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web...

Post on 22-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台州卷)

科学试题卷

考前提醒:

1.全卷共10页,有4大题,36小题。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Cu-64

3.本卷中g取10牛/千克。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投放铝制易拉罐的垃圾箱应贴以下哪个标识?( )

2.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3.下图是小柯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四个操作,其中使模糊物像变清晰的操作

是( )

4.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要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传输给病人。下列哪个系统不参与麻醉过程?( )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属于无机化合物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6.汽车安全气囊中有一种物质,能在汽车碰撞时迅速反应,右图反应过程的

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8.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护能力。以下事件处理正确的是( )

9.垫排球是我市一项体育测试项目,下列对排球离开手后继续上升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速度越来越小 B.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D.球受到惯性作用

10.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1.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A.乌贼向后喷水面前行 B.流线型的鲫鱼在水中快速前进

C.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翔 D.壁虎靠脚上的“吸盘”在墙上爬行

12.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栖蟹,取名“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

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3.如图是小柯连接的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灯L2比L1亮。关于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L2的电流比L1的电流大

B.L2的电阻比L1的电阻大

C.L2两端电压比L1两端电压小

D.L2的实际功率比L1的实际功率小

14.小柯用图中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

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15.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

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试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_____

运动。

(2)根据模拟实验,判断地球处在B位

置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

17.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

(1)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由细胞构成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

(2)海绵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1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曾做过如下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资料二】水痘流行时,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或没有得过水痘的人则容易得水痘。

(1)皮肤抵御链球菌入侵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接种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

水柱可高达10米。用汽水瓶和吸

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

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

出,如图乙。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来源:学.科.网]

(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他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毫升。

21.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请阅读有关甲烷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今年5月18日新闻联播报道:我国在南海成功完成了“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甲烷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性。

(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被称作“产甲烷作用”。请写出“产甲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

22.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胰岛素智能贴(如图),实现不打针、无痛苦轻松治疗。该贴片很薄,上面布满了微小针头。这些微小针头装载着微储存单元,内有胰岛素和葡萄糖感应酶。当患者血糖升高,感应酶能实时检测血糖浓度,针头根据检测结果按需释放适量的胰岛素。

(1)贴片上的微小针头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方法增大压强。

(2)胰岛素贴片可以用来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发烧时,贴片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蜡烛到透镜

的距离(cm)

像的特点

1

20.0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6.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0

2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

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

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

录在表格中。

(1)第4次实验中,小柯移动光屏只 [来源:Zxxk.Com]

观察到模糊的圆形光斑。若要观

察到此时所成的像,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__________________的成像情况。

2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

铜、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

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

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

定有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5.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双

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医生虽然知道心脏与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因为他们解剖的尸体中动脉内部是空的。

【材料二】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盖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液。盖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①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②血液像潮汐一样在心脏与静脉之间来回流动,但血液从心脏到动脉是单向的且最终被人体吸收;③左右两心室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互相流通。

【材料三】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哈维还进行了一个定量实验,解剖心脏并计算血液流量,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于是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哈维没有发现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流通管道而招致质疑。直到166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一微小管道的存在,证明哈维的理论是正确。

(1)马尔比基发现的“微小管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仑将“一段动脉上下两端结扎”的操作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

(3)哈维的定量实验否定了盖仑观点中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7.小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所用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2A”。

(1)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

表,画在右边框内。

(2)小柯将5Ω的电阻接

入电路,闭合开关,调

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

表示数为2V,读出相应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然后更换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当接入20Ω的电

阻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无法达到2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小柯用图乙所示电路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图中R0为定值电阻。他先将导线a端接到电流表“-”接线柱上,电流表示数为I1,然后将导线a端接到电流表“3”接线柱上,电流表示数为I2,则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I1、I2、R0表示)。

28.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

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

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

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

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

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质量不同的铁块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1

5.00[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10

2

5.00

2.11

3

5.00

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第1次实验中

铁块受到的摩

擦力为___牛。

(2)实验中能否用

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

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小柯设计如图装置模拟海

水淡化,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的试管内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可以对乙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0、32题6分,第31、33题8分,第34题10分,第35题12分,第36题5分,共55分)

30.大米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每100克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稻谷的说法正确的

是___________。

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

胚发育而来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______________后被吸收。

(3)下列对大米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米糠层没有营养物质 B.食用糙米有利人体健康 C.米加工得越精细越有营养

31.我市某些餐厅用智能机器人送餐,送餐机器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1)机器人身上有感应红外线信息的接收器,

以便接受信息,则该接收器相当于反射弧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器人底盘的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

积为0.01米2,求机器人水平运送3千克物

体(含餐盘)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3)如果该机器人以最大功率在水平地面上以0.4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10秒,求机器人行进过程中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

32.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

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

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____________色。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__个原子。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请列式计算)

33.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O2和吸收CO2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

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

舱并放置18.9米2的红萍立体培养装

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

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

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

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

定一次舱内O2和CO2浓度,结果如图

所示。请回答:

(1)红萍利用_______________吸收CO2产生O2。

(2)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米2的红萍,则对照组的密闭舱内应该怎样设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密闭舱内18.9米2红萍产生的O2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利用。

34.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甲,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

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

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

左盘,最后天平是否平衡?____________。

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乙,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发现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柯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如图丙,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妍想测定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6克石灰石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总质量减少2.2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结果精确到0.1%)

35.图甲是恒温箱的简化电路,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是滑动变阻器,

R3是发热电阻,其额定功率是1210瓦。

(1)电路中火线应与_______(选填“A”或“B”)连接,E

点应与______(选填“C”或“D”)连接。

(2)工作电路正常工作时,求R3的阻值。

(3)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当线圈的电流达到30毫安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会被吸下。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设定为50℃,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4)保持其他不变,只把电磁铁适当右移,请分析恒温箱设定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6.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台州卷)科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B

C

B

A

B

A

D

C

C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1)公转 (2)夏至

17.(1)A、B(答对一个给1分,有错不给分)

(2)地壳变动(答“地壳运动”也给分,答“板块碰撞”不给分)

18.(1)非特异性(答“自然”也给分)

(2)保护易感人群(答“保护易感者”也给分)

19.(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答“降低温度”或“水汽化吸热”给1分)

(2)增大瓶内气压,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只答“增大瓶内气压”给1分)

20.(1)-3 (2)700

21.(1)可燃

(2)4H2+CO EQ \* jc0 \* "Font:Times New Roman" \* hps10 \o(\s\up 9(一定条件),======) CH4+2H2O (没注明反应条件的也给2分,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不给分)

(3)A、C(只答“A”或“C”的不给分)

22.(1)减小受力面积

(2)糖尿病

(3)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也给分)

23.(1)取下光屏,透过透镜观察蜡烛所成的像 (2)近视眼(答“近视”也给分)

24.(1)NaCl、Na2CO3(答“氯化钠、碳酸钠”也给分;答对一个给1分,有错不给分)

(2)带入Cl-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存在(答“带入Cl-对实验过程产生了干扰”也给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5.一:不能;虽然能改变反应速度,但无法判断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改变(答“能,它加快了反应速度”给1分;答“能”或“不能”不给分)

二:探究二氧化锰质量对双氧水(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的影响

26.(1)毛细血管

(2)动脉内部不是空的(答“动脉内部有血液”也给分)

(3)①、②(答对一个给1分,有错不给分)

实验次数[来源:学#科#网Z#X#X#K]

U=2V(或电压一定)

电阻(欧)

电流(安)

1

2

3

27.(1)答案见右表(未注明“电压一定或U=2V”扣1分,表格

中没有“实验次数”扣1分)

(2)要使电阻两端电压达到2伏,变阻器电阻至少40欧

(答“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不能分担4伏电压”

也给分)

(3)IR0/(I1-I2)

28.(1)2.10(答“2.1”也给分)

(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意思相近也给分,只答“不能”给1分;未答“不能”,只说明理由给2分)

(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29.(1)先汽化后液化(只答“汽化”或“液化”给1分)

(2)检验乙装置的水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答“乙装置的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也给分)

(3)乙装置烧杯中加冷水或冰块(答“导管外包湿毛巾”也给分)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0、32题6分,第31、33题8分,第34题10分,第35题12分,第36题5分,共55分)

30.(1)A、B、C(不全给1分,有错不给分)(2分) (2)葡萄糖(2分) (3)B(2分)

31.(1)感受器(2分)

(2)解:F=G=mg=(50+3)千克×10牛/千克=530牛……………………………1分

P=F/S=530牛/0.01米2=5.3×104帕 …………………………………2分

(3)解法一:W=Pt=100瓦×10秒=1000焦………………………………………1分

s=υt=0.4米/秒×10秒=4米 ……………………………………1分

f=F=W/s=1000焦/4米=250牛 ……………………………………1分

解法二:f=F=P/υ=100瓦/(0.4米/秒)=250牛……………………………3分

32.(1)红(2分) (2)32(2分)

(3)mc=28.7克×(15C/C15H11O6)=28.7克×(180/287)=18克……………2分

(只列式或只计算出结果给1分)

33.(1)光合作用(2分)

(2)只生活着2名志愿者,不放置红萍(2分)

(3)能满足(1分),因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相对稳定(1分)

(4)物质(或“碳—氧”)(2分)

34.(1)平衡(1分) 减少(2分)

(2)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2分)

不能,气球体积变大,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增大,天平不再平衡。(答“能,装置密闭,气体没有逸出,天平平衡”给1分;只答“能”或“不能”不给分)

(3)解:设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1分

100 44

x 2.2克

100:44=x:2.2克 x=5克………………………………………………1分

CaCO3%=5克/6克×100%=83.3%………………………………………1分

35.(1)A(1分) C(2分)

(2)解法一:I=P/U=1210瓦/220伏=5.5安………………………………………1分

R3=U/I=220伏/5.5安=40欧 ………………………………………1分

解法二:R3=U2/P………………………………………………………………1分

=(220伏)2/1210瓦=40欧…………………………………………1分

(3)R总=U/I=6伏/0.03安=200欧 …………………………………………………1分

查得50℃时,R1=90欧…………………………………………………………1分

R2=R总-R1=200欧-90欧=110欧……………………………………………1分

(4)温度降低(1分);因为电磁铁右移,导致动力臂变大,衔铁更容易被吸下(1分);电磁铁磁性应减弱,控制电路设定电流变小(1分);总电阻变大,而变阻器R2电阻不变,所以R1电阻变大(1分);由图乙可知设定的温度降低。

36.长陡下坡,刹车失灵的汽车,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会起来越快,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减速。(1分)

(1)避险车道设置在下坡拐弯处的右边,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便于司机看到,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能做出合理判断(1分)

(2)有一定的坡度,是利用动能转化为势能,使车减速(1分)

(3)铺上疏松的碎石、沙土,是为了增大摩擦,使车减速(1分)

(4)废旧轮胎和防撞桶,起到缓冲的作用,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使车减速(1分)

避险车道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安全减速。(其它解释合理且完整给相应的分数)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9题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第32题图

第32题图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第36题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