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hdskzkb@163.com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a07 学吹口琴...

Post on 05-Aug-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A07时报/夕阳红专刊部主办 电话:0972-8689538责编 / 张扬 版式 / 徐丽芳

邮箱:hdskzkb@163.com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陶诗秀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颐养颐养

天年天年

请本版文、图作者见报后与本报联系,以便奉寄稿酬!

退休后别守着电视□冯瑞娟

很多老人退休了闲着没事,总宅在家,靠看电视打发时间。但老年人真的能从电视中获得娱乐与精神解压吗?恐怕危害要比益处大得多。

研究人员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老年人并没有从看电视中获得更多愉悦,反而会出现更多悲伤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

电视的喧闹并不能稀释老人的孤独感。要知道,看电视是属于被动接受信息的活动,缺乏主动参与,时间久了,老人不爱动脑,反应也越来越慢,记忆力减退,电视不会与老人沟通互动。而现在的荧屏上很多电视节目为了博眼球,充斥着家庭纠纷类节目,多是婆媳大战、财产纠纷、子女不赡养老人等内容。

很多老年人看这类节目时会对号入座,生闷气,甚至长时间被负面消极情绪包围,对生活丧失热情,更加恐惧死亡,焦虑不安。另外,长期闷头看电视,老人会日渐寡言少语、情绪低落,失去与人交流的兴趣,陷入更深的孤独。

不止如此,健康水平也会因看电视受影响。研究显示,每天看 6 小时(或以上)电视的人群,相比于少看电视的人,寿命少近4年。每看一小时电视,预期寿命减少22分钟。

老年人本身就是慢病高发群体,如果看电视时久坐不动,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间接引发糖尿病、造成椎间盘突出、导致脑组织萎缩等。

另外,长时间盯着闪烁的电视荧光屏,还会使眼睛干燥不适,而老人年龄大了后,分泌系统没年轻时那么发达,新陈代谢慢了,眼睑松弛下垂,结膜也会松弛,导致分泌及保存泪液功能下降,常看电视更易引发眼部干涩。

老人守在电视前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生活规律会被打乱,该睡午觉时没睡,该吃药时忘了吃药,对健康十分不利。还有很多老人边看电视边睡觉,这样大脑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不能保证充足有效睡眠。

老人退休后少宅在家,走出去,常约见朋友,即使不说话,也比在家看电视强。

对于口琴,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记得上中学时,隔壁班里有一位高高瘦瘦、相貌清秀的男生,课间,他经常倚着砖柱吹口琴,尤其是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多少同学驻足聆听,沉醉在悠扬的琴声里。

光阴似箭,我从少女步入老年,前几年从单位财务岗位正式退休。某天傍晚,吃过晚饭,我去附近公园里散步,不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口琴声,那熟悉的旋律让我不由得侧耳倾听,不正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吗?于是,我循声找去,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一群人围在一起,中间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吹口琴,一曲终了,响起热烈的掌声。

攀谈中,我了解到吹口琴的老人姓吴,是一位民间口琴高手,他利用空余时间免费教人吹口琴,旁边的几位中老年人都是他的“徒弟”,他们还组成了一支“夕阳红口琴队”,经常在公园自娱自乐练习和演奏。我抱着

试试看的心态问道:“我可以加入你们的口琴乐队吗?”老吴爽快地说:

“当然可以!”于是,我去商场买了一把C调口

琴,正式加入“夕阳红口琴队”,从零开始学起。老吴教我先练基本功,也就是“单音吹奏法”,反复吹、吸、吹、吸……练习“12345”,老吴说,学乐器千万不能心急,基本功一定要练扎实,每一个音一定要精准无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我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了,如《红河谷》《南泥湾》

《在很久以前》……后来,老吴又教我如何用舌头打节拍伴奏和分解和弦,这样吹奏的曲子更有立体感。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我每天都坚持吹奏口琴,能吹奏的曲子也越来越多,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中国心》《大海啊故乡》……尤其当我第一次完整流畅地吹奏完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内心的激动更是无以言喻。

从生理角度来说,吹口琴要靠气

流配合,吹奏过程其实是一种运气调整呼吸、长气和短气互换的掌控,与气功吐纳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能运气自如,那么口琴曲自然也吹得行云流水了。普通人呼吸只用浅呼吸,也就是胸式呼吸,但吹奏口琴,需要使用腹式呼吸,学会腹式呼吸法,能有效增加身体氧气供给,使肺组织强壮,对人的呼吸系统是一种很好的强化,有人说“吹口琴能明显改善肺活量”就是这个道理。

吹口琴不仅是一项带动口腔、胸腔、腹腔一起运动的全身心活动,它还能愉悦身心。都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吹奏口琴的同时也在聆听,当悠扬的旋律从口琴中传向四周时,须臾间,烦恼忘却了,心情也就格外愉悦。

口琴被誉为“口袋里的钢琴”,可以随身携带,有空就能吹奏。自从学会吹口琴后,我在阳台上吹、卧室里吹、公园吹……可谓“一把口琴早晚吹,完胜老年广场舞”。

(来源:《大众卫生报》)

今年,先生已经跨越了八十岁的门槛。

岁月对人来说,真是一样捉摸不定的东西。许多年前,我和先生相识在音乐老师的课室里,相别于上山下乡的列车旁,又相聚在生机勃勃的校园中。结婚后辛勤耕耘,从无到有,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出色的孩子,五十多年的悠悠岁月转瞬即逝。

在感慨时间流逝的同时,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开始变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十年前,我调侃先生,说他已属稀有,“现在老值钱了。”先生晃晃脑袋,风趣依旧,紧接着猛地回了我一句:“你不也状况频出吗?”是呀,那时候,我也是在“奔七”路上的人了,四处找眼镜,打着电话找手机。不久前,我还上演了一出戴着帽子找帽子的闹剧,要不是先生把我拉到镜子前,我还在苦

苦地寻找,不知啥时才能出得了门。

但我们都是不服老的人,我们热爱工作,仍然在职。从事多年的工作已经得心应手,压力也不大,继续工作不但能活跃思路,与人交往,还有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呢?此外,我和先生都还保持着爱看书的好习惯。先生喜读史记自传,我偏爱散文随笔,每天我们都有各自安静的时光,增长学问。先生还时不时地向我推荐好文章,鼓励我动笔写作。这些年来,我在工作之余每个月都写一两篇小文,投稿报刊,至今已刊出数百篇。

当然,到了这把年纪,我们更是把健康摆在生活的第一位。为了减缓衰老速度,保持健康的生活,健身中心成了我们每天必去的地方。除了跳尊巴舞外,每天一早我下水游泳,傍晚先生也乐滋滋地跑向健身中心。到了周末,我们双双跃入水中,欣赏在水中游弋自如的彼此。先生称赞我泳龄短,进步快,我也赶紧回敬,夸奖他“宝刀不

老!”晚饭后,我们漫步在社区小径

上,享受安静美丽的黄昏。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已经走了许多年,但还有说不完的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我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从容地一起慢慢变老,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这就是我们的暮年新希望。

学吹口琴乐晚年□裘秋华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