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esys2018」香港澳門高中生訪日團(訪問日程) (對象國: … ·...

Post on 25-Sep-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1

「JENESYS2018」香港澳門高中生訪日團(訪問日程)

(對象國:中國)

1.日程概要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派遣的香港澳門高中生訪

日團一行 74名成員,於 12 月 9日至 17日對日本進行了為期 9天的訪問(香港團團長:李伊瑩 九

龍真光中學 校長 / 澳門團團長:郭敬文 澳門培正中學 副校長)。

訪日團走訪了東京、茨城、滋賀、京都、廣島等地,訪問各地的高中並進行交流,與日本高中

生增進了相互了解。通過體驗家庭寄宿、入住日式溫泉旅館,參觀各地的歷史、自然、文化等方式,

親身感受到了日本民眾的熱情及日本的魅力。香港澳門高中生通過此次訪日,接觸日本人的思維方

式,從不同的角度加深了對日本的理解,並將自己的見聞及體驗通過社交網絡等方式進行了宣傳。

各地區的代表還在回國前的報告會上發表了回國後的行動計劃。

【到訪地區】 東京都(全體成員)、

茨城縣・滋賀縣・京都府(香港團 49名)、廣島縣(澳門團 25名)

2.日程

12 月 9日(周日)

抵達成田國際機場

【說明會】

12 月 10日(周一)

【考察】日本科學未來館

【參觀】皇居二重橋

【講座】主題「嬰兒與機器人~人工智能研究瞄準的未來~」

【歡迎會】

12 月 11日(周二)

【參觀】東京鐵塔(澳門團)

【學校訪問】茨城縣立土浦湖北高中(香港團 1號車)

學校法人東洋大學東洋大學附屬牛久初中・高中(香港團 2號車)

東京都立淵江高中(澳門團)

12 月 12日(周三)~12月 15日(周六) ※香港團、澳門團分別實施日程安排

●香港團:滋賀縣、京都府

【學校訪問】 京都府立山城高中(香港團 1號車)

京都府立北稜高中(香港團 2號車)

【文化體驗】 家庭寄宿(滋賀縣日野町)、入住日式溫泉旅館

2

【參觀】甲賀流忍術屋、伏見稻荷大社、金閣寺

●澳門團:廣島縣

【學校訪問】學校法人吳武田學園武田初中・高中

【文化體驗】家庭寄宿(廣島縣北廣島町)、製作木勺子、入住日式溫泉旅館

【參觀】嚴島神社、和平紀念公園・原子彈 Dome、廣島城

12 月 16日(周日)

【考察】池袋防災館(香港團)、品川防災體驗館(澳門團)

【參觀】江戸東京博物館

【歡送報告會】訪問團成員發表感想和活動計劃

12 月 17日(周一)

由成田國際機場啟程回國

3

3.照片

<共同>

12 月 10 日【講座】「嬰兒與機器人~人工智能研

究瞄准的未來~」 12 月 10 日【考察】日本科學未來館

12 月 10 日【歡迎會】香港高中生表演節目 12 月 16 日【歡送報告會】

訪問團成員發表感想和活動計劃

香港團(到訪地區:東京都、茨城縣、滋賀縣、京都府)

12 月 11 日【學校訪問】茨城縣立土浦湖北高中 12 月 11 日【學校訪問】

學校法人東洋大學 東洋大學附屬牛久初中・高中

4

12 月 14 日【學校訪問】京都府立山城高中 12 月 14 日【學校訪問】京都府立北稜高中

12 月 13 日【文化體驗】家庭寄宿(滋賀縣日野町) 12 月 13 日【參觀】甲賀流忍術屋

12 月 15 日【參觀】伏見稻荷大社 12 月 16 日【考察】池袋防災館

5

<澳門團>(到訪地區:東京都、廣島縣)

12 月 11 日【學校訪問】東京都立淵江高中 12 月 14 日【學校訪問】

學校法人吳武田學園 武田初中・高中

12 月 13 日【文化體驗】

家庭寄宿(廣島縣北廣島町) 12 月 13 日【參觀】嚴島神社

12 月 15 日【參觀】和平紀念公園、原子彈 Dome 12 月 16 日【考察】品川防災體驗館

6

4.訪日團成員感想(摘選)

◆香港團

○在參觀科學未來館時,我看到了很多跟香港科學館或太空館不同的展覽。香港科學館的裝置大

多基於一些基本原理。如光學反射及折射和牛頓定律,但科學未來館的設施更高科技,更能展現現

今科技一日千里。最令我印像深刻的事是在館內欣賞 ASIMO的演出。我本來對機器人略有認識,也

聽說過 ASIMO。沒想過可以在日本親眼看見它,聽它唱歌。我見識到日本科技的進步,以及他們同

時希望保護環境的周全考慮。

此外,在寄宿家庭居住時,我可以體驗日本普通人民的生活。H先生帶我們登山、製作竹笛等

等。在兩日一夜中回歸大自然,幾乎完全放下擔憂地享受。相比香港,日本人的生活明顯更為輕鬆。

同時,我可以對日本傳統建築有更深入的認識。例如床之間、榻榻米、庭院...香港地少人多,沒

有多餘的空間在家裡放這些。這個經驗一定不會再次發生。

○由於從未親身前往日本,優雅、充滿古色古香,有著繁複禮俗的國家,我抱著對日本的片面形

象參加這次交流。而在這當中,我學到不少,文化、生活、科技、歷史,而不單單是一個形象。交

流中我們走訪了不少景點,每個都令我不禁讚嘆,山明水秀、清幽閑適,而建築物就宏偉壯觀。每

參觀一個地點,我的心就得到多一刻寧靜。生活在香港這生活節奏急促,人多擠迫的城市,忙碌的

氣氛令人幾乎喘不過氣,而這次日本之旅正讓我鬆一口氣,呼吸清新的空氣,而我的內心都因此變

得更平靜。而參觀中,我亦了解了建築物的歷史和來源,令我為日本這個在腦海中模糊的地方揭開

一層神秘的面紗。除了參觀、寄宿家庭都令我獲益良多。我們走進本地日本人的家庭的生活中,跟

他們一起準備膳食、交流、做工作。當中令我深入認識到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以及他們的思想。儘

管我們之間語言不通,但亦無阻我們彼此交流,這個寶貴的回憶永存我的腦海中。最為深刻的經歷,

就是學校交流,這亦是我最為期待的部分。交流中,我和本地中學生一起上課,互相了解認識,雖

然不能完全流暢交流,但靠著英文和身體語言,我們仍能交換想法,他們的友善、熱心、以及對學

習的熱誠,都漸漸改變自己的內心,令我在學習的道路上有更大的決心,他們的刻苦,即便滂沱大

雨,仍堅持繼續表演,這種不放棄的精神亦成為我希望學習的地方。雖然只是短短一天,我和他們

的友誼已經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相信我們能在今後能夠互相扶持,在未來道路上走下來,令雙方對

各國的了解都能有所加深。

○在這九天內,我見識了日本於科技、防災等領域的發展,日本的歷史文明和宗教。此外,我也

有幸體驗了日本的風俗文化,如在寄宿家庭中看到日本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等,並結識了大量日本

友人。是次交流團不但擴闊了我的人際關係,同時也令我大開眼界,增廣見聞,更是從日方人員身

上學到了不少為人處事的應有態度。我相信我於這次行程中的得著絕對不是參加隨便一個旅行團就

能得到的,絕對是我畢生難忘的一次經歷。

在日方人員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熱誠和認真。他們對於自己的任何工作都

會做好周詳的計劃,並盡力做到最好。我認為這份精神是十分值得我去學習的。這能警醒我現在、

甚至將來,做任何事都不應得過且過,而是應如日方人員般力臻完美。這不單是給了別人一個交代,

同時也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交代。

是次行程中,最令我印像深刻的便是日本對環保的意識。日本一向向世界呈現出自己乾淨、環

保的一面,而這點哪怕在酒店中也能看到。我居住的酒店房間可看到數個回收箱,旅客需將自己的

垃圾分類好,扔到所屬的回收箱中。這讓我看到日本不單是對自己要求環保,而是希望外國遊客也

能擁有同樣的環保意識,一同為保護地球出一份力。而反觀香港,雖常常有提倡有關垃圾分類回收

7

的事宜,但往往還是有不少人不慎將垃圾錯誤分類。我認為日本在環保意識的培養上十分值得香港

借鑒的。希望香港在未來能如日本般加強對市民環保意識的培養,令香港於環保方面得到更多的改

善。

○首先,在第二天參觀科學未來館時,我體驗到了日本人創新的思想。我在未來館嘗試了一種用

重力去控制的車,在這個大家都在想如何提升現有車輛的時代,日本人並不拘泥於這種大家都能想

得到的問題上,反而去思考一些更有突破性的問題,雖然這種新發明的車速度不是很快,但卻十分

容易操控,相信經過改良後並推出市面,定能減少交通意外等問題。可見日本人思考的問題不但創

新,而且與生活息息相關,這種創意力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在寄宿家庭那天,我感受到了日本人的好客熱情。雖然我們只在寄宿家庭逗留了一天,但公公

婆婆已經把我們當成了親孫子看待,並和我用日文談了很多人生的事情、經歷,很快便破了冷場。

我覺得在整個過程中我學習到的不單單只是如何拔蘿蔔、煮日式料理,而是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欣

賞他們為我們準備的一切,我真的很感恩他們在背後為我們安排的一切活動,他們真的十分用心想

讓我們真正了解到日本文化,我覺得這種熱情十分值得我們學習,我今後無論在什麼方面,都將與

公公婆婆一樣地用心做到最好。

○在學校訪問中,我們能看得出學校當局在安排上做得十分完善,例如讓我們參與不同的課堂等,

都令我們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體驗到最多的校園生活和與同學交流。同時亦看得出日方學生充滿熱

情,十分好客。他們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也盡力利用身體語言和我們溝通,主動地詢問有關香港的

種種事情,希望能了解兩地文化的異同。我對他們這種積極性,無論是對來自異鄉的我們的好客,

還是對新事物的好奇亦留下了很深印象,因為這正正是我們香港學生所缺乏的。相信在往後的日子

中,若我們可以學習他們良好的態度,相信能對我們學習及成長都帶來莫大裨益。

另一樣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美德是他們的自律性,他們不僅僅是在教師看得到的地方才會遵守

規則,而是會自動自覺去完成自己作為學生的責任。像在完成午膳時,日方學生除了把盤子收拾好

以外,就連桌上一粒小米飯也用紙巾收拾好,這種微小的舉動令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另外,在

課堂規律上,即使他們是被允許在課餘時間使用手機,但當鈴聲一響,所有人便自動自覺收起手機,

在 45分鐘的課堂上絲毫沒有分心。我認為在自律性方面香港學生應向他們學習。

最後一樣令我嘆為觀止的是日本家庭和大自然密切的聯繫。在寄宿家庭時,我們享用的農作物

全部都是爺爺在附近採摘回來的,在次日早上他甚至帶同我們在附近的田野散步,這都是生活在香

港這個都會中的我們從未接觸過的事物,令我十分感動。

○首先,寄宿家庭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在寄宿家庭中,我們與寄宿家庭共同製造竹筒,到田中挖

番薯,外出到寺廟擊鐘等的事,也給予我不同新奇的體驗。寄宿家庭對我們無私的幫助和貢獻,深

深打動到我,亦從中明白到別人的好意並非必然,我們應抱持感恩的心。這讓我對處事和價值觀上

有更多的看法。應學習他們心存感恩之心。

其次,訪校的經歷也令我有頗深的印象。行程中我們到訪了牛久高中及北陵高中。兩間的學校

風格存在極大的差異。在牛久高中,這是一間較為注重學業的學校,因此學校中的學習氣氛較好。

我的小伙伴亦是普遍較為內斂。但在不同的活動下,大家也開始熟悉起來,更願意主動發言。在交

流過程中,大家更分享到對學習的看法。他們的學習態度更值得我們借鑒。他們會主動及積極地面

對和學習自己不懂的事。卻不會退縮,避而不談。這學習態度讓我敬佩萬分;北陵高中的熱情也讓

我打開眼界。他們面對陌生人不會害羞,更會透過互動令氣氛更放鬆。我們應學習他們主動積極的

8

性格。

○首先,於訪問學校時,我對日本高中生積極和外向的學習態度深感敬佩。當我還戰戰兢兢,為

如何與他們相處而懊惱之際,他們與我初次見面便以殷切的笑容來迎接我們。儘管語言成為了我們

溝通的障礙,亦無阻日本高中生與我們之間的交流。於課堂上,他們與老師的互動更是讓我大吃一

驚。在香港,學生普遍只會靜坐於座位上,細心聆聽老師的講解,為了避免耽誤其他同學的上課時

間,大家只會於課後主動向老師發問。相反,當日本高中生遇到任何疑難,即會舉手大聲發問,學

習氣氛較歡樂及輕鬆,有助推動學生投入課程中。故此,課堂中能體現到日本高中同學的積極和外

向特質。我認為這些特質有助我待人處事,而且顯出我的自信,有助我克服更多困難。

其次,與日本人相處時,我能感受到他們親切、認真及有禮的態度。於考察未來科學館時,一

個災難預報機制的展板讓我眼前一亮。他們詳細地闡述了如何收集並分析天氣資料,再推算下次發

生災難的時期。這未雨綢繆的心態值得我虛心學習,凡是也要做足準備,以免意料不外的事情發生。

另外,到訪寄宿家庭中,日本人熱情的款待及待客之道更是值得我借鑒。他們的禮讓之心讓我十分

不好意思,為自己平常待人的態度感慚愧,我明白我應律己以嚴,待人以寬,時刻注意自己的禮儀,

不要過於自私,忽略別人的感受,這樣才是正確的生活及人生態度。

○此次九天的訪日行程豐富,包羅萬有,令我有不少的感觸和思考。訪問學校以及考察專業領域

分別令我感受到日本青年人的活潑和熱情,亦不得不驚嘆日本人的專業和細心。在茨城和京都的兩

所學校,我的日本「仲間」都歡迎我的到來,努力地向我介紹他們學校的設施,展示了書道室、工

藝室;又熱切訪問我有關香港的事情,覺得好奇和驚訝;校園遊覽期間,時不時都有人跟我打招呼;

而參拜神社時,我能夠見到日本人對禮儀的尊重,參拜前有手洗禮,參拜時亦有一步步的指示,這

正正塑造了他們的國民性和形象。

這些經歷就可以成為我在學校改善環境、風氣所借鑒和參考之處。我於校園之中擔任藝術社的

會長,而本次我見識到日本的美術室,與美術部的學生交談。我就能夠將他們的課程和部活結構帶

回香港,結合兩地的優劣,將自己的藝術社重新打造;若無此交流,他地之學生何以舉辦活動就無

從得知。

我認為日中之間最大之異處是文化保存和尊重。儘管日本有不少文化是由中國流傳下來,但因

中國沒好好保存和珍惜而有許多文化流失矣。在觀看和服表演之時,我知道和服原型自於中國唐裝,

剪裁和形體上都有相同之處,這是日本和中國文化上的交差點,但現時日本仍有和服而中國缺失了

唐裝,就是二地對於文化保存之異,為中國學之於日本。最後,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留宿於日本

家庭,不僅是家人們十分親切,而是感受到一種濃厚的生活感,冬天聚在一起聊天、吃飯。在香港

生活節奏急速的地方是感受不到的。這使我想多花些時間於家庭上,關心家庭。這就是我在日本之

所見所聞和感想。

◆澳門團

○雖然這是我第一次訪問日本,但卻絲毫感受不到出國了的特別陌生的感覺,也許是因為日本對

於我來說本來就是一個很熟悉的國家吧。例如說日本街道都很乾淨,街上沒有垃圾桶;日本人都很

講究禮節,很有禮貌,不喜歡麻煩別人等等,這些都是日本與我們文化的差異,值得我們學習、借

鑒的地方。

而其中讓我們印象最深刻,莫過於在北廣島町進行家庭寄宿體驗的時候,最初的我以為像這些

較為偏遠的山區、農村地方,相關的設施應該會比東京這些大城市要落後。但事實證明,除了冬天

9

的溫度會比東京冷之外,基本上也沒什麼比東京差,我們甚至是想留在這不願意離開。屋子普遍要

比城市的大,而且風景、視野、空氣質量也要比城市好,而最重要的,相關設施如消防局、醫院、

澡堂等應有盡有,這完全與我所想的「鄉村」、「農村」印象差太多,這已經是一座成熟的城鎮了。

而反觀我國的農村,才是真正的「農村」。雖然日本和中國的國土面積相比,日本相對會有更多的

資源發展一些偏遠地方,但若日後中國有資源或機會的話,完善這些地方的設施等,不僅能分擔城

市的一部分人口,更能促進旅遊業發展,從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相輔相成。

○在這個日本團前我是相當期待可以有幸地和日本的同學進行交流的,在第一間東京都立淵江中

學的交流中,日方的同學很熱情的招待我們,無論在體驗還是聯誼上,他們總是掛上甜甜的笑容,

雖然在文化和語言的差異上,我們很難去溝通,但日本的同學完全不介意,反而很遷就我們。在這

幾天上,不但體驗了日本的禮節,在寄宿家庭中,互相照顧、包容,發現原來他們真的很好!!在

第二間武田中學,這間是唯一可以一整天嘗試做日本學生的一天,他們的熱情融化了我,我報了的

興趣班(田徑)老師們帶了我上山上跑山徑、玩遊戲,發現與澳門的練習很不同,他們很注重團體的

合作精神,在日本這幾天我不斷領悟和學習當中。

○在訪問東京淵江高等中學期間,我被其設備之完善,校園環境之潔淨,同學之才藝和熱情深深

地震撼和感動。而訪問廣島武田中學期間,我有機會體驗到了日本先進的教學模式和設備以及與世

界接軌的課程計劃安排。在見識了這些之後,我深刻的認知到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的優質和完善。而

參觀東京科學館則讓我意識到了日本的 AI 技術非常的成熟,甚至已經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為人類服

務。而岡田浩之教授的講座則告訴了我們日本 AI技術已經位於世界之首的事實。

除了增長了知識、開闊眼界,在為人處事方面我也感受多。日本工作人員處事的細緻以及風度

都給我深刻的印象,以致於讓我有一種更進自己為人處世能力的心態,日本人處事的是值得我在日

後借鑒的。

在於 HOMESTAY 交流過程中,我發覺日語與廣東話有許多詞有著相似的發音,這激勵了我學日

語的興趣。

日本是一個值得多品味,多體驗的地方,我以後還會再臨日本。

○日本不同地區的學校的學生差異相當大。東京的學生相當熱情,而廣島的同學們則相對較害羞。

可能是東京是首都,而廣島較偏僻的緣故。

其中一個令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在武田中學交流時的提問時間。每一次我問到他們討厭做什

麼事情時,他們總是說「沒有討厭的事情」,可以看出他們不擅長拒絕,即使不太樂意做某事,也

會強行將其完成。

而最能引發我思考的,便是「嬰兒與機器人」的講座,講座中提到嬰兒和機器人相似,這點我

十分認同。而他們學習速度不一的原因,我認為是接受資料的量的不同。如一張紙,嬰兒能知道它

的大小、顏色、觸感、性質(軟、硬之類的),還可通過觀察和學習得知它的用途。而機器人要做到

這些全部,是很困難的。

最後便是和平紀念資料館中的各類歷史記錄,令我深有感觸,更希望世界能永遠和平。

○今次我是第一次前往日本,亦是第一次用外語進行交流,雖然我的日語只達到基礎水平,但有

了英語的幫助,我和日本朋友的交流還是進行的非常順利的。通過了今次的交流,令我對日本的禮

儀文化與環境保護產生非常強烈的欽佩之情,而我對日文亦開始產生了興趣,並決定在回國後與交

10

流團朋友一起學習日語,在第二年再一起組隊去日本拜訪寄宿家庭的父さん與母さん、這是我們的

約定。

在學校方面,我很開心亦非常榮幸去體驗日本的太鼓、茶道、家政與劍道等課程,令我對這些

課程有所認識並加深我對日的了解。在參觀遊覽方面,我認為時間緊迫,很多時候未來得及參觀完

就要起程了,我認為這樣是非常不值得的。

通過今次的交流,我總結了一些日中的異同點,這些異同點都間接影響國家的進步,例如日本

人民是相當注意禮儀文明的,見到別人會打招呼,也不會隨地拋垃圾,這是大部分中國人民暫時未

能做到的。而我作為中國人希望各位同胞能做出改善,令國家更加進步、更加富強。

5.接待方感想

日本高中生

○此次,我參加了與香港高中生的交流活動,深感「同為高中生,英語水平卻相差懸殊」。自己也想

像香港高中生那樣使用不是母語的英語流暢地傳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深受刺激。

我度過了充分發揮自己英語水平的一天。作為茶道部員有機會參加了下課後的交流活動,茶道表演

時得到香港高中生及老師「真棒!」的讚賞,非常開心。用英語回答有關茶道的問題,並教他們如何喝

抹茶,度過了有意義的時刻。

○我很吃驚日本高中和香港高中學校制度的不同。聽說香港的學校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學習,

感到非常有趣。此外,香港高中生在第 6、7節課時做了發表,讓我們詳細了解了香港高中的情況。

聽說他們平常在家和家人用廣東話交談,在學校使用英語及普通話,我覺得自己也有必要學習英語

和中文。他們渴望與外國人溝通,想了解日本的情況。我意識到自己也應該積極主動起來。

雖是第一次接待外國高中生,心中有些不安,卻成為一次很好的經歷。今後將多了解不同文化,並

向世界宣傳自己國家的文化,與各國人民建立友好關係。為此我希望作為志願者參加 2020 年的東京奧

運會,讓更多人了解日本的亮點及文化。

○我覺得澳門的高中生善於交際且非常開朗。伙伴同學的女孩十分喜歡日本且日語很流利,讓我很吃

驚。能夠使用英語和日語來交流,我非常開心。並且,聽發表時與伙伴同學之外的同學成了朋友。澳門

的高中生教了我中文,我自己也想會說中文。因為他們教了我中文,我也教了他們日語。我們度過了非

常開心的時刻。

通過此次交流,今後我想試著說英語和中文。交流時,雖有語言方面的障礙,但通過使用自己知道

的單詞及做手勢,我們成為了朋友。儘管我知道澳門這個地名,但實際上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有趣文化

和人。此次經歷增強了自己想與外國人交談,進行文化交流的想法。在與澳門高中生就 SDGs 討論時,

他們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很有主見。今後如有和外國朋友交流的機會將積極參加,並與他們交朋友。

今後我會一直珍惜此次與澳門高中生的友誼。

11

6.訪日團成員發布的信息

12

甲賀流忍術屋

真棒!

13

7.在報告會上發表回國後的行動計劃

<澳門團>

・我可以借地理班這個平台去分享這次的訪日的

經歷與體驗。我自己在參加面試的時候,也請教了

地理班裡的一位曾經參加過 JENESYS 的師兄,而他

也給了我很多建議,幫了我很多,所以如果有機會

的話,我也想去幫助下一個「我」。

・我沒有真正正式地學習日語,所以我打算回國

後抽空學日語,為能夠與日本友人更好地交流,以

及可以寫信給寄宿家庭。

・我被日本傳統的摺紙文化所驚艷了,所以我回

國後,希望能夠深入了解日本的摺紙,與同學一起

摺紙,宣揚日本的精緻摺紙技術。

・我身邊也有不少對日本很響往的朋友,也從這

次旅遊中認識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希望之後

我們也能保持聯繫,互相交流分享關於日本的事

情。

・非常欣賞日本人的生活小智慧,如廁所板有暖

功能,洗米盤有小洞,讓水能直接從底部排出等等,

這些澳門還是未普及的,因此,我會跟家人及同學

分享這些日本用品在生活的小便利,不妨多購買日

本的家具。

・在這幾天都深深感受到日本人的習慣「不要為

別人帶來麻煩」,這是很好的品德,也檢視到自己

也常常給人帶來麻煩,回國後,我要努力從自己做

起,宣揚日本的良好品德!

<香港團>

・我會與在日本結識的友人保持聯繫,大家透過

手機通訊軟件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趣事等,以加

強了解對方的國家。

・如果自己學校或社區舉辦日本相關活動時,我

定會幫忙舉行及推廣,例如舉行日本相關攤位時,

我們幫忙佈置及宣傳。

・我亦會在社交媒體上,如 instagram、twitter、

facebook 上分享本次交流的相片、經歷,讓多朋

友、家人了解到日本的文化及生活等。

・我會緊貼關注日本的最新情況,例如關注日本

新聞報道的 Twitter,又或在網上觀看日本的新聞

報道,從而了解到日本近期發生的事情。

・我將親自向朋友介紹日本的生活、文化等,例

如我會向他們展示自己在日所拍攝到的照片,並加

以解釋照片中發生的事情,從而令他們了解得更深

入。

・我會借鑒日本環境保護的措施,於學校宣傳環

保概念。我希望藉著本次於日本進行有關的環保研

究專題 Project,加深對環保政策的認識,藉此推

動學校和同學們參加環保活動。

・我會於校刊以及學校的二十周年校報上投稿,

內容將會包括於日本學校的見聞,例如部活、運動、

課程、生活習慣等等。這可以使學校的老師和學生

對其他地方的教育制度有所了解,從而斟酌衡量二

地之利弊而有所增益,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動機、

心態有改善之果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