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生活」學習指引 -...

Post on 09-Oct-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環保與生活85

課業輔導 400

空 大 學 訊 97 . 7 . 7

/ 杜政榮

一、前言

台灣歷經921的洗禮,種種生態浩劫也一併浮出檯面,人類在面對自然,

只能謙卑的當個順民,忤逆它就會招致反撲,似乎是人類面對自然的必然態

度。因此,在利用自然的資源時,要時時刻刻關懷自然,既要發展經濟,也

要兼顧環保,不要讓人類文明再次淪落入聰明的愚笨宿命當中。

環保的觀念與政策法令,與時推移,在「人類中心主義」舊觀念蛻變之

後,台灣也正朝向永續發展的道路邁開步伐,在有限的土地和資源之下,政

府與民間攜手共創生活安全、環境舒適的共生生態家園。共生生態是生活在

台灣的人們所應該追求的理想,它能讓子子孫孫永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因

此,要先從環保價值的取捨及正確的觀念著手,調整對環境的心態,從而身

體力行於生活當中。

新版的《環保與生活》,保留了原有的一些觀念與章節,並從空氣、水

資源、廢棄資源、居家環境與生活空間等方面,納入與生活相關的各項元素

來建構教科書的架構,期望這樣的安排能與生活面相結合,並能對未來勾勒

出一些願景與作法。「環保與生活」課程的開設,無非是希望讀者能落實永

續生活,隨時隨地做環保,讓寶島永續而美麗!

二、開課的目的

在土地和資源有限的台灣,我們常發現許多的環境問題都依循已開發

國家的後塵繼續不斷地上演,本可當借鏡的,然而卻無法防患於未然,怎不

叫人傷感?筆者常常想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實在是「無

「環保與生活」學習指引

課業輔導 環保與生活86

400

空 大 學 訊 97 . 7 . 7

心」,沒有環保的心,沒有珍愛資源的心,沒有同理心。「心」是人行為之

主宰,一顆善良的心可以使人的行止合乎正道,所以心態的調整相當重要;

在人口擁擠、資源缺乏的台灣更應該調整心態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在生活

上力行環保,來建構安全、舒適的世代共享環境。

新一代的民族幼苗,因為很早就已接觸到環保觀念的洗禮,所以不是

我們該擔心的對象;老一輩的人如今漸漸凋零,也非我們著墨的重點;中生

代的我們位居各行各業的要職,其行為影響者眾,也是環境教育所應著重的

地方,它是個可以耕耘,也值得耕耘的園地,這些人平時忙碌事業,若能以

隔空的方式進行環境教育,也是功德一件。於是我們思考在專業環保課程之

外,應該有一科比較容易入門的課程,認為與生活面結合的課程是個不錯的

選擇,才誕生「環保與生活」這門課。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安排,能吸引更

多人的學習,進而影響更多的人投入環保工作,讓人人是環保的宣傳家,同

時也是環保的實踐家,讓環保變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讓永續的觀念悄悄地擴

散,讓永續的行為悄悄地落實,則人類永續發展的理想才能指日可待。

三、課程的架構與講次主題

這門課是本校一系列環保課程當中於暑期開設的入門課程,為了達成

上述開課的目的,我們認為應該以淺顯的筆觸來介紹生活當中與環保相關之

觀念及行為。因此,在生活面上,與切身有關的個人環保觀念和行為就顯得

非常重要,從瞭解我們的周遭環境開始,再到個人環保觀念之建立,家庭、

職場和社區有哪些是可以舉手之勞做環保的,以及如何營造一個共生生態社

區,就成為「環保與生活」這門課著墨的地方。

本課程希望從日常生活當中,介紹一些熟悉

但又容易疏忽環保行為的地方,從這些地方提醒

學習者,當一個環保的實踐家其實很容易,關鍵

就在於有沒有「心」。因此,在課程的結構上,

就融入了環境負荷的觀念及環境品質指標,另一

方面,我們認為心靈的澄淨關係到環保行為的成

敗,所以將心靈環保與簡樸生活相互結合,另外

將身心健康與環保做相當程度的連結,更從生產

者與消費者的角度說明環保的實踐,告訴各位有

關綠色消費與清潔生產的種種,最後就是從個

87

人、家庭、職場、社區等與生活相關之各方面,如飲用水之水質與安全、家庭

當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和清潔劑、環境用藥以及家庭常用之化學品、家庭垃圾

之處理和垃圾減量的問題、家庭如何節約能源、台灣能源供需之省思、如何節

能與節水⋯⋯等,非常務實地說明如何力行環保。因此,在這門2學分的課程當

中,我們擬出之課程章節共有六章,每章有3節,第一章緒論:談環境問題與

環境保護、珍愛我們的地球以及環保價值指向與健康生活的關係。第二章重視

清新的空氣品質:這包括室內外的空氣品質問題,還有省思幾個異常的大氣現

象。第三章維護潔淨的飲用水質:從認識飲用水開始,談到飲用水處理設備,

以及生活中如何維護潔淨的飲用水質。第四章珍惜有限的資源物質:包括垃圾

減量、資源回收、節約能源與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等問題。第五章追求無毒的居

家環境:介紹居家生活常用的化學品,並說明各類生活用化學品潛藏的一些危

害,以及如何追求無毒的居家環境。第六章營造寧適的生活空間:介紹環境指

標項目,寧適健康的室內生活空間應注意的細節,最後論及室外生活空間與社

區營造等與生活空間有關的問題。每一章的內容會以影音方式,利用3個講次來

說明,共計18個講次,詳細的章節名稱與講次主題對照表如【表1】所示。

【表1】環保與生活章節名稱與講次主題對照表

次章名

次節名

次講次主題 主講人

第一章

緒論

1 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1 環保與生活課程簡介

杜政榮2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2 人與環境共舞

3 環保價值指向與健康生活 3 環保價值與健康生活

第二章

重視清新的

空氣品質

1 室外空氣品質 4 維護空氣品質(一)

吳天基2 室內空氣品質 5 維護空氣品質(二)

3 省思幾個異常的大氣現象 6 異常的大氣現象

第三章

維護潔淨的

飲用水質

1 認識我們的飲用水 7 認識我們的飲用水

江漢全2 常見的飲用水處理設備 8 常見的飲用水處理設備

3 生活中如何維護潔淨的飲用水質 9 維護潔淨的飲用水質

第四章

珍惜有限的

資源物質

1 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10 資源回收愛物惜福(一)

吳天基11 資源回收愛物惜福(二)

2 節約能源12 節能與省水

3 水資源回收再利用

課業輔導 環保與生活88

400

空 大 學 訊 97 . 7 . 7

次章名

次節名

次講次主題 主講人

第五章

追求無毒的

居家環境

1 居家生活的化學品 13 居家生活的化學品

江漢全2 各類生活用化學品的危害 14 生活化學品的危害

3 生活中如何追求無毒的居家環境 15 追求無毒的居家環境

第六章

營造寧適的

生活空間

1 環境指標 16 環境指標

杜政榮2 健康的室內生活空間 17 健康的室內生活空間

3 室外生活空間與社區營造 18 室外生活空間與社區營造

四、學習者的態度

本課程文字淺顯易懂,多讀幾遍相信就能掌握十之六、七;如果希望瞭解

得更透澈,還是需要收看電視教學節目的講授,認真地做些筆記,甚至用心閱讀

一些相關的參考書籍,留意一些生活周遭的環保資訊,有問題時多多利用輔導管

道,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口到,相信您就會學得很好,這雖是老生常

談,但卻是顛撲不破的良言。

學得好當然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能將所學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做個環保的實踐家,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觀念,今日可能都要改掉,珍惜地球資

源,擺脫奢華浪費,讓人類的維生系統得以永續,萬物得以生生不息,人類得以

永續發展,建立起世代共享的生活環境。

五、結語

本課程能順利推出,除了本人擔任學科委員兼召集人之外,還要特別感謝

兩位學養豐富的合作夥伴,一位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技監兼國會辦公室主任吳天

基博士,另一位是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兼環境檢驗中心主任江漢全博

士。感謝他們在工作之餘,能夠撥空為成人環保教育奉獻心力。教科書撰述過程

中,有許多寶貴資料的取得,則要感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科長陳世偉博士的提供

和協助,才能順利完稿付梓與錄製課程教學節目。

同學們在修習「環保與生活」這門課之後,相信日後都能成為明日環保之

種子,可以成長茁壯、開枝散葉,影響周遭更多的人,為地球的明日環境做出貢

獻。

89

最後列舉一些重要的參考書籍與網站,提供同學們書本之外的相關資

訊,有興趣的同學在時間允許下不妨參考參考。最後預祝同學們學習順利!

六、參考書籍

1.中國哲學會,沈清松主編(民86) 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立緒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台北。

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95) 安全飲用水手冊(第四版),行政院環境

保護署,台北市。

3.周麗芬(民93) 以環境規劃與管理為導向之養生村建構模式之研究,

台灣大學環工所碩士論文。

4.林天送、楊明珠(民90) 環境荷爾蒙危機,元氣齋,台北市。

5.林惠民(民96) 你家也可以是健康養生住宅—室內環境指標,荒野

快報154期,荒野保護協會。

6.張穗蘋等(民93) 環境科學概論,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台北市。

7.梁永安、高志仁譯,Helen & Scott Nearing原著(民88) The Good Life

,農莊生活手記,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

8.喻肇青(民92) 共生都市、生態社區與都市設計,台北市永續城市景

觀規劃論壇,台北。

9.黃世輝(民91) 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台北市。

10.黃宗煌(民94) 盡最大努力尋求答案—我國當前能源問題與因應策

略,能源報導。

11.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民90) 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

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2.經濟部能源局(民95) 家庭節約能源手冊。

13.Bishop, Paul L. (2000) Pollution Prevention: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

McGraw-Hill Book Co. Singapore.

14.http://202.43.196.230/search/cache?

15.http://eeweb.gcc.ntu.edu.tw/topic/air/book12.htm

16.http://e-info.org.tw/column/eccpda/2004/ec04070601.htm

17.http://sound.epa.com.tw/soundweb/%b9j%ad%b5%c0%f0.html

(作者為本科目學科委員兼召集人)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