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风景 - jcrb.comnewspaper.jcrb.com/2016/20160923/20160923_007/news... · 7 版 副刊 2016 年9...

1
L ü HAIFUKAN 风景 2016 9 23 星期五 实习编辑 马晴 校对 孙瑶 电子信箱lhfk7vip.163.com 品味岁月检察日记(二十三)提审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陈泉 /作 秋意阑珊儿愿做杖藜,扶父过桥东 孙素心 常记幼时, 父执吾手荷塘听雨信步游走随口吟咏:“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 。”吾听之笑问:“此诗甚有趣杖藜无腿以扶我?” 父摩顶赞曰:“儿聪明志南和尚顽 他日父老如何过桥?”“ 儿做杖藜!” 大笑相携归家1982 年信师毕业乡镇中学从教三十 余载淡泊乐天玩性大自诩老顽童闲暇醉 心野钓书法又喜围棋初时与人对弈或遇 高手屡败屡战从不恼怒后互联网普及孙头儿自学成才 再战网络 昵称 月湖老钓 ”, 组机做系统不在话下人美言电脑爱 好者老年组之翘楚 喜不自禁复叹后辈不思 进取excel 还不如老孙头儿该打该打具知识分子之清高又兼乐天派之豁达父一生从不为柴米操心名言一句,“儿孙自有 儿孙福”。面皮薄不求人诸事甩给妻子他尽 自作他的老钓童 妻每作河东狮老钓童不以 为忤早已练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功但最擅长发掘人之长处 不吝赞美 幼时 教吾乒乓球 吾生性驽钝 接球不住 恼羞成 赖地不起父大拍马屁:“ 乖女儿好球刚刚一招有刘国手之风好好练练前途不 可限量哇!” 吾破涕而笑可惜如今仍是三脚 猫功夫曾网购冲锋衣速干裤寄家方便其野 锈红宝蓝姜黄皆色彩饱满母亲不忍直 父喜滋滋穿上 家属院内走一圈 逢人便 :“速干衣透气快干钓鱼方便女儿买的!” 无论礼物大小如何奇突父永远欣欣然接受从无挑剔啰嗦喜食红烧肉大口啖啤酒酒酣之际忆苦 思甜:“ 何为幸福老孙头儿五十有余 少时贫 一日两餐每逢雨夜狂风大作必定全家出 绳系梁柱檩抵后墙唯恐草屋掀顶泥墙 坍塌心念但有片瓦遮雨也好哇何曾想住高 看电视更无从设想今日互联网之盛况 有酒有肉有儿有女更添乖巧伶俐外孙女小 家宝老孙头儿还有什么想头呢啧啧老孙头 儿十分满意。” 浑不觉席上诸客散尽母亲大 人已斜眼目刺数回小家宝坐于姥爷膝上胡子掐脸两手菜油玩得不亦乐乎父从教生涯长于吾龄 桃李天下 偶有学 生携妻带子返乡探访父必乐陶陶尽兴而归铺纸研墨提笔抒怀一挥而就字如行云流 松柏之骨鹤舞之态隐隐透于纸呼之欲 搁笔必问:“乖女儿看老爸哪一幅字更 是否倒看更优?”不待回答双手提字对镜 自恋:“此乃墨宝时人不识凌云木囿于乡 当传给小家宝百年后待价而沽。” 母亲白 悉数入垃圾桶 全家窃笑父不以为然已榻上酣睡父常怀悲天悯人之情怀与吾探讨外星生 自然与人宇宙洪荒之话题 吾尚年幼不能全解今思之实乃启蒙大师不以幼儿无 知而敷衍吾父堪称表率。“ 山间万物皆有灵 不可随意攀摘涂炭”, 是故吾最喜亲近自 屋后有丘陵清晨登山沐浴朝阳教吾气 往昔记忆心湖一泓刘家云 我是吃苕蔸子咽苕苗子长大的儿时的鄂东南农村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每年从头年十月到次年四五月持续大半年时 每天至少得吃一顿苕节前吃鲜苕节后吃 苕片或苕丝不仅早餐吃午餐和晚餐的粥或 米饭中也要掺点红苕或苕片苕丝苕吃多了腹部胀鼓鼓的老爱放屁或响如春雷或闷不 出声家中或教室里常常因此臭气熏天 也因 为如此一般人都不爱吃苕但因物资匮乏食不够吃又不得不吃而且不得不在较长的 一段时间里天天吃秋冬时节是红苕收获的旺季 每家每户 分得的苕堆成小山人们把一部分苕刨成片或 挑到山上晒干后收回家 储存到第二年开 春后再吃还要选两三担粉苕用机器捣成苕 提炼出苕粉平时无论是制作苕粉肉膏还 是苕粉糊都是上好的菜肴 其苕渣揉成坨放 在瓦檐晾干苕藤加工成粉末状 都可做猪饲 苕叶可做菜新鲜的晒干的和腌制的农村家庭每餐都少不了的下饭菜红苕极其普通却富含蛋白质淀粉氨基 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及钾 钙等 十余种微量元素有着营养最均衡食品之美 且全身都是宝不过在当时我并不清楚它 有如此之多的内在美”,只知道它从蔸到藤到 皮到叶都没有一点浪费的红苕有粉苕红心苕哈巴苕等品种粉苕 最普遍淀粉含量也最高宜加工成苕粉平时 吃得最多也最难吃红心苕因其果实是红色 的而得名这种苕香甜也最好吃哈巴苕其果 实白色甜中带脆宜生吃但生吃不宜多则会肚子疼儿时放牛时口渴了就到苕地里 专挑哈巴苕生吃 有水的地方洗一洗 遇到没 水时就只得用茅草擦去沙土 再用牙齿咬去 一样吃得津津有味红苕可蒸可煮但烤出的苕最香当时没 有烤炉只能在柴火灶膛里烤 将苕丢进正在 烧火的灶膛为避免烤焦中途得注意翻几次 一餐饭煮好苕也烤熟了将烤熟的苕用冷 水一淋降温然后用手掰开那浓郁的烤香味 迅速弥漫开来自然会勾起你的食欲将苕洗净刨成片隔水蒸至七八成熟干后即成苕壳 苕角制作程序复杂些 得先将 苕去皮 煮熟 在锅里捣烂 添上芝麻和碎橘 搅匀然后放到一个方形木模上加工成薄 薄的千张皮状再切成小小的菱形晾干即成苕壳苕角得加河沙炒否则会炒煳炒熟后的 苕壳或苕角分别装进坛里 封紧坛口上学时 或放学回家后 抓上一大把装进口袋 吃起来 筋道香甜脆脆响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听到声 很让人羡慕第二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时还可用来填补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我姑妈住沔阳县现为仙桃市西流河镇地处江汉平原地带的那里没有红苕她和姑父 每次来我家总提出要吃红苕 并特别偏爱烤 而且要带走红苕或苕丝苕片苕粉苕壳苕角和腌制的苕叶 我们每次到她家她唯一 的要求也是让我们把这些给带上 即便是现 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姑妈对苕及苕制品的偏 爱却依然不减 我们走其他城里亲戚时 带去 的礼物也是苕及苕制品换回的却是平时连见 都未见过的各种副食这也让我对平时吃腻了 的苕心生几分好感吃苕长大的我们有苕力 因而苕也常被 称作贬义词称某人笨不灵光为真苕可以朗诵的秋天 崔友 一场秋雨一朵菊花一片不经意的落叶秋天就这样如约而来一切在成熟里老去切又都在告别中丰盈不要藐视这里的任何一棵小草每一株泛 黄的记忆里都盛满着感人的情节 那是对生 命的赞礼藏着朗诵的声音走过他们身旁似乎听到他们轻轻地呼唤 是啊 该来的都来 该走的都走了留下的是腰杆里的硬朗子里的芳香那年我也是踏着秋色来到检察院 从对 法律的懵懂到深熟其道从轻轻地触碰到深 深的挚爱我也经历了许多风雨和彩虹 尤其 是在检察宣传和文学创作上 有了长足的进 遇见就是一种缘分欣赏就是一种感动人生漫长唯此一段令人欣慰同学聚会大家谈起人生都有许多悟透了 的哲理很多人以为秋风萧瑟当夕阳归林 落叶归根早已经无奋斗之愿望唯独我换了 一个新岗位倒是青春焕发好像有使不完的 劲头同学谈起我的作品说了一句你的文章 比你人更春天。” 我非大器晚成之人只是呈现的方式他们 不很理解正如这千姿百态的秋天 高粱谷子 有它们的丰硕芙蓉秋菊有自己的花期而我把更多热爱放在蓝色的天空里我的文字里多 了天高云淡晴好的早晨与一朵牵牛花低语朝阳下欣赏柳梢上不肯退却的绿叶低头草尖上珠圆玉润的露水被阳光轻轻地一吻就害羞地滚向大地母亲的怀抱我要问问小蚂 蚁或者欢唱着的蝉为什么这一切总是令我欢 欣鼓舞怦然心动不久前我和八位检察人出了一本书 诵爱情》。 我们觉得爱是有声音的 是可以朗 诵成流水风波花开的金秋季节读一颗颗 被深情爱恋浸染的青草细数一朵朵被浓情爱 意的小花就能抵达纵横的草原 当我紧随着 勒勒车撵着云朵奔跑当我追着长调嗅着奶香 爱恋当我捧起浸满星星月光的酒杯 我们枕 着热爱醉了而且是一醉不起把茶碗打碎我就在茶碗里跑/把树枝剪 掉我就在树枝上跑/把伤痕揭开我就在伤口里 /把水抽干 我还在跑/把叶子摘了 我还在 /把我锁进石头里我还在跑/现在你取了我 的骨头我就在你心上跑。” 这首诗是我对秋天的宣言 也是生命的 讴歌秋天不是萧瑟的代名词不是伤感不是 葬花的悲哀秋天是四季的内敛 是冬天的积 是一个轮回中的璀璨和光芒 是检察人生 命的赞美和深情是一首有声音的诗歌感谢秋天一路丰硕里留下多少会意的微 这个秋天多雨多情你在他乡还好吗 王林华 公诉科小刘正在办公室埋头赶看案子 内勤送来一沓案卷,“ 又是农用车撞死人。” 刘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想起了两年前办 理的一起农用车交通肇事案那是两年前的三月突然有人敲门 随后 走进来一位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微笑着问:“位是刘检察官?” 小刘回答:“ 我就是。” 那青年 连忙自我介绍:“ 我就是农用车交通肇事的刘 。”“好啊正要找你呢有些诉讼权利义务还 要跟你讲呢。”小刘打量了他一下他大约一米 七左右身材健壮留着挺精神的短发衣着朴 但干净整洁小刘忙招呼他坐下他说:“怪自己没有注意把一位横穿马路的老人撞死 感觉非常对不起老人和他的家人现在只 有去借钱给老人的家人赔礼道歉。” 刘强是开着农用车出的事那时正是冬 天空飘着小雪 道路很滑 刘强拉了一车 水果到处叫卖晚上九点刘强决定开车回 到一下坡处他突然发现一位老人正在横 穿马路刘强赶忙急刹车但农用车的侧翼还 是擦到了老人家的肩膀将老人带倒在马路 刘强忙打电话报了警并立即将老人送往 附近医院抢救最终老人不治而逝刘强卖掉 了农用车又到处借钱付清了医院的抢救费 两万余元补偿老人家属六万余元事故处理 交警大队看刘强系主动投案 赔偿积极 对其依法取保候审小刘向科长汇报了案情科长安排小刘 到被害人和刘强所在村里调查核实情况 害人的儿子说父亲被撞死后家人虽然异常 悲痛但刘强态度很好出事后第一时间将父 亲送到医院抢救在家庭条件极其贫困的情 况下还是千方百计筹措了六万余元的赔偿 因此自己和家人早已原谅了刘强他们又到刘强家他家是一栋老旧的土 砖房 家里仅有老母亲一人 邻居们说 刘强 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后来又落下个半身不遂 的毛病 刘强也算大龄了 但一直娶不上亲 不是没有姑娘喜欢他其实刘强勤劳踏实个好青年只是姑娘家一看到他家庭情况后就怕了因此到现在快三十岁了还是单身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又撞死了人背上 一身的债。”邻居们都免不了叹息刘强是个孝子他不敢外出打工 是怕母 亲行动不便于是寻思就近做点事贴补家用远山的呼唤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检察院 宋智敏/家伙”,甚至把大冶人和鄂州太和人称为大冶 ”“太和苕”。 这就像有些自以为自己有什么 了不起的所谓的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一样其实这些都是有失偏颇的苕虽出身低微为了不让从缺衣少食年代走过来的我们饿肚 它是作了不少贡献的这亦如我们的父辈对于红苕我们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和敬 畏之心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检察院用不了些许时日迎接我的将会是一个缤 纷的晚秋面对红的枫叶黄的银杏叶 知名的 不知名的我的丝丝缕缕的情思又会恣意烂 顺势而生的语句要藏尽多少碎碎的念切的意秋天美得如此丰盈 如此有内涵有碎银 子一样美丽的音响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沉丹田 吐纳放松之法 冬日奔走茫茫雪野 效阮籍猖狂 齐声长啸山林 恶作剧般 惊起 数只寒鸦仰天大笑不复快哉亦父亦友忘寒冷共同成长练字甚爱苏子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 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 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边书写一边解 ,“ 此段说的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其实都是 不要钱的譬如清风与明月乖女儿可明白?” 仿佛略知一二细思又不甚明白。”“ 不急不 大了你走四方 看世界 必会知晓 。” 如此 种种吾常记心间受用终生因工作牵绊 吾多日未能陪父身边 但儿时的承诺未敢忘记 儿愿做杖藜 父过桥东作者单位河南省潢川县人民检察院就这样借钱买了一台二手农用车平时搞运输闲时走村串巷卖水果凭他的热情和勤快生意 也还不错收入也算可观可就在他灰暗的人生 刚出现一点亮色的时候却出事了…… 在回去的路上小刘的心情有些沉重后经研究对刘强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领到 不起诉决定书刘强很高兴他说:“ 虽然欠了 这么多钱 但不怕 我身体好 想出去打工赚 还掉那些债把房子翻修一下 娶个女人过上好日子。”他还说:“刘检察官你们依法办 让我佩服现在我不是犯罪嫌疑人了我可 以做你的朋友了。”小刘说:“那好啊大刘哥。” 两个月后的一天 刘强打电话来了说自 己要外出打工了现在到了城里火车站 叫小 刘能不能请假去一趟 小刘请假赶到了火车 刘强背了个很大的包 坐在候车室里非常 高兴:“我要出去打工了很感激你有话想 跟你说哪想到你真来了 你还真够朋友。” 强又说:“邻村的一个女青年看上了我但她父 亲不同意说我家里穷一个半瘫的老母还有 一屁股的债。”他不愿让人瞧不起经过深思熟 决定外出打工 家里的一个婶婶愿帮他照 看母亲让他放心外出打工 他说他以前学过 砌匠去搞建筑的话几年后把债还了把房子 翻修一下娶上个媳妇积累本钱后再去干一 番事业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眼里闪着亮光临上火车了小刘硬是将 200 元钱塞到了 刘强的手里:“ 既然是朋友你路上留着用 。”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小刘没有接到刘强 的电话他母亲身体还好吗 他娶了那位姑娘 是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刘强你在他乡还好吗! (作者单位湖南省涟源市人民检察院) 连载本栏目由文艺副刊部主办 编辑 李红笛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 制或转载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在千年古城桂城供水企业开始实施改制这是一场 假改革真侵吞还是一场真改革反侵吞两股力量的斗争 激烈地展开了心怀不轨的觊觎者将如何设下重重阻碍以市委书记成振川为代表的改革者能否见招拆招依靠 人民群众的力量排除重重阻挠清除以权谋取财色的蛀 古城命脉 赵南征回到家已经夜里十 点多 进门发现妻子庞小云正 坐沙发上陪省长秘书蓝本行说 庞小云一见他就说 跑哪去了 蓝秘书都等你两个 钟头了。” 赵南征连忙掏出手机 看看 该死该死 光跟 几个老朋友拼酒飙歌了 蓝一 秘有什么重要指示 ?” 蓝本行 哪敢对大市长有指示 兄弟求您来了 。” 赵南征说 看你说的有事尽管发话照办。” 蓝本行说赵兄 就是爽快官当大了脾气没变那我就直话直说了 。” 赵南征 。” 蓝本行说丁继 瑞弄虚作假 张子俊那帮人吃 喝的事你放一码咋样?” 赵南 征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蓝兄你说该不该处理 ?” 蓝本 行说 按规定该严查重 可现在吃吃喝喝算啥事 弄虚作假又何止丁继瑞一人 就算他弄虚作假 还不是为了 自来水公司为了职工?” 赵南 征无言以对 心想 现在干坏 事都理直气壮了蓝本行又说 我还得告 诉你这是一位省领导的意思张子俊他们跟省领导是什么关 我也不清楚 别看桂城经 济落后水深着呢。” 赵南征沉默了 他真没想 过官场的潜规则 更不知道手 下哪个干部跟省里谁有什么关 蓝本行又说 安和书记 肯定很快要动 正常情况下 你当书记是十拿九稳的事 别人就是帮自己啊老兄。” 赵南征沉思了半天说 好吧 我考虑一下 。” 蓝本行 谢谢赵市长 。” 赵南征 你要真想谢我 就也帮 我办件事 桂城的供水状况 你肯定也知道 五个水厂设备 需要更新 还要建一座日供十 万吨的新厂 总投资要一两个 亿 人家逼债逼得丁继瑞想跳 ……” 蓝本行连忙摆手说 老兄千万别提向省里要钱年市级换届 这时候叫穷对你 不利。” 赵南征想想也是 忙说 那就算了 。” 蓝本行说 倒可以帮你想个长远之计。” 南征问什么长远之计?” 本行说改制甩包袱。” 南征说供水可是民生大事城市的命脉啊 。” 蓝本行说 据我所知你们自来水公司如 果改民营 南方那家供水设备 公司愿意参股 你们欠他们的 账就算他们的投资 就不用还 而且设备更新改造 投资 建厂人家还愿意再投一个亿 。” 赵南征说 桂城可是座千年 古城 七百万人口 一万多家 企业 让私人老板控制城市命 掌握民生 我可不敢冒这 么大的风险。” 蓝本行说因为有风险才考验你的勇气 说不定这是你的机会呢。” 赵南 征含糊地回答 我回去再考 虑考虑。” 送走蓝本行 赵南征心里 嘀咕 丁继瑞这小子能耐不 跟省里什么大人物挂上 。” 他哪里知道自己的秘书 辛鸿一上午带丁继瑞也到了省 送给蓝本行一个十万元的 大红包下午六点多 辛鸿一和丁 继瑞从省城回来 直接进了甘 露大的包厢 桌上摆了两瓶茅 六个高档菜肴 丁继瑞让 杜春桃把一个叫巧儿的女孩儿 找来 专门侍候辛鸿一 巧儿 真名巧萍 身体小巧 脸蛋娇 是男人都喜欢的那种小美 人儿巧儿很乖巧地坐到辛鸿一 旁边 小鸟依人地靠在辛鸿一 怀里 辛鸿一一只手放她大腿 一只手端起杯说 咱们开怀畅饮。” 丁继瑞一口喝 干杯中酒说感谢老弟有情后补有恩后报 改制成功 我吃只蚂蚱 绝对少不了 你一根大腿。” 辛鸿一说我相信 你的事蓝大秘肯定能 帮咱摆平 但改制的事咱还真 不能太乐观 。” 丁继瑞叹气说 辛科长你帮我想想赵南征这 种人还有办法对付没有?” 辛鸿 一说 通官的路有两条 条是钱 还有一条是色 我想 起来了 蓝本行给我说过赵市 长的一件往事 。” 丁继瑞问 啥往事 ?” 辛鸿一说 他在 郭县当书记的时候 曾经跟县 委办一个叫曲小璐的美女秘书 闹出过桃色新闻 。” 丁继瑞说 后来他怎么还升到财政厅当纪 检组长了呢?” 辛鸿一说织调查 两人都不承认 只能 当没有。” 丁继瑞说应当不 会有吧?” 辛鸿一说啥叫应 咱们都是男人 碰到像巧 儿一样的女人 谁敢说他不动 更何况赵南征正当壮年老婆又远在省城。” 丁继瑞点头 这倒也是。” 窗外,有列车呼啸而过 王殿希 窗外,那些不时掠过的 有古朴亲切的绿皮火车 有上下两层蓝白相间的城际快车 有飞驰而过的和谐号子弹头…… 它们有着各自的节奏 有时从远方披雨而来 有时又戴雪而过 不知满载了多少游子的乡愁 一次次回归 再一次次出发 在那些加速度的飞驰背后 有多少梦想都走向了远方 飞逝的时光啊 从来也不曾为谁停留 人生,大抵就是 由一个个驿站连接而成 窗外,一直有列车呼啸飞过 这个城市中心本就喧嚣 只有内心宁静了 梦才会清凉 我与昨日早已相距千里 谁还会成为谁的过客 我习惯了坐在窗前 看那些红尘中的来来往往……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Aug-2020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7 风景 - jcrb.comnewspaper.jcrb.com/2016/20160923/20160923_007/news... · 7 版 副刊 2016 年9 月23 日 星期五 风景 LüHAIFUKAN 实习编辑 马晴 校对 孙瑶 电子信箱:lhfk7@vip.163.com

7版 副刊L üHAIFUKAN

风景2016 年 9 月 23 日 星期五实习编辑 马 晴 校对 孙 瑶

电子信箱: lhfk7@vip.163.com

■品味岁月■

检察日记(二十三)提审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陈泉 / 作■秋意阑珊■

儿愿做杖藜,扶父过桥东孙素心

常记幼时,父执吾手荷塘听雨,信步游走,随口吟咏:“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吾听之,笑问:“此诗甚有趣,杖藜无腿,何以扶我?” 父摩顶赞曰:“儿聪明, 志南和尚顽皮。他日父老,如何过桥?”“儿做杖藜!”大笑,相携归家。

父,1982 年信师毕业,乡镇中学从教三十余载。淡泊、乐天、玩性大。自诩老顽童,闲暇醉心野钓、书法;又喜围棋,初时与人对弈,或遇高手,屡败屡战,从不恼怒。后互联网普及,老孙头儿自学成才,再战网络,昵称 “月湖老钓童”,组机、做系统,不在话下。人美言,电脑爱好者老年组之翘楚,喜不自禁,复叹后辈不思进取,excel 还不如老孙头儿,该打该打。

具知识分子之清高, 又兼乐天派之豁达。父一生从不为柴米操心,名言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面皮薄,不求人,诸事甩给妻子,他尽自作他的老钓童。妻每作河东狮,老钓童不以为忤,早已练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功。

但最擅长发掘人之长处,不吝赞美。幼时教吾乒乓球,吾生性驽钝,接球不住 ,恼羞成怒,赖地不起。父大拍马屁:“乖女儿,好球!好球!刚刚一招有刘国手之风,好好练练,前途不可限量哇!”吾破涕而笑。可惜,如今仍是三脚猫功夫。曾网购冲锋衣、速干裤寄家,方便其野钓,锈红、宝蓝、姜黄,皆色彩饱满,母亲不忍直视,父喜滋滋穿上,家属院内走一圈 ,逢人便夸:“速干衣,透气快干,钓鱼方便!女儿买的!”无论礼物大小,如何奇突,父永远欣欣然接受,从无挑剔、啰嗦。

喜食红烧肉,大口啖啤酒,酒酣之际,忆苦思甜:“何为幸福?老孙头儿五十有余,少时贫苦,一日两餐,每逢雨夜狂风大作,必定全家出动,绳系梁柱,檩抵后墙,唯恐草屋掀顶,泥墙坍塌。心念,但有片瓦遮雨也好哇。何曾想住高楼,看电视?更无从设想,今日互联网之盛况。有酒有肉,有儿有女,更添乖巧伶俐外孙女小家宝,老孙头儿还有什么想头呢?啧啧,老孙头儿十分满意。”浑不觉,席上诸客散尽,母亲大人已斜眼目刺数回。 小家宝坐于姥爷膝上,扯胡子掐脸,两手菜油,玩得不亦乐乎。

父从教生涯长于吾龄,桃李天下,偶有学生携妻带子,返乡探访,父必乐陶陶尽兴而归,铺纸、研墨,提笔抒怀,一挥而就,字如行云流水,松柏之骨,鹤舞之态,隐隐透于纸,呼之欲出。

搁笔,必问:“乖女儿,看老爸,哪一幅字更佳?是否倒看更优?”不待回答,双手提字,对镜自恋:“噫,此乃墨宝,时人不识凌云木,囿于乡野,当传给小家宝,百年后待价而沽。”母亲白眼,悉数入垃圾桶,全家窃笑,父不以为然,早已榻上酣睡。

父常怀悲天悯人之情怀,与吾探讨外星生命、自然与人、宇宙洪荒之话题,吾尚年幼,并不能全解。今思之,实乃启蒙大师。不以幼儿无知而敷衍,吾父堪称表率。“山间万物,皆有灵气,不可随意攀摘、涂炭”,是故吾最喜亲近自然。屋后有丘陵,清晨登山,沐浴朝阳,教吾气

■往昔记忆■

■心湖一泓■

红 苕刘家云

我是“吃苕蔸子,咽苕苗子”长大的。儿时的鄂东南农村, 对大多数家庭而言,

每年从头年十月到次年四五月,持续大半年时间,每天至少得吃一顿苕。节前吃鲜苕,节后吃苕片或苕丝;不仅早餐吃,午餐和晚餐的粥或米饭中也要掺点红苕或苕片、苕丝。苕吃多了,腹部胀鼓鼓的,老爱放屁,或响如春雷,或闷不出声,家中或教室里常常因此臭气熏天。也因为如此,一般人都不爱吃苕,但因物资匮乏,粮食不够吃,又不得不吃,而且不得不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天天吃。

秋冬时节,是红苕收获的旺季,每家每户分得的苕堆成小山。人们把一部分苕刨成片或丝,挑到山上晒干后收回家,储存到第二年开春后再吃。 还要选两三担粉苕用机器捣成苕浆,提炼出苕粉,平时,无论是制作苕粉肉膏还是苕粉糊,都是上好的菜肴。其苕渣揉成坨放在瓦檐晾干,苕藤加工成粉末状,都可做猪饲料。苕叶可做菜,新鲜的、晒干的和腌制的,是农村家庭每餐都少不了的下饭菜。

红苕极其普通,却富含蛋白质、淀粉、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及钾、铁、铜、硒、钙等十余种微量元素,有着“营养最均衡食品”之美誉,且全身都是宝。不过在当时,我并不清楚它有如此之多的“内在美”,只知道它从蔸到藤到皮到叶都没有一点浪费的。

红苕有粉苕、红心苕、哈巴苕等品种。粉苕最普遍,淀粉含量也最高,宜加工成苕粉,平时吃得最多,也最难吃;红心苕因其果实是红色的而得名,这种苕香甜,也最好吃;哈巴苕其果实白色,甜中带脆,宜生吃,但生吃不宜多,否则会肚子疼。儿时放牛时,口渴了,就到苕地里专挑哈巴苕生吃。有水的地方洗一洗,遇到没水时,就只得用茅草擦去沙土,再用牙齿咬去皮,一样吃得津津有味。

红苕可蒸、可煮,但烤出的苕最香。当时没有烤炉,只能在柴火灶膛里烤。将苕丢进正在烧火的灶膛,为避免烤焦,中途得注意翻几次面,一餐饭煮好,苕也烤熟了。将烤熟的苕用冷水一淋,降温,然后用手掰开,那浓郁的烤香味迅速弥漫开来,自然会勾起你的食欲。

将苕洗净,刨成片,隔水蒸至七八成熟,晒干后即成苕壳。苕角制作程序复杂些,得先将苕去皮,煮熟,在锅里捣烂,添上芝麻和碎橘皮,搅匀,然后放到一个方形木模上,加工成薄薄的千张皮状,再切成小小的菱形,晾干即成。苕壳、苕角得加河沙炒,否则会炒煳。炒熟后的苕壳或苕角分别装进坛里,封紧坛口,上学时或放学回家后,抓上一大把装进口袋,吃起来筋道,香甜,脆脆响,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听到声响,很让人羡慕;第二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时,还可用来填补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

我姑妈住沔阳县(现为仙桃市)西流河镇,地处江汉平原地带的那里没有红苕。她和姑父每次来我家,总提出要吃红苕,并特别偏爱烤苕,而且要带走红苕或苕丝、苕片、苕粉、苕壳、苕角和腌制的苕叶;我们每次到她家,她唯一的要求也是让我们把这些给带上。 即便是现在,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姑妈对苕及苕制品的偏爱却依然不减。我们走其他城里亲戚时,带去的礼物也是苕及苕制品,换回的却是平时连见都未见过的各种副食,这也让我对平时吃腻了的苕心生几分好感。

吃苕长大的我们有苕力。因而,苕也常被称作贬义词,称某人笨、不灵光为“真苕”或“苕

可以朗诵的秋天崔友

一场秋雨,一朵菊花,一片不经意的落叶,秋天就这样如约而来。 一切在成熟里老去,一切又都在告别中丰盈。

不要藐视这里的任何一棵小草,每一株泛黄的记忆里,都盛满着感人的情节。那是对生命的赞礼,藏着朗诵的声音。走过他们身旁,我似乎听到他们轻轻地呼唤,是啊,该来的都来了,该走的都走了,留下的是腰杆里的硬朗,穗子里的芳香。

那年,我也是踏着秋色来到检察院。从对法律的懵懂,到深熟其道,从轻轻地触碰到深深的挚爱,我也经历了许多风雨和彩虹,尤其是在检察宣传和文学创作上, 有了长足的进步。

遇见,就是一种缘分;欣赏,就是一种感动;人生漫长,唯此一段,令人欣慰。同学聚会,大家谈起人生都有许多悟透了

的哲理。很多人以为,秋风萧瑟,当夕阳归林,落叶归根,早已经无奋斗之愿望。唯独我,换了一个新岗位,倒是青春焕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头。同学谈起我的作品,说了一句“你的文章比你人更春天。”

我非大器晚成之人,只是呈现的方式他们不很理解。正如这千姿百态的秋天,高粱谷子有它们的丰硕,芙蓉秋菊有自己的花期,而我,把更多热爱放在蓝色的天空里,我的文字里多了天高云淡,晴好的早晨,与一朵牵牛花低语,朝阳下,欣赏柳梢上不肯退却的绿叶。低头,看草尖上珠圆玉润的露水, 被阳光轻轻地一吻,就害羞地滚向大地母亲的怀抱;我要问问小蚂蚁或者欢唱着的蝉,为什么这一切总是令我欢欣鼓舞怦然心动?

不久前,我和八位检察人出了一本书《朗诵爱情》。我们觉得,爱是有声音的,是可以朗诵成流水,风波,花开的。金秋季节,读一颗颗被深情爱恋浸染的青草,细数一朵朵被浓情爱意的小花,就能抵达纵横的草原。当我紧随着勒勒车撵着云朵奔跑;当我追着长调嗅着奶香爱恋;当我捧起浸满星星月光的酒杯,我们枕着热爱醉了,而且是一醉不起。

“把茶碗打碎,我就在茶碗里跑/把树枝剪掉我就在树枝上跑/把伤痕揭开我就在伤口里跑/把水抽干,我还在跑/把叶子摘了,我还在跑/把我锁进石头里,我还在跑/现在你取了我的骨头,我就在你心上跑。”

这首诗,是我对秋天的宣言,也是生命的讴歌。秋天不是萧瑟的代名词,不是伤感,不是葬花的悲哀,秋天是四季的内敛,是冬天的积蓄,是一个轮回中的璀璨和光芒,是检察人生命的赞美和深情,是一首有声音的诗歌。

感谢秋天,一路丰硕里留下多少会意的微笑。

这个秋天,多雨,多情。

你在他乡还好吗王林华

公诉科小刘正在办公室埋头赶看案子 ,内勤送来一沓案卷,“又是农用车撞死人。”小刘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想起了两年前办理的一起农用车交通肇事案。

那是两年前的三月,突然有人敲门,随后走进来一位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微笑着问:“哪位是刘检察官?”小刘回答:“我就是。”那青年连忙自我介绍:“我就是农用车交通肇事的刘强。”“好啊,正要找你呢,有些诉讼权利义务还要跟你讲呢。”小刘打量了他一下,他大约一米七左右,身材健壮,留着挺精神的短发,衣着朴素,但干净整洁。小刘忙招呼他坐下。他说:“都怪自己没有注意,把一位横穿马路的老人撞死了,感觉非常对不起老人和他的家人。现在只有去借钱给老人的家人赔礼道歉。”

刘强是开着农用车出的事, 那时正是冬天,天空飘着小雪,道路很滑。刘强拉了一车水果到处叫卖。 晚上九点, 刘强决定开车回家,到一下坡处,他突然发现一位老人正在横穿马路,刘强赶忙急刹车,但农用车的侧翼还是擦到了老人家的肩膀, 将老人带倒在马路上。刘强忙打电话报了警,并立即将老人送往附近医院抢救,最终老人不治而逝。刘强卖掉了农用车,又到处借钱,付清了医院的抢救费两万余元,补偿老人家属六万余元。事故处理后,交警大队看刘强系主动投案,赔偿积极,对其依法取保候审。

小刘向科长汇报了案情, 科长安排小刘到被害人和刘强所在村里调查核实情况。被害人的儿子说,父亲被撞死后,家人虽然异常悲痛,但刘强态度很好,出事后第一时间将父亲送到医院抢救, 在家庭条件极其贫困的情况下, 还是千方百计筹措了六万余元的赔偿金。因此,自己和家人早已原谅了刘强。

他们又到刘强家, 他家是一栋老旧的土砖房,家里仅有老母亲一人。邻居们说,刘强父亲去世得早, 母亲后来又落下个半身不遂的毛病。刘强也算大龄了,但一直娶不上亲,不是没有姑娘喜欢他,其实刘强勤劳踏实,是个好青年,只是姑娘家一看到他家庭情况后,就怕了。因此,到现在快三十岁了,还是单身。“唉,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又撞死了人,背上一身的债。”邻居们都免不了叹息。

刘强是个孝子,他不敢外出打工,是怕母亲行动不便。于是寻思就近做点事,贴补家用。远山的呼唤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检察院 宋智敏/摄

家伙”,甚至把大冶人和鄂州太和人称为“大冶苕”“太和苕”。 这就像有些自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所谓的“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一样,其实这些都是有失偏颇的。 苕虽出身低微,但为了不让从缺衣少食年代走过来的我们饿肚子,它是作了不少贡献的,这亦如我们的父辈。

对于红苕,我们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和敬畏之心。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检察院)

用不了些许时日,迎接我的将会是一个缤纷的晚秋,面对红的枫叶黄的银杏叶,知名的不知名的, 我的丝丝缕缕的情思又会恣意烂漫, 顺势而生的语句要藏尽多少碎碎的念,切切的意?

秋天美得如此丰盈,如此有内涵,有碎银子一样美丽的音响。(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沉丹田、吐纳放松之法;冬日奔走茫茫雪野,效阮籍猖狂,齐声长啸山林,恶作剧般,惊起数只寒鸦,仰天大笑,不复快哉!亦父亦友,混忘寒冷,共同成长。

练字甚爱苏子《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边书写,一边解读,“此段说的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其实都是不要钱的,譬如清风与明月,乖女儿可明白?”“仿佛略知一二, 细思又不甚明白。”“不急不急,大了你走四方、看世界,必会知晓。”如此种种,吾常记心间,受用终生。

因工作牵绊, 吾多日未能陪父身边 ,甚愧,但儿时的承诺未敢忘记:儿愿做杖藜,扶父过桥东。

(作者单位:河南省潢川县人民检察院)

就这样借钱买了一台二手农用车,平时搞运输,闲时走村串巷卖水果。凭他的热情和勤快,生意也还不错,收入也算可观。可就在他灰暗的人生刚出现一点亮色的时候,却出事了……

在回去的路上, 小刘的心情有些沉重。事后经研究,对刘强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领到不起诉决定书,刘强很高兴。他说:“虽然欠了这么多钱,但不怕,我身体好,想出去打工赚钱,还掉那些债,把房子翻修一下,娶个女人,过上好日子。”他还说:“刘检察官,你们依法办案,让我佩服,现在我不是犯罪嫌疑人了,我可以做你的朋友了。”小刘说:“那好啊,大刘哥。”

两个月后的一天,刘强打电话来了,说自己要外出打工了,现在到了城里火车站,叫小刘能不能请假去一趟。 小刘请假赶到了火车站,刘强背了个很大的包,坐在候车室里非常高兴,说:“我要出去打工了,很感激你,有话想跟你说,哪想到你真来了,你还真够朋友。”刘强又说:“邻村的一个女青年看上了我,但她父亲不同意,说我家里穷,一个半瘫的老母,还有一屁股的债。”他不愿让人瞧不起,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外出打工,家里的一个婶婶愿帮他照看母亲,让他放心外出打工。他说他以前学过砌匠,去搞建筑的话,几年后把债还了,把房子翻修一下,娶上个媳妇。积累本钱后,再去干一番事业。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眼里闪着亮光。

临上火车了,小刘硬是将 200 元钱塞到了刘强的手里,说:“既然是朋友,你路上留着用吧。”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小刘没有接到刘强的电话。他母亲身体还好吗,他娶了那位姑娘吗,是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刘强,你在他乡还好吗!(作者单位:湖南省涟源市人民检察院)

连载(九)本栏目由文艺副刊部主办

编辑 李红笛

(未经许可, 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转载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长篇小说

王绍智

在千年古城桂城,供水企业开始实施改制。这是一场假改革真侵吞,还是一场真改革反侵吞?两股力量的斗争激烈地展开了,心怀不轨的觊觎者将如何设下重重阻碍,以市委书记成振川为代表的改革者,能否见招拆招,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排除重重阻挠, 清除以权谋取财色的蛀虫……

古城命脉赵南征回到家已经夜里十

点多, 进门发现妻子庞小云正坐沙发上陪省长秘书蓝本行说话。

庞小云一见他就说 : “你跑哪去了, 蓝秘书都等你两个钟头了。” 赵南征连忙掏出手机看看, 说: “该死该死, 光跟几个老朋友拼酒飙歌了, 蓝一秘有什么重要指示 ?” 蓝本行说 : “哪敢对大市长有指示 ,兄弟求您来了 。 ” 赵南征说 :“看你说的, 有事尽管发话, 我照办。” 蓝本行说: “好, 赵兄就是爽快, 官当大了脾气没变,那我就直话直说了 。” 赵南征说: “好。” 蓝本行说: “丁继瑞弄虚作假, 张子俊那帮人吃喝的事, 你放一码咋样?” 赵南征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 问 :“蓝兄你说该不该处理?” 蓝本行说: “该, 按规定该严查重办 。 可现在吃吃喝喝算啥事 ?弄虚作假又何止丁继瑞一人 ?就算他弄虚作假, 还不是为了

自来水公司, 为了职工?” 赵南征无言以对, 心想, 现在干坏事都理直气壮了。

蓝本行又说: “我还得告诉你, 这是一位省领导的意思。张子俊他们跟省领导是什么关

系, 我也不清楚。 别看桂城经济落后, 水深着呢。”

赵南征沉默了, 他真没想过官场的潜规则, 更不知道手下哪个干部跟省里谁有什么关系。 蓝本行又说: “安和书记肯定很快要动 , 正常情况下 ,你当书记是十拿九稳的事。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啊老兄。”

赵 南 征 沉 思 了 半 天 说 :“好吧, 我考虑一下。” 蓝本行说 : “谢谢赵市长 。” 赵南征说: “你要真想谢我 , 就也帮我办件事 。 桂城的供水状况 ,你肯定也知道。 五个水厂设备需要更新, 还要建一座日供十万吨的新厂, 总投资要一两个亿。 人家逼债逼得丁继瑞想跳楼……” 蓝本行连忙摆手说 :

“老兄千万别提向省里要钱。 明年市级换届, 这时候叫穷对你不利。”

赵南征想想也是 , 忙说 :“那就算了。” 蓝本行说: “我倒可以帮你想个长远之计。” 赵南征问: “什么长远之计?” 蓝本行说: “改制, 甩包袱。” 赵南征说: “供水可是民生大事,城市的命脉啊 。 ” 蓝本行说 :“据我所知, 你们自来水公司如

果改民营, 南方那家供水设备公司愿意参股, 你们欠他们的账就算他们的投资, 就不用还了, 而且设备更新改造, 投资建厂人家还愿意再投一个亿。”赵南征说: “桂城可是座千年古城, 七百万人口、 一万多家企业, 让私人老板控制城市命脉, 掌握民生, 我可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蓝本行说: “正因为有风险才考验你的勇气 ,

说不定这是你的机会呢。” 赵南征含糊地回答: “我回去再考虑考虑。”

送走蓝本行, 赵南征心里嘀咕: “丁继瑞这小子能耐不小 , 跟省里什么大人物挂上了。” 他哪里知道, 自己的秘书辛鸿一上午带丁继瑞也到了省城, 送给蓝本行一个十万元的大红包。

下午六点多, 辛鸿一和丁

继瑞从省城回来, 直接进了甘露大的包厢。 桌上摆了两瓶茅台, 六个高档菜肴。 丁继瑞让杜春桃把一个叫巧儿的女孩儿找来, 专门侍候辛鸿一。 巧儿真名巧萍, 身体小巧, 脸蛋娇媚, 是男人都喜欢的那种小美人儿。

巧儿很乖巧地坐到辛鸿一旁边, 小鸟依人地靠在辛鸿一怀里, 辛鸿一一只手放她大腿上 , 一只手端起杯说 : “来 ,咱们开怀畅饮。” 丁继瑞一口喝干杯中酒说: “好, 感谢老弟,有情后补有恩后报, 改制成功后, 我吃只蚂蚱, 绝对少不了你一根大腿。” 辛鸿一说: “这我相信。 你的事蓝大秘肯定能帮咱摆平, 但改制的事咱还真不能太乐观。” 丁继瑞叹气说:“辛科长你帮我想想, 赵南征这种人还有办法对付没有?” 辛鸿一说: “通官的路有两条, 一条是钱, 还有一条是色。 我想起来了, 蓝本行给我说过赵市

长的一件往事 。 ” 丁继瑞问 :“啥往事?” 辛鸿一说: “他在郭县当书记的时候, 曾经跟县委办一个叫曲小璐的美女秘书闹出过桃色新闻。” 丁继瑞说:“后来他怎么还升到财政厅当纪检组长了呢?” 辛鸿一说: “组织调查, 两人都不承认, 只能当没有。” 丁继瑞说: “应当不会有吧?” 辛鸿一说: “啥叫应当? 咱们都是男人, 碰到像巧儿一样的女人, 谁敢说他不动心? 更何况, 赵南征正当壮年,老婆又远在省城。” 丁继瑞点头说: “这倒也是。”

窗外,有列车呼啸而过王殿希

窗外,那些不时掠过的有古朴亲切的绿皮火车有上下两层蓝白相间的城际快车有飞驰而过的和谐号子弹头……它们有着各自的节奏有时从远方披雨而来有时又戴雪而过不知满载了多少游子的乡愁

一次次回归再一次次出发在那些加速度的飞驰背后有多少梦想都走向了远方飞逝的时光啊从来也不曾为谁停留人生,大抵就是由一个个驿站连接而成

窗外,一直有列车呼啸飞过这个城市中心本就喧嚣只有内心宁静了梦才会清凉我与昨日早已相距千里谁还会成为谁的过客我习惯了坐在窗前看那些红尘中的来来往往……(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