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女皇 女权主义的 -...

Post on 13-Jul-2020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编辑/罗皓菱 美编/冼莉 责校/成岗强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现代之爱:只提供安慰不负责深究?

同一女皇两种表述

◎韩思琪

◎刘琪鹏

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C6青剧场

最近,亚马逊自制剧《现代之爱》(英文名为Modern Love)在其自身平台播出。据悉,剧集都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而故事的来源是纽约时报一个经营了15年的同名专栏。这部聚焦纽约客情感的电视剧,一共8个故事,涵盖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两性的爱情,而是更广义的“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BBC的《黑镜》到Netflix的《爱、死亡、机器人》,短剧集似乎越来越受到观众及制片方的青睐,观众追剧的耐心程度在下降,制片方采用这种方式让内容变得更多样化。你不喜欢这个故事没关系,那就看下一个,总有一款故事的味道适合你。这种做法很讨巧,但也需要更强的整合能力和更丰富的素材。《现代之爱》是从纽约时报专栏中上千个故事里挑选出来的,所以不仅有广泛的观众基础,也具有作为短剧集先天的优势。

和专栏一样,《现代之爱》描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主角无一例外都是孤独的都市人,而每一段平静生活的下面,都面临着随时崩坏的危机。一个不断寻找真爱却意外怀孕的单身女性,一个患有躁郁症却只能不断隐藏的人,一对婚姻每天都像要走到尽头的夫妇,一个缺乏父爱又渴望父爱的青年,一对希望抚养小孩又怕生活被破坏的同性恋……每个人都有无法言喻的情感症结,有和外表不相称的隐秘缺陷,她们是这个城市里最普通的人,也有着城市里最普遍的迷惘与困惑。在现实中,糟糕的生活也许还在继续,可是在剧集里,所有人都有惊无险,获得了完美的结局。她们总能在合适的时机里遇到合适的人,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她们走出阴霾,摆脱困境,观众在闪烁的泪光里露出开心的笑容,为所有人的幸福归宿欢欣鼓舞。

如果不是生活在纽约,我大概不会为里面任

何一个角色动容。不可否认,观看第一集《当你最重要的男人是个门卫》时,我对这部剧的质量满怀期待。在纽约这个看似丰富,实则交际非常封闭的城市,门卫成为女主角唯一的情感寄托既具有戏剧性,又非常符合现实。古兹敏这个古板、深沉又细腻的人物形象,在不到半个小时就极其成功地树立了起来。当他小心翼翼地提着婴儿摇篮,面对过往嘈杂的喇叭声激动地说“闭嘴,纽约”时,我几乎是心领神会地笑了,然后又觉得鼻头有点酸。

这样灵光一现的时刻,当然每一集都会出现,你会在每个人物身上找到自己或者熟识朋友的影子,也会很轻易寻觅到和故事人物相同生活的痕迹。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迈,在人生的任何一个十字路口,你都会面临各种选择。而《现代之爱》就像一罐精致的巧克力,也

许它无法为你提供真正的出口,但你吃下去后总会获得片刻的愉悦,从而暗示自己说,噢,无论如何,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的。

只是,这种因为共情带来的感动几乎是转瞬即逝的。看完剧集,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故事采用的节奏、转折模式甚至结局,都是雷同和重复的。每个故事的开篇看起来都很有趣,但几乎没有一集是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所以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

许失望。《现代之爱》诠释了很多关于爱的内涵——爱

是理解,爱是信任,爱是不断磨合,爱是片刻的休憩,爱是可以超越性别,年龄和欲望的依偎。那个因为机缘巧合错失前爱的女记者说,“我们曾经拥

有、尚未完成、未经试炼就遗失掉的爱,对那些选择安定下来的人来说,是多么轻率、幼稚。但事实上,这就是最纯洁、最投入的爱。”这些当然都无可辩驳,然而就像硬币的两面,爱仅仅只有这些么?一部以丰富、立体和真实为卖点的短剧集,选取故事的风格和观点如此片面、单一,很难说服人们相信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之爱”。

纽约时报同名专栏的编辑丹尼尔·琼斯(Dan-iel Jones)在2019年编纂的文集介绍中写道:“对我而言,爱情不仅仅在于定义,还在于具体的例子。我希望这些故事让人触动并有所启示。它们可以带来欢笑、泪水还有心痛。有时候这些故事并不现代,但我希望它能够撬开人性之爱的牡蛎壳,揭示出其中的黑暗之美。”可惜的是,剧集并没有揭示出任何黑暗之美,而只剩下心灵鸡汤式的空洞定义和好莱坞式的“浪漫”。

作家阿特伍德在小说《珀涅罗珀记》中说:“我闭嘴;或者如果我开口,我会唱他的赞歌。我不进行反驳,也不提出尴尬的问题,更不去深入研究。因为我希望有个幸福的结局,而要保持幸福结局最好的方法是锁好正确的门,并在暴乱中沉睡。”这句话拿来形容好莱坞式的温情似乎再恰当不过了。《现代之爱》的起点和素材本来可以让这部剧更深入,更发人深省,但编剧几乎连探索深层主题的欲望都没有,所有故事毫无意外全都是“幸福的结局”,他们非常精准地掌握着观众的笑点和泪点,然后用甜腻的情节,抚慰着所谓破碎的人心。所以,该片不如改个名叫“理想之爱”,这样关于爱的痛苦、无常和变化莫测,就可以统统名正言顺地丢弃了。

女权主义的不同版本

真·大女主的剧本“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

我的脚下!”这位与彼得大帝齐名的俄国女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凯瑟琳二世),一手建立了横跨欧亚美三洲的庞大帝国。卓越的政绩与弑夫夺位(之疑)、扑朔的情史与宫廷斗争,欧美戏剧对她故事的热爱程度大概堪比国产影视对武则天故事的改编热情。

文艺作品与时代互为脚注。这是一个大女主题材泛滥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大女主稀缺的时代。

批量生产的大女主爽剧定时向市场输出爆款,“黑化”后一路开挂的她们,小白花变霸王花,从女人修炼成女皇……复仇、虐渣的情节驱动的燃点与爆点总是能第一时间抓住需要强情节刺激的观众们。涂上红唇,拉长眼线,一袭“战裙”加身,大女主剧情的进度条便已读80%,叙事的浓墨重彩总是集中在她们的前半生。当权力性别为女时,她们的野心与宏图大略往往被无视,曲折地呈现为一段又一段以男人为中介的僭越史——通过他们或是为了他们,女人的欲望才能合法化,所以说大女主题材盛产的年代里,真正的大女主却同时是缺席的。

在这一点上,不做皇妃做大帝的凯瑟琳,拿的当然是真·大女主的剧本:普鲁士的少女索菲亚被选为皇位继承人的未婚妻来到俄国,婚姻的不幸使深宫的小媳妇“升级”成伏尔泰口中

“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学习俄语、皈依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她用了十年时间成为俄国人。把禁卫军首领奥尔洛夫培养成情人,发动政变废除丈夫彼得三世。在她统治期间,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将大片领土纳入囊中,对土耳其作战,三次参与瓜分波兰,至此俄国的领土扩大了三倍。熟读大量哲学书籍的她曾对启蒙文化如痴如醉,支持发展艺术与哲学。最终成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俄版vs英美版女权主义的两个版本

那么,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各家如何去演绎如此精彩又彪悍的人生。不同于纪录片,除去记录历史,剧作同时还是意识形态的“暗箱”。讲述女皇崛起的俄版《叶卡捷琳娜大帝》在前,且已有不俗的成绩与口碑,同名的英剧则有意地选择反打出自己的手牌:直接将剧情对准了女帝登上帝位之后的后半生,不去为她的“黑化”蓄力和铺垫。因而她的形象也不再是一个层层苦衷之下被动选择和成长的“小白兔”,而是一个从不掩饰对权力欲望的君主。甚至不以年龄外貌上的相近去挑选演员,冒险地让70多岁的海伦·米伦尝试出演。省去了大量前史,只有短短四集的限定剧,聚焦于凯瑟琳和大将波将金之间所建立的独特而忠诚的关系,HBO将其概括为“讲述关于痴迷的爱恋的故事”。以深刻的爱去抵抗宫廷权力与阴谋的故事,同时重新定义真爱:“激发彼此创造历史”。

在这种对照之下,两版故事恰成为当下有关女权的理解的两个典型文本。如果说俄版是一个

“传统女权”的故事:呈现女性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与困境,最终以男权的逻辑去解决——以你的手段战胜你,女皇权倾欧洲的想象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权力制高点的无情与残酷——故事的逻辑最终被无缝地缝合于男性统治的大历史当中。

英美版则是一个更“时尚”版的“女权”:由人所共有的困境入手,而以女性化的解决手法破题:女皇极尽浪漫的一段亲密关系与她的事业互相成就,做君王也要情爱,裙下之臣同时还是她的知音爱侣,她的“利用”不需避忌。她既不矛盾也不“撕裂”,因为,“利用”是真的,爱情也是真的。

“传统女权”的故事往往苛刻地要求大女主要单打独斗以证明能力,推至极端便是要断情绝爱、耽于情爱便被视为是堕落的象征,殊不知这正是男权逻辑的陷阱:贬低一切“女性特质”,将情感驱逐出统治的帝国。当下更“时髦”一些的“女性主义”则回到波伏娃所说的敢于直面感情、让爱从致命的危险变为生命之源,“女人能在她的力量中去

爱,而不是在虚弱中去爱,不是用爱去逃避,而是用爱去找到自己,不是在爱中放弃自我,而是在爱中确认自我”。

历史正统下的另一重文本所以说,英美版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尽管“节

选”的尽是“不主流花边”,而非正统的教科书式功勋历史剧,多是她被禁止的爱情甚至是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但这显然是更具“当下性”的一个“成人故事”。区别于俄版画面明亮的梦幻油画质感,英美版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本质上并不是一个

“爽剧”,风格上的灰度与晦暗,剧中的女皇永远不

是一个修炼的刀枪不入的完美赢家。她有欲望:“男人想要权力,他们喜欢一切都

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女人同样想要,不同的是一切皆在我的掌控中,我拥有权力”;她直言了诸多大女主剧来来回回也不敢说出的安全感焦虑,“全心交付太冒险了,你毫不设防,突然只能仰赖他人的仁慈”;她终生在母亲的“阴影”中,讨厌母亲的贪心与自私但似乎无可避免地刻上了她的影子。

直接有直接的好处,当女皇把这些缺陷与弱点直接晾在波将金与观众的面前,反而成就了她的强大——武装完美的“强”浑身是刺,但这样的锋芒有时也会刻穿她的肉。海伦饰演的凯瑟琳,在遇到真爱波将金后引发了自己的恐惧,但她最终在走近波将金的过程中学会了“妥协”,明白了真正的勇敢是:爱一个人,赋予他/她权力,成为一帆风顺尽在掌握的人生中那个不可控的变量,接受那个风险。

尽管海伦的年纪被许多观众诟病难以演绎出33岁时女皇的风姿,但极端地来说,正是剥离了年轻美貌的诱惑与附加加持,她的每一个眼神甚至皱纹,她的绝对自信都更好地演出了女皇的从容与驾轻就熟。就这样,没有使用宏大叙事,而是“帝王不过是普通人在做不平凡的事”,作为个人化的感情叙事与集体化的历史选择得以并存。在剧集结尾,这一版的《叶卡捷琳娜大帝》选择相信轶闻中“女皇与波将金结婚”这一故事,他们相信真爱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无论后世如何诠释。

当然,该剧仍存在一些争议之处,比如非常套路的“英美剧味儿”的政治家论调,将凯瑟琳对于俄国文化与情感上的深层认同处理为“政治家的游戏”:她认为“当权者必须学会犯罪”。再如演员与角色之间巨大年纪差带来的些许“违和感”,或者“在爱情戏里插历史”、过于儿女情长的诟病……但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

对于经典文本的每一次讲述都必然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的印记,而开放对于历史人物的阐释权、如何去演绎,其本身或许也构成了另一层重要的文本。

10月可谓是“女皇月”。10月初,SKY与HBO联合制作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先后于英美播出,10月底俄版《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三季》也放送了首集。这一次,70多岁的英国女王专业户海伦·米伦要如何演绎33岁登基的俄国女皇呢?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