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儒家人生觀比較 - cuhk.edu.hk°¡報_人生觀.pdf ·...

Post on 24-May-2020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佛教與儒家人生觀比較

廣興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5-12-18

中文大學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一、佛教與儒家人生觀的相同點

1. 重視人生,不講超自然的神力 2. 重視倫理 3. 重視個人修養 4. 重視現世與實踐 5. 思想開放 二、佛教與儒家人生觀的不同點

1. 人在社會的地位不同 2. 對生命的態度不同 3. 對人身體的觀念不同 4. 對人性觀念的不同

三、佛教對中國人生觀的貢獻

1. 對心的分析 2. 業:對道德責任的解釋 3. 六道輪回:對生命的解釋 4. 宇宙觀的解釋 5. 對死亡的解釋 6. 慈悲與平等

前言 《莊子》中說﹐儒家游方之內﹐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會。 讀杜甫和李白的詩﹐可以從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 杜甫因爲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一些﹔ 李白因爲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一些。 這兩種趨勢彼此對立﹐但是也互相補充。兩者演習著一種力

的平衡。 這使得中國人對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一、佛教與儒家人生觀的相同點

1. 重視人生,不講超自然的神力 2. 重視倫理 3. 重視國人修養 4. 重視現世與實踐 5. 思想開放

1. 重視人生,不講超自然的神力 儒家講君子,賢人,聖人 道家講神人,至人,真人 「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聖治》)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論語∙微子》)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論語∙鄉黨》)

孟子「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論語∙王治》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易經∙繫辭下》

佛教認為,人生是幸運的,但不是優越的,因為一切眾生平等。

(1) 因為 (a) 人生難得,(b) 人有倫理道德情操, (2)人生不比其它動物優越,人不是自然的特別創造,其它動物都有轉生成人的機會,人也有轉生成動物的機會,一切都看「業」--行為。

《雜阿含406經》:「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壹阿含經》卷26〈等見品34〉

2. 重視倫理 《論語∙為政第二》「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孟子告子上1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仁學:仁者愛人 《論語∙雍也第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 重視倫理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第六》 三不朽:(1) 立德, (2) 立功, (3) 立言。 在這裡立德最為最要,是個人修養是基礎

2. 重視倫理 佛教:戒、定、慧。 戒就是倫理:其中五戒最為最要 不殺生,要愛擭一切生命, 不偷盜,要保擭他人的財物, 不邪淫,要保擭他人的家庭 , 不妄語,要建設和睦的社群, 不飲酒,要愛擭自己的健康。 所以持五戒人就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生命、財物、家庭,以

及對社群的遵重和愛擭。

施於他人無畏 不殺生,他人不怕你對他的生命有伤害, 不偷盜,他人不怕你偷盜他的財物, 不邪淫,他人不怕你破坏他的家庭 , 不妄語,他人不怕你說他的坏話,髒話, 不飲酒,他人不怕你對他有伤害。 所以持持五戒的人就是給他的無畏施。

3. 重視個人修養 《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3. 重視個人修養 佛教的修行,其實就是修心 佛教的五戒是修個人的語言和身體的行為, 佛教的禪定是修心: 它的目的,在滌蕩淫欲、憎恚、怠惰、焦慮、不安、疑惑

等心智方面的騷亂不淨,另一方面又培育集中的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識、意志力、精進力、分析力、自信、歡喜心、寧靜的心境等優良品性,以冀最後導致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能,而證入最後的真理、涅槃。

3. 重視個人修養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孟子告子下》

《老子》: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4. 現實的人生觀 《論語∙先進第十一》: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雍也第六》: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論語∙述而第七》:「子不語怪,力,亂,神。」

4. 現實的人生觀 佛陀重視實踐,從不談論形而上學的問題,也不談論空洞的

理論。 十大問題 (1)宇宙是永恆的,(2)還是無常的?(3)宇宙是有限

的,(4)還是無限的?(5)身體與靈魂是同一物,(6)還是身體是一物,靈魂又是一物?(7)如來涅槃後是繼續存在,(8)還是不再繼續存在?(9)還是既存在亦不存在,(10)還是既不存在,亦非不存在?

《經集》的〈大集積經〉: 「人們認爲自己的說法完美,別人的說法不妥,這樣便出現

分歧,引起爭論,都說自己的觀點正確。」

4. 現實的人生觀 《增一阿含42.4經》 「我法中皆同一味,所謂賢聖八品道味,是謂第四未曾有之

法也,如彼大海悉同一味。」 《雜阿含106經》 「阿耨羅度,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只宣講苦和苦滅。」 《相應部》 「同樣地,我所知道的法,就像樹林中的樹葉一

樣多,但是我所講給你們聽的法,就像我手上的樹葉一樣少。爲什麽我不把我所知道的法都講給你們聽呢?因爲那些法沒有用處,不能引導人至涅槃,所以我沒有講。」

5. 開放的思想 《論語》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 (195-249) 《論語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

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爭利,故曰不和。」

「以和爲貴」的思想 《論語》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

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5. 開放的思想 《中庸》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論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5. 開放的思想 《增一阿含經》一切世間微妙善語,皆是佛法。 《成實論》「又如經言:一切世間微妙言辭,皆出我法。」 《大智度論》:「如《釋提桓因得道經》,佛告憍尸迦:

「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我法中。」 佛陀的語言政策看出他的開放思想。 《毘尼母經》「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與美言為是,但使義

理不失,是吾意也。隨諸眾生應與何音而得受悟,應為說之,是故名為隨國應作。」

5. 開放的思想 《增支部》〈富有經〉講,如果一位在家居士如法如理獲得錢財,他應當

(1) 供養父母、妻子、兄弟、奴婢、眷屬, (2) 供養朋友和同伴, (3)保護好自己的財產, (4) 供養親戚、客人、祖先、國王、神靈, (5)供養沙門和婆羅門。

二、佛教與儒家人生觀的不同點

1. 人在社會的地位不同 2. 對生命的態度不同 3. 對人身體的觀念不同 4. 對人性觀念的不同

1. 人在社會的地位不同 《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孝經》講道五種人:天子, 諸侯,卿大夫,士,庶人。

《論語∙子罕第九》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孟子∙告子上》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

1. 人在社會的地位不同 佛教講人平等三個方面:(1)進入佛教後平等,(2)在業的面前平等,(3)成就正果的機會人人平等。

(1) 《增壹阿含29.9經》: 「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比丘當知:欲論生子之義者,當名沙門釋種子是。所以者何?生皆由我生,從法起,從法成。是故,比丘!當求方便,得作釋種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1. 人在社會的地位不同 第二,在業的面前人人平等。 《法句經》:「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

亦各須熟,彼不相代;習善得善,亦如種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費,欲知利身,戒聞為最。」

第三,成就正果的機會人人平等。 從佛教的教義上來講,佛陀所講的最高目標「涅槃」,人人

都有機會証得。無論男女老幼,不論出生於任何的種姓或種族,只要他們根據佛陀的教義身體力行,努力實踐,都可以獲得解脫。

2. 對生命的態度不同 儒家樂觀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論語》:仁者不憂。 《論語》: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 對生命的態度不同

《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宋代的周敦頤等都這種人生態度

2. 對生命的態度不同 佛教客觀的人生態度,既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 佛教一開始就講「苦」,這不是悲觀,而是指出人生的問題。

其實佛教講到很多種的快樂: 如家庭的快樂,富有的快樂,單身的快樂,友情的快樂等。

但是佛教認為追求感官的享受與快樂,是「低級、平庸、無益的凡夫之道」。

2. 對生命的態度不同 《增壹阿含34.3經》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正法念處經》何以故?天中乃是人之善道,人中乃是天之善道。

3. 對人身體的觀念不同 儒家認為,人的身體很重要,要保護它, 《論語》: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

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所以儒家反對火葬,不願捐獻身體的器官等。

3. 對人身體的觀念不同

《論語》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 對人身體的觀念不同 佛教認為人是由五蘊組成:(1)色,物質的身體,(2)受,

感受,(3)想,思想,(4)行,身體、語言和思想的行為,(5)識:意識。

五蘊都是互相依賴,互相支持,相互關連。因此五蘊都是變化的,不是永恆的。

五蘊的有幾組和体就是人, 佛教不承認有永恆不變的靈魂(神我)和創造世界的神。 人的身體只是五蘊當中的物質的部分。

3. 對人身體的觀念不同

所以佛教認為:人的身體只是一個工具,人用這個工具為更高的生活目標,如為他人和社會。

因此人死之後,身體只是一個物質的東西,如其它的物質一樣。

所以佛教主張火葬,而且主張捐獻身體的器官等,以幫助他人。

4. 對人性觀念的不同 儒家主張人性善, 《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告子上》: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善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善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 對人性觀念的不同 《荀子∙榮辱》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

《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4. 對人性觀念的不同 佛教認為人之本性生來中性,非善非惡。 《中阿含經》:「嬰孩童子尚無身想,況復作身惡業耶?唯能動身。嬰孩童子,尚無口想,況復惡言耶?唯能得啼。嬰孩童子,尚無命想,況復行邪命耶?唯有呻吟。嬰孩童子,尚無念想,況復惡念耶?唯念母乳。」

這叫無知,佛教認為,人的所有的問題是由於無知。

4. 對人性觀念的不同

人之所以成為善人或惡人,都是後天的教育。 所以佛教認為後天的教肓很重要,如(1)家庭父母的教肓,(2)學校的教肓和(3)社會的教肓等。

諸惡沒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三、佛教對中國人生觀的貢獻 1. 對心的分析 2. 業:對道德責任的解釋 3. 六道輪回:對生命的解釋 4. 宇宙觀的解釋 5. 對死亡的解釋 6. 慈悲與平等

六合之外不論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

《周書》:「求之鄒說,詭怪之跡實繁;考之山經,奇譎之詞匪一。周、孔存而不論,是非紛而莫辯。」

《弘明集》「六合之外存而不論者,非不可論,論之或乖;六合之內論而不辯者,非不可辯,辯之或疑。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辯而不議者,非不可議,議之或亂。此三者皆即其身耳目之所不至以為關鍵,而不關視聽之外者也。」

1. 對心的分析 慧皎 (497-554)《高僧傳》「范泰、謝靈運常言:六經典文,本在濟俗為治。必求靈性真奧,豈得不以佛經為指南耶?」

元代劉謐撰《三教平心論》:「故孝宗皇帝製《原道辯》 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佛教就是心理學,但不同於西方心理學,因為方法完全不同。

2. 業:對道德責任的解釋 儒家把人的命運歸于天,但天是如何,又沒有具體的解釋。 《易經.坤卦.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

家,必有餘殃。」 《太平經》卷三十九載: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

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流災亦不由一人之治,比連不平,前後更相負,故名之為負。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

2. 業:對道德責任的解釋 佛教在這方面對中國人的人生觀有很大的貢獻 佛教用「業」的理論來解釋人生的問題。 佛教認為,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有其後果。也就是說我們的有意識的

行為,都有其後果。 佛教的「業」包括三個方面:思想意識的,語言的,身體行為的。 凡是在這三方面有意識的行為,都有其後果。 善的行為有善的後果;惡的行為有不好的後果。 因此,佛教認為,我們應當對我們的行為負責,因為不論是好的還

是坏的行為,有意的行為都有後果。

2. 業:對道德責任的解釋 1. 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債,自己人生的好與不好由自己負債。

2. 每個人所面對的自己行的結果,由行為本身性質而定。

3. 所有的人在自己的行為面前都是平等的。 4. 「業」依緣起理論運作,沒有外在的神。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謹「言」慎「行」,謹慎從事。

2. 業:對道德責任的解釋 《法句經》卷1〈9 雙要品〉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袁宏 《後漢紀》第十「故王公大人,觀生死報應之際,無不懅然自失也。」

3. 六道輪回:對生命的解釋

六道分別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三善道爲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爲畜生、餓鬼、地獄。

做了善事多,可升入三善道,做了惡事可多,升入三惡道。這是善惡的報應。

西藏 六道輪回

3. 六道輪回:對生命的解釋 根據佛教的教義,升入三善道不是永恆的,當善業完了之後,可能再升入三惡道。同樣的,升入三惡道也不是永恆的, 當惡業完了之後,可能再升入三善道。

所以佛教教人多做善事。

4. 宇宙觀的解釋 佛教對宇宙的解釋很細,宇宙由三千大千世界組成。 每一個世界有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 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叫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相當於三十億世界。

5. 對死亡的解釋 《禮記-檀弓下》「骨肉歸復于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

《禮記-郊特牲》「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 《荀子》「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5. 對死亡的解釋 《論語∙先進第十一》: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中國人禁忌談死的事。

5. 對死亡的解釋

佛教對死亡的態度是面對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死。

佛教分析死亡,認識死亡。 當我對了解了它,我們就可以做好準備,我們會生活更好。認識了死亡,我們就認識了生命,因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與死是生命的兩端。

5. 對死亡的解釋 佛教認為,死不是生命的終結,人會再生。 未來的生命如何,要看今生的所作。 為善之人不怕死,因為死是更好的生命的開始。 佛教要人們看破死亡,所以把死亡當作坐禪的對象。

5. 對死亡的解釋 佛教以死亡為坐禪的對象的有兩種: 1) 無常觀,2) 不淨觀。 1) 無常觀 《雜阿含1084經》:「常逼迫眾生,受生極短壽,當勤修精

進,猶如救頭然。勿得須臾懈,令死魔忽至,知汝是惡魔,速於此滅去。」

所以佛經說:「人命在呼吸之間。」 2) 不淨觀:是觀身體的不淨。主要是給出家人的坐禪方法。

6. 慈悲與平等 《左傳·昭公七年》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台。

三綱五常 《孝經》人分五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人,庶人等。

6. 慈悲與平等 佛教主張平等與慈悲 佛教主張對一切眾生慈悲,所以不殺生。 尤其在大乘佛教,以菩薩思想為主,慈悲為本。

觀音就是慈悲的化身。 中國佛教主張素食。

結論 張彥遠 (618-907):「禀儒道以理身理人,奉釋氏以修心修性。」《三祖大師碑阴記》

《憨山老人夢游集》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缺一則偏,缺二則隘,三者無一而稱人者,則肖之而已。

宋代劉謐《三教平心論》講道:「故孝宗皇帝製《原道辯》 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