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 xtrb.cn

Post on 04-Nov-2021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获奖栏目

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苏有郎 校对/王保洁 E-mail:zhoumo3129979@126.com

周 末

baiq

uan

weeken

d

人物

3

围棋,外文名Go/Weiqi/Baduk(英文)、囲碁(日文),别名弈、木野狐、坐隐、方圆、乌鹭、手谈、纹枰,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中日韩等各国制定的竞赛规则略有不同。

围棋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专业围棋水平相当低。从 1960 年开始,每年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其中,1961年第二届来华访问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55岁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横扫中国当时顶尖棋手,八轮全胜。1984 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拉开中日围棋交流的序幕。中国人聂卫平在前三届擂台赛中获取11连胜,极大地推动中国围棋的普及。

2013 年,中国众多棋手崛起,包括江维杰、范廷钰、时越等年轻棋手接连赢得世界比赛冠军,芈昱廷、陈耀烨、周睿羊、檀啸等棋手大放异彩,人才辈出。

2016年3月9日至15日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大比分4∶1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级选手李世石九段,在围棋上已显示出赶超人类的趋势;2017年初,升级版的 AlphaGo 以“Mas-ter”的神秘账号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战胜包括聂卫平、柯洁、朴廷桓、井山裕太在内的数十位中日韩围棋高手,在 30 秒一手的快棋对决中,以60∶0的成绩完胜,引发热议。

围棋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有郎 整理)

【国家级非遗】

围 棋

1963年8月初,邢台连降大暴雨,导致山洪爆发,河水泛滥,势如猛兽的洪水,一路奔腾咆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由于七里河上游东川口水库坝体溃塌,汹涌的洪水像狂躁暴怒的野兽,轰隆隆地怪叫着,冲出峡口,呼啸而下,冲毁房屋,淹没庄稼,拔倒大树,卷走人畜,令人触目惊心。

重建家园的榜样

王金平

上级部门和兄弟地区,从四面八方调来粮食、棉衣棉被、煤炭等救灾物资,王志琪却感到不安。他心里清楚,以前,南会并没给国家做多大贡献,国家和人民却这样厚待。在党支部会议上,他提出尽量减少国家负担,把困难留给自己挑,把方便让给别人。

公社决定,抽出一部分劳力,支援南会修建房屋。王志琪说:“俺们自己建得了,支援黄店吧,他们更需要。”公社催南会上报救济粮名单,王志琪召开党支部会,又和群众商量,答复道:“路被洪水冲毁,现在正在修,运输困难,俺们互助互借,还能吃些时日。”县里无偿拨给10 万棵树苗,让南会绿化荒山,大队干部一合计,便从副业收入中拿出钱,如数付款。

南会受灾,国家和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可南会粮食一时上不去,拿啥回报国家和兄弟地区?王志琪在党支部会上说:“咱们不能光想着自己,要想方设法为社会做点贡献,不能添斤也要添两。”

王志琪提议,经群众讨论通过,用灾前大队一些公共积累,买了一批马,繁殖小牲口26头,支援兄弟大队 35 头。南会和东牛庄、黄店在生产建设中,相互比赛,又相互帮助。在南会的影响下,周围几个大队,都掀起了生产建设的热潮。

“一天四上工”是王志琪带领的南会人很早喊出来的一个名词,也是当时南会人的专用词。所谓

“一天四上工”,就是组织社员每天早起、前晌、后晌、晚上,四次上地里劳动。这时的南会人,用四个字概括——干劲冲天!

你不要说这是美化南会人的形容词,说实在的,这个形容词在南会人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他们脚踏实地,和王志琪一起,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洒满了心血和汗水。王志琪在全体群众大会上说:“遭了灾,群众的心气本来就够凉了,如果咱们再耷拉下脑袋,那就等于往冰块上泼冷水!咱们干部和党团员,得带头吃大苦耐大劳,还得提起精气神!”逐渐地,在南会人身上,看到了一股改天

换地的革命锐气。沙滩南边垒堤前,王志琪和大家商量:“西边

东牛庄的人少,垒不起来堤坝,咱们把堤修到东牛庄村头吧,这样既能保咱的土地,也能保住东牛庄的土地。”结果,他们从东牛庄村头开始修堤,多垒堤坝近300米。

经过两个多冬春的艰苦奋斗,南会村新垫水地和修整旱地350亩,连同未遭水毁的274亩,已拥有耕地624亩,相当于水灾前耕地的70%。1965年粮食总产32万斤,相当于水灾前总产88%,秋季向国家交售了余粮。7年计划两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256元,比灾前增长21%。两年刨鱼鳞坑7500多个,种植刺槐255000棵;建新房250间,修旧房420间。社员吃住花用不亚于灾前。

1965年 11月24日《河北日报》头版刊登长篇通讯《重建南会》,同时配发社论《我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农民》,副标题是“学习南会人胸怀革命艰苦创业的精神”。11月26日,邢台地委书记刘琦,在《河北日报》发表文章《像南会那样组织持续的生产革命运动》。两天后的28日,《河北日报》又发表长篇通讯《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同时配发社论《向南会党支部学习群众运动的本领》,介绍了南会大队组织生产持续发展的经验。

想方设法,为社会做点贡献!

为把冲垮的轧花坊重新建起来,王志琪和副大队长尚成魁带领群众奋战10天,盖起了一座轧花坊,修了一道拦水堤坝,用堤坝水作动力。没有大木轮,会木工的胡春海、赵万英昼夜突击,很快赶制了出来;原来的轧花机被冲走了,又一时制作不出来,胡景书自告奋勇,从家里搬来了一台旧轧花机,借给队上使用,轧花机又转动了。

米面加工也搞了起来……这次洪水爆发,让南会南边的七里河朝南移了,

紧靠南山根下。七里河与村庄之间,留下白茫茫一片沙滩,如果修成地,整整齐齐就能连成一片。可垫地的土,让南会人发愁。土在沙石下边,土在山上的石头缝里。为了找土,王志琪、赵长增、赵万泰他们的手指都磨出了血。

从东牛庄村东到南会村东蛤蟆洼,5个生产队的沙滩土地重新丈量,为方便生产和管理,每队土地尽量安排在一起,分头修地造田,每天登记进度。

村里准备开始整修土地。大队劳力分出去不少,能够参加修地工程的劳力只有50多人,党支部决定

发动全村妇女以及放学后的学生,参加集体劳动。郭玉娥见丈夫王志琪的脸消瘦下去,眼窝深陷,

饭量也减小了,她看着心疼。那天天刚擦明儿,郭玉娥用纱布罩住患疾的左眼,扛起一把撅头,和王志琪、大闺女王江苏、二闺女王江须、大儿子王丰一起走向街头。身后,满街人都扛着撅头、锨朝河滩地里拥。

南会8名大队干部、21名生产队干部,家属除了老弱病不能劳动外,其他的全部上阵,群众也不肯怠慢。修地造田的群众运动展开了,男女老少在沙滩上摆开战场,起早贪黑,风里来,雪里去,担沙、担土、抬石头,往返不停。十冬腊月,寒风刺骨,肩膀压肿了,脚冻裂了,两手裂口浸着血,却没人叫苦、喊累、嫌冷。他们心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敢叫沙滩变良田。

修地造田,不亚于一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王志琪冲在最前边。哪里任务最艰巨,他的身影就出现在那里。他比其他人头上流的汗更多,手上的鲜血直往下滴。每晚还得开会,熬得眼珠发红脸色发黄。他

的腿虽然有残疾,仍然带头搬大石头,深冬里带头破冰下水。

大战沙疙瘩,可以说是南会人在修地造田战斗中,所打的硬仗中的硬仗。东川口溃坝后,洪水在村南头打了个漩涡,留下了18亩大、近两人高的一个大沙疙瘩。开始,四队社员发现沙疙瘩下面旧地土层没冲走,便组织劳力朝外捣沙。可48个劳力捣了8晌,只清出2分地。算了一下,在沙疙瘩下找一亩地,要用600多个工,朝外捣沙12000车。王志琪在心里早就计算过,捣沙18亩整修出一片田园的得失账。

每天晚饭后,人们都自觉地拥向沙疙瘩。铲沙的铲沙,搬石头的搬石头,推排子车的推排子车。中间歇着时,王志琪让转业军人和老民兵,讲当年抗战对敌斗争和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王志琪破例第一次,对年轻人叙说自己当武委会主任时,怎样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带领东川口民兵钻山洞、吃柿糠,凭着几条三八大盖,大摆地雷阵,与日伪军开展游击战,坚守东川口这个边区政府进山大门。最后他说:“战沙疙瘩,就跟打敌人一个道理,你不克服它,它就克服你,只要坚持,胜利就属于咱们。”

听完故事,大家精神振奋。从此,不管刮风还是下雪,苦战一百个夜晚,一举拿下沙疙瘩,使18亩旧地土层重见阳光。犁铧耕开了潮湿的土壤,南会人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只要坚持,胜利就是我们的!

时任邢台县西黄村公社南会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王志琪从东川口村抢险回来,心里难过极了,他看到前几天还是一块块绿油油的谷子地,这会儿变成了沙石累累的河滩,村里支离破碎、狼藉一片,房屋被冲塌,村南的 20 间铁匠铺,几乎被洪水夷为平地,有的大树倾斜在墙头上,有的路被冲断……

山洪给南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4人被洪水冲走;少半个村庄不见了;全大队190多户,有170多户受到了严重灾害,其中28户房屋家什全部被冲光;880亩地被冲毁606亩;水地351亩被冲毁280亩,剩下的多是梯田旱地,人均3分多;600多棵果树被连根拔走,上千棵杨柳也不见了。

突遇暴雨洪水袭击,无异于一盆凉水浇在了人们的心上。南会群众思想混乱,情绪不稳,各有打算,有的想移民,前几年搬迁来的想搬走,几个会点儿小手艺的,挑起担子去了山西。

王志琪对群众们说:“受了灾去要饭,那是旧社会,现在有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不会饿死人。地受灾、物受灾、房受灾都不怕,人的思想不受灾就行。南

会的人在就能创造一切!房子冲塌了,咱还能建起来;地冲走了,咱还能垫起来;树冲走了,咱还能种。只要咱们团结一心,依靠集体,南会就能重新站起来!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恰在这时,河北省委第二书记、省长刘子厚和邢台地委书记刘琦到南会视察灾情。刘子厚说:

“这是大自然对邢台县人民的一场四一二大屠杀,这又是对我们每个同志的一场考验。毛主席曾说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志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现在南会人民深受大难,党支部要坚定起来,带领人民重建家园!”

王志琪和南会的干部群众听后倍受鼓舞。生产救灾,重建家园!这是以王志琪为首的南会

党支部,面对洪灾提出的响亮口号。妥善安置了房屋被冲毁的群众后,王志琪带

领群众打响了抗灾的第一个战役——抢种秋菜。为减轻国家负担,王志琪决定外出包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公路许多路段被洪水冲垮,公社几个企业房屋被冲塌,都要向外承包。南会有工匠,修房盖屋不成问题,修路更是不在话下。王志琪说:“咱自己能单独走,就不让人家扶着走,今年受灾面积大,需要国家帮助得多,咱不能等不能靠,要靠就靠自己一双手。”两项工程下来,拿到了18400块钱。对一个大队来说,这点儿钱不算多,但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助群众买粮买煤。

王志琪想,挣点儿小钱只能让大家吃顿饱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问题,就要修地造田,恢复生产。

党支部会上讨论,王志琪动员开展大讨论,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出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生产救灾规划:大干一冬一春,恢复8项副业,收入2万多块钱,整修土地100亩;垒砌千米堤坝;苦干6年,造田600亩;到1970年实现粮食自给。

王志琪提出“以副救灾”的口号。赵更须、赵九增、赵成、赵兴等人,从乱石烂泥里,挖出了三把大锤、两把小锤和一把铁钻,从洪水里捞出来一个破风箱,进行了修补。在街里原来五间老油房中,垒砌第一盘铁匠炉,给牲口打铁掌,先把运输恢复起来。接着,生产出打铁用的大锤、小锤、钳子等各种工具,第二盘、第三盘铁匠炉也垒了起来。驰名的“双赵镰”,很快恢复了生产。

人在,就能创造一切!

王志琪 王志琪和村干部在规划水利建设 王志琪在劳动休息时与社员一块学习毛著

凿石建房

王志琪在田间

(本版图片提供 王金平)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家翻看文化学者苗庭宽先生60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妇妌传》。该书情节曲折,起伏跌宕,非常有画面感,仿佛3300年前的慈母妇妌穿越到了我面前。妇妌辅佐商朝国王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同时,妇妌养育的两个儿子先后为商王,身后还有隔代的6个后代登基为王,妇妌直接间接为商朝贡献了8个国王,共计统治殷商王朝146年。妇妌的儿子为纪念母亲铸造的司母戊鼎,今天就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曾称司母戊大方鼎。此鼎高 133 厘米、口长 110 厘米、口宽 78 厘米、重832.84公斤,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其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恰巧贾玲春节档期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感动了亿万观众,贾玲母亲李焕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我就此搭个便车,取了个《妇妌——邢台的李焕英》的标题,期望把邢台古代的慈母妇妌介绍给更多今人了解。

慈母妇妌是怎样“练”成的呢?商王武丁执政初年,方国割据,天下混乱。土方国借机入侵井方(即现在的邢台)。15岁的妇妌受父命向商王求援,商王武丁慨然允诺。在武丁的援助下,井方渡

过了难关。之后,妇妌便跟随武丁的王后妇好参加了商代著名的西北之战。妇好阵亡后,妇妌就嫁给了商王武丁并获封王后。武丁让妇妌负责管理农业、商贸,主持祭祀、占卜等等。政通人和,秩序井然。

妇妌不仅相夫有功,而且教子有方。倡导母慈子敬和兄友弟恭,开创了中国慈母文化和孝悌文化。按邢台3500年建城史推算,她出生时的井方已经有了200年建城史。作为井伯之女,妇妌从童年起就耳濡目染了井方为人处世的文明礼仪,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等等。进入商朝王室后,她驾轻就熟进退得体,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武丁喜爱。武丁有50多个儿子,但是正妻生的嫡子仅有3个,分别是祖乙、祖庚和祖甲。其余的都是妾妃所生。庶子无权竞选继承王位,一般死

后不入祀典。祖乙是妇好所生,被封为太子,武丁为了历练他,让他到外地就职,祖乙想不通,郁闷而死。祖乙死后,妇井生的大儿子祖庚被封为太子。祖庚封为太子不久,妇井又生了一个儿子叫祖甲。祖甲自幼聪明,处事果敢,深得武丁赏识。与祖甲相比,祖庚显得愚笨而怯懦。在祖甲近20岁的时候,武丁下决心废太子祖庚,改立祖甲为太子。祖甲听说后,认为父亲这样做是违礼之举。母亲平时对他的教育使他既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亲哥哥被废,又不愿陷父王于不义。因此他背着朝中家人,悄悄离开王都,隐居民间。对于祖甲的做法,祖庚万分感激。在继承王位后做的第一决定,就是立弟弟祖甲为王位继承人。他艰难执政7年后,患病去世。祖甲在哥哥去世后,才从民间回到王都,继承了商王王位。祖甲和祖庚兄弟俩的亲

情友情,成为千古流芳的历史佳话。这得益于母亲的培养教育。祖甲在位33年之久,仁义执政,史称明君。我从不否认唐朝皇帝李世民的伟大功绩,但是他杀兄逼父夺取王权的残酷场景,令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不如祖庚祖甲兄弟的谦让仁爱使人感觉生活和睦亲情温暖。慈母教育的作用太伟大了,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

男人优秀,优秀一个人,女人优秀,优秀一个家庭,优秀三代人,优秀一个民族。对于养育下一代,女人的优秀远比男人的优秀更重要。张桂梅在封闭落后的贵州山区创办女子中学真正是热爱中华民族,为之计深远的义举。从感情上讲,天下母亲哪个不是李焕英?妇妌既是情感上的李焕英,又在开创慈母文化方面领先于李焕英。她养育的两个儿子,面对商朝君王这样极具诱惑力的权位,能够做到谦让仁爱,彰显了妇妌教子的高明。慈母之爱的可贵之处是能够克制自己做到不溺爱,溺爱无疑就是毒害。孝顺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听话,《孝经》第15章的标题就是“谏诤”。我们邢台科学技术成就最高的是郭守敬,孝悌人文典型就是慈母妇妌。据说邢台市女企业家王巧芬正在建设“妇妌慈母文化园”,真是一件造福社会泽及后人功德无量的好事。

妇妌——邢台的李焕英傅恒杰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