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n 3112 语文测验蓝图的制定

Post on 03-Jan-2016

1.42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蓝图

TRANSCRIPT

语文测验蓝图的制定

i. 确定测验目的ii. 制定测验大纲iii. 编制双向细目表

i. 确定测验目的

参考书籍:董蓓菲《小学语文测验原理及实施方法》、朱作仁《语文测验原理与实施法》

明确所要测验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例如: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这是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否进行实际运用,或是考查推理思考的能力。

明确测验的功能例如:选拔新生,或者将学生分班、分组;评价教学质量;诊断学习困难。

使用语言测验的目的

以语文教育为目的例如:在教学前,我们要有分班测验,据此决定学生的班次;在教学结束前,要有成绩测验,据此评定学生的班次测验内容。因此,测验和教学内容一致。

以选拔人才为目的例如:选拔人才用的水平测验。测验内容:和具体教学内容无关。

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用测验来诊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知道教师和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测验内容:只涉及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部分内容或是教学和学习的难点,或是跟特定的教学法、学习方法等有关。

ii.制定测验大纲

对象、目的和要求。

试卷结构:测验时间、测验项目、各项目要求、得分比例。

项目结构:各项目具体要求、题量、试题形式、时间、得分比例。

试题与答案界限:试题行文不得超过多少词汇量;答案要求在四个正确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还是区别一个正确答案与三个错误答案;回答问题或作文不得超过多少词或字。

附件:制定试测规格表,测试的各项具体内容以供命题人员从中抽样编制试题。

图表:小学语文测验分类表

分类 测验类型 适用范围 一般要求目的要求

难度测验 衡量能力高低

答题时间充裕;题目难度有等级差别。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要占有较大的部分。

速度测验 衡量解决问题的速度

作答时间有严格限制、使无法完成全部试题;题目难度一致。

分数解释参照标准

常规参照测验

衡量学生在某一集体中的成绩地位

目标陈述可具体,可抽象。内容范围较广,每一内容的试题很少,常用选择题。试题难度适中,要有较高的区分度。

目标参照测验

衡量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目标陈述具体;内容范围较窄,每一内容的试题很多。较少用选择题;难度不计,区分度可低。

实施时间和功能

安置性测验

衡量学习基础,为制定教学计划、分班分组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学习前基础知识和能力,选择新课程代表性样本;各试题难度不一,但总体上较低。

形成性测验

了解学生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内容包括所有的教学目标或最必要的目标;紧扣教学大纲,教材内容;配合单元目标的难度。

诊断性测验

诊断学习困难及其原因

以学生共同的学习错误为依据,内容较少;难度较低。

总结性测验

全面评定学习成绩

选择课程目标的代表性样本,题目难度分散,范围广。

iii. 编制双向细目表

- 说明编制双向细目表的要求和步骤

编制双向细目表的要求•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

知识点: 声母、韵母

拼音

声调

字母表

识字、写字读准字音

掌握字形

理解字义

纠正错别字

查字典

写字

词语理解词义

运用关联词语

掌握成语

辨析褒义词和贬义词

词语归类

词语积累词语重送

重排词序

句子缩句和扩句

造句

变换句式

理解句意

认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修改病句

修辞

点符号序

阅读划分段落大意

概括段意、层意

归纳主要内容

概括中心思想

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辨识见闻和联想

背默课文

阅读回答问题

作文作文知识

写段

写篇记叙文

应用文

此外,听说要求有:

听 低年级: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中年级: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理解内容高年级:听懂别人讲话,理解主要内容

说 低年级: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中年级: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级:能口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知识 合计识字 15

词语 14

句子 18

阅读 23

作文 25

总共 95

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的过程包括:•列要点

- 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列出 其中重点,通常是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 容作为测验重点

•定比例- 定每一类要点所应占的分数比例

例子:单元纵向设计

( 5 分为书写分)

层次

学习能力

解释 例子

一 识记 辨认或记忆所学的语文知识、规则和概念的能力

拼音字母排列顺序、默写生词、背诵课文段落等

•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

-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 B.S.Bloom)的认知领域学习水分类

说,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分为六个层次:

二 理解 掌握材料意义的能力,要求被试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或解释某些抽象的原理法则和事实

解释字词、褒贬词的归类、理解句子的含义等

三 应用 将学习过的材料用到新的和具体的情景中去

造句、变换句式、选词填空

四 分析 讲材料分解成部分已了解它的组织结构,找出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

分析文章段落层次、概括层、段的意思

五 综合 组合各个不同部分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作文

六 评价 根据一定要求对材料价值的判断能力

参考书籍:董蓓菲《小学语文测验原理及实施方法》

参考书籍:董蓓菲《小学语文测验原理及实施方法》

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也包括:

1. 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逐步提高列出,后一项要求应包含前一项要求。

2. 参照比例及本单元教学要求分配分数。

3. 将双向设计的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 内容进行再分配。

编制双向细目表的具体步骤

• 具体步骤概括如下:

一、逐条将教学知识内容填入细目表左端总行里 - 教学知识内容包括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测

验有足够的覆盖率,保证测验内容的效的。

二、对教材内容加权- 根据教学内容相对重要性或授课时数,分

配 适当的加权。加权段以百分比表示。各内容 权重之和为 100 或 100% 。

三、逐条将认知能力填入细目表的上端横行里

四、对认知能力加权- 根据语文学科知识特点,确定认知目标 的相对重要性,并分配权重。- 由于“识记”目标易与测量,在分配权 重时应避免予以过高的权数。否则会促

使学生死记硬背,预制语文能力的发 展,最后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现实。

- 在对认知目标加权时,还应注意随年级 的升高,逐步重视后面几个层次的认知

目标。

五、确定表内空格的权重系数- 从理论上讲,各空格的权重系数应

依 如下的原则确定: (教学知识内容权重) x (教学认知目标权重) 总分

能力

知识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合计

语音 2 0 6 0 0 8

识字 0 0 5 7 0 12

词语 0 0 2 7 0 15

句子 0 0 9 6 0 15

阅读 6 12 8 4 0 30

作文 0 0 0 0 20 20

合计 8 18 30 24 20 100

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 (杭州, 1986)

参考书籍:朱作仁《语文测验原理与实施法》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