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職業 - good tv · 授、活齡科技專家 姜義村 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

Post on 25-Sep-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8 好消息 2017 / 2 No.266

衛福部提供的數據中,

台灣目前 65 歲以上老

人 約 293 萬 人, 推 估

到 2025 年,老年人口

占 總 人 口 的 20%, 台

灣將走入「超高齡社

會」。家中的銀髮長

者,在面對人生的下一

個階段,需要什麼?

播出日期:2/16(四) 20:00 專家怎麼說?

姜:時間規畫需要精密的計算,以生

活四種象限來區隔,可分為:

1. 非自由的外在動機―純工作

2. 自由的外在動機―休閒式工作

3. 非自由的內在動機―純志業

4. 自由的內在動機―純休閒

生活要充滿樂趣,又不失去重心,加上銀

髮族在純工作的領域越來越少,剩下三個

象限的生活就需要達到平衡。整理◎莊恩慈 攝影◎賴竹山

張成秀 老師臺灣科技大學教授、活齡科技專家

姜義村 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專任教授,從事樂齡老人運動

退休生活開步走

銀髮職業第2春

純工作Pure Job

休閒式工作Leisure Job

純志業Pure Work

純休閒Pure Leisure

非自由

自由

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

退休前在銀行從事行

政職,退休後投入籌

備玩具工坊的計畫,

十年來,常鼓勵退休

的爺爺奶奶投入志工行列。認為志工就

是要「不拒不求」,做自己該做的事。

湯秋賢 男 72歲 洪禮錝 男 63歲

從 民 國 72 年, 加 入

臺北縣政府招募勞工

輔導員的義務服務工

作, 擁 有 9 年 推 廣

非洲鼓的經驗,結合

Drum Circle ( 鼓圈圈 ) 導入課程教材,透

過「代間互動」的方式推廣世代融合。

曾經是紅遍東南亞的

明星,從新加坡回台

灣之後,即投入志工

行列,曾做過四年居

家照護工作,因體會長者們的心情,間

接成為心靈輔導員。目前在大稻埕福音

中心,擔任社區關懷志工。

施心慧 女 64歲63 歲於美國四十年成

衣事業退休後,引進

美國流行的「移動樂

園」,與台灣偏鄉學

校合作,免費提供大

型充氣滑水道、氣墊跳跳屋等,結合簡

單的音樂與英文教學。目前規劃青少年

的體驗教育、冒險學校等。

何茂成 男 69歲

29

好的家庭 GOOD FAMILY

更多最新資訊,請上臉書

《轉轉發現愛》粉絲團

( 首播 ) 週三、週四 20:00

( 重播 ) 週三、週四 23:15

週四、週五 10:00 14:00

轉轉發現愛

貼心小叮嚀

面對高齡化的社會改變,年長者不再

成為老齡化的一群,個個都是所謂資

深的年輕人,應該要幫助他們在青春

第二期有正面的發展。

調整心態 子女助一臂之力

此外,從事志願性服務可有許多好處:

社會整體效益:未來高齡社會越來越

普遍,年長者會是社會最重要的資源,

倘若能更活躍並融入社會,對社會能

帶來正面果效。

社交效益:與人互動,能結交到很多

談得來的朋友。

心理效益:會有滿足感,尤其接收到

孫子輩的敬重和回應。

生理效益:因為其他方面都有不錯的

發展,自然身體也會比較健康。因此

年長者成為志工,無論對個人或社會

都有正面的影響力。

張:銀髮族的生活需要的是彈性、

自由、平衡;此外價值感和被需

求感的質素也要考慮。日本千葉縣的

柏市打造了一個社區,老人人口高達

四成,他們期許建構一個實驗場所,

結合「產、觀、學」的理念,設計有

彈性的工作時間與少額工資,針對長

者的健康狀況和興趣設計各種訓練課

程,喜歡孩子的可至幼兒園服務,喜

歡平輩的,可至老人院服務,喜歡大

自然種植的,也能安排都市菜園等工

作。這樣的生活兼具彈性、價值感和

快樂的元素。一般而言,年長者志工

可以

1. 降低早發死亡率 ( 高達 22%)

2. 憂鬱症罹患風險降低

3. 幸福感增加

4. 可以降低血壓

5. 讓人生有意義

反之,一天到晚待在家中,時時擔心

付出的風險,會造成心跳上升,增加

壓力荷爾蒙的分泌。

張:年長者願意從事志工行列,本

來就不太容易。需要考量工作內

容是否超過自己身心所能負荷,例如

救災或災後重建,就比較不適合年長

者,因為處在分秒必爭的備戰狀態,

隨時要保持高度警覺,身心靈的壓力

比較大。除非要有毅力地接受組織

的正規訓練,否則憑藉一時的熱心,

不僅很難持久,有時連自己都容易受

傷害。此外,子女可以主動幫助父

母,規劃退休後的生活。國外有一個

skillshare 的網站,提供素人「教」與

「學」的供需平台,長輩們可以提供

自己的才幹或才藝,子女幫忙將課程

上架,與別人互相交流;子女的主動

參與,能夠增加彼此了解,甚至年長

者無法獨自完成的部分,子女就能成

為一臂之力。

姜:從長達多年的工作剛退休,很

容易在自己想嘗試的志工領域

中,花太多時間,因為剛換人生跑道,

又是自己樂意做的事,很容易著迷並

上癮,需要留意的是,不同於純休閒

生活,既然答應了就得全力以赴;而

過於容易承諾工作,生活中的純休閒

和休閒式工作的比例幾乎等於零(參

左頁圖表)。因此建議多預留一些彈

性時間,不要將志工的工作排得太滿。

花些時間思考,考慮自己的身心狀況,

不至於在生活中失去平衡。

高齡者就像進入青春第二期,和青春

期出現的徵兆很像,例如有點徬徨,

不知自己該做甚麼?也會想去探索生

活或不太想回家,這和年長者退休後

的心情類似;若能在建立人脈 ( 交朋

友 )、運用財務、維護家庭關係等方面

正向發展,就像青春期的孩子「轉大

人」一樣,也能開展另一個人生領域

和視野。

(e政府能提供許多有關志工訊息的平

台,http://elders.www.gov.tw/focus.

php?efm_id=82/)

生理效益

心理效益

社交效益

社會整數效益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