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96學年度 國民小學exps/9806.doc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台南市96學年度 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97學年度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成果報告

壹、試辦緣起與目標

一、試辦緣起

教師持續進修,專業持續成長,經驗相互交流和合作,是教學品質具體提昇的重要機制。在教師生涯中,面對教學工作的複雜性、變動性與不確定性,教師唯有藉由教育現場的實踐、反省與探究,不斷持續追求成長,才能精進教師的專業表現,同時改進教學的品質。

  基此,本校多年來即已實施學校本位的教學輔導,積極鼓勵同一學科領域教師或同一學年教師進行同儕輔導,並協助新進教師教學輔導工作,也陸續辦理「教師專業發展系統工作坊」與「教學檔案工作坊」,以提昇教師專業素養,成效良好。尤其,近年來,退休教師人數驟增,新進教師已近二分之ㄧ強,在文化適應及經驗傳承上,雖有學校行政及教師會積極辦理教學經驗傳承活動然,為使教師透過自我評鑑、校內評鑑的機制,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產出高品質的教學成效,形成一學習型教學團隊。

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計畫推出之際,全校國、英、數、歷四科,共計31名教師願意投入此一方案;期待從自評及他評中找到專業成長的空間。

二、試辦目標

1、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

2、建構教學專業對話平台,發展專業互動文化。

3、形塑教學成長團隊,共同營造積極、快樂的教學氛圍。

貳、試辦計畫之實施

一、評鑑規準與工具

本校規準係以張德銳教授帶領團隊研發之一系列「發展性教學系

統」為藍本,再根據建中教學環境及各學科特色加以修改調整而成,例如加入了創造力教育相關指標等,茲臚列如下:

1. 自我檢核表及回饋表

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國文領域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自我檢核表

單元活動名稱: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者: 任教年級: 班級: ※請依據您對自我教學的表現水準,於□中以打「ˇ」的方式劃記,並針對各指標紀錄於摘要敘述: 實施方式:□訪談 □教室觀察 □檔案評量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表 現 水 準

摘要敘述

A 掌握教學目標

優異

良好

尚可

A1 掌握教材內容

A1.1 能充分了解課程大綱的要點與精神

A1.2 能精熟教學內容,並引導學生連結新舊概念

A2 設計教學方案

A2.1 能依教學內容及學生能力,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A2.2 能設計結合創意實用的教學方案,並提供適當的補充教材

A2.3C能以相關主題或同類型中外文學作品供比較賞析

A3 系統呈現教材

A3.1能由主題起循序漸進的呈現教材,最後完成總結

A3.2能提供多種例證引導及適切練習,培養學生思考及應用知識更富創意

B 活用教學策略

B1活用教學策略

B1.1 結合生活經驗、安排創意學習活動或其他適當教學策略

B1.2C適當結合週邊文化館際資源實際參訪

B2採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媒體

B2.1 依學習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媒體

B3 善於發問,啟發教學

B3.1 設計由淺而深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習,歸納後針對回答引導延伸思考

B3.2 能提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問,鼓勵學生嘗試表達不同意見

B3.3C援引經典教材、培養倫理價值觀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表 現 水 準

摘要敘述

C 增進有效溝通

優異

良好

尚可

C1 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

C1.1口語及板書教學表達清晰,語言文字適當,音量語速適中

C2 展現生動的肢體語言

C2.1 以眼神、表情和動作配合口語教學,並能適度移動位置

C3 建立創意多向的互動溝通

C3.1 建立創意多向的溝通情境,鼓勵學生互動、發表,並能給予建設性回饋

D 善用評量回饋

D1 評估學習表現提供回饋與指導

D1.1 蒐集多元資料,使用適當的評量,並 給予學生回饋與指導

D1.2評量設計富有創意,或能引導學生發展擴散思考或高層次思考

D2 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D2.1使學生能專注學習,並能理解及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

D2.2 學生能理解及悅納學習價值觀,並具備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態度

D2.3C提升說聽讀寫的能力,並培養文學藝術跨領域的創作

自我省思

(例:優點或特色、尚可成長的地方、期許..)

臺北市立建國高中英文領域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自我檢核表

單元活動名稱: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者: 任教年級: 班級: 請依據您對自我教學的表現水準,於□中以打「ˇ」的方式劃記,並針對各指標紀錄於摘要敘述:

實施方式:□訪談 □教室觀察 □檔案評量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表 現 水 準

摘要敘述

A 掌握教學目標

優異

良好

尚可

A1 掌握教材內容

A1.1 能充分了解課程大綱的要點與精神

A1.2 能精熟教學內容,並引導學生連結新舊概念

A1.3E 能與同科教師討論教學內容

A2 設計教學方案

A2.1 能依教學內容及學生能力,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A2.2 能設計結合創意實用的教學方案,並提供適當的補充教材

A3 系統呈現教材

A3.1能由主題起循序漸進的呈現教材,最後完成總結

A3.2能提供多種例證引導及適切練習,培養學生思考及應用知識更富創意

B 活用教學策略

B1活用教學策略

B1.1 結合生活經驗、安排創意學習活動或其他適當教學策略

B1.2E參觀「空中英語教室」或「ICRT」等英語學習機構

B1.3E引介英文學習活動

B2採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媒體

B2.1 依學習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媒體

B2.2E適度級網際網路級電影小說使用英文報章雜誌

B2.3E配合教材內容,搭配英文歌曲教唱等活動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表 現 水 準

摘要敘述

B 活用教學策略

B3 善於發問,啟發教學

B3.1 設計由淺而深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習,歸納後針對回答引導延伸思考

B3.2 能提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問,鼓勵學生嘗試表達不同意見

C 增進有效溝通

C1 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

C1.1口語及板書教學表達清晰,語言文字適當,音量語速適中

C1.2E能視需要以流暢的英文表達授課

C2 展現生動的肢體語言

C2.1 以眼神、表情和動作配合口語教學,並能適度移動位置

C3 建立創意多向的互動溝通

C3.1 建立創意多向的溝通情境,鼓勵學生互動、發表,並能對學生的反應給予建設性的回饋

C3.2E能給學生充分時間思考回答問題

D 善用評量回饋

D1 評估學習表現提供回饋與指導

D1.1 蒐集多元資料,使用適當的評量,並 給予學生回饋與指導

D1.2評量設計富有創意,或能引導學生發展擴散思考或高層次思考

D1.3E設計戲劇比賽,訓練學生口語寫作能力

D1.4E鼓勵學生參與各式英文評量檢定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表 現 水 準

摘要敘述

D 善用評量回饋

D2 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D2.1使學生能專注學習,並能理解運用所學概念與技能

D2.2 學生能理解及悅納學習價值觀,並具備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態度

自我省思

(例:優點或特色、尚可成長的地方、期許..)

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數學領域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自我檢核表

單元活動名稱: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者: 任教年級: 班級:

※ 請依據您對自我教學的表現水準,於□中以打「ˇ」的方式劃記,並針對各指標紀錄於摘要敘述: 實施方式:□訪談 □教室觀察 □檔案評量

指標

具 體 項 目

表現水準

摘要敘述

A、

掌握教學目標

A1掌握教學內容

A1.1M能充分了解課程大綱的要點與精神

A1.2M能結合舊經驗與新概念

A2設計教學方案

A2.1M能設計適合學生程度的教學方案

A2.2M能設計富創意、分析及實用的教學方案

A3系統呈現教材

A3.1M能循序漸進由簡而繁,有組織的呈現教材

A3.2M能提供多種例證,引導學生思考

B、

活用教

學策略

B1活用教學策略

B1.1M能利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呈現數學方法(歸納、類比、化歸、抽象化、,,,)的精神

B1.2M能安排有趣的教學活動

B2採用多元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

B2.1M能根據教材的內容適當採用數學教學軟體

B2.2M能依據教材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B3善於發問啟發教學

B3.1M能設計由淺而深的開放性問題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B3.2M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延伸問題並歸納整理學生的回答

C、

增進有

效溝通

C1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

C1.1M口語清晰,音量與語速適中

C1.2M板書清晰正確

C2 展現生動的肢體語言

C2.1M能展現生動的肢體語言

C3 建立創意多向的互動溝通

C3.1M能建立創意多向的互動溝通

C3.2M注意學生上課反應

指標

具 體 項 目

表現水準

摘要敘述

D、

善用評

量回饋

D1 評估學習表現提供回饋與指導

D1.1M使用適當的評量工具

D1.2M評量試題設計富創意

D1.3M評量方式多元化

D2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D2.1M學生能藉由評量理解並運用所教導的概念

D2.2M能依據評量結果明確指出學生的學習錯誤

自我省思

(例:優點或特色、尚可成長的地方、期許..)

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領域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自我檢核表

單元活動名稱: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者: 任教年級: 班級:

· 請依據您對自我教學的表現水準,於□中以打「ˇ」的方式劃記,並針對各指標紀錄於摘要敘述:

實施方式:□訪談 □教室觀察 □檔案評量: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表 現 水 準

摘要敘述

A 掌握教學目標

優異

良好

尚可

A1 掌握教材內容

A1.1 能充分了解課程大綱的要點與精神

A1.2 能精熟教學內容,並引導學生連結新舊概念

A2 設計教學方案

A2.1 能依教學內容及學生能力,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A2.2 能設計結合創意實用的教學方案,並提供適當的補充教材

A3 系統呈現教材

A3.1能由主題起循序漸進的呈現教材,最後完成總結

A3.2能提供多種例證引導及適切練習,培養學生思考及應用知識更富創意

B 活用教學策略

B1活用教學策略

B1.1 結合生活經驗、安排創意學習活動或其他適當教學策略

B2採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媒體

B2.1 依學習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媒體

B3 善於發問,啟發教學

B3.1 設計由淺而深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習,歸納後針對回答引導延伸思考

B3.2 能提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問,鼓勵學生嘗試表達不同意見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表 現 水 準

摘要敘述

C 增進有效溝通

C1 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

C1.1口語及板書教學表達清晰,語言文字適當,音量語速適中

C2 展現生動的肢體語言

C2.1 以眼神、表情和動作配合口語教學,並能適度移動位置

C3 建立創意多向的互動溝通

C3.1 建立創意多向的溝通情境,鼓勵學生互動、發表,並能給予建設性回饋

D 善用評量回饋

D1 評估學習表現提供回饋與指導

D1.1 蒐集多元資料,使用適當的評量,並 給予學生回饋與指導

D1.2評量設計富有創意,或能引導學生發展擴散思考或高層次思考

D2 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D2.1使學生能專注學習,並能理解及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

D2.2 學生能理解及悅納學習價值觀,並具備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態度

自我省思

(例:優點或特色、尚可成長的地方、期許..)

2. 教學觀察時間表

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學觀察時間表

序號

被觀察老師

計畫會談(觀課前)

教學觀察

省思會談(觀課後)

領域

觀察老師

日期

時間

日期

節次

日期

時間

1

劉昭敏

國文

趙湘娥

2

沈容伊

國文

趙湘娥

3

文蜀陵

國文

林明進

4

朱伊雯

國文

施美慧

5

盧宜安

國文

施美慧

6

吳瓊玫

國文

李錦燕

7

姜廣艮

國文

李錦燕

8

黃淑貞

國文

王宏仁

9

王靖賢

英文

陳聞詩

10

劉家慧

英文

陳聞詩

11

尤貴弘

數學

郭慶章

12

林穎志

數學

郭慶章

13

黃世穎

數學

繆友勇

14

陳彧弘

數學

繆友勇

15

楊希聰

數學

曾政清

16

莊珮柔

歷史

周志宇

3、綜合報告表

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國文領域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綜合報告表

單元活動名稱: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者: 任教年級: 班級: 回饋者: 實施方式:□訪談 □教室觀察 □檔案評量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教師自評

教室觀察

A 掌握教學目標

優異

良好

尚可

優異

良好

尚可

A1 掌握教材內容

A1.1 能充分了解課程大綱的要點與精神

A1.2 能精熟教學內容,並引導學生連結新舊概念

A2 設計教學方案

A2.1 能依教學內容及學生能力,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A2.2 能設計結合創意實用的教學方案,並提供適當的補充教材

A2.3C能以相關主題或同類型中外文學作品供比較賞析

A3 系統呈現教材

A3.1能由主題起循序漸進的呈現教材,最後完成總結

A3.2能提供多種例證引導及適切練習,培養學生思考及應用知識更富創意

B 活用教學策略

B1活用教學策略

B1.1 結合生活經驗、安排創意學習活動或其他適當教學策略

B1.2C適當結合週邊文化館際資源實際參訪

B2採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媒體

B2.1 依學習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媒體

B3 善於發問,啟發教學

B3.1 設計由淺而深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習,歸納後針對回答引導延伸思考

B3.2 能提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問,鼓勵學生嘗試表達不同意見

B3.3C援引經典教材、培養倫理價值觀

指 標

具 體 項 目

教師自評

教室觀察

C 增進有效溝通

優異

良好

尚可

優異

良好

尚可

C1 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

C1.1口語及板書教學表達清晰,語言文字適當,音量語速適中

C2 展現生動的肢體語言

C2.1 以眼神、表情和動作配合口語教學,並能適度移動位置

C3 建立創意多向的互動溝通

C3.1 建立創意多向的溝通情境,鼓勵學生互動、發表,並能給予建設性回饋

D 善用評量回饋

D1 評估學習表現提供回饋與指導

D1.1 蒐集多元資料,使用適當的評量,並 給予學生回饋與指導

D1.2評量設計富有創意,或能引導學生發展擴散思考或高層次思考

D2 達成預期學習目標

D2.1使學生能專注學習,並能理解及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

D2.2 學生能理解及悅納學習價值觀,並具備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態度

D2.3C提升說聽讀寫的能力,並培養文學藝術跨領域的創作

備註

二、實施流程(文字說明、表格均可)

本校今年亦參加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試辦計畫,結合辦理教學輔導計畫之時程,訂定96學年度教師專業評鑑試辦計畫實施時程如下:

期 程

實 施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96.07-96.09

召開評鑑推動小組會議

研習與宣導

1. 教師研習的規劃與宣導

2. 參加教學輔導教師研習

3. 參加推動知能研習

4. 對各領域進行再宣導

96.09-9.12

召開評鑑推動小組會議

審議校本規準及各領域規準

辦理成長研習

1. 規畫推動時程與研習

2. 請參與各領域討論校本規準

3. 請參與各領域討論各科規準

4. 辦理研擬規準各項研習

98.01

召開評鑑推動小組會議

1. 審議通過校本規準及各領域規準

2. 送下學年試辦計畫通過校務會議

97.03-97.04

各領域進行自評

1. 各領域教師依據領域規準進行自評

2. 評鑑人員繳交結果與統整

97.05-97.06

各領域進行他評

1. 各領域教依據領域規準進行他評

2. 評鑑人員繳交結果與統整

97.04-97.05

召開評鑑推動小組會議

1. 依據他評結果安排各領域成長進修研習

2. 教學輔導教師群進行專業協助

3. 利用綜合報告表比較自評與他評差異

98.05-98.07

召開評鑑推動小組會議

追蹤與輔導

1. 進行輔導期規劃

2. 進行複評工作之規劃

3. 工作檢討與精進

4. 修正規準及試辦計畫

5. 撰寫成果報告及辦理經費核銷事宜

三、實施成效(如受益與省思)

1、96學年度本校有31位教師有意願參與教育部試辦專業發展評鑑,

其中有20位教師已參與初階評鑑人員研習結業。

2、在老師回饋方面,感受較深的包括:很高興有機會能走進同事的課

堂觀摩學習,共同討論成長。教師教學集體責任感增加、教師願意

無私分享且互動良好及相互扶持、教師感受其專業獲得尊重且有尊

榮感、增強教師對組織向心力與認同感等。

3、在少子化衝擊、師資培育供過於求、及教育走向精緻化的局勢下,

每所學校皆面臨改革與創新,要成為學習型組織,走出自己的風

格,「教師專業成長」是一條勢必要走的路,想要培養出具國際競

爭力的一代,學校必須思考如何整合及有效運用資源,以減輕教

師的工作負擔,使其能持續無私奉獻,也要不斷透過交流對話平

台,運用團體動力激勵與協助全體成員不斷成長與學習。

4、基於「高素質的教育來自於高素質的教師;在教育改革中,教師

的投入是其成敗的關鍵;在國家發展上,教師的努力居於樞紐的

地位。」的信念,而且教育的目的在於全贏教育--帶好每一個學

生,教師能激發孩子潛能,讓孩子適性發展且有所成就,並培養

與人合作、正直、樂觀熱情、有活力、能創新且守紀律的好國民。

希望每位學生能找到人生方向,並愉悅地擁抱生命,發光發熱,

貢獻社會以造福人群。學校領導者,必須深入了解學校文化,推

動優質教育活動,透過願景的建立與具體實施策略,循序漸進,

提供鷹架,關懷且鼓勵教師不斷學習與增能,並透過經驗交流與

分享機制,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同時強化教師自律,減少他律以

增強彼此信任與參與意願,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方式,也必須

考量學校主客觀條件,以及各領域不同教學特性,彈性制定不同

的評鑑規準與評鑑方式,允許多元化、多樣化呈現,讓教師真正

專業自主,並重新找回尊嚴且贏得他人尊重。

四、遭遇困難或問題

1、各學科教育局核定本校經費明細於規準研發中須專家學者蒞校指導,

是否可由各學科邀請外部專家學者指導,教育部所提供之委員多以國

中小學為主,與本校性質不同,易產生落差。

2、暑期教學輔導教師培訓時間過長且請假規定嚴格,對部分富提攜後

進意願及傳承熱忱的優良教師仍有不便,建議是否縮短暑期集中培

訓日期,餘部分改採學期中分散式研習認證,及可由先前參與過相

關研習抵免部分時數。

3、初階評鑑人員培訓以同領域同期別安排,可收互相討論啟發之效,

但因公假課務派代之故,若恰與其他活動時間重疊,部分科目易產

生代課人力吃緊情形。

4、部份教師對於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站不熟悉,上網登錄或輸

入資料常需尋求行政人員協助。

五、解決策略或建議(如推動小組建議事項等)

1、經本校輔導委員丁一顧教授請示教育局,同意本校可由各學科邀請

外部專家學者協助指導學科評鑑規準之擬訂,並請高中參與試辦學

校可推薦合適專家學者,由教育局邀請參與研習認證,未來可協助

更多高中參與友校。

2、期待未來研習認證能更有彈性,可收擴大參與層面之效,全面提昇

教師教學素質,提升學生競爭力。

3、現行管理方式需教師自行輸入帳號密碼始得進入,建議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網站管理者,能增加由學校行政人員能進入協助修改功能,

以減輕試辦教師上網登錄或輸入資料之困擾。

六、評鑑結果運用(或未來展望)

對於評鑑結果優良之教師於集會上公開表揚;需要改進之教師,則結合教學輔導教師機制,敦聘教學輔導教師予以協助指導,並鼓勵參加專業知能研習或工作坊,以提昇其專業知能。期許透過此活動,能夠達到:

1、鼓勵教師進修,積極建立教師教學檔案

2、形成教師間同儕教學視導、相互學習。

3、營造學校研究風氣,建立學習型組織。

4、與學者專家合作,增進教師專業知能。

本計畫教師評鑑結果之應用,將作為本校教師專業成長之參考,以提昇本校教學品質。評鑑結果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公開個人資料。

此外,針對評鑑結果,未來計畫邀請外部專家學者,針對本年度試辦過程、評鑑方式、教師成長幅度等,進行後設評鑑,以作為本試辦計畫檢討改進之依據。

參、附件(如研習規畫、會議紀錄及照片等)

附件一 試辦申請表、參與試辦名單、經費明細表

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申請表

(高中、高職、國中、國小適用)

申請試辦學校名稱: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申請試辦學校地址:100臺北市南海路56號

全校編制教師人數

221 人

全校現有教師數

220 人

申請試辦經費總額

26200 元

第1次試辦學校填寫

續試辦學校填寫

參與試辦教師人數 31 人

佔全校現有教師數比例: 14 %

95年試辦教師數_____人;取得初階證書數_____人;取得證書人數佔學校試辦教師比例 %

96年試辦教師數_____人(續參加人數 人;新參加人數 人);佔學校現有教師比例 %

請逐項檢核學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內容,已檢附者,請勾選ˇ:

請逐項檢核學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內容,已檢附者,請勾選ˇ:

■1.實施計畫摘要表(表1)

■2.校務會議通過紀錄影本

■3.評鑑實施時程(表2)

■4.試辦教師名冊(表3)

■5.經費明細表(表4-1)

□1.實施計畫摘要表(表1)

□2.校務會議通過紀錄影本

□3.評鑑實施時程(表2)

□4.試辦教師名冊(表3)

□5.經費明細表(表4-2)

□6.評鑑規準及工具

□7.評鑑推動小組歷次會議紀錄影本

備註:本表適用:

(1)申請試辦學校(直轄市及縣市立高中職、綜合中學、完全中學及國中、國小)併同申辦文件函送所屬縣市政府辦理初審

(2)申請試辦學校(國、私立高中職)併同申辦文件函送中部辦公室辦理審查

(3)試辦學校之高、國中及國小專任教師、國小附幼、聘期一年以上之長期代理代課教師均可自願申請參加試辦。

(4)全校現有教師數為編制內之專任教師、兼 任教師、長期代理及代課教師等人數之總和。

承辦主任: 校長 :

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實施計畫摘要表

學校名稱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學校地址

100臺北市南海路56號

校 長

吳武雄

承辦主任

教務主任常月如主任

全校編制教師人數

221 人

全校現有教師數

220 人

參加試辦教師數

95年度參加教師數: 0 人;96年參加教師數: 31 人

評鑑目的

(請條列)

一、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

二、建構教學專業對話平台,發展專業互動文化。

三、形塑教學成長團隊,共同營造積極、快樂的教學氛圍。

評鑑內容

(請條列)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及態度等四個領域。本校擬先就課程設計與教學領域進行評鑑,其內容包含:教學內容能與科目及教學目標結合、能有效引起學生之學習動機、教學方式多元且內容充實、能進行多元評量、能製作教學歷程檔案……等。

評鑑方式

(請條列)

本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式分為教師自我評鑑、校內評鑑二種,自願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教師每年接受自我評鑑及校內評鑑各一次。

一、教師自我評鑑係由受評教師根據學校自行發展之自我評鑑檢核表,填寫相關資料,逐項檢核,以瞭解自我教學工作表現。

二、校內評鑑係由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小組安排評鑑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鑑。評鑑實施時兼重過程及結果,採教室觀察、教學檔案、教師晤談、蒐集學生或家長反應等多元途徑辦理。

三、以教師專業自我評鑑表為基礎,由評鑑小組邀請專家學者協助修訂為學校本位的評鑑規準。

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小組成員

成員:(欄位請自行增列);推動小組人數:共 9 人

代表類別

姓 名

佔推動小組人數比例

校長

吳武雄

11%

承辦主任

常月如

11%

學務主任

呂尚遜

11%

教師(會)代表

黃春木

11%

學科代表

杜梅生、王淑蘭、繆友勇、黃文斐

44%%

家長會代表

由家長會推派產生

11%

產生方式

由行政會議、教學研究會及家長委員會推薦產生。

校務會議通過日期

96.03.20校務會議中通過。

評鑑結果之應用

(請條列)

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實施時程

期 程

實 施 項 目

實 施 內 容 (請條列)

96年3月

評估參與試辦可能性

一、依據現況條件評估參與試辦可能性

二、願意辦理本計畫

辦理宣導說明會

召開宣導說明會,鼓勵各學科申請試辦,於校務會議中通過。

96年4月

決定參與試辦

一、確認教師參與意願:

(一)教師必須是自願參加

(二)試辦學校須正式確認每位教師的參與意願。

(三)有意願參與教師開始上網填報基本資料

網址:http://tpde.nhcue.edu.tw/

二、研擬實施計畫及各項申辦文件(實施計畫摘要表、校務會議通過紀錄影本、評鑑實施時程、試辦教師名冊、經費明細表)。

三、函送申辦文件

(一)4月20日教師完成上網填報基本資料。

(二)於4月25日前,將申辦文件函送市政府審核。

96年8月

準備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一、評鑑推動小組接受專業培訓

二、教學輔導教師參加專業儲訓

三、研擬校內專業發展評鑑進行方式與評鑑指標

96年9月

校內專業發展評鑑座談會

一、校內專業發展評鑑座談會-受評鑑教師充分了解評鑑內容

二、教學輔導夥伴教師相見歡

96年10月

一、教學錄影、教師自我分析

二、研討班級經營與親師溝通

96年11月~97年5月

一、進行教室觀察、教師晤談

二、蒐集學生或家長反應

三、教師自我評鑑

四、檢視教學檔案

五、教學省思與回饋

97年6月

教學評鑑結果

一、教學評鑑結果彙整

二、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檢討會議

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學校試辦教師名冊

第1次參加試辦教師

序號

教 師 姓 名

自願參加並接受評鑑

(請親自簽名)

上網填報資料

1

文蜀陵

□有□否

2

朱伊雯

□有□否

3

吳瓊玫

□有□否

4

沈容伊

□有□否

5

姜廣艮

□有□否

6

黃淑貞

□有□否

7

劉昭敏

□有□否

8

盧宜安

□有□否

9

趙湘娥

□有□否

10

林明進

□有□否

11

施美慧

□有□否

12

李錦燕

□有□否

13

王宏仁

□有□否

14

陳聞詩

□有□否

15

王靖賢

□有□否

16

劉家慧

□有□否

17

尤貴弘

□有□否

18

林穎志

□有□否

19

陳彧弘

□有□否

20

黃世穎

□有□否

21

郭慶章

□有□否

22

繆友勇

□有□否

23

曾政清

□有□否

24

楊希聰

□有□否

25

周志宇

□有□否

26

張秋娥

□有□否

27

黃文斐

□有□否

28

戴志清

□有□否

29

賈本曜

□有□否

30

蔡孟燕

□有□否

31

莊珮柔

□有□否

第1次參加試辦教師(欄位請自行增列)

序號

教 師 姓 名

自願參加並接受評鑑

(請親自簽名)

實際教學年資

上網填報資料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續參加試辦教師(欄位請自行增列)

序號

教 師 姓 名

自願參加並接受評鑑

(請親自簽名)

實際教學年資

上網填報資料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有□否

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經費明細表(第1次試辦學校用表)

項目

內容

單價

數量

總價

備註

輔導委員指導費用

輔導費

2000

4

8000

每校最多申請4次

委員交通費

印刷費

2000

1式

2000

規準研發

專家學者出席費

2000

7

14000

1.第1次試辦學校申請。

2.最多申請15000元

專家學者交通費

印刷費

1000

1式

1000

參加教育部試辦學校會議及發表會

交通費

每年以校長或承辦主任參加2次試辦學校會議(分台北、台中、高雄三區召開)、1次發表會、1次研討會為申請基準

雜支

1200

按5%計算

合計

26200

※交通費依「國內出差旅費報支要點」辦理。

承辦主任: 主計: 校長 :

附件二 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紀錄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96學年

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紀錄

壹、時間:96年11月09日 星期五 中午12時

貳、地點:紅樓2樓會議室

參、主席:常主任月如 記錄:謝淑茹

肆、出席人:見簽到表

伍、主席致詞:略

陸、會議內容:

一、實研組工作報告:

(一)本案經費核定數26,200元及參加教師專業評鑑人數原21位新增為31位。

(二)請各學科代表可將大直高中去年研發之規準及「臺北市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之資料帶回各科,參考後研擬各學科之評鑑規準及工具,並於12月18日擲回教務處實研組彙整。

(三)預訂於下學期開始進行自評與互評。

二、討論事項:

(一)教育局核定本校經費明細於規準研發中須專家學者蒞校指導,是否可由各學科邀請外部專家學者指導,教育部所提供之委員多以中小學為主,與本校性質不同,易產生落差。

決議:由教授與教育局討論後,同意本校可由各學科邀請外部專家學者協助指導學科評鑑規準之擬訂。

(二)若以「臺北市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中的5個層面:掌握教學目標、活用教學策略、增進有效溝通、營造學習環境、善用評量回饋請各學科討論規準,轉化執行上易發生困難,且大直高中去年研發之規準與「臺北市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之資料在整體上是有不同思維,是否只先訂幾個層面,找學科代表討論再推?

決議:由在學校會將層面指標等大原則訂定後,請教授協助修正,再送給各學科進行規準研擬。

三、教授指導:

(一)專業發展評鑑在於薪火相傳,將每位優秀教師寶貴經驗傳承給新進教師。

(二)各學科之評鑑規準研發建議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由教務處先發展校本層面、指標,再請各學科依這些校本層面、指標發展出屬於各學科之規準。由學校訂定評鑑工具,在依此工具去試評,了解實際執行面是否有困境。或利用他人教學錄影帶,以該工具試評。

(三)請各學科未來除討論規準外,再討論規準之意義。

(四)專業發展評鑑係參考許多國家之概念。例如美國的一份報告書提到,未來最重要的事是希望提供國內中小學的學生擁有高品質、關懷學生、有能力的好老師。所以,希望我們亦能朝此目標前進,提升全國老師之素質,協助新老師或有落差的老師。

柒、結論:

一、在層面指標學校會將大原則訂定後再給各學科進行規準研擬。

二、專業發展評鑑不是在作教學比較,而是彼此扶持,幫助彼此教學相進。

捌、散會。(13:00)

附件三 試辦學科代表座談會議會議紀錄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96學年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學科代表座談」紀錄

壹、時間:96年12月04日 星期二 中午12時

貳、地點:紅樓2樓會議室

參、主席:吳校長武雄 記錄:謝淑茹

肆、出席人:見簽到表

伍、主席致詞:

現今全國高中鮮少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本校提出申請的原因:一、本校長期都有在進行教師專業傳承(師徒制);二、讓外界了解本校教師之優秀,對外在形象之正面提升;對他校或教育局亦有激勵作用「建中能,別人為什麼不能」。因此,各位學科代表為本校播種者,協助將此方案一起推動。

陸、會議內容: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共有: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及態度。決議本校先以「課程設計與教學」指標試辦。

二、本案進度預計12月底前訂出校內規準、提供給學科代表依各科特性增修規準、下學期進行自評及互評。

三、各學科代表於推動小組中應是各學科的支援系統、後援部隊,協助提供推動小組各學科意見、整合,是個溝通互動的社群。

柒、結論:

專業發展評鑑不是在作教學批判或考核,而是藉同仁參與提供相互成長、相互激盪,幫助彼此教學相進。

捌、散會。(13:20)

附件四 推動小組第二次會議會議紀錄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96學年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小組工作會議」會議紀錄

壹、時間:97年0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11時

貳、地點:紅樓2樓資優研討室

參、主席:吳校長武雄 記錄:謝淑茹

肆、出席人:見簽到表(附件一)

伍、主席致詞:

本校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主要藉由彼此互助、鼓勵、協助,讓教學成長,並透過規準,依指標有方向進行自我檢視。目前本校先選擇課程設計與教學層面進行試辦,本次會議希望能將各科提出之規準再討論,並於這學期完成自評與他評。

陸、會議內容:

一、實研組工作報告:

(一)本案本學期經費核定數11,200元。

(二)辦理相關時程(如附件二)。

二、討論事項:

各學科所提出之規準是否再討論,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決議:由教務處就國文科、數學科為參考彙整後,於3月24日將彙整資料交給各學科,由各學科針對其獨特性增減指標項目,讓參與試辦老師可依此進行自評與他評。

柒、結論:

專業發展評鑑著重於教學專業成長,彼此扶持,幫助彼此教學相進,而不是評鑑。

捌、散會。(12:00)

附件五 全體試辦教師第一次會議會議紀錄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96學年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教師會議」會議紀錄

壹、時間:97年03月17日 星期一 中午12時

貳、地點:紅樓2樓大會議室

參、主席:吳校長武雄 記錄:謝淑茹

肆、出席人:見簽到表(附件一)

伍、主席致詞:

感謝各位老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活動!「專業發展評鑑」著重於教學專業成長,彼此教學相進,藉此機會到其他老師班級觀摩、學習,並非在評鑑老師。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五個層面中決議先試辦「課程設計與教學」,目前正由各學科及教務處彙整,屆時請各位老師依此規準進行自評與他評。

陸、會議內容:

一、實研組工作報告: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簡報說明。

(二)辦理相關時程(如附件二)。

柒、結論:

各位老師是本校播種者,專業發展評鑑不是在作教學批判或考核,是讓教學專業更成長。

捌、散會。(13:00)

附件六 推動小組第三次會議會議紀錄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96學年度第2學期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推動小組第2次工作會議紀錄

1、 時間:97年4月14日(一)上午11時整

2、 開會地點:紅樓2樓資優研討室

3、 主席:常主任 月如

記錄:謝淑茹

4、 主席致詞 (略)

5、 工作報告

一、本學期自評已於4月11日(五)實施完畢。

二、各科彙整之他評回饋表如附件,俟審議通過後,於參與試辦教師會議中轉發同仁,4月15日(二)至5月6日(二)實施校內他評。

三、預於5月12日(一)中午舉行參與試辦教師會議,並邀請輔導委員丁一顧教授指導,就本學期實施情形及新年度實施規劃,提供諮詢及建議。

四、教務處已宣導邀集本校同仁參與97年度續試辦,請各學科代表協助宣導。

6、 討論提案

一、各科彙整之回饋表提請審議。

決議:回饋表中實施方式改為勾選式並放置回饋表上增加摘要敘述之空格中;所增設「未呈現」,因考量無法區別該呈現而未呈現,或不需呈現而無呈現之情況,於予刪除;表現水準改為優異、良好、尚可三欄,待改進刪除;若有該指標若在該堂課不需呈現可於摘要敘述中描述。

二、本校申請97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劃案提請審議。

決議:97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劃之實施時程中98年1月實施內容第2點依據自評結果規畫全校性成長進修研習更改於97年9月至97年12月執行,其他如提案。

柒、教授指導

教學是一種藝術,因此進行在他評時,可針對不同的教學狀況在回饋表中A、B、C、D四項指標選擇2至4項進行檢核,若只選2項必須較深入,才能給較大回饋與幫忙。

捌、主席總結

96年度有國文科、英文科、數學科、歷史科等31位老師參與,目前自評已順利完成,感謝各位推動小組成員協助及丁教授指導,回饋表完成後即將展開他評,也請各位成員繼續協助。

玖、散會(12:00)

附件七 推動小組第四次會議暨試辦教師聯席會議會議紀錄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96學年度第2學期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小組暨試辦教師聯席」會議紀錄

壹、時間:97年5月14日(三)中午12時整

貳、開會地點:紅樓2樓會議室

參、主席:吳校長武雄

記錄:謝淑茹

肆、出席人:見簽到表

伍、主席致詞

1、 感謝各位老師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本校試辦對他校或教育局有激勵作用,期望透過此專案能對教學有所幫助,彼此成長。

2、 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目前已完成自評及他評,如何藉由此過程再進行成長,請丁教授給予指導。

陸、教授指導

一、自評與他評意見分析表(如附件一)。

二、如何利用評鑑成果幫助自我成長(如附件二)

柒、主席總結

96年度有國文科、英文科、數學科、歷史科等31位老師參與,目前自評已順利完成,感謝各位推動小組成員協助及丁教授指導,回饋表完成後即將展開他評,也請各位成員繼續協助。

捌、散會(13:00) 

1. 活動內容(活動內容說明請勿超過20字),對照說明表如下:

圖片序號

檔案名稱

圖片說明

1

推動小組會議1.jpg

活動名稱:推動小組會議

日期:97.03.17於本校紅樓2樓資

優研討室

活動內容:推動小組為建中擘畫教

師專業發展成長之路。

2

家長會代表表示肯定2.jpg

活動名稱:推動小組會議家長會代

表發言

日期:96.10.08於本校紅樓2樓會

議室

活動內容:家長會代表台大林峰田

教授對本案表示肯定

3

全體參與試辦教師會議3.jpg

活動名稱:全體試辦教師會議

日期:97.03.17於本校紅樓2樓會

議室

活動內容:校長嘉勉試辦教師在教

師專業成長上的用心

圖片序號

檔案名稱

圖片說明

4

英文科教學觀察現場4.jpg

活動名稱:英文科教學觀察現場

日期:97.04.16於本校128班教室

活動內容:英文教學觀察現場,評

鑑人員於教室後方觀察

5

推動小組及全體試辦教師聯席會議5.jpg

活動名稱:推動小組及全體

試辦教師聯席會議

日期:97.05.14於本校紅樓2樓會

議室

活動內容:丁一顧教授說明利用評

鑑成果規劃專業成長

6

歷史科觀察後省思會談6.jpg

活動名稱:歷史科觀察後省思會談

日期:97.06.13於本校校長室之小

型會議室

活動內容:透過教學後省思會談,

觀察者與教學者深入對談

成果彙整注意事項:

2. 字體請以正體中文(標楷體)為主。

3. 成果報告字數以2000至4000字為限,稿件版面設定以A4規格由左自右橫打,並以中文MS-Word97以上版本編寫,不接受手寫稿,內頁文字以12點新細明體、標點符號以全形字、行距採1.5倍、邊界(上下2.54cm,左右3.17cm),以不超過8頁為原則(含圖表、圖片及附錄)。

照片請提供1600×1200畫數以上之照片圖檔6張,請依重要性順序排列(視版面編排而定放6張或8張照片,照片刪減從編號較後者先刪;為使印刷後之照片更加美觀,請務必提供照片之原始檔,並請另開一資料夾儲存),另開一個Word檔對照說明照片之活動名稱、日期、地點、活動內容說明

表1

表2

表3

表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