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城 探究 - ycwb.ycnews.cnycwb.ycnews.cn/ycwb/20200107/html/7b33b9be04bfb49d... ·...

Post on 14-Jul-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责任编辑:龙青云 编辑:章芸芸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登瀛·范公堤

盐城是全国城市中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由古之盐渎到现在盐城,由昔日的“瓜坨村”变成一个沿海大城市。是海,演奏了一曲沧桑淮盐之歌。是盐,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南宋学者王应麟在其《通鉴地理》中说,盐城在唐之前还是“海中之洲,长百六十里,洲上有盐亭百二十三”。因濒临黄海,距今5000多年前先祖在这里煮海为盐,生活繁衍,最早成为海边一个村落,时名叫“瓜坨村”。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回望5000多年前的一个村落让人思绪澎湃。瓜坨村的“坨”字,从字形上看,是“土”与“它”联系起来,其寓意表示坨形摆放的长土岗堆成团,本义为海中沙洲。“瓜坨村”顾名思义就是海中像瓜状的一片沙洲。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随后开始建城。那些见证朝代更迭的青砖墙,饱含战乱创伤的巷道,见证风云变幻的一代一代盐民,似乎都在诉说历史的昨天,仿佛又是在翻阅一本旧时光的线装本。

历史就是一本教科书,而土地、村落犹如一部巨大的史籍,被先民一页一页翻开,盐城古文明像绚丽的史诗展现在世人面前。按照当时地域特点,“瓜坨村”属淮夷地,是淮夷地的一个小村落。史书记载,盐城,周以前为淮夷地,淮是指淮河一带,夷指夷族,是生活在祖国东方的一个远古部族,相传其祖先是伏羲氏。根据考古学者的研究,淮夷族的活动区域在江苏北部,分布在淮阴、盐城、连云港等地区。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记忆,一座城墙不能没有点点印记。村落虽早,城墙虽土、盐粒虽小,但它总是一种历史存在。掩卷而思,宋代这里不仅产盐,沿海渔业和堰内农业也较发达。曾有“走千上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谚。宋史、元史的地理志于盐城皆注“上”字,以示富饶。盐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又是一种食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希望和生命的源泉。据考古推断,秦汉之际,今盐城城址处,已驻有盐铁官署,并有不少富商大贾及盐民居住,为经济兴旺之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权的建立,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盐渎即盐水之意,晶莹洁白的淮盐是大海之子,盐民之根,滩涂之魂。盐城也由盐孕育,因盐建县,自盐起步。《盐城市建设志》和《盐城县志》文中均有详细记载。唐以前,盐城久无城邑,盐城于公元前119年置县设城,地处海边,渔樵两便,这些得天独厚的临海地理位置和日渐繁荣的淮盐生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东汉熹平元年成为县治,始筑土城,西狭(指瓢梗)东阔,状如葫芦瓢,取瓢浮于水,有不被淹没之意。可见当时的县令对这个城的规划确实高人一筹。东晋义熙七年盐城在原基础上又一次修建土城,后由于历经战争烽火的摧残,土城时兴时废,时建时毁。明永乐十六年为防御倭寇骚扰,将原土城改建为砖城。因城池似瓢形,故又称瓢城。砖城筑成时,辟东、西、北3门,东名朝阳门,西名安泰门,北名拱斗门。各门都建了双重檐城

楼 5 间及月城,并有水门 2 处,窝铺 28座。明万历七年,广东南海人杨瑞云任盐城知县时,发现城内东南隅居民集中,生活诸多不便,遂增开南门,名迎薰门。南门正对文庙,上建楼阁3间。城楼上有一匾额,曰:“淮扬一览”。其字端庄大气,洒脱飘然。南门其建筑雄伟壮丽,为其他城门所不及,人们也称“杨楼”(其意是杨瑞云建造的)。杨楼建造之后,既方便了百姓生活,又为古盐城增添了一景——杨楼翠霭。南门杨楼,城内有市河,城外即南串场河,沿河通植杨柳,绿影迷离,形成烟水苍茫的气象。故康熙《淮安府志》称之为杨楼翠霭,谓浮云烟霭,佳气氛圣。在杨楼远眺,境界幽暇,故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934年,在西门和南门中间,增开新西门。抗日战争初期,盐城屡遭日机轰炸。为便于疏散人员,民国县政府通知各区派工,于1939年4月拆除城墙。回忆这段土墙、砖墙的历史风云令人感慨万千。

大海对盐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繁荣财富之际,亦侵袭着这片土地,唐及五代期间,海平面略有上涨,盐城先民构筑了古海堤,城池也筑成瓢状,这也是最早盐城城池的名字——瓢城。

“瓢”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一般是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的,也有用木头挖成的。从另一种词意上解释,瓢有浮在水上,不沉之意。取“瓢”之意,这也是当年先民的一种不忘初心的意愿,更是千万盐民对福祉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千百年来,瓢城之城门,濠河、城墙、寺庙、祠堂等古建筑文物,大都毁于战火,而古盐城城厢图一直留在人们心中,显得神奇与古老。这份珍贵的历史史料记载了千年盐渎地域演变的记忆,记载了昔日的繁华与喧嚣,记载了古瓢城的前世今生,更记载了因盐而兴的海盐文化的沧海巨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走过风雨,跨过春秋。黄海的涛声涌动着沿海开发的大潮,百里海岸绘就了缤纷的画卷,盐城从一个落后的苏北小城发展成沿海新兴城市。回望历史可谓日新月异,城市规模和面貌与古城厢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一座沿海大城市的雏形如同一座丰碑屹立在苏北平原,黄海之滨。时下游走在古瓢城四周,高楼林立,美景如画,人们由衷发出了赞叹。闲暇之时,人们却难以忘怀“瓢城”的沧桑岁月和历史,难忘

“瓢城”的真实内涵与寓意。愿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更美丽,一个新

“瓢城”的明天更灿烂。

﹃﹃瓢城瓢城﹄﹄探究探究

大丰海边原住民生活北宋天圣六年,捍海堰(范公堤)建

成。在这之前,大丰除西部沿线外,全境大部分一片汪洋。捍海堰筑成之后,由于黄河、长江、淮河泥沙冲积,海势东迁,遂由西而东日渐成陆,始有渔民、盐民陆续定居。

到了清代,海势东迁,原住民居住点在西团南北沿线,他们大都是西乡(兴化、盐城)人。到了民国时期,原住民大都在斗龙港、王港一带以取鱼为生。

民国初年到上世纪60年代,大丰海边有王家舍、夏家舍、陈家舍,这些舍子是渔民跑滩的住所。渔民们用沙土垒起挡潮墩子,舍子就建在沙滩的墩子上。王家舍约一亩多地大,高出滩面4米多,墩子四周长着芦苇、茅草,这些植物是渔民从滩涂草荡移植过来的,用来抵御海潮冲击和侵蚀墩子的。

每个墩子上都有一个直径四五米大的水塘,用来储存雨水,供渔民日常生活用水。墩子上的舍子都是垡子墙、草盖顶,

“人字”形屋面、屋面用毛竹、绳网加固,四周有拉桩,以防大风。

每到涨潮时,海水滚滚而来,汹涌澎湃,不一会,墩子四周被海水包围,墩子高出水面,像一座孤岛。

小木船也是渔民居住的家。一般小木船长不过4米,宽2米多,落潮时停泊在沙滩上,涨潮时漂在海上。

渔民一天只吃一顿或两顿,以粗杂粮为主,蔬菜以盐蒿、青蔬为主,鱼虾成了渔家的家常菜肴。

海边渔民的生产方式和工具很落后。所有渔船都是木质帆船,罗盘定向。渔民下海往往凭经验,看星座、观天气、辨潮汐。海上风大浪急,天气变化无常,又没有通信设施,取捕风险大,渔民生命安全毫无保障,海难事故时有发生。

海边渔民取鱼方式多种多样。张簏子,用芦柴棒或竹片编成圆笼子,放在海滩上,利用潮涨潮落的时差,潮退尽了去倒簏子。有的渔民也到海外沙滩上张簏子,虽然产量多了,但是要交纳船租。

打涨。涨潮时,渔民们站在沙滩的海水中,由东向西,在潮头上撒网(又称打圈网)捕鱼,俗称“打涨”。还有的渔民站在沙滩上,在盛有海水的港汊边撒网捕鱼。在海滩上,大都是男人撒网,女人捡鱼。捡鱼的女人腰系青布围裙,头戴花色头巾,拎着鱼篓,紧跟在男人后面。撒网渔民为了便于撒网,只穿一件短裤,或不穿短裤,围一块方布,撒网时还唱着拉网小调:头顶太阳晒哟,天空海鸟叫哟,海里大鱼跃哟,一网撒下满网跳哟……

然而,渔民们虽然天天劳动,还是年年贫苦。新中国成立后,渔民翻身得解放。

老渔民张志礼,今年88岁,虽是耄耋老人,却脸色红润,精神矍铄。他年轻时常在海边跑滩,常住王家舍。他老了,多年不下海捕鱼了,可是故乡那片寄托着他少年心事的海,始终在他的心头潮涨潮落。他说,海鲜味美,但出海不易。穷苦的渔民手摇小木船,迎着风浪,在浩瀚的大海里漂流。看天,观风,听涛,凭经验,靠侥幸去捕捞。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海边,正逢涨潮。在金黄色的海面上,漂浮着一艘艘渔船,远看像一片片叶子。夕阳下的海滩,黄海波光,滩涂翠色,渔歌唱晚,景色迷人,使我流连忘返……

A08

车悠悠

大丰大丰//

戴文华

戴文华

风海钩沉

市区市区//

宋本竞

宋本竞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