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构筑的文化理想 -...

Post on 24-Dec-2019

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我们在耕耘一块精神的栖息地

副刊

LüHAIFUKAN

5版

联系电话:010-68630309

传真:010-68630091

电子信箱:lhfk5@

vip.163.com

一、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宪法文化: 是大事也是小事 》(2015 年 12 月 4 日 ):“国家宪法日”是以追求依宪治国为内容和实质的一种形式,它以仪式感的表现方式, 传播宪法精神,构建宪法文化。宪法文化离不开宪法思维,宪法思维来自于对宪法价值的认同和对宪法制度的遵循。宪法价值的核心内容通常体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形态中。

《2015 检察人物榜 : 那些忙忙碌碌的身影 》 (2016 年 2月 26 日 ): 我们为你速写那些堆积如山的卷宗背后忙忙碌碌的检察官身影。 他们让人感动。他们, 让我们难忘。

其他报道:《民国“第一法律学府”浮

沉录》(2015年 11月 13日)《机器人来了, 法律准备

好了吗?》(2016年 6月 17日)

《傲慢与偏见 : 冤案之源》(2016 年 8 月 5 日)

二、英雄主义情结

《谁来承载殒身不恤的英雄主义梦想 》 (2015 年 3 月 20日 ):谁也不能否认影视作品的娱乐功能 , 但是如果 “娱乐至死 ” , 那将是一个时代文化品位的悲哀 ; 而如果每一部作品充斥着说教式的宣传腔 , 不仅会让人厌弃 , 且恰恰堕入另一种低俗。

《〈无罪〉: 冤案昭雪的影像范本 》(2016 年 10 月 14 日 ):以电影艺术的方式来展示一起冤案是如何产生的,必然涉及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我们是否有勇气直面我们观念和方式的内伤和瑕疵,并示之于人?

其他报道:《反腐电视剧归来,正当

其时———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 〉 剧本创作研讨会侧记 》(2015 年 7 月 17 日)

《奔流大地响 壮烈到

天荒》(2015 年 8 月 28 日)《检察官,不一样的国家

气质》(2016 年 3 月 11 日)

三、始终不渝的文学梦想

《“不能踏步在简单的现实主义上 ”》 (2015 年 4 月 3 日 ):2003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受活》轰动文坛。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阎连科作品表达着独一无二的思想深度、广阔度以及写作风格的荒诞程度。

《当文学插上法律之翼———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 》 (2015 年 5 月 22 日 ):想象力通常是一个文学创作者必备的品质,但现实主义作品带给读者的真实感并不是靠一个作家的浮想联翩就可以做到的。

其他报道:《作家们的两会声音 》

(2016 年 3 月 18 日)《文学内外的歌声———

记第十七届全国检察文学笔

会暨 〈检察日报 〉创刊 25 周年创作研讨会》(2016 年 7 月29 日)

《周梅森:写出腐败带给我们的切肤之痛》(2017 年 2月 17 日)

四、捍卫精神家园的尊严

《平民家书:看见“活着的中国”》(2016 年 11 月 18 日):习惯于宏大的叙事之余, 让我们读一读家书吧,它让历史清晰可感,真切动人, 让我们与远去的人们血脉相连。

《影视作品侵权, 赔钱不能一了百了》(2015 年 4 月 10 日):不能让失去艺术水准的抄袭作品毒害整个一代人的教育,这是我们的责任。

其他报道:《微时代:版权保护是个

大问题》(2015 年 4 月 24 日)《照亮海外流失文物回

家的路》(2015 年 7 月 31 日)《同人作品的法律困境》

(2016 年 11 月 25 日)

五、本土文化内核的探究

《大漆的记忆,不灭的传奇》(2016 年 12 月 9 日): 他们传承着无数代漆工匠积累的高超技艺,让东西方一睹其真容的人们赞叹不已。漆艺与茶叶、丝绸、瓷器一样体现了中国的质感,它独步天下,傲睨群芳。

《湿地之殇》 (2015 年 6 月26 日): 湿地的消失是鸟类的末日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 的意象也将必然消失殆尽 , 我们诗意的栖息地或将无处可寻 。自然湿地提供的宁静致远 , 对生命的观察与顿悟 , 可以消除我们的焦虑 、 盲动 、 轻薄与暴戾……

其他报道:《眼花缭乱中,经典的进

与退》(2015 年 12 月 25 日)《我们时代的文化星光》

(2016 年 1 月 15 日)《素笺不言, 雕文有声》

(2017 年 1 月 13 日)

●●●● ●●●●

第 700期2017年4月7日

本刊策划 刘 梅

编辑 李红笛

校对 孙 瑶

●绿海副刊 700 期特别策划

我们构筑的文化理想

百期作品回顾

曲木为直终必弯,以旧为新销路难

前不久, 知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金山牵头制作的网络视频评书节目《金山书场》在北京正式启动。“创办这档节目, 是希望通过影像+声音这种全方位的形式来展现评书这门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张金山介绍。

旧时的艺人, 常说 “刮风减半, 下雨全完。”说的就是露天撂地演出的场景。如今艺人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当年相声演员第一次上电视表演的时候,也有过非议。电视台录节目,眼前就一个镜头,没人捧场,没人喝彩,这还怎么说?如今网络普及,我们的传统艺术有不少却从电视回归了剧场。 电视有电视的便利,传播广,影响大;剧场也有剧场的味道,气氛足,砸现挂(艺人现场临时发挥制造喜剧效果)。 呼吁相声评书回归剧场的德云社,早年演出时常听见郭德纲对台下录音录像的观众说:“您录吧,没事。”所以说,网络作为一个媒体平台,谁都可以上传节目,网络评书也并不算新鲜———您在剧场演出的时候, 让人录下来传到网上也一样。 还能保留剧场的热烈气氛,或许比一人一桌对着一镜头更有意思。

好事多磨终需等,强扭瓜果不能甜

“由于 IP 概念和 IP 意识在国内形成时间较短,IP 同质化、抄袭、炒作严重、资本盲目投入等一系列泛 IP 化问题正在显现,IP 热后该有些冷思考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IP 跨界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郎劲松教授说。

IP 热在一波又一波的官司和争议中,在一部不如一部的收视率中,逐渐降温了。我们的影视剧从跟风拍摄同题材作品, 到跟风翻拍外国作品,到后来跟风买 IP,再到现在终于陷入了犹豫,不知道下一阵风往哪儿吹。IP热刚刚兴起的时候, 本来是本土原创力量复苏的好兆头。然而每一个大 IP 的开发都伴随着一地鸡毛,《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一个在原作者的牵头下, 拍了一部又一部粗制滥造的特效五毛剧;一个货卖三家,家家都出幺蛾子,作者起诉忙不停。这两部作品因内容疑似宣扬违法犯罪一直遭到口诛笔伐。

究其原因,有些大 IP 的原作本身质量就不够硬,还有些片方为了快速盈利,钱都砸在明星上,制作敷衍了事,最后成了一堆荧屏垃圾。

能赚钱的好事多半都有个浮躁冲动的开头,所以希望这阵冷静能持续得久一点,真正的好作品观众们会耐心等的。

文章总得文人做,哪有坐等封神仙?

日前有一条新闻: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 成功地戒掉了毒瘾。新闻不知真假,但中国的网络小说在外国网友艰难地自主翻译下很受欢迎倒是真的。网络小说剧情狗血曲折,往往以“主角前期受虐,后期复仇成功”或“主角才貌出众,人见人爱”的套路进行,看得人畅快愉悦,故俗称此类作品为“爽文”。爽文有没有文学意义暂且不提,它走出国门的原因却值得思考:爽文的文笔可能稚嫩,剧情铺陈也缺乏逻辑,通篇就是为了让读者开心而写, 但不得不承认爽文的故事的确吸引人。 或许我们的传统文学也应该反思一点———与其下笔之前先夸夸其谈作品的思想和伟大, 不如踏踏实实写好一个故事,这才是世界通用的文学之乐。

(本期主笔 李红笛)

名家专栏集锦

杜京:历史上

不止一次形

成 时 空 轴

心, 古希腊与春秋东西

方哲学艺术

高峰、 文艺复兴后美欧

大陆燃起的自由之火、20 世纪初开始的全人类民族文化复兴……

梁鸿:一个人

如何与历史

发生关系 ?就 像 这 教

堂、 天空与人的关系 。哪怕仅仅是

一种形态 ,教堂的尖顶 ,如盖的天空 ,逍遥的白云 ,也会在不自觉中塑造着你———你的气质、性格和命运。

班清河:生活中

我始终在高

处寻找着崇

高, 而崇高却始终隐藏

在 地 平 线

上。 在平常生活的人群之中闪现出来。

北塔:印第安

文明之所以

让人觉得神

秘, 是因为我们对它了

解太少 ;我们之所以几

乎不了解它

的历史细节,是因为它没有文字记载。

侯军:这 老 头

是个大高个

儿 ,白头发 ,戴一副金丝

眼镜 , 派头十足 。 搬来我 们 小 院

时 , 正是冬天, 他穿着一件对襟中式外罩,头上戴一顶厚毡帽,脚上穿一双“老头安”棉鞋,手里拄着一根满是树疙瘩的古木拐杖 , 一眼望去,便知道不是凡人。

剑钧 (刘建军):

一个人

虽无经天纬

地之才 ,也不能创造历

史, 但要有一颗中国人

的良心,我们不能淡忘血染卢沟桥头的抗日英烈,不能让后代人缺失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

王童:这是一

个挣脱雾霭

云遮的风云

骑 士 画 面 ,亦是一个后

羿追日射日

唤日的飞云

掣电, 又如天籁之音在奏响,这是古人的召唤 , 也是今人的和声。

王世尧:我去过

国内外不少

现 代 化 城

市, 就城市建筑的设计

理念而言 ,沧州市以及

渤海新区的

各类楼舍,并不逊于任何一个地方。 尽管城市的规模有着局限,依建筑美学界定,无论色彩造型楼式风格,全然显出一派巍然庄重,清新舒美的线条。

汪金友:很 多 的

人,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条件读书。过去是没有

经济条件,家里穷,读不起书。现在是没有智力条件, 想读名牌大学,但考不上 。所以 ,我们没有必要硬逼着人家读书,更不能以读书论英雄。

朱大路:世界每

天在翻新 ,每天都可能

有 新 玩 意

儿, 让你没看懂。 我以为自己理解

力差, 所以活得费劲 ,不料网上一查 ,许多人也在叫“没看懂”,从没看懂的电影 ,没看懂的字 ,没看懂的天价画,直到没看懂的股票市场。

高洪波:然而在

八十年前 ,正是在这片

土地上留下

了上万名红

军战士的骸

骨 ! 他们或战死在一个连一个的战役中,或冻饿牺牲在雪山草地间,据一位老红军回忆:那时掉队的人迷不了路, 沿途都是牺牲的战友,他们生前是战士,死后是路标……

艾克拜尔·米吉提:

我沿着

黄河走过多

次, 也在黄河岸边生活

过几年 。但是, 第一次踏上齐河这

块土地, 依然感到黄河的无限神奇,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这里竟然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奔向远方。

俞胜:记得有

一年, 我母亲煮米面 ,佐入了湖里

刚捕捞上来

的、 身长不足盈寸 、通体透明的小

银鱼,吃过后,那份清香,那份鲜美 ,至今只要一回味 ,仍是馋涎欲滴 。家乡的味道啊 ,就是那浓浓的乡愁 ,久久地 、久久地弥漫在游子的心头。

曹乃谦:这两个

园子都种着

菜。 地塄畔是 各 种 花

儿, 蝴蝶上下飞, 蜜蜂嗡嗡嗡 。转

到前院 ,尽是树 。从叶子的形状来看,不下十种。

沈俊峰:鲁院坐

落于北四环

中国文学馆

大院里 。几幢别致的建

筑, 构筑成一个大院 。鲁院只有其中的一幢楼。这幢楼的前面,有个园子,虽然玲珑,却内容丰富 。不大的养鱼池 ,漂浮着朵朵睡莲,畅游着一群活色生香的观赏鱼。

瓜 田 ( 李下):

有个成

语,叫“大智若愚”,说的是有大智慧

的人, 反倒像个傻子 。

这种人 ,不急着去抖机灵 ,显摆自己的智慧。

邵丽:童年的

生活没有金

银, 更没有玉器, 那是系统的 、成规模的阉割

文化时期 。一片灰烬 ,连看过的书里都没有提及过这

些物什。当我立在琳琅的和田玉之间 ,那种撼动 ,实在是情窦顿开的惊愕。

彭程:绝大多

数读书人有

强烈的搜罗

欲, 看到中意的书 ,先买 回 去 再

说, 至于是否看, 当时是不多加考虑的。或者说得准确一些 , 在那种情境下,他更习惯于过高地估计阅读的可能性。

徐迅:传说与

神话夹杂在

一起, 曾经坚硬地充斥

在我糟糕的

青春岁月 ,让我懵然不

知 。 同时 , 传说与神话又和历史交织在一起 , 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宫 , 让一些像我这样偶有遐想的人有了寻找的理由和奔

突的出口。

(文稿统筹 龙平川 李红笛)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