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侵害 均等論 以及訴訟

Post on 16-Apr-2017

1.371 Views

Category:

Technology

1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55 侵害 均等論 以及訴訟 /專利/ TK Design & Company

不會做侵害比對的人,不應幫人寫專利,不應幫人處理專利事

務,因為那些專利將無法主張侵害,那些被告將無法申冤。但

無知者眾多,有教人的自己也不懂,還說做侵害比對可以隨自

己的心意做判定,荒謬至極。

發明或新型專利,要比對是否構成侵害,必須以『申請專利範

圍』的『文字』,去比對可能構成侵害的物品,即『待鑑定物』。

不可以是用符合該專利的物品去比對『待鑑定物』。又該專利

說明書的『圖式』,可以用來解釋專利,但不可以認定所畫的

『形狀』才是該專利範圍。

只要不侵害獨立項,就不會構成侵害了。因為獨立項才是該發

明,附屬項不是。所以要比對『待鑑定物』是否構成侵害,只

要比對獨立項就知道了。

只要『待鑑定物』缺少獨立項所載的任一個『要件』、或『待

鑑定物』的『功效』有缺少或不相同,就不會構成侵害了。

只要『專利說明書』有看不出所以然來的地方;或『獨立項』

的文義,其『形容』有 不明確、有不對 的地方、或 有多餘

的要件,就應該都沒有人會構成侵害了。

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多是以『寫錯』、『認為』來掩

飾其故意的不實行為,是最不能相信的『告訴證據』。

被告侵害,就是要進攻該『文義讀取』,不可以只是逃避找『先

前技術』。被告及其律師就是要有這個能力。

本文共有 10 段,前後具連貫性而不可以斷章:

1.構成侵害 2.不要忘記比對專利標的的前言 3.發明的可行性

全要件原則 4.實質技術手段不相同 5.文義不明確 6.不構成

侵害 7.均等論 8.內部證據 9.法的基礎 10.侵害的訴訟

解釋專利

做比對前,必先查明該專利的『發明內容』(以下皆含 或新型

內容),這包括 用途,以及所述的所有功效,以做為該獨立項

『文義讀取』的依據,此稱為『解釋專利』。此外,還要查明

有幾個獨立項。

1. 構成侵害

對獨立項而言,構成侵害的條件是:解析該獨立項的『文字意

思』,然後、依該『文字意思』分出各個構成的『要件』,列成

『要件』表,此稱為『文義讀取』。再用『文義讀取』去比對

『待鑑定物』的各個構成。注意、『文義讀取』不能忽略該獨

立項 任何一個字的存在和它的意思,包括各『連接詞』。

若比對結果為,全部的要件的『字面意思』都和『待鑑定物』

相同,然後、就還要繼續比對每一個要件的『作用』,以及 專

利標的的『功效』,若也都相同,才是『符合文義讀取』,構成

侵害。

若比對結果為,『待鑑定物』有缺少獨立項所載的任一個要件,

就是『專利標的』不相同,就已確定不構成侵害了。

若在比對全部的要件的『字面意思』時,有要件不相同、或於

繼續比對每一個要件的『作用』時,有作用不相同,就是『不

符合文義讀取』,就還要做『均等論』的比對,若『適用均等

論』,就還是構成侵害。否則,就是不構成侵害。

若在比對專利標的的『功效』時,『待鑑定物』的功效有缺少

或不相同,就是『專利標的』不相同,就已確定不構成侵害了。

比對『文義讀取』的『字面意思』是否相同必須客觀,不能加

入自己的意思,任何一個『待鑑定物』的構成,必須是明確的

吻合該要件的形容,才能比對為相同。不可以用認為的,若是

用認為的,就會有個人的意思,就會有偏差,就不是做比對。

例如、要件說是『一種杯子』,待鑑定物也是『一種杯子』,字

面的意思才是吻合,才能比對為相同。若要件說是『一種容

器』,待鑑定物是『一種杯子』,字面的意思並不吻合,就不能

比對為相同。而如果認為『一種容器』包括了『杯子』,所以

字面的意思是相同,這樣就已經加入了個人的意思了,就不是

在做比對。

用認為的問題在這裡,事實上,『容器』的意思並沒有指出『杯

子』的意思。也就是說、『容器』雖然可能包括到『杯子』,但

並沒有指出『杯子』獨有的特徵,所以不能比對為相同。

再例如、要件說是『一種電子產品』,待鑑定物是『一種電腦』,

字面的意思並不吻合。『電子產品』的意思並沒有指出『電腦』

的意思,所以是『不符合文義讀取』。

獨立項使用所謂的『上位』用語時,就一定會和『待鑑定物』

的名稱的『字面意思』不相同,所以是『不符合文義讀取』。

於『不符合文義讀取』後,再繼續做『均等論』的比對,若『適

用均等論』,就還是構成侵害。否則,就是不構成侵害。

要比對完『全部的要件』的『字面意思』是否都相同,再比對

完每一個要件的『作用』是否都相同,以及 比對完該專利標

的的『功效』是否都相同,此稱為『全要件原則』。要『全要

件』,包括『意思』、『作用』、『功效』都相同,才是全部的『文

義』都相同,才能『符合文義讀取』,構成侵害。

若只是比對完『全部的要件』的『字面意思』都相同,這還只

是可能『符合文義讀取』。若在繼續比對『作用』或『功效』

時,有不相同的地方,這就是『文義的實質』不相同,所以是

『不符合文義讀取』。

比對的不相同,包括 有『要件』,含其連接詞的『意思』、或 有

『構成的方式』、或 有『作用的過程』、或 專利標的『達成的

功效』,有缺少或不相同,統稱為『技術特徵』不相同。

專利標的

整個獨立項的文字總加,就是『專利標的』。『專利標的』必然

包括有『構成的方式』、『作用的過程』、以及『達成的功效』

的所有『技術特徵』,而不是止於該獨立項的表面文字。

『專利侵權判斷要點』的所謂的『構成文義侵權』

台灣智慧財產局發佈的『專利侵權判斷要點』的所述的『構成

文義侵權』的條件沒有詳加說明,致使很多人將『文義讀取』

的比對,應為不相同的要件,以為是相同。

該所述的『構成文義侵權』其中『文義』的意思,是說 字面

意思的相同並還不是文義相同,而是要實質上的相同,也就是

要符合該要件的『技術特徵』,才是該『專利侵權判斷要點』

所述的文義相同,才可以『符合文義讀取』。

例如、比對一個要件,『一種發光二極體』,這個『一種』的意

思並不能是單純的依字面的意思來解釋,而是要繼續看該『一

種』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構成,怎麼的作用,達成什麼功效,

才是這個一種,而若『被控侵權物』並不是這樣的一種,那就

是『文義不相同』。

再例如、比對一個要件,『設有一發光二極體』,也要繼續看這

個發光二極體是供做什麼用,若『被控侵權物』的發光二極體

也是做同樣的工作,才是文義相同。否則,就是文義不相同。

注意、這個『設有一發光二極體』到底是供做什麼用的,必須

是有載明在該獨立項的文字裡面。若是沒有載明,該獨立項就

是缺少要件,該發光二極體只是一個沒有作用或功效的東西,

而『被控侵權物』的『設有一發光二極體』一定會有作用或功

效,這樣就不能比對為文義相同。

所以用文義的實質,即『技術特徵』,做『文義讀取』的要件

比對,依上述之例,便是:

一種發光二極體/一種發光二極體/技術特徵不相同/要件的該

一種是使用黃光螢光粉做成白光,『被控侵權物』的該一種是

使用綠光和紅光螢光粉做成白光。

設有一發光二極體/設有一發光二極體/相同/要件的該發光二

極體的作用是警示過熱,『被控侵權物』的該發光二極體的作

用也是警示過熱。

或者是:

設有一發光二極體/設有一發光二極體/技術特徵不相同/要件

的該發光二極體的作用是警示過熱,『被控侵權物』的該發光

二極體的作用是告知開關。

或者是:

設有一發光二極體/設有一發光二極體/技術特徵不相同/要件

的該發光二極體不具作用或功效,『被控侵權物』的該發光二

極體的作用是告知開關。

『專利侵權判斷要點』目前還是一個寫的不夠完善的指導書。

『被控侵權物』是訴訟用語,不是鑑定用語。

依據證據才是在做比對

事實上,專利侵害的比對方法並沒有限制,但要能提得出理

由,讓人相信。如前述的比對,在要件的『技術特徵』比對為

相同或不相同的後面,就是一定要說出該理由,並另外再載出

該理由的『證據』,以及詳細的說明,否則就是沒有依據,為

瞎扯。

即、各要件的比對,依序必為『要件的文字意思 相同或不相

同』、『技術特徵 相同或不相同』,『說出理由』,『所依據的證

據』,『並做說明』,缺一不可,才是在做比對。若原告的『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的任一個比對為相同的要件,卻沒有做完『說

出理由』,『所依據的證據』,『並做說明』,就是在做假比對。

技術特徵必包含有『作用』和『功效』

各要件的『技術特徵』必包含有『作用』,才能達成專利標的

的『功效』。但獨立項通常只記載 各個構造、其 互相之間的

關係、和 供做什麼用,此即『構成的方式』,而不記載『作用

的過程』和『達成的功效』。但是獨立項的『文義讀取』必然

包含各個要件的『作用的過程』,以及 專利標的所『達成的功

效』,這些都是該發明的『技術特徵』。所以『文義讀取』若沒

有比對該些『作用』和該些『功效』,就是無知、瞎扯。

『作用的過程』必須依據其『發明內容』、『實施方式』、以及

『圖式』的解說,或依能理解的程度、或依原理,來做比對;

『達成的功效』必須依據其『發明內容』所述的 欲達成的所

有功效,以及該專利標的本就應具有的功效,來做比對。

2. 不要忘記比對專利標的的前言

『專利標的』的前言,例如『一種 XXX』、或是『一種 XXX,

具有 XXX…的構成』,是最重要的一個要件,不要忘記解析它

的文義和做比對,要真確查明他寫的是什麼東西,做什麼用,

是什麼功效,範圍到哪裡。有沒有包到無法達成的東西、有沒

有文不對題、有沒有不知所云而為不明確。對看不懂的專利標

的,絕不能自作聰明,幫人做答案去附和『待鑑定物』。

專利標的是『物品的通用名稱』

例如、前言寫的是該『物品的通用名稱』、或是該項產業的『專

有名詞』,就當然很容易確認該專利標的,包括其『特徵』。例

如『一種電視機』,就是 可以看電視節目、有影像、有聲音的

東西。例如『一種發光二極體』,就是 用晶片做成 P 極和 N

極,而可以發出光線的東西,而可以做比對。

如果前言寫的是一個『完整的物品的特徵形容』。例如『一種

連接器,係用於記憶卡,所述的記憶卡,係有一上下為扁的長

方形殼體,殼體的前方一側有一截角,並前方係以金手指做為

該記憶卡的接點,殼體的側面有一凹槽,...』,這樣,也可以知

道該插座是使用在這樣的記憶卡,而還能確認該專利標的。

專利標的好像是這也好像是那

但若前言寫的東西,好像是這也好像是那,而在該『發明內

容』,即『內部證據』,也沒有做該用語的解說,『外部證據』

也無從查明。像這樣,只要有疑問,不能確定其指的到底是什

麼東西,有什麼特徵,就不能妄自做主當做是比對為相同,該

專利標的為不明確,為無效專利。

例如、前言寫的只是『一種訊號轉接器』,是 1. 將 A 訊號轉

換成B訊號的東西?還是 2. 只是將訊號同樣的轉接過去的東

西?兩者功效不一樣,如果在『發明內容』沒有做解說,外部

證據又找不到,該專利標的就是不明確,不能說是 1 也不能說

是 2。

廣義而模糊的前言 為缺少『標的必要技術特徵』

『專利標的』的前言一定要含有該『標的必要技術特徵』,才

能實施該發明。若前言的文義廣義而模糊、或是所謂的『上位』

用語,該專利標的就極可能為缺少必要的技術特徵,而無法實

施,為無效專利,所以不能比對為『文義』相同。

例如、前言寫的只是『一種光源』、『一種容器』、或『一種飛

行體』,而沒有交代其 能達成該發明的功效的標的應有特徵,

這樣的標的用語,廣義而模糊,就可以自由幻想成任何東西,

就可以包含到缺少能實施該發明的『標的必要技術特徵』的東

西,能為無效專利,所以也不是該所謂的上位。而『待鑑定物』

必然是一個具有 專有名稱,專有構成,有明確特徵 的一個東

西,所以其『文義』當然是不能相同。

例如、前言寫的只是『一種光源』來比對『一種燈具』。『一種

光源』是『一種光的源頭』,或者是『一種光』的意思,因為

沒有光的時候就不是光源,只是『一種狀態』,並不是指物品,

不可能拿來比對一個實體『一種燈具』,說是『文義』相同。

例如、前言寫的只是『一種容器』來比對『一種杯子』、只是

『一種飛行體』來比對『一種飛機』,因『一種容器』、『一種

飛行體』的意思,並沒有指出是『杯子』、『飛機』的意思,也

都包括了不明物,可以自由幻想成任何東西,能包含到無法實

施的東西,所以也不是『杯子』、『飛機』的上位,不能比對為

『文義』相同。

專利標的是所謂的『上位』都已可能為無法實施

所謂的『上位』,都沒有自己所能想像的那麼單純。例如、『馬

桶』、『捕蟲網』也都是一種容器,『球』、『星星』也都是一種

飛行體,而這些東西,會有足夠的技術特徵,可以達成該專利

標的的功效嗎?而只要有不能的例子被舉出來,該專利就是無

法實施,為無效專利。

這甚至是,只將『一種 SD 記憶卡的插座』,拿掉該 SD,改寫

成『一種記憶卡的插座』,都已經會失去該發明的『標的必要

技術特徵』了,而可能為無法實施。

專利標的是『裝置』『模組』『單元』『元件』『材料』

若專利標的的前言是『一種 XX 裝置』、『一種 XX 模組』、『一

種 XX 單元』、『一種 XX 元件』、『一種 XX 材料』等,這些都

是不知其是如何『作用』的空洞形容用語,不具特徵。該獨立

項、即專利標的的構成要件,就必須有包括到該『裝置』、『模

組』、『單元』、『元件』、『材料』等的『作用』敘述,不然就是

沒有功效。

例如、『一種自動移動裝置,包括有一 GPS。』所述的『裝置』

並沒有作用,所以也沒有功效,為無效專利。至少要有寫成這

樣:『一種自動移動裝置,包括有 一電腦,一偵測器,一 WiFi,

一馬達,三個輪子,一 GPS,其中,GPS 可以偵測所在的位

置,而能移動裝設在本自動移動裝置上的配件自動歸位。』所

述的『裝置』有作用,才會產生功效。

再例如、『一種白光發光裝置,包括一藍光 LED,在藍光 LED

上面覆蓋一層黃光螢光粉。』像這樣的只是有構造的敘述,還

是看不出該『裝置』是如何的作用而能發出白光,而還沒有產

生功效。至少要有寫成這樣:『一種白光發光裝置,包括一藍

光 LED,在藍光 LED 上面覆蓋一層黃光螢光粉,而可以在點

亮藍光 LED 時發出白光。』才會看到該『裝置』的作用,而

能知其已能達成功效。

『一種電連接裝置』與『一種連接器』

又例如、『一種電連接裝置』的文義,並不等於是『一種連接

器』的文義。『連接器』是『專有名詞』,是指一個『元件』,

也就是插頭或插座,而已能知其功效。而『電連接裝置』只是

形容詞,是在說 將電連接起來的一個東西,所以若沒有再敘

明其作用,就會沒有功效,而與『連接器』的文義不相同。例

如、『一種電連接裝置,包括 10 支端子,一個塑膠基座,其特

徵為...。』這個『裝置』因不知其怎麼作用,所以並沒有功效,

為無效專利。

很多人因不懂該項產業,而不敢使用具有明確特徵的『專有名

詞』,也不去問清楚,就用自創的『簡語』來形容專利標的或

要件,變成不知所云,就把該發明弄不見了。例如、將明確的

專利標的『連接器』自己形容為『一種電連接裝置』,到底是

什麼意思,可能連寫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若內行,直接的寫出

『連接器』,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裝置』一定要有對外銜接的介面

『裝置』一定要有對外銜接的介面,才會有『作用』。所以若

在獨立項裡面,看不到該裝置是如何的銜接,而產生功效,就

是缺少要件,就不是裝置。而若『待鑑定物』缺少該對外銜接

的介面,就不是該『裝置』,就不能比對為文義相同。例如、『一

種硬碟裝置』就是要含有該可以銜接的介面,就不只是『一種

硬碟』的意思。

『一種 XX 裝置』、『一種 XX 模組』、『一種 XX 單元』、『一種

XX 元件』、『一種 XX 材料』都一樣,若是只用這樣的空洞形

容詞做為專利標的的前言,而沒有再敘明該應有的作用,就不

會產生功效,為無效專利。

要注意、專利標的的前言『一種 XXX』,該 XXX 若是用『名詞』,

就自然會具有特徵,包括作用和功效。該 XXX 若是用『形容

詞』,包括所謂的『上位用語』,就會有不知其構造、作用、以

及功效的不明確問題,常常就會是無法實施,也就是無效專利。

比較出來的專利標的

例如、『一種能節省汽油的引擎』、『一種可以增加亮度的發光

二極體』、或『一種高容量的記憶體』,這樣的文義,跟『一種

新的雨傘』沒有兩樣,多省多亮多高多新才是該專利標的,沒

有標準,無法得知,為不明確,不符合專利法規。而『待鑑定

物』一定是『一種引擎』、『一種發光二極體』、或『一種記憶

體』,不能比對為『文義』相同。

用於 XXX 的標的

一定要有功效,才是發明。也就是 一定要有用途,才會達成

該功效。若獨立項的前言是『一種用於 XXX 的 XXX』,則在還

沒有用在該地方的時候,並不是該專利標的,因為還沒有產生

該功效。

所以,專利標的的前言,若不是用物品的名稱、或用形容詞再

加入必要特徵的形容,而是用廣義而模糊的用語,或是所謂的

上位用語、空洞的用語,或是比較出來的東西、用於… 等,

就會有 不明確、不具功效、文不對題、無法實施 的問題,也

會『符合習知』,約都是無效專利,要用心找出問題來。

注意 專利標的的文義是否『符合習知』的任何一個東西

獨立項的『文義讀取』,如果是『符合習知』的任何一個想得

出來的東西,就不符合專利的條件,為無效專利。

若專利標的的前言、或是要有特徵的要件,寫成是廣義而模糊

的用語、或所謂的上位用語,甚至是不知所云、沒有範圍的上

上位用語,該專利範圍就很可能已涵蓋到了『習知』。

例如、發明是一個杯子加一個密合的蓋子,蓋子打兩個洞,一

個洞可以進氣,另一個洞就可以喝咖啡。但獨立項卻被改寫成

『一種容器,包括一密合的蓋子,該蓋子上設有兩個洞。』而

放在屋頂上的不銹鋼水塔,正是符合這樣的文義,所以該專利

標的是習知的東西,為無效專利。

例如、將要有特徵的要件『環氧樹脂』、『尼龍』,寫成上位用

語『塑膠』,就約一定是變成沒有發明而符合習知了。

你能擴大專利範圍去抓人家,當然也是在讓人家能擴大範圍來

抓你。又、擴大專利範圍到該發明外,不可能還會是有效專利。

發明名稱

若專利的『發明名稱』,不符合該專利標的的構成、作用、或

功效的意思,也是無效專利。例如、將一種在軌道上行走,可

以爬很高的玩具車,取名為『一種升天玩具車』,就會是無效

專利。

3. 發明的可行性 全要件原則

做比對,一定是要將該獨立項的可以據以實施的『全部要件』

表列出來,包括各要件的各技術特徵、所有的作用過程、所有

的功效,以及 其他未載入的必要要件,這樣才是符合『全要

件原則』。否則,就是沒有比對完,也就是瞎扯。

例如、比對『一種訊號轉接器』,卻沒有比對是不是要有電子

電路。比對『一種燈具,包括一光擴散板,…。』卻沒有比對

該光擴散板的作用是不是相同。比對『一種 DDR,包括一發

光二極體,…。』卻沒有比對該發光二極體是達成什麼功效,

就是不符合『全要件原則』,根本還沒有比對完。

用『包括』來形容的『全要件』

『包括』的文義,就是一種專利範圍的擴大,用『包括』來形

容『全要件』,就不必限制一些必要要件的構成方式,所以若

是用『包括』來形容該獨立項的『全要件』,則該獨立項一定

是還有『未載入的必要要件』,即能達成該發明所不可缺少的

任何要件,要再加入這些要件,才是其『全要件』。對該專利

標的外行的人,會不知其『未載入的必要要件』到底為何。

若該些必要要件,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而得知、查而得知的,那

只好用他寫在『實施方式』的構造,來當做他的『全要件』,

否則就是無法據以實施。如果該『實施方式』的構造和各作用

也講不完整,或有不對,而無法證明其已能實施該發明、達成

所述的功效,該專利就是無法實施。為無效專利。

要件的技術特徵

有很多要件的技術特徵,並不會在獨立項的文字裡直接看得

見,但一定要懂得,沒有那些技術特徵,就不是該專利標的。

例如、文字是『一種電視機』,那該要件一定是還要含有 電子

電路、螢幕、以及『天線的插座』和『頻道的選擇』,並且可

以播放出影像和聲音 等,未載入的技術特徵,在做要件比對

時要知道,沒有這些技術特徵就不是『電視機』。

例如、文字是『一種記憶卡訊號轉接器,包括一基板,一 IC,…。』

如果在該『發明內容』的解說是說,該『基板』的作用是焊接

IC,那該『基板』就不可以說是沒有該作用的 一塊鐵板或一

塊塑膠板,而一定是一塊『印刷電路板』。

要懂得構成該專利標的的全要件,是包括該些要件應有的技術

特徵,知道拿出來做比對。

用『作用』或『功效』形容的要件

獨立項的文義必然包含該發明的『構成的方式』、『作用的過

程』、以及『達成的功效』。所以若是只用『作用』或『功效』

來做為該獨立項的其中的要件,而看不出其能產生該『作用』

或該『功效』的『必要的構成的方式』,則該獨立項就只是理

論,為無效專利。

專利範圍不能擴大到其他方式的『作用的過程』,因為這樣就

不是他的發明。所以若在該獨立項看不出 發生該作用、產生

該功效 的至少的『必要的構成的方式』,就是缺少技術特徵,

而成為只是理論。為無效專利。

且若在該『實施方式』裡,並看不到能證明已達成該『作用』

或『功效』的完整的『構成的方式』,該專利就一定只是理論。

為無效專利。

依獨立項的文字 要能看得出該發明的所有功效

如果只依獨立項的『文字意思』,卻看不出其已能產生在該『發

明內容』所述的所有功效,這樣,該獨立項就是有缺少要件,

就無法實施,而無法達成該發明。為無效專利。

例如、在『發明內容』所述的功效為:『本發明係利用 LED 的

閃爍,來顯示 IC 過熱』,但是在獨立項的文字卻只看到『設有

LED,可以閃爍』,而看不到該 LED 的閃爍是做什麼用,就是

缺少要件,變成該閃爍沒有功效。

發明不可以拆解

如果『文義讀取』解析出來的『全要件』,不是該『發明內容』

所述的該發明的完整 構造、作用、和功效,而有缺少要件,

這樣,該發明就是被拆解了,就無法據以實施而達成該所述的

發明、或所述的功效。為無效專利。

例如、『發明內容』為:『本發明為避免 IC 過熱,包括使用警

示 LED 和散熱板』,但在獨立項的要件卻只有警示 LED,而沒

有散熱板,就是缺少該發明的要件。

發明不可以變更

如果在該『發明內容』所寫的專利標的,或要件,寫的是『下

位』,而在獨立項竟變成『上位』、或不知所云的位、或有要件

或作用,與該『發明內容』的解說不相同、或形容成不明確,

這樣,該發明就是被變更了,就不是該所述的發明,而無法據

以實施。該獨立項一定會缺少技術特徵,缺少該『發明內容』

所述的 構造、作用、或功效,而無法達成。為無效專利。

所述的『該發明』是有一個發明的部分再加上其他的構造

如果該『發明內容』所述的『該發明』,是『有一個發明的部

分,再加上其他的構造』的結果,那該獨立項還是不可以將它

拆解,或用拆解後的構造來解釋該『文義讀取』。若被拆解了,

就是無法據以實施。為無效專利。

被告要依其『發明內容』所說明的『全部構造』,以及 應有的

作用和功效,找出其『全要件』,指出該獨立項並無據以實施,

而無達成該自己所述的發明。

4. 實質技術手段不相同

若比對各要件的『作用』,也就是該『技術特徵』,有不相同的

地方,而該不相同的地方是:『構成的方式』不相同,而使『作

用的過程』不相同、或『達成的功效』不相同,這就是『實質

技術手段不相同』,不適用均等論。實質技術手段不相同,可

以說是各有各的發明,各做各的,並無瓜葛。

例如、『構成的方式』的『進化』,少一個元件、或簡化構造,

而使『作用的過程』不相同、或『達成的功效』不相同,都不

適用均等論,不構成侵害。

但是,若『構成的方式』是『同等』、或『劣化』,例如、改變

一個要件的 形狀、或材質、或位置,但並無產生不相同的『作

用的過程』,此謂之『可置換性』,就是『可以互相對換該一要

件』的意思,則該『構成的方式』還是實質相同,若連『達成

的功效』也還是相同,就是『實質技術手段相同』,還是會適

用均等論,構成侵害。

要查明該實質技術手段,要看該『發明內容』,包括『實施方

式』和『圖式』,看他解說該構造是怎麼達成該作用的。或是

依原理,依科學文獻,看其應該是怎麼達成該作用的。

如果『待鑑定物』的作用和該解說不一樣,或是在 依他所說

的所能涵蓋的範圍 外,就是『實質技術手段不相同』。這包括

該『發明內容』、『實施方式』、或『圖式』的解說是不對的,

或是 他所利用的一個既有元件的解說,其構造或作用是說不

對的,也都要當他是利用該技術手段做出來的,而能比對為作

用不相同。被告除非是要做舉發,不要去指摘他的不對。

例如、該『發明內容』、『實施方式』、或『圖式』的解說,將

該『發光棒』,說是『利用折射原理』發出光線的,而『待鑑

定物』是相同的構造,也發出光線,但事實上這裡面並都沒有

所謂的『利用折射原理』而發出光線,但這樣,就已經是『實

質技術手段不相同』了。

再例如、在該『圖式』裡的圖義,將該光線畫說是由法線的同

一側出射,這樣已經違反了光線的『折射定律』,就可以認為

他是這樣子做出來的,跟我的技術手段不相同,也就是『實質

技術手段不相同』。

特別注意 不要忘記比對專利標的的功效

只要待鑑定物的『功效』,缺少或不相同,就不會構成侵害。

要查明該專利標的的功效,1. 先查明該專利標的的名稱,查

明該名稱本應具有的功效。2. 再查明該發明的功效,看他在

該『發明內容』裡面前前後後共寫了多少個該發明的功效,甚

至是寫了『等等等』也算是。

每一個發明的功效都要『證明』其已達成

若該『發明內容』寫了一大堆該發明的功效,甚至是寫了『等

等等』,而並沒有每一個功效都『證明』其是如何達成的,這

樣,該專利就可能只是『理論』,或者是『無法達成』,並且不

能於事後另做說明。因為已不是該專利申請日。

每一個功效都必須被拿出來做比對,這包括藏在『圖式』裡面

所畫的、『實施方式』所解說的,各個欲達成的功效。這包括

能看得出來,其並沒有達成的功效,也要當它就是有這個功

效。待鑑定物只要缺少該專利說明書內所述的任何一個功效,

包括『等等等』,就不會構成侵害。被告除非是要做舉發,不

要去指摘他的不對。

做侵害鑑定時,要查明『待鑑定物』的功效,這通常須要測試

才會知道。法理上,不可以沒有證據,就兀自認定該『待鑑定

物』具有該專利標的的所有功效。

5. 文義不明確

文字被塗改

查看文義讀取的分析比對時,要仔細核對到該專利說明書的該

獨立項的每一個字,包括各要件的名詞、形容詞、連接用語。

做比對絕不能說字有錯誤而做塗改,或另做解釋。若所看的比

對,任一要件有抄錯一個字、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或者是 將

要件標示在『待鑑定物』的比對照片時,竟能錯寫一個字、少

一個字、缺少一個特徵敘述。這些都可能是故意的捏造行為,

絕不是不會或不小心。刑法太放縱,讓許多比對單位自甘墮

落,到竟也能泯滅良心,從事不法,來欺瞞無知的被告,應不

可原諒。

沒講出該發明的技術特徵

若比對時,發現該獨立項的文義讀取,只是一個『零件表』,

並未敘明各個要件互相之間的關係、供做什麼用,該獨立項就

一定是缺少要件,對該些看不出是做什麼用的要件不能比對為

文義相同。因為 沒有界定出該發明的『構成的方式』,就不會

有『作用的過程』,或『達成的功效』,而與具有明確作用和功

效的『待鑑定物』不相同。縱使其在『發明內容』、『實施方式』、

或『圖式』裡面有做解說,但獨立項還是因為缺少達成該發明

的該技術特徵,而不具作用或功效。為無效專利。

例如、一個獨立項:『一種記憶卡,包括有一本體,一發光二

極體,該發光二極體設於該本體上。』該所述的『一發光二極

體』並沒有講出其供做什麼用,就是缺少技術特徵,而不具作

用或功效,無法達成該發明。

要件為不明物

若比對的要件是不具作用的不明物,例如 『高分子材料』,什

麼是『高分子材料』?是固體還是液體?絕緣還是導電?做什

麼用?不明。例如 『電子元件』,是什麼『電子元件』?電阻

器還是 IC?做什麼用?不明。也不能再說是指什麼東西,做什

麼用。或自創的用語,而在該『發明內容』,或『圖式』裡,

並沒有足夠的解說,而讓一般人無法得知其特徵。或 須要併

入附屬項,才能知道獨立項的該要件是什麼東西。這些都是文

義不明確,無法比對為相同,也不符合專利的條件。

理論 無法實施

若一個專利,或其獨立項,可以套入許多東西,這樣是他的專

利,那樣也是他的專利,這個專利就可能只是一個理論。

有許許多多的專利,都只是理論而無法實施。造成只是理論的

主要原因是 擴大專利範圍到所謂的『上位』,或沒有數據、沒

有範圍,或沒有做出應有的解說、沒有『有效的證明』。

如果要件的用語是『複數個』、『不同的…』、『至少』、『使』、『預

定的』、『整合』、『XX 材料』、『XX 元件』、『XX 單元』、『XX

裝置』 等用語,都可能只是理論或無法實施。

例如、擴大專利範圍為『複數個』,二個以上都是複數個。例

如一個訊號的介面是 8 bits 的並連傳輸,就至少須要『8』條

線、或『10』條線才能工作,若該專利的界定是『複數個』,

就是說 2 條線以上就可以工作,就是無法實施。

例如、擴大專利範圍為『不同的…』。例如『不同型式的記憶

卡』、『不同介面的轉接』,這個『不同的』就已包括了 任何的、

未知的、未來的 『記憶卡』或『介面』,而你怎麼知道該些不

明的東西能適用你的技術手段?

或是 沒有數據。例如、構造形容成 厚、薄、高、低;或 功

效形容成『可以增加…』、『可以減少…』、『可以降低…』,而沒

有數據。或 界定的數據超出該發明可以達成的範圍。該專利

就只是理論或無法實施。

或是 所說的東西,是被去掉該物品的絕對特徵,也就是所謂

的『上位』。例如、將『USB 連接器』改寫為『連接器』、將『SD

記憶卡』改寫為『記憶卡』,文義就變成是『任何的連接器』、

『任何的記憶卡』,而且,還應包括到 未知的、未來的『連接

器』或『記憶卡』,就無法得知依該技術手段,對該些不明的

『連接器』或『記憶卡』是否 仍能有該作用,仍能達成該功

效。該專利就只是理論或無法實施。

或是 該發明只能利用在特定的地方,卻在獨立項遺漏掉該特

定的地方、以及 該必要特徵的敘述,就只是理論或無法實施。

例如、所發明是利用在『SD 記憶卡』才會產生該功效,將它

改寫成『一種記憶卡』,變成是『任何記憶卡』,該『SD 記憶

卡』的能實施該發明的必要特徵就不見了,就無法得知依該技

術手段,對該些不明物是否仍能有該作用、仍能達成該功效。

又例如、『一種記憶卡連接器,有一倒勾裝置,能勾住記憶卡』,

然而,記憶卡、只要有記憶體的一塊板子都是記憶卡,絕不是

止於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一個形狀和構造,而這個倒勾裝置必然

只能用在這一個特定的記憶卡,遺漏掉能被該倒勾勾住的記憶

卡的特徵敘述,就變成只是理論或無法實施。

但還要注意、雖然有寫明是『SD 記憶卡』,而若沒有在『發明

內容』加以解說這是在講什麼東西,包括畫出圖式,仍可能算

是不明物。例如、『本 USB 隨身碟可轉接到 iPhone 的插座』,

雖然有指明是『iPhone 的插座』,但這個『iPhone 的插座』,

絕對是不明物,也包括到 任何的、未知的、未來的 東西。

或是 沒有做出應有的說明。例如、『一種記憶卡訊號轉接器,

可以轉接三種不同型式的記憶卡』,這除了這三種不同型式的

記憶卡的文義為任何的三種不明物外,若也沒有畫出能將該三

種記憶卡的訊號完成轉接功效的電路圖,而揭露出應有的構

造,並做說明,也只是理論或無法實施。

或是 使用 『使』、『預定的』、『整合』 等類似的用語來做解

說,就已能看出其沒有在該處做出說明,只是敷衍的一語帶

過,這就是問題所在。

再例如、只用 『XX 材料』、『XX 元件』、『XX 單元』、『XX 裝

置』 等類似的空洞用語來 做為該『發明內容』、『實施方式』、

『圖式』的解說,而並沒有再形容出該構造和該作用、或 做

為該獨立項的要件,而並沒有再載出該構造或該作用,就無法

讓人得知該構造以及該作用,就只是理論或無法實施。

或是、不能讓人看解說而能認同的功效,而也沒有『有效的證

明』。例如、『一種白光 LED,可以發出波長在 620~400nm

的範圍』,這不能是自己說了算,須要有效的證明,甚至是須

要公證,不然就只是理論。證明當然不能於事後補做。

這些沒有能證明出其專利是可以實施的,不是理論就是無法實

施,都不符合專利的條件。而雖然事實上能看到東西已經被做

出來了,但這並不能當做該專利為有效的認定,也不能於事後

補充欠缺的說明。

被告要說明出其為何讓一般人無法得知該技術手段,或為何無

法實施。更要注意的是,不要自以為看得懂專利,把『待鑑定

物』拿來比對該文義讀取,就傻傻的自己『對號入座』,當做

是完全相同,構成侵害,而根本沒去詳讀該專利說明書,包括

『發明內容』、『實施方式』、『圖式』等,查明該些要件的解說

以及界定,是不是有問題。如果正是這樣,就是不會看專利。

『圖式』沒有圖義

理論,或無法實施,還包括『圖式』沒有圖義,看不出所以然

來,而無法理解他的技術手段、該構造不會產生該作用、與『原

理』牴觸。『圖式』沒有圖義也一樣的不能再加說明或修改。

被告要說明出其『圖式』為何讓一般人無法得知該技術手段,

或為何無法實施,不要傻傻的自認為看不懂的地方自己弄懂

了,而不知道那就是該專利無效的地方。

『實施方式』無法達成

查看專利是否有效,當然也要詳讀該專利說明書的『實施方

式』,依其解說,看是否有逐步交代,完成組合,且是達成該

發明,包括 利用的原理、產生的結果、有否達成所有的功效。

只要有不對、或有不能達成的地方,也是無效專利。

6. 不構成侵害

對獨立項而言,不構成侵害的條件是:比對『全要件』時,『待

鑑定物』只要缺少任何一個要件,就是『專利標的』不相同,

就已確定不構成侵害了。缺少的要件包括未載入的必要要件、

或連接詞的意思,包括『排他』的意思。缺少要件也一定是不

符合全要件原則,也一定是不適用均等論。

若於比對各要件的『技術特徵』時,『待鑑定物』有『作用的

過程』缺少或不相同,就是『實質技術手段』不相同、或『達

成的功效』缺少或不相同,就是『專利標的』不相同,就已確

定不構成侵害了。

無效專利無法做比對 不能說是構成侵害

如果發現該發明或該獨立項有 缺少要件、或缺少技術特徵、

或只是理論、沒有範圍、超出可以實施的範圍,致使該發明或

該獨立項為 不明確、或符合習知、或無法實施、或無法據以

實施、或無法達成該所有應有的功效,這樣,該獨立項本身就

是一個無效的請求項,就無法做比對,就不能說是構成侵害。

例如、有要件卻沒有敘明供做什麼用、或依其『上位用語』或

『至少』或『複數個』或『不同的』,卻可以有無法達成該功

效的例子能被舉出來,都不能被比對為構成侵害。

如果發現該『發明內容』、或『圖式』、或獨立項,對該要件所

做的 構成的方式、作用的過程、或達成的功效 的解說,為理

論錯誤、或不明確、或未做解說而為一般人所無法得知該要件

的技術特徵為何,而也無『外部證據』可以支持,這樣,該獨

立項本身就是一個無效的請求項,就不能被比對為構成侵害。

如果發現該發明、或該獨立項的文義,只是一個習知,這樣,

就是沒有發明,是一個無效的專利、或無效的獨立項,就不能

被比對為構成侵害。

如果發現該專利標的,並沒有指出是一個『可以得知的明確物

品』,而只是一個『過程』、或『現象』、或『虛擬』的、『不明』

的 東西,這樣,該獨立項就是沒有專利標的,是一個無效的

請求項,就不能被比對為構成侵害。

一個無效的請求項沒有理由被比對為構成侵害,但被告要能寫

得出該無效的理由,能說明的清楚,以及能提出有效的證據,

而讓人相信該專利或該請求項為無效,無法做比對。

7. 均等論

若比對全要件時,其中有構造與要件不相同,而不符合『文義

讀取』,但該不相同的構造,係取代了原來該要件的位置,這

樣就要繼續比對,該不相同的構造是不是產生了該要件的『均

等作用』,若是產生了該要件的均等作用,就還是構成侵害。

例如、其中有要件是『四顆螺絲』這一項,而待鑑定物的構造

是用『四顆鉚釘』做成,甚至是用『二顆螺絲』加『三顆鉚釘』

做成,若該些構造係取代了原來該要件的適用位置,且產生了

該要件的均等作用,亦即 都同樣是做為該處的『固定』作用,

就是『實質技術手段相同』,還是構成侵害。

比對該不相同的構造是不是產生了均等的作用,稱為『均等

論』。『適用均等論』,就是構成侵害的意思。

『適用均等論』的條件是:其中有要件不相同,而雖然其『構

成的方式』有不相同,但是『作用的過程』相同,並且『達成

的功效』也相同。『適用均等論』還可以包括到劣化的『構成

的方式』,而也劣化的『作用的過程』,而仍具有『達成的功效』,

如前述『四顆螺絲』之例。但『進化』就是發明,不適用均等

論。有『非可置換性』的不相同,也不會適用均等論。

『適用均等論』,即『實質技術手段相同』,構成侵害。『適用

均等論』,當然也包括專利標的的功效,也要相同。

在『專利侵權判斷要點』將判斷為『適用均等論』的構成侵害,

稱為『構成均等侵權』。

專利標的好像是待鑑定物的上位最多只能比對均等論

若專利標的好像是待鑑定物的『上位』,例如、『一種飛行體』,

且未再在該獨立項裡面交代該『一種飛行體』的完整技術特

徵,要來比對『一架飛機』,就是文義不相同,只能繼續比對

均等論。例如、『一種容器』比對『一個杯子』、『一種電連接

裝置』比對『一個連接器』,也都一樣。

像寫成這樣的『上位』用語的專利標的,約都會缺少能實施該

發明的『標的必要技術特徵』、或符合習知,為無效專利,所

以不能直接比對為文義相同。若在做『文義讀取』比對時,就

將該『一種飛行體』和該『一架飛機』的文義『認為』是相同,

就會疏漏掉該專利標的是否缺少必要技術特徵而無法實施的

分析,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並且,有很多專利標的寫成所謂的『上位』,其實並不是上位,

常常就是 沒有用途、沒有功效、不明確、不知所云、文不對

題,為不發生作用的『構成的方式』,為無效專利標的,文義

當然不能比對為相同。

例如、要件是『一種容器』,去比對『一個杯子』:

一種容器/一種杯子/文義不相同/要件的一種容器可以是『馬

桶』,也可以是『補蟲網』,缺少該專利標的為可以實施的標的

必要技術特徵,而無法達成該應有的功效,為無效專利,但一

個杯子不可以是『馬桶』,也不可以是『補蟲網』,所以文義不

相同。

然後,再去比對均等論。但因為該獨立項已缺少該專利標的為

可以實施的標的必要技術特徵,無法實施而不具作用和功效,

所以並沒有均等作用可以比對,不適用均等論。

適用均等論並不是擴大專利範圍

發明是什麼?就是『有自己的作用』,或『有自己的功效』,而

與別人的東西不相同。所以只要有要件,其字面的『意思』雖

然是相同,但其『作用的過程』、或『達成的功效』並不相同,

就不是該發明,也就是『實質技術手段不相同』,不構成侵害。

『適用均等論』必是,雖然有要件不相同於待鑑定物,但該不

相同的地方的『構成的方式』並沒有進化,係只是做成 不相

同的形狀、或不相同的材質、或增加個數、或改變位置,而其

作用和功效 都還是一樣,而『可以互相對換該一要件』,謂之

『可置換性』,就可以視為技術手段相同,也就是『實質技術

手段相同』,而還是構成侵害。

所以,於比對『文義讀取』不符合後,再比對『均等論』,是

再次驗明正身,做侵害鑑定的必要過程,並不是『擴張』該專

利範圍。

『待鑑定物』的命名

『待鑑定物』一定是『物品』,所以必須以該物品的通用名稱

冠之,才是該『物品』對『文義』的比對。不能是拿要件的『文

字』來取代該『物品』的名稱,如果是拿要件的『文字』來當

做是『待鑑定物』的名稱,就是在做不實的比對。

只有 專利標的的前言,是一個物品的通用名稱,或者 是一個

對該物品的具體而完整的形容,沒有任何不明確之處,才有可

能『待鑑定物』的名稱會和專利標的的前言相同。

如果『待鑑定物』與該專利標的的用途不相同,功能就會不相

同,通常其通用名稱也會不相同,就不能被冠以相同的名稱,

若被冠以相同的名稱,也是不實。

例如、『連接器』是『待鑑定物』的通用名稱,就不能被命名

為 『一種電連接裝置』、『一種轉接器』、或『一種訊號轉接器』,

因各不相同的名稱各有其 不相同的意思、不相同的構造、用

途、和功效,不能指鹿為馬,誘導不具該項產業知識技術的人

的誤解,以為都是相同的東西。

『一種電連接裝置』是尚不知其作用和功效的空洞形容詞,不

具特徵。而『連接器』是專有名詞,就是插頭或插座,已知其

作用和功效,故不能命名為相同,也不能比對為相同。再、『一

種訊號轉接器』必含有能將 A 訊號轉換成 B 訊號的功效,就

不是沒有在做訊號轉換工作的『連接器』。

有頗具代表性的鑑定單位做出過像這樣的鑑定報告,將待鑑定

物『連接器』的名稱,寫為『一種訊號轉接器』,再將自己的

專利『一種訊號轉接器』,改寫為『一種訊號連接器』,傷害了

無辜。是不是故意行為,內行人看了根本就知道,還辯稱是『誤

繕』。既是誤繕,還可以都錯在剛好須要錯的地方,還能構成

侵害?是不是一個在捏造證據害人的單位啊?可悲。

若專利標的可能是『待鑑定物』的上位,就不能用『認為』來

比對為文義相同,最多只是適用均等論,甚至是不知道在講什

麼東西的話,必須比對為不相同。

例如、『一個智慧型手機』,也不能被命名為『一種電腦』,必

須比對為不相同,但是不是適用均等論,還要看其他的要件對

該發明的形容,包括功效,才會知道。若直接比對為相同,就

會發生錯誤,因為『電腦』並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意思,也

不具有『智慧型手機』的特徵和『特定的功效』,所以最多只

是適用均等論。

將專利標的寫成上位,常常該專利已成為 習知、理論、或失

去該發明的功效,為無效專利,所以不能就比對為文義相同。

也有很多專利標的前言,是海闊天空、或自創的用語、不知所

云,這些都是專利標的不明確,根本不是所謂的『上位』。例

如、前言只寫是:『一種材料』、『一種電子裝置』、『一種電源』、

『一種光源』,而並沒有再交代該標的的構造和功效,都不是

上位用語,都是文義不明確,不能比對為文義相同,也不能比

對為適用均等論。

獨立項寫成像這樣的前言,除非在主體還寫有解說該前言的構

造和功效,不然都會是不知所云,為不明確。但能說的清楚嗎?

一定可以找出問題。

注意 捏造『待鑑定物』的名稱而並沒有做比對

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有可能會故意捏造,將『待鑑

定物』取名為和該專利標的的前言相同的用語,『待鑑定物』

變成不是該『物品』,而只是『一個含有該物品寓意的文義』,

讓人以為言之有理,而其實這樣是『根本沒有做比對』。未比

對先說是相同,結果當然是不實的。

例如、『待鑑定物』是『一種燈具』,絕對不能被命名為『一種

光源』,『光源』並不是物品的名稱。例如 『待鑑定物』是『一

種瓶子』,絕對不能被命名為『一種容器』,『容器』包括『浴

缸』、『游泳池』,但『瓶子』並不可能做為『浴缸』或『游泳

池』,用途、功效都不一樣,所以不能就將『瓶子』命名為『一

種容器』,而不見了『瓶子』的特徵。例如 『待鑑定物』是『發

光二極體』,絕對不能被命名為『一種能增加亮度的發光二極

體』,『能增加亮度的發光二極體』是一個含有條件的文義,不

是『物品』的名稱。這些例子,都應被比對為『不符合文義讀

取』,再去比對『均等論』。

然而,『燈具』不會均等於『一種光源』,因為『光源』除了不

是『物品』無法比對外,又『燈具』於販賣時並沒有插電,所

以並沒有『光源』。『瓶子』不會均等於『一種容器』,因為『馬

桶』也是容器、『捕蟲網』也是容器,該獨立項一定會缺少該

專利標的的必要技術特徵,而無法實施,為無效專利,就不會

有均等。『發光二極體』不會均等於『一種能增加亮度的發光

二極體』,因為無法比較到底多亮才是該專利範圍。

『待鑑定物』的名稱,一定是明確的、具特定功效的『物品』

名稱,絕對不可以被拿去附和該 不明確的、廣義的 專利標的

的前言,而被捏稱有比對,比對為相同。

被告應對物品的命名據理力爭,依其 用途和功效,以及該項

產業對該產品的通用稱呼,提出證據做出說明,或再請內行的

證人作證,回復該『待鑑定物』的『物品』通用名稱,使該『待

鑑定物』具有明確的特徵,才能開始做比對。

獨立項有載入該發明的功效

如果該發明的功效是被加在前言,寫成是『比較出來』的專利

標的,就無法得知多好才是他講的專利範圍,就成為『不明

確』,而無法比對為相同。

例如、『一種可以增加亮度的發光二極體』、『一種可以減少油

煙的瓦斯爐』,並無界定出該專利範圍,而無法比對為相同。

功效是現在進行式

如果該發明的功效是被加在『子句』,依其文義,如果寫的是

『現在進行式』,就是要在工作中,才會有這一個要件,而『待

鑑定物』在販賣時並不在工作中,所以就缺少這一個要件。

例如、『並發生訊號轉接作用』、『而發射出白光』,其文義就是

『還發生了訊號的轉接作用』、『有白光發射出來』,就是『現

在進行式』,其至少要寫成『可以發生訊號轉接作用』、『而可

以發射出白光』,才不是『現在進行式』。

禁反言

必要時,要調閱該專利的 補充、修正,包括舉發的答辯 的所

有履歷。若該『專利說明書』,已經有過補充、修正、或答辯,

而限縮了該專利『文義讀取』所能解釋的範圍,就不能只依該

『文義讀取』來認定是構成侵害,而要納入該補充、修正、或

答辯的意思,而可能不適用『均等論』,稱為『禁反言』。『禁

反言』是法律的基礎,也就是不可以出爾反爾。

補充 修正 或答辯 不可以逾越該專利原來揭露的範圍

有時,不符合法規的 補充、修正、或答辯,居然也被審查通

過了,要提出異議。例如、補充或修正了解說,卻由不明確變

成明確、或由無法實施變成可以實施、或由理論變成可據以實

施。此外還有、像是限縮了專利範圍,但實質上是改變了該請

求項的文義、或由無法主張該侵害變成可以主張該侵害。

例如、有知名的大廠,事後依『待鑑定物』的特徵來修改獨立

項,將原是『焊接端子係設於殼體的底部』,改成為『焊接端

子係設於殼體的底部,並凸出於該殼體』,就符合了該待鑑定

物的特徵,能構成侵害,居然也被審查通過了。

提出異議要有說服的內容,不是光說不符合第幾條法規,而講

不出東西來。

先前技術阻卻

若『待鑑定物』是依照比該專利申請日更早的公開技術,包括

習知,或『先前技術』所做成,或雖然有點不一樣,但是是可

以輕易想而得知的,就可以被認定為『先前技術阻卻』,而可

以雖然各要件的作用是均等的,但不適用均等論。公開技術包

括任何 物品、圖形、文獻、廣告、或別人的專利案。

例如、在他申請專利前,你已經看到一個文獻,你是按照那個

文獻去做的,所以不是抄襲該專利,叫做『先前技術阻卻』。

再、若該獨立項的文義,符合或均等於『先前技術』,包括習

知,那該專利本就應為無效,也可以認定是為『先前技術阻

卻』,也可以做舉發。

各國的專利都一樣的可能會有問題

國外的專利,大公司的專利,也都一樣的會有 依該獨立項的

文義讀取、或依該發明的解說,包括圖式,而已能知道該專利

為無效、或無法主張侵害的問題,而不止於已有先前技術。

例、獨立項 要件 作用 與功效 的表達

例如一法規、『喝酒開車,酒測值超過 0.15,為違法。』其中,

『喝酒開車』、『酒測值超過 0.15』、『為違法。』是全要件,作

用是『醉了』,功效是『受罰』。該法規並不必寫出 因為你『醉

了』,所以要『受罰』,而已能表達清楚,可以執行。所以做專

利侵害的比對時,一定要去查明該『發明內容』,該所述的作

用和功效,並要在該獨立項裡面可以看得出來其已達成。

若有缺少要件,例如、『喝酒開車,為違法。』、或『喝酒開車,

酒測值超過 0.15。』,就會看得出其 沒有作用、沒有功效,為

無效法規。

真的有做比對嗎?

如果比對『文義讀取』、或『均等論』的要件時,並沒有依據

該『發明內容』或『圖式』,對該要件所做的解說,包括『作

用的過程』、『達成的功效』,來比對『待鑑定物』的 構造、作

用、和功效,那這個比對就是瞎扯,為不實。比對、當然包括

專利標的的『前言』。

8. 內部證據

要確定獨立項各要件的『文義』,一定是要回過頭來查看該『發

明內容』、『實施方式』、以及『圖式』的解說,才能確定其各

要件的『技術特徵』。包括 各要件的用語的解說、構成的方式、

作用的過程、以及 該專利標的的用途、功效,和 該發明所應

達成的所有功效,此謂之『內部證據』。

如果是只是看獨立項的字面『意思』,就兀自論斷該要件為相

同或不相同,這樣就是沒有依據證據,沒有比對『技術特徵』,

用瞎扯的。

不讀『內部證據』,都還不知道其各要件的構造、作用、或功

效,連 是否可以實施、是否有達成該所述的所有功效,也許

都還有問題,怎可能就做出比對了。

如果獨立項的要件用語,包括 該要件應有的作用、或應有的

功效,在該『發明內容』,或『圖式』裡,並找不到解說,那

就按照 通用的術語、專業的用語、或 一般人所能理解而能確

定的程度,來做解釋。此謂之『外部證據』。

如果獨立項的要件用語,在『內部證據』或『外部證據』都找

不到解說,又為一般人所無法瞭解該意思,這就是不知所云,

即為不明確,為無效專利。

證據是比對是否構成侵害的依據。如果 未依證據、或 證據被

修改,那就是 捏造證據。例如、未依該『發明內容』或『圖

式』來轉載該各要件的作用、或功效、或解說,而是另做解釋、

或添加說明、或改說,說所說的是哪個意思,這些做法都是捏

造證據,該比對即為不實。只要錯一個字、使文義不相同,都

是捏造證據。

9. 法的基礎

『申請專利範圍』的每一個『請求項』,都是法。法不能是模

稜兩可,這也是那也是,或模糊不清、或不知道在講什麼。各

請求項都各是一個獨立的法,可以同時犯下多條的法,但不能

說是把兩條的法合併起來看是犯法。若該法寫不對還是要依該

法解釋法。若該法不符合母法就不能成立該法。

專利侵害鑑定要點 三部測試法

本文係參考台灣司法院發佈之『專利侵害鑑定要點』、台灣智

慧財產局發佈之『專利侵權判斷要點』,再併入本人對 發明、

工業理工、專利 的知識,以及參與訴訟的經驗,做成是否構

成侵害的比對的解說。

『專利侵害鑑定要點』、『專利侵權判斷要點』、或所謂的『三

部測試法』、或本文改述為更明確的三步驟驗證法:『構成的方

式』、『作用的過程』、以及『達成的功效』的比對法,能包括

到是否適用均等論的判定,能包括到該專利是否為無效的判

定,都只是要供人做為判斷是否構成侵害的方法的指導,並不

是依據。

做鑑定,若能一切依照該要件的證據,去比對待鑑定物『實物』

的每一個 構成、作用、和功效,沒有外行、沒有捏造、並且

是真的做完了比對,包括認定該專利是否為無效,它是很自然

而然的可以得到正確判斷的方法。但是做比對,跟很多很多不

會寫專利的一樣,很少有人有這樣的鑑定能力。因為不懂工業

理工、非該項專業,而用瞎扯的。瞎扯還分成兩種,不懂的瞎

扯、有要件不相同而捏造該比對內容的瞎扯。

所以鑑定報告不能出現:本鑑定報告是依據『專利侵害鑑定要

點』、或是依據『三部測試法』這種文字,而只能是利用這樣

的方法來做出比對。

若在鑑定報告裡,並沒有說明出相同或不相同的理由,只說是

依據『專利侵害鑑定要點』、或說是依據『三部測試法』,為相

同或不相同,這就是不會做比對,瞎扯的空白報告。

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最不可信

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是全天下最不可信的文件。鑑定

人多是對該項產業外行,對 各要件的文義、各構造的作用,

以及 標的應有的功效,有看沒有懂。連一看就能看出不相同

的東西,也能說是相同,很敢瞎扯。

再比對『文義讀取』、或『均等論』時,並未依據該『發明內

容』和『圖式』所解說的 該要件的作用或功效,也就是證據,

來做比對,也沒有做出比對為相同或不相同的理由說明。而且

是 先設定為侵害,再假裝開始鑑定,所以當然是不實。

除了前述的不實之外,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還會以『寫

錯』的方式來捏造比對。例如、錯一個字、一個特徵不見了、

待鑑定物多了一個構成、連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也能說是相同,

讓該比對成為全要件相同,構成侵害。

縱容不實的告訴證據不追究,法院不依此駁回告訴,是造成今

天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最不可信的結果。

偽造私文書

鑑定人做比對,應是公平嚴謹的,絕不可以是在玩文字的遊

戲。若有鑑定人是利用一般人對鑑定報告的看不懂,來做出捏

造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自貶身分,用『寫錯』了做為故

意行為的掩飾,冤害被告,拖累鑑定單位,久之就會被唾棄。

且若因『寫錯』了而造成被告或原告的損失,雙方都可以請求

損害賠償。若能證明是故意行為,還可能引來刑事訴訟,偽造

私文書。

應規定『專利侵害鑑定報告』之鑑定人,要具名及蓋章,以負

起鑑定的責任,做為法院於必要時,傳喚『證人』的依據。

10. 侵害的訴訟

被告要主動進攻 不能只會做逃避

若被告侵害,應主攻其『文義讀取』,『實質技術手段』,和『均

等論』,對構成獨立項的要件比對出有不相同的地方,講得出

理由,讓人瞭解而相信,使其無法主張權利,而不是一味的說

要舉發掉該專利,只會做逃避。

然後,再進攻其『獨立項』,看是不是有 符合習知、不明確、

缺少要件、無法實施 等的問題。並且查明 該『發明內容』、『實

施方式』,以及『圖式』,看是不是有 缺少解說、原理錯誤、

只是理論、無法實施、無法達成 等的問題,使其專利無效,

而不是一味的在搜尋『先前技術』,只會看表面不會看裡面。

做比對,要仔細的觀察『待鑑定物』的每一個構成,看其 構

造、作用、或功效,是不是有那裡和該要件的文義有不相同、

是不是和該『內部證據』所做的解說、『圖式』所畫的意思,

有不相同。只要其中有任何的一個地方講的有不相同,就能比

對出不相同。絕不可以用瞎扯的,也不可以不懂而不敢說。

要一次做足功課

答辯書要 一次就講完、講清楚 所有的要件比對為不相同的地

方,說出理由、提出證據,依第幾頁第幾行、再做說明、另加

圖示,缺一不可。也就是 被告及律師要在開庭前,就要已經

做完功課,完全瞭解該案,完全掌握理由,如何對應,講得出

話來,且不會說錯。

答辯書、或在庭上講的話,若是出爾反爾、不能堅持、明天要

講的又會和今天的不一樣,變來變去,會讓人不知道你的意

思,就沒有說服的能力。不能在開庭後,今天講這一點明天再

補那一點,也不能人家問到哪,你卻沒有答到那。這些是智慧

財產訴訟的大忌諱。

專利是已經訂死的條文,對被告及律師而言,其實是很容易掌

握案情和方向的。所以被告侵害,就是要進攻揭其瘡疤,而不

是防守只承接招數,若只是接招,在立場上就已經是承認侵害

了。

提出專利無效的理由也是一樣,一次就要講完該專利的所有不

對,包括小小的不對、圖式不對,都不可以放過。說出理由、

提出證據,依第幾頁第幾行、再做說明、另加圖示,缺一不可。

該專利為何無效,要讓人瞭解而能相信。

所委託的律師真的會看專利嗎?

無知者,包括沒有工業理工知識者,不懂該項產業技術者,會

讀不出該專利的文義,看不懂該『發明內容』、『圖式』,都以

為是『符合文義讀取』。也看不懂該專利,包括 該『專利標的』

是什麼東西、『實施方式』有沒有問題。原告也是一樣。

若律師有另聘該項專業的工程師,不要期待,通常是幫忙很

小,甚至只是幫倒忙。一定是要律師本身 會看專利,會看圖

式,會做侵害比對,會找問題,會說出理由,會提出證據,會

讓人瞭解而能相信,才可能寫狀子,出庭做答辯。但再厲害的

律師也沒有辦法通通懂,要再加上委託人也要懂很多,不能只

是交給律師去處理,其他都不會。

若律師寫的答辯書,並沒有明確的語氣、沒有看到深入該『專

利說明書』的技術分析,包括 所依據的原理和解說,而表現

出該項的專業能力,就無法讓人瞭解而能相信,就是能力有問

題。

被告要能隨時和律師見面,提供案情、瞭解案情、交換意見、

看答辯書是怎麼寫,有沒有不對、出庭怎麼講。若案件並非由

律師本人親自處理,而是由他人跟你看專利、談案情、寫答辯

內容,律師只是簽名蓋章,等著去出庭,甚至你也很難見到委

任律師,互相沒有溝通,這樣,你想會有好的結果嗎?

原告只能依據『專利說明書』提出侵害的理由

原告只能依據系爭『專利說明書』,即內部證據,包括該『發

明內容』和『圖式』,用轉載的方式來提出侵害的理由,例如 依

據第幾頁第幾行所載,這才是證據。不能有另外的理由,或另

外的解釋,或再添加說明。

若原告不是依據『內部證據』提出構成侵害的理由,這樣就是

在捏造事實,已不是在講系爭專利的範圍了。被告要有警覺,

應問原告 該理由、該解說的出處 在哪裡,直接的駁回該不實

的瞎扯,回歸只能依據該系爭『專利說明書』的記載,來做理

由和做答辯。包括該專利 寫不對的、不知所云的、不明確的、

無法實施的 等等,都不可以讓原告 另做解釋、再做解釋,或

添加說明。

若有要件在『內部證據』找不到解說,才可以找『外部證據』

來支持,若連外部證據都無法支持,那該要件就是不明確,該

要件不能被說是相同而構成侵害,這包括專利標的。

若該專利有 寫不對、不知所云、不明確、無法實施、未達成

該發明 的地方,這些都是 不構成侵害、專利無效 的有利證

據,被告絕不可以不懂事,以為本來看不懂的地方現在原告講

清楚了,而落入人家的圈套。反過來,被告要利用這些地方,

提出為不構成侵害,或專利無效的理由。

原告必須主動提出證據來證明構成侵害

若專利標的不明確、或有要件不明確、或 該專利標的或該要

件的功效不明確,被告只要提出疑問表示不明確就可以,沒有

義務幫他做澄清,更千萬不要竟就自己承認待鑑定物符合該文

義。若原告提不出 該專利標的指的是什麼東西,有什麼功效、

或該要件指的是什麼東西,有什麼功效 的確切證明,只要是

模稜兩可,兩者的構造和功效並不一樣,該專利標的或該要件

就是不明確,就不能比對為文義相同,也不能適用均等論,不

能構成侵害。也就是 不能用自己不確定是什麼東西的專利,

來說我構成侵害。

被告不要被牽著鼻子走

若被告是被牽著鼻子,只跟著在辯論原告的無稽陳述,或 被

告自己竟也丟出一個與該獨立項的『文義』不相干的『還有不

相同』的見解,例如、說系爭產品的形狀不相同、說系爭產品

還有更多功效,而沒有能 做出、做好 不侵害的理由,會將被

告帶入困境。

『系爭產品』是物品 不是文字

『系爭產品』、即『被控侵權物』,包括 構造、作用、以及功

效,都是物品、以及該物品的表現,並不是文字。若只是看文

字而不看東西,無論文字能說明的多麼清楚,想像仍會與實物

大不相同。只有看到了東西,才會知道原來是如此。

如果律師 看不懂該物品,而不知該用途、該功效,不知該構

造、該作用,就沒能把握要點,講不出東西來。甚至連自己在

講什麼,也都不知道。

如果庭上不想看實物,也就是『系爭產品』,也要讓庭上能看

到圖示、看到照片、或看到影片。知道那是 什麼東西、做什

麼用、有什麼功效、有什麼構造 後,才可能開始瞭解是不是

構成侵害。若只靠『文字』的敘述,會很容易做出不正確的判

斷,包括 判決書的 爭點見解,和判決。

在 理由或答辯書,段落之間插入一看就能懂得的 圖示或照

片,並做出說明,可以讓庭上完全瞭解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做,

是 工業理工、科學技藝 的通常解說方法,更是『專利說明書』

的標準解說方法。

是否構成侵害 是依據『工業理工』的知識 不是哪一條法規

是否構成侵害,是依據『工業理工』的知識,不是依哪一條法

規。這包括須要 對『原理』、『作用』的知道,對『材料』、『製

程』、『產品』、『功效』的認識,以及 對『該項產業的知識技

術』的理解,甚至是須要到『熟知』的程度,到能分辨出差異,

看出對或不對的能力。還要能提得出理由,做得出說明,讓人

理解,而得到相信,像一個科學家在發表新技術。

舉發專利無效,要依據法規,但也要知道,該專利是哪裡不對,

不符合哪一條法規。除了 先前技術、符合習知 之外,專利不

對的地方還會藏在 『獨立項』的文義、『發明內容』、『實施方

式』、以及『圖式』裡面,並不是只看獨立項就會知道,而也

要能看得出問題來。

不懂發明、不懂工業理工、對專利無知者,會看不懂系爭專利、

看不懂系爭產品、看不懂圖式。不具該項產業的知識技術者,

會 找不出理由、講不出道理、對不出專利法規。這跟有很多

很多寫不出有效專利的人一樣,很難找到真的會的人。

爭點

訴訟時,若兩造將該專利視為有效,兩造就要將該些『爭執』

的要件,先說出是否相同的理由、再做出該理由的詳細說明,

如前所述,說明應包括有 做比對的 圖示、照片、必要的附件,

甚至是影片,以及『系爭產品』的實物,這是重點。要讓人能

將該爭執的要件,比對到該『系爭產品』,而看出為什麼是相

同,為什麼是不相同。

所以被委託人須要 會畫圖示、會照相、會利用 Power Point,

或是影片,要讓人一看就知道相同或差異在哪裡。在法庭上,

講得出話來,說得出理由;是在做解說不是在辯論,像科學家

一樣的表現。只有讓人真正的明白,才會得到相信。

做比對 卻沒有依『證據』做說明

爭點、包括『專利侵害鑑定報告』常看到,沒有將比對為相同

的要件,其為什麼是相同,拿出證據、說出理由、做出說明。

而若拿不出證據,做沒有依據的說明,就不能被比對為相同。

『相同』除了是想像的『理所當然』外,有的是要做過『測試』

才會知道。不管是敷衍,還是不會,若沒有依『證據』來做比

對為相同的理由,就是不實,就不能說是構成侵害。

極度相同 高度相同

侵害的理由只有一個,要說 構成侵害。若告訴人寫的理由是

極度相同,或 高度相同,那就沒有表示是構成侵害,就應不

能成立該訴訟案。因為依據原告的理由,極度相同,或 高度

相同,就已經不能判決為構成侵害了。無知。

主要是

對構成侵害的判定外行的人,在訴狀裡面會用到『主要是』這

幾個字。例如、本發明『主要是』在記憶卡的插槽,並不是電

路的構造。是否構成侵害的條件,並沒有分主要和次要,只要

有要件不相同就不構成侵害,只要有欠缺要件,就是無法實

施。所以只會有『是』或『不是』,並不會有『主要是』這種

條件。無知。

沒理由就應駁回告訴

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應做為判決的依據,若不是,就

應已逾越了原告提告的依據理由,即已非原告的意思表示。

如果 原告在庭上的辯證,竟不是依據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

報告』,而是另起爐灶,講到別的地方去,庭上就應駁回該告

訴,因為這樣就已經 沒有,或不是 告訴的理由了。

如果依據訴狀,原告所述的『系爭產品』的構造和作用,明顯

的並不符合是被告的『物品』,例如 名稱不同、標的不同、構

造不同、沒有所述的構造,該被告的『物品』即並非該訴訟所

述的系爭產品,係指鹿為馬,明顯不實,庭上就應駁回該告訴,

不能讓原告說是『寫錯』了。

如果原告的專利說明書的 專利名稱,或標的名稱,竟與起訴

狀所載的有不相同,甚至是只差一個字,而能附和『系爭產品』

的名稱,或功效,變成相同,這就是捏造告訴理由,庭上就應

駁回該告訴,不能讓原告說是『寫錯』了。

如果 原告的『專利侵害鑑定報告』不實,而且是讓判定成為

構成侵害的『寫錯』了,經被告舉證屬實,庭上就應駁回該告

訴,讓它成為判例,才能遏止歪風。因為這樣就是製造假訴訟,

欲冤害被告。又,庭上應傳喚鑑定單位的該鑑定人出庭,質問

該『證據』為何能『寫錯』,以為告誡,甚至應予追究。絕不

可以讓這些人繼續冤害無辜,玩弄法院。

TK Cheng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