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造交通运输更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内提质效外保安畅支撑...

Post on 28-Dec-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第3713期 (总第4898期)每周一、三、五、日出版

今日4 版

时讯快报快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42—0058邮发代号 37—4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

2020年8月24日星期一

微博 微信 客户端

中国水运报新媒体群

行业主流媒体 水运权威报道

新闻热线:(027)82767441 公告声明:(027)82830904 新媒体合作热线:(027)82763414 船民直通车热线:(027)82767110 《中国水运》杂志编辑部:(027)82767371 发行热线: (027)82767441

责编 美编 张妮中国水运网 http://www.zgsyb.com 中国水运杂志 http://syzz.zgsyb.com 中国水运报邮箱 zgsyb@vip.163.com

李小鹏在长三角地区调研时强调

合力打造交通运输更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内提质效外保安畅支撑服务新发展格局

本报讯 8 月 18 日至 21 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到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海市,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南京市等地,就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实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编制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调研和座谈。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省(市)协同,合力打造交通运输更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在支撑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当好先行官。

李小鹏先后到宁波舟山港、上海北外滩航运中心、南京龙潭港、长江五桥等地调研了行业建设发展情况、长江非法码头整治和污染防治工作,深入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东航集团等企业了解了生产经营和构建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情况,在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看望了基层干部职工并座谈。

21日下午,李小鹏在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部分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关于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规划、国际物流、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及交通企业纾困解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李小鹏指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对于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具有重大意义。要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为牵引,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部省协同,加快建设一体化设施网络,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打造现代化智能交通系统,担当新基建主力军,加快建立协同高效的治理体系,打造交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李小鹏强调,要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作用,在支撑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当好先行官。一要强基础,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扩大循环总量。二要畅流通,打造高效优质的一体化运输服务体系,提高循环效率。三要促创新,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增强循环动能。四要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五要守底线,保障进口货物进得来、出口货物出得去,保障重要物资运输安全。

李小鹏要求,要做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编制“十四五”规划,抓好试点工作,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李小鹏指出,今年以来,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巨大冲击,行业企业普遍面临困难,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要按照做好

“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求,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鼓励地方开展精准帮扶,强化惠企政策储备,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企业不仅能够生存壮大,而且能够实现更大更好发展。

李小鹏强调,安全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从业人员岗位责任,推动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扎实落实安全度汛有关要求,千方百计做好防洪、防汛、防台风、防地质灾害侵袭等工作。要积极关注疫情对行业从业人员生产生活的影响,主动帮助解决困难,确保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调研期间,李小鹏还同三省一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会见,就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促进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和推动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安全稳定工作交换了意见。

部机关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和座谈。(毛剑 石宽 王雨青 顾磊 宋恒)

本报讯(全媒记者 廖琨 赵姗)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防污染现场推进会 8 月 21 日在江苏镇江举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参加会议并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促进航运绿色发展,为打赢长江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交通力量,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会上宣贯《400 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长江航务管理局,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江苏海事局,长江航运集团、安徽省港航集团等 10 家单位分别汇报了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据统计,今年以来,沿江省市共改造了 983艘 400 总吨以上船舶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基本完成了装置改造工作;港口已新建接收设施 12608个,相比去年年底增加了 52%,船舶

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接收设施基本实现了码头全覆盖;江苏南通 2 座水上洗舱站已率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新增岸电泊位 255个。

刘小明充分肯定了整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今年以来,沿江省市和各相关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加强协同联动,积极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长江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治理污染能力不断提升,相关工作措施不断实化,污染防治的成效逐步显现。

刘小明强调,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开展 1 年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是针对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的“补课”。在全力治标的同时,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要坚持源头治理,船舶、码头建造准入环节要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要求,坚决杜绝带着环保缺陷的问题船舶、问题码头投入营运。要坚持系统治理,综合考虑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市场失灵”、成本偏高和长期运营难等情况,打造完善顺畅高效的接收处置运行机制,确保衔接顺畅、运转高效、有效处置。(下转第 2 版)

近日,营口鲅鱼圈海事处执法人员出动海巡执法船艇 3 艘次,经过 7 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查获一艘非法砂石运输船舶。

据了解,2020 年营口鲅鱼圈海事处共开展专项行动 13次,查获并处理 9 艘违法船舶,查出 72 项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126 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和”的初心、“忠”的责任、“公”的使命和“济”的支撑。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环境清洁、保证执法公正廉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营口鲅鱼圈海事处以敢担当、甘奉献、勇作为,实现了鲅鱼圈海事和衷共济的美好愿景,促进了辖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日前,记者实地走访了鲅鱼圈海事处,深入了解支撑这支海上执法队伍的内生力量。

和:他们共同的愿景

“党员干部要坚守信仰、胸怀大局、履责担当、守正创新,做一名无私奉献的新时代共产党员。”辽宁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郑东兵

“七一”期间到鲅鱼圈海事处讲专题党课时表示。

决胜千里 ,文化致胜。作为营口海事局下辖的基层海事,鲅鱼圈海事处提出了“和忠公济”文化品牌。秉持“畅通和谐”的目标,沿着监管创新的蓝筹之路,在监管服务中大胆创新、服务企业。

“这项制度让辖区很多企业从中受益。”中谷物流有限公司东北片区总经理姜晓军说。他口中的制度就是鲅鱼圈海事处创新提出的“集装箱分级管理机制”,该项机

制通过层层选拔,被列入国务院第五批全国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是营口市唯一一项国家级管理机制,也是辽宁海事系统唯一一项国家级管理机制。2019 年 8 月,该制度被营口市政府授予“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奖”。

制度创新的背后,是一群人的辛勤与努力,更是一代人的使命与初心。

记者了解到,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自贸区建设保驾护航,鲅鱼圈海事处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探索船舶服务新举措,以智能选船为平台,针对集装箱班轮“班期紧、停留短、装卸快”的特点,推出了“集装箱分级管理机制”,该机制通过确保载运中欧班列货物船舶的安全和航线的畅通,从而促进中欧班列运行的提速增效。 (下转第 4 版)

本报讯(全媒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吴紫明)8 月 21 日,浙江自贸试验区船用燃料供油“舟山船型”首制船——“润吉 1 号”装载 4000 吨低硫油从中石化舟山石油分公司半升洞油库 码 头 出 发 ,前 往 虾 峙 门 北 锚 地 为

18 万吨级巴拿马籍“KM OSAKA”轮进行保税燃料油供应。

“润吉 1 号”是舟山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船用燃料油专用供应 船 ,单 航 次 最 多 可 以 供 应 船 用 燃料油 4600 吨以上。

本报讯(全媒记者 龙巍 通讯员潘彤彤)8 月 22 日,记者从海南交通运输厅获悉,1 至 7 月海南游艇出海5.2 万余艘次,搭乘游艇出海 34.7 万余人次,已逐渐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其中,7 月份更是呈现游艇出海艘次

同比上涨 80.48%,搭乘游艇出海人次同比上涨 32.45%的良好发展势头。

根 据 相 关 统 计 ,截 至 2020 年 8月 ,海 南 全 省 已 建 成 运 营 游 艇 码 头14 个、泊位 2312 个、游艇产业链相关企业 150 余家、已登记游艇 747 艘。

海南7月出海游艇艘次同比上涨80.48%

刘小明在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防污染现场推进会上强调

“和忠公济”让文化品牌闪亮基层□ 全媒记者 陈蔚 通讯员 张洪洋 曾超

内地与港澳海事机构协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本 报 讯( 全 媒 记者 龙巍 特约记者 周明 耀)8 月 22 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香港海事处、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 区 海 事 合 作 协 议》(简称《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协同机制,共同维护粤港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促进绿色航运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卓越的海事服务,打造国际先进的海事管理示范区。

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优化珠江口船舶定线制及报告制,协同开展船舶交管服务,加强引航安全合作。加强水上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联合开展搜寻救助,联合应对灾害天气对船舶及水上交通的影响,合作开展事故安全调查,维护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

同时,三方将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合作,共同推进水域综合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高新科技在船舶污染执法中的运用,防止船舶溢油、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造成的污染,探索应用清洁能源,促进航运绿色发展。

三方还将联合支持大湾区航运要素充分流动,共同推广船舶证书电子化运用,便利船舶查验及通关,优化船舶异地检验合作和新造船舶登记衔接,完善粤港澳游艇往来三地安排,为三地船员在大湾区内执行职务提供适当便利,提升大湾区海事政务服务效率,持续优化航运产业营商环境。

“舟山船型”首制供油船正式投运

日前,山东港口烟台港在“大连矿 业 ”轮 385575吨铁矿卸船作业中,创单船平均每小 时 12438 吨 作业效率新高。

严纲轩 摄

统一思想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打赢长江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凝心聚力,为了碧水蓝天——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防污染现场推进会侧记

□ 全媒记者 廖琨

八月的镇江,生机盎然。8 月 21 日,长江经济带船舶和

港口防污染现场推进会在这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对交通运输系统做好长江大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促进航运绿色发展,为打赢长江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交通力量,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刘小明在会上的一番话,赢得参会代表的广泛认同。

1月 17日,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方案》,提出深入开展为期 1年的集中整治,重点解决船舶污水收集处置装置配备不到位和不正常运行、垃圾污水等偷排偷倒入江等突出问题。从高山到平原,从峡谷到大湖,半年多来,沿江省市和各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出实招、下猛药、去旧疴,医长江之痛,共护一江清水浩荡奔流。

生机重现“气色”向好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军华带着喜讯来参会——今年 1—7月,长江江苏段接收的船舶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同比分别增长 23.6倍、8.2 倍,沿江及内河港口共接收船舶生活污水近 6万立方、含油污水近 4万立方、船舶垃圾超过 6000吨。

长江江苏段的成绩,只是长江经济带打响船舶和港口防污染攻坚战的缩影:

——重庆全市 400 总吨以上的2374 艘船舶,污水储存处理装置改造完成率 98%;已建成投用丰都、奉节等 12 处污染物专用接收点,建成长寿川维、涪陵泽胜 2 个化学品船洗舱基地;

——浙江率先推行全省域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一揽子支持政策,今年新建岸电设施 65 套,完成年度建设计划的 130%。全省共接电 2.8 万次,接电 33.6万小时,累计使用岸电340.8 万度,为去年全年岸电使用量的 123.4%。 (下转第 3 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