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写作 -...

Post on 30-Oct-2019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主编:郭瑞 电话:010-82296734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zgjsbkgyj@vip.163.com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zgjsbtp@vip.163.com

2016年9月21日 13版

我问: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逐步脱离农业生产劳动,对土地感情淡漠,对父母认同感差,性格往往内向自卑,在集体活动中木讷退缩,缺乏探索精神,勤劳 朴 实 的 传 统 美 德 正 在 逐 渐消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精神家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南仓小学教师齐先松)

我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与实施科学多元的校本课程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课程开发要坚持人本性、实际性、教育性原则。校本课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爱好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比如开发《公民素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趣味种植》等学生素养拓展性课程,要着眼学生行为素养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做人、学做事,培养良好的生活品质。

其次,课程开发要坚持趣味性、针对性、生活性原则。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构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内容,要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使学生乐于参加,以趣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素养方面的引导,利用现实中的教育素材,向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帮助学生更好地与生活接轨。

最后,课程开发要坚持制度性、指导性、实效性原则。为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扎实开展,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教育文化和培养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选修有教育导向的校本课程,优化校本课程的教育作用,实现教育目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之韵小学教师魏京凤)

向谁提问

征 稿【发现美好课程】编发学校某一个

课程或某所学校的课程实践。3500字左右。

【课程图纸】与学校课程的报道相比,此栏目呈现学校的课程方案 。3000字左右。

【向谁提问】提供学校间跨地域交流,打破沟通围墙,让学校之间就课改的相关问题展开互动,欢迎提问。

【文化宝丽来】用图片展示学校文化的一隅,来稿请配文字解读。

【走进学校图书馆】用图片展示学校图书馆,图书馆什么样?使用中如何关联课程,是否“内有玄机”?来稿请配文字解读。

投稿请注明栏目名称邮箱:zgjsbkgyj@vip.163.com

突破传统写作

课程图纸·创意写作课程

创意写作课程是以学生为本,立足生活,以新颖的方式构建真实性、人文性、功能性。本课程围绕“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教育哲学和单元主题,通过多样的课堂形式,培养学生创意联想、组合、代入等思维;通过撰写心理病例、编创歌词等创意方式,锻炼学生描写、叙事、抒情等写作技巧,提高不同文体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天趣,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观察生活的意识。

□□洪培偲

我答: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课程开发要因地制宜。地域文化是课程开发非常重要的资源,学校可将家乡的山水风光、习俗风情纳入课程资源,从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我所在区域的军山小学距中心城区较远,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但学校位于长江之滨,周边有著名的军山,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此,校长带领教师考察乡村、走访农户,到档案馆查阅资料,对军山历史、传说、人物、文化等方面深入挖掘,编写出一套校本教材,提升了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首要资源。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有60多门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其中体育游戏、啦啦操等课程最具特色,原因在于相关教师有专长又乐于开发、实施、推广自己的课程。其中一位体育教师将搜集、自创的各种体育游戏在全校普及,并拍成近100 集体育游戏系列微课程,在网络上推广。他的这一做法,已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可视化开发,并逐渐影响更多的教师加入特色课程开发。

学生也能成为课程开发者。一些教师喜欢与学生一起开发班本课程,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做班级小报、班级周刊、创编班级情景剧……经验丰富的学校,会把这样的实践活动开发成班本课程指南,由一个带动一群,最终形成学校特色。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校长叶丹)

我问:如今,校本课程为学校提供了体现自己办学特色的舞台。但是,如何充分考虑师生的地域差异,发掘潜在的课程资源,真正彰显学校的“亮点”形成办学特色?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三小学教师沈扬)

课程目标

学会从客观的角度,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自我、思考问题,在写作中不断加深对自我的剖析、省察。

回顾相关文体知识、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发展调动感官体验的能力,与已掌握的表达技巧结合应用于写作,激发创造力。

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体裁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等,培养分析语言文本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习惯。

通过多样的创意写作形式,提升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水平,通过任务型、应用型写作锻炼,将写作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自我。

在互相点评中学会倾听,提升分析、判断的能力,增进生生、师生的交流与了解;在分享展示作品中加强口头表达,树立分享观点、表达自我的意识。

课程亮点

形式上:本课程打破传统语文写作课堂以应试作文教育为主、教师为主体、讲授为主的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展示分享、小组合作创作、示例分析、户外采风、角色扮演、辩论等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及写作兴趣。

内容上:本课程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由浅入深、由内而外,分设为三大板块:第一单元书写自我、认识自我;第二单元发展自我、开发自我;第三单元实现自我、收获自我。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特色,打破传统文体写作教学,不仅设置了自我说明书编写、微信文章推送等新颖的教学内容,而且将传统写作教学融入其中,使教学内容与形式实现创意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方法上:教师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分享自我,共同分析、探究、归纳,进行思维碰撞,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以启发为主,避免灌输式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表达、分享的时间和机会。

实施要求

课时安排:每周一次,两节课连堂形式,每节课40分钟。

人数建议:40-50人为宜。课堂实施:每次课堂练笔都要给予学

生足够的时间,但不宜过长,逐渐提升学生的思考、写作速度。每次课堂练笔后设置点评环节,采取生生互评或教师点评形式,对学生的习作成果是一个反馈,也是给学生修改完善习作一个空间。

习作保存:教师及时搜集学生习作成果。学生在课堂若未能完成习作,将在课后完成并交由教师保存,在最后一课分发。

实施原则:重联系。将学习的创意思维、表达技巧、新颖写作形式与传统教学的叙事、抒情、描写等相关表达训练和修辞表达技巧训练融合。在教学中回顾所学过的文体知识、写作。

重思维方法,重实践。不是抛给学生所谓的作文“黄金结构”,好词好句,而是重视学生创意思维的开发,技巧方法的掌握,并且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将创意思维、技巧方法应用于写作实践,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单位系华南师范大学)

周 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单元模块

第一单元:书写自我、认识自我

第二单元:发展自我、开发自我

第三单元:实现自我、收获自我

课 时

第一、二课时打破思维的镜框

第三、四课时我的说明书,我为自己代言

第五、六课时传记自我

第七、八课时妙手回春,诊治自我——“病历”撰写

第九、十课时未来在我心

第十一、十二课时诗意的感官运动

第十三、十四课时“强强组合”我最棒

第十五、十六课时插上意念的翅膀

第十七、十八课时头脑风暴,激荡思想

第十九、二十课时“微”而不“薄”——探秘微型小说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时我唱由我写,妙笔书我情

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时我是小小编剧

第二十五、二十六课时广而告之我能行

第二十七、二十八课时我是小小探寻家——发现校园身边不道德现象

第二十九、三十课时我是“推送”小能手

第三十一、三十二课时采撷创意浪花,汇聚成果海川

内 容体验看图写作,故事接龙,线索扩写;调动感官体验与书写,开拓思维。体会团队创作的乐趣与技巧,培养思维的创新性,提高多角度多方面思考与阐释的能力。

重温人物刻画的方式、角度,加深对人物刻画的技巧理解与掌握。通过“画图——文段描写——拟说明书”的流程,将自我介绍、刻画与说明形式结合,提升人物描写、说明的技能,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学习自传相关知识——包括概念含义、写作手法、内容特点和叙述方式,并以《鲁迅自传》举例说明。运用表象创意法(追忆→理顺线索,组织材料→口头表达→书写→评价),激发创意。以第三人称方式为自己写传记,从相对客观的角度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体悟成长,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学习细致、生动描写心理活动,学会灵活运用修辞,以不同形式描写心理,提升心理描写能力。描绘心理活动“图”,撰写“过错病历”,剖析错误及内心活动,从新的角度达到对自我的深层省察、思考、认识。

阅读两篇想象题材的文章,进行讨论,提升阅读能力,学习相关写作手法、技巧。以“未来的自我”为主题进行口头表达与笔头习作,锻炼想象力。

调动自身感官,由点到面、由时刻到时段,运用视、听、嗅、触、味觉感知事物,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诗情”,培养观察生活的意识。将感官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创作现代诗,进行筛选组合语言材料、提炼语言、润饰语言训练。

运用强力组合思维将不相关事物或元素进行串联并建立新奇有趣的联系,激发写作创意。将强力组合思维应用于比喻修辞和故事创作中,实现写作内容创新。在故事创作中加强细节描写、情节组织能力训练。

进行数字联想、“窗”的联想,体会、学习具象联想、抽象联想。尝试不同方式的创意联想,打开思路,激发创造力。运用意念延展的方法,根据提供的情景材料创作故事,将联想的创意思维应用于写作表达,锻炼情节构思组织技能。

运用头脑风暴法,激荡思想火花,对照片、话题、文段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阐释,提炼不同观点。进一步学习议论文写作,注重议论水平的提升。

赏析微小说,体会并学习微小说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创意思路。体会代入思维,将自己代入小说进行人物思考,体会人物于情节发展的推动或决定作用。将代入思维应用到微小说创作。

品析歌词,了解并归纳歌词语言特点、艺术特征、创意表达。理解歌词与诗歌的共通之处,回顾诗歌文体特点、语言特征。仿写、创编歌词,拓宽习作思路,以创意的习作方式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将之前学习的创意联想、想象及修辞手法应用于歌词写作。

鉴赏微电影与动画短片,感受创意情节与结尾。学习剧本写作的相关知识。短剧本创作:通过“创意结局——关键词提纲——短剧本”流程,训练逆向创意思维。

欣赏并分析广告词示例,了解、归纳广告词的特点与创作技巧、手法,体会其中的创意。撰写商品广告词,并以扮演客商角色形式呈现,提升语言文字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合作撰写公益广告词,设计相应的电视广告呈现形式,练习修辞手法、叙事技巧的综合应用。

学习调查报告的要素、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依据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分小组在校园进行采风调查,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的撰写。

对微信公众号及其文章推送示例进行欣赏分析,了解公众平台的建设方式,归纳文章推送的风格、形式、语言特点,体会其中的创意。小组合作设计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建设蓝图,分模块撰写文章推送。以创意形式呈现文章,进行相应文体的笔头练习。

回顾本课程内容,形成创意写作课程学习清晰完整的脉络。多种形式展示成果,总结收获。制作个人文集,体悟自我成长,总结学习历程,体会写作的成就感。

课程内容

走进学校图书馆

打造多样化“小天地”

上海市黄浦区七色花小学森林图书馆设计新颖独特。图书馆入口是树洞型设计,采用木质圆拱门造型;进入门洞,即是有七彩标识的圆型敞开式阶梯教室,配有音像设备;图书馆分为借书区、电子阅览区、书香阅读区、视听欣赏区等4个功能区。

这样别致的图书馆既注重知识含量和文化底蕴,又体现高雅的文化品味和学校的艺术风格,折射出独特的校园感染力。

沈丽芬/文 顾炜/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