早的《水滸》版本,當屬保存于上海圖書館的《京本忠義傳》,此本大約刻於明朝嘉靖年間的一百回版本。水滸傳的版本很多,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故事版本。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系統:簡本和繁本。

• 簡本• 簡本包括了受招安、征遼、征田虎、王慶,打方臘以及宋江被毒死的全部

情節。之所以稱為簡本,主要是文字比較簡單,細節描寫少。已發現的簡本有:

• 百十五回本  百十回本  百二十四回本 • 繁本• 繁本寫得比較細緻,也是流傳最廣的。主要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

七十回本三種。但主要改寫增添的部分都是在招安之後的情節。• 一百回本:在宋江受招安後,又有「征遼」,征方臘等情節。 • 一百二十回本:一百回本基礎上再增加征田虎、征王慶的情節。 • 七十回本:明末金聖歎進行刪改,腰斬一百回本招安以及之後的事,以原

書第七十一回盧俊義的夢作為結尾,再將第一回作為楔子,共為七十回。 • 一般認為只有百回本可能是《水滸》故事成型定書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

傳說故事的版本。

Page 7: 水滸傳

• 譯本• 《水滸傳》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英文版通常將《水滸傳》翻譯成 Water Margin或 Outlaws of the Mar

sh 。在眾多譯本中,最早的當屬賽珍珠女士在 1920年代中後期翻譯的 All Men Are Brothers (四海之內皆兄弟)。書名出自《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933年出版,是《水滸傳》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當時在美國頗為暢銷。但是譯本中有很多錯誤。比如書名的翻譯,就不符合原意,受到過魯迅先生的批評 [來源請求]。對一百零八將的綽號,也往往望文生義,比如將病尉遲的( Yuchi )譯作 "Weichi" ,將花和尚魯智深譯為 Priest Hwa (花牧師),更是將母夜叉孫二娘譯為 "Night Ogre" (夜間的怪物)。

• 迄今為止《水滸傳》被認為比較好的英文版本 [7],應該是中國籍的美國猶太裔學者沙博理先生( Sidney Shapiro )在文革期間受命譯的一百回版的 "Outlaws of the Marsh" (水泊好漢)。他的譯本,被認為更加忠實于原著,而且很貼切地反應了原文的神韻,符合翻譯的「信,達,雅」的原則。可惜由於這個譯本產生於文革時期,影響不大。

• 法語版則將其直譯為 Au bord de l'eau。• 日文版的《水滸傳》的版本非常之多,甚至被改編和演繹成了許多漫畫,電影,電視作品。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8: 水滸傳

文章概述

• 話 說 當 日 智 真 長 老 道 : 「 智 深 , 你 此 間 決 不 可 住 了 。 我 有 一 個 師 弟 , 見 在 東 京 大 相 國 寺 住 持 , 喚 做 智 清 禪 師 。 我 與 你 這 封 書 去 投 他 那 裏 討 個 職 事 僧 做 。 我 夜 來 看 了 , 贈 汝 四 句 偈 子 , 你 可 終 身 受 用 , 記 取 今 日 之 言 。 」 智 深 跪 下 道 : 「 酒 家 願 聽 偈 子 。 」

•     長 老 道 : 「 遇 林 而 起 , 遇 山 而 富 , 遇 州 而 遷 , 遇 江 而 止 。 」 魯 智 深 聽 了 四 句 偈 子 , 拜 了 長 老 九 拜 , 背 了 包 裹 , 腰 包 , 肚 包 , 藏 了 書 信 , 辭 了 長 老 並 眾 僧 人 , 離 了 五 臺 山 , 逕 到 鐵 匠 間 壁 客 店 裏 歇 了 , 等 候 打 了 禪 杖 , 戒 刀 完 備 就 行 。 寺 內 眾 僧 得 魯 智 深 去 了 , 無 一 個 不 歡 喜 。 長 老 教 火 工 , 道 人 , 自 來 收 拾 打 壞 了 的 金 剛 , 亭 子 。 過 不 得 數 日 , 趙 員 外 自 將 若 干 錢 來 五 臺 山 再 塑 起 金 剛 , 重 修 起 半 山 亭 子 , 不 在 話 下 。

•     再 說 這 魯 智 深 就 客 店 裏 住 了 幾 日 , 等 得 兩 件 家 伙 都 已 完 備 , 做 了 刀 鞘 , 把 戒 刀 插 放 鞘 內 , 禪 杖 卻 把 漆 來 裹 了 ; 將 些 碎 銀 子 賞 了 鐵 匠 , 背 上 包 裹 , 跨 了 戒 刀 , 提 了 禪 仗 , 作 別 了 客 店 主 人 並 鐵 匠 , 行 程 上 路 。 過 往 看 了 , 果 然 是 個 莽 和 尚 。

Page 9: 水滸傳

• 智 深 自 離 了 五 臺 山 文 殊 院 , 取 路 投 東 京 來 ; 行 了 半 月 之 上 , 於 路 不 投 寺 院 去 歇 , 只 是 客 店 內 打 火 安 身 , 白 日 間 酒 肆 裏 買 喫 。 一 日 , 正 行 之 間 , 貪 看 山 明 水 秀 , 不 覺 天 色 已 晚 , 趕 不 上 宿 頭 ; 路 中 又 沒 人 作 伴 , 那 裏 投 宿 是 好 ; 又 趕 了 三 二 十 里 田 地 , 過 了 一 條 板 橋 , 遠 遠 地 望 見 一 簇 紅 霞 , 樹 木 叢 中 閃 著 一 所 莊 院 , 莊 後 重 重 疊 疊 都 是 亂 山 。

•     魯 智 深 道 : 「 只 得 投 莊 上 去 借 宿 。 」 逕 奔 到 莊 前 看 時 , 見 數 十 個 莊 家 , 急 急 忙 忙 , 搬 東 搬 西 。 魯 智 深 到 莊 前 , 倚 了 禪 杖 , 與 莊 客 唱 個 喏 。 莊 客 道 : 「 和 尚 , 日 晚 來 我 莊 上 做 甚 的 ? 」 智 深 道 : 「 酒 家 趕 不 上 宿 頭 , 欲 借 貴 莊 投 宿 一 宵 , 明 早 便 行 。 」

•     莊 客 道 : 「 我 莊 今 晚 有 事 , 歇 不 得 。 」 智 深 道 ; 「 胡 亂 借 酒 家 歇 一 夜 , 明 日 便 行 。 」 莊 客 道 : 「 和 尚 快 走 , 休 在 這 裏 討 死 ! 」 智 深 道 : 「 也 是 怪 哉 ; 歇 一 夜 打 甚 麼 不 緊 , 怎 地 便 是 討 死 ? 」 莊 家 道 : 「 去 便 去 , 不 去 時 便 捉 來 縳 在 這 裏 ! 」 魯 智 深 大 怒 道 : 「 你 這 廝 村 人 好 沒 道 理 ! 俺 又 不 曾 說 的 , 便 要 綁 縳 酒 家 ! 」 莊 客 也 有 罵 的 , 也 有 勸 的 。

Page 10: 水滸傳

• 魯 智 深 呵 呵 大 笑 道 : 「 男 大 須 婚 , 女 大 須 嫁 , 這 是 人 倫 大 事 , 五 常 之 禮 , 何 故 煩 惱 ? 」 太 公 道 : 「 師 父 不 知 , 這 頭 親 事 不 是 情 願 與 的 。 」 智 深 大 笑 道 : 「 太 公 , 你 也 是 個 癡 漢 ! 既 然 不 兩 相 情 , 願 , 如 何 招 贅 做 個 女 婿 ? 」

•     太 公 道 : 「 老 漢 只 有 這 個 小 女 , 如 今 方 得 一 十 九 歲 , 被 此 間 有 座 山 , 喚 做 桃 花 山 , 近 來 山 上 有 兩 個 大 王 , 扎 了 寨 柵 , 聚 集 著 五 七 百 人 , 打 家 劫 舍 , 此 間 青 州 官 軍 捕 盜 , 禁 他 不 得 , 因 來 老 漢 莊 上 討 進 奉 , 見 了 老 漢 女 兒 , 撇 下 二 十 兩 金 子 , 一 疋 紅 錦 為 定 禮 , 選 著 今 夜 好 , 日 晚 間 來 入 贅 。 老 漢 莊 上 又 和 他 爭 執 不 得 , 只 得 與 他 , 因 此 煩 惱 。 非 是 爭 師 父 一 個 人 。 」

•     智 深 聽 了 , 道 : 「 原 來 如 此 ! 酒 家 有 個 道 理 教 他 回 心 轉 意 , 不 要 娶 你 女 兒 , 如 何 ? 」 太 公 道 : 「 他 是 個 殺 人 不 貶 眼 魔 君 , 你 如 何 能 彀 得 他 心 轉 意 ? 」 智 深 道 : 「 酒 家 在 五 臺 山 真 長 老 處 學 得 說 因 緣 , 便 是 鐵 石 人 也 勸 得 他 轉 。 今 晚 可 教 你 女 兒 別 處 藏 了 。 俺 就 你 女 兒 房 內 說 因 緣 , 勸 他 便 回 心 轉 意 。 」 太 公 道 : 「 好 卻 甚 好 , 只 是 不 要 捋 虎 鬚 。 」 智 深 道 : 「 酒 家 的 不 是 性 命 ? 你 只 依 著 俺 行 。 」 太 公 道 : 「 卻 是 好 也 ! 我 家 有 褔 , 得 遇 這 個 活 佛 下 降 ! 」 莊 客 聽 得 , 都 喫 一 驚 。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23/c3781.htm                        

Page 11: 水滸傳

影響與價值•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水滸傳》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

• 《水滸傳》被改編成多種曲藝形式。另一篇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提到了「魯智深大鬧五台山」的曲目。評書、蘇州評彈和山東快書都有很多經典節目是取材自《水滸傳》。

• 與《三國演義》相比,《水滸傳》的長處不在於政治和戰爭場面的描寫,而在於主要人物的刻畫和市民生活的描寫。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物個性鮮明,角色語言各有特色。

• 在缺乏知識以及大眾娛樂活動的年代,《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等通俗小說往往就通過民間藝人,以戲曲曲藝的形式,成為了普通民眾僅有的文化活動。其中虛構的人物或者虛構的故事變成為了老百姓眼中的史實。其中很多故事,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松打虎」等,歷來為男女老少所津津樂道。書中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各種道德觀如:輕生死重義氣,敢作敢為,劫富濟貧乃至「忠君反貪」等理念,便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大眾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而這些標準是否真正值得宣揚,又引起各界眾說紛紜。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12: 水滸傳

• 近代民間亦有流傳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意年輕人不該讀《水滸傳》,否則容易嚮往打打殺殺的生活,盲目崇尚武力與江湖義氣,過分反叛,脫離現實;而老年人不應該讀《三國演義》,因為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鈎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著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

• 從歷史角度看,對於《水滸》的爭論焦點則集中在主要人物宋江所表現出的「忠君報國」的思想上。反面觀點一般認為宋江的思想有其局限性,梁山好漢受到招安後又為朝廷去征討各地山賊,下場悲慘,是出歷史悲劇。正面觀點一般認為宋江相對於其他草莽英雄思想進步,對當時社會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13: 水滸傳

評價• 《水滸傳》亦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學成就上受到後世不少文

學評論家的贊許 :• 金聖嘆將《水滸傳》與《離騷》、《莊子》、《史記》、「杜詩」、

《西廂記》合稱為「六才子書」。馮夢龍將《水滸傳》與《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定為「四大奇書」。後來《儒林外史》、《紅樓夢》與《水滸傳》等「四大奇書」合稱為「六大奇書」。

• 到了 20世紀,文學評論家除了評論《水滸傳》的文學成就,亦開始對《水滸傳》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和價值觀產生興趣。

• 1930 年代初,魯迅在《三閒集· 流氓的變遷》中曾這樣評論《水滸傳》:「『俠』字漸消,強盜起了,但也是俠之流,他們的旗幟是『替天行道』。他們所反對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們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Page 14: 水滸傳

• 對於《水滸傳》的思想傾向歷來有不同看法 [ 。一種觀點認為認為《水滸傳》表現的是忠義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贄。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是一部寫給強盜看的書,是教人做強盜的書。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認為《水滸傳》教壞了百姓,強盜學宋江。並且認為如果不禁毀《水滸傳》,對於世風的影響是不堪設想的。當時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議,將《水滸傳》在全國各地收繳。另外一個持這種觀點的人是金聖嘆這也是他把七十回以後砍掉的原因之一。

• 1950 年代,當時所持的看法是認為 [2]《水滸傳》是描寫歌頌農民起義的。這種看法是當時各種教科書、文學史和小說史所持的一個主流的看法

• 。• 毛澤東在 1970年代、文革將近尾聲時,亦對《水滸傳》的價值觀作了評論 [8]:「《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又屏晁蓋於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義,把晁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讓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鬥爭,是地主階級內部這一派反對那一派的鬥爭。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臘。」又說:「《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他的言論曾使中國掀起一場「評《水滸》運動」。此時官方的觀點認為,《水滸傳》是一部宣揚投降主義的書;宋江所執行的是一條投降主義的路線,否定了晁蓋的革命路線。晁蓋和宋江是兩條路線的鬥爭,宋江上山以後就排斥晁蓋,而且 108人就沒有晁蓋的名字、沒有他的地位。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15: 水滸傳

圖片錦集

     資料來源: http://www.dajiyuan.com/b5/8/6/16/n2157036.htm

Page 16: 水滸傳

參考文獻• 1.0 1.1 1.2 1.3 1.4 1.5 1.6 曹晉傑、朱步樓,《施耐庵新證》,學林出版社, 1987年 4月

• 2.0 2.1 2.2 2.3 長春人民廣播電台,《水滸評論集》,《工農兵通訊》增刊 •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卷六《說公案》第三「水滸傳」,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 王利器,《水滸全傳》是怎樣纂修的?《文學評論》 1982年第 3期。• • 戴不凡,《小說見聞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第 90-135頁。• • 高儒,《百川書志》。

• 施耐庵、羅貫中著,沙博理譯,《水滸傳(英文)》,外文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毛澤東傳( 1949-1976)》。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17: 水滸傳

後起之秀• 水滸一百單八將 • 《水滸無間道》 • 《水滸後傳》 • 《蕩寇誌》 • 《水滸傳》(舞台劇作家林奕華指導的舞台劇,以水滸傳為藍本,探討現代男人的生存壓力, 2008年將作亞洲巡演)

• 電子遊戲 • 水滸傳天導108星(日本光榮公司) • 水滸傳 (遊戲)(日本光榮公司) • 歡樂水滸傳 • 水滸傳Online • 水滸Q傳 • 幻想水滸傳系列(日本科樂美製作 )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18: 水滸傳

好站連結• 水滸大觀園--水滸傳研究 • 水滸傳主題網站 • 水滸傳UTF-8版在線閱讀 • 水滸傳全文檢索 • 水滸之旅 • 中國水滸文化傳播中心 • 水滸傳全文下載 • 水滸傳奇 • 談賽珍珠和沙博理的《水滸》 • 談《水滸傳》思想的複雜性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4%E6%BB%B8%E5%82%B3

Page 19: 水滸傳

與水滸傳有關的歇後語或諺語• 1. 表壯不如裡壯: ( 諺語 )比喻丈夫有才能還不如妻子有賢德。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我哥哥為人質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壯不如裡壯。』」• 2. 不怕官,只怕管: ( 諺語 )直接受人管轄,無可奈何,只得聽命於人。 水滸傳˙第• 二十八回:「好漢休說這話!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 頭!• 」亦作「不怕縣官,只怕現管」。•3. 沒巧不成話: ( 諺語 ) 沒有巧合就不會湊成一個故事。比喻事情的發生非常湊巧。

•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自古道:『沒巧不成話。』這婦人正手裡拿叉竿不牢,失手滑• 將倒去,不端不正,卻好打在那人頭巾上。」亦作「無巧不成話」﹑「無巧不成書」。

• 4. 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 諺語 )形容思考一下子便有了主意。 水滸傳˙第二回:• 「王四只管叫苦,尋思道:『銀子不打緊。這封回書卻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 5. 風不來,樹不動: ( 諺語 )事情發生都可以找到原因。 水滸傳˙第二十回:「常言• 道:『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亦作「風不搖,樹不動」。

• 6. 逢山開路,遇水填橋: ( 諺語 ) 遇到什麼問題就去解決什麼問題。  水滸傳˙第一○七回:「再說盧俊義這支兵馬,望西京進發,逢山開路,遇水填橋。」

            

Page 20: 水滸傳

• 7. 丟下瓦磚兒,一個個要著地:(諺語)比喻說話要有根據。水滸傳˙第二十• 四回:「你胡言亂語,一句句都要下落,丟下磚頭瓦兒,一個也要著地。」•8.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 諺語 )比喻因同類的人遭到不幸而悲傷。水滸傳˙第

• 二十八回:「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報你知道。豈不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9.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 諺語 ) 雞口,雞的口,小而潔。牛後,牛的肛門,大

• 而不淨。全句為比喻人寧可在小場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場面為人所支配。水• 滸傳˙第九十九回:「城池堅固,糧草豐足,尚可戰守。古語有云:『寧為雞• 口,無為牛後』。」或作「寧為雞口,毋為牛後」。•10. 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 諺語 ) 異鄉雖好,卻不是久留的地方。水滸傳˙

• 第六回:「二人道:『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俺二人只好撒開。』」•11. 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 諺語 )度量大的福氣也大,心機深、會算計的人

• 則容易招致大禍。形容待人要心存寬厚,不要多用心計。水滸傳˙第十九回:• 「可憐王倫做了半世強人,今日死在林 之手。正應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機• 深禍亦深』。」

• 12. 割貓兒尾拌貓兒飯: ( 諺語 )比喻拿這人的利益用在這人的身上。水滸傳˙第• 六十二回:「李固,你割貓兒尾拌貓兒飯。北京有名恁地一個盧員外,只值得• 這一百兩金子!」

    資料來源: 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Page 21: 水滸傳

賞析• 小說採用全知的敘事觀點。有旁敘,有獨白,有對話;文字方面,大量使用方言、俗語。這使得人物性格益加鮮明。花和尚仗義助人、粗中有細;劉太公恭謹溫厚、軟弱無奈;小霸王恃強凌弱、欺善怕惡,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

Page 22: 水滸傳

心得感想

看完這本書,我發現作者在人物刻畫的方面描繪的出神入化,讓我彷彿身歷其境,在北宋末年那群雄亂起的年代,善良的百姓是如何被欺壓至無法忍耐到勇敢反抗的情節與緊湊的節奏讓人看得入神,加上文章內容簡潔明瞭、老嫗能解,時而幾句文言讓人更能強烈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