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

17
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 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例 例例例

Upload: tallulah-lynch

Post on 01-Jan-2016

8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例谈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 沈为慧. 内 容 提 纲.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 —— 以“红军长征”为例. 二、有效的教学素材 —— 以“王安石变法”为例.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 —— 以“五四运动”为例.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 —— 以“卡廷事件”为例.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 —— 以“红军长征”为例.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 : 第五次反“围剿” ; 红军的长征 ; 遵义会议 ;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 理解 : 正确认识遵义会议在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的作用。 运用 : 分析 前三次反“围剿” 胜利和 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例谈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三中 沈为慧

内 容 提 纲一、有效的教学目标——以“红军长征”为例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五四运动”为例

二、有效的教学素材——以“王安石变法”为例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以“卡廷事件”为例

•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 : 第五次反“围剿”;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三大主力红

军会师。• 理解 : 正确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 运用 : 分析前三次反“围剿”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比较分析;发展异同;问题探究;深化认识;延伸现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以“红军长征”为例

• 一、基础性目标• 1 .能结合课文,分析出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2 .能结合地图,简要说出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 3 .能写出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长征胜利的影响。• 4 .能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史料,分析出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 5 .阅读相关史料,概括“军爱民”“民拥军”的史实,体会长

征途中的军民关系及其对长征胜利的影响。• 二、发展性目标• 思考遵义会议的召开、红军长征的胜利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

产生的影响。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以“红军长征”为例

目标要明确

• 宋神宗召集司马光、王安石等人讨论问题:•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 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 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

二、有效的教学素材——以“王安石变法”为例

• 组建主持变法的机构:• 王安石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此前一天,又任命了反对“大变法度”的富弼任宰相;• 二十多天后,朝廷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主持变法的

机构,由王安石与管军事的知枢密使陈升之共同主持,筹划与制定新的法规。

• 宋神宗还任命了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的苏辙负责条例司文件的起草工作。

二、有效的教学素材——以“王安石变法”为例

• 关于青苗法:• 苏 辙: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

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 欧阳修:秋料钱于五月俵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缺?直是放债取利尔。

• 做 法: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由于执行不一 , 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 35倍!

二、有效的教学素材——以“王安石变法”为例

过程要有趣

• 五月大事记:• 5 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无权释放。• 6 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 7 日,被捕学生保释出狱。• 8 日,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9 日,蔡元培辞去北大校长之职。• 10日, 32名学生受审。 • 11日,两名街头演讲的清华学生被捕。• 12日,北京大中学全体学生向政府投案,静候处分。• 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 14日,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五四运动”为例

• 五月大事记(续):• 1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职员联合会”成立。• 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20日,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 18、 20、 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

,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 • 23日,北京 11种支持学生的报刊被查禁。• 25日,政府计划用军警干涉学校的行政;解散学生团体;强迫学生上课,否则开除。北京的教员威胁:集体辞职。

• 26日,上海 2 万多学生罢课。• 27日,上海学生派联络组到各商会,并在学生联合会里设

立劳工部。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五四运动”为例

• 六月大事记:• 1 日,北京戒严。• 2 日, 7 名学生被捕。• 3 日,被捕学生数上升到 400!• 4 日,被捕学生数上升到 1150!• 5 日,上午,上海罢市。• 下午,军警从学校撤退,但学生拒绝走出监狱。• 6 日,学生要求罢免三个卖国贼。• 7 日,政府认错,警察道歉,各界调解。• 9 日,学生走出了监狱。• 6 日,南京、宁波、厦门罢市。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五四运动”为例

• 六月大事记(续):• 7 日,镇江罢市。• 8 日,苏州、常州、无锡、扬州、九江、芜湖、安庆罢市。• 9 日,杭州罢市。• 10日,武汉、济南、天津罢市;沪宁杭甬铁路工人和各轮船水手全体罢工。

• 有银行家警告政府:“如果今天再不解决,明天金融就无法维持。”

• 10日,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28日,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五四运动”为例

方法要得当

• 1943 年 4 月 13日,德国柏林电台的新闻报道:• 据来自斯摩棱斯克的报道说,当地(卡廷森林)发现了布尔什维克大规模秘密处决波兰人的地点,……我们发现了一万余名波兰军人的尸体,这几乎等于波兰军官的总数。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以“卡廷事件”为例

• 1943 年 4 月 15日,苏联政府发表公报: • 德国…企图利用这些谎言掩盖由他们自己制造的滔天罪行。• 第一 , 在 1941年夏 , 在红军撤出斯摩棱斯克地区后,从事建筑工作的波兰战俘和大批苏联公民一起落入德军手中;第二 , 德国人所说的发现大批遗骸的村庄是历史上有名的墓葬考古挖掘地。

1941 年 7 月,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摩棱斯克地区。

• 1943 年 4 月 30日国际委员会的调查报告: • 解剖的尸体都是头部中弹而死,子弹都进入后颈。……所有子弹都是从口径不超过 8 毫米的手枪中射出的。发掘出的尸体的制服,尤其是纽扣、军衔标志、装饰物、靴子的式样等等,毫无疑问是波兰的。他们穿着冬天的衣服……在尸体上发现的文件——日记、信件、报纸——的时间范围是1939年秋天到 1940年三四月间。迄今为止,可以确定的最近的时间是一份苏联报纸上的 1940年 4 月 22日的日期。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以“卡廷事件”为例

注: 1941 年 7 月,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摩棱斯克地区。

• 1943 年 9 月苏联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情况:• 数十名西方记者受邀看了苏联医生正在演示的尸体解剖。医

生把一块块脑、肝、脏等放在餐碟里展示,并大声说机体组织很新鲜。而且 ,尸体头上的德国造子弹和从脑后开枪的“纳粹方式”,均说明凶手为德国。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以“卡廷事件”为例

1943 年 9 月,苏联收复斯摩棱斯克。

• 表 1 史料信度评级表评价对象 信度级别 评 定 理 由德国新闻苏联公报国际调查苏联调查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以“卡廷事件”为例

第一级 /A 第二级 /B 第三级 /C 第四级 /D

都是可信的 大部分是可信的

小部分是可信的

没有可信的

• 表 2 可信度评级标准

• 表 3 “ 史料信度评定理由”评价量规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以“卡廷事件”为例

超过标准(5 分 )

达到标准(4 分 )

接近标准(3 分 )

尝试标准(2 分 )

理由数量

每项写出 3个 , 计 9 个

每项 2 - 3个 , 计 6 个或 6 个以上

每项 1 - 2个 , 计 3 个以上

每项 0 - 1个 , 计 1 -3 个

契合程度

都能紧紧围绕问题的中心

大部分能围绕问题的中心

小部分能围绕问题的中心

基本都不能围绕问题的中心

文字表述

语句完整,用词恰当,无错别字

很少有语病、不当用词和错别字

有多处语病、不当用词和多个错别字

语句不完整 , 用词不恰当 , 错别字较多

评价要到位

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目标要明确

过程要有趣

方法要得当

评价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