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唯二皮膚科醫師遊綠島 - ndmc.org.t · 綠島為「呂宋島弧」(luzon...

Post on 09-Aug-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前言

凡是M80的同學應該都不會忘記經堯這位攝影大師,當年常揹著全套單眼相機,照遍NDMC 的各角落, 幫同學照了無數的生活相片, 舉凡舞會、郊遊、烤肉等等活動, 都常見經堯大師為大家服務。 最令人難忘的是讀書時代, 教官暫借的Slide資料, 有時都要靠經堯一手包辦, 照像、翻拍、製作, 最後交由講議組去完成。尤其M80的畢業20與25週年同學會之全程內容照片多數出自他的傑作, 經堯的犧牲奉獻真是令人感動!

由於喜歡台東的好山好水,加上個人的生涯規劃,身為台東女婿的經堯決定放棄北部的一切繁榮, 退伍後選擇了有美麗風光的東部,開創了台東第二家皮膚專科診所,為當地人服務。本文除了可以欣賞他的大作外, 更可以從他所拍攝的漂亮照片中, 享受著綠島之美-----。

台東唯二皮膚科醫師遊綠島

文汪經堯/M80

文陳逸正 M80

綠島是東部一個令人陶醉的島嶼,不僅景色迷人、地形優美、翠綠山巒、綠草如茵、碧海藍天、嶙峋岸礁和純淨沙灘,它還有著名的溫泉和潛水區。此外,它還充滿著一種神秘的政治和文化色彩。

綠島為「呂宋島弧」(Luzon arc)最北端的火山島,面積約17.32平方公里,為台灣第四大島,位於台東市東南外海18浬(33公里)處,南距蘭嶼40浬(72公里) ,全島長約4公里,寬為3公里,環島周圍長約20公里,為一不等邊之四邊形(圖1)。島上最高處為高於海平面僅281公尺的「火燒山」,與旁邊的「阿眉山」(276公尺),均位於島之中部。

阿 美 族 和 蘭 嶼的達悟族都曾經是綠島的主人,漢人遷入是在清嘉慶初年,屏東 小 琉 球 的 漁 民 陳必先等人因颱風漂流到綠島,發現這個地方海洋資源豐富,遂返回故鄉陸續招募鄉民數十人前往開墾;久 而 久 之 , 綠 島 大部 份 逐 漸 為 漢 人 所掌 控 。 原 名 有 火 燒島 、 火 燒 嶼 、 雞 心嶼、青仔嶼等諸多稱呼,西方人則名之為Samasana、Itanasai或Sanasai等,今人譯之為「珊納賽」,應為昔日南島民族所留的名稱。由於「火燒島」名稱不雅,民國38年台東縣政府呈請省府正名為「綠島」,並提倡造林綠化。

趁 著 6 月底 孩 子 剛 放 暑假 及 颱 風 ” 旺季 ” 之 前 , 我們 全 家 著 手 來一 趟 綠 島 之旅 。 剛 好 星 期六 的 中 午 過 後有 艘 開 往 綠 島的 交 通 船 , 因有地利之便的關係,所以在看完診之後(診所位於台東),便驅車前往市區附近的富岡漁港,5分鐘不到就到達港區碼頭。我們在漁港稍作停留之後,懷著興奮的心情登上開往綠島的交通船「凱旋1號」(圖2)。由於船公司的小老闆是我太太同事的高中同學,所以包括所搭乘的客船還有在當地所住的旅館通通都是他來安排的,使得我們此次的行程格外的順利!

對於想欣賞東部海岸景觀的遊客來說,建議選擇以船班為綠島之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因為在海天一色的蔚藍海面上乘風破浪,以及在略帶點微 醺 和微 鹹 的海 風 吹拂 之下 , 那種 全 然放 鬆 的感 覺 ,的 確 是一 個 難得 的經 驗 和 ▲圖2-開往綠島的凱旋1號

▲ 圖-1-綠島導覽圖

談天說地

冬季號 第43期 2012 源遠季刊 47

Chat Room

享受。雖然船隻規模不小,但對初次搭船的人來說,暈船是不可避免的,好在我們有事先服用抗暈船(車)藥,所以沒什麼大礙。但對於其他沒有做好未雨綢繆的乘客來說,暈的暈、吐的吐,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大約50分鐘的航程,我們便抵達綠島的「南寮漁港」碼頭,綠島每年有30萬的觀光人次,夏天一到人潮擁擠,設施可能還不是很充足,遊客偶爾要承受著風吹、日曬和雨淋的「洗禮」。在飯店司機的招呼之下,我們搭乘著小巴士,徜佯在陌生的小路上,放眼望去,沿途盡是大大小小的摩托車,幾乎成為這個地方的主要交通工具。綠島的另一奇觀,就是常常見到遊客花了很多時間”牽著”機車在加油站前大排長龍等著加油,因為這是全島唯一的一家。

我們住的飯店坐落在綠島西側算是最熱鬧的大街旁,登記入住後,因為外面還是豔陽高照,家中小朋友提議要吃吃冰消消暑,吃冰對於綠島的旅客來說,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活動。附近有一家很特別的冰店,店名叫「冰獄」(圖3~6),

位於綠島分駐守對面;顧名思義,一看到店名就約略可知此店的特色,不管是裝潢、擺設、標語廣告,甚至是冰品項目,通通跟「監獄」有關。時代不斷地在改變,物換星移,早期戒嚴時期的避諱,現在反而變成大家公開和展示的話題。

吃完冰,開始我們的機車環島之旅。一家六口只有兩個人會騎車和有駕照,所以我和太太各騎一部機車並且各載兩個小朋友,騎起來有點冒險,還好小孩抱得緊且騎得慢,沿途算是一路順遂。說實在的,在綠島的活動中若沒有用機車代步的話,確實很不方便。未來若能全面普及環保電動車的使用率,不僅可以節能減碳、降低空氣污染,還能提昇此地的觀光水準和國際形象。

我們以順時鐘方向延著環島公路行進,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綠島機場的塔台,雖然台東和綠島之間的小型飛機航行時間只需15分鐘左右,對遊客們是來說是很便利的交通選擇,但因航班飛行受天候狀況影響很大(如風速太大或降雨等因

素),飛機停飛並耽誤行程是司空見慣的事。機場前方的東管處綠島遊客中心,內設多媒體簡 報 室及 展 示室(展示自然及人文資源),並有服務台人員提供遊客旅遊諮詢服務,旅客可以方便地取得旅遊資訊。

再往前行,道路左側可見綠島唯一的醫療機構「綠島鄉衛生所」,綠島雖然只有二、三千名居民,但因當地的醫療資源相當缺乏,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所有的醫療幾乎都是由衛生所包辦,各種大大小小的疾病,均由所內的醫師和護理人員來照護。每當遇到疾病無法處置或設備不足時,就得轉診或緊急後送處理。離島地區的醫護人員每天戰戰兢兢、不眠不休的從事醫療服務的工作,真是辛苦,也實在令人欽佩!

過了緊臨衛生所的綠島國小,旁邊就有小路可騎到綠島西北岬的鼻頭角,岬上設有高33米的白色燈塔一座,此即著名的「綠島燈塔」。由於我們預計下午要完成環島一圈的”任務”,所以就不在此地多作停留,等待傍晚的時候再來欣賞黃昏的景色(圖7)。

接著再往東走,很快就可看到右手邊有一條筆直的道路,路的盡頭可見一片冰冷的藍白色門牆,這就是所謂的「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綠島的「監獄文化」有其豐富的歷史背景,承載著許多人的情結和難以磨滅的記憶,同時也是過去、現在和未來島上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當然,這個『地標』也是遊客必遊的觀光景點之一。

由於騎著車加上海風的吹拂之下,縱使陽光普照,卻也不覺得太熱。沒多久,我們就到達位於公館村的「人權紀念園區」(人權紀念公園、綠洲山莊)(圖8)。亞洲第一座人權紀念碑於1998年12月10日在此地籌建,於1999年12月10日揭碑,當時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作家柏楊和立委施明德及近百名受害者皆應邀觀禮,象徵著舊時代傷痛的結束,與新世紀的來臨。這個園區附近的海灣,除了珊 瑚 群 礁外,也有數個集塊岩海

▲圖3-冰獄 ▲圖4-冰獄

▲圖5-冰獄 ▲圖6-冰獄

▲圖7-綠島燈塔

▲圖8-人權紀念園區

談天說地

48 源遠季刊 2012 第43期 冬季號

Chat Room

蝕柱,形態各異,其中一塊形如頭戴戰盔,身披冑甲,面海而立的武士,人稱「將軍岩」。(圖9);其後有一塊類似少婦的側邊臉龐,憂愁地面向大海,似乎在等待著先生的歸來,人稱「望夫岩」。(圖10);在旁邊還有一塊岩石,像趴在地上的青蛙或蟾蜍。(圖11)個個均渾然天成、栩栩如生。另外,附近還有一處造型宛如象鼻,底下有個通道,1950年代是一條牛車小徑,綠島人稱為「象鼻」,政洽受難者稱為「鬼門關」(圖12);進入鬼門關隘口,就是新生訓導處,鬼門關象徵生死交關的窄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故鄉,在當時似乎有點悲壯和哀悽。

離開園區向東走,騎起來逐漸有點吃力,後來發現是要爬坡,附近可見一山形如牛的頭部,稱做「牛頭山」(圖13)。過了山之後,就到達「柚子湖」,位在海參坪的北方,為一凹入之海灣,形成一處小平地,平地上闢有田園,並且有數棟具有百年歷史的古厝,以珊瑚石與石灰建築而成,格局十分特別(圖14)。柚子湖本為一個小漁村,屬王姓家族所聚居,數年前因將整片土地售予台北商人,一夜之間全村他遷,現己成為一處廢墟,古厝逐漸頹廢,田園亦見荒蕪,滄海桑田,使人頓生思古之幽情。

海參坪位於綠島東部海岸之中段的海灣,

登 上 被 稱 為 「 小 長城」的步道登臨觀海亭(圖15),即可一覽無遺。看起來很像「睡美人」的山脈、慵懶的仰臥在海岸,曲 線 玲 瓏 、 姿 態 迷人;趴在一側的「哈巴狗」則大耳下垂,眼睛半閉,逗趣可愛(圖16)。

往 南 沒 多 遠 ,在海參坪的南方,可在遠方的海崖下,可見一石像,其外觀遠看就好像孔夫子在面壁思過,維妙維肖,當 地 稱 為 「 孔 子 岩 」( 圖 1 7 ) 。 看 到 這個場景,讓我想到幾句千古名言:「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從過錯的可知與可見當中,提供了我們對人與過錯的思辨意涵和醒思;不僅要會反躬自省,也要能夠真正改過向善。

從「孔子岩」往南走,公路旁大多是岩岸礁石,偶而可見鬆軟的地型,上頭長滿一些野生

▲圖13-右側遠方為牛頭山

▲圖14-柚子湖

▲圖15-小長城

▲圖16-睡美人_哈巴狗

▲圖9-人權紀念園區-將軍岩

▲圖10-望夫岩 ▲圖11-青蛙或蟾蜍岩

▲圖12-鬼門關 ▲圖17-孔子岩

談天說地

冬季號 第43期 2012 源遠季刊 49

Chat Room

▲圖19-朝日溫泉-海邊

▲圖20-綠島日出

▲圖21-全副武裝浮潛

植 物 , 並 有 三 五 成群的羊隻在覓食(圖18)。沒多久就隱約看到岸邊有在冒煙的地方,心想我們應該已經到「朝日溫泉」了。這個聞名中外的溫泉位於綠島東南海岸的嶙峋礁岩間,為世 界 少 有 之 鹹 水 溫

泉,全世界目前僅發現有三處,另外兩處位於日本九州及義大利西西里島附近一座小島。它的形成是由於海水在附近斷層下滲至地底深處,當受地熱加溫成熱水後,壓力逐漸增加之後,又從地層縫隙中湧出地表而成溫泉。其得天獨厚之特性為綠島最為重要之遊憩資源之一。

我們決定先去燈塔看夕陽,之後回飯店休息一下,等吃完晚飯後,再利用晚上的時間前來泡湯,舒緩一下疲憊的身軀。雖然入夜後的公路烏漆麻黑,騎車夜行有點像在探險的感覺,但在一輪明月的陪伴之下,內心並不覺得孤寂。不到幾分鐘,我們便抵達了朝日溫泉。就在這麼雲淡風清的夏夜,我們全家一起浸泳在溫泉當中,哼唱著「綠島小夜曲」,伴隨著微風徐來,著實令人陶醉。慵懶地仰躺在池邊,只見滿天星斗,數也數不完,孩子高興,大人也覺得不虛此行!

隔日凌晨天未亮之前,家人都還在睡夢當中,我就起一個大早,背著相機,隻身騎車前往

綠島的東邊,準備迎接太平洋的曙光。騎到朝日溫泉的時候,發現已經有許多徹夜未眠的年輕人聚集在此,等待著太陽的出來(圖19)。雖然海平面上的雲層有一點厚,可能比預估日出的時間還會延後一些,但為了避免錯過重要的拍攝時機,決定在此駐足。果然沒多久,一道光芒突然劃破東方的天際,這時我就趕緊拿起相機拍照,期望能夠拍出一張好的畫面。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 終於拍到幾張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圖片,同時這也是個人第一次在綠島所拍攝到的日出照片(圖20)。

來到綠島如果沒有從事潛水活動,此行就會有遺珠之憾!因此,「浮潛」是我們第二天早上規劃的重頭戲。這種全然陌生且帶點刺激和冒險的活動,對於我們全家來說,可是一大考驗!在教練的指導之下,從潛水衣(外加救生衣)的穿著、蛙鏡的配戴、呼吸管的固定和使用、”吐納之術” (其實就是用嘴巴呼吸)的演練和學習、心理的調適、緊張的克服等,樣樣都是學問,個個都馬虎不得。

風向會影響海流,這也是潛水客下水與否的關鍵。東北季風時節,綠島東北部海域風浪亂流頻起時,西南海域仍然保持平靜;然而當夏季海上吹起西南風時,北部的外礁則潮流比較穩定。在「安全為主,遊樂為輔」的前提之下,教練這一次就帶領我們這些”菜鳥”來到位於北岸的中寮灣,此地珊瑚礁台的潮間帶,起伏不大,少有潮池,浮潛比較不會”脫隊”,再加上我們一個個像粽子一樣串起來,所以更不用擔心了。當身體放鬆漂浮在海面上的時候,眼下盡是珊瑚群聚,並且可見”魚兒魚兒水中游,游來游去樂悠悠”的景像,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的確是一大享受!在幾十分鐘的『奇幻漂流』之後,教練帶我們回到淺水區的岸邊,每個人都露出得意和喜悅之色(圖21)。

綠島是東台灣旅遊項目中值得一遊的地方,不怕水的可參加浮潛等水上活動;怕水或體力不好的人,則可泡泡溫泉、看看風景。建議有興趣的朋友至少要規劃兩天一夜的行程,並把「浮潛」等水上活動規劃在第二天早上,而且千萬不要錯過第一天黃昏的「夕陽映燈塔」和第二天的「朝日看日出」喔!

這是我們最難忘的一趟綠島之旅,也許若干年後舊地重遊會有不同的感受,但能夠把握現在全家一起出遊,是非常值得我們珍惜和懷念的一件事!

▲圖18-野放羊隻

談天說地

50 源遠季刊 2012 第43期 冬季號

Chat Room

top related