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38

Upload: campus-reading

Post on 29-Feb-2016

2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出版十五週年紀念》--靈修大師盧雲畢生的智慧精華,要讓你我以信、以愛、以愛,活出每一天的生命。

TRANSCRIPT

Page 1: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Page 2: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xv

Bread for the Journey

著書緣起b

寫這本書,於我是趟心靈的探索之旅。我好

像踏上了遙不可知、目標未明的旅程。

哈潑出版社(Harper San Francisco)的朋友要

我從自己出版的作品中摘選三百六十五篇彙集

成書,我直接的反應是:「我不想用舊作;我

要寫新的!」根本沒想到說這話的後果。他們

笑說:「這番雄心好像太大了點吧?要不要你寫

一些新的東西,我們再加一點舊的內容一起出

書?」我卻固執地說:「不要,不要。每一篇都

應該是新的內容。」

一九九五年九月,我寫了第一篇。我買了

本裝訂精美的空白本子,封面是紐約大都會博

物館收藏的作品,裡面有八十張環保白紙,共

一百六十頁。我規定自己把心得寫在右頁,左

頁則留作塗改更正,所以每一頁只有一篇,自

成一格局。

著書緣起.indd 1 2012/5/1 下午 3:32

Page 3: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xvi

剛開始我覺得興趣盎然!我寫了有關禱

告、獨處、靜默,還有其他我熟悉的題目;想

到什麼就寫什麼,先不管順序或全書的架構。

我到任何地方,都帶著那本小冊子,它成了我

傾心吐意的良伴,我每天至少跟它講三次話。

到九月底,那本空白小冊就已經寫滿了,我很

得意。但後來我警覺到,要寫滿差不多五本小

冊子,才夠一年的份量。三百六十五天好像霎

時成了永無止境的旅程。我當然還有些想法,

但是再寫兩百八十五篇可真是挑戰了。我有那

麼多看法嗎?

為了免除焦慮,我又去買了博物館的空

白冊子,希望有助於我的寫作。每天早上,不

管有沒有靈感,我都坐在桌前,一直等到可以

動筆,有文字從心思意念中流出。我原本沒有

打算寫耶穌。我覺得書中應該流露耶穌的精

神,同時不致嚇走那些還把耶穌當作絆腳石的

人。我想要討好所有人!然而下筆卻完全是另

一回事。寫完一本一般主題,我自然而然地開

著書緣起.indd 2 2012/5/1 下午 3:32

Page 4: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Bread for the Journey

始寫耶穌,我信仰的核心。然後,不期然地,

我發現自己竟然思索起我們如何與耶穌相聯的

問題,所以就寫了有關話語、聖禮的篇章。可

是聖禮在哪裡舉行呢?當然是在教會。但我根

本不曾寫過教會方面的文章!這是個不討好的

題目,不過我還是破除了自己的懼心與不安。

問題在於:教會要帶領我們走的方向是什麼?

死亡、復活、天堂、地獄、聖徒相通、基督再

來、末世,這些議題又如何呢?一想到這些,

我就不禁戰兢!然而我的筆卻似乎在說:「不要

怕,你的本子喜歡看見你思索這些題目。」所以

我就寫了,而且愈寫愈快,到十二月,已經寫

了三百八十七篇,雖然一年只有三百六十五或

三百六十六天。重讀之際我發現,寫這本書,

我無形中闡述了自己的信仰,也寫下了自己的

信念!

一吐為快之後,需要不少緩慢的修訂工

作,有四位幫助我完成。我的秘書凱蒂(Kathy

Christie)費了不少時日把這些篇章打進電腦,

▎xvii

著書緣起.indd 3 2012/5/1 下午 3:32

Page 5: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又花了不少時間增補修改。蘇珊(Susan Brown)

逐行校閱,刪除重複的句子、無關緊要的看

法、寫得不好的段落,讀來更見流暢自然。吉

妮(Ginny Hall)幫助我替每一篇取題目、編目

錄。溫蒂(Windy Greer)則花了不少時間作最

後潤飾。沒有他們,這本書絕不會完工,謹在

此對他們慷慨相助致以最深謝意。

寫這本書確實是趟探索之旅,不過是

獨自一人的探索。不僅需要很多閒工夫,而

且需要安靜的空間。柯維耿夫婦(Hans and

Margret Kruitwagen)、卓納斯夫婦(Robert

Jonas and Margret Bullitt-Jonas)、莎拉.杜爾

仁(Sarah Doering),還有佩姬.麥道諾(Peggy

McDonnel)讓我在他們加拿大、麻州、紐澤西

的家,有一處安靜寧和的空間。他們的寬宏、

友誼,以及讓我獨處的體貼是我的莫大福氣。

衷心盼望:讀本書,你會發現我們的旅程

有相連之處,也能從中重得激勵,並且以信,

以望,特別是以深深的愛,活出你的生命!

心靈麵包

▎xviii

著書緣起.indd 4 2012/5/1 下午 3:32

Page 6: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校園書房-25K-A1389非死不可的門徒(P2-263,2723 3 2012/4/12 10:26:36

Page 7: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空與滿乍思之下似乎是相對的,

但是在屬靈生命中卻不然;

要倒空生命的杯,

才能全然從神領受豐滿的生命。

5 月

章名頁.indd 5 2012/4/27 下午 4:07

Page 8: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28

朋友與他們的限制b

我們需要朋友。朋友指引我們、關注我們、

以愛心安慰我們、在痛苦時撫慰我們。我

們說「作朋友」,然而朋友是作不出來的。朋友

是神給我們的白白禮物。我們若全心信靠神的

愛,神會在我們需要朋友的時候給我們。

朋友不能取代神。他們有其限制與軟弱,

與我們一樣。但,即使在有限裡,他們也能成

為座標,指向神無限、無條件的愛。且讓我們

享受人生路上神所賜的朋友。

5 月1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28 2012/5/7 上午 10:32:34

Page 9: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29

Bread for the Journey

朋友與他們的獨特恩賜b

每個朋友都不一樣。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恩

賜,惠及我們。我們若期待朋友具有我們

一切所需要的,那就過於挑剔,總不能對朋友

所作的滿意。

有的朋友給我們關愛,有的朋友激盪我們

的思考,有的朋友加強我們的心力。我們愈能

接受不同的朋友發揮在我們身上的恩賜,就愈

能發揮自己那分獨特卻有限的恩賜。如此,友

誼就能編織出美麗的愛的天地。

5 月2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29 2012/5/7 上午 10:32:34

Page 10: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30

鑲嵌神的面容b

鑲嵌畫由上千塊的小石子組成。有藍色的、

綠色的、黃色的,也有金色的。湊近鑲

嵌畫,我們可以看見、讚賞每一塊小石子的美

麗。站開來,我們看見這些小石子展現出一幅

畫,述說一則故事,是一塊石子所做不到的。

這就是群體生活的寫照。每一個人都好像

一塊小石子,但是併合起來,我們向世人彰顯

神的面容。沒有人能說:「是我讓人看見神。」

但是那些看見我們在一起的人卻能說:「他們使

人看見神。」社群就是謙卑與榮光相合之處。

5 月3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0 2012/5/7 上午 10:32:34

Page 11: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31

Bread for the Journey

指向神的路標b

我們如何認識神的愛、神的寬宏、神的恩

慈、神的赦免?藉著我們的父母、我們

的朋友、我們的老師、我們的牧者、我們的配

偶、我們的子女—他們都向我們揭示神。我

們了解他們,因此知道他們只能揭示神的一小

部分。神的愛勝過他們的愛;神的良善勝過他

們的良善;神的美勝過他們的美。

剛開始,我們會對這些人失望。我們一時

以為他們會給予一切所需的愛、美、善。漸漸

的,我們才知道,他們無非是指向神的路標。

5 月4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1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2: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32

神的寬宏b

神是豐足的神,不是匱乏的神。耶穌用很多

餅餵飽眾人,而且剩下十二籃的零碎 (約

六 5∼15),祂也讓門徒捕了很多魚,船幾乎要

沉下去(路五1∼7),這一切都向我們顯明了神

的豐足。神給的不僅足夠而已;祂給的遠超乎

夠用:更多的魚與餅,過於我們能吃的;更多

的愛,遠超乎我們敢求的。

神是慷慨的施予者,但是我們要盡心、盡

意、盡力愛神,才能目睹、得享神的寬宏。我

們若說:「神啊!我愛您,但是您先要向我表示

您的寬宏。」就仍然離祂甚遠,經歷不到神真

是要把生命與其豐盛賜給我們。

5 月5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2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3: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33

Bread for the Journey

屯積的誘惑b

生性恐慌的我們,很容易發展出一種心態,

教我們說:「不可能有足夠的食物給所有

人,所以我最好給自己存夠東西,以備不時之

需。」或是「不可能有足夠的知識給所有人,

所以我最好把我的知識留給自己,免得被別人

用掉了。」或是「不可能有足夠的愛給每一個

人,所以我最好把朋友留給自己,免得別人把

他們搶走。」這是匱乏心態,想把自己的所有

屯積起來,怕沒有足夠的東西活下去。可悲的

是,你所緊握不放的,最後會在你手中腐爛。

5 月6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3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4: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34

倍增的神蹟b

與匱乏心態相對的是豐足心態。有豐足心

態,我們會說:「有足夠的糧食、知識、

愛心供所有人取用。」有這種看法,就能將自己

擁有的施予我們所遇見的人。看見飢餓的人,

我們給予食物;遇見無知的人,我們給予知

識;遭逢需要愛的人,我們付出友誼、關愛、

寬宏之心,介紹他們認識我們的家人與朋友。

以這種心態生活處世,就能目睹神蹟:所

付出的食物、知識、愛心⋯⋯一切都倍增,甚

至還有剩餘的。

5 月7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4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5: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35

Bread for the Journey

自由分享我們的知識b

我們常認為自己懂得不夠多,所以不能告訴

別人。我們甚至遲疑把自己知道的告訴

人,怕講了以後,就沒什麼可再說的了。

這種心態使得我們焦慮、隱瞞、霸佔、多

疑。不論別人什麼時候求問,我們若勇於分享

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就會發現我們知道的其實

並不少。只有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知識之泉,才

能知道那泉源是多麼的深邃。

5 月8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5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6: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36

生命的杯b

雅各與約翰的母親請耶穌在天國給她的兩

個兒子特別職分,耶穌回答說:「我將要

喝的杯,你們能喝嗎?」(太二十22)。「我們能

喝這杯嗎?」是我們最具挑戰、最激進的自省

問題。這杯是生命的杯,充滿了悲傷與喜樂。

我們能舉起我們的杯,擁為已有嗎?我們能舉

杯,為別人祝福嗎?我們能把這杯當作救恩杯

一飲而盡嗎?

常在內心問這些問題,是極其嚴格的屬靈

操練。

5 月9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6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7: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37

Bread for the Journey

緊握生命的杯b

我們要握住自己生命的杯。年事漸長,更體

會到生命中的許多哀傷(個人的失敗、

家庭的衝突、工作與社交生活的失望,以及國

內、國際間的種種痛苦)之後,所有這些內心

或外在的景況都逼使我們忽視、逃避、壓抑,

或是乾脆否認這些哀傷。「看生命中的光明面,

並且善加利用。」我們會這麼說。但是若要喝

自己生命的杯,首先要拿著杯,完全承認目前

的情況,並且深信不是藉著逃避,而是處理我

們的哀傷,才能在哀傷中找到真正的喜樂。

5 月10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7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8: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38

舉起生命的杯b

當我們握緊生命的杯,全然接受其中的哀傷

與喜樂,就能與眾人同心舉起生命的杯。

舉起生命的杯,意謂我們並不以目前的光景為

恥,藉此也鼓勵別人像我們一樣,坦然面對自

己的真相。舉起生命的杯,彼此對說:「祝福你

的生命」或「祝你健康」,我們是在宣告:我們

願意一同真誠審視自己的生命,互相鼓勵欣然

喝下自己的生命之杯,並深信這杯能引領我們

真正活出生命的極致。

5 月11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8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19: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39

Bread for the Journey

喝生命的杯b

握緊生命的杯,並且舉起來作為希望的表徵

之後,就要喝這杯。喝生命的杯就是把我

們的生命,連帶其中特有的一切哀傷與喜樂,

都融為自己的一部分。

我們如何喝生命的杯?在靜默中審視自

己的生命真相,與信賴的朋友傾談自己希望如

何成長,或是服事別人。喝生命的杯是毫無牽

絆,並且勇氣十足地跟隨神的呼召,忠心地留

在自己的路上。如此,生命的杯就成了救恩的

杯。當我們一飲而盡,神會在杯中注滿永生之

「水」。

5 月12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39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20: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40

空與滿b

空與滿乍思之下似乎是相對的,但是在屬靈

生命中卻不然。向神敞空,最深的渴望卻

會得著滿足。

要倒空生命的杯,才能全然從神領受豐

滿的生命。耶穌在十字架上表現了空與滿的極

致,兩者其實是相同的。當耶穌將一切交託給

親愛的阿爸父,就呼喊說:「成了!」 (約十九

30)祂在十架上被舉起,也將復活再起。祂倒

空虛己,卻被高舉,「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

名」(腓二7∼9)。我們要不住聆聽耶穌的問題:

「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嗎?」

5 月13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0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21: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41

Bread for the Journey

安然離世的禱告b

不少人說:「我不怕死,可是我怕死的過

程。」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死的過程常

是疾病、疼痛、寂寞。

害怕死的過程並不可恥,是人之常情。耶

穌也落入這種恐懼。在痛苦中,祂「汗珠如大

血點,滴在地上」(路二十二 44)。我們要如何

面對死亡過程的懼怕呢?要像耶穌一樣,祈求

神給我們格外的力量,走完通往新生的旅程。

我們也相信,神如何差派天使安慰耶穌,也會

差派天使安慰我們。

5 月14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1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22: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42

心存感恩離世b

我們常會想,死亡如何臨到自己?是藉著疾

病、意外、戰爭,或是天災?是突然或是

漸漸臨到?這都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實在不需

要浪費時間去想。不知道生命何時終結,這是

福氣啊!不過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要思索:當死

亡時刻來臨,我們的態度是否會讓身後的人哀

痛欲絕,或充滿了罪疚愧悔?

此端賴我們如何預備好自己去面臨死亡。

我們若能夠心存感恩離世,感謝神並且感謝家

人、友人,死亡就能成為他人的生命源頭。

5 月15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2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23: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43

Bread for the Journey

讓死亡成為恩福b

我們如何使自己的死亡成為別人的恩福?人

的生命常因為親友的亡故而受到永不消泯

的傷痕、摧殘。我們自己要盡其所能避免這一

點。當我們瀕臨死亡之際,對親近的人說什麼

(或寫什麼),非常重要。若我們向他們表達感

恩之情,請他們原諒我們的缺點,我們也原諒

他們的缺點,又告訴他們,我們很希望他們能

毫不自責地繼續活下去,只回想我們生命中所

經歷的恩典。如此,我們的死亡就能成為別人

的恩福。

5 月16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3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24: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44

愛常存b

生命結束時,盼望與信心也將告終結,但是

愛卻常存。愛是永恒的。愛來自神,也

歸於神。我們死後,除了愛,生命中的一切都

無法存留。我們活出的愛就是神的生命,是屬

天、不可泯沒的生命真髓。這愛不僅常存,也

會世世代代開花結果。

當我們瀕臨死亡,我們要對在世的人說:

「不要憂愁,神的愛在我心裡,這愛也會臨近

你,安慰你。」

5 月17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4 2012/5/7 上午 10:32:35

Page 25: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45

Bread for the Journey

神的氣息在我們裡面b

我們講到聖靈,是講到神的氣息在我們裡面

運行。「靈」的希臘文是pneuma,意思是

「氣息」。我們很少察覺自己的氣息。這是生命

的根本,只有呼吸出了問題,才會想到。

神的靈一如我們的氣息,是與我們最貼近

的。我們或許不察覺,但是沒有神的靈,就不

能活出「屬靈的生命」。神的聖靈在我們裡面禱

告,賜予我們愛、赦免、恩慈、美善、溫柔、

平安、喜樂。聖靈賜給我們死亡不能摧毀的生

命。我們要常禱告說:「聖靈,我願您來。」

5 月18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5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26: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46

未竟的饒恕b

有時我們到了「該走」的時候,還戀棧生命

不放。是因為有些未了的事嗎?有時我

們戀棧生命不放,是因為還不能夠說:「我饒恕

你,也請你饒恕我。」饒恕傷害我們的人,並

且請我們所傷害的人饒恕我們,就會得嘗新自

由,也就是安然離世的自由。

瀕死之際,耶穌為那些釘祂十架的人禱

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

不曉得。」(路二十三34)那番禱告令耶穌放心

地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您手裡。」(路

二十三46)

5 月19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6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27: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47

Bread for the Journey

耶穌的自由b

耶穌是真正自由的。祂的自由深植於靈裡的

體認:自己是神的愛子。耶穌深深知道,

祂出世前即屬於神,也知道自己被差到世間宣

揚神的愛,使命完成後會再回到神那裡去。因

為祂知道,所以祂所言所行都出於自由,不必

像世人那樣討好權勢,而是以神醫治的愛回應

人的痛苦。因此,福音書記載:「眾人都想要

摸祂,因為有能力從祂身上發出來,醫好了他

們。」

5 月20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7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28: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48

耶穌的慈憐b

耶穌名為「以馬內利」,意即「神與我們同

在」(參太一22∼23)。耶穌生命中的吊詭

在於:祂的言行絲毫不受人的褒貶影響,而是

全然按照神的心意,也因此比任何人更能「與」

我們同在。

耶穌能發揮慈憐,並且深深體恤我們,因

為祂的生命不受人的尊敬牽引,只受天父的愛

牽引。耶穌的確能夠自由愛我們,因為他並不

倚賴我們的愛。

5 月21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8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29: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49

Bread for the Journey

受祝福的耶穌b

耶穌是受祝福的。「祝福」的拉丁字形是

benediction,意謂「說(dicere)美言

(bene)」。耶穌是受祝福的,因為神已經對耶穌

說了美言。最清楚的是耶穌在約但河受洗後,

「忽然⋯⋯有聲音從天上來,說:『這是我的愛

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6∼17)。

耶穌以此祝福開始他的公開傳道生涯。從

耶穌的事工我們得以知道,那祝福不僅賜給耶

穌,也賜給凡跟從祂的人。

5 月22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49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0: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50

耶穌的自畫像b

耶穌說:「虛心的、溫柔的、哀慟的、飢渴

慕義的、憐恤人的、清心的、使人和睦

的、為義受逼迫的有福了。」(太五 3∼10)這

段話讓我們看到耶穌的自述。耶穌是蒙福的。

而蒙福的神子臉上卻流露出虛心、溫柔、哀

慟、飢渴慕義、憐恤、清心、締結和平的渴

望,以及受逼迫的跡象。

整個福音的信息在於:學像耶穌。我們有

祂的自畫像,如果不時把它放在眼前,就會很

快知道,跟隨耶穌與學像耶穌是什麼意思。

5 月23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0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1: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51

Bread for the Journey

貧乏的耶穌b

蒙福的耶穌也是貧乏的(「貧乏」在中文聖

經譯為「虛心」)。但是耶穌的貧乏不是經

濟或社會的貧乏。耶穌貧乏,因為祂自主選擇

了無能,而非權勢;選擇了脆弱,而非防禦:

選擇了倚賴,而非自足。腓立比書二章 6∼7節

的「基督頌」說得絕好:「祂⋯⋯不以自己與神

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

成為人的樣式。」這是耶穌選擇活出的虛心精

神。

耶穌也呼籲蒙福的人像祂一樣,活出虛心

的精神。

5 月24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1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2: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52

溫柔的耶穌b

蒙福的耶穌也是溫柔的。即便祂猛烈尖銳地

批判假冒為善的態度,並且勇敢地抨擊欺

騙、虛榮、操縱,及壓迫,祂的心腸卻是溫柔

的。祂不折斷壓傷的蘆葦,也不吹滅將殘的燈

火(參太十二20)。祂回應人的痛苦,醫治他們

的傷口,並且賜勇氣給灰心的人。

耶穌來,是要將好消息傳給窮人,使瞎子

看見,使被囚的得釋放(參路四18∼19),藉此

彰顯神的廣大慈愛。身為跟從祂的人,我們也

要像耶穌一樣溫柔。

5 月25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2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3: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53

Bread for the Journey

哀慟的耶穌b

蒙福的耶穌也是哀慟的。耶穌為摯友拉撒

路過世哀慟(參約十一 33∼36);耶穌眺

望即將被毀的耶路撒冷,為城哀慟(參路十九

41∼44);耶穌為了引起人心痛苦的悲劇哀慟。

耶穌與哀傷的人一同哀傷,與哭泣的人一同流

淚。

暴力、貪婪、慾念,還有其他的邪惡,扭

曲了大地與人類的面貌,令神的愛子哀慟。如

果想要經歷神的安慰,我們也要哀慟。

5 月26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3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4: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54

飢渴慕義的耶穌b

蒙福的神子耶穌是飢渴慕義的。祂痛恨公義

不得彰顯;祂抵拒以壓制、剝削的手段

致富成名的人。祂全心全意渴望人能以弟兄姐

妹、神的子女彼此相待。

耶穌熱切宣告天國的門路不在於多禱告

或多獻祭,而在於給飢餓的吃飽、給赤身的蔽

體、探望生病的或坐牢的(參太二十五 31∼

46)。耶穌渴想有個公義的世界,祂希望我們也

有同樣的渴慕。

5 月27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4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5: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55

Bread for the Journey

憐恤的耶穌b

蒙福的神子耶穌是充滿憐恤的。展現憐恤與

可憐別人是不同的。可憐別人有疏遠,

甚至輕看的意思。一個乞丐要錢,你給他錢是

出於可憐,不是出於憐恤。憐恤是出自慈悲的

心,出自平等相待的心。耶穌不願意輕看我

們;祂願意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員,與我們感同

身受。

耶穌叫拿因寡婦的獨子從死裡復活,因為

祂從心底感受到那位母親的哀傷(參路七 1∼

17)。我們若要知道如何向弟兄姐妹展現憐恤的

心,就要看耶穌的榜樣。

5 月28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5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6: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56

清心的耶穌b

蒙福的神子耶穌是清心的。清心意謂只求

一件事。耶穌只求天父的旨意成就。耶

穌無論做什麼、說什麼,都表明祂是順服的神

子:「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那

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祂沒有撇下我獨自在

這裡,因為我常做祂喜悅的事。」 (約八28∼29)

耶穌的心思沒有歧念或隱密的企圖。耶穌具有

完美的內心和諧,因為祂完全與神聯合。

更像耶穌是要作清心的人。清心使耶穌也

使我們有真正的屬靈視野。

5 月29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6 2012/5/7 上午 10:32:36

Page 37: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157

Bread for the Journey

使人和睦的耶穌b

蒙福的神子耶穌是使人和睦的。祂的平安

不僅是指沒有戰火,也不僅是指和諧、

平等;耶穌的平安是神恩賜的豐盛福祉。耶穌

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

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 (約十四27)

平安就是沙龍(Shalom),亦即個人或群體

在身、心、靈方面的福祉。這平安可以存在於

烽煙遍地的世界,甚至可以存在於無從解決的

問題,或是與日俱增的人類衝突中。耶穌藉著

捨棄自己的生命,把平安給了人。這不是簡單

容易的平安,而是長久、出於神的平安。我們

願意為了帶給人平安而獻出生命嗎?

5 月30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7 2012/5/7 上午 10:32:37

Page 38: 《心靈麵包》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版

心靈麵包

▎158

受逼迫的耶穌b

蒙愛的神子耶穌也是受逼迫的。祂自甘貧

窮、溫柔、哀慟、飢渴慕義、憐恤人、清

心、使人和睦,卻不受這世界歡迎。神祝福的

耶穌對世界的既有次序是個威脅,那些自認主

掌世界的人也認為,耶穌是令他們坐立難安的

原因。祂沒有指控人,人卻把祂當成控告者;

祂不譴責人,卻令人感到罪咎、羞愧;祂不論

斷人,卻令人感到受審判。這些人認為不能縱

容耶穌,要毀了祂;讓祂存活,簡直就是在懺

悔罪惡。

我們若竭力想學像耶穌,就不能指望得人

歡心喜愛。我們要有被棄絕的準備。

5 月31 日

Q368 校園-心靈麵包-386頁-修改3.indd 158 2012/5/7 上午 1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