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86
蛋鸡生产 第六章

Upload: wang-hai

Post on 17-Mar-2016

2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蛋鸡生产 第六章 �1、蛋鸡产蛋规律如何? �2、蛋鸡生产中有那些常见问题? 一、相关答疑 二 授课内容 �第一节 蛋用雏鸡的培育 �第二节 蛋用育成鸡的培育 � 第三节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 育雏期是蛋鸡培育重要的基础阶段,育 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养目标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 三、育雏准备 �四、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五、雏鸡的饲养 � 六、雏鸡的管理 第一节 蛋用雏鸡的培育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 �后备鸡:一日龄至开产(通常指0~20周龄)鸡 称为后备鸡。 � 两阶段划分:幼雏(0-6周龄)、中雏(7- 20周龄) 。 �三阶段划分:幼雏(0-6周龄)、中雏(7- 14周龄) 大雏(15-20周龄)。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养目标

TRANSCRIPT

Page 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蛋鸡生产

第六章

Page 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一、相关答疑

�1、蛋鸡产蛋规律如何?

�2、蛋鸡生产中有那些常见问题?

Page 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二 授课内容

�第一节 蛋用雏鸡的培育

�第二节 蛋用育成鸡的培育

�第三节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

Page 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第一节 蛋用雏鸡的培育

育雏期是蛋鸡培育重要的基础阶段,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养目标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三、育雏准备

�四、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五、雏鸡的饲养

�六、雏鸡的管理

Page 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养目标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

�后备鸡:一日龄至开产(通常指0~20周龄)鸡称为后备鸡。

�两阶段划分:幼雏(0-6周龄)、中雏(7-20周龄) 。�三阶段划分:幼雏(0-6周龄)、中雏(7-

14周龄) 大雏(15-20周龄)。

Page 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二)培育目标

�育雏期的主要技术目标是确保正常饲料摄入量、健康状况良好,使雏鸡尽早达到生长发育及体重标准。

� 1、健康:雏鸡为发生传染病,精神活泼,反应灵

敏。。

� 2、成活率:0-6周死亡率不超过2%。

� 3、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符合该品种或拟订标准,生长速度达到标准,全群具有良好的均匀度。

Page 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1、生长发育迅速

�2、体温调节机能弱

�3、消化机能尚未健全

�4、抗病能力差

�5、胆小、群居性强。

�6、羽毛速度生长更新快。

Page 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三、育雏准备

�(一)育雏方式的选择

�(二)育雏计划的制订

�(三)房舍和设备

�(四)消毒

�(五)试温和用具

Page 1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一)育雏方式的选择

根据育雏占地和空间的不同,人工育雏方式可分为地面、网上和立体三大类。

1、地面育雏

2、网上育雏

3、立体育雏

Page 1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地面育雏

�地面育雏:是指在室内地面上培育雏鸡的方式。

Page 1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1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1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网上育雏

�网上育雏:将雏鸡饲养在距地面50-60cm高

的铁丝网或塑料网上,也可以用木条或竹竿搭成,网的结构分网片和框架两部分。

�注:对7-10天的幼雏最好铺设麻袋或小网孔塑料垫网,以减少热的散失。1周后拆除麻袋,3周后拆除小网孔塑料网。

Page 1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1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立体笼式育雏

�立体育雏:一般为3-5层叠式笼,每层笼子四周用铁丝、竹竿或木条制成栅栏,料槽和饮水器排列在栅栏外。雏鸡通过栅栏采食、饮水。鸡粪可由铁丝网、塑料网的空隙掉到下面承粪板上,定期清除。

�注:立体笼式育雏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方式,是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的育雏方式。

Page 1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二)育雏计划的制订

�根据鸡舍建筑及设备条件、生产规模及工艺流程,制订具体拟订进雏及雏鸡周转计划、饲料及物质供应计划、防疫计划、财务收支计划及育雏阶段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Page 1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三)房舍和设备

�雏鸡舍要有利于防疫,离其他鸡舍至少应保持100m的距离。

�育雏舍要求保温性能良好。又要有利于通风换气,光亮适度,环境安静,便于清扫、消毒及饲喂操作。

�如果改造旧房舍育雏,必须事先维修、清扫、刷洗地面更换新土。准备育雏。

Page 1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四)消毒

�清扫—冲洗—消毒—间歇综合措施,是消灭病原微生物不可取代的手段。

�育雏舍及设备在上批雏鸡离舍后应立即消毒、清扫、冲洗,为下次接雏作好准备。

�目的在于下一批雏鸡入舍前至少有2-4周的间歇期。借以阻断舍内残留的一部分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

�一般场区鸡舍消毒用0.03%二氧化碳或2%火碱,剂量以地面见湿为宜。

Page 2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五)试温和用具

试温准备

�育雏舍在雏鸡入舍之前1-2天必须进行试

温,使舍温达到育雏温度。

�育雏温度控制在30℃。

�供暖方式:暖风炉供暖、火炕供暖、煤炉供暖、红外线灯供暖、电热伞供暖。

Page 2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2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用具准备

�料槽、饮水器要求数量足够,均匀分布。

�水温达到18 ℃以上,不能饮凉水。

�根据养鸡数量备好常用疫苗、药物、消毒药。

Page 2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2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四、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雏鸡的选择

�优良的雏鸡眼大有神,反应灵敏,活泼好动;绒毛整洁,富有光泽;腹部小而平坦;肛门干净;脐部愈合良好。

�劣质雏鸡精神委靡,反应迟钝,叫声微弱,不爱活动。绒毛粘污,缺乏光泽;腹部膨大突出;肛门周围有稀便;脐部愈合不好,有血迹;抓握在手感觉无挣扎力。

Page 2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2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雏鸡的运输

�雏鸡的运输的关键是解决好保温与通气的矛盾。

�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一般出壳后8-12小时运到最好。长途运输不超过24-36小时,超过48小时,强雏变弱雏。

�冬季运雏注意防寒保温,夏季运雏注意通风防暑。

Page 2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2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五、雏鸡的饲养

1、饮水

2、饲喂

3、饲喂空间

4、饲喂量

5、雏鸡日粮

Page 2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在开食之前首先要饮水1-2小时后再开食。

�可用滴管将雏鸡逐个滴水,或强迫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室前先摆放饮水器。

�饮水器每天清洗1-2次,并用药物进行消毒。

�饮水量因具体情况而异。

Page 3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饲喂

�开食:指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吃料。

�正常情况下,在孵出后24-36小时开食为宜。

�运输过程中不可饲喂。

�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先开食后饮水。

�饲喂方法见雏鸡的采食行为。

Page 3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饲喂空间

�备足料槽,以防鸡吃料不足导致鸡生长发育参差不齐。

Page 3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4、饲喂量

�按照各个品种发育指标正常耗料量饲喂。

�若雏鸡采食量减少,查找原因:饲料改变;饲料变质;雏鸡感染疾病,处于潜伏期。

Page 3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5、雏鸡日粮

�给予营养全价饲料,重点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

�蛋白质是雏鸡生长发育最主要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氨酸和赖氨酸。雏鸡日龄越小,对蛋白质营养要求越高。

�雏鸡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在6周龄内应在20%左右。

Page 3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六、雏鸡的管理

�1、温度

�2、密度

�3、通风

�4、湿度

�5、合理光照

�6、日常管理

Page 3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温度

�逐步脱温:1-3天,34-35℃;4-7天, 32-33℃;以后每周降低2- 3℃,直至达20 ℃室温。

�看鸡施温:温度适宜,鸡只均匀分布;温度过高,小鸡远离光源,饮水增加;温度过低,雏鸡扎堆。

Page 3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密度

�饲养密度是否恰当,与雏鸡发育和充分利用鸡舍有很大关系。

�雏鸡1-2周龄饲养密度,笼养60只/m2,平养30只/m2。

�雏鸡3-4周龄饲养密度,笼养40只/m2,平养25只/m2。

Page 3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通风

�通风原则:风不要直接吹向雏鸡;避免形成贼风;每次通风温度不要降低2 ℃。

�通风方法:通风强提高2 ℃室温;2-3小时通风1-2风钟;逐渐延长通风时间。

Page 3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4、湿度

�育雏相对湿度在56%-70%。

�低湿使雏鸡脱水,产生灰尘。

�高湿使雏鸡羽毛“发潮”,易爆发球虫病。

Page 3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5、合理光照

�合理光照对雏鸡影响。

�育雏初期采取强光照;育雏中后期采取弱光照,预防啄噼。

Page 4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6、日常管理

�注意观察鸡群。

�定期称重。

�密度的调整。

�及时分群。

�断喙。

�减冠、断趾。

�疾病预防和免疫接种。

Page 4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第二节  蛋用育成鸡的培育

�一、育成鸡特点

�二、育成鸡培育目标

�三、育成鸡的饲养方式

�四、育成鸡的饲养

Page 4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一、育成鸡特点

�适应性提高:体温调节健全、消化机能健全、免疫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体重和骨骼生长旺盛:育成期绝对增重最快,骨骼发育加快,13周龄后易引起肥胖。

�生殖系统发育快:10周龄后性腺开始快速发育,16、17周龄接近性成熟。

Page 4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二、育成鸡培育目标

�鸡体健康、体重达标、群体整齐,性成熟一致,符合正常生长曲线的后备母鸡,从而提高产蛋期生产潜力的发挥。

Page 4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三、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过渡期管理

●转群:同一鸡舍内只需疏散鸡群减少密

度。不同鸡舍在育雏末需转群,在转群前必须彻底清洗和消毒育成舍及用具。

●脱温:降温要缓慢、脱温要稳妥。

●换料:换料不能突然 ,雏鸡料与育成鸡料混合喂,适应期5、6天。

Page 4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三、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增加光照

转群第一天24h光照,以便鸡群熟悉环

境,以后按标准实施。

�整理鸡群

鸡群数量均匀,饲养密度合理,体小、体弱的鸡另外饲养。

Page 4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四、育成鸡的饲养

�1、日粮过度

�2、限制饲养

Page 4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方法

�限制饲养注意事项

Page 4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人为控制鸡采食的方法。

Page 4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限制饲养方法

�限量法:适用于中型蛋用育成鸡。有定量限饲、停喂结合、限制采食时间。

�限质法:限制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适用于轻型蛋用育成鸡。

Page 5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限制饲养注意事项

�限饲前做好断喙工作,并挑出病鸡、弱鸡;

�备有充足的水槽和食槽;

�定期称重、及时调整饲喂量;

�鸡群处于发病或应激状态停止限饲;

�限饲从8-12周龄开始,至18周龄转群上笼结束。

Page 5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第三节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产蛋鸡的生理特点及产蛋规律 �开产前管理(18-2018-2018-2018-20周)

�产蛋鸡的饲养

Page 5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5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鸡的生理特点产蛋规律

开产后身体尚在发育, 刚开始产蛋的母鸡,已经性成熟,但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体重继续增长。

1. 对环境变化敏感

� 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性。饲料 、温度、湿度、人员的变化都会产生应急反映。

2.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同 � 产蛋期的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不同。不同阶段营养配方不同。

Page 5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规律

�1.年产蛋规律:第一年产蛋量最高,以后每年下降15—20%。

�2. 周期产蛋规律:随着周龄的增长出现低—高—低的规律。

�3蛋重变化规律:随周龄增大而增重,第一个产蛋年末最大;第二年相反。

Page 5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曲线

Page 5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曲线分析

�1上升速度快:开产后,产蛋率迅速增加,经过4、5周后可达到90%以上

�2. 下降缓慢:产蛋高峰过后,产蛋曲线下

降缓慢。

�3 产蛋损失无法补偿:产蛋期母鸡受影响,产蛋曲线下滑,即使以后恢复,产蛋曲线也不会超过标准。

Page 5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1、鸡舍整理消毒

�2、整顿鸡群

�3、转群

Page 5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开产前管理(18-2018-2018-2018-20周)

�补钙

鸡群见第一枚蛋时,需添加含钙矿物质(石膏粉、贝壳等)由母鸡采食。

�体重与光照

18周龄时,鸡群尚未达到标准体重的需加大喂养量,待鸡群体重达标后,光照每周延长1h,直至增加到14-16h后恒定不变。

�自由采食 鸡群开始产蛋后,饲喂方式改为自由采食,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生产鸡蛋。

Page 5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转群

�转群时间选择

�后备蛋鸡转群前的饲养管理

�转群时的组织工作

�转群后的饲养工作

Page 6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鸡的饲养

�1、产蛋鸡的营养

�2、产蛋鸡的饲养标准

�3、饲料形状及饲喂方式

Page 6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产蛋鸡的营养

�能量需要:包括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产蛋鸡对能量需要的总量有2/3用于维持需要,1/3用于产蛋需要。

�蛋白质需要:蛋白质需要总量1/3用于维持,2/3用于产蛋。

�矿物质:钙对产蛋鸡相当重要,当日粮中长期缺钙时,母鸡会产软壳蛋、甚至瘫痪停产。

Page 6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产蛋鸡的饲养标准

�产蛋鸡的阶段饲养 �产蛋鸡的调整饲养

�产蛋鸡的限制饲养

Page 6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鸡的阶段饲养

�两段法:21—50周龄、51—72周龄。

�三段法:21—40周龄、41—60周龄、61—72周龄。产蛋高峰出现早,上升快,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产蛋量多。

Page 6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鸡的调整饲养

调整饲养:就是根据环境条件和鸡群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以适应鸡的生理和产蛋需要。

●按产蛋曲线调整 ●按气温变化调整 ● 按鸡群状况调节

Page 6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产蛋鸡的限制饲养

�对产蛋鸡在产蛋高峰过后2周开始限制饲养,可以降低成本、维持母鸡的适宜体重,避免母鸡过肥而影响产蛋。

Page 6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饲料形状及饲喂方式

Page 6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第四节 产蛋鸡的管理

�1、产蛋鸡的环境管理

�2、产蛋鸡的日常管理

�3、提高蛋鸡场效益的措施

Page 6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产蛋鸡的环境管理--温度

产蛋鸡温度要求:适宜13-25℃、最佳 18-23 ℃ 。耐寒不耐热,室温超过27 ℃,产蛋量和蛋重都下降;超过37.5 ℃,产蛋

量急剧下降。

Page 6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 降低热应激的措施:

�调整饲料成分:降低代谢能含量,提高粗蛋白、钙含量。

�改善鸡舍建筑结构:屋顶、墙壁采用隔热措施。

�加强通风:增加鸡舍内空气流量和流速。

�蒸发降温:湿帘—风机系统、喷雾降温。

�充足的饮水:清洁水,添加多维或抗菌药,减少热应激和增加抵抗力。

�其他措施:降低饲养密度、喂料避开高温时间、保持环境清洁。

Page 7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减少冷应激的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日粮的代谢能,整修几个舍,必要时加温。

�减少鸡体热量的散失:防止漏水,保持垫料卫生、干燥。

Page 7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产蛋鸡的环境管理--湿度

�适宜相对湿度40-72%,最佳相对湿度60-65%,过高羽毛粘连、关节炎病增多,过

低则皮肤干燥、尘土飞扬、呼吸道疾病易发。

Page 7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产蛋鸡的环境管理--通风

�通过风机的运转,加强鸡舍通风,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灰尘和微生物的含量,使舍内保持空气清新,氧气充足。同时也可以调节温度,降低湿度。

Page 7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产蛋鸡的环境管理--光照

�光照原则: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只能延长、不能缩短、强度不可减弱。

�光照制度:产蛋阶段初始渐增,以后保持恒定不变。

●密闭鸡舍:0-3d, 23-24h; 4d-18w, 8-9h; >18w, 增加1h/w, 至16h保持不变。

● 开放鸡舍:0-3d, 23-24h; 4-7d, 20h; 减2h/w至8-9h; 保持到18w;>18w, 增加1h/w, 至16h保持不变。

�光照强度:15-20lx, 白天室内光照强度过低时,需开灯加强。

Page 7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1、产蛋鸡的环境管理--保证舍内安静

�鸡舍内、外周围避免噪音,人员与工作服颜色尽可能不变,防止其他小动物进入鸡舍。

Page 7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产蛋鸡的日常管理

1、观察鸡群:掌握鸡群的健康与饮食情况,挑出病、死鸡,淘汰低产停产母鸡,观察鸡蛋的质量。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2、饲养人员完成日常工作:开灯、关灯、给水、喂料、拣蛋、清粪、消毒、记录等日常工作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Page 7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及时拣蛋:每天拣蛋2-3次,创造无蛋环境,刺激母鸡产蛋。

4、做好记录:记录蛋鸡死亡数、产蛋数、

蛋重、料耗、舍温、光照、饮水、添加药物等情况。绘制图表,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Page 77: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提高蛋鸡场效益的措施

1加强经营管理:结合具体的生产条件和市场信息,对养鸡生产进行科学的计划和经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最少的

消耗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活动。

2选用优良品种:

3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4加强饲养管理:

Page 78: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5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6选用合理的饲养方式:

7充分利用鸡舍加强周转;

8掌握市场信息,搞好促消活动。

Page 79: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第四节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

�人工强制换羽技术:通过对鸡限制饲料和饮水,减少光照时间或喂给促进换羽的药物等方法强制母鸡换羽。

Page 80: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强制换羽意义

�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Page 81: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强制换羽方法

1、化学法 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物质后,使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的功能失调,结果使母鸡停产或换羽。去除化学制剂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喂正常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期。目前,化学方法上使用最多的是喂高锌日粮。例如,在日粮中喂含锌2%的饲料,3天后鸡的产蛋率降到50%以下,6天~7天就全部停产,去掉锌以后2周,母鸡的产蛋率就能超过喂锌前的水平。或者在含钙3.5%~4%的配合料中加入2.5%氧化锌,让鸡自由觅食,不限制给水。一般到第4天母鸡采食量下降75%~80%,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降到2%~0%。停喂这种饲料后25天~30天,母鸡产蛋率可达50%。   

Page 82: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2、激素法 用此方法时,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把光照缩短到8小时。例如,给母鸡肌肉注射30毫克孕酮后,主翼羽和副翼羽很快就更换,换羽后41天~48天开始

产蛋。这种方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激素法使用很少。   

Page 83: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3、畜牧学法 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 断水、断料、断光的畜牧学强制换羽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又有多种多样的方案,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Page 84: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Page 85: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强制换羽注意事项

Page 86: 第六章蛋鸡生产技术

三、本章作业

一、基本概念

二、问答题

�1、描述产蛋鸡的产蛋规律?

�2、什么是强制换羽?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