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全球化及區域結盟 -...

Post on 05-Sep-2019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第六章 全球化及區域結盟

第一節 全球化與在地化

第二節 全球化下的地方發展

第三節 區域結盟

學習目標

能了解全球化的意義

能了解在地化的意義

能了解區域結盟的成因

能了解區域結盟的影響

能了解全球化對地方經濟的影響

能了解發展地方特色的必要性及作法

利用個案辨識區域結盟及地方發展兩 者際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第一節 全球化與在地化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

•全球化的緣起

•全球化世界的特徵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關係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

1.全球化的意義:

(1)1985 年由經濟學家率先提出,用以形容1960

年代起國際經濟的巨大變化。

(2)範疇:

此變化屬於國際貿易。

涉及跨國企業的全球化管理,以及他們在

世界各地生產、行銷及跨國營運的狀況。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

1.全球化的意義:

(3)影響範圍:

全球化觸及各個面向,包括社會、政治、經

濟、文化等,影響範圍遍及世界各地。

例如:國際組織、速食飲食文化、NBA籃球

賽。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

(4)呈現方式:透過社區行動與社群主體呈現「地

域性」特色。

(1)意義:根植於血緣或地緣的關係,鄉土人情味

濃厚。

(2)核心價值:宗族、宗教、集體記憶與認同。

(3)空間尺度:社區、區域或國家。

2.在地化的意義: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

嘉義縣新港鄉媽祖遶境。媽祖出巡的民俗活動,已成為臺灣重要的地方文化活動。

臺南市鹽水區蜂炮。當地居民在元宵節用蜂炮架設炮城,蜂炮齊發場面壯觀,為著名的民俗節慶活動。

全球化的緣起

•過去全球化的規模較小、速度較慢

全球化的緣起

•近年來全球化較過去規模更大且速度更快

1.交通革新:

(1)十九世紀中葉後:

火車、汽船、電報相繼問世國際間往來的

管道大為暢通加快全球化的進行。

(2)二十世紀末:

航空、衛星、網路等技術革新通訊往來零

時差時空壓縮加速全球化。

全球化的緣起

2.跨國企業擴張

•近年來全球化較過去規模更大且速度更快

保持競爭力和追求最大商業利益

企業降低成本、擴展市場

資金、勞工、技術、產品和服務等項目跨越國界

全球化的進行

全球化世界的特徵

1.全球依賴加強

(1)世界各地之間的資金、技術、人力、原料

等生產要素超越國家或區域界線,向全球

擴散與交流。

(2)國際或區域之間產生強烈的牽制與依賴的

關係。

2011 年泰國曼谷淹水

2011 年11 月泰國水

患,許多工廠無法正

常生產,但其在國際

分工中的生產環節占

有一定比例,故影響

擴及全球

圖 6-3 2011 年 10 月泰國水災對全球日系車廠與硬碟供應的影響

汽車零件中斷供應,影響

到部分日系車廠的生產線;

硬碟供應商生產線停擺,

衝擊全球電腦供應鏈

全球化世界的特徵

2.去領域化現象

(1)國家界線模糊

(2)跨越國際的貿易組織成立

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東南亞國協(ASEAN) 。

時空收斂→區域間的距離限制降低。

國際之間往來密集、便利。

降低貿易障礙→資金與產品在全球自由流動。

全球化世界的特徵

3.全球意識形成

(2) 地球村的理想:

充分尊重差異的同時,努力形成人類共同

的認識、價值和實踐。

培養個人的國際觀和國際視野。

(1) 全球化強化了「地球村」的概念:

強調超越階級、民族、國家界限的意識。

名詞充電-地球村

1960 年代,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可盧漢

(Marshall McLuhan)在《傳播研究》一書中提

出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他指出:

「地球猶如一個村莊,世界各國文化在全球化市

場的基礎上,正在經歷巨大的轉型,這種轉型既

表現在各國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上,也表現在傳播

技術之上。」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關係

•以麥當勞為例:

(1)麥當勞分店遍布

世界,漢堡為大

眾普遍接受。

(2)因應當地文化和

消費習慣,推出

具有地方特色的

漢堡。

1.全球在地化:全球化過程中,須要重視地方特色的融入 。

照片 6-6 印度素食漢堡。印度許多人因信仰而吃素或不吃牛肉和豬肉,故印度 麥當勞提供素食漢堡。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關係

2.在地全球化:在全球化過程中,將原屬於地方

特質的事物,推廣到全球,並被普遍接受。

(1)臺灣原住民音樂為奧運會的主題音樂,流傳

到世界各地→突顯地方文化的內涵,並與全

球文化交融。

(2)中國菜、泰國菜被推廣到世界各地→在地飲

食文化的全球化。

圖 6-4 泰國料理在臺灣。臺灣的泰國料理除了保有泰國菜的酸辣特色之外,還加入一些在地的口味和創意,例如:月亮蝦餅在臺灣的作法就不同。泰國的蝦餅,是直接將蝦漿做成丸子後油炸;臺灣的蝦餅,則用春捲皮上下包住蝦漿,做成圓形扁平狀,油炸後表皮酥脆,切片前為金黃的圓餅,故稱為「月亮蝦餅」。

以泰國菜為例

「Thai Select」是泰國政府在全球推動的泰國餐廳

認證制度(照片 6-7)。在政府的推動下,泰國料理成

為國家計畫性輸出的產業,經由泰國 商務部的輔導,泰

國食品業者開始生產泰國餐廳需要的食材,成功拓展更

大的商機。泰國料理風行全球,塑造了泰國國家品牌形

象,是「在地全球化」的極佳範例(照片 6-8)。但換

個角度看,泰國料理推廣到其他國家時,使用當地食材,

並調整口味配合在地飲食習慣,則是「全球在地化」的

調適。

延伸學習-全球化的範例

照片 6-7 「泰精選」(Thai

Select)

照片 6 - 8 臺南市 新泰城餐廳

2008 年亦入選泰精選。

延伸學習-全球化的範例

以印度電影為例

發源於美國的電影文化,在印度蓬勃發展,印度

電影經過在地化洗禮,通常在劇情中穿插歌舞表演,

亟具地方特色,看電影是一種全民休閒活動,可以到

豪華電影院(照片 6-9)也可以在鄉間的帳篷電影院

(照片 6-10)。位於印度 孟買的寶萊塢(Bollywood)

所生產的電影,在較不接受美式文化的伊斯蘭國家開

拓市場,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居全球第一。

照片 6-9 印度豪華電影院 照片 6-10 印度帳篷電影院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關係

3.對立和諧:

(1)全球化不完全是強勢的主流文化將世界各地

的特色同質化,地方文化在全球化過程中依

舊可以保存下來。

(2)尊重在地文化及弱勢群體,全球化與在地化

的關係應是可以和諧互動。

學生活動6-1 美式速食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在 1955 年,世界第一家麥當勞由創始人 Ray A.

Kroc 在美國芝加哥開店,目前已擴展成全球最大

的速食餐飲連鎖品牌,在全世界 119 個國家開設

33,500 多家餐廳。1984年1月28 日,臺灣第一家

麥當勞在臺北市民生東路開幕,開啟臺灣 美式速

食餐飲的新頁。麥當勞可說是全球化的典型範例,

但在其發展過程也面臨許多在地調適的問題。請蒐

集資料並回答下列問題:

1. 在全球展店的過程中不免發

生與在地文化衝突的事件,

其中2001年5月印度新德里的

麥當勞被抗議民眾包圍,原

因是麥當勞製作炸薯條的食

用油中含有牛肉調味成分。

請從宗教信仰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為何?此外,印度全

國大約有140萬穆斯林,想想

看印度的麥當勞還有哪種食

物不會販售?

學生活動6-1 美式速食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照片 6-11 印度 麥當勞與店內標示不販售產品告示牌。

答:

(1)因為印度教視牛為神靈,故印度教教徒不吃牛肉,而印度的印度教徒占總人口83%,故印度麥當勞不販賣牛肉製品。

(2)豬肉製品。印度有部分民眾信仰伊斯蘭教,而穆斯林不吃豬肉。

學生活動6-1 美式速食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2.臺灣 麥當勞秉持「全球品牌在地經營」的精神,已

經有 6 成食材採購自臺灣,例如:雲林 新湖合作農

場的萵苣、石安牧場的雞蛋、碁富食品的肉品等,

使用在地農產,照顧了在地農民的生活也關注到碳

足跡的議題。2007年,麥當勞設立臺灣首座,全球

第 269 座的「麥當勞叔叔兒童之家」,每年為遠地

就醫兒童及家庭提供免費住宿服務,並推動社會公

益活動回饋社會,這種在地調適稱為什麼?

答:全球在地化。

學生活動6-1 美式速食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3.請說明使用在地食材的好處有哪些?

答:使用在地食材不但降低運輸成本,還能節能減碳,並且增加當地農民收入與就業機會,避免全球化對地方產業的衝擊。

學生活動6-1 美式速食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4.想想看除了麥當勞之外,還有哪些全球在地化的例子?

學生活動6-1 美式速食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答:(1)星巴克中秋節推出月餅,近年也推出茶飲。 (2)摩斯漢堡結合西方速食與東方米食推出米漢

堡。以臺灣的摩斯漢堡為例,推動使用在地食 材、食材生產履歷、農民契作三合一策略,漢 堡裡夾的洋蔥、萵苣,是臺灣農夫契作的蔬 菜,沒有大量進口貨,符合健康、環保(低碳食 物)概念,還照顧了在地農民,是西式速食成功 在地化的範例。

(3)部分歐美系保養品公司在熱帶或亞洲地區推出 美白產品。

第二節 全球化下的地方發展

•全球化對地方經濟 的影響

•全球化下的地方發 展策略

全球化對地方經濟影響

1.區域差異與貧富差距擴大

(1)經濟體系重組:

西方企業將製造業轉移到工資低廉的地區

→新興工業國家納入世界分工體系。

(2)貧富差距擴大:

未納入世界分工體系的地區,人民所得相對較低→區域間的貧富差距擴大。

已開發國家非技術勞工失業嚴重→社會問題。

全球化對地方經濟影響

1.區域差異與貧富差距擴大

照片 6-12 2011 年臺北市反貧困五一大遊行。全球化之下許多工廠外移,使工作機會減少、貧富差距擴大,勞工走上街頭訴求自己的權益。

全球化對地方經濟影響

2.民眾消費行為改變

(1)原因:主流媒體

掌控資訊,傳播強

勢西方文化。

(2)影響:地方性的

商品式微,衝擊地

方的經濟發展。 照片 6-13 知名高爾夫球運動員—

曾雅妮。其身上衣物為 Lacoste

贊助,且其衣、帽也貼其他贊助廠商的品牌或標誌。

全球化對地方經濟影響

2.民眾消費行為改變

全球化下的地方發展策略

1.企業策略

(1)技術創新、關鍵零組件研發。

擴大生產規模。

品牌行銷。

(2)進行有效的產業整合和全球運籌。

(3)實例:宏碁、華碩、宏達電。

全球化下的地方發展策略

2.政府政策

(1)許多國家透過政策和法規保護地方發展或民

眾權益。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要求當地的

外國企業必須成立工會,保障勞工權益。

(2)地方政府希望跨國企業的投資應與當地的經

濟和文化結合,兼顧地方發展需求。

全球化下的地方發展策略

3.地方認同

為維護在地特

色,應凝聚地

方認同感,甚

至推廣在地文

化成為全球化

的一環。 照片 6-14 雲門舞集演出「屋漏痕」。林懷民先生創作「屋漏痕」緣起於唐朝書法大師顏真卿,言其書法曰:「何如屋漏痕?」。故此作品以舞者肢體呈現水墨流動,蘊含東方文化與思想。雲門從臺灣出發,卻能在世界舞臺發光。

第三節 區域結盟

•區域結盟的成因

•區域結盟的影響

•個案:東南亞國協

第三節 區域結盟

延伸學習-經濟結盟的方式 擴大經濟規模、增強經濟競爭力是經濟結盟的主要目的,目前國際間的經濟結盟大概有下列五種方式,由第一種至第五種,國家之間的經濟整合程度愈來愈高。

1.優惠性貿易協定(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PTA):參與協定的國家,對其他國家提供某些特定 產品的貿易優惠。

2.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FTA):參與自由貿易區的會員國,廢除彼此間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對於非會員國則仍維持各自的關稅制度及貿易限制措施,沒有統一的對外關稅及貿易制度,如臺灣2010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2013年簽署的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和臺新經濟夥伴協議(ASTEP)。

3.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CU):在關稅同盟內,各會員國除了彼此廢除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外,對於區域外之非會員國,亦採取共同之對外關稅。

4.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共同市場是在關稅同盟的基礎上,結盟國進一步開放,讓勞力、資本、人員等生產要素可以在同盟區域內自由移動。

5.經濟同盟(Economic Union):經濟同盟是最終的經濟統合型態,除了具有共同市場的特性外,會員國之間彼此協調,制訂共同的經濟與貨幣政策。歐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接近經濟同盟理念的例子,但因歐元尚未通行於所有歐盟成員國,所以不全然屬於經濟同盟。

延伸學習-經濟結盟的方式

區域結盟的成因

1.規模經濟、提升競爭力

爭取投資和貿易機會,並提升國際影響力

區域整體的市場和生產力等經濟規模大增

透過結盟的方式集結力量

單一國家在國際經濟上的影響力有限

區域結盟的成因

2.內部互惠、強化合作

(1)區域結盟帶有保護主義色彩,是種排他性組織。

(2)結盟國家彼此在經濟、政治等層面的互惠

利於區域內經貿發展。

(3)例子: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於1994年生效,

美國、墨西哥1993年至2013年的貿易額成長 451

%。

區域結盟的成因

2.內部互惠、強化合作

圖 6-7 1993 ~ 2013年美國與墨西哥貿易成長統計圖。其中2001~ 2009 年間因國際金融情勢不明朗而有起伏。(資料來源:墨西哥 經濟部)

區域結盟的成因

3.擴大連結、避免邊緣化

(1)原因:透過結盟強化與周圍其他國家的連

結,部分國家得以避免被邊緣化。

(2)例子:

澳洲促成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立加強與

亞洲國家的合作。

臺灣為因應10+1、10+3,與中國大陸簽署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區域結盟的成因

3.擴大連結、避免邊緣化

照片 6-15 APEC 非正式領袖會議。2008年祕魯;2011年美國。與會領袖早期有穿主辦國傳統服裝合照的慣例,但近兩年已取消。

延伸學習-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APEC 成立於1989 年,是一個由亞 太地區 21 個

獨立經濟體所組成之論壇,為「開放性區域主義」的

經濟合作,各成員間之貿易自由化協議都適用於其他

非成員。目的在於促成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便捷化

或技術合作。APEC 成員經濟體,亞洲地區包含日本、

韓國、中國大陸、中國 香港、中華 臺北、菲律賓、

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及汶萊;大洋

洲包括澳洲、紐西蘭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美洲包括美

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祕魯;俄羅斯。

圖 6-8 APEC 會員國分布圖

延伸學習-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延伸學習-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

前身為新加坡、紐西蘭、汶萊及智利於2005年所簽署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TPSEP,或稱P4)。2008年美國加入後,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至 2013年底,成員國已達12國,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祕魯、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越南、日本、澳洲、紐西蘭,人口約8億人,GDP 達27.56 兆美元,約占全球 GDP的38%,將成為極具影響力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目的在消除商品和服務貿易關稅及非關稅壁壘,除了強調市場開放之外,也強調各成員國法規的調整與制度的接軌。

延伸學習-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

2010年6月29日第五次江、陳會於重慶舉行,正

式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協議簽署後臺灣

與中國大陸間部分貨品將享有關稅優惠,且對廠

商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將較為周全,有助於提升臺

商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力,也開放中國大陸資金投

資臺灣部分產業。此外,因兩岸間的經濟合作,

將吸引歐、美、日等國企業選擇臺灣作為進入中

國大陸市場之門戶,而外資投入將有助於臺灣整

體經濟的發展。 照片 6-16 第五次江、陳會

區域結盟的影響

(1)成員國利用各自的優勢分工合作提升區域對外的競爭力,帶動各國經濟發展。

1.區域內國家經濟整合與轉型

•以愛爾蘭為例,採用低稅率政策成功吸引外國企業投資,成為非歐盟會員國進入歐盟的跳板,帶動1990年代開始的經濟成長。

照片 6-17 愛爾蘭美商英特爾(Intel)公司分廠。除了Intel,當地也吸引其他世界大廠進駐於此,如惠普(hp)等。

圖 6-9 1980 ~ 2013 年愛爾蘭的經濟成長率。愛爾蘭加入歐盟後,吸引大量外資,經濟大幅成長,但 2008 年遇金融海嘯襲擊,外資撤出使愛爾蘭經濟重挫。

區域結盟的影響

1.區域內國家經濟整合與轉型

(2)會員國調整金融制度或貿易保護措施,以利

自由貿易的進行→帶動各國的經濟轉型。

‧實例:東歐加入歐盟時,放棄計畫經濟改

行自由經濟。

區域結盟的影響

(1)會員國間互助互惠關聯加強。

2.結盟國間關聯加強

(2)經濟自主性降低遇到經濟危機時,受制

於結盟的約制,應變彈性變小且易受牽連。

‧實例:2011年的歐債危機。

照片 6-18 2011 年希臘 雅典的抗議遊行。因希臘為度過債務危機而實施緊縮政策。

照片 6-19 2012 年於比利時 布魯塞爾舉行的歐元國家會議。為解決歐債問題,歐元成員國開會討論因應方案與決議。

區域結盟的影響

(1)對內貿易互動增強

3.區域經濟板塊形成貿易壁壘

(2)對外形成貿易壁壘

→區域內資金和貨物流通增加。

→不利於其他非會員國。

區域結盟的影響

4.區域內國家的競爭與合作

合作意願高

歐盟、北美洲

產業發展層次不同的國家,即產業互補性高的國家,較容易進行產業分工,透過合作創造利益,發展出互利互賴的關係

競爭性高

東亞國家

區域內國家從事的產業重疊性高,則經濟發展的競爭就會較明顯

個案:東南亞國協

時間 名稱 目的 會員國

1967年

冷戰後

東南亞公約組織

東南亞國協

圍堵北方共產黨勢力

文化、經濟、旅遊及科技等領域合作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

5國+越南、緬甸、汶萊、柬埔寨、寮國

個案:東南亞國協

1.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相互合作

東協會員國之間,大部分產品都已享有進出口零關稅的待遇與投資優惠區域內經濟發展穩定成長,會員國間經 濟發展差異縮小

彼此競爭

各國發展的條件及產業結構皆較為雷同,各國間產業雷同性高,互補性較低,彼此間的競爭大

個案:東南亞國協

1.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以越南和泰國為例:

(1)競爭:自然環境相近、大量廉價勞工

→投資國家幾乎重疊。

(2)合作:外資在泰國偏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工

業,在越南設廠等級較低

→分工體系。

個案:東南亞國協

2.積極發展次經濟合作區

目的:改善基本設施

與中國大陸市場接軌。

組成國家:中南半島

5國+中國大陸。

項目:交通、能源、

旅遊、電訊、貿易、

投資、人力。

(1)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區

圖 6-10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區走廊示意圖。

個案:東南亞國協

(2)泛亞鐵路

目的:加強各國合作關

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經過國家:新加坡、馬來西

亞、泰國、越南、柬埔寨、

寮國、緬甸、中國大陸。

起迄:新加坡-中國昆明。

2.積極發展次經濟合作區

圖 6-11 2014 年 5 月泛亞鐵路示意圖

學生活動6-2 各國競相簽訂FTA的東協十國

東協十國拆開來看各國經濟力有限,但合

起來GDP 達2.15 兆美元(2011年),對全球

經濟有一定的影響力,且東協各國完成經濟整

合後,將成為僅次於歐盟的全球第二大單一市

場,因此許多國家紛紛與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如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等

國。請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問題:

1.根據國貿局的統計,韓國與東協2007年簽訂自

由貿易協定後,韓國對東協的貿易成長率從

16.6%上升到24%;臺灣對東協的貿易成長率

則從20.1%下降到11.8%。請由臺灣與韓國的

產業結構及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的效應,說明貿

易成長率的消長。

學生活動6-2 各國競相簽訂FTA的東協十國

答:簽訂FTA除了許多經濟合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

關稅降低,締約國雙方通常會加強經貿關係。相

對地,未簽訂 FTA的國家稅率較高,對經貿關係

則會有負面的影響。故從國貿局的統計數據可以

看到,韓國與東協簽訂FTA後,韓國對東協貿易

成長,而臺灣對東協的貿易衰退。另外,由於臺

灣與韓國的產業結構相近,70%的出口產品重疊

,韓國與東協簽訂FTA後,關稅較臺灣低了6~10

%左右,讓臺商嚴重喪失競爭力。

學生活動6-2 各國競相簽訂FTA的東協十國

2.2010 年「東協+1」正式上路,區域內 90 %的產品接近零關稅,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成形。中國大陸積極強化與東協的關係,以緬甸為例,2010 年的 FDI (外國直接投資)總金額約 199.9 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有 82.7 億美元,占 FDI 總額的 41.4 %,這些投資多半投入油管、鐵路、公路、港口、水壩、電力等基礎建設,其中已於2013 年 6 月完成的「中緬油氣管道」(圖 6-12)尤其受到重視。請由地理位置與能源運輸說明「中緬油氣管道」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6-2 各國競相簽訂FTA的東協十國

圖 6-12 中 緬天然氣與石油管道示意圖

答:「中緬油氣管道」長約 2,380 公里,將每天向中國大陸輸送 40 萬桶來自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原油,以及緬甸近海的天然氣,是繼中亞天然氣管道、中 俄原油管道之後,中國大陸第三條主要油氣進口通道。目前中國大陸進口的石油中,大約 80 %都來自中東和非洲,而這些石油的運輸都要通過狹長的麻六甲海峽,不但路途遙遠且有海盜猖獗的安全問題。故油輪從緬甸港口經油管輸送石油、天然氣,直接由印度洋進入中國大陸,可以節省運費及解決海盜猖獗問題。

學生活動6-2 各國競相簽訂FTA的東協十國

參考影片 •東南亞國協簡介(英文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n6v_B_tCnY&index=81&

list=PL92S5-ODgcusCxmWrH64x7avN1dUVEXG9

•全球經濟新亮點,東協十國新勢力崛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mb1uLzJqU&index=82

&list=PL92S5-ODgcusCxmWrH64x7avN1dUVEXG9

•消失的國界—東協走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V5imfh_-A&list=PL92S5-

ODgcusCxmWrH64x7avN1dUVEXG9&index=83

•北東協崛起 世界經濟版圖悄悄移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X7R_4pqEY&index=84

&list=PL92S5-ODgcusCxmWrH64x7avN1dUVEXG9

二十世紀末,「交通革新」使得交通時間縮短、成本降低,「時空收斂」促進全球化。為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區域結盟興起。請在以下流程表中填入空格的答案。

章節回顧

依賴

去領域化

貧富差距

規模經濟

邊緣化

整合 轉型

貿易壁壘

大湄公河

章節回顧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