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轨道交通总部落户开发区 - cydb.gdd.gov.cncydb.gdd.gov.cn/pictures/932/2.pdf ·...

Post on 06-Feb-2018

25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本报讯(记者 钟飞兴 通讯员 李倩)4 月 25 日上午 10 点,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与原广州开发区外国语学校进行办学

资源整合,合并成立为新的广州开发区外

国语学校(简称“广开外语”),并在原 87

中学举行揭牌仪式暨学校开放日活动。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章登明、黄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区教育局直属单

位、区各中小学校长及代表,家长及校友、学生代表等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广开外语为全日制完全中学,按“一校两区”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招生,统一

评价,本着教育集团化管理模式。今年,

该校高一计划招收 480 人,开设“特色课

程班”、“云教学班”、“国际班”,致力于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区教育局局长张建武在揭牌致辞时

表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优

质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全区人民满意教育。今年,区教育局以整合区域优质

教育资源为抓手,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径,着力打造黄埔优质教育品

牌,大力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目标:建成广州示范性外国语学校

对于此次合并,校长曾庆华认为是

一场“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从黄埔区大教育空间布局来看,西部有国家级示范高中 86 中,北部有国家级示范高中玉岩

中学,东南部应布局一所具有发展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优质高中。原市 87 中学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在此办一所优质化独立高中,有利于形成均衡、稳健的黄埔大教育新格局。

“新的广州开发区外国语学校,将以教育集团化形式,重塑优质教育。”曾庆华说,“三年内广开外语将努力建成广州市示范性外国语学校,进一步优化黄埔区高中阶段学校科学布局。”

据了解,广开外语初中办学规模将适

度压缩,提升办学品质,打造英语特色的优质初中。高中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达到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要求,为将来在黄埔东部地区创建示范高中创造条件。

扩大招生规模,开三类“特色班”

据介绍,整合后的广开外语办学规模可达 54 个班,其中高中每年级 12 个班,共 36 个教学班,1800 人左右;初中每年级 6 个班,共 18 个班,720 人左右。今年,广开外语开设有“英语特色”、“国际教育”和“体艺特长”等课程,采用“云教学”和“小班教育”的方式,打造具有外国语学校特色的“丝路扬帆”特色课程。

整合后的广开外语以“一校两区”模式落实招生计划。独立批招生对象为广州市优秀学生,留驻校本部(南校区)。第

一批招生对象主要解决九龙地区当地户籍学生,留驻北校区,解决当地居民子弟上学困难的问题。北校区过渡期(2017

年 -2019 年)设 4 个班,逐年压缩规模,争取用 2 至 3 年时间,全部完成两校资源整合。

广开外语 2017 年计划招收高一 12个班,每班 45 人左右。在录取批次方面,广开外语分“独立批、第一批”两个批次招生。独立批招生对象为符合政策的黄埔区具有本市户籍的和一定比例的广州市非本市户籍(广东户籍)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共招 8 个班 360 人,留驻校本部。第一批招生人数计划招收 4 个班 120 人,留驻北校区,招收对象为具有广州市户籍的九龙地区优秀初中毕业生。广开外语将招收一定数量的“体艺特长”学生,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音乐、美术和传媒学科高考,进行定向培养。

突出外语特色,多管齐下强师资

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广开外语未来将十分注重外语与小语种课程建设,而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师资的配备。

据了解,广开外语按照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形式(含英语、小语种),将以两所学校现有优秀外语教师资源为基础,加快小语种教师的引进,通过区内师资调配、新聘“双语教学教师”、设立聘请外籍教师专项资金,通过社会化购买服务引进外语教学师资力量等形式,完善学校师资配置。

本版投稿邮箱:cydb@gdd.gov.cn 联系电话:82111781

2017 年 04 月 27 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 / 吴立金

要闻

开发区香港创新合作工作站落户香港金域本报讯(记者 张英 通讯员 金域)4 月 12 日,广州开

发区香港创新合作工作站在位于香港科技园的金域检验(香港)研发中心揭牌。广州开发区香港创新合作工作站的建立,又一次为穗港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常态性科技创新交流促进合作。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亚伟,金域检验集团董事长梁耀铭为工作站揭牌,管委会副主任孙学伟、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等见证揭牌。

当前,广州市委、市政府正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载体,围绕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广州开发区已与香港科技园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推动与香港科技园在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包括联合构建香港-珠三角“科技创新走廊”,开展科技创业培训合作等。

据悉,香港大学众多、科技领先,国际交流密切,广州开发区拥有强大的落地能力,可助力香港先进技术迅速向全国市场推广。创新合作工作站的成立,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搭建新的桥梁,使香港和广州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此次创新合作工作站落户于香港科技园的金域检验(香港)研发中心。金域检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工作站的承接单位,该企业将充分依托两地优质科研平台,继续利用自身资源、集团平台优势、医学及生物产业上下游的带动整合能力,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进一步交流合作做好服务,推动两地科技创新发展。

陈小华会见联通互联网公司高层本报讯(记者 张英)4 月 25 日下午,区长、管委会常

务副主任陈小华会见了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海锋一行。黄埔区、开发区领导陆小荣、陈建荣参加会见。

陈小华表示,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和创新企业云集,其中过亿元产值企业就超过 300 多家,发展产业互联网、智能连接的条件得天独厚。希望联通互联网公司积极发掘、开拓我区几大产业的“宝藏”资源,推进一系列智能建设、信息化建设的合作,区政府将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他还介绍了我区针对重点企业、高端人才引进的配套和鼓励政策。

本报讯(记者 焦婵娟 通讯员 黄嘉

庆)继世界 500 强企业麦格纳国际与广汽

集团零部件公司共同投资的卡斯马汽车

项目动工,知名企业宝能集团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后,4 月 26 日,黄埔区、广

州开发区与世界 500 强、中央大型企业中国建筑集团投资的中建轨道交通总部及

系列战略合作项目签约,同日签约的还

有极是快消品销售总部项目。一周四大项目签约或动工,显示出我区强大的政

策“虹吸效应”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管委会主

任周亚伟,区领导陈小华、陆小荣、陈建

荣、谭明鹤出席了签约活动。

今年第一季度,我区招商引资指标亮眼,全区实际利用外资 8.91 亿美元,同

比增长 23.55%,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比重约 44%,已完成市

下达实际利用外资指标的 50%;新增内资项目 1911 个,同比增长 2.94 倍;注册资

本 106 亿元,同比增长 3.24 倍。

中建拟投千亿元建轨道总部

根据中国建筑集团 2016 年年报,中

国建筑集团去年实现营业收入 9598 亿元,同比增长 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 30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5%;全年新签合同额首次超过 2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24%,公司在 2016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前进至 27 位。

经过前期密集磋商,中国建筑集团决定将全国轨道交通总部———中建铁路轨道交通公司注册在广州开发区,计划今年即产生一定的经济贡献,到“十三五”期末,预计将达到营业收入 300 亿元的发展规模。

为了吸引像中建集团这样的大型总

部项目落户,我区开展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系列行动———

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17 年全区计划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100亿元,创下历年新高;城市建设重点聚焦在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黄埔临港经济

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国际生物岛,四个片区将掀起大黄埔建设的新热潮。

做大空间载体。我区提出,只要是好项目、用地需求合理,都能安排用地,做

到“地等项目”,还提出招商引资从“供地”转向“供楼”,将建设一批甲级、地标级高档写字楼,让科技企业、总部办公企业实现“拎包入住”。目前,新的总部经济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各大总部企业闻风而动,近期,我区引进了雪松总部、星艺装饰总部、协鑫集团南方总部、粤民投总部等总部企业 30多个,总部企业聚集效应明显。

快消品行业又添国际大品牌

黄埔区是广州的经济大区,地区生产总值名列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名列全市第一,占全市约四成。其中快消品企业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 年,全区快消品行业中,高端化工产业 2016 年实现工业产值约 1055 亿元,约占全市同行业的 50%,汇聚了宝洁、安利、箭牌、高露洁等国际品牌企业;食品饮料产业方面,2016 年工业产值 485 亿元,占全市同行业的 65%。

近年来,我区提出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引进一批产值大、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大型制造业项目,日化产业

成为招商的重点方向。当天与我区签约的极是快消品销售

总部项目,是日化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

的企业之一,2016 年销售额 50 亿元,年纳税超过亿元。近期,极是快消品项目受我区较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鼓励,拟在我区设立销售公司,预计年销售额将达10 亿元以上。

(上接 1 版)

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

江门 9 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据了解,宝能集团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总部拟选址在广州科学城中心区,主要包括自用型总部办公区,并引进国际、国内五百强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引进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和实验室经济型的研发总部等。

周亚伟指出,最近“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埔区、开发区在其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总结概括为“五个点”:一是地理几何的轴点。我区处于大湾区湾顶位置,将立足交通区位独特优势,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陆”的文章;二是海丝文化的原点。我区历史文化悠久,更容易对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新兴产业的支点。我区将博采湾区东西翼产业之长,将先进制造业

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立区之本,奋力建设广州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四是知识产权的高点。国务院批准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我区将抢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制高点;五是改革创新的焦点。广州开发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在改革创新上一向敢于“吃螃蟹”。今年年初,我区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系列“黄金 10条”产业政策,用真金白银对企业和人才进行扶持奖励,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周亚伟希望,宝能与广州开发区共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价值创新小镇助推创新枢纽建设

据了解,宝能将运用其建设深圳宝能科技产业园区的经验,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在知识城建设价值创新小镇。

宝能拟建的价值创新小镇(ValuedInnovation Park, VIP)概念,着重突出产业功能与研发功能,着力围绕人才、科技、产业,培育产业能力,与近期广州市委、市政府招商推介时频频提及的“价

值园区”(Value Park)呼应。今年 3 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

高层论坛和在海南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广州市呼吁全球企业抢抓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与信息的跨境流动机遇期、窗口期,以产业载体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集聚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全球高端资源,打造全球产业创新的“价值园区”。今年 3 月,作为“价值园区”的代表,进驻 GE 交付的 KUBioTM 模块化生物制药工厂的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已动工。

在宝能知识城价值创新小镇中,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为企业提供政策及各类优质的服务,宝能将着力引进众多国际及国内高端企业,聚集大量高科技人才,并打造一大批行业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同时推动投资与产业创新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和产品创新“同频共振”,成为汇聚创新要素、创造创新价值的新型园区。

宝能建设新型价值创新小镇,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的定位,肩负广州发展工业经

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四个主战场”的重大使命分不开。可以预期,宝能价值创新小镇的落户,将会为该区创新发展加速助力。

宝能将向实体经济发展转型

今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宝能集团开展密集的洽谈,双方迅速高效地推动一系列合作项目落地。目前,宝能在我区设立了注册资本 10 亿元的宝能华南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有关项目的开发建设主体。

2017 年 3 月,宝能投资经营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进军体育文化产业。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位于广州科学

城的核心区,场馆总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是全国除北京五棵松和上海奔驰中心外第三个按 NBA 标准建设的篮球馆,该场馆还具备举办大型室内演唱会、冰上运动的能力,已成为华南体育娱乐的地标。

除了上述项目,鉴于宝能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高度认可,宝能还将选择一批产值大、附加值高的产业,在我区建设大型实体经济项目。

区领导陈小华、黄晓峰、陈建荣、谭明鹤、杨茂生参加会见和签约。

宝能集团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总部落户

(上接 1 版)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高地,把汽车产业向

价值链高端推进。据了解,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仅有广汽本田汽

车有限公司总部这样世界级知名的传统造车企业、生产基地,也有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引领汽车行

业制造电动化、智能化、车网融合等变革趋势的新生代新能

源汽车制造企业。

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汽车产业集聚规模以上企业有近 160 家,涵盖底盘系统、车身系

统、发动机系统、电子电气系统等四个细分领域,从发动机、汽车电子装置到制动系统、减震器乃至动力传输系统等

100 多家零部件、配套产业供应商,包括日系、欧美系的东

风本田发动机、加特可、斯坦雷电气、广爱兴、三叶电机、霍尼韦尔、沃特威电子、昭和、德尔福派克、欧姆龙、林骏、普利

司通、李尔等逐渐聚集,分布在整车制造配套供应链的“上下游”。这种规模和数量在全省乃至华南地区都属空前。

此外,引进了从事汽车产品研发、认证检测、标准制定

等业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如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机构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为汽车产业

进一步发展升级提供服务支持。其中引进的汽车认证检测机构,包括威凯、中国机械、国机集团、莱茵认证等,集中度

全市最高。

广州卡斯马汽车系统项目动工

中建轨道交通总部落户开发区快消品巨头极是销售总部同日签约

新开发区外国语学校组建成立市87中并入,突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签约现场 贾自豪 摄

揭牌现场 钟飞兴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