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03
第第第第第第第 1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 )

Upload: harley

Post on 08-Jan-2016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 (學前教育). 一般指引. 內容. (一)優質教育基金概覽 (二) 優質教育基金檢討 (三)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四)第六輪申請安排 (五)評審準則 (六)撰寫計劃須知. 優質教育基金概覽. 政府撥款50億元,於1998年成立。 主要資助屬於基礎教育範圍內非牟利和由下而上的創新計劃。 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組成的督導委員會負責監管基金的運作 過去五輪獲批的計劃有4 613項,撥款總數超過28億。 基金在2002年8月底仍有36億剩餘款項。. 優質教育基金檢討. 尼爾森公司 –– 關於基金的意見調查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

( 學前教育 )

Page 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2

一般指引

Page 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第六輪申請須知

內容( 一 )優質教育基金概覽

( 二 )優質教育基金檢討

( 三 )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 四 )第六輪申請安排

( 五 )評審準則

( 六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第六輪申請須知

優質教育基金概覽政府撥款 50 億元,於 1998 年成立。主要資助屬於基礎教育範圍內非牟利和由下而上的創新計劃。

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組成的督導委員會負責監管基金的運作

過去五輪獲批的計劃有 4 613 項,撥款總數超過 28 億。

基金在 2002 年 8 月底仍有 36 億剩餘款項。

Page 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第六輪申請須知

優質教育基金檢討尼爾森公司 –– 關於基金的意見調查管理參議署 –– 基金運作檢討基金特別工作小組 –– 檢討推廣計劃工作

Melbourne University Private (MUP) ––

研究計劃的監察及推廣

Page 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第六輪申請須知

( 一 ) 撥款策略範圍 ─ 除學校外,公開給大專、教育團體、其他機構及個別人士申請。

撥款上限 ─ 制定每期撥款上限及每項計劃最高資助額。

項目主題 ─ 因應教育政策的重點,設定每期優先項目主題

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Page 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第六輪申請須知

( 二 ) 申請與評審

將評審專責委員會和推廣及監察專責委員會合併。

計劃的延續性及推廣性會是評審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Page 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第六輪申請須知

( 三 ) 計劃評鑑

為學界安排有關培訓,以協助教師掌握計劃評鑑的知識及技巧。

審批申請時,建議的評鑑機制會是考慮的因素。

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Page 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第六輪申請須知

( 四 ) 計劃監察

將計劃項目分類以便推行監察將遞交財政報告及工作進度報告的程序精簡。

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Page 1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0第六輪申請須知

( 五 ) 推廣策略 以重點形式介紹有成效和切合學校需要的計

劃項目。

推廣資源中心及 網上資源中心。

研究推廣活動成效。

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Page 1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1第六輪申請須知

(1) 申請資格香港註冊的學校、教育團體、機構及香港永久居民。

申請人在 2003 年 9 月 1 日時,並無以受款人身份進行由基金資助的計劃。

申請人在 2003 年 9 月 1 日時,並沒有參與多過兩個基金資助的計劃。

第六輪申請安排

Page 1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2第六輪申請須知

(2) 申請數目每名合資格人士只可提交一份申請計劃書。至於高等院校,每個學系均可提交一份申請。

申請安裝空調設備的撥款,將視作一份計劃書。

第六輪申請安排

Page 1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3第六輪申請須知

(3) 協作/參與計劃數目若本身已提出一項申請

最多可協作/參與另一計劃。

若並無提出申請最多可協作/參與兩項計劃。

二零零三年九月一日仍進行的計劃計算在內。

第六輪申請安排

Page 1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4第六輪申請須知

(4) 撥款上限撥款上限為 1 億 4,500萬元。每項計劃的最高資助額: 50萬元。在特殊情況下,資助額最高可達到 500

萬元。但這類個案的資助總額,不應超過上限的百分之三十。

第六輪申請安排

Page 1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5第六輪申請須知

(5) 申請主題 下述主題的申請可獲優先考慮:

學與教的成效 提高語文水平 專業發展 品德及公民教育

第六輪申請安排

Page 1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6第六輪申請須知

(1) 計劃質素 配合學校及整體教育發展的需要 清晰及可衡量的目標 周詳的設計 有效的評鑑方法 申請人的能力 創意

評審準則

Page 1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7第六輪申請須知

(2) 專業發展 促進校長/教師的專業發展 積極參與及團隊精神 專業網絡的連繫

評審準則

Page 1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8第六輪申請須知

(3) 成本效益 合理的預算 預算與成效對稱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成效能夠持續 引進其他注資

評審準則

Page 1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9第六輪申請須知

(4) 其他因素 推廣的價值及潛力 促進學校之間的協作 良好往績

評審準則

Page 2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0第六輪申請須知

1. 對基金造成經常性的財政負擔2. 重複政府已在進行或將進行的計劃3. 可以藉學校經常開支進行的計劃4. 以購買硬件或增添教師為主的計劃

不獲考慮的計劃

Page 2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1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類別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校本管理均衡教育有效學習冷氣安裝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2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分類及代碼共 23 項參考「填寫基金申請表格須知」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3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主題優先主題共 4 項可於不同計劃分類 /模式施行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4第六輪申請須知

申請款額注意撥款上限預算應參考最新市場價格及基金建議的價格標準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5第六輪申請須知

申請人類別學校註冊機構個人 ( 建議有機構支持 )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6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撮要計劃名稱計劃目標受惠對象及預期人數進行時間施行方法﹙分階段列出﹚預期產品 / 成果評鑑方法及準則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7第六輪申請須知

預算﹙歸類指定六個項目﹚職員薪酬設備服務工程一般開支應急費用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8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詳情評估需要可量度目標活動詳情準備情況評鑑達標方法清晰預算

撰寫計劃須知

Page 2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29第六輪申請須知

受款人在計劃監察及評鑑扮演積極角色

評鑑是計劃設計的一部份重點在於成果、成效顯證為本的標準參照

評鑑原則

Page 3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0第六輪申請須知

訂定可量度目標收集基線數據擬定表現指標釐定基準

評鑑機制

Page 3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31

現況

可量度的目標(行為改變 )

衡量準則表現指標

達致水平

基準是否已達基準 ?

需要甚麼改進? 理想情況

目的

評估需要

評鑑過程

Page 3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32

優先主題學與教的成效

LTE -

Page 3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3第六輪申請須知

學與教的成效

旨在提升學與教的質素及發揮學生的潛能,從而照顧學習差異的學生

LTE -

Page 3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4第六輪申請須知 LTE -

學與教的成效相關範圍

針對學習差異的學與教策略為能力稍遜學生制定介入策略為表現突出的學生制定調適課程用進展性評估和回饋,提升學習效能

協作、小組或其他形式學習

Page 3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5第六輪申請須知

調適課程例子

假設計劃中某些目的如下1. 培育幼兒主動探索有關科學知識

2. 提高幼兒對科學的興趣3.增強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LTE -

Page 3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6第六輪申請須知

成果表現指標

例子:1.幼兒參與科學問答比賽的人數2.幼兒動手做科學小實驗的次數3.幼兒作口頭科學小報告的次數

LTE -

Page 3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7第六輪申請須知

成效表現指標

例子:1.幼兒能積極參與科學課堂活動2.幼兒喜歡「科學參觀」活動3.幼兒從實驗中找答案

LTE -

Page 3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8第六輪申請須知

評鑑方法

1.基線數據 ─ 目前狀況2.基準 ─ 百分之 XX學生會主動和積

極地去學習和探求科學知識

3. 衡量準則 ─ 觀察記錄作前後評估     ─ 課堂表現評估     ─ 兒童的科學習作表現 

LTE -

Page 3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39第六輪申請須知

預期成果及結果

實質成果 ─ 一套幼兒科學教材套

無形成果及成效 ─ 幼兒掌握基本的科學常識 

LTE -

Page 4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0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編號 計劃名稱1998/1776 推行「高廣度」優質教學模式1998/3917 暑期躍進計劃1998/5077 訓練學生解難題的方法及技巧1999/0502 突飛猛進之教與學1999/2375 中國語文科高效能輔導教學計劃1999/2639 提高低成就學生學習動機及能力培訓計劃

2000/1591 ─培養語文自學能力 以學習差異為重點的學習模式設計

可到本基金網頁搜尋更多例子。

符合第六輪優先主題─學與教的成效的計劃例子

LTE -

Page 4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41

優先主題提高語文水平

LE -

Page 4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2第六輪申請須知

語文

英國語文 English Language

(spoken & written)中國語文 Chinese Language

(口語 & 書面語 )普通話 Putonghua

(口語 )

LE -

Page 4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3第六輪申請須知

English Language language proficiency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social skillscultural understandingglobal competitiveness

中國語文語文基礎文學學習文化薰陶思維訓練品德情意培育

學習領域

LE -

Page 4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4第六輪申請須知

六個優先範圍1. 培養學生讀、寫、聽和說的語文能力2. 在學校和課室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習語言 的環境3. 跨學習領域的語言學習4. 為能力稍遜的學生制訂有效的教學策略5. 在正規和非正規課程中,透過文學、戲劇、 詩詞及藝術學習語言

6. 家長的參與

LE -

Page 4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5第六輪申請須知

English Language language proficiencysubject content knowledge language awareness

中國語文語文基礎書面語

(語體和文言 )

口語(粵語和普通話 )

讀、寫、聽和說的語文能力

LE -

Page 4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6第六輪申請須知

一個有利於學習語言的環境

學習需要學習機會引起動機知識建構情境應用

LE -

Page 4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7第六輪申請須知

跨學習領域的語言學習

LE -

學習領域 連繫不同學習領域的學習活動 / 設計示例

數學教育在專題研習活動中,利用圖表、數據、統計資料等,進行說明或推論,以達到探究、表達、演示、報告等目的

科學教育 閱讀科普文字,汲取科學知識,、討論問題,培養科學精神

科技教育舉行研討會,探討語文學習和資訊科技的關係,以及資訊科技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閱讀德育教材,探討傳統道德觀的現實意義,並作個人價值判斷

藝術教育用主題串連文學作品或其他藝術形式,設計學習活動,例如欣賞、表演、專題研習

體育 閱讀或聆聽體育評論,培養鑒賞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體育精神

Page 4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8第六輪申請須知

制訂有效的教學策略

程度差距學生潛能協作文化多樣化資源多樣化學與教的策略整體而連貫的課程及學習計劃

LE -

Page 4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49第六輪申請須知

透過文學、戲劇、詩詞及藝術學習語文

學生興趣興趣廣泛學習機會語文應用語文欣賞

文學學習文化薰陶思維訓練品德情意培育

LE -

Page 5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0第六輪申請須知

家長參與

講故事創作故事導引文學欣賞協助發展批判性思考能力協助培育正確的個人及社會的價值觀和態度

LE -

Page 5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1第六輪申請須知

表現指標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Who ? (audience)

What ? (behavioural changes/target performance)

Which ?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speaking)

How ? (conditions and degree)

LE -

Page 5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2第六輪申請須知

表現指標

“The students/pupils should be able to finish reading 3 readers in the first semester with 1 post-reading task.”

“學生能運用創意策略,例如思潮泉湧法、腦力激盪法進行討論。”

LE -

Page 5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3第六輪申請須知

相關例子Pre-Primary

1999/0404

Enjoyable Whole Language Learning

愉快的全語文學習 1999/1315

Start Right with Phonics

開心踏上拼音旅程 1999/1463

How to extend the Plan of strengthen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ctivities of children

幼兒語文活動推廣計劃

LE -

Page 5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54

優先主題專業發展

PD -

Page 5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5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

目的: 促進校長及教師的持續專業發 展。

主要分類: 制訂策略、資源管理、資訊管 理、資料分析、自我評估等;

課程發展、觀課、評課等;

品德修養、國民身分認同、公 民意 識等; 對家校合作的態度和掌握有關 技巧等。

PD -

Page 5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6第六輪申請須知

注意事項

深遠影響及持續力

校長及教師的積極參與

持續發揮影響力

追求「自我評估及自我完善的風氣」

提升協作及團隊精神PD -

Page 5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7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

1. 背景 ( 檢視現況 )

教師或員工的背景和能力 學生的需要和特點 人力、物力資源

例如:校內教師對正規音樂課程的認 識。

PD -

Page 5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8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

2. 如屬學校,計劃如何成為學校發展策略的一部份?

例如:學校觀課 / 教師共同備課的文化 及發展情況。

PD -

Page 5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59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

3. 申請機構已作好準備?4. 具備其他有利推行計劃的條件? 教師的反應:推行類似計劃的經驗、心 理準備、對計劃的支持等。

學生及家長的反應。 與協辦機構的協作:以往經驗、協商過程等。

有關導師的同意。

PD -

Page 6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0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

5a. 目的 長期 ( 需較長時間實現 )

例: 提升教師的專業參與。 短期 ( 在計劃進行期間達到的 )

例: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

PD -

Page 6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1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

5b. 目標 ( 參照目的而釐定 )

對象 – 校長及 /或教師?校長及全體教師?校長及部份教師?限於某學科或某單位的教師?「對象」決定計劃不同層次的目標

行為 –– 預期表現或行為改變 條件 –– 預期發生行為改變的情況 程度 –– 衡量達標的準則

PD -

Page 6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2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5c. 衡量準則 /表現指標

例:受訓教師對培訓課程的意見。 受訓教師能夠將培訓課程所學的知識及 技巧應用於課堂上的程度。

教材 ( 質與量 )

PD -

Page 6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3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

6. 工作計劃例子 : 教師培訓 施行細則:培訓方式或方法、對象及 人數必須列明。 活動與計劃目標能互相配合。 培訓計劃的跟進:受訓教師如何運用 所學的知識 / 技巧教學。

PD -

Page 6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4第六輪申請須知

專業發展計劃書

7a. 基線例子 (家校合作 )

教師家長活動的次數。 教師家長活動的參與程度及反應。

7b. 基準例子 (家校合作 )

若干百分比之教師家長積極參與教師家 長活動。

能組織一隊若干人的家長義工隊。

PD -

Page 6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5第六輪申請須知

符合專業發展主題的計劃例子

1999/1468 提高老師對中國樂曲的興趣1999/1981 兒童心靈成長藝術教育發展計劃1999/0229 音樂樂繽紛2000/1157 親子共舞樂融融2000/1172 幼稚園教師舞蹈培訓計劃2000/2116 幼兒活力坊

PD -

Page 6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66

優先主題品德及公民教育

M&CE -

Page 6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7第六輪申請須知

品德及公民教育品德教育

正確價值觀分辨善惡能力

公民教育認識個人作為公民與其他人及單位的關係培養對本港及中國的歸屬感認識本港社會特色 了解民主 自由 平等 人權及法治培養批判思考

M&CE -

Page 6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8第六輪申請須知

品德及公民教育五種首要培養的價值觀和態度

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

M&CE -

Page 6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69第六輪申請須知

品德及公民教育加強品德及公民教育的正規和非正規課程發展

課程 活動

M&CE -

Page 7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0第六輪申請須知

品德及公民教育的相關範圍

M&CE -

培育獨立思考及批判思維的能力 以生活體驗為主,設計價值教育課程透過服務學習,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及參與社區活動的公民意識

設計培育具備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的公民課程與活動

發展與學習領域課程指引中首要培育的五項價值觀和態度有關的活動及評估方案

Page 7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1第六輪申請須知

品德及公民教育

籌劃計劃需注意的項目 :

目標的可量度性成果評鑑可持續性

M&CE -

Page 7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2第六輪申請須知

品德及公民教育計劃例子

M&CE -

計劃的目的如下﹕

(I) 培養學生有良好公民的意識(II) 提升學生具承擔的精神(III) 培養學生尊重別人的態度

如何把這些目的化為可觀察及可量度的目標?

Page 7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3第六輪申請須知

可觀察的目標

M&CE -

﹙i ﹚ 學生能對公民的責任有更深認識﹙ii ﹚ 學生熱心參與義務工作﹙iii﹚ 學生愛護學校公物﹙iv﹚ 學生能更尊重別人…… …… …….

Page 7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4第六輪申請須知

例:

﹙i ﹚ 學生列舉及說明公民責任的例子

﹙ii ﹚ 學生參與義務工作的次數

﹙iii﹚ 學生破壞公物的次數

﹙iv﹚ 學生對老師及同學有禮

表現指標

M&CE -

Page 7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5第六輪申請須知

評鑑機制

M&CE -

(1) 設立基線 — 搜集基線數據

(2) 設定基準 - 訂定目標水平 - 可採用量化/質化的指標

Page 7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6第六輪申請須知

評鑑機制

M&CE -

(3) 決定搜集數據的方法例: (a) 問卷調查

(b) 校內記錄

(4) 搜集活動/計劃後的數據  (5) 比較活動/計劃前後搜集的數據  - 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

Page 7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7第六輪申請須知

融合學校的常規發展 /課程

計劃的可持續性

M&CE -

Page 7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78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編號 計劃名稱1998/1806 公民教育 - 認識中國和香港

1999/0397 青少年共融領袖發展計劃2000/0132 活出真我-自我提昇計劃

2000/0220 中學生義工潛能發展及社會服務計劃2000/0533 「龍的傳人龍的心」祖國文化全接觸計劃

2000/0712 領袖訓練及社會服務計劃2000/3132 提升學生逆境智能活動計劃

2001/0117 公民德育幼兒起行

可到本基金網頁搜尋更多例子。

符合第六期品德及公民教育主題的計劃例子

M&CE -

Page 7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79

資訊科技計劃

IT -

Page 8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0第六輪申請須知

應用資訊科技在教學的方向配合課程改革理念

全方位學習多元化教材以學生為本

強調有效應用資訊提升處理資訊的能力著重協作與交流加強互動的學與教

IT -

Page 8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1第六輪申請須知

(3) 施行方法-對策(如何利用資訊科技達到預期的指標)(3) 施行方法-對策

(如何利用資訊科技達到預期的指標 )

資訊科技作為教育輔助工具

(2) 目的和目標 ( 指標 )

(1) 課程和學生的需要基線 (現況 )

IT -

Page 8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2第六輪申請須知

資訊科技與主題的整合模式學與教的成效

提高語文水平 專業發展 德育及

公民教育

自我管理、溝通、研習、解難、批判思考、

創造、協作、運算能力、資訊科技

課程及學生的需要作基礎

九種共通能

IT -

Page 8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3第六輪申請須知

主題-學與教的成效

( 例 )使用互動式電腦教學方法,啟發學業成績稍遜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 )利用電腦互動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機和專注力

IT -

Page 8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4第六輪申請須知

主題-提高語文水平

( 例 )使用互動式教學軟件來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能力和興趣,設計的軟件特別針對聽和講的技巧,並使用多媒體的技術以鼓勵學生自學。

IT -

Page 8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5第六輪申請須知

主題-專業發展

( 例 )培訓幼稚園教師利用電腦配合教學,增進老師在技巧運用上的能力,再根據指定主題發展學習軟件和教材,並讓各校參與的老師分享教學心得和成果,達成專業發展的果效

IT -

Page 8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6第六輪申請須知

主題-德育及公民教育

( 例 )編製香港居住環境及風土人情課程,並製作教學資源光碟以配合教學

IT -

Page 8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7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的設計和評估(例 ) 學校設立網站

基線 學校政策不被家長和同學支持教學資源仍停留在單向和文本格式

基準 提供對外溝通的渠道師生可以有效尋找、分享及使用教學資源

施行細則 網站技術 / 建立資源 / 管理 / 發展 / ...

表現指標成果: 設立網站 / 網站訪客數目

訪客平均瀏覽時間成效: 方便學生取得學習材料及教師指導

家長對學校有更多認識

影響分析及

成果 /成效評鑑

輸入 / 過程評鑑

(證據為本)

背景評鑑需要評估

IT -

Page 8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88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的評審注意事項:(請參考指引內之評審準則)

 申請人需要考慮應用資訊科技的適切性,避免本末倒置。  

 申請人應先考慮從既有資源中施行計劃的內容,避免購買不必要的器材。

 申請人應以配合課程及學生需要為本,在申請購買器材時應提出充分理據,說

明如 何運用所需器材令計劃達到預期的教學目 標。

IT -

Page 8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89

計劃的宣傳及推廣

P&D -

Page 9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0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的宣傳及推廣

計劃受款人的宣傳推廣活動 優質教育基金的宣傳及推廣

活動

P&D -

Page 9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1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受款人的宣傳推廣活動撰寫優質的計劃書/報告書,推廣計劃理念、成果

舉辦計劃的宣傳活動出版通訊製作教材教具把計劃成品結集,製作網頁,光碟,錄影帶

P&D -

Page 9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2第六輪申請須知

優質教育基金的推廣活動

優質教育基金匯展巡迴展覽學生表演優質教育基金通訊每月主題推廣活動計劃經驗分享會

P&D -

Page 9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3第六輪申請須知

每月主題推廣活動

講座 /研討會工作坊教學示範學校探訪計劃資料及成品展示

P&D -

Page 94: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4第六輪申請須知

計劃經驗分享會

在計劃推行期間,安排相同性質的計劃受款人,交流計劃推行期間各種經驗。

P&D -

Page 95: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95

優質教育基金網站 http://www.info.gov.hk/qef

優質教育基金資源中心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183號合和中心 36樓 3602室

網上資源中心http://qcrc.qef.org.hk/

P&D -

Page 96: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第六輪申請須知 96

總結

Page 97: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7第六輪申請須知

1A ( 申請 ) + 1P ( 參與 )2P

(01/09/2003 仍進行的計劃計算在內 )

申請資格及數目

Page 98: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8第六輪申請須知

一般計劃:不超過 50萬元 ( 總額約 1 億元 )

特殊計劃:不超過 500萬元 ( 總額約 4千萬元 )

撥款額

Page 99: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99第六輪申請須知

切合主題對學界的影響效果的延續客觀方法量度計劃的成效合理預算

評審重點

Page 100: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00第六輪申請須知

詳閱「須知」有關內容申請資助額外人手–– 列明所需資歷及經驗–– 附上工作清單–– 若不採用最低薪酬,需解釋–– 計劃期間無增薪–– 基金不支付福利津貼–– 無應急費用及不可調撥

制訂預算

Page 101: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01第六輪申請須知

MUP顧間將於十一月底及十二月中舉行有關計劃評鑑的講座,詳情請留意基金網頁http://www.info.gov.hk/qef/

預告

Page 102: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02第六輪申請須知

查詢優質教育基金秘書處主要職員: 姓名

李美美女士

蒙啟泰先生凌文輝先生何澤生先生

職位

優質教育基金督導 委員會秘書教育統籌局助理秘書長教育統籌局助理秘書長高級計劃主任

電話

2921 8940

2921 8336

2921 8943

2186 8718

Page 103: 第六輪申請簡介會

103第六輪申請須知

查詢優質教育基金秘書處計劃主任:計劃類別

資訊科技

教育研究校本管理

均衡教育有效學習

計劃主任

陳達志先生

溫穎芳女士古湘芫女士

葉世安先生黃愛珠女士

電話

2186 8161

2186 8159

2921 8005

2921 8344

2921 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