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59
乳乳乳乳乳乳乳乳乳 闵闵

Upload: omar-frederick

Post on 02-Jan-2016

6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闵汉珍.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乳腺疾病的发 病率在逐年上升,乳腺癌已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首位。 调整心情、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定期检查,是预防乳腺疾病的几点基本要求。. 一、 检查. 身体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女性健康检查主要项目: 1 、甲状腺检查 2 、乳腺检查 3 、妇科检查. 乳腺检查. 乳腺的生理功能受垂体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调控,还受甲状腺素和胰岛素的影响。. 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子宫内膜和乳腺变化图. 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激素. 绝经后. 脑垂体. 肾上腺素. 孕激素. 雌激素.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闵汉珍

Page 2: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乳腺癌已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首位。 调整心情、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定期检查,是预防乳腺疾病的几点基本要求。

Page 3: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一、 检查

身体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女性健康检查主要项目:

1 、甲状腺检查

2 、乳腺检查

3 、妇科检查

Page 4: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腺检查

Page 5: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Page 6: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Page 7: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腺的生理功能受垂体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调控,还受甲状腺素和胰岛素的影响。

Page 8: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子宫内膜和乳腺变化图

Page 9: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Page 10: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绝经后

脑垂体

肾上腺皮质激

素肾上腺素

皮质醇激素孕激素

雌激素雄激素

Page 11: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时间、方法、大小、质地、活动度

1 、自我检查

Page 12: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2 、 近红外线扫描

是利用其对血红蛋白吸收特性形成图像进行乳腺全视野扫描观察及诊断。该方法无损伤,检查过程简捷、直观,可及时作出诊断,可随时反复检查。

Page 13: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1

2010年

年龄: 50岁诊断:右乳癌

2011年

年龄: 51岁

诊断:右乳癌

Page 14: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2

年龄: 75岁

诊断:左乳癌

Page 15: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3

年龄: 31岁

诊断:右乳增生,左乳癌

Page 16: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4

年龄: 74岁

诊断:双乳乳腺癌—手术

Page 17: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3 、 X 线(钼靶)检查

为诊断直径小于 0.5毫米的小肿瘤创造了条件,且出相快。 X 线照射剂量低于1CGY对于 40岁以上的妇女并不会造成影响。由于年轻妇女的乳腺正处于对射线敏感的时期,而且此时乳腺组织比较致密不易检查出病灶,故一般认为 35岁以下的妇女不适宜行乳腺 X 线检查。

Page 18: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Page 19: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5 红外线扫描图

年龄: 59岁

诊断:左乳癌

Page 20: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右乳钼靶图

患者 5

Page 21: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5

左乳钼靶图

Page 22: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6

右乳腺癌

Page 23: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4 、 彩超检查

采用 7.5-12兆赫兹的高频超声,可检出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因回声不同而构成的界面,从而检出病因。特别是鉴别肿物属于囊性、实性,评估肿物的内部结构等方面有较实用的价值。

Page 24: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良性囊肿

Page 25: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囊肿治疗

Page 26: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腺癌

年龄: 56岁

Page 27: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腺

年龄: 41岁

Page 28: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腺癌

年龄: 79岁

Page 29: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5 、 核磁共振检查(不常规用于乳腺检查)

Page 30: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 腺 增 生 症

Page 31: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1 、多发生于 30-50岁;

2 、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3 、病情特征为:有周期性、反复性、对称性

4 、乳腺增生分为:单纯性增生、乳腺腺病增生、乳腺囊性增生

5 、恶变率:重度增生恶变率 1%-3%

Page 32: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7

一般性增生

年龄: 60

Page 33: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8

年龄: 31岁

Page 34: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9

年龄: 56岁

Page 35: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乳 腺 癌

Page 36: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1 、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 1 )与月经的关系

( 2 )与生育的关系

( 3 )与哺乳的关系( 4 )与体内激素的关系( 5 )与家族的关系( 6 )与体重的关系( 7 )与电力辐射的关系( 8 )与饮食的关系( 9 )与乳腺良性肿瘤的 关系

Page 37: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2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正常

增生非典型增

生原位癌

~10年 ~10年

浸润癌

Page 38: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10

年龄: 50岁

Page 39: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10红外报告

Page 40: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11

年龄: 56岁

Page 41: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11

X 线检查图

Page 42: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11

Page 43: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12

Page 44: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 12

Page 45: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13

Page 46: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患者13

Page 47: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3 、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与特征

( 1 ) 发病年龄

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 48.7岁1999年至 2008年全国多个城市的调查,高发年龄 45-65岁,城市发病率高,武汉市排第十三位。中国东部南部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

Page 48: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 2 ) 乳腺癌的特征

早期: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皮不平,活动欠,在表皮粘黏。

晚期:乳头凹陷、橘皮样改变。

Page 49: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4 、 应该咨询及检查的人

( 1 ) 双乳不对称

( 2 ) 乳腺有块变硬(与月经周期无关)

( 3 ) 乳腺皮肤变化:水肿、凹陷、不光整( 4 ) 乳头有溢液、凹陷

( 5 ) 乳晕区有“湿疹样”改变

Page 50: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二、 心情

无论是生活中、家庭中还是社会中的压力,都能抑制免疫反应。

精神压力 + 不能自制 = 受到抑制的免疫系统

Page 51: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压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发生癌症的多种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调节自己的心情,减轻所有产生精神压力的因素,减少发生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改变不了别人,学会改变自己!

Page 52: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防卫者 食物胡萝卜素 胡萝卜、红薯、山芋、南瓜吲哚 卷心菜家族异黄酮素 豆类、蚕豆、豌豆、落花生木聚糖 花生、富含脂肪的鱼类多聚乙炔 香菜蛋白质抑制酶 大豆甾醇 黄瓜硫 大蒜烯 柑橘类果实

天然食物防御者

Page 53: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增 强 抑 制  低脂肪、高纤维饮食    高脂肪食物、高糖

β-胡萝卜素、维生素 E和维生素 C 、   肥胖

硒、半胱氨酸、黄酮类、铜、锌   豆油和玉米油

维生素 B 、泛酸、钙 吸烟、酒精、辐射、环境污染、臭氧耗竭

清洁的空气和纯净的水 重金属:铅、镉、汞;某些药物

锻炼 久坐的生活方式、过度的锻炼精神压力的调节、爱抚   精神压力 

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因素

Page 54: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可以导致内分泌紊乱,改变内分泌环境,影响体内的免疫系统,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三、 饮食

Page 55: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1 、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是现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病的危险因素。

饮食是女性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改变,加强和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即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脂肪 增加 雄烯二酮 转化 雌激素 外源性雌激素 增加

Page 56: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2 、 保健品的使用长期食用含雌激素的产品,经皮肤或口服吸收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直接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3 、 高脂肪、低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主要指一些老年人因牙齿、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而导致营养缺乏。

免疫系统失调 免疫功能 癌症

Page 57: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4 、 正常饮食参考图

Page 58: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

四、 运动

1 、每个人都应该实施锻炼计划。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锻炼计划,然后持之以恒吧。

2 、胸罩

美国统计胸罩穿紧十二个小时,患乳腺癌增加 21%,胸罩是凶器吗 ?

Page 59: 乳腺疾病预防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