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验”带他进入奇妙的化学王国epaper.yzwb.net/images/2015-12/09/b09/20151209b09_pdf.pdf ·...

Post on 17-Jan-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在教 育

线

主编:张琳 编辑:王璟

美编:赵岑 校对:承虹

教卫部教卫部::025025--9609696096 E-mailE-mail::cczzk@zzk@yangtse.yangtse.comcom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B9

周刊出版公告

星期一 生命周刊星期二 理财周刊星期三 成长周刊星期四 环球博览

扬子风尚星期五 汽车时代

扬子鉴藏星期六 电视周刊星期日 闺蜜周刊

叠B

孩子做作业一定要妈妈陪,该怎么办?烦恼:小明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

可是学习一定要妈妈陪着才能完成。如果妈妈不陪着写作业,小明写几个字就不写了。原来,从一年级开始,妈妈就陪着小明写作业,小明碰到不会的就会问妈妈,作业写好了妈妈会帮忙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就会给小明指出来,要求小明立刻改正。在妈妈的“帮忙”下,小明一、二年级的成绩非常好。但是到了三年级,小明的成绩就有些下滑了,妈妈在他的学习方面也抓得更紧了,只要发现小明做错了题,就会立刻指出来,在要求他改正的同时也会批评小明粗心和不用心。

可是,妈妈抓得越紧小明的

成绩下滑得越厉害,而且小明也开始和妈妈“对着干”,妈妈说的话也不愿意听了。最近刚刚考完了期中考试,小明的成绩已经到了班级倒数。妈妈知道了非常着急,也想过干脆不陪着写作业,可是又担心不陪孩子成绩一直倒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指导:袁芳(“陶老师热线”指导老师)

家长在小学的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时候的确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勇于解决难题、遇到不会就问、按时完成作业、自觉检查和订正作业等。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许多家长都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在

做的时候往往就做成了“包办代替”,小明妈妈就是这样的典型。

小明已经养成了不主动思考而依赖妈妈的学习习惯。现在妈妈要做的就是打破小明的旧习惯、形成新的学习习惯。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独立”,就立刻不管孩子,这是非常冒险的,因为孩子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经验,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不好的体验——“爸爸妈妈都不管我了,我一定很糟糕”,可能带来破罐子破摔的后果。

新的习惯是在旧的习惯基础上慢慢形成和改变的。小明妈妈需要注意,在陪伴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可以不断尝试询问小明

“今天要做什么作业”。如果小明

不记得,也可以提示他要做什么,最好可以准备一个本子,让小明记录每天的回家作业。在小明写作业的时候,妈妈也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如读书看报(不要玩手机),不要一直盯着小明写作业,是“陪伴”而不是“监督”。当小明遇到不会写的作业时,妈妈可以鼓励小明再读一遍题目,或者给一个线索,让小明自己学会思考。当小明可以自己记录作业或者自己思考一些题目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予一些奖励。最重要的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能始终保持耐心和陪伴,即使有时候孩子还会想要依赖和害怕困难,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但是仍要鼓励他。 杨甜子

南京一中“化学迷”全国奥赛摘金,达一本线就能上清华

“做实验”带他进入奇妙的化学王国

曾获奖项:●2013年“随园杯”南京市初中物理优秀学生

选拔赛二等奖

●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特等奖

●2014年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

●2015年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获得一等奖

●2015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暨冬令营金牌

从初三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开始,范致远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南京一中后,他甚至向化学老师打过“申请”,一个人在化学实验室里做化学实验。在近日结束的2015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暨冬令营中,痴迷于化学的范致远不负众望获得了

金牌,并获得了清华大学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一本线录取资格。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他向老师申请“单独”使用化学实验室

“你还记得初三化学课上,老师做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吗?”尽管范致远看上去有些内向,但只要和他聊起化学,他便会立刻开启“话痨模式”。“那是一次制取氧气的实验,将带火星的小火柴放入氧气瓶后,火柴竟然能神奇的复燃。”初三化学老师实验的过程,范致远都记得清清楚楚。正是那一次化学实验,将范致远成功“圈粉”。“从那时开始,我就觉得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

学习化学少不了计算,大量的习题让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但范致远却乐在其中。“如果你发现了化学的美,你自然会喜欢化学。”进入南京一中后,范致远在化学上的才华逐渐“显山露水”。

“进校后几次考试,他的化学成绩都非常突出。”发现了范致远这一枚“潜力股”后,化学老师叶方猛开始重点关注。

最让叶老师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范致远主动申请使用化学实验室的经过。“高二的某一天,范致远到我办公室来找,问我是否可以使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让他在下午自习课的时间段去做实验。”爱徒心切的叶老师宽容的答应了学生的请求。范致远算是“有备而来”,到了实验室后,他给自己开出了一张“化学实验清单”,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把这些实验都做了一遍。范致远的好学给叶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鼓励学生化学研究,只要是合理的请求,我们肯定会同意。”

4个月“攒”下200页错题集

参加本次中国化学奥林匹克

竞赛决赛之前,范致远曾和省队的伙伴们一起,在南京大学接受了化学系老师们的系统赛前培训。“那段时间的收获很大,我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也知道了查阅文献的重要性。”一头扎进化学的海洋,范致远更加“较真”,“不会的题目,我一定会想尽法子弄懂,或向老师发邮件询问,或者是自己查阅文献。慢慢的,我发现这样的自主学习能让自己在短时间里获得很大的提升。”

作为化学竞赛集训的最珍贵记录,范致远用了4个月的时间整理出了200多页的化学错题和知识点总结。原本只有数学学科才做错题集的他,懂得了“书读百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集训阶段肯定要大量做题,包括大学化学教材的习题,以及竞赛真题、模拟试卷。遇到做错的题目,我都会整理下来。写下来才忘不了。”

竞赛第一题就花了半小时来解题

范致远把喜欢钻研难题的“倔脾气”带到了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的赛场上。决赛分为笔试和实验两部分,笔试题的第一题就给了范致远一个“下马威”。“这道题要求我们画出一个物质的结构,而且给出的条件比较少,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第一题就解不出,后面的大题岂不是会更难?范致远开始和赛题较劲,花了足足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解出了第一题。然而,笔试的时间总共才4小时。第一题上就花了这么多时间来解题,会不会心慌?被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范致远回答得不假思索,“肯定不会啊,我虽然花了半个小时,但我还是解出这

道题了啊。”竞 赛 题

的难度上升后,选手们比拼的不仅是技巧,更多的是参赛解题时的心态。第一题的成功解出让范致远信心大增,理论笔试的部分也发挥的较为出色。“我的实验题做的一般,笔试题应该帮我拉了不少分。”赛后,范致远也在不断总结。

这一次的比赛不仅让范致远收获了全国化学奥赛的金牌,清华大学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范致远成功获得了清华大学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一本线录取资格。

“现在比赛结束了,我也回到班级开始上课,进入‘高考模式’。如果高考后有机会,我还是很想去清华的。”范致远说。

达人TIPS:1、学 化 学 的 兴 趣 如 何

培 养 ? 不 妨 试 着 动 手 做 做化学实验,会找到新的学习乐趣。

2、想要将化学学好,肯定要做大量的习题。尽管题目让你觉得枯燥,但还是要执着的做下去。

3、信心也很重要。不是每一个“竞赛达人”都是

“战无不胜”的“大牛”,范致远也曾彷徨过。但重拾信心后,就有机会提高。

姓名:范致远年龄:17岁学校:南京一中高三(11)班爱好:书法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