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 epaper.cqrb.cn ·...

Post on 08-Jul-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南川木凉镇玉岩铺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整治后蓄水情况良

好。

通讯员

甘昊旻

本报讯 (记者 颜安 通讯员 盛余多)“过去愁,愁没有水灌溉庄稼;现在也愁,愁怎么利用好这些水发展产业。”11月6日,南川区木凉镇玉岩铺村村民孙久文看着刚修好不久、蓄水面积逐渐增加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下简称“小农水”),心情大好地跟前来采访的重庆日报记者开起了玩笑。

和大型水库相比,小农水规模虽不大,却贵在点多面广,便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今年,该区投资对500处小农水进行集中整治,全区新增、恢复蓄水容积139.2万立方米,恢复、新增灌溉面积1.031万亩,受益人口达2.4万余人。

孙久文是土生土长的木凉人,平日在家里种点水稻、包谷,却一直不敢大力发展产业,归根结底就因为两个字:缺水。

“木凉是把伞,四面都走水。”木凉镇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整个形状就像一把打开的大伞,但凡有点雨水,都顺着坡地流走了,一点也蓄不住,多年来,村民们吃够了缺水的苦头。

这样的窘境在今年有了转变——区里投资修建了小农水,并于9月开始蓄水,截至目前,蓄水深度达到6米,开阔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让村民们喜笑颜开,还为其起了一个极具木凉特色的名字:漱玉湖。

“能不高兴么?现在有水了,好多村民都在讨论怎么发展壮大产业。”孙久文说,他自己就打算先买个水泵,缺水的时候直接抽水灌溉农田,再承包几亩土地,种点莲藕和西瓜,等手头宽裕后开个农家乐,也尝尝乡村旅游的甜头。

水是农业的命根子。今年,南川将小农水整治列入重点工作,强力推进500处小农水整治,为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促进农旅融合、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

重要保障。在推进过程中,该区坚持实行“先建后

补”模式,一方面让村民获得劳务收入,另一方面,充分满足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议权,激发群众爱护水利设施和参与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村民不仅自愿投工投劳,还主动无偿

让地、不计青苗补偿、积极协商解决矛盾纠纷,避免了过去招投标建设中,施工方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目前,该区小农水整治工作已经全部完成,500处小农水全部运行正常,蓄水情况良好,全区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万余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南川区水务局水利科科长吴竹川说,他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利用整治好的小农水开发乡村旅游,真正把水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不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南川集中整治500处小农水恢复及新增灌面1万余亩

本报讯 (记者 夏婧)“演员们最大的梦想是把最好的表演带给大家,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啊?”11月7日,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的操场上开展了一台特殊的杂技表演——台下,放置着12块鲜红的展板;台上,演员们不仅表演了杂技,还与师生频繁互动,“中国梦”“文化自信”等成了其中的关键词。这正是由重庆杂技艺术团打造的以

“喜庆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送演出进基层活动。该活动还将开展70余场。

重庆杂技艺术团副团长汤荣华介绍,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该团把进基层演出的节目进行了重新编排,突出“喜庆十九大共筑中国梦”的主题,通过改编、新创的形式打造了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中国力量》《我的梦想——舞

流星》《励——空竹》等一批杂技精品节目,全新复排了展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杂技剧《花木兰》。同时,整台节目的主持词与串词也围绕十九大精神进行了拟稿。此外,杂技艺术团还制作了12块印有十九大报告相关内容的红色展板,在每次演出时放置于舞台两侧或台下进行宣传。

每个精彩的节目后,主持人都会不失时机地与师生们进行互动。比如,在《我的梦想——舞流星》上演前,主持人就大声询问同学们的梦想是什么,当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梦想时,主持人告诉大家,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梦想筑成了我们的中国梦,并鼓励大家奋发拼搏。

“《中国力量》融入了武术与杂技,给人一种新生的朝气;《我的梦想——舞流星》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梦想……”两江育才中学高二八班班主任谢锐在看完演出后十分激动。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此次的演出以身体语言以及对话的方式,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一种新时代的精气神,形式十分新颖。

“我们在表演这台节目时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互动。”汤荣华说,在针对工人演出时,他们会强调工匠精神,针对学生演出时则重在体现青年抱负。

据悉,接下来,重庆杂技艺术团还将携此台节目赴江北、沙坪坝、大足、潼南等区县开展70余场演出。

体现新时代的精气神

重庆杂技艺术团打造“喜庆十九大”主题演出

11

月7

日,重庆杂技艺术团打造的以﹃喜庆

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演出,在重庆

市两江育才中学举行。

记者

熊明

文体卫教中心:63907236 63907128 CQRBKJWT@163.COM 经济新闻中心:63907151 63907136 CQRBJJXW@126.COM 摄影部:63907227 63907202 CQRBSYB123@163.COM 区县农村版新闻中心:63907198 CQRBNCB@QQ.COM

4版2017 年 11 月 8 日 星期三编辑 李薇帆 美编 乔宇

参加党的十九大回到重庆后,重庆永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架子工班组长杨德兵、沙坪坝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春敏两位代表便马不停蹄地分赴我市各地,宣讲十九大精神。11月6日、7日,杨德兵、杨春敏分别来到铜梁、渝北和沙坪坝的农村院坝和社区,为基层群众带去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并感受到了大家对新时代新征程的美好憧憬。

“十九大提振了大家发展生产的信心”

铜梁区西河镇大珑村是杨德兵的老家。11月6日上午,村委会不大的院坝里,坐满了杨德兵的亲友和乡邻。“德兵,我流转土地种花椒,以前打算扩大规模,又怕政策有变不敢行动。”种植大户李金国起了头。

大珑村是铜梁最偏远的山村,这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像杨德兵一样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地块为调整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近年来,该村引进业主流转土地发展起了蔬菜、花椒产业,但大家担心政策有变,不敢放开手脚,只发展了400多亩。

杨德兵把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其中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内容作了详解,李金国豁然开朗,“这下我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听德兵你这样一说,我以土地入股村里的合作社更有底了。”村民李仲良说,村里搞花椒种植合作社,号召扩大土地入股,自己先前有些担心,现在放心了。

同样放心的还有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水果种植大户谭小川。11月7日,十九大代表杨春敏到这里宣讲十九大精神时,面对面回答了谭小川关于土地承包政策的提问,让他吃了“定心丸”。三年前,谭小川在该镇梁滩桥村流转了110亩土地种植葡萄、草莓,现在,水果种植初具规模,谭小川还以此为依托,发展起乡村采摘游。“农业产业投资大,见效周期长,过去,我真担心

土地承包到期后被收回。”谭小川表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土地承包政策,提振了大家发展生产的信心。”

“生态环境好了,我想多活几年享享福”

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杨春敏向当地群众讲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意味着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

“党的政策恁个好,环境也好了,听你这一说,还会更好,我就想多活些年头,好享享福哟!”听了杨春敏的宣讲,81岁的保农村村民傅国昌笑得合不拢嘴。老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现在村里通了公路,还修了污水管网,垃圾实行统一清运,处处干净整洁,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差。不久前,当地还添置了公共健身器材,茶余饭后,他又多了个好去处。

11月7日,杨德兵在渝北区双凤桥街道长翔社区宣讲后,社区副主任陈永利

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社区今后开展该项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由于该社区内小摊贩较多,环境整治问题一直是日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每月都会收到相关问题的投诉,“我们反复上门做工作,说服餐饮摊位安装抽油烟机,并负责自己门店周围的清洁卫生,现在,此类投诉大幅度下降。”陈永利说,伴随着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及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进入攻坚阶段,相信社区的人居环境会越来越好。

“北京来的好消息让我们更有信心了”

两天来,杨德兵、杨春敏两位代表奔走在基层,在传递党的十九大好消息同时,感受到了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前所未有的信心。

“听了杨代表的宣讲,我们拟定了村里未来的发展方案。”铜梁区西河镇大珑村党

支部书记王绍国说,下一步,该村将采取村集体和业主共同投资、村民土地入股等方式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花椒和蔬菜产业,把村里的电商平台运作起来,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实现集体、业主和村民三赢。

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某酒店的管理者李丽艳说,听了杨德兵代表的宣讲后,她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在酒店运营中也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关注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了解各种新型的经营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更好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意味着以后乡下娃也能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保农村村民周川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这让他非常振奋,“听到代表从北京带回的这些好消息,我对未来更有信心了,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我们将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十九大代表杨德兵、杨春敏宣讲中的那些回声

本报记者 王亚同 左黎韵 王濛昀本报讯 (记者 李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开启新

征程,你们将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共享者和幸福者,你们不为这样的祖国骄傲吗?”11月7日下午,在重庆科技学院十九大精神宣讲现场,十九大代表,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赵为粮给大学城片区高校的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赵为粮分别从“坚信伟大的思想,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紧跟英明的领袖,用四个自信鼓起前进的风帆;实现伟大的梦想,用奋斗的青春书写绚丽人生”三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深入全面生动的宣讲和阐释。

在两个多小时的宣讲中,大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并将重要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

最后,赵为粮鼓励大学生们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坚定信念,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要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中保持勤于求学笃实定力,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我期待大学生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席话让现场学生激动不已。“我打算报名参加选调生考试,到基层去为群众做点实事。”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环境设计2014级学生罗迪说道。

“听得我热血澎湃,太激动了。”该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海洋油气工程2014级学生欧焱鑫说,希望能参与新能源建设,为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九大代表赵为粮进高校宣讲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同 实习生 张潇予)11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在北碚童家溪镇采访时了解到,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该镇针对年轻人的阅读习惯,用全额购书补贴等方式,开展“你学习我买单”活动,鼓励年轻人学习十九大精神。

童家溪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辖区开展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活动,并特别针对年轻人,用全额购书补贴等方式,鼓励他们在网上购买权威的十九大学习书籍。社区居民用手机在APP上购买十九大精神相关的电子书后,可凭借购买记录到村(社区)登记,即可获得等额的购书费用返还。“我们准备了近2万元予以补贴,力争辐射全镇所有年轻人。”童家溪镇相关负责人说。

“手机里有了十九大报告电子版,随时随地都可以看。”重煤小区 32岁的居民梁亚琪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自己因为带孩子,平时时间比较零碎,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集中学习十九大精神,“我用补贴买了十九大报告电子书,空闲时就看看,了解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

如今,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来,童家溪镇还建起全镇中青年群众联系群,宣传推荐下载电子书,交流学习心得。

“随着党的十九大相关学习辅导读物电子书陆续上架,我们还会以‘大礼包’的形式打捆购买发放。”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童家溪镇将通过组织开展知识问答竞赛、赠送购书券等形式,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定期开展抽查检验学习效果。

你学习我买单北碚童家溪镇鼓励年轻人学习

十九大精神

11月7日,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马山垭社区,志愿者指导居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与十九大精神相关的电子书。 特约摄影 秦廷富

本报讯 (记者 陈波)11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活动,该局将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城镇社区开展400余场宣讲活动。

按照市委要求,近期将在全市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六进”宣讲活动,其中市民政局牵头“进社区”宣讲活动。

目前,该局已确定在每个区县成立“进社区”宣讲队,由区县民政局领导任队长,社科专家、宣讲骨干为队员,按照“一个单位、一个课时”的要求,深入城镇社区广泛宣讲十九大精神。同时要求每个区县的宣讲不少于10场,总数将达到400余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11月13日开始,宣讲队将分赴基层城镇社区开展宣讲。宣讲队要按照“既严谨又生动”的要求,创新宣讲的方式方法,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大众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提高宣讲针对性、实效性,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市民政局将组织精干力量

深入城镇社区开展400余场宣讲活动

杨德兵代表在铜梁区西河镇大珑村宣讲。通讯员 赵武强 摄

杨春敏代表正在给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记者 左黎韵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