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翻轉遊戲式學習模式與教...

Post on 23-Sep-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侯惠澤 教授

台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

台科大迷你教育遊戲研究團隊主持人

http://www.ntustmeg.net

微翻轉遊戲式學習模式與教學活動的體驗與設計

-設計可以搭配行動載具的桌上教學遊戲或實體教學

遊戲 2015. 8. 7 苗栗高國中

自我介紹: Huei-Tse Hou

• 侯惠澤老師主要研究特色為學習行為分析與遊戲式學習。行為模式分析方面,針對較複雜學習情境(如:合作問題解決)之長時間或大量的實徵學習歷程進行縝密的之量化內容分析、序列分析與各種學習行為模式之視覺化,並針對其研究方法進行不斷地整合創新,提出創新的progressive sequential analysis approach,並已運用於線上學習後設認知行為模式的分析。侯老師並經常受邀主講數位學習行為模式研究方法與經驗。

• 遊戲式學習方面,著重發展以各種學習理論為基礎,可適用於K-12教學現場與親子共學的小遊戲(包含桌遊與數位遊戲)與編輯環境(供教師們發展自己的教學遊戲),並推出[微翻轉遊戲式學習教學模式]以輔助教學,強調運用微型化自主遊戲式學習與後續鷹架引導架構來輔助現場教學。並藉由提出多維度教育遊戲分析與評估取向來分析學習者與玩家的鉅量系統記錄或影片記錄資料之各種維度之行為模式。

自我介紹: Huei-Tse Hou

• 在實務方面,侯老師指導團隊屢次參加許多全球華人遊戲競賽獲得獎項,此外,也積極于全國中小學、機構推廣遊戲式學習、學習型桌遊與親子遊戲式學習。侯老師主持與遊戲式學習相關的產學計畫多個,包含學校運用與產業訓練之遊戲式學習相關主題,並與產業共同設計發展遊戲學習產品。其中的一款產學合作之遊戲式學習產品並曾榮獲2014/12月份博客來網站該類別銷售排行榜冠軍,對於教學現場與親子學習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 侯老師曾獲99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100年度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計畫四年期補助計畫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全校100年度傑出研究及創作獎與102年度臺灣科技大學年輕學者研究獎等研究獎勵。

有效的翻轉學習,從遊戲促進內在動

機做起

台科大網路學習研究中心迷你教育遊戲研究團隊

創新教學+遊戲式學習 旨在研究、設計與開發迷你型教育遊戲(含數位、桌遊、手遊),並藉由實徵研究分析學習者的心理歷程與行為模式。也進行相關的國際交流、產學交流與技術面、教學面的實務推廣與交流。 http://www.ntustmeg.net 聯絡: hthou@mail.ntust.edu.tw 0920014266 侯老師 跨領域團隊 台科大(教育遊戲理論、遊戲分析、遊戲機制教學設計、心理學與行為模式分析) 各級高國中小合作教師社群(現場教學與運用) 中華民國圖版遊戲協會(桌遊機制) 政大(心理學行為歷程分析) 師大(AR技術與學科領域) 銘傳與致理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美術)整合團隊。 來自桌遊與宏鼎資訊等多個業界產學合作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行動學習! 翻轉教學!

遊戲活動中的重要元素 自由、控制感、不確定性、新奇感、成就感!

微翻轉遊戲學習: 引發自學動機 喜樂互動情境 深入引導診斷 設施配置彈性

結合行動載具

與桌遊的5mins教學遊戲活動外加概

念診斷

百歲動物總動員! by HTHOU 運用桌遊[動物知識線]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翻轉教學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環境中,學生藉由事先進行自主的學習或搭配教師給予的預習資訊累積足夠先備知識之後,於實體課堂中由教師進行後續促發學生高階認知引導、練習與討論。 •此方式可以允許學生以自己的速度進行自主學習,並由教師提供改善學生解決開放式問題的能力的引導(Du, Fu & Wang, 2014),可提供學生自我監控與學習的機會,以及教師進行更多的高層次認知引導的時間,對於訓練學生更深入且有意義的學習有所幫助!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多元豐富的翻轉教學 •教師自主研習 •共同備課 •公開觀課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多種模式與方法 •心智圖、預習影片、課前講義、課堂前段講義、創新課室活動、引導提問討論、分組討論、同儕教導、同儕評量、學生發表等…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須先正視與分析的當前挑戰與所有問題!

1. 單向影片與課堂外預習?

單向影片+回家預習: 自主學習動機與監控困難

鐵工廠 與

豪華書房

2. 課室內提問與討論的動機與品

質?

先備知識的掌握是討論活動品質的先決條件

3. 社會互動的隱性負面影響與焦

慮?

異質分組: 是否討論

有品質? 是否社會互動產生壓

力與潛在情緒

同時或異質進行

活動, 如何診斷學習?

4. 先備知識與技能的零星遺漏與

累積?

只靠[單向提問]是否能有效促發基本學力及合作解題能力?

教學進度與基本學力 是先備知識的基礎!

老師: 如何兼顧學力培養、自主學習、小組互動與內在

動機?

翻轉教室,目前除了熱忱之外

最需要的是? 專業客觀的學習分析

務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整合 虛心動態的調整

正向互動的學習情境

自主學習動機 自主表達動機 社會互動動機 師生互動動機

遊戲活動在翻轉教學或以學生為主的創新教學中扮演何

種角色?!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NTUSTMEG微翻轉=

20mins內課堂迷你教育遊戲(兼具自主學習與即時診斷)*+ 學生為中心合作討論+ 教師引導與補充講授*+ 活動情意回饋與反思調整

微翻轉遊戲學習: 引發自學動機 喜樂互動情境 深入引導診斷 設施配置彈性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在遊戲中學習本來就是人類最初時期的本能!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遊戲活動中的重要元素 自由、控制感、不確定性、新奇感、成就感!

康德:遊戲是因著人們內在的目的,並且在自為的意義上達到自由的生命活動

課程目標: 體驗遊戲-> 分析遊戲-> 設計遊戲!

結合行動載具

與桌遊的5mins教學遊戲活動外加概

念診斷

微翻轉遊戲學習: 引發自學動機

=>沒有動機,沒有後來的深入學習歷程與認知基模連結

微翻轉遊戲學習: 引發自學動機:

跟不上進度的孩子們更需要自信與動機

行動載具 的運用時機!

歷史長河! 用桌遊學習歷史(運用桌遊[走過台灣])-by HTHOU https://www.facebook.com/2plusgame/photos/a.321478321255291.77256.109618375774621/788496317886820/?type=1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微翻轉遊戲學習: 喜樂互動情境

=>喜樂的互動,促進知識提取、深入的知識討論、合作解題與創造力!

微翻轉遊戲學習: 喜樂互動情境

=>小班制的喜樂互動,可以達到更深入的互動鷹架,且避免較強烈的

社會互動焦慮

紀錄片達人PK賽 這段影片,是哪個年代哪個地點

的台灣?

連結人事時地物線索

用先備知識找線索、分析線索做出配對與決策並

馬上驗證

微翻轉遊戲學習: 深入的診斷引導

=>促進動機延續的關鍵!並提供適性化的引導!

微翻轉遊戲學習: 深入的診斷引導

=>適性化的及時引導鷹架與刺激回溯對於低先備知識學生十分重要!

提問討論活動的

初始動機

在遊戲中學習本來就是人類最初時期的本能!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是人們自己後來將學習與教學搞成如此痛

苦的!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從事遊戲式學習的研究,加上多年陪女兒的一對一[把拔玩時間]的心得,深深覺得 “家長在幼兒時期便花時間陪伴自己的小孩玩” 是多麼重要!!! 因此我們團隊提出[微翻轉親子遊戲學習活動的設計分享],期待在與幼教夥伴的合作下,推廣這樣具備認知理論基礎的模式給更多的父母親,畢竟,家長對於自己兒女的學習有著最原始的親情與愛的引導動機,但有時後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遊戲,便是一個很棒的方式,讓我們在輕鬆、自在且有趣的情境下了解自己的小孩,包含他們的情緒、學習歷程,並從中引導他們學習知識、解決問題、創造想像與形塑品格! 目前最需要翻轉的,其實是親子教育,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全民一同為下一代的教育付出,而此也有助於家長、孩子、教師、學校、政策間更有默契的連結!

台灣科大迷你遊戲式學習團隊主持人 侯惠澤 教授

玩伴 與

SI鷹架!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喜樂中學習不僅是遊戲體驗也有學習體驗,且伴隨更好的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好玩 學習

遊戲學習活動中遊戲互動機制與認知學習機制同步

暖暖高中微翻轉遊戲學習課程 2014.10.3

微翻轉教學起步 •先嘗試既有遊戲,設計自己學科單元的遊戲學習活動與講義學習單! •參與團隊工作坊,了解更多遊戲活動設計的新知、分析評估方法培訓與認知與互動心理學之原則 •參與各領域喜樂共備遊戲活動設計的試玩工作坊、課綱遊戲設計認領專案,實際設計、測試分享您的教學遊戲活動 •自主分享微翻轉教學心得,舉辦研習,討論與分享各種遊戲活動與教學模式的特色與限制。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數位遊戲! 桌上遊戲! 紙筆遊戲!

失蹤人口! by HTHOU RULE •一群地理老師在研習時,忽然聽見大響聲,當大夥兒衝出去看時,忽遭到強光照射,睜開眼睛後,已經被時光錯置機傳送至某時某地,且已經變成透明人,路人無法看到聽到老師們的聲音,由於強光對身體有損,需盡快就醫,需在5分鐘內找到此處的地點,越精確的夥伴越能夠先求救!可告知救援隊最接近明確的地點,越準確組別勝出優先被救出!。 •每組輪流操作各30秒中找線索,可討論! 五分鐘後核對地點。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每組輪流操作30秒,

可互相討論!!

體驗Shimmer© - Visualization for Optics Learning

微翻轉遊戲學習: 設施配置彈性=>

強調兼顧有效學習與教學效能,避免設置

風險

微翻轉遊戲學習: 設施配置彈性

=>不受限於軟硬體與資源,處處皆有教

學創意!

設計學習遊戲活動簡要原則!(HOU, 2014) •自由度: 玩家控制感! •遊戲機制創新與新奇體驗! •考量遊戲認知歷程(負荷、階層與引導) •學習目標等於遊戲過關目標! •注意合作互動的影響!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遊戲學習活動設計思考點

• 遊戲中認知負荷平均分布或集中?

• 遊戲中認知歷程是否過於複雜?

• 遊戲時間的合理性與難度控管?

• 遊戲活動內容中的討論是以學科為主或是策略協調為主? 還是兩種的整合?

• 社會互動的負面影響?

• 規則的公平性判定-計分方式是否過於複雜?或是造成以計算為主的遊戲?

遊戲中認知與互動歷程影響玩家的動機與經驗! -遊戲的認知與互動設計是重要的^^

為何要兩張手牌不是三張? 為何桌面的牌面需要有關鍵詞? 為何需要馬上核對資訊? 如何吸引玩家回顧與分析整體牌面的知識? 這每個規則的動作,其實都經過認知心理學與學習理論的設計而非隨意憑直覺或經驗設計^^

體驗CLUE© by NTUSTMEG與鐘昌宏老師團隊using NTUST MEG ER-MAKER

http://www.ntustmeg.net/GameDetail.asp?id=18

微翻轉=>

促進教師與學生內在動機的延續!

暖暖高中化學科的微翻轉經驗分享!

NTUST MEG ER-MAKER©=>

簡易構想+圖片+XML簡短語法=

迷你情境學習教學小遊戲APP

國小五年級學童 運用PPT繪製場景圖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 ■ ■ ■ ■ ■ ■ ■ ■ 1

■ ■ ■ ■ ■ ■ ■ 1

■ ■ ■ ▲

1. 三心兩意

回家後!馬上來設計一個5-20mins適合您班上的孩子的微翻轉教

學活動!

讓我們都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在課室

中玩的遊戲!

讓我們將喜樂的遊戲學習活動帶入全台灣

每個課室!!!!!!

***微翻轉懶人包*** [用經由認知設計的迷你小遊戲,進行微型化的翻轉教學,在學生高度內在動機下慢慢穩重地改變教學並達到更具備深度的教學歷程]

※微翻轉教學模式介紹:http://140.118.56.80/MiniFlippedGBL(NTUSTMEG).pdf

※團隊網站 http://www.ntustmeg.net(內有許多免費的教育遊戲) ※微翻轉教學模式架構與理論基礎參考論文:https://www.facebook.com/hueitse.hou/posts/10152614055838124?pnref=story ※基隆暖暖高中實施微翻轉經驗: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TUSTMEGteacher/permalink/377521179067520/ ※微翻轉遊戲範例[國中生物][CLUE](與鐘昌宏老師合作):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597178273124&set=a.111843083123.97547.601083123&type=1&theater

歡迎分享!!!

Mini Educational Game Base for Taiwan

招募全國各領域對設計迷你教育遊戲有熱忱的教師社群與我們一同努力!

舉辦校內相關研習->

鼓勵校內各領域自主教師社群可與我們聯繫->

->舉辦小型讀書會、工作坊

->由團隊提供培訓、技術與美術支援

->產出符合課綱的一系列迷你小遊戲與教學簡案供全國教師運用

• FB:[歡樂之台灣科大迷你教育遊戲團隊(NTUST MEG)全國教師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TUSTMEGteacher

• 8/12, 13 微翻轉進階研習在台中女中

• 8/18-20 微翻轉大會研習在台科大

• 詳情請加入FB社群見最新公告

遊戲哲學基礎 遊戲重要元素 遊戲認知層次 遊戲認知負荷 空間能力 遊戲機制分析 遊戲認知設計實作練習 模擬操弄 遊戲與問題解決

遊戲情境學習 積分機制分析 遊戲鷹架設計 後設認知 創造力遊戲 心流 社會互動分析 數位教育遊戲實作與遊戲文件撰寫

進階課程工作坊

化學科現況 微翻轉共備社群定期聚會(基北區)

成立化學領域私校微翻轉第二共備群(桃園區) 開發化學教學桌遊(已進行產學合作中) 完成兩款數位微翻轉遊戲(塔防與密室) 至善國中密室遊戲微翻轉公開觀課計畫

依據課綱單元進行盤點,期待暑假完成所有單元微翻轉遊戲

數學科現況 微翻轉亮點計畫共備社群聚會(台中爽文國中) 開發國中數學教學桌遊(國一、二、三各一款)

地理科現況 微翻轉共備社群定期聚會(北區) 開發地理教學桌遊(已進行中)

加入[微翻轉_歡樂幸福Geography]社群!

[喜樂的互動] [客觀的分析] [務實的調整]

"客觀分析"與"主觀批判"是不同的,我們更需要的是謹慎深入的客觀分析而不是只是駐留於僅有"主觀的感動"或"主觀的批判"的層面。如此方能有系統的進

步與永續地影響。

關於翻轉教育~ 除了熱忱與經驗之外,還需要客觀的分析與動態修正,

揚棄主觀本位批判, 虛心合作,才能進步!

學習遊戲情境設計 遊戲挑戰性與新奇感+

與學科背景的擬真融入+ 產生情感依附與移情

感謝指教!!! Prof. Huei-Tse Hou

侯惠澤

台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副教授

迷你教育遊戲開發團隊

http://www.ntustmeg.net

(內有許多免費的教育遊戲)

hthou@mail.ntust.edu.tw

0920014266

(C)Copyright 2014 NTUST MEG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