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 ·...

Post on 08-Jul-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1

“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

二○一六年七月

2

目 录

一、发展基础..............................................................................3

(一)“十二五”发展情况......................................................3

(二)新的形势和任务..............................................................7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9

二、战略思路............................................................................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发展理念........................................................................10

(三)基本原则........................................................................12

(四)目标思路........................................................................13

三、战略任务............................................................................14

(一)实施精英教育战略,着力培养一流人才................... 12

(二)实施学科创先战略,推动学科整体跨越................... 17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 20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6

(五)实施开放办学战略,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 29

四、战略保障............................................................................30

(一)加强政治组织保障........................................................30

(二)加强大学制度保障........................................................32

(三)加强大学文化保障........................................................33

(四)加强资源支撑保障........................................................34

五、战略管理............................................................................37

附表:大连理工大学“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表............... 38

3

“十三五”时期是大连理工大学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

学至关重要的五年。为了推进发展新跨越,根据《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贯彻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大连理工大学牢牢把握国家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东北振兴等多重机遇,深

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稳步推进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合作共建新模式

设立盘锦校区,办学资源得到拓展、办学实力得到增强,在国家、

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实力显著提升,人均学术

贡献度在国内名列前茅,若干学科领域按可比指标已经跻身世界

的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扎实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本科生培养“131 计划”,探索并

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卓越计划班、基础科学班、国际班等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

养体系;实施研究生培养“115 工程”,形成了学术学位和专业

学位研究生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卓

4

越工程师”计划学校、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全国工程硕

士教育创新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试点高校。全面加强吸引

优质生源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和招生计划分

配机制改革,本科生、研究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

服务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年终就

业率稳定在 93%以上。

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加强高

端人才培育和引进,探索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星海

学者人才培育计划”。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

培养和使用机制;全面推行定岗定编、按岗竞聘、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教师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多举措全方位加强青年教

师培养,建立新型领军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和完善绩效津贴分

配体系,优化薪酬激励制度。“十二五”期间,共引进人才 477

人;新增两院院士 3 人,千人计划专家 15 人,杰出青年基金获

得者 9 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6人,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 6 人、讲座教授 1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

学科建设水平取得新提升。完成“985 工程”和“211 工程”

三期重点建设,推进一流学科谋划论证,国内、外学科排名进步

显著,优势学科数量稳步提升,学科分布更加合理。增加 9 个一

级学科博士点;8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国际学科排名前 1%行列,

其中工程学、化学进入全球前 1‰;6个学科领域进入 QS 全球大

学学科领域排名前 400 名、其中 4 个进入前 200 名;4 个学科领

域进入 2015 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 150 名,其中

2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 100 名;3 个学科领域进入《美国新闻与世

5

界报道》2016 年世界前 100 名。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

名前 10 或前 20%学科 12 个,比上一轮评估增加 4 个。

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大项目、大成果”谋划能力显著增

强,“十二五”期间,全口径科研经费累计 49.9 亿元;承担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431 项,经费近 9 亿元;获批“973”计划首

席项目 8 项,其中“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 2 项;获批 ITER

计划首席项目 2 项、重大科技项目 3 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 17

项。“大平台、大团队”跨越发展,2011 计划“辽宁重大装备制

造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认定,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

两次评估优秀。“十二五”期间,获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 4 个、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4个、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 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6个,辽宁省

工程类研究平台 8 个。

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迈上新台阶。产学研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

成果转化工作稳步推进。校企合作委员会模式得到进一步拓展,

新增 88 家成员企业,签署 35 项全面合作协议,联建 6 个新模式

研究院,建成 9个校外技术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加入 8 个

国家级试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期间,累计授权

专利 2041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453 项,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金奖 1 项、中国专利金奖 1项、优秀奖 5 项、辽宁省专利金奖 1

项,转移知识产权成果 115 项。科技企业规模和效益实现快速增

长,年经营收入增加到 9.25 亿元,年税后净利润突破 1.2 亿元,

其中我校股权平均占比 65.88%,孵化学校科技成果创办的高新

技术企业年产值超过 3 亿元。

6

国际合作交流打开新局面。与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 207 家海

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

关系。成立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实

现对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突破。建设孔子学院 1 所。“十二五”期

间,出国境交流人数逐年递增,累计派出教职员工长短期出国境

8046 人次,选派学生参加各类赴海外交流项目 6283 人次;成功

申请了 62 个聘请外国专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建立了 5 个国家学

科创新引智基地,共争取国家各类引智经费 3460.4 万元人民币,

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 4257 人。国际学生规模继续扩大,层次不

断提高,学位生比例提高到 60%。

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学校财政总收入与 2010 年相比增长

49.5%,三校区合计新增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 52.6 万平方米,

科研仪器等设备资产总值增长 80%。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场

维修、东山一期调迁、附属高中整体搬迁、主校区电力增容改造、

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等 10 多项大型项目顺利完成。数字化校园建

设稳步推进,实现无线网教学区全覆盖,数据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一卡通”一期建设完成。图书馆总面积增至 8.3 万平方米,文

献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多方争取办学资源及资金支持。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为指导,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等,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

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创先争优”

先进党组织称号。出台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

任和监督责任,面向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党风党纪、学术

7

道德、岗位廉洁、学术诚信等日常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重点加强学生理想信念、责任

担当、诚信感恩和文化传承教育。1 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1 人获得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

团委”称号。

(二)新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教育现代化

关键时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爬坡迈槛”阶段。当前,

党和国家对一流大学建设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一流大学建

设需求迫切,知识创新全球化给一流大学建设带来宝贵机遇。在

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快速变化与深刻变

革并行的历史阶段,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双

重压力,面对存量优势相对趋少、增量优势拓展不足的两难局面,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学校必须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

学的信心,增强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狠抓根本、谋划全局、突

破重点,推动学校完成新的历史跨越。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当前高等教育发

展最重要的四个特征是发展环境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发

展定位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

涵式发展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15 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

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等教育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并

8

将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竞争性机制将倒逼学校体制机制深层

次改革,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标准全

面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以质图强;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以此

为契机,积极构建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积极争取

各方面常态化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深刻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我国经济发

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

换的态势,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高等教育作为

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

是形成人才红利与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必须

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一是国家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了“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十三五”发展新理念,创新

驱动举措不断出台,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拓展服务能力和

提升贡献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二是国家

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等一系列战略举

措密集出台,给高校特别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

遇和挑战,学校要抓住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智能制造、高端装

备、高端智库等战略主题,海洋、生命、信息、能源、材料等

战略领域,带动一批学科和平台跨越式发展。三是东北新一

轮全面振兴、辽宁率先振兴、大连构筑“两先区”、打造金普新

区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学校要坚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振兴发展

需求,打造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

术创新能力。

9

充分认识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

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多极

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高等教育

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力量,世界各国竞相聚焦教育竞

争力,强调教育为未来发展做准备,高等教育在国家之间分工合

作、博弈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

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

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

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

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创新已经成为

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学校要在国家扩大开放

中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提高国际竞争中的吸引力、

影响力、引导力,在合作交流和竞争借鉴中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长足发展,高水平、研究型、

有特色、国际化的发展定位得以确立、内涵不断充实,一流大学

建设的统筹推进,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时代要求和历史机遇,但对

照争创一流的新目标、新要求,学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

足,主要是:学科特色和布局有待进一步凝练和优化,学科高峰

不够突出,传统优势学科增长点不足,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相对

较慢,力量分散、资源碎片化等问题亟需破解;高层次人才总量

不足,师资队伍规模偏小,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和支

10

撑条件尚待不断优化;内部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服务效能

和基层学术组织的办学活力必须进一步激发;事业发展与资源保

障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资源拓展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资源配

置和利用效益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干部的改革意识、作风建

设和能力建设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

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理念,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

面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

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存量促进升级、增量调整结构,围绕

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总目标,向改革要动力,以特

色强内涵,着力建设能力大工、活力大工、实力大工、魅力大工,

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二)发展理念

要在“十三五”时期推动学校发展新跨越,破解发展难题,

11

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创新理念激发发展活力。探索新形势下增强办学活力

的有效途径,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

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

伍建设、科研管理等各方面机制体制,激发学部(学院)办学活

力,释放机关服务效能,开创生机勃勃的办学新局面。

坚持以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结构。以特色的一流学科战略布局

为蓝图,保持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注重内涵、重视质量、

彰显特色,存量促进升级,推进特色优势再造,增量调整结构,

培育新的特色内涵增长点,着力推动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强化

优势和补齐短板协调发展、高深学术与效率管理协调发展。

坚持以绿色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统筹软硬件环境建设,提高

资产、科研用房、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让“节约型校园”成为学校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

优化校园环境景观、交通组织和节能、环保措施,创造美丽智慧、

绿色节约、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让“美丽大工”成为展现学校

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坚持以开放理念拓展发展空间。深化国际化办学内涵,主动

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办学资源,建立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

执行用好国家政策和区域政策,落实用好办学自主权;畅通与企

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的沟通渠道,全面融入经济社会

发展;创新多元化筹资模式,拓展社会资源,加大社会资金募集

力度。

12

坚持以共享理念普惠发展成果。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坚持立德树人、汇贤用才,关心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充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扬民主,汇聚智慧,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发展中获得

更多实现感。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学校的声誉,

关系国家的未来,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强化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要为标准,提升教师队

伍素质,增强教师队伍活力,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育

人中的灵魂和引领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和法制意识。

2.坚持“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

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

基本原则,也是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导向性、约束性要求。“双一

流”建设是学校“十三五”各项工作的主线,要以建设特色鲜明

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一流学科

为基础支撑,以绩效为激发活力的杠杆,以综合改革为前进的动

力,加快发展目标定位和角色转变,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中做出更大担当,推动学校发展新跨越。

3.坚持广大师生员工的改革发展主体地位。坚持汇贤用才为

基本战略,更加关心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充分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13

性,妥善处理好校内不同群体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快

促进新时期“大工人”的群体自觉,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推动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4.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

的工作机制;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坚定广大

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

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体现高校特点、符合学

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四)目标思路

“十三五”期间学校总的发展目标思路,概括就是“一体两

翼四力”:“一体”就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一体考虑,

特别是抓住学科这个龙头、人才这个根本,围绕立德树人,抓好

汇贤用才;“两翼”就是强化办学特色、深化综合改革协调推进;

“四力”就是办学能力、办学活力、办学实力、办学魅力建设互

相统筹。

学校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

的世界一流大学:到 2020 年,学校在主要办学指标上站稳国内高

校前 20 名,并力争在 1-2 个世界大学主要排名体系中进入

200-300 名区位;到 2030 年,靠近世界前 200 名;到建校百年,

14

全面跻身世界 100-200 名区位。为此,未来五年,我们必须坚持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工特质,全面加快建设进程,确保在人

才、学科、科研等主要可比指标增量方面不低于一流大学建设高

校的平均增速,为把大工在 2030 年初步建成、建校百年全面建

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一体两翼四力”和学校总体目标设定具体发展目标和

指标如下(详见附表)。

三、战略任务

(一)实施精英教育战略,着力培养一流人才

1.任务:一流大学必以培养国家栋梁、社会翘楚和国际英才

为己任,将理想信念与民族自信、价值塑造与人格养成、知识传

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把精英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化为精雕细琢

的育人举措,全面激发学生成长成才动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

力,努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一流人才。

2.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巩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优化调整本科专业及规模,专业

调整为 70 个左右,重点建设 3-5 个在全国数一数二的专业,10

个优势专业,20 个特色专业;本科生规模控制为 25000 人左右,

持续改善生师比,达到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平。教学改革项目、教

学资源(教学名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规划教材、教学基地等)、

教学成果奖励增幅高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平均水平。建设 1 个科教

15

协同育人示范区,2 个校企协同育人特区,新增 1 个国际人才培

养特区,1 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 100 门国际化课程。

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硕士生招生规模增加到 4000 人

左右,博士生增加到 720 人左右。继续开展研究生教学改革,提

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实现进入全国前 10%的学科全部建立研究生

全英文课程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综合试点改革专业(领域)数

量增加到 15-20 个,新增全国性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3-5 个。提高生源质量,研究生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生源

比例高于 40%;就业充分,本科生与研究生年终就业率高于 95%。

3.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刻

变革。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推动教育教学从

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以“管”为主向以“导”

为主转变,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变革与教育教学改革叠加趋势,不

断优化培养方案和育人工作各环节,促进教育与教学、教学与科

研、课内与课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

有效结合。

4.举措:

(1)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统筹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根据学科战略布局动态优化人才培养的

专业结构,进一步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关系,不断把

学科、师资、科研的特色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

夯实本科教学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培养目标为牵引,

以学习成效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准确把握信息技术革命

与教育教学改革相叠加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和育人工

16

作流程;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扩大

小班授课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课程比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

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以“提质量、优结构、求增量”为思

路,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培

养过程质量监督与淘汰机制,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加大优秀论

文培育力度;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

位协调发展;优化培养机制,强化科研主导、导师负责、激励创

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紧密围绕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

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意+创新+

创业”三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修订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

业类课程,重点支持建设 10 门有特色、高水平、互动性强的创

新创业教育精品开放课,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推进创新创业

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汇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培养合力,

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创客基地,设立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建设大学生创业

孵化器。改革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休业年限,鼓励学生开

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

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加强创业模拟和创业实训平台建设,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建设校内专兼职教师和校外创业

导师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营造全员关心和支持创新教育

的良好生态环境。

17

(3)强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建设,通过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教师教学评估、学部(学院)

教学质量评估等,建立全覆盖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改进评教评学方式,强化效果评价、过程评

价、诊断评价。探索建立学生的学业、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评价

体系。

完善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建立学校与学部(学院)、

教师与学生分层负责、全面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

和教育教学的支持政策,建立与人事制度改革相协调的教师教学

发展促进机制,完善教师投入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深化教师岗

位职责和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保证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人才培养中。强化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和助教制度,建立教师

教学培训常态机制,强化教师卓越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教师师德

评价机制,将师德规范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将师德师风作为

教师工作考核和育人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教师年度考核、岗位

聘任、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实施“专业质量提升工程”。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

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强课程建设和评估,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环

境,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深化专业内涵、强化专业特色,打造一

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优势特色专业。

(4)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汇聚立德树人的思想共

18

识,建立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导航体系、激励体系、咨询体系和保

障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加强爱国主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思想

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

责任担当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

工程,围绕人才培养选树学生典型。

加强制度建设与应急处置能力,突出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梳理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年度发

展报告》、《学业分析报告》、《资助工作报告》的指导作用。协同

学生、保卫、法律部门成立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心。

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突

出服务的精细化、人本化。构建“资助”、“学业指导”、“心理咨

询”、“就业指导”、“社区服务”五位一体的咨询组织体系。逐步

建立并完善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激励、资助体系。

加强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建设,突出

载体的多样性、创新性。培育一批学生喜爱、互动性强、实效性

好的校园文化品牌,建立教师指导第二课堂工作评价激励机制。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突出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提升

辅导员职业能力,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推进本科生导师制、

“双班主任”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

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负责制,突出导师第一责任人地位。

(5)加大招生就业工作力度。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加大

招生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培养模式品牌,按照国家改革方向,探

索吸引优质生源的综合评价选拔模式,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

19

质量。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推免录取制度,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

-考核”录取机制。巩固与开拓就业市场,强化就业质量评价反

馈机制,构建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异地校区就业管理模式,促

进各校区学生充分合理就业,促进招生-培养-就(创)业的良性

循环。加强招生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招生考试流程,明确责任

分工,推进招考分离,构建本科特殊类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招

考模式,切实保障招生考试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二)实施学科创先战略,推动学科整体跨越

1.任务:优化特色学科布局,打造学科高峰,加快发展前沿

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牵动学术体系的结构性创新,以若干一流

学科支撑、引领学校整体跨入世界一流行列。

2.目标:10-13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10%,其中 5 个学科进入

全国前 5%,特别要推动 2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2 名,实现“数一

数二”学科突破;9-11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全球前 1%,3-4 个

学科领域进入 ESI 全球前 1‰。

3.思路:以存量促进升级、增量调整结构为基本原则,以学

科方向为关键、学科人才为核心、学科平台为保障,以“整体推

进,分层实施;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强化综合,形成特色”为

建设思路,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以一级学科为建设单位,按

照“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的横向维度和

“顶尖学科、高水平学科、重点发展学科、特色学科”的纵向维

度,进行分类管理、分层建设、分段推进。

4.举措:

20

(1)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实施“管理模式,资源配置,

评价体系”三项改革措施:改革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以绩效为主

要杠杆,加强学科分类分层次建设。强化学部(学院)的主体责

任,完善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共享,

构建跨学部(学院)的学科建设大平台。改进学科建设评价机制,

实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学科分类评价,强化动态管理和绩

效考核,建立专家咨询监督与学校决策相结合的机制,引入第三

方评价。

(2)实施优势学科群争创一流计划。落实以重大基础共性

问题和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的科研结构升级模式,整合学校工科

优势资源,夯实以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的科研内涵提升战略,在

保持传统优势学科方向快速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同时,不断开创新

的研究领域和凝练学科方向,推进强势学科高峰化、传统学科高

新化,发挥支柱学科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幅提高相关学科整体

水平。

大力推进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的化工类

学科群,机械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

物理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学科群,水利工程

和土木工程为主的建设工程类学科群,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

理为主的管理类学科群等主干学科群的集群优势提升,助推高峰

学科发展,争创一流学科。

加强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气

工程等电子信息与控制类学科的协调发展,推进优势学科上“高

21

原”攀“高峰”;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学、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体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等学科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加强学科支撑作用。

(3)实施基础学科提升计划。强化应用基础学科,推动基

础研究源头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应用基础学科相对优势,进一步

明确发展目标,把握学科主流方向,给予应用基础学科稳定的、

强有力的支持,创造公平竞争、利于创新的环境,构建与学科发

展相适应的整体研究实验平台,鼓励教师开展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工作,重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加强理工融合,强化应用基础学

科对工科支撑作用。

提升化学一级学科的综合实力,加强其对化工、环境和生命

学科的支撑作用;加强数学、物理学、生物学 3 个一级学科的内

涵式发展及与相应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应用理

科的水平和竞争力。

(4)实施新兴交叉学科战略突破计划。促进新兴交叉学科,

瞄准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意义的基础研究

和应用研究前沿领域,打破学科壁垒,以交叉集成促进学科整体

上水平,催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形成学科群。

推进和培育生物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与传感、信

息等交叉学科建设,采取学校直管培育、学部(学院)培育;实

体平台和虚拟平台相结合;X+、+X 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推进

新布局的海洋科学凝练学科方向,走上优质化发展道路;加强生

物医学工程和药理与毒理学针对 ESI 排名的学科建设,实现 ESI

入选学科领域数新的突破。通过统筹人才、学科、科研和资金、

22

资源、管理等创新要素,采用灵活的团队组建方式,建立目标导

向的动态学科科研组织和平台,实现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大

工特色的交叉学科平台和新兴学科增长点。

(5)实施精品文科入主流计划。打造特色精品文科,立足

自身发展实际,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充分发

挥学校理工学科优势和已有办学优势,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加

强学科交叉,开展面向学科前沿、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导向研究,

发挥好政府“智库”的重要作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推进哲学、

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法学、美术学、

设计学 8 个一级学科在做好对相应主干学科支撑基础上,选准切

入点和突破口,走上特色发展道路。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

1.任务: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目标,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力为基本导向,以学科战略布局确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方向,

统筹考虑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工作与资源配置、教学科研队伍

与管理服务队伍,努力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新局

面,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2.目标:人才强校取得新突破,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

升。专任教师规模达到 3000 人;新增“两院院士”4 人;新增

“千人计划”学者、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

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各类领军人才不低于 50 人;新增各类优

秀青年人才不低于 80 人;在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大学或学科引

23

进优秀博士或博士后人才不低于 300 人。

3.思路: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采取资源优先保

障、开辟绿色通道等特定举措,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

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

新团队;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工作力度,通过前瞻布局,及早发现

跟踪,重点遴选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潜质突出的青年杰出人才。

4.举措: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人员聘任及管理机制,实行

全员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实现在岗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岗变薪变。分类设置岗位,并根据合同进行协约管理,转换用人

机制,实现对教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合约制”岗位管理转变。稳

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

和特殊性,建立和实施以学部(学院)为主体的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学部(学院)在岗位设置、人才引进、考核评价、薪酬分配

等方面的权利、责任和工作力度,突出人事管理体制的扁平化。

深化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重点的薪酬体制改革,

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并存的

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动态管理。逐步并适度调

整校内岗位津贴与绩效津贴的比例,使绩效工资与教职工的工作

表现和业绩水平相联系,合理拉开差距,做到“岗变薪变”。以

岗位设置为牵引,强化目标管理,稳步推进协议工资制改革,探

索扩大“协议工资制”适用人员范围。以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

责任务为标准,规范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有效调动协议工

资制和项目工资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4

完善分类管理及评价体系。依据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定位以及

岗位设置特点,全校教职工按照专任教师、教育管理、教学辅助、

其他人员等实行分类管理。以“职责任务”为基础,以“工作标

准”为依托,以“核心业绩”为指标,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

合,实行全员目标化管理。专任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型岗位、

科学研究型岗位和教学为主型岗位,探索设立以工程研究为主的

研究员岗位;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推行职员职级制;教学辅助分为

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出版编辑、图书资料等系列,根据岗位设

置、职责任务、工作标准,逐步建立“核心业绩”指标体系,分

系列分级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深化后

勤、产业等服务保障部门人员人事制度改革。

(2)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快在机制建设上形成新

突破,进一步探索有利于人才汇聚和脱颖而出的新模式、新方法。

结合国家和地方人才计划,结合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学校战略

重点,通过绿色通道等方式,面向海内外、校内外汇聚一批学术

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推进人

才特区建设,以部分学部(学院)和高端人才为试点,不断完善

和拓展人才、学科、科研联动的“特区”发展模式,探索采用国

际接轨的人才聘用模式和管理体制,设立“冠名教授”,激发学

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尝试建立首席科学家责任制,探索建立符

合我校实际的“Tenure-track”机制。

(3)重点扶持,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工作力度。把青年教师

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的第一资源,视为学校创建一流

大学的生力军,通过前瞻布局、及早发现跟踪,重点倾斜扶持、

25

培养选拔一批基础扎实、能力突出、潜质远大的青年杰出人才。

深入实施“星海学者”培育计划。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

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

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相关

政策,促使优秀中青年教师不断脱颖而出,激励优秀拔尖人才冲

击学术高峰。

支持青年教师进入科研团队,积极参加国家级项目,创造条

件让青年教师参与重大项目,担负教学科研重任;鼓励青年教师

到海外一流大学、一流的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前沿研究,切实提高

青年教师国际化水平;完善体现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的分

配激励制度,保障青年教师有压力、有动力、有尊严、有归属感;

不断完善优秀青年教师的选聘与培育机制,使大多数青年才俊能

够与世界一流大学终身教师同台竞技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

出突出贡献,成为年轻的学术英才和学科带头人。

(4)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重心下移。落实以学校为主导,

以学部(学院)为主体的人才规划实施责任制,稳步推进人才队

伍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人才工作的第一责

任人;分管人事和组织工作的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校领导是其

所联系学院人才工作的主要协调、监督与对口指导的责任人;各

职能部门是人才队伍配套服务与支持体系的责任主体;各学院是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主体,学院院长、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充分考

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建立和实施以学部(学院)为主

体的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部(学院)在岗位设置、人才引进、

26

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方面的权利、责任和工作力度,突出人事

管理体制的扁平化。做到领导重视、机制健全、责任明晰、保障

有力、考核落实。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1.任务: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聚创新源泉,提升创新

能力。把握科技工作新常态,主动适应引领新变革,努力培育“大

团队、大专家、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

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增强社会贡献力。

2.目标:学校全口径科技总经费达到 16 亿元;新增国家重

点实验室 1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1 个,教育部文科

重点基地1个;新增国家级创新团队3个;SCI收录论文达到2200

篇/年;ESI 高被引论文数力争达到 230 篇/年;获国家科技奖励

15 项,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 60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达到 2200

项。培育高科技上市企业 3 家,产业净资产达到 10 亿元。

3.思路:以重大基础共性问题和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强化

科研评价的绩效和质量导向,促进科研结构优化升级。破除体制

机制阻碍,打造面向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应用研究的

技术创新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科研实现三个内涵

式转变,即科研水平由数量支撑为主向质和量并重转变,科研攻

关由单兵作战为主向团队协作、多学科协同为主转变,科研资源

由分散与共享并存向集中共享为主转变。建设知识产权强校,推

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开发再到成果转

27

化与产业化”的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

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4.举措:

(1)实施重大科研基地创建工程。围绕基础研究、关键共

性技术研究、国防科技创新、重大工程研发、文科创新等领域,

大力推进基地平台和高端智库创建工作,形成多层次、多渠道、

多学科交叉的基地建设新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有计

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相关工作。

(2)加强多学科协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针对知识创新由

传统的“单学科为主”向“跨学科协同”转变的趋势,加强对分

散于不同学科、不同部门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人才、学科、科

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组建跨学科的科研团队。积极构建内部

协同与外部协同并举的协同创新机制,组建基于世界科技前沿和

国家战略需要的大型综合性实验室以及机制灵活的跨学科、跨院

系的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采用灵活用工方式聘用专职科研

人员。完善博士后制度,改革博士后资助政策和管理模式,推进

博士后队伍与专职科研队伍的一体化发展机制。逐步形成校校、

校院、校企以及国际间的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多元协

同新格局。

(3)推进协同创新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引领计划,建设一

批有利于构聚创新源泉、实现协同发展的创新载体并形成示范效

应;推进区域服务引领,发挥学校智力高地优势,深度参与、支

持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东北全面振兴、“中国制造 2025”等国家

重大战略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抓住大连市建设“两先区”和盘

28

锦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等有利契机,汇聚整合政府、企业

等多方资源,用好用足国家、地方政策,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创新创业引领,加强科研引导和政策激励,

培育科技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服务促进学科建

设,助推师生创新创业。

(4)实施知识产权强校工程。推进知识产权引领,建立和

完善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通过完善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通过建立知识产权

运营机构,加强与金融、投资机构的衔接合作,着力提升知识产

权运用水平;通过开展专利价值分析和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工作,

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依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基地和国家

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发挥其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和组织实施知识产

权强国/强省战略的智库作用。拓展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交流和推

广渠道,扩大学校知识产权的国际影响力。

(5)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加强成果转化机构和平台建

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在评聘考核中的权重,激发广大教职员工从事

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形成一支专业

化技术经纪人队伍,拓展科技成果推广渠道。搭建集市场需求、

成果推介、项目对接于一体的科技成果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科技

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扩大工程技术创新类研究平台的规模,提升

工程类研究平台的行业影响力。加强校外研究院的辐射与集聚作

用,通过研究院扩大学校的外延,推进以校外研究院、大学科技

29

园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探索科技成果资本化市场化

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五)实施开放办学战略,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

1.任务: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战略,看齐

一流标准,引进优质资源,拓展合作空间,扩大国际声誉,提高

国际竞争力,有力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目标: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数达到在校生的 25-30%,研

究生参与国际交流数达到在校生的 30%,留学生达到 2000-2500

人,孔子学院达到 2-3 所,新增实质性合作办学机构 2-3 个。

3.思路:建立“学生中心、教师主力、部(院)主体、外事

协调、学校统筹”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围绕师资、学生、教学、

科研、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

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

4.举措:

(1)促进师资国际化。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海外访学、参

加国际学术会议、确立海外合作伙伴等方式,全面参与国际化,

推动每名教师都有一年以上海外研究访学经历,每名教师每年至

少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研究,每名教师都有一名固定海

外合作伙伴;加大国际化基金支持力度、教师派出力度、海外优

秀人才聘请力度,实现引智工作由“个人引进型”向“团队引进

型”转变,大幅提升外籍教师和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2)促进培养国际化。实施“全球百校行”学生海外交流

30

计划,推动学部(学院)自行开拓以专业为导向的长短期学生国

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化交流、学习和实习机会;实

施“百门课程共建”计划,加大全外语课程和国际班建设力度,

积极创设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增强对优质国际生源的吸引

力,国际学生规模、学位生比例接近或达到国内一流高校水平;

加强软硬件条件建设,积极营造国际化办学文化氛围。

(3)科研合作国际化。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和科研联合攻关,

鼓励和扶持师生申请中外合作科研项目及基金,积极参与国际大

学联盟组织,构建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网络和有实绩的对外合作

平台。

四、战略保障

(一)加强政治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

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和

政治核心地位,确保办学让人民满意、发展让师生满意。坚持立

德树人,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及学风建设,强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坚持教书育人,党员教师发

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

工作领导权、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

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

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党

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体系;汇聚一流

31

大学建设的强大合力,加强党的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

统战团体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教代会、工会、团委、学生会、研

究生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激励各方面力量

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要牢牢把握坚决贯彻中

央精神,着眼于国家战略部署和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增强广大党

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牢牢把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着力解

决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加强干部队

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格做好选人用人工作,

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识别中的

责任;落实“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员干部

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实干精神,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要

加强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化

水平;强化“一岗双责”,严格约束自己,带好班子队伍,既要

做好业务工作,又要担好“双责”,努力锤炼铁一般信仰、铁一

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加强基层党建,大力推进服

务型党组织建设,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严格落实党委要

求,健全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

确保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增强

基层党组织活力;实施党员发展质量工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纪律,把守纪律讲规矩

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觉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

小、敢于批评;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健全制度落实检查机制,

32

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廉

政风险防控管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强化党委

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加强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

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制度。

(二)加强大学制度保障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促进学校章程

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得到更好实施,构建起健全完备的

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协调各方面权力运行,积极稳妥推进内

部治理的管、办、评相对分离,不断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有机

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重点的学术治理体系

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

发展和学风建设等学术事务上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健全学校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与模式,更好地

发挥教代会、共青团、学生会和民主党派等团体、组织在学校治

理和管理中的作用。

进一步理顺学校纵横两方面的管理链条,强化学部(学院)

等二级单位的办学主体地位,有序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优化再造

机关管理结构流程。落实两级管理,强化学部(学院)等基层学

术单位的办学主体作用,按照权责统一、统筹兼顾、放管结合、

有序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学部(学院)办学自主权,有效激

发学部(学院)的办学活力。进一步理顺学校、校区、学部(学

院)责权利关系,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

务、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资源使用与管理等,构建并优化关

33

键绩效指标体系,对基层学术单位实行全面目标管理。

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进管、办、评相对分离的改

革要求,积极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

基础的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在部省市重点共建的

框架基础上,积极争取各方面常态化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统

筹协调服务国家战略和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执行用好

国家政策和区域政策,落实用好办学自主权。围绕培养急需人才、

解决关键问题,通过共建、联合培养、协同攻关等方式,加强与

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建立理事会为主要载体的社会参

与治理模式,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学校章程落

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

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

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扩大有序参

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

以及民主党派等团体、组织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

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的机制。

(三)加强大学文化保障

全面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境界高雅、底

蕴深厚、和谐向上、特色鲜明的大工文化,形成推动社会进步、

引领文明进程、富有大工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切实增强大工的

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

34

文化支撑。

凝练传承优秀文化。在凝练、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坚持

把大工人求真求实的文化传统发扬下去,既要坚持脚踏实地,又

能不断自我超越,切实增强大工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构建

彰显大工传统的精神文化,体现大工特色的物质文化,展现依法

治校的制度文化,富有大工品位的行为文化,促进身心健康的健

康文化。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夯实大学文化

根基,注重以上率下、抓好基层、上下结合、全面推进。让文化

扎根基层、深入人心,多角度搭建文化育人载体,丰富文化育人

内涵,增强师生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

誉度。

加强学校传播能力建设。围绕学术声誉、校风学风、毕业生

口碑、媒体传播力等,强化办学品牌意识;整合校内力量,加大

学校在国内外主动宣传的力度;加强与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战

略合作。

(四)加强资源支撑保障

财务总收入达到38-42亿元;社会捐赠1.5亿元;固定资产总

值达到 130 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5 亿元,其中大型仪器

设备(40 万元以上)总值达到 14 亿元。

以大力提升资源筹措力度、整合能力和利用效率为目标,深

入推进资源配置模式改革,进一步理顺人、财、物的关系,提高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5

坚持“开源节流”,进一步改革完善财务管理及运行机制。

完善预算编制与管理模式,强化预算执行;优化财务结构,严格

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扩大

学部(学院)经费统筹使用权。加强校友与基金工作,创新多元

化筹资模式,保持办学经费的持续稳步增长。

推进资产管理体制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资产使用效

率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机

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健全“分类管理、定额配置、有偿使用、

阶梯收费、缺额补偿、绩效奖励”的学部(学院)房屋资源分配

调节机制,健全公共设备平台运行和共享机制,实现学校土地、

公房和大型设备等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明确、体系科学、效益显

著”的目标。规范和完善采购招标管理体制,加强采购的计划性

和统筹性,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和履约环节的监管评价机制。深化

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新

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进一步明晰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发展定位,

提升校区功能,积极推进市内校区资产处置,构建有效支撑一流

大学建设的战略空间和功能布局。加快在建和规划项目建设,

科学谋划新增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已经开工建设和准备建设

的项目,包括管经学部大楼,环境生命科学大楼,大学生创

新实践能力训练基地,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机械学院大

楼,材料学院大楼,主校区教工危旧住房一期迁建项目、幼

儿园迁建项目等;规划建设结构与防灾减灾综合实验室,力

学综合实验室,盘锦校区海洋科学大楼,校本部体育训练地

36

下停车综合体项目,校部东区停车场项目、西区地下停车场

项目。建设美丽校园、平安校园,优化校园环境景观、交通

组织和节能、环保、应急等设施。

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学校网络、通讯、视频监控、

能源管理等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

资源浪费。建设覆盖一校两地三区全区域校园无线网,建设支撑

校内通讯、一卡通、视频监控、能源管理、标准化考场等应用校

园承载网,保证校内应用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加强网络与信息

安全建设,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盘锦校区

灾备中心。加快学校数据中心升级建设,整合资源,实现校内信

息化应用的集中部署和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及数据整合,建

设覆盖学校人、财、物、事全域管理的公共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推动部门间数据整合、业务融合和流程衔接,实现从以业务为导

向的信息化建设向以服务为导向的建设模式转变。建设新版学校

综合服务门户、综合客户端和移动校园;建设“网上办事大厅”,

实现校内大部分业务的线上办理;建设师生个人基本信息库,实

现师生各类表格的自动填写和生成;建设教师个人中英文主页系

统,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和维护;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

校内所有信息化业务的统一登陆。加强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建

设“数据大工”、“我的生活”等信息化应用,提升信息化手段

辅助管理与决策水平。

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技术,以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和

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文献信息保障,

为师生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伯川图书馆的改造,

37

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整体的硬件水平;通过业务重构和综合改革,

进一步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将图书馆建

成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培养创新精神和

陶冶人文情操的重要场所,建设国内先进、具有国际水平的图书

馆系统。加强档案收集、整理和编研工作,加快推进数字档案馆

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建立起覆盖学校师生和社会的档案

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管理网络化、档案检

索智能化。

五、战略管理

(一)规划体系

大连理工大学 “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1+3+X”体系进行

编制。“1”是学校总体规划;“3”是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

建设三个专项规划;“X”是学部(学院)规划。学校总体规划为

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学部(学院)规划为落脚点和着力点,

以此保证规划体系的逻辑性和可靠性。

(二)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

任组长,统筹领导学校“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工作;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及贯彻落实的指导、督促、检

查、协调等工作。

(三)任务分解

开展规划主要任务及指标分解工作,发布实施学校“十三五”

38

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学部(学院)根据学校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对本学部(学院)发展规划及发展核心指标进行修订完

善,学校组织审议并备案,实现任务分解和校部(院)对接。

(四)规划管理

将规划指标作为目标管理的载体、绩效管理的依据,确保规

划高标准制定、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落实。围绕指标完成情况,

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评估结果和资源配置、绩效奖励、干

部任期目标等挂钩。

附表:大连理工大学“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表

类别 主要指标 2020 年目标 备注

39

人才

培养

学生规模

本科生 <25400 其中盘锦校区:6000

硕士研究生 >11000 其中盘锦校区:2000

博士研究生 >4300 其中盘锦校区:260

留学生 2000-2500 其中盘锦校区:100

生师比 18:1

生源质量

本科生生源质量

不少于 18 个省

份的录取最低排

名达到当地高考

人数的前 3%

盘锦校区:高于当地一

本线 60分的生源数占当

年招生总数的 80%以上

研究生国内外知名高校或

科研院所生源比例

75%(博士)

40%(硕士)

培养国际

本科期间在国(境)外交流

学习学生比例25-30%

研究生期间在国(境)外交

流学习学生比例30%

就业率本科生年终就业率 95% 盘锦校区 90%

研究生年终就业率 95% 盘锦校区 92%

师资

队伍

师资规模教职工总数 4675 其中盘锦校区:675

专任教师 3000 其中盘锦校区:535

高层次人

两院院士 15

千人计划 30

长江学者 40

杰青 42

国家重大项目首席 5

青年人才

青年千人 30

长江学者青年项目 30

优青 30

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

或学科引进优秀博士或博

士后人才

>300

队伍结构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80%

海外取得学历/二年以上海

外工作经历教师比例25%

学科

与科

学科排名

排名前三(5%)学科数量 5个

排名前五(10%)学科数量 10-13 个

进入 ESI 前 1%的学科数 9-11 个

进入 ESI 前 1‰的学科数 3-4 个

科研经费 年度科研总经费 16 亿

科研论文

SCI/SSCI/A&HCI 年度收录

论文数(年均)

SCI:2200

SSCI:50

ESI 高被引论文数 230 篇

40

科研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 4个

国家级工程类技术创新平

台1个 (五年累计)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1个

标志性成

国家级科技奖励 15 项 (五年累计)

省部级人文社科成果奖励 60 项 (五年累计)

科研团队 国家级创新团队 3个 (五年累计)

知识产权

授权国际专利数量 50 项 (五年累计)

授权国内发明专利数量 2200 项 (五年累计)

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 600 项 (五年累计)

知识产权转化数量(包括许

可、转让等)100 项 (五年累计)

知识产权转化金额 3000 万元 (五年累计)

条件

保障

财务指标年收入 38-42 亿元

社会捐赠总额 1.5 亿元

资产与设

固定资产总值 130 亿元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5 亿元

其中 40 万元以上教学科研

仪器设备总值14 亿元

基本建设基建总投资 25 亿元 (五年累计)

竣工建筑面积 52 万平方米 (五年累计)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