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传承三湾改编 砥砺奋进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

Post on 18-Dec-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要 闻 ■ 责任编辑 张 平 刘 潇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JIANGXI DAILYA4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邮编:330038 电话总机:86849114 自律热线:86847458广告部:86849125 广告经营许可证:3600004000008 发行中心:86849176总编办:86849545出版部:86849226经济部:86849086零售:每对开张0.50元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代号:D898政教部:86849270理论评论部:86847291都市新刊:86849999副刊部:86849116文体部:86849195记者通联部:86849289 86849045 86849395(传真)摄影部:86849056新媒体部:86849474夜班编辑室:86849790声明:本报记者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投稿 文字 jxribao@vip.sina.com邮箱 图片 jxrbsyb@vip.sina.com

不忘初心 传承三湾改编精神砥砺奋进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

率秋收起义部队抵达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

“三湾改编”。这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是我党政治建军的开端,从此拉开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序幕,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今天,三湾改编精神正在永新这块红土地上谱写新辉煌。永新全县正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坚持坚韧不拔的定力和决心、保持攻坚破难的毅力和劲头、恪守亲民为民的情怀和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建成开放文明美丽小康新永新。

2017年第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20.4亿元,增长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5810 元和 1967 元,分别增长 8.8%、10.6%;1 至 5月,财政总收入5.4亿元,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 51.5 亿元,增长11.4%。

以纪念三湾改编90周年为契机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纪念三湾改编,传承精神居首位。立足得天独厚的红色积淀,勇做“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前列”的先行者,成为53万永新人民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

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源流县域和重要县域,土地革命时期,永新走出了41名开国将军和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为全国将军大县,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6年以来,永新提出了争当“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目标,做到了“五项同步”“五项全能”,明确了“四个纳入”,即把弘扬井冈山精神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干部考核考察;并大力推进“编印一套红色故事丛书、建立一支红色宣讲队伍、拍摄一部红色纪录片、创作一台红色戏曲、建成一条红色记忆景观带、开展一次思想大讨论、选树一批‘井冈先锋’”的“七个一”工程。

自 2013年 3月份开始,永新在永宁公路两旁,利用石墙护坡、闲置水渠、废弃桥梁,结合山形地势,运用壁画、剪纸、彩绘、雕刻等艺术表现手法,打造了占地约 30亩的“传承红色基因”景观带,吸引旅游人次约 270 万。同时,规划建设“非遗”博物馆、书法文化展示馆等项目,修缮 30 余处革命旧址。并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编印《永新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丛书》、征集整理“红色记忆·永新籍开国功臣”党史资料等方式,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必修课。

72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少将何继明是三湾籍老红军李立之子,他在三湾枫树坪下开设“将军讲堂”,义务宣讲三湾改编精神,每年讲课逾 180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迄今累计3万多人次,已然成为“红色小镇”三湾的一个

重要品牌。传承三湾改编精神,让永新焕发了新的光芒。

三湾改编中“支部建在连上”的成功革命经验,催生了“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党建+”新诠释——永新在农村创新推行以党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四群联创”基层发展和治理模式,引导鼓励村“两委”干部领办与党组织相配套、特色产业相吻合的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组织起来,给予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抱团发展产业、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

以三湾改编精神为引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眼下,永新正以决战决胜之势,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创新探索“443”工作方法,紧扣“四个围绕”,明确作战方针;设立“四大战区”,构建作战体系;组建“三大机构”,保障作战能力,走出了一条力推脱贫攻坚的好路子。三年来,全县共减贫8929户37474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667元增至 8460元,荣获 2016年度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县、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第一名。

永新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推行三级书记抓脱贫,干群合力促攻坚,做到各项工作围绕脱贫攻坚转,把脱贫攻坚作为“两学一做”“一树两强”主阵地,开展

“党员连心服务大走访”等活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因地制宜打造主导产业,以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为抓手,主攻“四个千万工程”等富民产业,并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设施农业基地为平台,构建“企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户”服务体系。

确保“脱贫不返贫”,永新推行财政惠农信贷通,帮助贫困户“造血”,并创新“三统一分”推进“交钥匙”工程,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突出志智双扶,健全新农合、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四道防线”,确保贫困户“有钱用”“有房住”“有尊严”。

“战区制”是永新脱贫工作中的又一创举。全县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战区”,建立“总部统揽、分区作战、乡镇攻坚”作战体系,形成“1+4+N”攻坚模式。县、乡(镇)、村主要领导担任战区指挥人员和战区成员,层层明确作战阵地和任务。台账、制度上墙,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集团合围”机制。通过实行“倒计时”,紧扣脱贫目标,细化战区计划,倒排工期、梯次推进,按季度确定产业扶贫,规范合作社运行,完成信息核实和数据库建立,确保对表对标,精准拔寨。

此外,永新还组建综合协调组、帮扶干部管理

组、督查巡查组等“三大机构”。综合协调各战区具体事项,梯次配置扶贫资金,形成“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扶贫投入新机制。帮扶工作组和第一书记深入一线作战,全面推进党员干部包户、县直单位挂点、第一书记驻村“三个全覆盖”,并成立 8个专项督查组作为“督战队”,采取明察暗访、集中检查、不定期督查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整改,并运用通报、约谈、处分等手段从严问责。

以三湾为龙头的红色资源融合绿色生态 发展全域旅游

依托以三湾为龙头的丰富红色资源,结合绿色生态,融入民俗文化,永新积极做好“红绿古”文章,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推进“绿色崛起”。

永新拥有 400多处红色遗址,1万余件红色文物;同时,又是中国绿色名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率达69%,拥有三湾国家森林公园、七溪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绿色名片和国家级非遗盾牌舞、永新小鼓等民俗瑰宝。

近年来,永新依托特色资源,深挖内涵,大力实施“两核三带”旅游战略布局,积极推进“井永遂红色旅游一体化”工程,形成了“1+N”旅游规划体系,围绕旅游要素积极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设施档次,全域绿色旅游逐渐成为拉动永新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

立足三湾国家森林公园,推出森林休闲度假旅游,扶持一批上星级的农家乐饭店,引导发展自驾游、宿营地、生态农庄等生态旅游项目;在曲白乡重点开发建设集文化博览、文化休闲、文化旅游、商务

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生态园;在贺子珍故里附近开发建设集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的龙源口生态农庄……永新境内的精品生态旅游景区逐步建成,全县旅游产业日益红火。据统计,2016年该县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5亿元。

同时,加快旅游和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注入民俗文化,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着力打造“红色教育”“生态休闲”“人文古韵”三张金字旅游品牌。2016年,巧借PPP项目以红色教育培训和乡村旅游作为突破口,开创了旅游PPP项目开发暨成功对接央企的先河。

为进一步向外推出永新的红色旅游品牌,永新建立智慧旅游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组织开展“纪念三湾改编 90周年”等系列旅游活动,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整体提升。

当年战火,今日盛世。90年的风云激荡与沧海桑田之间,沉潜着薪火相传的同一条时代脉络,三湾改编精神浸润下的永新,正迈着铿锵的步伐踏上新的征程。

枫树坪下,何继明将军向该县领导干部讲述三湾改编精神

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永新全景图永新全景图

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

三湾乡丝瓜种植基地

三湾乡丝瓜种植基地

今日三湾今日三湾

本报永丰讯(通讯员黄启明、朱仁祥)“真是方便,本来要去乡下办生育证的,没想到在县城行政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近日,永丰县沙溪镇水浆村村民王宗兵从浙江回来后,在县城行政服务中心就办理好了二胎生育证。

永丰县南部山区乡镇距离县城上百公里,外出务工、经商的群众回乡办事不方便。今年以来,该县派出调查组深入边远乡镇调查研究,研究制定

了边远乡镇代办服务实施意见。在县城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民事代办”服务,打造边远乡镇便民为民服务圈,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明确了服务内容,服务事项涵盖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生与卫生等27项。

据统计,自 5 月 2 日推行“民事代办”服务以来,已累计登记代办事项200余件,切实解决了边远乡镇群众办事难问题。

本报讯 (记者黄锦军)6 月 29 日记者从省文联获悉,由全省文艺界开展的“锦绣江西 梦想中国——喜迎党的十九大系列主题文艺活动”全面启动。

为办好此项文艺活动,省文联要求各协会、部门按方案要求组织好、执行好,充分反映我省广大人民群众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据悉,7月至 10月有 9项文艺活动:江西文学主题创作征稿活动、“魅力江

西”原创歌曲演唱大赛、“江西的表情”摄影作品展、“丹青写家山”千名画家赣鄱行、“不忘初心跟党走”全省书法家自创自书作品展、新创莲花采茶戏《将军还乡》汇报演出、江西近五年优秀新编现代小戏汇演、全省农民画剪纸优秀作品展、“舞动江西”全省广场舞大赛。10 月至 11月,我省还将举行江西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江西原创文艺作品汇报演出。

本报赣州讯 (记者唐燕)6 月 30日,江西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暨 2017 年第 3 期“江西好人”发布仪式在赣州市举行。本次活动由省文明办主办,赣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承办。活动现场公布了第 3 期“江西好人”名单,共有 30 人获得助人为乐好人、见义勇为好人、诚实守信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孝老爱亲好人称号。

记者从现场获悉,赣州市 6 人入选第 3 期“江西好人”,人数居全省第一。近年来,赣州市依托红色资源,积极培育“好人文化”,创新发掘好人机制,持续推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学习宣传工作,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已有 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8人荣获省级道德模范,40人入选

“中国好人”,82人入选“江西好人”。

喜迎党的十九大系列主题文艺活动启动

第3期“江西好人”名单出炉

本报讯(记者宋茜)6月30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近日公布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我省新增入选对象 8人。至此,我省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团队、基地总数已达39人(个)。

入选名单中,南昌航空大学李金恒、南昌大学刘军林等2人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睿宁高新技术材料(赣州)有限公司袁永文、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张少虎、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包建华、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梁小文等 4 人入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南昌大学食物过敏、华东交通大学水果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等 2 个团队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本报讯 (记者钟端浪 实习生程飞)记者 6 月 28日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江西、广东两省卫生计生委日前在广州联合举行粤赣流动人口信息全面对接启动仪式,这标志着粤赣两省已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两省流动人口今后可在居住地直接办理婚育证明等。

据悉,粤赣两省从2016年开始启动粤赣流动人口信息全面对接项目,互相开放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接口,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跨省实时查询、互动、监测和统计汇总,用信息化的思维、大数据的理念改革区域协作的流程和机制。目前,两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对接接口以及相关功能的调整已开发完成,并在广东和江西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试运行。

赣粤流动人口信息全面对接

8人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名单

本报鹰潭讯 (记者钟海华 通讯员舒昕)近年来,鹰潭着力挖掘本土特色,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做足林下文章,积极搭乘电商快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该市林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林下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林下经济质量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鹰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成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林下经

济。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年产值超过 16亿元。

挖掘本土特色,让土味浓起来。鹰潭具有丰富的雷竹、毛竹资源,悠久的野生铁皮石斛采挖传统,适宜油茶生长的自然环境。为充分挖掘林下经济的本土特色和资源优势,鹰潭依托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引导和鼓励林农大力发展雷竹、毛竹、铁皮石斛、油茶种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让这些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土山货”成为“抢手货”。目前,该市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近万亩,全省规模最大;竹笋产业形成了鲜笋、笋干、笋尖等系列产品;油茶造林面积连续两

年翻番。顺应市场需求,让产品新起来。在

做大做强本土特色林下产业的同时,鹰潭还积极顺应市场需求,优化林下经济结构,大力引进了一批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的特色林下产品。随着多肉植物渐成市场宠儿,2015 年,该市引进的贵溪欧绿多肉植物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如今,该公司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多肉植物基地,年销售多肉植物 200万株,产值 3000万元,带动就业 300多人,成为当地林下经济的新亮点。此外,该市雁鸭养殖、鹦鹉养殖、梅花鹿驯养繁育等也渐成规模。

搭乘电商快车,让销售快起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鹰潭林下经济搭上了电商快车,琳琅满目的林产品逐渐完成了从“林下”到“线上”的转型,多肉植物、铁皮石斛、香菇、木耳等林产品纷纷“上线”。各林业企业不仅通过收费电商平台开店经营,有的上规模的企业或林农还自建了电商平台,有的入驻了各地的电商园。如今,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挖掘潜在客户,提高产品销量,成为该市林业企业和林农的常态。同时,“互联网+林产品”的销售模式,也促进了林产品的深加工,带动了当地物流、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优化结构 壮大规模 提升质量

鹰潭做足林下文章做活林下经济

针对辖区内中小学放假后有些孩子无人看护的现状,南昌市西湖区十字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近日设置四点半课堂,与站前路小学莱茵分校联系,由该校提供师资力量,让孩子们假期有个好去处。通讯员 文泓淏摄

假 期好去处

永丰推行边远乡镇“民事代办”服务

本报南昌讯 (通讯员梅苏基)6 月 27日,南昌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医牵乡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进贤县前坊镇公共卫生服务站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活动中,应邀前来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邹德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医牵乡缘”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并同医院知名专家一起,为村民进行免费诊疗和服务。300余名村民冒雨来到现场,专家们根据村民不同的身体状况,免费发放了价值9000余元的药品。

“医牵乡缘”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义诊活动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