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ated magazine - traditional chinese - 2012/05 issue (活躍人生 - 05月 / 2012年...

16
疑問的好處 影響力 我們的選擇會如何塑造我們 信心和舒適自在的領域 超越你的極限 正常的懷疑 第十三卷 第五期 改變你的生命 改變你的世界

Upload: dan-kay

Post on 30-Mar-2016

2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May 2012 Issue of the Activated Magaz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活躍人生 - 05月 / 2012年 雜誌期刊)

TRANSCRIPT

疑問的好處

影響力我們的選擇會如何塑造我們

信心和舒適自在的領域超越你的極限

正常的懷疑

活躍人生 第十三卷 第五期

改變你的生命 改變你的世界

編者的話

許多人,包括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內,似乎以為基

督信仰全是有關該做及不該做之事的條規。遵守

規則,就會得到上帝的祝福;違反規則,就會失去

上帝的恩寵。事情真是這樣非此即彼嗎?

保羅在他寫給羅馬信徒的書信中,直接論及一個曾讓早期基督徒耗費許

多精力、時間,並幾乎令他們分裂的爭議。那就是上帝會要求基督徒遵循摩

西律法嗎?1 那個爭議實際上是猶太人數百年來,對摩西律法613條誡命中哪

一條最重要,以及在有抵觸時,該如何處理等問題的討論與爭辯之延伸。

若辯論中的一方基督徒是正確的,那麼另一方就是錯的──這對嗎?

按照保羅的說法,不對。他堅信,基督徒不受摩西律法的約制,但他也

相信,事情並非如我們認為的那樣黑白分明。他多次談及,沒有人能說唯有

自己才是「正確」的。況且,上帝並不拘泥於細節。祂要比這更大得多,祂的

愛是更具包容性的。真正的論點,也就是對上帝來說,最重要之事,乃是我

們每個人按照對上帝話語之理解而有的個人信念,出於對祂和對他人的愛

而行動。

個人信念只屬於個人的信念而已,並非全人類都千篇一律、遺傳得到,

或是可以轉讓給他人的。這份信念也不是憑空產生的,一般而言,是經年

累月的成敗、研究、默想和心靈內省的結果。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改

變,並與我們一起成長和成熟。每當我們更加以思考信念時,它就會變得

更為清楚;每當我們將之付諸行動,或是經過考驗後,我們的信念會變得

更為堅定一點。

「你們來,」上帝說:「我們彼此辯論。」2

基斯•腓立普斯

《活躍人生》編者謹上

1. 請閱羅馬書第14章

2. 以賽亞書1:18

第十三卷 第五期 2012年5月刊 活躍人生

您若有興趣訂購內容廣泛之書籍、視聽產品,來餵養您的靈魂、激發您的精神、加強您的家庭、為您的孩子提供快樂的學習時間,請與我們以下之分發單位聯繫,或請您瀏覽我們的國際網站:

www.activated.org

宏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251 台北縣淡水鎮興仁路9號

電話:02-2626-6725

傳真:02-2626-9259

讀者服務專線:080030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activated.org.tw

郵政劃撥:50066302

戶名:宏昀股份有限公司

Activated MinistriesPO Box 462805Escondido, CA 92046–2805USAToll-free: 1–877-862–3228E-mail: [email protected]

Activated EuropeBramingham Pk. Business Ctr.Enterprise WayLuton, Beds. LU3 4BUUnited Kingdom+44 (0) 845 838 1384E-mail: [email protected]

Activated Australia+61 2 8011 4345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編

本期譯者

美術設計

發行人

基斯腓立普斯

張雅各、徐玲

珍珣蘇慈、馬柯

馬天航

© 2012 Aurora Production AG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www.auroraproduction.com

文內聖經章節摘自《和合本聖經》、《當代聖經》、《現代中文譯本聖經》或《聖經新譯本》。

歡迎您訂閱《活躍人生》雜誌!請利用郵政劃撥帳號50066302訂閱,戶名為宏昀股份有限公司,一年訂閱費為新台幣600元,兩年為新台幣1200元,以此類推。請在劃撥單上註明您的姓名、電話、通信地址,及訂閱年數。如欲使用信用卡訂閱,請與本雜誌分發者或本公司連絡,以便處理細節。

2

我的一位朋友曾廣泛地研究過許多

宗教,我們經常喜歡深入地討論各種

信仰體系──而那些討論每每會回

到我們自己的信仰上來。

「我尊重那些相信上帝的人,但

我自己卻無法相信,」有一次,我的朋

友這樣說:「我感覺不到,也無法理

解所有那些屬靈和超自然的事情。」

我明白他的感受。不是有關相

信上帝這部分,而是有關感覺不到或

不理解超自然事物這部分,很多人視

這類事情同等於信心。

「我也感覺不到,」我對他說:

「我相信,是因為我選擇去信。對我

來說,信仰是一種選擇。」

自那時之後,我對那次談話和

我選擇相信

不要忽視你理性辨別的能力。要記得,上帝是位理性的上帝,祂按自己的形象創造了我們。祂邀請和期待我們去探索祂在自然界和聖經裡的雙重真相--運用祂賜給我們的心智,並繼續進一步發展為成熟的基督徒思想,將祂所啟示的奇妙真理,應用於現代生活和後現代生活的每一方面。--約翰•斯托得,英國聖公會牧師

我的回答又多加思考。我是在有信仰

的環境中長大的,然而也經歷過一

般青少年都會有的懷疑時期。我的

許多朋友,包括良師益友,都曾告訴

過我那些曾幫助他們建立信心的經

歷。其中很多事例主要是提及超自然

的事件,諸如徵兆、異夢,還有他們

稱之為奇蹟、神祕而無法解釋的情

況。我本身沒有任何這樣的經歷,而

我有時會為他們的經歷想出些合理

的解釋。

無論如何,我曾看到的,是上帝

的愛和關懷顯現在我的日常生活之

中。雖然有些情況也可以用幸運的

巧合,或別人的善行來加以解釋,但

它們總是與我曾讀過和被教導過有

關上帝的本性和實質一致。這些經

歷讓我體驗到愛和關懷,感到有人

總是在照看著我。即使我並未體驗

過有些人曾有過靈性上令人興奮無

比的經歷,或實際看到如煙花般激

動奇妙的景象,但我選擇相信這是上

帝在我生命中動工。我所擁有的是一

種平靜安穩的火,但這火多年來一直

讓我保持溫暖。

我有比較非傳統性的生活方式,

但上帝總是在眷顧我,而我內心確信

祂會繼續這樣做。我的生命在祂的

手中,這與我的感覺毫不相關。我相

信,是因為我選擇相信。

麗莉•妮薇是家庭國際基督徒聯

會在南亞的成員。■

麗莉•妮薇

3

並非每個人都能毫無懷疑地接受教

義。正如上帝創造每個人的個性和

體型外表都大有不同,其信心程度

也各有不同。無論你需要先花時間

去研究、思考和分析,然後才相信;

還是你會毫不懷疑地欣然接受靈性

方面的觀點思想,最重要的是在其

目標,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信仰。

經歷信仰危機或懷疑教義,甚

至懷疑基本的信仰原則,並非不平

常的事。上帝經常利用這類思想和靈

性上的爭戰,來使我們的信心更為

堅強。祂能利用這個過程幫助我們

重新審視自己的信仰基礎,或重新

確認我們的信仰,讓我們不但能更

加明瞭我們所相信的為何,還有我

們為什麼如此相信。

1. 19世紀的美國傳道士,他在緬甸傳道近40

年,並將聖經翻譯成緬甸語。

2. 申命記29:29

3. 希伯來書11:6

正常的 懷疑瑪利亞•芳婷

許多基督徒都經歷過信仰危

機。我現在就可以想到三個值得注

意的例子︰馬丁路德、德雷莎修女和

耶德遜。1 他們的信仰危機和所經

歷的爭戰,致使他們最後對信仰堅

信不疑,並深刻了解,這些都曾被人

詳細記錄、且有文獻證明。他們懷疑

的結果是:對上帝有更堅強的信心,

對上帝有更深的認識,並與上帝有

親密的關係,這是上帝尋求與我們

每個人之間所有的關係。他們的爭

戰和勝利激勵了許多人。我敢說他們

的爭戰,也使他們能更深刻的了解

他人在申明確認他們的信心時,所

面臨的爭戰。

與其把懷疑只當作是對我們信

仰的威脅,必須抵擋它們,並將它們

從我們的心靈思想中排除;我們倒

不如需要記住,疑問、懷疑,甚至懷

疑不信的態度,可以成為通往更堅

定和更成熟之信心的踏腳石。在有

些情況下,上帝也許會帶領我們思索

某個疑點,直到我們獲得平安和理

解為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接

受,今生中有些問題,我們可能永遠

都找不到答案。「奧祕的事,是屬耶

和華我們的神的。」2 而最大的考驗

可能就是當我們所能做的,只是信

靠上帝,緊緊依賴祂的應許,因祂答

應會賞賜那些懇切尋求祂的人。3

瑪利亞•芳婷與她的先生彼得•

阿姆斯特丹,是家庭國際基督徒

聯會的負責人。■4

在使徒行傳第17章,我們讀到使徒

保羅首次拜訪位於今日希臘境內的

帖撒羅尼迦和庇哩亞兩城的經歷。

這兩座城內都有猶太人和他們的會

堂,顯然也有一些皈依猶太教的希

臘要人。

在帖撒羅尼迦,「保羅照他的

習慣進入會堂,一連三個安息日,根

據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證明基督

必須受害,然後從死裡復活。」他說︰

「『我所傳給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

基督。』」1 聽了他的話的人,有些相

信了,但有些不信。那些不信的人就

迫害保羅和西拉,於是他們不得不

逃至鄰近的庇哩亞城。

信仰的基礎

A Tale ofTwo Cities

保羅繼續在當地會堂傳揚耶穌。

「這裡的人比帖撒羅尼迦人開明,熱

切接受主的道,每天考查聖經,要知

道所聽的--保羅所說的,是否與聖

經相符。」2

在這兩座城裡,保羅都找到那

些相信那位唯一真神的人,但他們也

領悟到上帝遠超過自己所知道或理

解的有限知識。正因如此,他們才聚

集在會堂裡,研究學習和討論有關信

仰方面的事。這兩群信徒都從保羅那

裡聽到同樣的訊息,也都有同樣的資

源--聖經,可用來驗証那訊息。庇

哩亞信徒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每

天查考聖經,要知道保羅所說的是與

不是。」

這正是保羅想透過「辯論、講

解和證明」所達到的目的。就如他對

另一群早期信徒所說的︰「我說的

話、講的道,都不是用智慧的話去說

服人,而是用聖靈和能力來證明,使

你們的信不是憑著人的智慧,而是

藉著上帝的能力。」3 他不想要他們

只是相信他的話而已;他要他們把

信心建立在他們藉著聖靈引導,在

查考聖經時所獲得答案的基礎之

上。■

1. 第2-3節《聖經新譯本》

2. 第11節《聖經新譯本》

3. 哥林多前書2:4-5《聖經新譯本》

基斯•腓立普斯

雙城記

5

「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守我所託付給

祂的。」1 昨天晚上,這句經文出現在我的腦海裡,並盤

旋了許久。心裡想到某句經文,對我來說,是件平常的

事,只是這一次有點不同。這句經文及其含義極為豐富

──它們似乎「振聾發聵」、別有深意。我反覆體會思索

這句經文,從各個角度審視它,沈思著它對我的意義。

保羅並沒有說︰「我知道我信的是什麼」或「我知

道我為什麼信」,而是說「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保羅

從未見過耶穌,或在耶穌短暫的公眾服事生活中聆聽過

祂的教導,然而他那麼認識耶穌,並那麼深切的愛耶穌,

甚至把餘生都獻給傳揚耶穌,和為後世數以百萬計的信

徒奠定信心基礎的工作上。他因此曾遭受過極大的困苦

患難。他付出這一切,並不是為了保證讓我們能學到正

確的教義。他這麼做,乃是為了讓我們也能認識他有幸

認識的那位榮耀的主。

昨晚,是我長久以來更加清楚認識我的信仰之

根源的時刻。我領悟到我的信心全在於我所信的是

誰,以及我與祂的關係、我對祂的認識,還有我對

祂的愛。

人們有時很容易把自己的信仰與所相信

的是什麼,和為什麼相信糾纏在一起,至少

對我來是如此。當然,一個人應該知道他

所相信的是什麼,和為什麼相信。而我

是絕對不會停止研讀聖經或做相關

的研究,以幫助我了解自己整體

的信仰。然而,儘管其他的事情

也很重要,但事實是,耶穌

是一切的核心。與我所相信

的這位耶穌相比,其他一切

的重要性都黯然失色。

我所信的是誰潔希•李察斯

1. 提摩太後書1:12

6

我想要更知道很多事情,我也想要更了解耶穌。我

也打算這麼做。不過,當我想到我對什麼或誰最了解時,

答案顯然是「祂」。我現在已是30多歲的人,我這一生有

部分時間幾乎每天都花時間與祂在一起──與祂交談、

聆聽祂,努力去了解祂和取悅祂。至今我對祂的了解仍

不夠,我也知道自己並非總是在取悅祂。但重要的是,

透過我們共同的經歷、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和我們給予

彼此的關注,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我認識祂。

而且我知道我可以信靠祂。

目前,我心中最大的負擔之一就是我的未來,當前

的未來和長期的未來。我現在面臨前所未有的那麼多選

擇。我喜歡有不同的選擇,但一下子有那麼多的選擇,

有時會有點讓人承受不了。耶穌賜予我能力,得以打造

我生命中幾乎任何我想要做的事情,為此,我十分感激。

不過,事實是,我信賴祂勝於信賴我自己。即使我有權

決定自己的未來,但我絕對不會在沒有祂的指引之下,

安排自己的目標或企圖實現目標。我知道我需要祂保守

我的未來,因此我把未來交託在祂的手中。

還有就是我的家人和親近的朋友們。我不是那種十

分感性、易動感情的人,所以他們可能並未意識到這一

點,但我確實非常關心他們,並常為他們擔憂。當我不

能入睡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分析他人的情況──

有時是他們的過去或現況,但特別是他們的未來。我會

想知道他們的計畫能否行得通。有時,我會得到一些不

太樂觀的結論。但當我開始為他們擔憂和害怕時,不論

是有關他們的工作、財政狀況、健康、孩子或所有這一

切情形也好,我通常很快就會領悟到這樣做絲毫無法

幫助他們。然後我又會發現,按照我目前的狀況和能力,

我也幫不上什麼忙。然而,我不會因此而感到絕望,因為

「耶穌能保守我所託付給祂的。」而那包括我所關心的

每一個人。

昨晚,我所愛的那些人的面孔,再次像電腦文件夾

中的照片檔案一樣,在我腦海中一一閃現。是的,他們

每個人都有需求、困難和挑戰,有的要背負很多負擔。

但他們也擁有和我所有的同一位上帝,一個有能力的上

帝,一個會保守我們所託付一切的上帝,我們到最後全

都會平安無事。

潔希•李察斯是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傳道服務

部負責人,《活躍人生》雜誌即為該部門製作發

行。她現居住於美國華盛頓特區。■7

耶穌說,我們應「盡心、盡性、盡意」

愛上帝。1 請注意祂所說的,不只是

盡心、盡性,也要盡意(意指全部思

想)。上帝賜給人類思考的能力。祂

把我們創造成有思想智力的人,不但

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且能發展智

力,判斷辨別和推理方面的能力。祂

還賜給我們良知,引導我們去做符

合道德的選擇。

使徒保羅說︰「有人認為這日比

那日好,也有人認為日日都是一樣;

只要各人自己心意堅定就可以了。」2

保羅還在同一段話說︰「凡不是出於

信心的,都是罪。」3 他在這裡說的

1. 馬太福音22:37

2. 羅馬書14:5

3. 羅馬書14:23

Loving god

With our Minds

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探明自己的信

仰,知道自己在各事上的信心,這麼

做是重要的。加以分析、討論和辯論

教義,這麼做對你的信仰有益,因為

這樣做需要你去做更深入的研究、

探討,並找到你的信仰之聖經依據。

雖然運用我們的智力、分析批

判和理性思考能力,其功用不是去

破壞我們的信心;但當然,這麼做也

可能會削弱我們的信心。有些人就

的確因這麼推理思考而放棄了他們

的信仰。但對有些人,這種批判性的

理性思考有助於加強他們的信心。

這就看各人如何處理其懷疑探問過

程了。使徒保羅、聖奧古斯丁、馬丁

路德、C.S.路易斯和許多其他偉大的

基督徒思想家,都曾運用理性和邏

輯,來堅固自己和他人的信仰,以及

對教義的理解,同時也幫助奠定人

們對基督信仰的信心和心智觀點。

我們可以運用我們的智力去榮

耀上帝,和申明確認自己的信仰,就

如我們可運用上帝賜給我們的其他

任何技能與才幹一樣。我們可以用

我們的思想去更愛上帝,就像耶穌

吩咐我們的那樣。我們也可以運用

我們的智力,去找出祂在這世界上

為我們預備的崗位,促進我們的教

育,和對世界的理解,還有更多。就

如祂賜給我們所有的恩賜一樣,祂

期望我們去明智運用和發展祂賜給

我們的智力,讓它們能為我們自身

和他人造福。■

瑪利亞•芳婷

用 我 們 的 思 想 去 愛 上 帝

8

今天,當人們提到個人和社會價值

觀時,其相關之事物經常是哪些電

影、音樂、書刊、電腦遊戲和網路的

用途是好的或可接受的,哪些不是。

在這些方面,年代不同的人之間、甚

至同輩之間,經常都會有相當大的

分歧。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人們對

所有這類事物的看法,都是相當主

觀的。對一個人明顯是有負面影響

的事物,也許對另一個人則似乎沒

有。

有些人的態度是,他們認為電

影裡有許多暴力、血腥場面或髒話,

不會對他們造成壞影響。他們喜歡

那些電影,不認為對他們個人有害。

但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或是否願

意承認,經常接觸吸收這種推崇或

縱容這些態度與行為的事物,確實

會對他們的靈性造成影響,並到最

後會在他們的態度和行為中表現出

來。他們最好不僅自問︰「這對我有

害嗎?」而且也要自問︰「這對我有

益嗎?」

Influences彼得•阿姆斯特丹

當然,對我們中任何人來說,在

不確定某件事物會對我們造成好或

是壞的影響時,最聰明的做法就是

去查看上帝的話語--聖經,並用我

們在其中找到的標準,去衡量有疑

問的事物。大多數聖經版本在描述

我所說的那種好的影響時,用得最

多的一個詞是「造就」,意思就是「

啟迪;提升某人的道德或知識。」聖

經明確指出,我們應該追求那些造

就人的事,避免那些不造就人的事。

在這個高科技、被媒體驅動的

時代,封鎖所有會對你產生壞影響

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發現

某個影響對你有危險時,你會盡量

避免接觸,以把它對你的影響減少

至最小。這歸根到底全在乎你的個

人信念,你是否真的確信某件事物

對你的靈性有害,以及你有多麼認真

的想要避免它。

彼得•阿姆斯特丹與妻子瑪利

亞•芳婷,是家庭國際基督徒聯

會的負責人。■

影響力

9

人們常常談到走出你「覺得舒適自在的領

域」(comfort zone), 我很討厭聽到這

種說法。我必須承認,我喜歡我的舒適

自在領域。我不喜歡做新事情,特別是

那些我不明白或認為自己做不好的事。

可是最近我經常被推出我覺得舒適自

在的領域。我一想到某些新計畫或風

險所涉及的層面有多麼浩大,內心就開

始感覺緊張而無能為力,心理上已經

在打退堂鼓。

我正在跟一位朋友討論這樣一個

計畫,他在告訴我他的主意。他是那種

深謀遠慮、高瞻遠矚的人──辛苦的

工作和冒險絕嚇不倒他。事實上,對他

而言,越大越冒險的計畫就越好。就在

他展示他的計畫時,我不自覺地開始感

到有些受不了。他注意到我目光呆滯的

表情,就問我:

「怎麼啦?」

「哦,是這樣……」我猶豫地說,

盡量看上去在支持他的模樣:「這是個

好計畫,只是看起來有點太大,就我來

說有點勢不可擋。」

「你知道嗎,現在每件事都似乎

讓你覺得勢不可擋。你也許需要多一

點信心。」

儘管我不想承認,但他說的很

對。

後來當我與主談到這個問題時,

祂確認我在信心方面的確是有點軟弱。

然後祂給了我以下建立信心的三步驟

計畫︰

1. 培養我的信心。就如我的身體

單靠垃圾食物或偶而的健康食品是無

法生存下去,同樣地,除非我有恆地攝

取健康的靈性食物,否則我的信心也無

瑪莉•思朵瑞

信心 和舒適自在的領域

1. 請閱羅馬書10:17

2. 箴言3:5,6

3. 請閱馬太福音14:22-32

4. 哥林多後書3:5

5. 哥林多後書12:9

法生存下去,更不用說茁壯成長了。1 當

我心中充滿上帝的應許時,我的信心就

不會很容易被動搖。

2. 加強我的信心。當每件事都很

順利舒適、當我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滿

足、當我自己能應付處理工作,或當我

知道即將發生的情況會如何時,我的信

心是不會成長的。在那些情況下,我可

以從容應付。然而就是在事情變得困

難,我無法自己背負重擔,我必須把事

情交給上帝,信靠祂去做我做不到的事

情時,我的信心才會被加強。「你要專

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

指引你的路。」2 當我倚賴上帝,相信祂

的應許時,我的信心才會變得更加堅

強。

3. 伸展我的信心。我的信心一旦

被加強之後,就該去做些看來讓人感

覺有點勢不可擋的事情了。換句話說,

就該走出我覺得舒適自在的領域了。再

10

次一提的是,萬事若都如常順利進行,

我的信心是不會有成長的機會的。有

時,困難和挑戰會自行出現,但我若真

的想要信心成長,就需要選擇去嘗試

新的事物,我需要選擇接受挑戰,我需

要選擇讓上帝伸展我的信心。

聖經記載,有些人被置於困難的

情形之下,他們被迫必須伸展他們的信

心。然而也有些人採取主動,因為他們

期待上帝會給他們更大的事情,而後來

上帝果真做到了。當人們憑著信心邁出

一步,去做在別人看來近似瘋狂的事情

時,一些最難以置信的驚人事情就此

發生了。

譬如說,有一次,耶穌的門徒坐在

離岸邊幾哩遠的船上,耶穌在水面上朝

他們走去。那是個極大的奇蹟,而它加

強了門徒們的信心。但之後,彼得實際

上踏出信心的一步,離船走到水面上,

往耶穌走去。彼得並非必要那樣做,但

我確信,當他也在水面上行走,儘管只

是短暫的時間,那對他的信心一定是

極大的鼓舞。3

總之,我們為什麼需要更堅強的

信心呢?因為耶穌說,連芥菜子那麼大

小的信心,都可以做出偉大的事情。有

時,我們就只能鼓起那麼多信心——如

芥菜子大小的信心,但就是在那些時

候,上帝會使用我們所具備的一切。不

過,我認為祂並不想要我們的信心始終

都是那麼小。我認為,當我們一次次看

到祂幫助我們通過一切時,祂期望我

們的信心會增長。

上帝對我們每個人都安排了偉大

的計畫,祂讓一些事情發生在我們生

命中,就是要準備我們去成就那些計

畫。然而,我們需要有信心才能邁出那

一步、去採取行動、去開始營造上帝想

要我們去做的事情。如果我們畏縮不

前,要等待每件事都穩妥時,我們也許

會錯過時機。

信心其中一個定義是「信任或信

賴另一個人的能力。」信心是知道我們

本身沒有能力,但仍去做上帝要求我們

去做的事,因為我們相信祂的能力會

透過我們做工。「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

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

於上帝。」4 「[耶穌]對我說︰『我的恩

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

軟弱上顯得完全。』」5

瑪莉•思朵瑞是一位自聘的插圖

畫家和設計師,也是家庭國際基

督徒聯會在美國的成員。■

11

歷史上大多

數的聰明人與許多現代的聰明人

不同之處,似乎是他們都有信仰。怎麼會這樣呢?他們

超常卓越的推理能力,豈不會使他們做出信仰是不合邏輯和天真想法的

結論嗎?顯然沒有。不錯,他們無從知道身後所有那些科學發現,但我並不認

為那是真正的答案。科學無法證實或反駁信仰方面的事,例如上帝之存在此事。

那麼,他們相信是因為那是當時的規範,他們屈從於權勢和同輩的壓力嗎?我不

這樣認為。偉大的思想家很少會隨波逐流。他們經常是思想偏狹的體制和威權者身邊的刺。

當他們施展非凡的智力、提出創新的理論,並解決那些似乎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他們富創意而

敏銳的思想,通常會讓當權者和同輩感到困惑。

我說的不只是基督徒或甚至一神論者。根據歷史,遠在古埃及,一位名叫印何闐(Imhotep)的人,被

尊為第一位建築師、工程師(他是第一期金字塔的總建築師)和醫生。他也是一位詩人、哲學家和埃及宗教

的大祭司。他顯然是一位聰明的人,我們現今從他的著作獲悉,他認為自己的知識和信仰並沒有任何抵觸。

還有那些流傳給我們數學、藝術、民主和哲學等知識的聰明希臘人。今天,我們也許認為他們相當愚

蠢,竟會相信現代人無法理喻的神靈和故事。然而他們並非僅是愚蠢的迷信者,反之,他們那樣相信,是

因為他們得出結論,世上有一個超過他們理解力的屬神境界存在。

再看看偉大的猶太籍思想家瑪摩利和斯賓諾莎,他們都是偉大的哲學家,一位比較保守,人人

皆知另一位愛創新。然而他們兩人都有信仰,只是有點不隨俗而已。

當然,還有那些曾是、並繼續仍是偉大基督徒思想家的人,諸如聖湯瑪斯•阿奎納、聖

奧古斯丁、托爾斯泰、C.S.路易斯、G.K.徹斯特頓,還有此處無法一一列舉的許多其他

人,他們中無人認為他們的信仰會抵觸或妨礙他們高人一等的聰明才智。

史考特•麥克葛雷格是一位小說家,並是靈性與末世論題方面的評

論家,現居住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

聰明人史考特•麥克葛雷格

12

在現實世界裡的信心

信心能為人帶來哪些實際的益處呢? 下面略舉一些。

它們實質上是上帝的一些應許。

 新的開始 

現在活著的我……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

為我捨己。——加拉太書2:20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

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內心的平安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

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

思意念。——腓立比書4:6-7

克服懼怕

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一切的恐

懼。——詩篇34:4

我懼怕的時候,我要倚靠您。——詩篇56:3

指引

求您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您。——詩篇

143:8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

路。——箴言3:6

對付逆境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

了。——詩篇27:13

在上帝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

安全

我要對耶和華說︰「您是我的避難所、我的保障,您是

我的神,我所倚靠的。」——詩篇91:2

未來的保障

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

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要賜給你們美好的前

程和盼望—聖經新譯本)。——耶利米書29:11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詩篇37:5

理解力

耶和華啊!請聆聽我的禱告,並求您照著您的話賜我

悟性。——詩篇119:169

紓解壓力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

草地上,領我到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甦醒。——詩

篇23:1-3

耐心

你們的信心經過考驗,就生忍耐。——雅各書1:3

醫治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

人,主必叫他起來。——雅各書5:14-15

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

醫治之能。——瑪拉基書4:2

快樂

我們的心必靠祂歡喜,因為我們向來倚靠祂的聖

名。——詩篇33:21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希米記

8:10■

聖經精粹

Faith inthe Real W Rld據瑪利亞•芳婷的著作改編

13

雄心或區區責任感,沒有造

就出任何真正有價值的事,

而 是 出 於 對 人 類 的 真 愛 與

奉 獻 熱 情 。 — — 愛 因 斯 坦

(Albert Einstein)

印度聖雄甘地鑑定世上有七種罪,

它們是:不勞而獲的財富、無良的歡

樂、沒有人格的知識、不講道德的商

業、罔顧人道的科學、不需犧牲的

崇拜,和無原則的政治。

---我們必須瞭解靈性上的真理,並

將它運用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之中。

我們必須從那些幾乎被遺忘的美

德——諸如真誠單純、謙卑、沉思冥

想和禱告,來擷取力量。這麼做需要

超越科技、超越自我的奉獻精神,但

其回報巨大無比,且是我們唯一希

望之所繫。——查爾斯•林白

(Charles Lindbergh)

企圖獨自生活的人,不會成為一個成

功的人。他的心若不回應另一顆心,

是會枯萎的。他若只聽到自己思想

的回聲,而無法從他處找到靈感,他

的思想是會萎縮的。——賽珍珠

(Pearl S. Buck)

不要用你所擁有的物質來衡量你的

財富,要用你所擁有、卻不會出售的

東西來衡量。——作者不詳

一個人若未能突破他個人主義所關

心之事的狹隘境界,達到對全人類關

懷的擴大領域,那麼他實際上尚未開

始他的人生。——馬丁路德•金恩

(Martin Luther King Jr.)

生命若未找到它永恆的意義,那麼在

它短暫的存在期間保持是無意義

的。——尼古拉斯•柏第雅夫(Nico-

las Berdyaew)

能對生命加以最大利用的方法,就是

把生命用在比本身更持久的事

上。——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幸福的真諦不在擁有而在分享。我們

藉著所得到的來維生,但唯有經由我

們所給予的才能建造真正的生

命。——諾門•麥克安文(Norman

MacEwan)

如果生命是短暫的,那麼你所關注

的世俗之事和計畫就當節制適度;

短程旅行中不須攜帶太多行囊來拖

累自己。——作者不詳

世上最好、最美的事物是看不見、摸

不著的,它們唯有從內心感受

到。——海倫凱勒

當我們為他人而活時,生活會變得

較為艱難,但也會變得更豐富、更快

樂。——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

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

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真正的

生活,並不是由物質所構成的,因為

物質無法真正滿足人。它們也許能暫

時滿足肉體上的需求,但它們永遠

無法滿足人的心靈——它在向天父

上帝呼求唯有上帝才能給予的喜樂、

幸福和永恆的滿足感。——大衛•布

蘭特•博格 ■

思索空間

真正的人生價值

14

使徒多馬懷疑耶穌已經復活、

還有其他門徒曾看見和與祂談話的

事,1 而直到他親眼看見救主、親手

摸到耶穌手上和腳上的釘痕,他才

相信。這種殊榮在憑信心生活的道

路上是相當罕見的。上帝似乎通常較

想要我們不看見就相信,因為這樣,

我們將會得到特別的祝福。2

憑信心去相信眼不能見的事,

會是件相當令人掙扎之事,然而有部

分的答案就在我們四周。春天盛開

的花朵,果實累累的樹木,每次豐收

的小麥、玉米或稻米,對比之下,都

是從小小的種子長成的。種子埋在

黑暗的泥土中,吸收溫暖的陽光,加

上雨露滋潤或農夫澆水,就被改變

1. 約翰福音20:25

2. 約翰福音20:29

3. 聖經新譯本

4. 羅馬書10:17

信心的種子

了,時候到了就長成發育完全、成熟

的植物。

所有這些美麗而有用的植物都

來自小小的種子,它們是說明信心

的一個實例。馬太福音17章20節,耶

穌把信心比作一粒芥菜子︰「我實在

告訴你們,只要你們的信心像一粒

芥菜種,就是對這山說︰『從這裡移

到那裡』,它也必會移開。沒有什麼

是你們不能做的。」3

這個靈性鍛鍊需要你到戶外去

散個步。看一看花兒和植物。自然界

的美麗與神奇在反映靈性上的真

理。除非你是一位植物學家,否則你

大概不會去注意一粒種子轉變成一

株茂盛植物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同

樣地,即使你有時會掙扎於信心方

面的問題,你的信心其實仍會活得

好好的,並在產生效力。

在你散步時,停下來,花點時間

仔細觀察一下那些植物。看一看它

們精細複雜的圖案。聞一聞花的香

味。感覺一下不同植物葉子和莖的

質地,有的較平滑,有的較粗糙。觀

察各種不同程度的顏色和成長的各

個階段。然後往退站,盡情欣賞眼前

的景色。要記得,所有這一切都來自

極為微小的種子。

現在,細想一下你的信心。你的

信心開始時若不像一棵雄偉的參天

大樹,這是完全OK的。它開始時,只

需像一粒種子就行了。把它種下,透

過閱讀上帝的話語來培育、餵養

它,4 它是會成長的。

艾比F.梅是在英國的一位教師和

作家,也《活躍人生》雜誌特約

撰稿人。■

一種靈性鍛鍊艾比F.梅

15

那些學會生活在我靈性領域裡的人會感到快樂和滿足,

因為他們對我的愛有深刻的認識。他們不會懷疑我對他

們的愛,因為他們已經體驗到我的愛之寬廣高深。他們

擁有極大的平安與喜樂。他們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擔憂

自己與別人相比之下如何,因為他們知道我愛他們每個

人原本的樣子,因此而有滿足感。他們了解他們每個人對

我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他們也明白我為每個人而死,

並救贖了每個人,因此每一個人對我來說都很特別。

我對你的感覺也是如此。你對我來說很特別!我對你

的愛是屬個人的。不要認為你對我來說只是芸芸眾生中

的一員。千萬不要以為因為有那麼多其他的人,我就沒有

時間和你一起,或是我的愛在尚未到達你之前就已用盡

了。

我知道你內心深處的渴望、恐懼和不安全感。我也知

道你犯的錯誤,但我仍一樣愛你。我就是愛,是憐憫、溫

柔、寬恕和同情。當你掙扎,當你受到誘惑、感覺疲倦或

軟弱時,我為你感到難過。當你得勝時,我則與你一起歡

欣。

我愛你,我關懷你,我離你不遠。我就在你身邊。讓

我把我的愛傾瀉在你身上。讓我用我溫暖的愛圍繞著你。

讓我用我愛裡的安全感覆蓋著你。讓我用我的愛充滿你,

直到滿溢。讓我向你顯示,你對我有多麼特別。

來自耶穌的愛

我愛原本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