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星20期年二4月 7 端 中共南平市委主办闽北日报社出版 h tp:/ w...

Post on 27-Ju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责任编辑:林 勇 责任校对:魏光荣 投稿信箱:mbrb@mbdaily.cn ■本报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梅峰路45号 电话:广告公司8851426 采访部8825301 编辑部8820707传真 8831501 发行部8867229 闽北日报印务公司承印

今 日

导 读

抓实抓细疫情防控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闽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南平发布》

客户端72020年4月

星期二

农历庚子年三月十五

中共南平市委主办 闽北日报社出版大武夷新闻网http://www.greatwuyi.com国内统一刊号:CN35-0052 第9953期邮发代号:33-35 今日八版

□本报采访组

四月芳菲,一场春雨之后,武夷山下更显生机勃发。

春天,正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崇阳溪畔,踏着春天的脚步,一场谋划新南平未来的思想大碰撞正在热烈进行。围绕“挖掘释放行政中心搬迁红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连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持续开展务虚研讨。在此基础上,市委连续召开三场专题务虚会,谋划在新起点上高质量推进新南平建设。

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省委“四个高质量”要求、加快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开展对标学深圳和“业务大学习、能力大提升”活动成果的集中检阅。

会场上,大家的思想在碰撞中擦出火花;会场外,金点子征集引发热烈反响。一个个“锦囊妙计”“奇思妙想”,充满着对新南平的美好憧憬和热切期盼,汇聚成创新求进、转型跨越的强劲动能!

在把握大势中把握机遇时光的步履跨进2020,突如其来的新

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在疫情冲击面前,刚完成行政中心搬迁正是百业待兴的南平,迎来了一场大考。“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

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

是机。”关键时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

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路引航。

疫情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机遇同样并存。对南平来说,绿色发展持续向好、前景广阔;全市上下齐心战“疫”,各行各业有序有效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正从按下“暂停健”转向开启“加速度”。放眼国内国际,中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研究出台积极应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正给南

平带来新的重大利好。谋者因时而动,弈者顺势而为。当前,

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和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习总书记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为我们谋发展抓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学思践悟中大家感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从中学思路找方法,结合新南平建设实际,因应形势变化,找准过河的“船”和“桥”,把握大势、化危为机,借势借力跨越赶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调研的重要讲话又给了我们新的启迪和指引。市委把目光聚焦到了搬迁后新的行政中心。

因为“新”,这里孕育新的希望:随着行政中心的搬迁,南平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格局优势和疫情冲击带来的新经济新风口优势更加突显。

因为“新”,这里充满新的遐想: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持续接力下,经过这些年打基础,武夷新区建设正处于城市发展红利释放期、布局优化奠基期、产业人口集聚关键期,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因为“新”,这里也面对新的挑战: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建设什么样的新城?定位是什么、方向在哪里、重点是什么?政策怎么定、项目怎么做、城市怎么管?怎么集聚人气、商气、财气,怎样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更加科学地认识新优势、把握新机遇,对接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结合中央和省编制“十四五”规划,乘势而上抓项目、挖潜力、聚人气,充分释放行政中心搬迁红利,以高水平的谋划推进高质量新南平建设,成了这场务虚研讨的核心内容。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对标学深圳,最

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为人先、敢想敢干。”市委领导的话,道出了这次务虚研讨的真谛,也指出了新起点上加快新

南平建设的“硬核”所在。在解放思想中开放定位。跳出惯性思

维的定势,摆脱固有模式的局限。有的同志说,在谋划项目时,要着眼融入“一带一路”、连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对接沿海开放、中部崛起、区域协同发展,致力服务祖国统一大业,跳出福建谋划交通大格局,建设东南部“铁公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在解放思想中开阔视野。有的同志说,建设新区要有高站位、宽视野,东西南北中,发展什么、方向在哪都要更加明确,特别是作为“水美经济”的首创之地,我们要把显山露水透绿尤其是露水的文章做得更好更足。

在解放思想中开拓思路。有的同志认为,挖掘行政中心搬迁红利,必须紧紧围绕做大市本级、辐射带动县(市、区)来明确主攻点、找准着力点,发挥好市直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干部队伍的动手能力,集中精力抓好市本级工作、做强市本级产业、做大市本级财政。

观大势、识大局、谋长远,没有“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大家直奔主题、畅所欲言,在民主热烈的氛围中进一步打开思想天窗、碰撞智慧火花、放飞创新梦想。“行政中心搬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

发展红利,我们要运用新思想,吸收新成果,把新区定位瞄得更准,把蓝图绘得更细,让红利释放得更加充分。”“疫情是一场突击考验,更是加速产

业进阶的催化剂,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新窗口。”“‘新基建’鸣笛已经拉响,这对新区建

设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机会。”……这是一场思想解放的大讨论,也是一

场统一思想的大动员。在解放思想中激发加快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在凝聚共识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观念一变天地宽,新南平建设的壮美图景也渐行渐近。

在创新突破中创新作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

胜”。面对大考,创新方为破题密钥、制胜法宝。

发展七大绿色产业,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三大创新”,大力培育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回归经济和夜间经济……这些年来,我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坚持理念创新、思路创新,着力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行政中心搬迁后,要求我们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建立和完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新南平的整体竞争力。

但在产业支撑不强、商业氛围不浓、人口集聚不足、综合配套不完善的情况下,行政中心搬迁的红利如何挖掘释放?如何突破瓶颈,加快补齐短板和弱项?如何激活需求,扩大有效投资?

最重要的是“转”:在转变观念中创新理念,以创新激荡思想、激发思维、激活思路,以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务虚会上,围绕“转”字创新突破,新思路、新观念、新办法、新机制在这里酝酿催生:

新南平要从地理中心向文化中心转变,南接北连,积极推进与建阳同城化发展、与武夷山协调发展;要从新建城市向特色城市转变,高起点建设主街主道,打造崇阳溪沿溪景观带和水美经济带;要借势借力抓好闽江流域保护治理,推动南平水美城市建设,再造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要发挥我市资源、生态、区位优势,着力文旅融合、水旅融合、体旅融合,将武夷新区打造为旅游休闲胜地、养生养老福地、新兴产业重地、培训教育高地、生态食品基地、文化交流旺地。

要围绕优化内圈、做强中圈、做大外圈,重规划、强产业、借外力,把新南平打造成为推动闽北发展的新引擎。

要以理念立根、以要素赋能、以文化铸魂,特别是要以城聚人,迅速聚集人气、造热新区;以产兴城,迅速集聚产业、做实项目。

要以教育聚人气,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要舍得给政策“优师”,大力引进名师名校长;要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全市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

市领导高屋建瓴,

以拼抢抓机遇 以创新谋未来——市委召开“挖掘释放行政中心搬迁红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侧记

>>>2版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同疫情展开顽强斗争,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

近日来,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快速蔓延,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4月5日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13万例,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0多个。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加强科研攻关合作,并尽力为各方提供援助,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新华社记者根据媒体报道和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机构等有关方面了解到的信息,对中国在同世界携手抗疫过程中,在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经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主要事实,以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公布。

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

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

(扫描二维码,上大武夷新闻网、南平发布APP看《纪事》全文)

高三学生今日正式开学复课全市各高中学校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等复课准备

春暖花开待客来福建旅游行业复工复产见闻

> > >

八版

> > >

三版

本报讯 “还以为要花上几天时间才能办好,没想到从提交资料到拿到许可证,只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日前,建瓯市谜绒制衣有限公司南平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涂禄炎拿到办厂许可证的时候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从几天时间到一个半小时,涂禄炎的良好体验源于延平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行的“告知承诺”与“容缺后补”制度。签署承诺书后,个体工商户办理无后置审批的营业执照时,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便可享受拍照、填表咨询、证件复印、自助打证等一条龙服务,做到让群众即来、即办、即走,助推市场主体复产复工。“尤其是针对防疫物资生产

供应企业,区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特别开辟了绿色审批

通道,由管委会及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为报批不熟悉的业主填写申报材料,并协助其在手机APP进行实名认证。”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傅顶发告诉笔者,该中心近日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加大“告知承诺”或“容缺后补”力度,并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地延时服务,有效解决办事环节多、材料多,多头跑、多次跑等“两多两难”问题,用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落实“最多跑一趟”,助推企业复工生产,释放活力。

根据傅顶发介绍,除了对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之外,区行政服务中心还特别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以及餐饮行业的复工,

延平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条龙服务”

让群众最多跑一趟

5日,在政和县东平镇有机茶园内,采茶工在采摘春茶。政和县为中国白茶之乡,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茶叶年产量1.4万吨。清明前后,这里的春茶全面进入采摘季节。 (余长青摄)

“我把队员们全部平安的带回来了,紧绷了40多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了……”1日,在福州集中休整的南平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武夷山公立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曾明深深地舒了口气。

2月20日,曾明带领武夷山公立总医院的19名医护精英出征,驰援疫情“暴风眼”——武汉金银潭医院。经过40多个日夜的战斗,他们所在的福建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共治疗134例患者,其中危重症36例,治愈出院96例,患者0死亡,医务人员0感染,参加6项临床试验,圆满完成任务,于3月31日,搭乘专机返闽。

今年3月,曾明被评为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这就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肯定。

学校毕业后,曾明始终在临床一线工作,有全面抗击非典、甲流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我应该去!”当医院组建南平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主动带队出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当国家有需要,挺身而出是必须的事。”他说。

作为武夷山公立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在农历新年前,曾明就开始反复学习国家防疫指南以及来自武汉前线专家对病情的分析。“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巩固,把医疗工作做好,才能从病毒手里拽回更多的危重病人。”曾明表示,去武汉只是换了个地方看病而已,既然上了战场,就应该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和顾虑,好好作战。“到达武汉之后培训了两天,我们就冲上前线。

接管了综合四、五两个病区。”曾明说,金银潭医院是武汉首批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也是战“疫”最早开始的地方。初到这里,队员们有些紧张是难免的,但看到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方面做得特别规范,这给他们树立了很大的信心。“我想用我的努力多挽救一些生命。”在病房

“红区”进行诊疗工作,曾明参与病房24小时值班,每天穿着密闭不透气的防护服,冒着感染风险为患者做咽拭子、雾化吸入等各种检查治疗。“印象最深的是有位92岁的老太太送来时肺部感染严重,

去时无畏 归来无恙——记南平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曾明

□本报记者 徐园园

>>>2版

>>>2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