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文匯 要聞 疫苗預約系統應連接醫健通pdf.wenweipo.com/2021/03/05/a07-0305.pdf ·...

Post on 18-Mar-2021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文 匯 要 聞A7 ●責任編輯:簡 旼

20212021年年33月月55日日((星期五星期五))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

疫苗預約系統應連接醫健通可免病情未受控者接種 各地打疫苗有機制助自評

香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開展

後,日前出現嚴重長期病患者接

種兩天後離世的事件,專家委員

會根據其初步解剖報告,確認死

因與死者本身的長期病有關,與

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並認為死

者本身的病情未受控,不宜接種

疫苗。病情受控與否,普羅市民

未必有專業知識分辨,香港文匯

報記者昨日梳理各地的疫苗接種

計劃,發現不少地區有機制協助

接種者自我評估,例如澳門特區

會要求接種者先接受簡短的問卷

評估,也有醫護人員作現場評

估;也有意見認為,香港的疫苗

預約系統必須連接電子病歷系統

「醫健通」,讓接種中心的醫護

粗略掌握接種者的病歷。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成祖明

目前,香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主要依靠市民主動申報身體狀況,而疫苗

接種中心亦會提供疫苗小冊子及播放相關短片,在場醫護人員會簡單詢問接種者的身體狀況,例如有否禁忌症、過敏、長期病患的病情是否穩定等,也會目測市民身體狀態,但都流於簡單而粗疏的篩查。

澳門欲接種者 需接受簡短問卷評估相比之下,澳門特區的新冠疫苗預約接種系統,就多一重關卡。目前,澳門市民若有意接種新冠疫苗須先登入澳門衞生局的預約系統登記,除剔選知悉和同意有關接種疫苗的事項,並填寫個人資料外,還要接受簡短的問卷評估,根據有關問卷自我評估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打針。

到接種當日,澳門衞生局的醫護人員會為接種者進行臨床醫學評估,包括核實個人資料,查詢他們在接種疫苗方面的禁忌症和過敏史,在通過評估後,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才可接種。東南亞的新加坡今年1月展開疫苗接

種,接種者到達接種中心後,亦會收到一份有關疫苗資料,並需要填寫其個人資料、醫療史等,其後有醫護人員了解其藥物敏感情況,視乎他們的情況,中心會安排駐場醫生評估接種者是否合適接種疫苗,也有護士在接種疫苗前為接種者作第二次篩查,包括告知接種疫苗可能引致的副作用。

「醫健通」助醫護粗略掌握病歷在英國,負責疫苗接種計劃的人員需

要負責臨床評估,包括確認接種者在接種疫苗前的身體狀況、病史、敏感記錄等,也需要了解接種者過往接種疫苗史,以及講解接種疫苗的副作用。香港醫學界也有意見認為,本港的疫苗預約

系統必須連接電子病歷系統「醫健通」,讓接種中心的醫護粗略掌握接種者的病歷。疫苗接種中心承辦商之一的「醫護

誠信同行」主席林哲玄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現時網上預約是讓市民剔選是否明白相關的疫苗資訊,他認為政府可加入短片解說:「文字較難明,短片可以講得清楚好多。」他又認為,政府的預約系統需加入問卷,讓市民剔選自我評估是否適合接種。至於能否在接種中心由醫護人員查

看「醫健通」,林哲玄認為可行性成疑。他解釋,疫苗接種中心並非問診的地方,一來時間匆忙,二來涉及私隱,「問診不可以匆忙,中心有近百人等候,又要人手解釋,好難做到。睇睇大家係想要速度,還是細節。」他表示,市民如想接種疫苗,又懷疑自己是否合適接種疫苗,應向家庭醫生作詢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一名63歲、患嚴重長期病的男子日前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兩天後死亡,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初步解剖報告顯示,死者有嚴重冠心病,初步可確認死因和疫苗接種無直接因果關係。他認為,死者生前的病情不穩定,建議這類人延遲接種,但強調只要病情受控,慢性病患或長期病患適合接種疫苗。之後推出的較年長或院舍的長者接種計劃,會有醫生先為接種者進行身體評估才注射。孔繁毅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該名死者生前有嚴重吸煙情況,而且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而初步解剖報告顯示,死者有嚴重冠心病,初步可確認死因和疫苗接種無直接因果關係,但仍需待詳細解剖報告,才可100%排除兩者之間的關係,需時一兩星期才有結果。

若病情受控 長期病患可接種他表示,檢視更詳細報告後,發現死

者的病情有不穩定情況,例如出現較嚴重的氣促等,會建議這類人延遲接種,先控制好病情,但強調只要病情受控,慢性病患或長期病患接種疫苗是無問題,「相信他們如有定期覆診,可判斷病情是否受控。」孔繁毅指,接種疫苗計劃開展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個案不算多,會緊密監察市民接種疫苗的情況,而之後推出的較年長或院舍的長者接種計劃,會有醫生做身體評估進行篩查,才會幫他們接種。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

家獻昨在疫情簡報會上指出,有關該名63歲男子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由於個案已轉交死因庭,專家組亦會進行詳細調查,故現階段不宜再講解有關事件,以免影響調查。

負責統籌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日出席另一電台節目則強調,兩款獲批在本港緊急使用的疫苗,都經過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審視過,證明安全有效,品質符合要求,「我們發覺絕大部分(已接種疫苗巿民)都沒事,只會有輕微副作用,但無可避免地會有個別情況出現嚴重反應、甚至會有死亡事件,每一宗事故,我們都十分重視。」

重視事故 第一時間開誠布公聶德權表示,政府十分重視每宗事

故,會公開透明交代事件,並承認在通報及對外溝通上有改善之處,「我們都是第一時間出來向市民交代,但有些人說『嘩,不是這樣,媒體已經報道』,但肯定我們是(知悉後)第一時間開誠布公向市民交代,我相信亦可釋除大家的疑慮,醫管局的通報,相信日後我們一定會做得好一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由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團隊的合作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鼻腔組織有超強感染力,或能協助病毒逃過宿主體內中和抗體發揮作用的機制,令實驗中注射了中和抗體或核酸疫苗的倉鼠,雖然肺部感染及損傷顯著降低,但卻未能完全預防鼻腔感染。是次研究由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兼

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領導進行,成果近日於國際著名期刊《細胞:宿主與微生物》發表。研究人員於倉鼠體內測試了三種針對新冠病毒的強力中和抗體的有效性,該三種抗體都可以強力抑制病毒的受體結合域(RBD)與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2(ACE2)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止病毒感染。實驗顯示,無論是注射預防性中和

抗體或核酸疫苗的倉鼠,均能顯著降低其肺部感染,但不能顯著減少鼻腔內病毒感染。若以抗體對受感染倉鼠進行治療後,則可有效抑制其肺部病毒複製,損傷明顯減少。不過,在感染後三天內,倉鼠鼻腔仍有大量病毒,可能逃過抗體的中和,導致保護力不足而散播病毒或造成二次感染。陳志偉提到,目前多種新冠疫苗

已經獲批緊急使用,但針對無症狀病毒感染,疫苗預防效果仍不理想。研究共同通訊作者、港大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則提醒,雖然接種疫苗及抗體治療可讓血清裏存在高滴度中和抗體,但不能完全保證上呼吸道免受感染,所以仍需要保持戴口罩和清潔雙手的習慣,才能有效阻止病毒傳播。

研究揭新冠疫苗難完全防鼻腔感染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

小燁)工聯會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手昨日舉行記者會表示,疫情爆發以來,跨境貨運司機肩負香港市民日常物資運送的重任,其間一直非常配合內地口岸的防疫措施,但無奈香港在防疫方面未能清零,引致內地有關跨境防疫措施不斷加辣。工會近日接獲跨境司機求助,指內地口岸辦以連續多次有運送空貨櫃出入境為由,對逾20名司機作出停工60天的懲罰。陳迪手指出,跨境司機多次運送空貨櫃往返十分常見,擔心至少有100名跨境司機會受影響。

吳秋北兩會期間將反映問題

工聯會促請特區政府與內地部門溝通,並在疫情緩和及司機接種疫苗後,能夠有序放寬措施限制,使跨境司機能恢復正常工作及家庭生活。工會將透過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於兩會期間反映有關問題。

●工聯會促請特區政府與內地部門溝通,並在疫情緩和及司機接種疫苗後,能夠有序放寬措施限制。

●注射中和抗體可抑制肺部的新冠病毒複製並減少肺部損傷,但是鼻腔仍會有大量病毒。

港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2019年香港有醫務中心涉嫌提供水貨九價子宮頸癌疫苗,申訴專員趙慧賢昨日宣布,已完成有關政府監管私營醫療機構提供疫苗機制的主動調查,批評政府的監管機制不足,衞生署無權以偵查冒牌疫苗為由,例行巡查私營醫療機構,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隨着日後或有生產商向私營醫療機構提供新冠肺炎疫苗,申訴專員擔心可能出現水貨或冒牌的新冠疫苗,促請政府及早堵塞漏洞,做足把關工作,確保私營醫療機構的疫苗符合品質標準。

對供不應求疫苗監管機制不足申訴專員公署的調查發現,政府對供不應

求疫苗的監管機制並不足夠,當中包括衞生署的市場監測機制的風險評估因素未有包括藥劑製品的供求情況、該署並無權力單純以偵查冒牌疫苗為由例行巡查私營醫療機構,以及部門未有針對接種疫苗的主要群組及早

做好教育宣傳等。其中,預防子宮頸癌疫苗全球只有一個供

應商,令供應長期變得緊張,出現水貨或假貨的風險亦較高。前年,大文集團《大公報》揭露有私營醫療機構,使用水貨九價子宮頸癌疫苗後,衞生署及海關迅速採取行動,調查有關私營醫療機構及作出拘捕,並引入多項加強監管措施。惟事後,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署並無主動

向市民詳細交代政府監管機制,以及因應事件而引入的加強監管措施,以助釋除市民疑慮並教導他們如何保障自身健康和權益,亦未能令政府的監管和執法工作事半功倍。由於日後或有生產商向私營醫療機構提供

新冠肺炎疫苗,公署建議政府密切觀察加強監管措施的成效,及按需要作出調整;將藥劑製品於市場的供求情況納入為衞生署的市場監測機制;檢討就重大藥劑製品事件發布有關資訊的機制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有長期病患接種新冠疫苗後兩天死亡,但事件對疫苗接種計劃的影響有限,官涌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表示,事件公布後翌日(前日)中心整體接種科興疫苗的人數輕微減少,預約當日打針的人中,約95%人如期接種疫苗,未接種的主要因為遲到或被場內醫護建議延遲接種。他強調,市民打針前要「過三關」,必須

收看疫苗資訊短片、閱讀疫苗小冊子,打針前醫護會再三確認市民已知悉風險,以及衡量個人健康狀況,確保市民已清楚知道疫苗禁忌症。他表示,不會劃線「唔為邊一類人打針」,但如果有一些較年長的人希望接種的話,醫護人員打針前會比之前更為小心,詢問清楚市民的病歷,再決定是否幫對方接種疫苗。

昨晨累計5.18萬人接種首劑科興另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日在電

台節目中表示,市民預約接種疫苗的情況理想,預約接種科興疫苗和BioNTech復必泰疫苗的累計人數分別為25.6萬和9.6萬,截至昨晨累計已有約5.18萬名市民接種首劑科興新冠疫苗,亦有1.3萬人在私家診所打針,現時已有約6萬劑疫苗送到私家診所,一共約880名私家醫生收到。聶德權又透露,已與藥廠制定之後疫苗的

供港時間表,不擔心「無以為繼」,「復必泰和科興各購買了750萬劑,數量足夠全社會使用。之後都定好,大約每個月都有一批來港,具體到達的時間和數量,都會密切和藥廠供應商聯繫,亦視乎我們接種情況,總之疫苗供應在香港的情況,都頗有信心是穩定的。」

針前「過三關」:睇片讀冊知禁忌

憂現冒牌疫苗 申訴署促堵漏

▶市民有序前往接種中心接受注射疫苗。圖為官涌體育館社區接種疫苗中心。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有意見認為,香港的疫苗預約系統須連接電子病歷系統「醫健通」,讓接種中心的醫護粗略掌握接種者的病歷。圖為「醫健通」App。 視頻截圖

專家:長者接種須經醫生評估

��(���

空櫃連續出入境被停工跨境司機求助工聯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