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物流网络系统

Post on 03-Jan-2016

20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第九章 物流网络系统. 第一节 物流网络系统概述 第二节 流通中心 第三节 共同配送 案例分析. POINT. 物流网络的含义, “ 点 ” 和 “ 链 ” 的认识 RDC 与 FDC 的区别?配送中心、运送中心、转运中心的定义和区别? 共同配送的概念和作用。. 第一节 物流网络系统概述. 一、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二、物流网络系统多元化 三、物流网络系统类型. 供应地. 中间节点. 消费地. 物资供给移动. 需求信息移动. 节点间移动. 一、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一、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1

第九章 物流网络系统

第一节 物流网络系统概述

第二节 流通中心

第三节 共同配送

案例分析

第九章 2

POINT

物流网络的含义,“点”和“链”的认识 RDC 与 FDC 的区别?配送中心、运送中心、

转运中心的定义和区别? 共同配送的概念和作用。

第九章 3

一、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二、物流网络系统多元化

三、物流网络系统类型

第一节 物流网络系统概述

第九章 4

节点间移动物资供给移动

中间节点

需求信息移动

供应地 消费地

一、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第九章 5

物流网络系统中的“网络”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 1 )网络表示经济社会空间联系的通道。( 2 )网络表示经济社会空间联系的系统。( 3 )网络表示经济社会空间联系的组织。

一、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第九章 6

二、物流网络系统多元化 年代

项目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21世纪

系统化方向 功能整合局部系统化

共同化系统化

信息化系统化 网络系统化

基本目标 个别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

个别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整体成本降低

个别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整体成本降低企业效益

个别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整体成本降低企业效益社会效益

经营资源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

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

企业内外部、国内外物流资

企业内外部、国内外物流资

物流主体企业物流部门物流企业中介机构

企业物流部门物流企业中介机构企业全体物流子公司

企业物流部门物流企业中介机构企业全体物流子公司海外企业

企业物流部门物流企业中介机构企业全体物流子公司海外企业

第九章 7

1 、物流网络和交通网络的区别

项 目 交通网络 物流网络

移动主体 人、货物 企业、政府

移动客体 交通工具交通设施

人、货物

移动手段 交通工具交通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运输工具

物流网络是把交通网络与流通中心网络有机结合形成的物流网络体系,是由物流线路和物流节点这二个要素的组合体。

第九章 8

2 、链——交通线路,流通渠道、信息传递线路

采购点

生产点

销售点

配送点

供应链

物流网络

分销渠道

第九章 9

3 、点——交通基础设施、商品储存点、 信息搜集处理点

物流节点配置

第九章 10

物流与物流网络系统

需求信息流向 产品供给流向物  流

供应商

物流网络系统

城 市 物 流、区 域 物 流、国 际 物 流

采购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供应商生产商

中间商

中间商

消费者

第九章 11

三、物流网络系统类型 物流网络系统的空间结构( 1 )增长极网络结构 以一点为核心,呈放射状分布( 2 )点轴网络结构 沿干线线状分布为主,物流网络在沿线重要交通站点及枢纽呈放射状分布

( 3 )多中心多层次网络结构 不同地域范围内形成,满足经济社会分工协作需求( 4 )复合型网络结构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流网络形态综合而成

第九章 12

物流网络系统类型

类 型 框 图

走廊型网络

极核型网络

多中心网络

扇型网络

环型网络

第九章 13

一、流通中心概念与内涵

二、城市流通中心

三、区域流通中心

第二节 流通中心

第九章 14

物流节点(按主要功能分) 转运型节点、储存型节点、流通型节点、综合性节点。

流通中心的功能 ①衔接功能;②集约功能;③信息功能;④管理功能。

流通中心的集约化 ①水平集约型;②垂直集约型;③功能集约型。

一、流通中心概念与内涵

第九章 15

直接流通中心( FDC)与区域流通中心( RDC)的有机结合

FDC

RDC

FDCRDC

整箱

零散

一揽子配送

第九章 16

流通中心网络类型

一对多 多对一 多对多

区域流通中心

城市流通中心

区域流通中心RDC 城市流通中心 FDC

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运送中心 转运中心

流通功能 物流功能健全部分商流功能

配送功能健全部分商流功能

保管、分装、送货功能 保管、送货功能

占地规模 大 可大可小 较小 小

辐射范围 区域 城市 城市 市内配送区域

地理位置 城市边缘 城市边缘、市区 市区 市区配送线路上

服务对象 主要面向社会服务 主要为特定用户服务 为特定用户服务 为特定用户服务

流通中心类型

第九章 17

第九章 18

二、城市流通中心

1. 配送中心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 物流术语》

第九章 19

1 )配送与物流的区别和联系

配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方式,几乎涵盖了物流中所有的要素和功能,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某一范围内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配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要素。配送的区域与物流区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与顾客关系的要素来看,配送与顾客的关系更紧密,是“最终配置”。

第九章 20

2 )配送中心主要业务流程图

收货

储存

加工

拣选

收货

按顾客需求分拣

配送中心

第九章 21

2. 运送中心 规模比较小的、配送功能专业化的流通中心称为运送中心( Delivery Center)。

——日本《物流用语辞典》

卸货

存储

搬运

装货

运送中心

运输配送

货分货

第九章 22

3. 转运中心 小型的配送据点,以保存周转货物为主体,向有限的区域进行小批量配送的末端物流节点。

——日本《物流用语辞典》

卸货

暂存

搬运

装货

转运中心

运输配送

第九章 23

三、区域流通中心

包括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长距离、大型化、高速化货物运输的城市之间物资流动的节点

地理位置:位于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

占地规模:占地面积大,集多种设施为一体 流通功能:集中物流服务组织与物流运作管理的功能,并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网络进行管理

第九章 24

一、共同配送概念与内涵

二、共同配送原理与作用

第三节 共同配送( Joint Distribution )

第九章 25

共同配送就是将众多流通单位处理同种的或异种的商品的功能“统合”起来,促使他们共同利用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有效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将小批量货物转换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配送,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产生于日本等发达国家: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 消费个性化” ——准时送达的配送方式 配送中心多是“利润中心”型企业

一、共同配送概念与内涵

共同配送的具体形式 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实行的配送 一辆车的混载配送 共同利用资源的方式 协作配送的方式

第九章 26

第九章 27

共同配送模式的原则

共同配送的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提高配送效率,实现配送的合理化和系统化。 要坚持功能互补的原则; 要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 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 要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九章 28

共同配送的实施步骤

选择联合对象: 组建谈判小组,做好谈判准备; 签订合作意向书及合同,并进行公证; 组建领导班子,拟定管理模式; 正式运作。

第九章 29

二、共同配送原理与作用 厂家直送

线路配送

共同配送

P (平衡点)

成本

品 种

配送方式与物流成本关系曲线

第九章 30

配送共同化前后的效率比较

共同化前

转运中心

运输企业

批发商 百货店

超 市

便利店

共同化后

转运中心

运输企业

批发商 百货店

超 市

便利店共同配送中心

第九章 31

配送共同化前后配送区域的变更

运输企业 B 配送中心所在区域

B

配送共同化后

运输企业 A 配送中心所在区域

A

运输企业 A配送客户 运输企业 B配送客户

运输企业 A配送中心 运输企业 B配送中心 A B

运输企业 B 配送中心所在区域

BA

运输企业 A 配送中心所在区域

A

配送共同化前

第九章 32

1 、共同配送的效果受益项目 受益对象:货主 受益对象:承运企业

运输 降低运费负担 提高运输效率

成本、收益 配送成本下降 同样任务,减少车辆投入

配送方式 解决少量货物的配送

同样任务,减少车辆投入

效率 充分利用设施空间 减少空驶及不满载行驶

交通 减少上路车辆,缓解交通

环境 减少上路车辆,缓解污染

第九章 33

2 、共同配送作用

①有利于降低配送运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② 有利于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③ 有利于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④ 有利于实现宏观物流的效率化。

第九章 34

三、共同配送模式 1. 横向共同配送

( 1 )制造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模式

Y 区域

企业 A

企业 B销售公司 企业 B

企业 A销售公司

X 区域

① 开放物流网络系统的共同配送模式

零售企业 A制造企业 A

制造企业 B

制造企业 C

零售企业 B

零售企业 C

② 制造商共建配送中心模式

第九章 35

( 2 )批发企业联合共配模式

第九章 36

( 3 )零售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模式

①大型零售商自建配送中心模式

厂 商

厂 商

批发商

批发商

商品入库

商品入库

零售商物流中心

店 铺

店 铺

店 铺

零售企业 A

中小型零售商共同配送中心

零售企业 A各店铺

零售企业 B

零售企业 C

零售企业 B各店铺

零售企业 C各店铺

②中小型零售商联合共同配模式

第九章 37

2. 纵向共同配送

( 1 )采购物流共同化

原料供应商 A1

原料供应商 A2

原料供应商 A3

共同配送中心

制造商 C

制造商 B

制造商 A

第九章 38

( 2 )厂商与批发商之间的共同配送模式

产批共配模式Ⅱ

厂商 A1

厂商 A2

批发商物流中心

零售企业C

零售企业B

零售企业A

产批共配模式 I

大型厂商

商品调达

厂 商

物流中心

商品配送

经营增援

批发商物流中心

多频度小单位配送

零售企业

第九章 39

( 3 )批零共配模式

商品入库

集货 店 铺

店 铺

店 铺

厂商 A

厂商 B

指定批发商 A

指定批发商 B

零售商物流中心

集货厂商 D

厂商 C

商品入库

第九章 40

3. 第三方共同配送

货主 A

运输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中心

客 户

货主 C

货主 B 客 户

客 户

案例分析

案例二 北京:以共同配送创新快递服务

如何运作? 效果?

第九章 41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