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毒人》里大腕云集, 《陪读妈妈》: 怎么就得不到好评? 打...

Post on 12-Aug-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猎毒人》里大腕云集,怎么就得不到好评?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本版编辑/董征 美术编辑/赵燕杰

23

《艺论》旨在探究各艺术门类出现的现象,产

生的问题以及所秉持的艺术倾向,内容涵盖音

乐、美术、戏剧、电影、电视、舞蹈、书法、摄影、曲

艺、杂技等艺术门类及相关话题,要求内容翔实、

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期待您有观

点、有情怀、有文采的艺术评论文章向我们源源

不断地砸来。邮箱:yzdsbwy@126.com

艺 论

文/林中路

明星考大学,如何度过新生危机期?

文/

韩浩月

如果只是作为一部缉毒题材的普法剧,《猎毒人》基本还是合格的。但是作为一部于和伟领衔,吴秀波、徐峥、王劲松、侯勇助阵的大腕云集的现实主义巨制,它显然辜负了观众的期待。随意的人物设计、拖沓的剧情进度、多余的感情暧昧……硬伤太多,估计是再多大咖也救不回来了。

首集一开篇,吴秀波饰演的卧底警察吕云飞、徐峥饰演的跨国大毒枭吴雄、王劲松饰演的金三角贩毒集团楚门老大楚天南就在几分钟内竞相亮相,吊足了观众胃口。

然而,开播至今二十余集,除了于和伟饰演的化学博士吕云鹏苦撑危局外,剩下的几位“叔圈”大咖就如走红毯般集体下线了。即便侯勇饰演的公安局长隔三岔五露个脸,但他和于和伟之间连同框的镜头都没有,更别说有观众期待的对手戏了。

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戏剧冲突来呈现。“老戏骨”们的对手戏之所以精彩,一方面在于他们对人物角色的刻画,都是数十年剧本和舞台积淀的集中爆发;另一方面,“老戏骨”们同台飙戏的过程,往往也是戏剧中角色过招、矛盾碰撞的过程。可是到目前为止,《猎毒人》里这样的对手戏实在太少了。当然,没有精彩的对手戏,一方面是导演对演员的驾驭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剧情使然。

在剧中,于和伟的对手戏主要是与女警察江伊楠之间,但女主演却总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两个人每次同台对戏时,江伊楠从主题、台词到表情基本都是一个套路:一哭二骂三抓人,声嘶力竭,却内容单调,只表现出了对烈士家属吕云鹏孤身犯险的担心。他们的对手戏,就像两块坚硬的石头,有冲突,有碰撞,就是起不了化学反应。

导演天毅在专访中曾表示,同类型剧的情节本身特别容易同质化,所以希望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打造一部“聚焦于人的缉毒行业剧”。与其他同题材的缉毒剧不同,《猎毒人》的主角是一个平民英雄。从化学博士化身卧底制毒师的身份标签,到家仇国仇的认知蜕变,敢拿《绝命毒师》做暗喻,导演在吕云鹏这个角色身上所寄托的野心,不可谓不小。

可是回到剧中,直到现在吕云鹏的卧底之路还是略显僵硬,除了一路被骗与不断撒钱,吕云鹏自身的本事与经验却不见长进,以至于其小弟赵毅都忍不住说“你不像一个毒枭”,更别提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在复仇途中蜕变升华了。更尴尬的是,“吕云鹏哪来那么多钱”?可能连导演都担心难以自圆其说,所以只得通过魏海、赵毅等人之口多次解释这位吕博士是如何挣钱的。当然,有悖常识的情节设计和角色成长太慢这个通病,并不是吕云鹏的特例。

以实习生身份进入边境一线缉毒警队的女生童童在人物设计上就更显多余了,真的很难理解,在缉毒大队如此要害的岗位里,凭空设置这么一位感情用事的迷妹形象,既不符合现实逻辑又无关剧情发展,导演到底是在下一步怎样的大棋?

尽管槽点颇多,但是在对一线缉毒战场的呈现上,《猎毒人》还是可圈可点的。从一开场吕云飞一家遭毒贩报复杀害,到吴新河处心积虑对吕梦瑶大献殷勤,再到魏海线人傻强被抛尸到楼下……在揭露毒贩手段之血腥残暴的同时,也向人们还原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缉毒战场。

此外,本剧对“瘾君子”赵毅的角色塑造也颇为成功。从一名为了吸毒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瘾君子”,到与吕云鹏共赴生死的好兄弟,赵毅的角色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充满反复和摇摆,层次感十足。在吕云鹏慷慨资助的感化下,多少次我们都相信“瘾君子”赵毅就要戒毒重生、改邪归正了,可是毒瘾一旦发作,他的人性便再次被毒品无情地吞噬,他时而像人,时而似鬼,一次次地后悔、自责,又一次次地背叛、坏事。

可以说,其对被毒品吞噬人性而又欲罢不能的“瘾君子”形象的塑造,是极为饱满且到位的,堪比《门徒》里古天乐饰演的那位吸毒吸到让年仅三岁的女儿去运毒的“烂人”。后者是丧心病狂、无可救药;前者则是半人半鬼、欲罢不能。所谓“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将你凝视”,其反面警示意义不言自明。遗憾的是,在《猎毒人》里,类似的人物塑造太少了。

时间进入录取季,很多考生已经收到了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这些考生当中,有一些人分外引人瞩目,他们是今年参加高考的明星考生,比如易烊千玺和宋祖儿,他俩都在微博上晒了录取通知书,吴磊虽然没晒,但公布出来的成绩显示他已经过线了。

易烊千玺以文化课473分、专业课94.85分双料第一的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宋祖儿则以专业分数排名第三的成绩,收到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吴磊参加的北电艺考也取得了专业全国第一的佳绩。明星考上大学不稀奇,但以这么好的成绩被录取,还是颇为不易的。

众所周知,明星是稀缺资源,在考大学之前,易烊千玺、宋祖儿、吴磊,都是娱乐界的宠儿,演电影、参加综艺节目、拍广告,各种通告不断。按照惯常的理解,忙碌的工作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但这三位用他们所作出的优秀表率证实,工作与学习是可以两不误的。

之所以能够实现“双赢”,归根结底只有“努力”这两个字可以解释。用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来形容,就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明星考上大学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励更多新生们在进入校园之后,要更加勤奋拼搏,珍惜时间,利用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地充实与提高自己。

校园也是个敏感地带,在这个地方,讲究的是学生身份的平等,容不下什么特权,尤其是大牌作风,明星新生要认清自己的学生身份,别忘了在学校里学习才是学生最大的本分,唯有如此,才能渡过新生危机,真正通过几年大学的学习,成长为更具实力的人才。

虽然年轻,但明星新生已经具备了公众人物的身份,在校园里势必会承受更高的期待、接受更严格的考核,包括应对更复杂的挑战。网友从媒体上看到的明星新生的新闻,绝大多数都是正能量的、励志的,但不排除有一些鸡毛蒜皮的麻烦事,在困扰着这些年轻人,如果发生这样的状况,除了向经纪人团队求助之外,明星新生还要更多地靠自己去处理与解决问题。

当然,明星新生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如何在工作与学习之间寻找平衡。据报道,像中戏、北电这样的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不可以随便外出参加商业活动的,比如中戏就曾开除过私下接戏的学生。

但规定归规定,明星新生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不可能被完全封闭在校园里。因此,明星新生与学校之间,也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这对明星新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是商业利益的诱惑,一方面是平心静气的学习,选择的天平倾向于哪一边,往往会决定学生的前途与未来。

不管怎样,明星能够努力学习、考入大学,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对于众多的大学新生而言,也有积极的影响。与明星做同学,向明星同龄人学习,都会是大学生活的不错体验。祝愿这些大学明星新生,都能有更美好的前程。

《陪读妈妈》:打烂了一手好牌

文/郭梅

无论创作课还是评论课,我有个口头禅是“选题的成功是成功的一半”——随着低龄留学潮越演越烈,小留学生和他们背后长期分居东西半球的父母亲,还有整个家庭,以及随之而来的家庭矛盾、伦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此为题材的电视剧自然比较容易博取相当一部分观众的眼球。虽然《陪读妈妈》和《小别离》的原著背景、主创团队几乎完全不同,但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自然而然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甚至觉得还可以将《陪读妈妈》视作《小别离》的续篇——送孩子出国之后,接踵而来的不是孩子和寄宿家庭或学校的故事,就是孩子和陪读家长的故事。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现状的影响下,绝大多数陪读家长是妈妈则是普遍现实,《陪读妈妈》也显然是个绝好的选题。

除了母子冲突这一最大的题中之意,该剧其实还涉及了这样几组社会矛盾:职业女性和全职太太之间的“鸡同鸭讲”、婚姻的保卫与反保卫战、贫富悬殊背景下的阶层摩擦、祖孙情背景下的(公)婆媳罅隙,还有未婚先孕、单亲母亲,当然也顺便点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家庭暴力和办公室恋情(包括单恋)等大家并不陌生的话题,容量颇大,信息丰富,线索并不单一,主题自然也并不局限于教育这一个领域。换言之,从剧本的架构初衷看,《陪读妈妈》是撑得起四十余集的容量,也满足得了观众的期待的。可遗憾的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较多的失误使得该剧容积虽大、内涵却不够饱满不够整体,主旨也便显得有些混杂而疲软无力。

首先,情节漏洞颇多。如该剧伊始是两位猝不及防的妈妈李娜和陈莉莉疾速飞赴温哥华,但陈莉莉的旅游签证是否真的可以当天申请当天获批?俩少年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暴力”剧本身是个颇为完美的“凤头”,却被一个“过快”的签证点上了明显的瑕疵。再加上李娜和陈莉莉出关时都遭遇了开箱检查,虽然这不无可能,但难免有用力过猛之嫌。

还有,陈莉莉偷书也不乏小题大做之嫌。陈莉莉给儿子买的书丢了,就偷拿了姜家的书,结果进了警局。如编剧是想从“人穷志短”入手制造矛盾,推动剧情发展,窃以为似乎只需强调罗盼非常希望买一套《哈利波特》而陈莉莉实在囊中羞涩便足矣,丢书的插曲实属蛇足。

其次,价值观扭曲,有些地方甚至陷入了逻辑黑洞。比如胡媛媛看到李娜无意中在朋友圈发的一张照片,就动用各种手段针对她,甚至发展到偷拍丁致远和夏天的合影,并利用该合影在网上发文章诋毁李娜,欲将她赶出温哥华。且不说李娜发照片完全出于无意,也不说胡媛媛的不少动作发生在杨益忠看到“问题”照片之前,胡媛媛作为陪读妈妈互助会会长,在大型聚会上利用其他妈妈公然发难,公报私仇,难道不有悖于她创立互助会初衷的吗?她就不会于心有愧吗?还有,她还偷偷拿了戴安娜、丁一一的头发去做亲子鉴定,欲揭开丁致远和夏天曾是恋人的底牌,给李娜制造大麻烦。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让她对李娜采取如此非常的手段呢?

再次,剧中之加拿大文化背景多处失真,是无法忽略的硬伤。比如李娜为了救儿子棒打灌酒的白人,但在警察局那白人却轻易同意和解,理由是他认同李娜乃好妈妈,这也显然是中国逻辑并不符合加拿大的国情,何况这个白人显然并非善茬……还有,有一次李娜在街上招手打了一辆出租车,这也不太符合实情——加拿大的文友告诉我,在温哥华打电话叫车非常方便,招手拦车并非常态。文友还说,中学的外景取自公立高中罗德宾,笔者也在剧中看到了学校门楣上的大字

“LORD-RYNG-HIGH-SCHOOL”,但这显然和丁一一他们校服上的简称“MLHS”对不上号……

窃以为,逻辑的硬伤和细节的失真往往是艺术创作最大的敌人,《陪读妈妈》在这两方面的明显失误加上中西文化的失真“混搭”,令它“成功”打烂了一手好牌。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