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38
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 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 研研研 研研研

Upload: wright

Post on 08-Jan-2016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陳斐卿. 1988-2009. 從哪裡出發 哪些機緣 哪些轉折 方向感 自主性. 基礎統計 統計與電腦分析 I 統計與電腦分析 II 應用多變項統計 I 應用多變項統計 II 心理與教育測驗原理 測驗理論進階 微電腦使用 發展教育軟體 -BASIC. 教育媒體 雙語教育概論 進階雙語教育 語言的習得與使用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幼兒發展 青少年與成人發展 獨立研究 3 博士論文 2. 1988-1992. 怎麼踏進另一個世界?. 機緣一. 碰到不同典範的貴人 1992-1996. 博士論文的研究方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陳斐卿陳斐卿

Page 2: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

1988-2009• 從哪裡出發• 哪些機緣• 哪些轉折

• 方向感• 自主性

Page 3: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

Page 4: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4

1988-1992• 基礎統計• 統計與電腦分析 I• 統計與電腦分析 II• 應用多變項統計 I• 應用多變項統計 II• 心理與教育測驗原理• 測驗理論進階• 微電腦使用• 發展教育軟體 -BASIC

• 教育媒體• 雙語教育概論• 進階雙語教育• 語言的習得與使用•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幼兒發展• 青少年與成人發展• 獨立研究 3• 博士論文 2

Page 5: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怎麼踏進另一個世界?怎麼踏進另一個世界?怎麼踏進另一個世界?怎麼踏進另一個世界?

Page 6: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機緣一機緣一機緣一機緣一碰到不同典範的貴人碰到不同典範的貴人

1992-19961992-1996

Page 7: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7

博士論文的研究方法• survey :填充題&開放題

– 你覺得人緣好的意思是甚麼?• Q-sort• CA (Cluster Analysis)• MDS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Representation: figures

• 所有統計課都沒教

Page 8: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8

博士後研究那一年• 初試啼聲: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當個新生:詮釋現象學讀書會• 轉捩點:重做博士論文「人緣」• 實踐:申請一個計畫 走進 un-comfort z

one• 人的研究,研究者的知識論一定要面對•學好什麼?漏了什麼?

Page 9: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9

研究的過程貴在深究…• Data collection: Survey vs interview• 怎麼面對語言資料?

– 說事實嗎?說完整嗎?– 看說什麼 (content) ?看站在哪裡說 (conte

xt) ?• 個人的故事有意義嗎?普遍性?

– 多個訪談=個別體驗的加總?

Page 10: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0

研究的過程貴在走入泥濘…

• Data analysis: 紮根理論 + 詮釋現象學• 具相資料 ( 文句 ) vs 後設框視 ( 主觀? )

– 看見之處是用看不見的後設框視來看– 讀資料時,眼前出現一片豐富的圖像,一些根本性

的「東西」(概念)會跑出來,也反映研究者自身的知識論

• 到現在還沒真懂的自己文章

Page 11: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1

研究是怎麼一回事?• 研究不只是要東西(到學校收data, 去挖人家口中的說法 , 把data簡化到自己熟悉的 form… )回來 然後套入某種處理機攪拌

• 研究者的知識之網 角色非常重。這個知識網,不是 empirical research 的知識。

• 例如語言與經驗的關係,涉及一些遮蔽。• 研究的價值性 不只是 identify 一個研究問題 而是 identify這個問題在樹林中的重要性

Page 12: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2

起跑時的社群生態

• 貴在什麼:得到 feedback•台大心理系:實驗認知獨大• 本土社心:在風燭飄搖中的堅定反省•位置初嚐: Peripheral experiences

Page 13: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機緣二機緣二機緣二機緣二因緣際會捲入「學習科技」潮流因緣際會捲入「學習科技」潮流

1997-20031997-2003

Page 14: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4

欽點踏入跨領域

• CSCL & learning sciences 興起於 1990s• 國科會:網路學習整合計畫 1997-• 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計畫 2000-• 中央大學:全力投入地球科學網路教育• 砸在身上的主持人計畫經費超過千萬,怎麼不虛此行?

Page 15: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5

研究什麼?• 先讀文獻?• 先打造一個收集data 的實驗場?

• 宛如一段學習科技發展史– 建置環境– 建立學習模式– 評估學習成果– 接棒的 深度的研究呢?

Page 16: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6

網路學習• 從體驗中湧現研究議題

• 鷹架:情意學輔 新手學輔• 周邊學習者:潛水 流失 串門子• 學習困難:探究式學習 資料庫使用 • 合作困難:

– 不同參與程度 迷思流竄 離題討論

Page 17: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一個還沒鋪柏油路的小徑?一個還沒鋪柏油路的小徑?一個還沒鋪柏油路的小徑?一個還沒鋪柏油路的小徑?

Reduce data Reduce data 不適合不適合

Page 18: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8

Exploratory approach• 新的學習環境 太多不知道 捨不得斷下假

設 驟用 explanatory approach•湧現的現象 文獻不多 原創性被期待

– 將資料分類:指出活動內涵 – 對現象命名:指出活動特徵– 找尋脈絡性:指出言外之意– 找尋切入的向度:時間 扣離題 巨微觀

Page 19: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19

Debunk

發現理所當然之外的面向• Social talk• Attrition• Lurkers• Boundary crossers• Affective mentoring• Becoming a mentor

Page 20: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0

Reaching new understanding…

• 「社交言談」為什麼上了台面?– 意義是負面的– 資料被排除的

• 但是,為什麼 social talks 充斥?• Content analysis discourse analysis :

– the unit of analysis= posting vs thread• Pattern : on-task vs off-task• Metaphor: springboard, soft power• Yardstick: collaborative learning difficulties

Page 21: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機緣三機緣三機緣三機緣三一部理論重塑了看世界的眼睛一部理論重塑了看世界的眼睛

2002-20062002-2006

Page 22: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2

咬牙的日子…

• 2002 學習科技台灣團隊出訪 • 在 Stanford University bookstore邂逅了一本社會學習理論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Press.

Page 23: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3

眼睛看到東西…

• 原來什麼是「 framework」「 perspective 」

• 什麼是「概念工具」• 怎樣觸到現象中「 invisible 」的質地•複雜性是怎麼一層一層剝揭開來

Page 24: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4

一個一個練功• Participation vs reification (潛水者的學習 )• Participation vs non-participation ( 義務役男的學習 )

• Identification vs negotiation(親子營行動學習 )

• Design vs emergent (社群討論區 vs 組討論區 )

• Constellations of practice v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越界學習 )

Page 25: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5

沒有理論 vs 被理論綁住• 沒有理論:只靠 empirical & methods (techn

ical) ? 如瞎子摸象 沒有座標 無對話能力與評價能力, discussion 一章乾澀無言以對

• 避免被理論綁住:– 閱讀批判這個理論的各方文章 – 正視田野中湧現的 理論無從解釋的現象 不放過 不漠視

– 閱讀其他理論

Page 26: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6

找到可對話的舞台• ISLS社群 2004-2010

– CSCL ICLS 會議– Submitting– Reviewer– Participation– Updating

• ISCAR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ultural and Activity Research) 2011– 再找一個社會文化論大本營考驗自己

Page 27: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機緣四機緣四機緣四機緣四找到同修行者找到同修行者

2007-2007-

Page 28: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8

同修不同質• 找個異質性的伙伴• 不是靠分工達成互補• Joint activities• 靠互相走進對方的區域 走向自己的 un-comfo

rt zone– 社會學 vs 學習學 – 用自己的話 vs 精析文獻– 體驗 vs 證據

Page 29: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29

闖關:人人夢想的山頭

•借方法•借理論•建方法•建概念•建體系

Page 30: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0

登山者的活動• 借用理論• 修補理論• 建立中程理論

– 凝視現象– 回應基本關切 ( 學習如何發生 促進學習效果 )– 小概念 (i.e., co-construction) 到底是甚麼

• 共構如何發生?• 如何促進共構的品質?

Page 31: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1

一個升級的例子 :合作學習• 廣泛概念 Interaction• 進階概念 Inter-subjectivity

• 建議定義• 指出特徵• 提議看的方法:如

– 分析單位– 提取方法

Page 32: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給剛出發的你給剛出發的你給剛出發的你給剛出發的你

Page 33: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3

1 「研究議題」先於「研究工具」• 誤例:這個老師做 虛擬民族誌 / 敘說 /實驗設

計(這是他的工具之一),我跟他,看他要我研究什麼

• 踏實:這個老師關切 邊緣學習者 / 新移民教育 / 機器人學習 (這是他的學術認同 identity 之一),我跟他,看這個樹林裡還有什麼地方讓我放我的小板凳

Page 34: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4

2 環境有機會 內心有勇氣• 我還有三十年學術生活

– 訂座標?– 視野開?– 羨慕誰?– 方向感?– 腳力夠?– 習慣好?– 價值觀?

Page 35: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5

3 當前的社群生態• 質性研究在國內 還是 minority• 當我要深究一個問題的時候 量化這套工

具會不會不夠?• 研究真的只有量化一個「合法」途徑?•為了不涉入 為了客觀,研究者避開「質

化」是不是也離開了真正理解人的世界的道路?

Page 36: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6

4 我要什麼? • 眼前的環境再侷限•胸中的志向不改變• 自主性 =不會看到環境中的侷限,就說

「沒有辦法啊」

Page 37: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200909 高等質性研究 開場 37

這門課想給什麼機會?

• 高一等的思維• 深一點的討論•難一點的示範

• 一起探一探 “高等” 的 ( 質性 ) 研究不該迴避的問題

Page 38: 研究之旅的幾個轉折

提一個問題,還是講一個感想?提一個問題,還是講一個感想?提一個問題,還是講一個感想?提一個問題,還是講一個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