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淚珠

140
1 愛愛愛愛 愛愛 愛愛愛

Upload: autumn-koch

Post on 02-Jan-2016

5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愛之淚珠. 第六課. 李黎. 課前引導 沙加汗啊, 你容許你帝王的權力消失, 你卻願望著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 舒伯特˙小夜曲. 我的歌聲穿過深夜,向你輕輕飄去, 在這幽靜的小樹林裡,愛人我等待你; 皎潔月光照耀大地,樹梢在耳語, 樹梢在耳語。 沒有人來打擾我們,親愛的別畏懼, 親愛的別畏懼!. 歌聲也會使你感動,來吧,親愛的! 願你傾听我的歌聲,帶來幸福愛情, 帶來幸福愛情,幸福愛情! 你可聽見夜鶯歌唱?她在向你懇請, 她要用那甜蜜歌聲,訴說我的愛情; 她能懂得我的期望,愛情的苦衷, 愛情的苦衷。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愛之淚珠

11

愛之淚珠李黎

第六課

Page 2: 愛之淚珠

22

課前引導

沙加汗啊,你容許你帝王的權力消失,你卻願望著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

Page 3: 愛之淚珠

33

舒伯特˙小夜曲

我的歌聲穿過深夜,向你輕輕飄去, 在這幽靜的小樹林裡,愛人我等待你; 皎潔月光照耀大地,樹梢在耳語, 樹梢在耳語。 沒有人來打擾我們,親愛的別畏懼, 親愛的別畏懼!

Page 4: 愛之淚珠

44

歌聲也會使你感動,來吧,親愛的! 願你傾听我的歌聲,帶來幸福愛情, 帶來幸福愛情,幸福愛情! 你可聽見夜鶯歌唱?她在向你懇請, 她要用那甜蜜歌聲,訴說我的愛情; 她能懂得我的期望,愛情的苦衷, 愛情的苦衷。 用那銀鈴般的聲音,感動溫柔的心, 感動溫柔的心。 歌聲也會使你感動,來吧,親愛的! 願你傾聽我的歌聲,帶來幸福愛情, 帶來幸福愛情,幸福愛情!

Page 5: 愛之淚珠

55

皇室戀情之愛與哀

1.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 李楊戀 ~2. 夢裡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 李後主與大小周后3. 不愛江山愛美人 ~ 溫莎公爵 & 辛普森 ~

Page 6: 愛之淚珠

66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n.xinhuanet.com/2006-08/01/content_7661908.htm

七月七日長生

殿夜半無人私語

1. 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Page 7: 愛之淚珠

77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n.xinhuanet.com/misc/2008-07/04/content_13728390.htm

Page 8: 愛之淚珠

88

http://tech.qq.com/a/20080418/000164_1.htm

2. 李後主與大小周后

Page 9: 愛之淚珠

99

大小周后:史上最薄命的两朵姐妹花皇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86f1a01000agg.html

Page 10: 愛之淚珠

1010http://www.sfuta.com/bbs/viewtopic.php?t=14525

1936 年,愛德華八世發表廣播講話,宣布退位。

3. 不愛江山愛美人

Page 11: 愛之淚珠

1111

溫莎公爵 & 辛普森

http://shizuka.net63.net/?p=57

Page 12: 愛之淚珠

1212

英國皇室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到今天,流傳已經長達 70 年,溫莎公爵本來是英國王位繼承人,但是他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後來決定放棄江山,迎娶這位絕世美女,這段流傳 70 年的浪漫愛情故事,感動過很多人,今天我們要透過一段相當難得的歷史畫面,帶您重溫這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年輕的辛普森女士,眉清目秀、靈氣十足,她就是讓英國愛德華八世,也就是後來的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的那位傳說中的美女。

Page 13: 愛之淚珠

1313

身為皇位接班人,愛德華八世對辛普森女士一見傾心,但辛普森當時已經是有夫之婦,漸漸的兩人越來越不可自拔,即使他們一個是即將繼位的英國王儲,一個是離過婚的美國女人。影片旁白:「 1936 年,悲劇打擊了英國。」

愛德華八世的父親喬治五世駕崩,雖然愛德華還是接了王位,但他大膽向總理鮑德溫提出,想和辛普森女士結婚的想法,為英國帶來了憲政危機,也震驚了英國國教。

Page 14: 愛之淚珠

1414

總理鮑德溫給他 3 個選擇: 1.取消結婚的想法。 2. 迎娶辛普森但內閣將總辭。 3. 退位。

結果他選擇第三,為美人放棄江山,編織出世人傳誦的愛情故事,「不愛江山,愛美人」這句話,從他們開始流傳。

愛德華八世當時透過收音機,宣布了這段著名的退位宣言。愛德華八世:「我發現我不可能承受作為國王的沈重負擔,如果沒有我所愛的女人幫助和支援。」

Page 15: 愛之淚珠

1515

為了所愛的女人, 1937年 6月 3 日,愛德華八世被降掉成溫莎公爵,和心愛的人終於結婚。新郎緊張的整理領帶,新娘穿上合身窄腰的禮服,身型顯得十分修長,結婚地點,在法國一座古堡,沒有任何英國皇室參加,賓客顯得有點稀少, 2 人廝守35 年之後,溫莎公爵因為咽喉癌病逝。

英國女王這時候,才出席他的葬禮,但披著黑紗的溫莎公爵夫人,孤獨終老,兩人也沒有生下任何子嗣,這段傳奇的宮廷戀情,流傳到今天,剛好 70 年。

Page 16: 愛之淚珠

1616

一、知人論世~ 作者其人其事其書二、軼聞趣談~ 作者相關事典三、文心對焦~ 題解四、探驪得珠 ~ 課文賞析五、文學殿堂 ~ 旅遊文學及遊記源流六、妙筆生花 ~ 文法修辭成語對聯七、提綱挈領 ~ 章法結構八、集思廣益 ~ 課後問題討論九、更上一層 ~ 延伸閱讀十、應用練習 ~ 字辭辯證及應用練習解答十一、網路資源 ~ 本課相關及圖文資料 來源◎五、六、九、十等四個單元建議配合電子講義使用。

Page 17: 愛之淚珠

1717

一、知人論世~ 作者其人其事其書 ~

回目次

Page 18: 愛之淚珠

1818

李黎生平著作二三事旅行觀點

Page 19: 愛之淚珠

1919

泰姬陵

Page 20: 愛之淚珠

2020

李黎,本名鮑利黎,安徽省 和縣人,民國三十七年 出生於南京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後,赴美就讀普渡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曾任編輯和教職,現居美國加州,從事文學創作與翻譯。

作者第一段

Page 21: 愛之淚珠

2121

李黎在高雄女中時期,即開始寫作散文,大學畢業後發表第一篇小說〈譚教授的一天〉,其後寫作不輟,曾獲聯合報中篇、短篇小說獎。近年的作品以散文為主,文字在簡潔俐落之中常含深遠意義。

作者第二段

Page 22: 愛之淚珠

2222

著有小說集《最後夜車》、《天堂鳥花》與《袋鼠男人》等;散文集《悲懷書簡》、《尋找紅氣球》和《玫瑰蕾的名字》《海枯石》等。

作者第二段

李黎曾經遭遇大兒子驟逝的打擊,她將文學從作為與他人心靈交流的方式變為治療自己創傷的良藥,在鉅痛中,把對亡兒的思念之情一筆一筆像灑血般寫出來,稍後又逐漸思索生死的問題,讀了許多她希望能尋找一些答案的書,寫下自己的感受。這一切輯成了《悲懷書簡》,她認為是對自己心靈創痛的洗滌,同時希望能對有痛苦失落經驗的人有所撫慰。她在喪子四年後又生一子,取名天晴。她記錄天晴出生、成長的過程,並抒發對生命的看法,後來出版《晴天筆記》。

見下頁

Page 23: 愛之淚珠

2323

李黎的先生薛人望專精生殖生物學的研究,曾以英文構思名叫 The Kangaroo Man《袋鼠男人》的小說故事大綱,所用的題材是其學術生涯中與其他科學工作者和醫生們相 處的經驗,以其熟知的理論基礎,把一個男人懷孕生子的虛構故事結合到現代社會男女角色探討的層面上。文中除了男人的「人造肚囊」一段在醫學上尚未有案例外,其他過程在學理和技術上都是可以站得住腳的。寫作過程中,他們一家遭到重大的打擊—十三歲的長子天天因先天性心臟血管發育異常而遽然去世,他們深深體會到生命的無 常。而「袋鼠男人」的故事中主角熱切地希求一個新生命的 延續深深打動了他們,李黎深知先生希望這本書能寫成發表,於是在身體和心情都略為康復之後,著手寫成《袋鼠男人》(聯合文學出版,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五年改編為電影。

Page 24: 愛之淚珠

2424

二、軼聞趣談 ~ 作者相關事典 ~

回目次

Page 25: 愛之淚珠

2525

作家李黎曾經遭遇喪子之痛,為著讓遺失的孩子重返人間,李黎展開連串的身心折磨,重新接通已結紮的輸卵管,不斷嘗試科學檢驗,並與從事生殖醫學科學的丈夫聯合寫完《袋鼠男人》後,終於奇蹟出現,李黎又有了兒子天晴。從失去到復得,她以文學之筆,寫出為人父母心情的《晴天筆記》。(摘錄陳文芬撰稿,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十三日)

Page 26: 愛之淚珠

2626

作者自述旅行觀點 我的旅行早在出發之前就開始了:閱讀是第一步,同時雖作著種種安排,心知到時說不定會出現「今天是星期二,然而這裡不是比利時」的狀況,暗暗期待著旅人必不可缺的驚喜。

旅程結束之後有家可歸,有個舒適的窩讓我歇息、回味、用文字記下新的經驗─這處地方,是絕對不能有意外的。

Page 27: 愛之淚珠

2727

文體、主旨泰姬陵世界遺產新世界七大 奇蹟最新世界七大 奇景

泰姬陵

三、文心對焦 ~ 題解 ~

回目次

Page 28: 愛之淚珠

2828

本文選自《尋找紅氣球》,作於民國八十八年,為作者旅行印度,參觀泰姬陵後所寫的遊記。

在這樣一個全民出走的時代,旅遊書寫排山倒海而來,臺灣在經歷五十年代政治壓力、六十年代經濟困頓、七十年代毫芒初露之後,旅遊文學由基礎薄弱的次文類漸趨熱門,主要表現為三大傾向:(一)物化:結合遊樂指南,重在消費,從地圖車票參觀券式的觀光手冊到標榜「旅行就是一種 shopping 」。(二)心靈回歸:地點已非敘述重點,旅行淡出成為一種隱喻,概括世間種種情感與起落,一種自我的檢視與回歸。(三)環保:各種深度旅遊、在地旅遊等主題式發揮,如劉克襄、徐仁修、廖鴻基之類寫作。本書偏向第二類心靈的檢視與回歸。  

以歷史系、政治研究所為求學背景,李黎近來選定旅行、文學、電影為文字走向,在尋找紅氣球中,完全展現出計畫性主題寫作的力道與精準,在限定等長的字數中,篇篇富企圖心、穿透力,意涵深厚,文字雋永,精簡而意在言外的篇題尤其令人賞愛不置。有一種文字,可以記事記物而不記感情的嗎?內斂自持的風格,使情感蘊藉於中而不發揚踔厲,露才揚己,於是看完愛之淚珠,你只記得泰姬陵路上裸身小女孩的笑靨,在淒慘的貧窟中如瞬息綻開的一朵花……。 (節錄自張瑞芬 夢想家的心靈地圖)

Page 29: 愛之淚珠

2929

題目「愛之淚珠」,出自於泰戈爾詩作《愛貽集》第一首詩首句:「沙加汗啊,你容許你帝王的權力消失,你卻願望著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泰戈爾以愛之淚珠喻泰姬陵之建築形式以及沙加汗與蒙泰姬的愛情故事。作者借以為題,描寫自己遊歷泰姬陵所見所思。

Page 30: 愛之淚珠

3030

  沙加汗啊,你容許你帝王的權力消失,你卻願望著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  「時間」不憐憫人的心,只嘲笑它可悲的記憶之掙扎。  你用美麗去引誘他(指時間),把他俘獲,用不滅的形,冠戴在無形的死亡之上。  在夜的靜寂中向你愛人耳邊低語之祕密,鑄成這石頭的永恆靜默。  雖則帝國崩坍向塵埃,多少世紀消失在陰影裡,那大理石卻依舊向星空嘆息:「我記得。」  「我記得」─但是生命卻 忘記,因為她被召喚趨向無盡期:她踏上她的旅程,無所負荷,將她的記憶留給這寂寂的美麗形式。

《愛貽集》第一首詩

Page 31: 愛之淚珠

3131

http://goes.airtofly.com/www/yztx002/1537220772615372217953221.htm

泰姬陵 Taj Mahal

Page 32: 愛之淚珠
Page 33: 愛之淚珠
Page 34: 愛之淚珠
Page 35: 愛之淚珠
Page 36: 愛之淚珠
Page 37: 愛之淚珠
Page 38: 愛之淚珠
Page 39: 愛之淚珠

3939

沙伽罕,你知道,生命和 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

Page 40: 愛之淚珠

4040

泰姬陵為世界七大 奇觀之一。十七世 紀時沙加汗為悼念其妻蒙泰姬而建。其中使用的珍貴建材無數,加上兩萬人的精雕細琢,歷時二十二年,才成就這一座華麗的殿堂。作者在被這座美麗建築震懾的同時,也思考這美景背後的故事及其文化意涵;其文筆理性沉靜,即便歌詠泰姬陵的美或敘述沙加汗晚年的寂寥,亦無矜誇或激昂。本文將寫景、抒情、敘事和議論結合在一起,是一篇內容與形式兼顧的佳作。

http://heritage.news.tom.com/1099/20041025-25181.html

Page 41: 愛之淚珠

4141

大理石建築景觀

泰姬陵大理石建築 大理石雕刻造型

Page 42: 愛之淚珠

4242

世界遺產之意義

世界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依據 1972年 11月 16 日於會員大會所通過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由「世界遺產委員會」與「世界遺產基金會」於 1976 年運作後的成果。自 1978 年開始將各國申請案件審議而列名之。

世界遺產之類型可分為三類:( 1)文化遺產( 2)自然遺產( 3)兼有兩者之複合遺產。

Page 43: 愛之淚珠

4343

新世界七大 奇蹟

古世界七大 奇蹟是由希臘學者希羅多德所認定,認定的方式,是以希臘世界即使用再多人力都無法完成為標準,目前僅存埃及吉札金字塔。

新世界七大 奇蹟則為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瑪哈陵、中國萬里長城、柬埔寨吳哥窟、印尼婆羅浮屠佛塔、義大利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

Page 44: 愛之淚珠

4444

最新世界七大 奇景

www.new7wonders.com網站2007年 7月 7 日宣布,在大 約全球約1億人參加網路投票後,世界新七大 奇景出爐。

這七地為 中國長城、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耶穌基督像、古印加帝國秘魯馬丘比丘古城、墨西哥奇琴伊察瑪雅城遺址、古羅馬競技場和印度泰姬瑪哈陵。

Page 45: 愛之淚珠

4545

最新世界七大 奇景

不過,負責核定世界遺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願支持這項活動;這個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世界新七大 奇景是一項私人 活動的結果,並不能對保存這些遺址貢獻任何重大且持久的途徑」。

古代的世界七大 奇景中,目前只剩埃及金字塔存留,然而,埃及金字塔也被屏除在最新世界七大 奇景之外,為世界榮譽奇景。

Page 46: 愛之淚珠

4646

沙加汗政績 沙加汗大帝曾在孟加拉打敗葡萄牙人,將印度人解放出來;他征戰印度南方使得諸國臣服於他,從而帝國版圖再次擴張,但他也窮兵黷武的征戰中亞卻一次次無功而返,使得蒙兀兒帝國國庫空虛,開始走向衰敗。 1657 年,沙加汗病重,四個王子互相爭戰, 1658 年三王子奧朗則布獲得勝利,囚禁沙加汗,自己登上王位。

Page 47: 愛之淚珠

4747

課文賞析第一二段第三四段第五六七段第八九十段第十一十二段

泰姬陵

四、探驪得珠

回目次

Page 48: 愛之淚珠

4848

第一、二段大意

以印度導遊之言為自己的泰姬陵之行揭開序幕,流露自己對泰姬陵的嚮往期待。

Page 49: 愛之淚珠

4949

「世上只有兩種人:到過泰姬陵的,和沒到過泰姬陵的。」這是我的印度導遊的名言。

從第二種人變成第一種人的機會終於盼到了。天還沒亮我就起床,從新德里搭乘六點鐘的頭班火車去阿格拉—這一天不但要看到泰姬陵,而且要趕在每天平均兩萬五千名遊客的前頭,才可以安靜從容地看她。

( New Delhi),印度首都,位於舊德里之南,亞穆那河的西岸。

( Agra ),位於新德里東南,濱亞穆那河,曾是蒙兀兒帝國首都 。

意謂印度導遊對泰姬陵的自豪

Page 50: 愛之淚珠

5050

第一、二段賞析

作者引用印度導遊的「名言」切入主題,再加上趕早的行程,顯現對泰姬陵的憧憬。導遊之言以兩種人的對比,表露出對泰姬陵的喜愛與自豪,這也埋下後文讚頌泰姬陵的伏筆。作者並輕描淡寫地揭示泰姬陵為全球熱門景點。

Page 51: 愛之淚珠

5151

Page 52: 愛之淚珠

5252

第三、四段大意

因為對泰姬陵印象太好,作者擔憂親眼目睹會失望。結果不然,引盧西迪之言說明泰姬陵難以形容的美。

Page 53: 愛之淚珠

5353

門樓外小販早已嚴陣以待,一擁而上兜售小模型、圖畫照相、鑲嵌大理石片……這些早已見過無數次的仿製形象。出生在 印度 孟買的英國作家盧西迪,就寫他初訪泰姬陵之前猶豫再三的心情,為的正是擔憂讀過見過太多二手的描繪與複製,一旦面對本相,是否仍然能維持欣賞的純粹?

擺好嚴整的陣勢,等待來犯的敵人。此指小販積極求售物品。

把東西嵌入某物中。嵌,音ㄑ一ㄢ。

( Salman Rushdie,1947 ~),印度裔英國小說家,著有《魔鬼詩篇》和《足下的土地》等。因《午夜的孩童》(獲布克獎)獲得肯定。《魔鬼詩篇 》一書被憤怒的穆斯林領導者抨擊為褻瀆神明的作品,柯梅尼判處他死刑,因而成為國際焦點,被迫藏匿多年。

Page 54: 愛之淚珠

5454

正如張愛玲的話:「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對世界名勝古蹟亦復如此;鋪天蓋地而來的仿製品先入為主,很可能扭曲甚至玷汙了原不該預設成見的第一印象。我其實亦暗暗懷有這份憂慮,迢迢萬里來見泰姬,一見之下會不會大失所望呢?

( 1920 ~ 1995 ) ,本名張煐, 出生於上海, 為中國現代知名小說家。今人 輯 有《張愛玲全集》。

出自於張愛玲散文〈童言無忌〉一文。第二輪,意為間接的資訊。

汙辱,在此有破壞之意。玷,音ㄉ一ㄢˋ,玉上的斑點。

Page 55: 愛之淚珠

5555

結果證明自己是多慮了,只因我低估了美的力量—美好的原典是不會被拙劣的或「亂真」的仿製贋品破壞的;甚至因之反而會令人更加驚豔。連最善用文字的盧西迪,親眼目睹泰姬之後也承認詞窮:「泰姬陵的美是文字也難以描述的,只能說,泰姬陵大概是最美好的事物了。」

最原始的作品。

模仿神似,幾乎能和真的相混而難以分辨。

偽造的物品。贋,音一ㄢˋ,偽造的。

極力推崇泰姬陵無可言喻的美

Page 56: 愛之淚珠

5656

第三、四段賞析

作者再作鋪陳,製造進入文章主體前的懸念。描述擔憂親眼目睹會失望的心理,結果,作者發現美好的原典不會被仿製品破壞,反而更令人驚豔。以此強烈對比,凸顯泰姬陵震懾人心之美。此處引述盧西迪之言,說明泰姬陵之難以形容,盧西迪所言亦即作者心聲,此為對泰姬陵之美的間接描寫。

Page 57: 愛之淚珠

5757

第五 ~ 七段大 意

簡述泰姬陵的建築始末與建築章法,並暗暗點出對美的思考。

Page 58: 愛之淚珠

5858

關於泰姬陵的故事,即使未到過的人大約也耳熟能詳了:三個半世 紀前,印度蒙兀兒皇帝沙加汗,決心為他難產而死的愛妃蒙泰姬建一座「舉世無匹」的陵墓。他動員了兩萬人工,從國境內外蒐羅進口無數建材珍寶,耗時二十二載始建成;旋即遭親生兒子篡位,生命 中最後八年被囚禁在泰姬陵畔亞穆那河對岸的「紅堡」中朝夕隔河遙望自己畢生最 偉大的愛之傑作—泰戈爾的詩句把她比喻作「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從遠處看泰姬陵那尖頂圓身的主建築,還真像一滴巨大的水珠呢!

指蒙兀兒王朝,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中期統治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區。搜集網羅 。蒐,音ㄙㄡ ,同「搜」。

即阿格拉堡, 由蒙兀兒 大帝阿克巴始建城門城牆,其後堡內建築由 歷任君主續建,風格各異,建材之 一 為紅色硬質沙岩,故稱紅堡。

Page 59: 愛之淚珠

5959

Page 60: 愛之淚珠

6060

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1861~ 1941)印度詩人,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父親是著名的哲學家和社會運動家。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十人,泰戈爾是老么。他八歲就開始寫詩,十七歲時,發表敘事詩詩人的故事等,為他日後的 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Page 61: 愛之淚珠

6161

西元一九○五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創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而其中人民的意志,更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

西元一九一○年,發表長篇小說戈拉。戈拉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現象,並塑造爭取民族自由解放戰士戈拉的形象。一九一三年,以宗教抒情詩集《祭壇佳里》獲諾貝爾文學獎。同年發表《新月集》、《園丁集》。在遊歷了英美之後,於一九一六年發表了膾炙人口的《漂鳥集》。

Page 62: 愛之淚珠

6262

沙加汗原想在河對岸為自己建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寢,與泰姬陵一黑一白交相輝映。成為兒子的階下囚自然無法實現心願了,死後棺槨就被放置在愛妃的棺旁。泰姬陵的建築章法,自外到內從鉅到細無一處不講究對稱均衡之美,卻被始料未及的沙加汗自己這具棺槨破壞;這最後一記敗筆實在是既諷刺又無奈,卻也像冥冥中的昭示:毫無缺憾的完美畢竟是不可能的罷。

導遊指給我看:沙加汗的石棺上有石雕的墨水瓶,蒙泰姬的沒有—只有男性是書寫者,他理所當然地說。

帝王的陵墓。

棺材和套在棺外的外棺。古代棺木有兩重,內為棺,外為槨。槨,音 ㄍㄨㄛˇ。

為末段的主旨埋下伏筆

顯現印度男尊女卑的文化傳統

Page 63: 愛之淚珠

6363

泰姬陵內的陵寢棺槨

http://city.finance.sina.com.cn/city/2007-03-30/84421.html

Page 64: 愛之淚珠

6464

第五 ~ 七段 賞析

簡介泰姬陵的建造始末,點出題目出處:「愛之淚珠」係泰戈爾的詩句。接著敘述其建築章法,此為對泰姬陵之美的直接描寫。整座建築由內到外都講究對稱均衡之美,卻被沙加汗自己的棺槨破壞了,作者感嘆「毫無缺憾的完美畢竟是不可能的」,將文章在空間描寫之外,再加上個人省思的層次。

Page 65: 愛之淚珠

6565

第八 ~十段大意

作者體會泰姬陵的美,並分析何以這座建築如此感動自己。

Page 66: 愛之淚珠

6666

我請那位滿腹格言名句的導遊去大門口等著,我需要一段時間獨自走走。緩緩繞行在還不曾被晒燙的平臺上,赤足踩著拼成黑白圖案的大理石,我從四面八方每個角度仔細看她,試著分析為什麼泰姬陵的美特別令我感動?其實在初見她時我便已隱隱明白了,只是還沒來得及把這層道理梳理出來而已。 大理石造型窗整理

Page 67: 愛之淚珠

6767

世上所謂偉大的建築,幾乎全是震懾性的—即使不帶侵略性,也是傲岸的、炫示的,亦即所謂陽剛的。泰姬陵是少有的例外,整個的是女性美:造型線條柔和飽滿,潔白、高雅,溫柔而又寬宏;尤其難得的是可親—見她不需要跋山涉水,也沒有險峻費力的攀登;她與周遭環境和諧地相依相容,任天光雲影映照她的顏面和面前那方水鏡。

此指令人震撼而佩服。懾,音 ㄓㄜˊ,害怕恐懼。

性格高傲、不隨和。

誇耀彰顯。炫,音 ㄒㄩㄢˋ,誇耀。

Page 68: 愛之淚珠

6868

待到黃昏時分,我走進對岸的紅堡,從據說是沙加汗臨終的八角形房間遙望她:無論背影、側影都同樣的美好無瑕,此刻在夕陽返照中微帶金澤—泰姬的神奇在於她的白大理石穹窿會隨天光時辰變幻色彩;可惜我未能逢上月圓之夜,見過月光下泰姬面貌的人對我形容:當月華潑灑在平臺上,各色鑲嵌寶石的反光映照得整座泰姬陵閃爍璀璨,而次晨日出時分又渲染成粉紅的酡顏……

音 ㄑㄩㄥ ㄌㄨㄥˊ,此指高大而中間隆起的圓頂。

酒後臉上泛紅的容貌。酡,音ㄊㄨㄛˊ。

Page 69: 愛之淚珠

6969

第八 ~十段賞析

作者在獨處中體會泰姬陵的美,以理性的思維分析這座建築感動自己的原因,由世界偉大建築的陽剛雄渾,對比出泰姬陵的女性美。整理概述之後,作者敘寫親身經驗,她描繪泰姬陵在不同時段受夕陽、月光及旭日映照所顯現的美好無瑕。

Page 70: 愛之淚珠

7070

第十一、十二段大意

先引泰戈爾詩句加以詠嘆,並補敘一段相關的小插曲。表達個人感慨,以「美的事物總伴隨著悲哀」為總結。

Page 71: 愛之淚珠

7171

泰戈爾詠嘆泰姬陵以她「寂寂的美麗形式」俘獲了時間、征服了死亡:「雖則帝國崩坍向塵埃,多少世紀消失在陰影裡,那大理石卻依舊向星空嘆息:『我記得。 ……』 」

然而戰勝時間與死亡兩大敵的美麗,卻險些毀於傖夫之手。

出自於《愛貽集 》第一首詩 。

俗人。傖,音ㄘㄤ,粗野鄙賤。

出自於《愛貽集 》第一首詩 。

雖然帝國滅亡、時光流逝,大理石建造的泰姬陵依舊屹立

Page 72: 愛之淚珠

7272

據說一百多年前大英帝國殖民總督本亭克,曾經考慮過拆解泰姬陵,把大理石運到倫敦一塊一塊的拍賣,比修葺維護合算。還好英國沒有幹下這等殺雞取卵、焚琴煮鶴的蠢事。

英國人,出生於權貴家庭,西元一八二八年至一八三五年任印度總督。其間他改革殖民地財政,開放行政和司法的職位給印度人,又廢除薩蒂( Suttee ,即寡婦自焚)的風俗。這些政策為百年之後的印度獨立鋪路。

修築整治。葺,音 ㄑ一ˋ,修補。

殺雞取卵、焚琴煮鶴

Page 73: 愛之淚珠

7373

殺雞取卵 把雞殺死,取出腹中的蛋來吃。比喻貪圖眼前微小的好處而損害更大的利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請皇上勿再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為小民留一線生機。」

另有一說,典出《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雞》敘述一個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他們養了一隻母雞,每天都會下一顆金蛋,以為這隻母雞的肚子裡藏有一大塊金子。為了得到金塊,他們把母雞殺了,結果卻發現牠肚裡什麼都沒有。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不但沒得到那塊金子,卻連原本每天可得的金蛋都沒了。〈引自教育部成語典〉

Page 74: 愛之淚珠

7474

焚琴煮鶴 劈琴當柴燒,殺鶴烹煮當菜餚。指不解風雅,大殺風景的行為。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二》「西崑體」引《西清詩話》:「義山雜纂,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晒褌,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醒世恆言‧卷三》:「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亦作「煮鶴焚琴」。《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正所謂憐香惜玉無情緒,煮鶴焚琴惹是非。」

Page 75: 愛之淚珠

7575

不過對於這麼一座觀光收入可觀的大寶庫,他們卻也毫不講究門面;通往泰姬陵只有一條窄路,兩旁垃圾堆成小山,胡亂搭的帳篷裡住著人家,帳外破布招展,裸身的小孩向過往車輛親切揮手。我無意間瞥見一個小女孩的笑靨,在淒慘骯髒的貧民窟裡如瞬息綻開的一朵花,其後每當我想著泰姬陵的風姿容顏,這個瞬間的畫面也時隱時現。美的事物總伴隨著悲哀,卻是因著種種不同的緣故啊!

笑容、笑顏。靨,音一ㄝˋ,笑時臉上出現的酒窩。

作者旅遊泰姬陵的省思

Page 76: 愛之淚珠

7676

第十一、十二段賞析

作者引泰戈爾詩句加以詠嘆,強化其動人力量;並補敘一段泰姬陵差點被拆解的相關小插曲,隱含作者對美的另一層思考:美的存在是多麼不容易。而後描寫泰姬陵與門口景象的對比:極度華美的建築物與其外骯髒悽慘的貧民窟,已經死亡的蒙泰姬與貧民窟中的小女孩,表達個人感慨。最後以「美的事物總伴隨著悲哀」為總結,擁有真愛、建構此一不朽建築物的沙加汗孤寂度過晚年的遭遇不也符應了這一點嗎?

Page 77: 愛之淚珠

7777印度舞蹈

深究鑑賞第一~四段第五~七段第八~十二段

回目次

Page 78: 愛之淚珠

7878

本文共分十二段,在結構上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第一至四段,寫作者帶著期待的心情前往參觀泰姬陵,由於行前已經看過不少仿製形象,故而擔心真正見到時是否會大失所望,結果是美好的原典不會被仿製贋品破壞,反而是更加令人驚豔。作者在此一層次裡,引用張愛玲和盧西迪的話語,藉以營造未拜訪泰姬陵之前的猶豫心情。

Page 79: 愛之淚珠

7979

第二個層次是第五至七段 ,作者以平鋪直述的筆法敘述泰姬陵的建造始末與建築章法。整座建築雖由內到外,都講究對稱均衡之美,但是,沙加汗自己的棺槨破壞了整體之美,於是作者說:「毫無缺憾的完美畢竟不可能。」此一層次的筆法雖屬平鋪直敘,但作者冷靜的語氣說明一個愛情故事的力量。最後一個層次是第八至第十二段,作者寫一個人獨自走走,體會泰姬陵的美,並分析何以這座建築如此感動自己。

Page 80: 愛之淚珠

8080

接著來到紅堡,在八角形房間裡,觀看對岸泰姬陵的華麗光澤,沙加汗的晚年就在這個房間裡遙望愛妻的陵墓,情深意長卻孤寂,而作者僅以「從據說是沙加汗臨終的八角形房間遙望她」,一筆輕輕帶過。作者又以泰戈爾的詩句詠嘆泰姬陵究竟戰勝了時間和死亡,也留下不朽的愛情篇章。

Page 81: 愛之淚珠

8181

末段是泰姬陵與門口景象的對比,一為精緻絕倫,一為貧窮髒亂,顯示出作者內心的感慨。而「美的事物總伴隨著悲哀」,則為本文的總結,並與之前的沙加汗孤寂晚年相呼應。

本文準確地捕捉了屬於印度的特有風情─充滿矛盾的對比,極度華美的泰姬陵與其外骯髒悽慘的貧民窟,已經死亡的蒙泰姬與貧民窟中的小女孩,美麗與哀愁……,生命的深 層觀照與省思在此淡淡浮現,扣人心弦。

Page 82: 愛之淚珠

8282

五、文學殿堂1.遊記源流

2.旅行文學

回目次

Page 83: 愛之淚珠

8383

  遊覽中作者將所見所聞,及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書文記載。遊記的取材十分廣泛,凡是能遊覽到的,如山川景物、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名勝古蹟等,都可以用來作為寫遊記的素材,其中最重要一項是景物描寫。真正遊記起始於東漢,盛行於南北朝。作 者 名 稱 特 色

東漢‧馬第伯 封禪儀記

隨光武帝登泰山撰,可稱之為遊記文學的始祖,下啟唐代柳宗元的山水遊記

北魏‧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

一部極有影響的記遊題材文學作品,以洛陽佛寺四十年的興廢為題,反映一個王朝,乃至一種宗教的演變過程。文筆優美,內涵豐富、史料珍稀

1.遊記源流

Page 84: 愛之淚珠

8484

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

注釋水經,並記述全國河道水系的歷史地理專著,四十卷。水經注沿用水經因水證地之法,以河水(黃河)和江水(長江)為主線,依自然地理特點,由南向北分述南北朝時全國大小河流 1252條,囊括人文、自然地理和歷史資料,引用古文獻 430餘種,採錄許多今已失傳的金石碑刻、民間傳說、詩詞歌賦,是具有極高學術價值的散文作品。文筆深峭清麗,精妙優美。唐代李白、柳宗元,宋代蘇軾都極為推崇,柳宗元山水遊記受其很深影響。列四庫史部-地理類

Page 85: 愛之淚珠

8585

唐‧柳宗元(真正遊記的定型和繁榮在唐朝)

永州八記

是中國遊記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刻劃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動態美,還賦予永州山水以血肉靈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作者認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樣被世人所遺棄和漠視

宋‧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前兩段記遊,記敘褒禪山的來歷和登山遊賞的過程。中間兩段借遊賞經歷抒發一番有關治學的議論。最後一段,補敘同遊者的情況

Page 86: 愛之淚珠

8686

宋‧陸游 入蜀記

寫景小品精緻清麗,對沿途風土人情作生動 敘述,記錄作者人生經歷, 濃厚的身世之感,是部有名的筆記式遊記,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

明‧徐宏祖

徐霞客遊記

古今記遊第一,為日記體遊記散文。自述其遊歷、見聞、遭遇以及抒發情緒、感懷的日記。不僅有地理、歷史方面的價值,更可以從中一覽優美的名勝風光、地形地物

Page 87: 愛之淚珠

8787

明‧袁宏道

晚遊六橋待月記

山水遊記,清俊秀麗,自成一家。明人張岱‧寓山注跋:「古人記山水能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宏道)」

清‧劉鶚 老殘遊記

遊記體章回小說。主角老殘其實就是作者的化身,此書不像一般的遊記,記述到各個地點的自然景物和風土民俗,反著重在許多事件的所聞、所見

附註:唐—詩人遊記;宋—哲人遊記;明—才人遊記。

Page 88: 愛之淚珠

8888

清‧郁永河

裨海紀遊

是臺灣文學史上第一部遊記專著,作者以日記體記錄其在臺灣九個多月的採硫過程。包括他來臺的海上經歷、沿臺灣西部北上踏察所見所聞、臺灣的自然景觀、平埔各族的生活型態及採硫經過和技術等。全書分三卷,共二萬四千多字。行文夾敘夾議,興之所至常雜以吟詠

Page 89: 愛之淚珠

8989

1.1. 19871987年七月 政府宣布解嚴以後,隨即開年七月 政府宣布解嚴以後,隨即開放港澳觀光以及准許大陸探親。國人出放港澳觀光以及准許大陸探親。國人出國旅遊的機會增加,相應地有關旅遊經國旅遊的機會增加,相應地有關旅遊經驗的作品也開始在報紙副刊上大量出現驗的作品也開始在報紙副刊上大量出現

2.2. 19971997年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的設立,年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的設立,足以證明旅行文學的發展正方興未艾。足以證明旅行文學的發展正方興未艾。

國內現代旅行文學緣起

Page 90: 愛之淚珠

9090

旅行文學之發展 開放觀光後,不論是異國風光或故國山河;不論是主觀感受或客觀見聞,莫不令人大開眼界或不勝感慨,進而以耳聞目睹作為見證,對自己的生活環境、社會文化、人生滄桑作出比較和反省,借以創作出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

旅行經驗可以展現作家放眼世界的國際視野,反映出臺灣文學發展的一個新面貌。

Page 91: 愛之淚珠

9191

旅行文學類型

臺灣在經歷五十年代政治壓力、六十年代經濟困頓、七十年代毫芒初露之後,旅遊文學由基礎薄弱的次文類漸趨熱門,主要表現為三大傾向:

1.消費:結合遊樂指南,著重在消費,從地圖車票參觀券式的觀光手冊到標榜「旅行就是一種 shopping 」的基調。

Page 92: 愛之淚珠

9292

2.心靈回歸:地點已非敘述重點,旅行淡出成為一種隱喻,概括世間種種情感與起落,一種自我的檢視與回歸。

3.環保:各種深度旅遊,在地旅遊等主題式發揮,如劉克襄、徐仁修、廖鴻基之類寫作。

Page 93: 愛之淚珠

9393

旅行文學觀點 旅行包含遠離和回歸。遠離故土之後對異地的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以及回歸之後對本身生活文化的衝擊和反省,這兩者相激相應而構成了旅行文學的主要內涵。

將旅行經驗訴諸文字的遊記,不外乎描述耳聞眼見的實際經歷,以及抒發對途中的城市山川、名勝古跡、商品文物、風俗人情等的觀察和感想。

Page 94: 愛之淚珠

9494

旅行文學內容

旅行文學是關於行動的文學,旅行文學是關於行動的文學,一是行一是行動,一是文學。動,一是文學。記錄個人的觀感和反記錄個人的觀感和反省,通常在文字的背後,有一雙結實省,通常在文字的背後,有一雙結實的鞋,以及一雙敏銳的異鄉之眼。的鞋,以及一雙敏銳的異鄉之眼。旅行遊記內容包括移動的概念、書寫旅行遊記內容包括移動的概念、書寫的意義,以及旅行地的情感表徵。為的意義,以及旅行地的情感表徵。為對另一種地理、文化、種族的讚嘆與對另一種地理、文化、種族的讚嘆與欣賞, 能進入意蘊無窮之境。欣賞, 能進入意蘊無窮之境。

Page 95: 愛之淚珠

9595

虛構的旅行文學 虛構的旅行,可能包括或納入種種旅行的經驗,而作者的寫作態度可能從實際的觀察轉入社會批評,以虛構的旅行經驗或是對理想樂土的描繪來諷刺某一社會現實。

這類虛構諷刺的旅行文學中,以吳承恩《西遊記》和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是眾所週知的傑作。

Page 96: 愛之淚珠

9696

六、妙筆生花

*相關名句補充

回目次

Page 97: 愛之淚珠

9797

1每當抵達一個新城市,旅人就再一次發現一個他不曾擁有的過去, (義大利 卡爾維諾 )

2星星不因自己小如螢火蟲而怯於出現。 (印度 泰戈爾 )

3 權力對世界說:「你是我的。」世界便把它囚禁在它的寶座上。慈愛對世界說:「我是你的。」世界便給了它無限的自由。 (印度 泰戈爾 )

Page 98: 愛之淚珠

9898

4 於千萬人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張愛玲 愛 )

5 愛就是充實的生命, 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印度 泰戈爾 )

6只要有愛,就值得去戰鬥和歌唱,就值得活在世上。 (智利 聶魯達 )

Page 99: 愛之淚珠

9999

7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 13章 4~8節 )

8 愛本質上應是一種意志行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諾另一個生命的決心。 ( 德國 佛洛姆 )

Page 100: 愛之淚珠

100100

七、提綱挈領

~ 章法結構 ~

回目次

Page 101: 愛之淚珠

101101

結構表

行前看過不少仿製形象,擔心受到影響

結果是美好的原典,更加令人驚豔

去泰姬陵之前的期待心情(第一至四段)

敘述泰姬陵的建造始末與建築章法(第五至七段 )

體會泰姬陵之美(第八至十二段)

泰姬陵講究對稱之美

毫無缺憾的完美畢竟不可能

感嘆沙加汗的愛情故事

美的事物總伴隨著悲哀(總結)

愛之淚珠

Page 102: 愛之淚珠

102102

七、妙筆生花

~ 明引與暗引

回目次

Page 103: 愛之淚珠

103103

引 用 定義:在文章中引用別人的話或典故、名言、詩文、故事或俗語,叫做引用修辭法。這是利用一般人對大眾意見的尊重與對權威的崇拜,來增加自己言論的說服力,達到使人信服的目的。引用修辭法又可分為明引與暗引兩種。

明引─明白寫出引用的出處。

1.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梁實秋〈最苦與最樂〉

Page 104: 愛之淚珠

104104

2.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假使想要成佛,而不能立刻放下屠刀,那成佛的希望,不過是幻想罷了。甘績瑞 〈 從今天起〉

暗引─沒有寫出引用的出處,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1.「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朱自清〈春〉

2.有風度的運動家,要有服輸的精神。「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運動家正是這種君子。羅家倫〈運動家的風度〉

Page 105: 愛之淚珠

105105

1.引用名言

2.描述景觀之美

3.闡述主旨

4.「第二輪」體驗

八、集思廣益 ~ 問題討論 ~

回目次

Page 106: 愛之淚珠

106106

一、本文引述頗多,請分別說明引用盧西迪及泰戈爾之言的用意。

答:

(1)盧西迪說:「泰姬陵的美是文字也難以描述的,只能說,泰姬陵大概是最美好的事物了。」盧西迪在參觀泰姬陵之前曾經猶豫再三,因為怕在見過太多的二手描繪與複製之後,看到本相會大失所望,結果是盧西迪認為泰姬陵的美是無可言喻的,無法形容的。

Page 107: 愛之淚珠

107107

答:

(2)泰戈爾的詩句在本文中出現多次。「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是說泰姬陵有著以愛凝結的淚珠(尖頂圓身的主建築),永遠存在,意即此一故事永遠被傳頌。「寂寂的美麗形式」,是說泰姬陵雖不言不語,但這美麗的建築─實則連同背後的美麗愛情,戰勝時間與死亡。

Page 108: 愛之淚珠

108108

答:

「雖則帝國崩塌向塵埃,多少世紀消失在陰影裡,那大理石卻依舊向星空嘆息:『我記得。 ……』 」此句呼應前面的「寂寂的美麗形式」,歷經時間與死亡的考驗,帝國也崩塌了,但實際存在的還是美麗的泰姬陵與其後的美麗愛情故事。

Page 109: 愛之淚珠

109109

二、作者如何描述泰姬陵之美?

答:作者見了泰姬陵後說:「只因我低估了美的力量─美好的原典是不會被拙劣的或『亂真』的仿製贋品破壞的;甚至因之反而會令人更加驚豔。」又引用盧西迪的話:「泰姬陵的美是文字也難以描述的,只能說,泰姬陵大概是最美好的事物了。」同意如盧西迪所言,泰姬陵的美令人詞窮。

Page 110: 愛之淚珠

110110

三、作者說:「美的事物總伴隨著悲哀。」試就本文闡述其義。

答:在本文中,沙加汗為著與其妻的愛情成就了美麗的泰姬陵,也留下了不朽的愛情故事,然而在現實中,耗盡國庫的沙加汗,最後仍然被自己的兒子篡位,又被囚禁到紅堡的八角形房間裡,只能隔著河遙望妻子的陵墓,終至抑鬱而死。如是,美麗的泰姬陵,美麗的愛情故事,背後也伴隨有悲哀的故事。

Page 111: 愛之淚珠

111111

四、張愛玲在〈童言無忌〉一文中提到:「像我們這樣生長在 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所謂「第二輪」的體驗,對你有何助益或限制?

答:雖然「第二輪」的助益是可以藉別人的體驗作為自己的參考,而減少錯誤的比率,但更大的限制是,以為就是這樣了,以至於減少了探索的機會。有道是:「百聞不如一見」,許多事物總要親眼所見、親身感受才會有豐碩的收穫。又如我們親臨現場為支持的球隊加油與看電視的棒球轉播,前者的臨場感將會使人熱血沸騰、意氣激昂;在音樂廳中欣賞演唱會與聆聽 CD ,感受也必然不同。所以我個人覺得親身體驗比第二輪的體驗更為必須、重要。

Page 112: 愛之淚珠

112112

九、更上一層

補充教材1.《愛貽集》第一首詩2.泰姬瑪哈 席慕蓉

回目次

Page 113: 愛之淚珠

113113

《愛貽集》第一首詩

  沙加汗啊,你容許你帝王的權力消失,你卻願望著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

  「時間」不憐憫人的心,只嘲笑它可悲的記憶之掙扎。

  你用美麗去引誘他(指時間),把他俘獲,用不滅的形,冠戴在無形的死亡之上。

  在夜的靜寂中向你愛人耳邊低語之祕密,鑄成這石頭的永恆靜默。

Page 114: 愛之淚珠

114114

  雖則帝國崩坍向塵埃,多少世紀消失在陰影裡,那大理石卻依舊向星空嘆息:「我記得。」

  「我記得」─但是生命卻 忘記,因為她被召喚趨向無盡期:她踏上她的旅程,無所負荷,將她的記憶留給這寂寂的美麗形式。(錄自泰戈爾著,糜文開譯《泰戈爾詩集》,臺北三民書局)

Page 115: 愛之淚珠

115115

「美」,只在瞬間出現,有時候根本不容人靠近,宛如在雲霧掩擁裡汪洋上的孤絕之島,偶一現身之後,總讓人懷疑剛才是不是真的見過她。 譬如泰姬瑪哈。 泰姬瑪哈曾經是我自幼心嚮往之的書上的圖片,十年前,我終於去了,在那裡度過兩個黃昏然後回來,現在,一切又複歸是書上的圖片。

Page 116: 愛之淚珠

116116

我只能說: 「我去過了。」 當然,我也還留著一些細節可以向你描述,譬如那向晚的輪廓模糊的平原,還有從平原上吹過來的微微有點溫熱的風,粉紅與乳黃相並而成的大理石平臺上,有幾朵隨風落下的白色的素馨花。 可是,也就只有這麼多了。

Page 117: 愛之淚珠

117117

而手邊所有的關於歷史的追溯,或者關於工程的浩大與匠心等等都不過是旁白,是敘述用的資料,一如書上的圖片,只供導引與參考,卻絕不是事件本身。 今天的我,翻開書來,只能說我曾經去過那麼一次,卻不敢確定到底有沒有見過她。 泰姬瑪哈從來不在這些資料裡面,也不在遊客擁擠的門廊之間。 絕美的容顏一如庭中那樹繁花,只在極短的夢境中自開自落。

Page 118: 愛之淚珠

118118

愛之淚珠 (學習單 )1 請同學簡述本文各段大意。答:段一:初到泰姬陵的心情。 段二:質疑泰姬陵如是存在的意義。 段三:追溯泰姬陵建造的歷史。 段四:插敘沙加汗皇帝的遭遇。 段五:整體建築的格局。 段六:依當今門票的收益省思當年建造的是與非。 段七:說 明當地維護文化古蹟的措施。 段八:觀光客不當的舉措令人遺憾,人死而不得安寧或也難堪,所以讓生命 自然消散就好。

Page 119: 愛之淚珠

119119

2作者初來到泰姬陵為什麼沒有興奮的感覺?答:可能是早已熟悉其風采,或太勞累,或

不能理解這勞民傷財的建築之存在與大眾生活的關係。

3 本文和愛之淚珠所敘述的內容有明顯差異的是哪些?請同學條列說明。答:本文與愛之淚珠最明顯的差異,是在選材的部份例如:

1建築概況。2門票細目。3泰姬陵成為印度文化產業的今昔差異。4文化保護措施。5思考生命最 終的處置。這在愛之淚珠均未提及。

Page 120: 愛之淚珠

120120

4作者說:「這種文化保護措施,遊客委屈點又何妨!」你認不認同?為什麼?答:(同學自由發揮) 5 相同的泰姬陵,在不同的觀者(作者)眼裡呈出不同的風貌,你認為造成這種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答:觀者(作者)的人文素養、專業知識、審美觀以及心思、感受力……等。6 為什麼作者以「生命消 散,自然就好」來作本文的總結,他真正的感觸是什麼?答:人本生於自然,死當莊嚴,何需如此大費周章,又不得清閒。 (答案僅供參考 )

Page 121: 愛之淚珠

121121

7完成下列比較表※ 泰姬瑪哈陵 愛之淚珠 比較

項目 遊泰姬陵的見聞,以及生死的感懷

旅遊泰姬陵的見聞,及其人文之美的感動

主題

1 初到泰姬陵的心情2 泰姬陵建造的歷史3 沙加汗皇帝的遭遇4 整體建築的格局 5 依當今門票的收益省思當年建造的是與非6 當地維護文化古蹟的措施7 生命 終了的安置

1 旅遊心情轉變:未見時的擔心;初見時驚豔;既見時的耽美2 泰姬陵的愛情故事 3 本文以美的體驗為核心主題,選材方面有外在形式之美的體驗,以及內在人文之美的體驗4 引用名家言語佐證

選材

Page 122: 愛之淚珠

122122

本文以旅遊時間為經,泰姬陵的見聞感受為緯,交織而成

以旅遊見聞為主軸,插敍泰姬陵的歷史,兼敍文化產業的是非以及生命 臨終安置等的省思

布局

略 略 評價

﹁評價﹂是評兩篇文章之優劣,

請同學畫星星代表,最多五顆星。

Page 123: 愛之淚珠

123123

十、應用練習 字辭辯證

回目次

Page 124: 愛之淚珠

124124

字音字音 字義字義 字詞字詞葺葺 ㄑㄧˋㄑㄧˋ 修補修補 修葺房舍修葺房舍揖揖 ㄧㄧ 拱手禮拱手禮 打躬作揖打躬作揖茸茸 ㄖㄨㄥˊ ㄖㄨㄥˊ 毛多而細密的毛多而細密的

樣子樣子毛茸茸毛茸茸

楫楫 ㄐㄧˊ ㄐㄧˊ 划船用的槳划船用的槳 槳楫、檣傾楫槳楫、檣傾楫摧摧

輯輯 ㄐㄧˊ ㄐㄧˊ 聚集聚集 編輯編輯緝緝 ㄑㄧˋ ㄑㄧˋ 搜捕搜捕 緝捕緝捕

Page 125: 愛之淚珠

125125

字音字音 字義字義 字詞字詞靨靨 ㄧㄝˋㄧㄝˋ 臉頰上,嘴臉頰上,嘴

邊的小酒窩邊的小酒窩兒兒

笑靨迎人笑靨迎人

魘魘 ㄧㄢˇㄧㄢˇ 惡夢惡夢 夢魘夢魘饜饜 一ㄢˋ 一ㄢˋ 是吃飽、滿是吃飽、滿

足的意思足的意思其良人出,則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必饜酒肉而後返返

贋贋 一ㄢˋ一ㄢˋ 偽造的偽造的 贋品贋品膺膺 ㄧㄥ ㄧㄥ 胸膛胸膛 義憤填膺義憤填膺

Page 126: 愛之淚珠

126126

字 形

字詞義 詞 例

1.待 等待

嚴陣以「待」

公公寬心,「待」奴家區處(高明‧琵琶記‧糟糠自厭)

晚遊六橋「待」月記(袁宏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論語‧子罕)

「待」臣而舉火者三百餘人(錢公輔‧義田記)

Page 127: 愛之淚珠

127127

字形 字詞義 詞 例

1.待 等待

養其全鋒,以「待」其弊(蘇軾‧留侯論)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縷衣)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史記‧項羽本紀)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說新語‧方正)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左傳‧隱公元年)

Page 128: 愛之淚珠

128128

1.待 對待、照

「待」人接物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韓愈‧原毀)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孟子‧離婁下)

Page 129: 愛之淚珠

129129

1.待

將要、打算

「待」痛飲,奈何吾有病(辛棄疾‧最高樓‧相思苦)

招待 「待」慢不周

需要 自不「待」言

防備

廉頗堅壁以「待」秦(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備,不可以「待」不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Page 130: 愛之淚珠

130130

2.匹

匹配(ㄆㄧˇ)舉世無「匹」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匹敵、對手,名詞(ㄆㄧˇ)

似此良醫,世罕其「匹」,未可廢也(羅貫中‧三國演義)

量詞(ㄆㄧˇ)一「匹」布半「 匹」紅綃一丈綾(白居易‧賣炭翁)

量詞(ㄆㄧ) 單槍「匹」馬單獨的(ㄆㄧˇ) 「匹」夫有責普通的(ㄆㄧˇ) 「匹」夫「匹」婦

Page 131: 愛之淚珠

131131

3.仿

仿效、模仿 「仿」製品見所制蠟人,悉「仿」生人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似、像 年紀相「仿」

Page 132: 愛之淚珠

132132

4.旋

立刻

「旋」即遭兒子篡位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旋」聞女子殷勤聲(聊齋志異‧口技)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沈括‧夢溪筆談‧活板)蕭雲仙見無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砍伐林竹,編成筏子(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

回、歸

凱「旋」而歸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Page 133: 愛之淚珠

133133

4.旋

隨意、漫然

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李白‧少年行)

表示同時做兩件事

「旋」看歌舞旋傳杯(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又、再醉休醒,醒來舊愁「旋」生(晁補之‧八六子‧喜秋晴)

回轉 廳事前僅容「旋」馬(司馬光‧訓儉示康)

繞著轉動 盤「旋」飛舞

Page 134: 愛之淚珠

134134

5.

花蕾吐放 「綻」開的一朵花衣服脫線 衣服「綻」線破裂 皮開肉「綻」

6.

汙辱

扭曲甚至「玷」汙了原不該預設成見的第一印象你今私自趕來,有「玷」風化,是何道理(鄭光祖‧倩女離魂)

玉上的斑點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詩經‧大雅)

缺點、過失 卻拜個團頭做岳丈,可不是終身之「玷」(喻世明言)

謙詞,忝辱之意

豈知牙齒落,名「玷」薦賢中(杜甫‧春日江 村)

Page 135: 愛之淚珠

135135

7. 載

量詞,相當於年

耗時二十二「載」始建成千「載」難逢、億「載」金城

乘坐 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孟郊‧感興)

裝運 滿「載」而歸記錄 長篇連「載」

承受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易經‧坤卦)天覆地「載」

充滿 怨聲「載」道、餓殍「載」道且、又 「載」歌載舞

Page 136: 愛之淚珠

136136

8.冥冥

深隱不顯明的樣子

卻也像「冥冥」中的昭示

昏暗不明

噴湧般綿綿不絕從東方「冥冥」的天色間急速奔馳而至(陳列‧玉山去來)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范仲淹‧岳陽樓記)

專心致志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荀子‧勸學)

高遠、深遠

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揚雄‧法言‧問名)

Page 137: 愛之淚珠

137137

十一、網路資源

回目次

Page 138: 愛之淚珠

138138

ezTravel易遊網

http://www.eztravel.com.tw/

提供國內外各項機票、旅遊、訂房服務,舉凡國內外旅遊相關商品,一應俱全。澎湖國家風景區

Page 139: 愛之淚珠

139139

印度旅遊資訊http://www.cango.com.tw/india/

提供印度國家概況、生活、交通、旅遊等資訊。

印度─水上泛舟

Page 140: 愛之淚珠

140140

李黎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lilily/

臺灣生態旅遊網

http://www.ecotour.org.tw/

艾瑪「隨處走走」網摘 http://digest.url.com.tw/amaryll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