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 cjr.wangfeng@vip.163

Post on 03-Jan-2016

1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近端保护装置: 不同的病变,不同的选择. 王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 cjr.wangfeng@vip.163.com. 脑保护装置的分类. 远端滤网保护装置.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远端球囊保护装置. 2.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结构包括近端及远端球囊及工作管道 ( D=2.12mm ). 3.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优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王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

cjr.wangfeng@vip.163.com

近端保护装置:不同的病变,不同的选择

2

脑保护装置的分类远端滤网保护装置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远端球囊保护装置

3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结构包括近端及远端球囊及工作管道( D=2.12mm )

4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优点:

在颈动脉成型术之前提供全程实时完全的保护:保护装置无需通过狭窄段;阻断 CCA 及 ECA血流,防止远端栓子脱落栓塞;术后通过抽吸,可有效“清洗”手术区脱落斑块及栓子

不会引起病变远端血管痉挛及夹层

对解剖结构复杂的颈动脉病变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5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缺点:

管径较粗;柔韧性差,不适合用于Ⅲ型主动脉弓对脑血流的阻断使部分侧枝代偿差的患者无法耐受

术中不能实时造影,影响支架放置的准确性对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内膜的损伤于颈总动脉插管时有发生斑块脱落的风险不能用于有重度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狭窄的患者

6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 MO.MA 近端球囊保护装置适应症

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患者为首选新鲜血栓;软溃疡斑块;不稳定斑块长段近闭塞的动脉狭窄;

复杂的颈动脉结构CCA 及 ICA成角锐利; ICA病变远端成襻、迂曲病变血管远端无合适的滤网保护装置放置区

颈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开通

• 操作复杂,因此目前还没有被临床广泛采用。文献报道手术成功率 98.2% ~ 100%

, 30天卒中 /死亡率 3.2% ~ 5.7%

8

CASE 1

男, 73 岁,右侧肢体无力

9

10

分 析1 左侧椎动脉参与前循环供血

2 左侧颈动脉狭窄严重

3 如果首先处理左侧颈动脉,球囊保护时估计患者难以耐受

4 左椎动脉及左颈动脉狭窄严重,如果同时处理可使脑出血的风险增加

11

首先处理左侧椎动脉狭窄

12

1 周后处理左侧颈动脉狭窄( MOMA 保护)

13

14

18 月 CTA

15

CASE 2

男, 61 岁,间断晕厥

RR

16

17

LL

18

分 析1 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

脉狭窄,右侧颈外动脉狭窄,右颈外动脉参与颅内供血

2 右侧椎动脉狭窄,双侧椎动脉参与前循环供血

3 首先解决右椎动脉,右颈外动脉狭窄

4 二期处理左侧颈动脉狭窄

19

首先处理右侧椎动脉狭窄及右侧颈外动脉狭窄

20

5 天后 MOMA 保护下行左侧颈动脉支架置入

21

22

Case 3

• 男, 68 岁• 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5 小时• 既往糖尿病史;冠脉支架术后• CTA :双侧颈动脉狭窄

23

RICA 重度狭窄

24

RVA

25

RVA LICA

26

L-VA

27

• 患者存在右侧肢体无力症状• 同时存在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考虑左侧颈内动脉狭窄为责任血管,故予

先期开通 (spider 保护)• 右颈动脉重度狭窄( 90% ),分期开通

( moma )

28

主动脉弓迂曲,插管困难

29

椎动脉管入左颈外动脉,入 260cm 硬交换导丝

30

沿交换导丝入 8FGuiding 及 5F 多功能管共轴系统

31

Spider 保护伞通过狭窄段

32

颅内血管造影,对侧大脑前动脉显影

33

1 周后行右侧颈动脉支架植入

34

35

不适宜应用 moma 的病例 -1

男, 80岁,间断右侧肢体无力,造影见左侧颈总动脉血管迂曲明显,左侧颈内动脉狭窄

36

应用长鞘,将导丝送入颈外动脉,再送入 GUIDING

37支架置入后造影

不适宜应用 moma 病例 -2

动脉迂曲明显, MOMA 难以到位

应用 spider+ 微导丝,行 CAS

讨 论

• 近闭塞颈动脉行 CAS 过程中,由于狭窄程度明显,保护伞通过狭窄段可能比较困难,即使能够通过狭窄段也容易导致斑块脱落。因此对于近闭塞颈动脉我们倾向于应用近端球囊保护行 CAS 。

• Morgenstern 报道, 96% 出现颅内侧枝代偿。 20

例均可见侧枝代偿,但仍有 14.3% 的病例无法耐受颈动脉血流阻断,考虑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有关。

• 近闭塞颈动脉病例中大多数病例存在侧枝代偿,但是无法耐受颈动脉血流阻断仍然是近端球囊保护下CAS 的主要风险,多数病例表现暂时性神经性症状,均完全恢复。

• 对于出现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病例应当及时处理,这样可以降低术中脑缺血的风险。

保护伞与 MO.MA 球囊保护• Gonzalez 报道 116 例近闭塞病例, 92 patients

(79.3%) 应用保护伞保护, 4 例术后出现 TIA , 1

例梗塞症状加重( 1% )。我们总结的 20 例病人2 例术后出现 TIA ,与 Gonzalez 报道的结果比较(χ2 检验 ) ,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 P=0.118 )。对于近闭塞病例行 CAS 应当选用何种保护装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4cjr.wangfeng@vip.163.com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