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前膜分类

12
黄黄黄黄黄黄

Upload: bradford-jerry

Post on 01-Jan-2016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黄斑前膜分类. Gass 分期. 根据眼底表现分为 3 级: 0 级:透 明 , 视 网膜内 层不变 形 ; I 级:薄膜 , 视网膜内表面变形 ; II 级:厚 膜 , 灰色 , 其下 血管不清 , 视网膜 明显变形. 特发性黄斑前膜分期. 1997 年张惠蓉等 将 其眼底 表现分为 3 期 : I 期 : 黄斑区 视网膜呈 金箔 闪烁样反光 , 或有轻度放射状皱褶 , 或伴有小血管迂曲 , 偶有 小 点状出血 和微血管瘤 形成 。 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黄斑前膜分类

黄斑前膜分类

Page 2: 黄斑前膜分类

Gass 分期根据眼底表现分为 3 级:0 级:透 明 , 视 网膜内 层不变 形 ; I 级:薄膜 , 视网膜内表面变形 ; II 级:厚膜 , 灰色 , 其下血管不清 , 视网膜明显变形

Page 3: 黄斑前膜分类

特发性黄斑前膜分期1997 年张惠蓉等 将其眼底表现分为 3 期 : I 期 : 黄斑区视网膜呈金箔闪烁样反光 , 或有轻度放射状皱褶 , 或伴有小血管迂曲 , 偶有小点状出血和微血管瘤形成。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II 期 : 有灰白色膜形成但较薄 , 位于黄斑中心或位于上 , 下血管弓。膜的形态呈三角形。膜收缩可使其附近的视 网膜形成明显的放射状皱褶 , 小血管牵拉呈螺旋状 , 如位于旁黄斑区 , 则黄斑变薄呈红色或形成囊样水肿。视力中等下降 , 约在 0 . 15 ~0 . 17 之间。 III 期 : 灰白色膜形成明显 , 有黄斑囊样变性 , 或板层破孔 , 或黄斑破孔形成。

Page 4: 黄斑前膜分类

黄斑前膜的 OCT 分级1996 年 Wilkin 等对 160 例黄斑前膜患者的 18 6 眼进 行 OCT 检查 , 发 现前 膜在 OCT 图 像上一 般表现为 2 种情况 : ( 1 ) 前膜与视网膜内层明显分离。( 2 ) 前膜紧贴于视网 膜表 面 , 可 以通 过 前膜 与视 网 膜组 织 反射 性对比、 中心凹变陡、 膜边缘隆起等特征来辨别。

Page 5: 黄斑前膜分类

特发性黄斑前膜 O CT 分类刘 杏等 对 67 例特发性黄斑前膜进行 O CT 检查。图像分为 4 种情况 : 1. ER M s 伴黄斑水 肿 ; 2. 增生 性 ER M s ;3. ER M s 伴假 性黄斑 裂孔 ; 4. ER M s 伴 板层黄斑裂孔。

Page 6: 黄斑前膜分类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 OCT 分类

(Hwang et al., 2012)Hwang, J.U., Sohn, J., Moon, B.G., Joe, S.G., Lee, J.Y., Kim, J.G., and Yoon, Y.H. (2012). Assessment of macular function for 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s classified by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53, 3562-3569.

Page 7: 黄斑前膜分类

(Watanabe et al., 2009)Watanabe, A., Arimoto, S., and Nishi, O. (2009). Correlation between metamorphopsia and epiretinal membran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indings. Ophthalmology 116, 1788-1793.

Page 8: 黄斑前膜分类

Watanabe, A., Arimoto, S., and Nishi, O. (2009). Correlation between metamorphopsia and epiretinal membran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indings. Ophthalmology 116, 1788-1793.

Page 9: 黄斑前膜分类
Page 10: 黄斑前膜分类

Shiono, A., Kogo, J., Klose, G., Takeda, H., Ueno, H., Tokuda, N., Inoue, J., Matsuzawa, A., Kayama, N., Ueno, S., et al. (2013). Photoreceptor outer segment length: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 surgery. Ophthalmology 120, 788-794.

Page 11: 黄斑前膜分类

IS/OS line , ELM line,COST line 缺失长度分级• 0 级:连续的,无缺失• 1 级: <200um• 2 级: >200um (Oster et al., 2010)

Oster SF, Mojana F, Brar M, et al. Disruption of the photoreceptor inner segment/outer segment layer on 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s a predictor of poor visualacuity in patients with epiretinal membranes. Retina 2010;30:713–718

Page 12: 黄斑前膜分类

想法

分级 视物变形度

视力 INL厚度 PROS COST LINE缺失长度

中心凹

01

术后分类:时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