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京市2017-2018年度校园 足球联赛竞赛规程的通知 file— 1 —...

Post on 04-Nov-2019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1 —

附件:南京市2017-2018年度校园足球联赛竞赛规程

宁体发〔2017〕121号

关于印发南京市2017-2018年度校园

足球联赛竞赛规程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体育局,各直属学校:

现将《南京市2017-2018年度校园足球联赛竞赛规程》印发你

们,请遵照执行。

南 京 市 体 育 局南 京 市 教 育 局 文件

南京市体育局 南京市教育局

2017年9月26日

— 2 —

2017-2018年度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竞赛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2017-2018年度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市

校园足球联赛”)是由南京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全市校

园足球联赛。

第二条 南京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

校足办”)是唯一组织、管理该项赛事活动的组织,南京市足球运

动协会是该赛事承办单位。

第三条 市校园足球联赛设小学男子甲组、小学女子甲组、

小学乙组、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

小学男子甲组超级组、初中男子超级组及教职工组,共10个组别。

市校园足球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区级联赛,第二阶段为

市级比赛,从区级联赛开始所有参赛人员使用身份证或者护照注

册报名参赛,没有身份证或者护照的人员一律不得参加市校园足

球联赛。

第二章 组别设置、参赛资格及报名

第四条 组别设置

一、小学男子甲组(5-6年级,5人制)

二、小学女子甲组(5-6年级,5人制)

三、小学乙组(男女混合,3-4年级,5人制,场上女生不少于2人)

四、初中男子组(1-3年级,8人制)

— 3 —

五、初中女子组(1-3年级,5人制)

六、高中男子组(1-3年级,11人制)

七、高中女子组(1-3年级,5人制)

八、小学男子超级组(5-6年级,8人制)

九、初中男子超级组(1-3年级,8人制)

十、教工组(各区教育局、体育局在编在岗干部;在编在岗

教职工,8人制)。

第五条 参赛条件

一、南京市各区学校在籍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各参赛队

必须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

二、市校园足球联赛所有参赛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在

区教育局或体育局进行运动员注册,市直属学校直接到学校所在

辖区完成注册工作。港澳台地区及外籍的学生参加市校园足球联

赛由参赛学校直接到市校足办进行注册,需携带合法身份证明原

件或护照及所在区教育部门出具的就读证明。

三、市校园足球联赛区级阶段比赛报名表由学校登录校园足

球联赛报名系统报名确认后自动生成,学校下载打印后加盖学校

公章及医院健康证明,报送区校足办备案,区级阶段比赛数据通

过系统自动上传存档;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比赛阶段纸质报名表

由学校登录校园足球联赛报名系统报名确认后自动生成,学校下

载打印后报所属区教育局或体育局审核。报名表需加盖学校公章、

所属区教育局和体育局公章及二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由所属区

校足办统一上报市校足办,直属学校如果在区级比赛获得市级阶

— 4 —

段比赛资格,报名表直接报送市校足办。

四、市校足办统一为参加市级比赛阶段的参赛运动员购买人

身意外伤害保险。

五、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政治思想进步,作风正派,遵守学校

有关规定,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运动员守则,文化课考试合格。

凡衣着不整、蓄长发、染发、留怪异发型者等一律不得上场参赛。

六、拒绝参加区级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的运动员不得参加市

校园足球联赛。

七、每支学校参赛队需配套啦啦操队。

第六条 教练员带队参赛具备条件

一、正式教师资格或聘用教练员(聘用合同或协议)。

二、参加市级比赛阶段的队伍教练员必须具有市校足办颁发

的校园足球初级教练员证书。

第七条 运动员参赛条件

一、以2017年9月1日以后的在校在籍师生为报名参赛对象,

高中组运动员为在校在籍高中生;初中组运动员为在校在籍初中

生;小学组运动员为在校在籍3-6年级小学生;参加教工组联赛的

运动员必须为各区教育局、体育局在编在岗干部、在编在岗教职

工。

二、学生组别运动员需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各区教育局加

盖学籍章的学籍卡;教工组别运动员需要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三、市校足办负责运动员的资格审查,凡弄虚作假、冒名顶

替的,一经查实,取消该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资格和联赛成

— 5 —

绩,并视情节予以全市通报批评。

第八条 报名

一、区级比赛阶段报名与成绩统计

(1)报名时间:2017年12月30日截止。

(2)成绩统计时间:2018年2月5日截止。

二、市级比赛阶段报名与注册

(1)注册时间:2018年2月10日截止。

(2)报名时间:电子报名于2018年2月14日截止,纸质报名

于2018年2月20日截止。

三、报名要求

(1)所有组别参赛运动员必须注册,未注册运动员不得参加

市校园足球联赛。市校园足球联赛实行多次报名,第一次报名为

原始报名,市校足办按照原始报名信息为各运动员配备比赛装备、

安排竞赛相关工作;市校园足球联赛比赛阶段比赛开赛前15天可

以更换下一轮比赛运动员,运动员必须为注册库中的运动员,并

且应该在更换运动员后的3天内将更换运动员区级审核同意函送

到市校足办,并自行购买运动员装备及办理保险事项,否则不得

参赛,运动装备及保险购买途径将在校园足球网站公布。

(2)各组别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工作人员或队医1人;

11人制比赛可报运动员22人、8人制比赛可报运动员16人、5人制

比赛可报运动员12人。

(3)所有学校按照注册管理规定上报运动员的号码,不得无

号或重号。

— 6 —

第三章 联赛安排

第九条 比赛时间

区级比赛:2017年10月1日—2018年2月1日

市级比赛: 2018年3月24日—2018年9月30日

第十条 比赛地点、参赛队伍

一、比赛地点

市校园足球联赛各赛点

二、名额分配

(1)小学男子甲组24支队伍:每区2个名额,12个区共计24

支队伍;

(2)小学女子甲组16支队伍:每区1个名额,2016-2017年度

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比赛阶段小学女子组前4名所在区(江北新区

2个,秦淮区1个,高淳区1个)增加1个名额,共计16支队伍;

(3)小学乙组16支队伍:每区1个名额,玄武区、秦淮区、

建邺区、江北新区4个区增加1个名额(2016-2017年度市校园足球

联赛市级比赛阶段小学男子组前4名所在区),共计16支队伍;

(4)初中男子组24支队伍:每区2个名额,12个区共计24支

队伍,市直属学校必须参加属地行政区的区级比赛,获得前2名方

可出线,不占用本区出线名额;

(5)初中女子组16支队伍:每区1个名额,江北新区、建邺

区、玄武区、鼓楼区,4个区增加1个名额(2016-2017年度市校园

足球联赛市级比赛阶段初中女子组前4名所在区),共计16支队伍,

市直属学校必须参加属地行政区的区级比赛,获得前两名方可出

— 7 —

线,不占用本区出线名额;

(6)高中男子组不限定队伍:各区必须举办区级联赛,根据区

级联赛规模,确定参赛名额:3支(含3支)以下参赛队伍的区,获

得1个名额;4到5支参赛队伍的区,获得2个参赛名额;6支(含6支)

以上参赛队伍的区获得3个参赛名额;市直属学校必须参加属地行

政区的区级比赛,获得前两名方可出线,不占用本区出线名额;

(7)高中女子组12支队伍:每区1个名额,共计12支队伍;

(8)小学男子超级组8支队伍:扬子二小、五老村小学、新

城小学、南理工实验小学、小营小学、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东

坝中心小学、汤泉小学(2016-2017年度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比赛

阶段小学男子组前8名);

(9)初中男子超级组8支队伍:雨花台中学、八卦洲中桥中

学、弘光中学、南师树人学校、旭东中学、九龙中学、浦口区乌

江学校、梅山一中(2016-2017年度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比赛阶段

初中男子组前8名);

(10)教工组12支队伍:每区1个名额,12个区共计12支队伍。

第十一条 竞赛办法

一、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比赛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分组单循环(各区可申请承办)。

第二阶段:互访双回合淘汰赛。

第三阶段:决赛阶段:二分之一决赛采取双回合淘汰赛。1-2

名3-4名决赛一场决定胜负。

第十二条 决定名次办法

— 8 —

一、区级联赛计分和决定名次办法可参考市级比赛办法执行。

二、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三、单循环比赛,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四、小组赛阶段比赛队伍为3支或3支以下的,如在规定时间

打平,将直接进行点球决胜负,每场比赛决胜负,无平局。

五、如果小组赛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依下列顺序排列

名次:

(1)积分相同队之间相互比赛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积分相同队之间相互比赛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3)积分相同队之间相互比赛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4)积分相同队小组赛比赛中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5)积分相同队小组赛比赛中总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6)红黄牌 少的队伍,名次列前;

(7)以抽签办法决定名次。

六、互访双回合淘汰赛阶段的比赛

(1)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积分多

者晋级下一轮;

(2)积分相等,进球多者晋级下一轮;

(3)进球数总相等,则客场进球多者晋级下一轮;

(4)若两队客场进球数相同,则以互踢球点球的方式直接决

定胜负,无需加时,胜者晋级;

(5)互踢球点球决胜负十一人制、八人制比赛5轮次,五人

制比赛3轮次。

— 9 —

七、交叉排位赛阶段比赛

胜者晋级,除冠亚军决赛外,如在规定时间打平,将直接进

行点球决胜负(十一人制、八人制比赛5轮次,五人制比赛3轮次)。

冠亚军决赛进行加时赛,上下半时各加时5分钟,中间不休息。加

时赛打平则直接进行点球决胜负。

第十三条 奖励

一、市级比赛各组别设道德风尚奖,颁发锦旗与证书。

二、设运动队一、二、三等奖,颁发奖牌与证书。具体奖项

细则另行通知。

三、各组别评选联赛 佳阵容,入选队员颁发奖牌与证书。

四、各组别设优秀教练员8名、优秀裁判员2名、 佳守门员1

名、 佳射手1名,颁发奖牌与证书。

五、设优秀志愿者奖、优秀通讯员奖、优秀工作人员奖、优

秀组织奖,颁发证书。

六、各组别设优秀啦啦操队奖,颁发锦旗与证书。

七、设优秀赛点奖,颁发锦旗与证书。

第四章 市校园足球联赛的规则与规定

第十四条 竞赛规则与规定

执行国际足联 新审定的《足球竞赛规则》和《室内五人制

足球竞赛规则》,执行市校足办印发的《南京市校园足球工作手

册》中关于规则的有关规定。当《足球竞赛规则》和《室内五人

制足球竞赛规则》与《南京市校园足球工作手册》有冲突时,执

— 10 —

行市校足办印发的《南京市校园足球工作手册》。

第十五条 比赛时间

一、小学男子甲组、小学女子甲组、小学乙组、初中女子组、

高中女子组每场比赛时间为50分钟,上下半场各25分钟,上下半

场之间休息10分钟。

二、小学男子甲组超级组,初中男子超级组、初中男子组、

高中男子组、教工组每场比赛时间为70分钟,上下半场各35分钟,

上下半场之间休息15分钟。

三、各队应在每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到场,接受资格审查并

履行上场手续。若超过15分钟尚未到场,按0:3弃权处理。

四、各队领队、教练员应及时关注市校足办群文件、微信服

务号等官方信息,及时了解比赛 新进展情况,确保参赛。

五、因特殊情况造成比赛中断,按照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执

行补赛。

第十六条 比赛场地

一、5人制比赛场地规格为长度应在38-42米之间,宽度应在

20-25米之间,球门宽3米、高2米。

二、8人制比赛场地为标准11人制足球场1/3-1/2大小,长度应

在64-70米之间,宽度应在40-50米之间,球门宽度5.5米,高度2米。

三、高中男子组场地规格为标准11人制足球场,具体参照《南

京市校园足球工作手册》。

四、市校园足球联赛场地标准按《南京市校园足球工作手册》

有关规定执行。

— 11 —

第十七条 比赛服装

一、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比赛阶段球队比赛服装由市校足办

提供,各队参赛期间必须统一着装。服装上必须印有运动员姓名

和号码,且两套衣服号码与报名单上的号码必须一致,守门员号

码不得使用“0”号。按照市校足办通知要求着相应颜色衣服参加联

赛,未按规定着装不得参加联赛。

二、比赛队员必须佩带护腿板。运动员如自备紧身裤,颜色

必须与比赛短裤颜色一致。运动员不得佩戴眼镜上场比赛。

三、场上队长必须佩戴6公分宽与上衣颜色有明显区别的袖标。

四、小学男子甲组、小学女子甲组、小学乙组、初中女子组、

高中女子组须穿胶钉布面足球鞋;小学男子甲组超级组,初中男

子超级组、初中男子组、高中男子组、教工组可穿胶钉布面足球

鞋或皮质胶钉足球鞋,不得穿钢钉及其他金属钉足球鞋参加比赛。

第十八条 比赛运动员

一、8人制、11人制比赛每场比赛 多可换5人,且在一场比

赛中被替换下场的队员不得再次上场参加比赛。

二、各组别比赛每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教练员必须提交上场

的队员和替补队员名单纸质表格。

三、各组别填报的参赛队员信息必须与报名系统一致,否则

不得上场比赛。

第十九条 红黄牌

一、在市校园足球联赛中,运动员1张红牌或累计2张黄牌的

队员将会被禁止参加下一场比赛(如有纪律委员会追加处罚的情

— 12 —

况除外)。

二、比赛期间,参赛队员严禁做出铲球等危险性动作,违者

计红牌。

第二十条 弃权和退出比赛

一、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球队均属比赛弃权

(1)获得相关参赛资格后并非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未参加。

(2)拒绝按照市校足办的安排参加补赛和改期比赛。

(3)拒绝按照裁判员的要求,在5分钟内恢复中断的比赛。

(4)使用未报名、或未得到市校足办许可、或处在停赛期、

或正在诉讼过程中尚未被允许参赛、或违反参赛报名资格的运动

员参加比赛。

(5)未穿着市校足办提供的比赛装备参加市级联赛。

(6)中途无故退出联赛。

(7)超过15分钟仍未到达比赛场地。

二、对弃权的处理

一方球队比赛弃权,另一方球队以3:0获胜。如果比赛的实际

比分超过3:0,则以当时的实际结果为准。对于弃权的队伍,本场

综合素养得分为0分,另一方得分85分。

第二十一条 延迟比赛

如因不可抗拒原因造成比赛中断,比赛将自动延时或暂停30

分钟以等待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后继续比赛或重新开始,除非裁判

员认定比赛可以提前恢复进行或重新开始。经组委会多方努力仍

未恢复比赛,当时比赛成绩有效,组委会必须尽快(24小时内)

— 13 —

另选场地补足比赛时间(包括罚球点球)。如不能在24小时内补

赛,由组委会做出的处理决定为 终决定。恢复比赛的具体要求

按如下规则执行:

(1)恢复被中止的比赛时,起始时间从中止的时间起恢复。

(2)比赛恢复时,场上队员与替补队员应与比赛中止前一致。

(3)球队运动员名单上不得更换或增加其他替补队员。

(4)比赛中止前或恢复后,换人名额合计为11人制的5人次,8

人制的5人次,5人制的不限人次。

(5)比赛中止前被罚下的队员不得替换。

(6)裁判员于比赛中止前做出的处罚在比赛恢复到结束的时间

里仍有效。

第二十二条 违背公平竞赛原则

一、如参赛学校被认定有违背公平竞赛原则的行为,市校足

办及赛事组委会有权取消该校参赛资格,比赛比分均计其对手3:0

获胜,如果已进行比赛比分超过3:0,则以实际比分为准。

二、市校足办将针对学校违背公平竞赛原则进一步处理。

第二十三条 礼仪规定

赛前两队需进行握手仪式,在比赛结束后应到对方球队座席

前集体行礼致谢。赛后致谢具体程序为:与裁判员、对方球员在

中圈握手礼,向裁判员、对方球队替补席致谢礼,向观众致谢礼。

第二十四条 替补席和技术区域

一、11人制比赛替补席每队15个座席,其中替补运动员11席,

官员4席;8人制比赛替补席每队12个座席,其中替补运动员8席,

— 14 —

官员4席;5人制比赛替补席每队11个座席,其中替补运动员7席,

官员4席。

二、正式报名的运动员、官员必须在替补席就座,其他人员

不得入座,所有替补席人员必须佩带相应证件。

三、替补席上所有人员必须穿着与场上双方运动员和裁判员

有明显色差区别的识别服。

四、学校领队在比赛时必须于替补席就坐,管理替补席秩序

是领队职责之一,本方替补席任何人员违纪,都将追究学校领队

的管理责任。

五、比赛过程中,同一时间只能有1名官员在替补席技术区域

进行指挥。

六、中小学为无烟校园,所有在校园内的比赛现场全程禁烟,

违者取消参赛队及个人评优评先资格并通报批评。

第五章 裁判长和裁判员

第二十五条 裁判长

市校园足球联赛的裁判长由市校足办委托南京市足球协会选

派,报请市校足办审定。

第二十六条 裁判员

市校园足球联赛的裁判员由市校足办委托南京市足协选派二

级及二级以上裁判员执法。各区级联赛的裁判员由各区组委会推

荐三级及三级以上裁判员执法。裁判员选拔优先使用在校老师、

经市校足办培训裁判员、社会志愿者。

— 15 —

第六章 竞赛官员

第二十七条 区级联赛期间均由市校足办选派观察员,了解

指导各区的赛区竞赛工作,但不具体介入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

观察员赛后书面上报各赛区组织工作情况。

第二十八条 市级联赛比赛期间市校足办向各组别各赛场选

派比赛监督,监督协调各场比赛组织工作。各赛点和运动员、裁

判员、工作人员均需服从比赛监督的指挥。

第七章 纪律与诉讼

第二十九条 纪律委员会

一、区级联赛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事件,由区级联赛纪律委

员会依据《市校园足球比赛纪律规定》(另发)、《南京市校园

足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管理规定》(另发)等有关文件负

责处理,报市校足办备案。

二、市校园足球联赛中的违规违纪事件,由市校园足球联赛

纪律委员会依据《2017-2018年度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竞赛规程》、

《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纪律准则》、《南京市校园足球教练员、

裁判员管理规定》等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如违规违纪事件情节严

重,市校足办有权对其加重处罚,并进行通报。在比赛结束后,

场地外出现的被裁判员或比赛监督、裁判长确定的任何运动员或

官员的违反纪律行为和暴力行为,将由市校足办纪律委员会依照

相关规程或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 诉讼委员会

— 16 —

一、区级校园足球联赛的诉讼案件,由区级联赛诉讼委员会

负责处理,报市校足办备案。

二、市校园足球联赛中的诉讼案件,由市校园足球联赛诉讼

委员会负责处理。

第三十一条 申诉

一、本规程中的申诉是指针对直接影响校园足球联赛比赛的事

件(如比赛草坪状况、比赛装备、运动员、教练员比赛资格、体育

场地设施、比赛用球情况等)和违反本规程的行为进行的申诉。

二、由裁判员根据比赛相关事实作出的场上判罚为 终判罚,

任何比赛结果不得更改。

三、所有申诉必须在比赛结束24小时之内以加盖学校公章的

书面形式提交市校足办。市校足办诉讼委员会在接到书面投诉后,

依据必要的调查、认定事实和取得相关证据材料的基础上,在

短的时间内予以书面回复。如发现有乱投诉的现象,经校足办查

实后,给予相关处罚。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规程由市校足办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市

校足办另行确定。

市校足办竞赛办公室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51号51栋。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