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12
亞亞亞亞亞 · 亞亞亞亞 亞亞亞亞 西: Alejandro Aravena

Upload: parson-hsieh

Post on 19-Jan-2017

121 views

Category:

Engineering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亞歷杭德羅 ·阿拉維納西班牙語: Alejandro Aravena

Page 2: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出生年月日 :1967年 7月 22日出生地 :  智利聖地牙哥生平 : 亞歷杭德羅 ·阿拉維納 1967年 6月 22日出生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 1992年,他畢業於智利天主教大學,成為了一名建築師。 199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亞歷杭德羅 ·阿拉維納建築師事務所”。自 2001年以來,他一直領導 ELEMENTAL公司,一個著眼於公共利益和社會影響的“行動庫”,項目涉及住房、公共空間、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等領域。 曾在智利、美國、墨西哥、中國和瑞士承接建築項目。 2010年地震和海嘯襲擊了智利,應邀參與智利孔斯蒂圖西翁市的重建工作。亞歷杭德羅 ·阿拉維納是 201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總監。 2014年他曾在 TED全球巡講的巴西里約熱內盧站擔任演講嘉賓。

Page 3: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2009 年至 2015 年,他曾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委員會成員。 2010 年,他被任命為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外籍院士,並被《 Monocle 》雜誌評為全球 20名新英雄之一。 2011 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倫敦經濟學院城市項目委員會成員;大衛 · 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區域諮詢委員會成員;自 2013 年以來擔任瑞士豪瑞基金會董事會成員;智利公共政策學會創始會員;以及芬蘭政府創新基金 SITRA 旗下的赫爾辛基設計實驗室負責人。他也是向 2012 年里約 +20全球峰會做出貢獻的 100 位名人之一。曾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 2000 年及 2005 年);威尼斯世界建築學院( 2005 年)、倫敦建築協會( 1999 年)和倫敦經濟學院。 2000 在智利創立了Elemental。 2016 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Page 4: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母校 : 智利建築學院設計特色與風格 : 他的建造設計工程讓弱勢階層獲得了經濟機會,緩和了自然災害的惡劣影響,降低了能源消耗,並提供了令人舒適的公共空間。並且他是應用廣泛的建築素材 , 設計出獨樹一格的建築作品。國際大獎肯定 : 2009 年 7 月獲得“馬庫斯獎” 2016 年 1 月獲普利茲克建築獎代表性作品 :

Page 5: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智利天主教大學UC創新中心 : 亞歷杭德羅 · 阿拉維納 : 創新和知識創造一方面需要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所以開放是其架構所需的屬性之一;但從另一方面看,發展和發明必須得到保護,所以安全性和封閉與區隔的能力也是十分可取的架構條件。我們提出了一個從外面看上去相當不透明的結構,以便有效應對聖地亞哥的天氣,而它的內部則是一個可滲透性非常高的架構。將結構和梁 佈置在建築物的周邊,顛覆了典型的幕牆建築佈局,並將開口集中在高架廣場這種非常特定的地點。

Page 6: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智利天主教大學連體塔樓 : 是一座玻璃塔樓。玻璃是一種很好的材料,能夠抵禦雨水、污染和老化,但非常不合適聖地亞哥的氣候,因為它會產生溫室效應。於是我們想到了在外層利用玻璃的優點,然後再在裡層設計一座高效節能的樓宇,讓空氣在兩者之間自由流動。熱空氣對流形成了一股垂直的風,並由文丘里效應形成的建築物“腰部”加速,不良熱增益在到達里面的內層建築物之前就 被清除了。

Page 7: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金塔蒙羅伊住宅 : 當時政府要求阿拉維納重新安置市中心約 5000平方米土地上的 100戶非法定居的傢庭。政府給出的住房補貼是每戶7500 美元,考慮到市中心的高昂地價,這些補貼僅夠建造每戶傢庭 40㎡的住宅。但居民們不想委屈自己,希望政府能補償和原來居住水平相當的 80㎡的住宅。阿拉維納左右為難,最終以一套創新的 (“增量住房” )居民自己動手實現的中產階層生活標準下圖:得到財政資金支持的“半成品房子”設計方案解決瞭這個問題。

Page 8: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聖愛德華大學宿舍 : 要在一個狹窄地段內,設計出容納整個校區所需的 300 個舖位、一些社交活動區域和一些服務設施。我們設想建造一個帶有更多公共設施的基座,以活躍一樓的氛圍,然後用社交活動區域來勾勒出整個建築的核心部分,最後儘可能詳盡地安排樓宇的周邊,強化立面的線條感,以確保景觀和各個房間的自然照明。為了能夠抵抗嚴酷的環境,我們選用了一個系列化的外殼,最外面一層堅硬而耐久,越靠近建築物的核心就變得越柔性、越細膩。

Page 9: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綠屋 : 阿勞科林業公司聘請我們制定一個計劃,向其員工和承包商提供支持,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利用智利的住房政策,獲得房屋所有權。我們因此首次有機會利用住房政策的高端條款。由於可資利用的資源更多了,我們沒有重複調用相對便宜的單元房設計並提高其完善度,而是利用成長型住房的相同原理,但提升了初始和最終發展情景的標準:這些房子從 57平方米起步,並且可以增長到 85平方米。

Page 10: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諾華上海園區辦公樓 : 該辦公樓位於諾華公司在上海的園區內,旨在提供一個鼓勵知識創造的空間。辦公室空間設計為了能容納不同的工作模式——個體、集體、正式和非正式,並促進用戶之間的互動。水杉林圍繞的一樓設有健身和保健中心,這裡是園區內公共空間的一部分,來自不同樓宇的用戶在這里相遇。為了應對當地氣候,該建築物外部的南面、東面和西面採用了再生磚構成的堅實立面,而建築的北立面是開放的,可以讓自然光間接地到達開放式辦公空間。

Page 11: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 因此我給他的評分是 :A• 為什麼給他這個評等 : 阿拉維納與眾不同的,是他面對全球人口膨脹和城市化問題採用隻造“一半”住宅,另一半請人們自己來完成。並投入社會保障住房。自 2000 年以來,他與合作者們一直帶著明確的社會目標來實現自己的作品。,他採用富有想像力、靈活並廣泛的應用建築素材的方案,建成了2500多套低成本但又不失美感的社會保障住房。每棟建築都展現了他對人們如何使用設施的理解、對材料廣泛的使用即周到又恰當地創造公共空間為更多經濟能力較差的人造福。尤其他長期致力於應對全球住房危機,並為所有人爭取更好的城市住宅環境。他對於建築學和市民社會都有著深刻的理解,並反映在自己的作品和設計中。

Page 12: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

特別是在他的祖國他就如同一位智利建築革命家,煥然一新了智利也創造了一個生動、有趣和溫馨的建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